2017年高考第一轮复习第五课把握思维奥妙
2017高三一轮复习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

考点一 物质决定意识
命题点一 意识的生理基础 1.(2014· 高考江苏卷)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 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 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 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 ”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 理是 C ( )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原材料 实践 加工厂 信息 产品
客观 事物
人的 作用于 感官
传输
人脑
加工
形成
意识
(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 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脑对客观
事物的反映,但错误的意识是否也
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正确(错误)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客观
事物本来面目的如实(歪曲)反映 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 的反映
解析:考点定位:物质 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 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 质的主观映象,②③正 确。意识源于物质,而 不是来源于主观想象, ①错误;时空观念属于 意识范畴,不能对社会 生活起决定性作用,④ 错误。
考点一 物质决定意识
2.(2014· 高考天津卷)现实世界的空间 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 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 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 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 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 意识是 ( B
)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
大脑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 C.②④ B.②③ D.③④
2017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4、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注意: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 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 (福建卷34)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 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 进顺序的选项是: • ①滴水穿石 ②根系沃土 • ③敬德保民 ④犬吠非主
【例3】: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 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
【解析】 A 试题分析:题肢②说法与题意无关,故排除。题 肢③说法错误,人们的认识的过程是从实践到认 识、到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故排除;题肢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6.“在每个人的身上/阳光同样的明亮/在每 个人的心中/阴影却有浅有深。”这句诗蕴涵 的哲理是() )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
小结:★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不仅能够能
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
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则阻碍
事物的发展。(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 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 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五岳之首”——泰山,赋予拟人化的泰山石吉祥的寓 意。这说明 ( )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艺术作品是对原型审美的直接再现
③意识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
④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5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三必修4政治学案

把握思维的奥妙【使用说明】1.以学案为线路复习知识、提升能力。
遇到的疑难问题填写在【我的疑问】栏。
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
3.学案要求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一、考点点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构建知识体系三、易错点剖析1、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2、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3、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4、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
5、意识是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
探究一:(2016年全国高考浙江卷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浙江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成功并购具有典型意义,2002年该集团根据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条件,萌发了海外并购的念头,为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跨越式发展,吉利集团选择并购沃尔沃,为此制定了完备的方案,遵循国际商业规则,运用市场运作方式,吉利集团于2010年8月成功完成对沃尔沃的并购,几年来,该集团业绩稳定,快速实现了转型升级。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吉利集团案例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
(12分) 探究二:(2015年课标卷Ⅱ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阻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上千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
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关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专题35 把握思维的奥妙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3.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知识点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拓展提升】全面把握物质决定意识:从时间上看,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从性质上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统一于物质,意识依赖于物质;从地位上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2.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特别提醒】在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上要克服的错误认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正确意识的反作用大于错误意识的反作用。
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拓展提升】区分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知识点二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哲学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3)要求: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知识准备:1、物质的含义、2、意识的含义、3、意识的作用。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例题示范:牧羊童发明了防御网美国加利福尼亚洲有个小孩叫约瑟夫,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境困难,无法继续读书,只得去帮人家放羊。
约瑟夫喜欢读书,他常常因为在放羊时埋头读书,羊撞倒栅栏跑到地里损坏了庄稼,而受到老板的训斥。
约瑟夫决心找出一个能防止羊群冲出栅栏的好办法来。
他经过细心地观察发现,羊群能冲倒用铁丝做成的栅栏,却不敢去碰用蔷薇做成的围墙,因为蔷薇有刺。
他试着栽了一些蔷薇在铁丝做的栅栏旁边,果然解决了问题。
过了一段时间,约瑟夫感到,要在几十公尺的范围内密密麻麻地种植蔷薇,未免太费力气了。
他把蔷薇刺缠在铁丝上,也起作用。
但是,蔷薇刺容易枯萎,效果不太理想。
不过,他又想到,把细铁丝剪成四五公分长短,就像蔷薇的刺那样,然后把它们缠在栅栏的铁丝上,再一试,效果好极了。
就这样,约瑟夫开了一家小工厂,专门生产这种“不需要看守”的铁丝,后来,他又将两根铁丝绞合起来,把剪短了的铁丝夹在当中,就更牢固了。
改良后的带刺铁丝,大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不但一般的家庭可以用来防盗,就连军队也用它作为战地的防御网。
点评:(看我的——)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也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即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意识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约瑟夫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充分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模拟练习:高贵的施舍一个乞丐来到一家门口,向一位大嫂乞讨。
这个乞丐太可怜了,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随风晃荡着,让人看了非常难受。
大嫂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让我搬砖。
不愿意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这位大嫂听了并没有生气,而是弯下身子搬起砖来,她故意把一只手插进裤兜里,只用一只手搬。
搬了一趟回来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些形状不规则的阴影,并凭借强大的想象力赋予这些阴影精
彩的神话传说,但不同文明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却各不相
同。这是因为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神话传说来源于主观想象
④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古人凭借强大的想象力赋予月亮阴影精彩的神话传说, 是因为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而不同文明有关月亮的神话 传说却各不相同,是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同的 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有所不同,①②符合题意;③表述错误, ④与题意无关。 答案:A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
取现实生活中的
2.意识的作用 作用
热点材料,如诚信
① 人 能 够 能 动 2017·11 月选考 T27·考查一切 建设、生态文明建
地 认 识 和 改 造 从实际出发
设、文化产业发展
世界(c)
2018·6 月学考 T28·考查人能 及 中 国 梦 的 实 现
② 一 切 从 实 际 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识是人脑的机能
从试题选材看,选择题以名
和内容(b)
② 物 质 决 定 2018·11 月选考 T26·考查意 人名言、成语、诗句、漫画
识的本质
和富有人文关怀的素材命
意识(b)
2020·7 月选考 T25·考查意 题,知识的综合性较强,非
识的本质
选择题考查频率呈加大趋势
考试要求
考情统计
备考指导
2016·10 月选考 T39(2)·考查 备 考 复 习 应 多 选
类别
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 作用
主观能动性
在实践活动中,意 人在认识世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指的是我们做事情 要尊重物质运动的 □ 19 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 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 □ 20 规律性,作为 我们行动的依据。
(2)具体要求
发挥主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 21解放思想与时俱
答案: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 用。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 动力。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 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国力 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 的胜利。
命题领悟,
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内容和形 式。结合诗词漫画、社会热点等材料,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意识 能动性的特点和表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等,主观题常综 合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上看,意识是由知识、情 感、意志等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 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上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 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地位、知识水
平等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反映 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上看,意识作为客观存在 的主观映象,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 摹写,还可能是对现实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人的意识决定了”,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故①排 除;意识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 指导作用,所以②③符合题意,正确;人的意识不同,结果就 会不同,仍就夸大了意识的作用,且材料也未体现“实践结果 的性质”,故排除④。故选A。
答案:A
3.(2013·新课标Ⅱ,23)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 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 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新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知识
用
①物质决定意识,每个时代的意识都是对当时客
“答”。即
观现实的反映。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
按照非选择
第三步
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在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
题答题规范
基础上推测未来。③科幻作品基于现实感,在合
组织答案
理想象中创造幻想世界
【清零·易错易混】
第一步 取与问题指 家、科技作家频繁造访中国,踏上中国的土地,
向有关的重 寻找一种未来发展的可能,试图从在亿万中国人
要信息 民追逐梦想的脚步中听到时代的脉动、看到潮水
的方向
步骤 步骤内涵
具体内容
“调”。即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②意识具
依据设问调 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 第二步
•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 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 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 态度结合起来。
• [深化认知] •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和基础(制约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 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 • (2)比较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 主观能动性:
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 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
方法论 出发,使主观符合客 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
观
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 [深化认知] • 图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 (1)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 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必须 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②人具有主观 能动性,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并 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尊重客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概览
1.意识的起源,意识 的生理基础,意识的 内容与形式。
2.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和表现,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 挥主观能动性(课已 讲)
意识是物质 世界长期发 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 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 存在的反映
物质
决 定
作用
意识
人能够能 动地认识 世界
(×)
6、现实生活中没有“鬼神”,所以“鬼神”等宗教迷信观念是人
们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想象。( √ )
7、“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管梦境多么离奇,它也是对客观
存在的反映。
(√ )
8.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意识源于物质只要有了大脑就会产生意识。
(×)
考点一 意识观
(1)从意识的起源——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先有物质,后有
B.主动创造性: 人的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 客观世界,通过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意义: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怎么
结论: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 理解? 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⑴意识不仅能 反映事物的外部 现象,而且能够 把握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 生,也不能发展。
(2)意无论识正的确本的意质识是还人是错误
2、从生理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的意脑识对,客都是观人存脑在对客的观存 在过的生反反活映映和。,实都践是的客环观节存进在入通人
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
3、从内容看
结果。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记一记 背一背
【原理内容】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计【划高性考、警主示动钟创】造物性质和和自意觉识选的择辩性证等关特系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 (基2本)的人原能理够,能也动是地高改考造主世观界试:题中经常需要运用的原理,特 ①别意是识意对识改的造能客动观性世原界理有,指更导是作高用考。的②热意点识知对识于。人体生理活动 有(调1)节不和能控把制物作质用和。意正识确的的辩意证识关能系够颠促倒进过客来观,事也物不的能发把展二,错 误者的放意在识平则行会的阻位碍置客,观在事解物答的选发择展题。的时候应仔细辨识。
意识。 ②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这说明物质决定意识。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是人脑的机能
①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 器官。
②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本质看——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 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
人能够能 动地改造 世界
1、从起源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
2、除人脑外,其它动物都不能产生意识,因为只有人脑才是意识
的来源。
( ×)
3、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就如同照相机、镜子对事物的反映一
样。
( ×)
4、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 ×)
5、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主观臆造的。
想一想
为什么说最蹩脚 的建筑师也比最 灵巧的蜜蜂高明? 这说明了人类意 识的什么特点?
【巧记】
抓关键词 :目的、动 机、蓝图、目标、行动 步骤、规划等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 性和自觉选择性(不同于动 物的适应性活动)
A.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对象主要是依据人 自己生活或社会实践的需要自觉选择的。
(3)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 识,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
物质是本原的,而存意在识,意是识派不过生是的客观,事
结 论 物质决定意识
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下图是一幅题为“晚了一步”的漫画。
D
漫画内三句话(“生病了想起健身”,“出事故了想 起安全教育”,“入狱了想起拒贿”——录入者注)中的 “想”字,体现的是( )
⑵它不仅能够 “复制”当前的对 象,而且能够追 溯过去、推测未 来,能够创造一 个理想的或幻想 的世界。
2.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的反作用)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
指导 人的行为 人的实践
把
意识中 的理念
变成 现实的东西
实践 现 实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 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 意识活动对生理过程又具有能动的 反作用。
举例
贝多芬, 张海迪, 等等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 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 悲观、消沉,失去斗志。
我国自古就有悲 伤心、怒伤肝、 思伤脾、忧伤肺、 恐伤肾之说.
“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哲理总结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A、认识的计划性 B、认识的目的性 C、认识的预见性 D、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哲理总结
感觉、思维、精神、心、神、思想、认识、 情绪情感、意志、观念(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消费观等)
理想、目标目的、学说、
理论(真理、谬论)、方针路线
物质决定意识 宗教观念、鬼神迷信、神话传说、歪理谬论、
梦境奇遇、对过去的思考、对现在的认识、
的环节宗进教入鬼人脑神,观并念在人是脑客中观加事工改物造在的人结果脑。中因歪此, 意识曲是的客、观虚存在幻的的主的观映反象映。(意宗识的教形的式本是主质观)的,
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人脑虽然是产生意识的物
意识的本质
质器官,但其不会自行产生
意识,只有人脑与客观存在
1、从起源看
相结合才能产生意识,离开
(2)注意一些特殊的意识现象的实质,如梦境、文学作
品、要科学求、我感们觉想,问常题为办高考事关情注坚。持一切从实际记出一发记, 使主观符合客观(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背一历背
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 界(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不同于 动物无目的本能活动)
【原理内容】 对未来的预测
【辩高证考唯警示物钟主】义意认识为活,动物是人质所世特界有是的先活于动人,意的识意也识是生 活要(而质中知1)存决纷识意在 定繁点识芜:的意的杂,识生、物理不基质易础是辨是本识人原的脑现的,象,不,意可时与识常大是成脑派为混生高淆考的,考,应查物明的确重
电【脑方不法能取论代要人求脑】成为意识活动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