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鉴赏解析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包含作品赏析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包含作品赏析

第一讲先秦文学《诗经》文学常识1.关于诗歌:诗歌:是文学的一大样式,要求高度集中的概括、反映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规律,一般分行排列。

他在各种文体体裁中出现最早。

中国古代将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叫歌,现统称诗歌。

按有无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按语言有无格律,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是否押韵,又可分为有韵诗、无韵诗。

2.关于《诗经》《诗经》先秦时称《诗》或《诗三百》。

汉代儒家学者把它尊称为经典,称《诗经》。

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加上有篇名而无诗的六篇,共311篇。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 《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十五《国风》,诗一百六十篇;* 《雅》:《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 《颂》:《周颂》三十一篇,《商颂》五篇,《鲁颂》四篇。

风是各地民间的曲调,采自15国,共160篇。

这些作品对当时社会的剥削、徭役、战争、婚姻等多方面的现实生活都有反映,特别是有些作品在揭露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时,还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愤懑、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氓【诗经·国风·卫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语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解读

语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解读

语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解读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学习和传承文化的重要素材。

通过深入欣赏和解读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

本节课将重点针对如何进行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解读展开。

一、背景导入(200字左右)在开始正式的欣赏与解读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与特点。

古代文学作品是以书面形式传承下来的,代表了古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创作。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有诗、词、曲、赋、文、传记等。

这些作品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时代特色,成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思想和文化的窗口。

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500字左右)1. 课堂导入:通过引入一首经典古代诗词,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与好奇心。

2. 诗词赏析:选取几首代表性的古代诗词,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意境、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并思考诗人的创作意图。

3. 词曲欣赏:播放一段优秀的古代京剧或民间曲艺作品,并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剧情发展以及意蕴等内容。

4. 散文阅读:挑选一篇古代散文作品,引导学生读懂其篇章结构、文化内涵和修辞方式,同时培养学生的古代文言阅读能力。

5. 古代小说品味:选取一段古代小说的片段,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互动,帮助学生了解古代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作品背后的哲理思考。

三、解读古代文学作品(500字左右)1. 作品背景解读:通过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信息以及文化环境,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2. 文学思想解析:挖掘古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发展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

3. 修辞手法剖析:在欣赏与解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4. 文化内涵剖析:通过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如传统礼仪、道德伦理等,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5. 艺术鉴赏培养: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和鉴赏,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中国古代文学》赏析

《中国古代文学》赏析

《中国古代文学》赏析
中国古代文学赏析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
丰富多样的文学形式。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赏析。

千古传世的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众多千古传世的作品,如《诗经》、《楚辞》、《论语》等。

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通
过琅琅上口的诗句,深情地表达了人民对生活、爱情和自然的思考
和感悟。

文学流派的丰富多样
中国古代文学还拥有丰富多样的流派,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其中,古代诗歌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最为著名,通过简洁而富有
意象的语言表达情感;散文则以骈文和辞章为代表,倡导豪放和志
向的表达方式;而古代小说则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形象塑造,展示了
当时社会的风云变幻和人民的喜怒哀乐。

文学与社会的交融
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生
活方式。

其中,诗歌常用来歌颂君王的伟大和功绩,表达人民对君
王的忠诚和敬意;而散文和小说则常以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为创作
素材,批判社会不公和探究人性的弱点。

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代文学作为
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孕育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和作品,
例如鲁迅、茅盾等人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结束语
中国古代文学的赏析不仅能够让我们领略文人墨客的才华横溢,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

通过深入研究和
欣赏中国古代文学,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以上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赏析,希望能够带给读者一些启迪和欣赏。

古代文学作品解析与评判

古代文学作品解析与评判

古代文学作品解析与评判古代文学作品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人思想、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解析与评判,能够深入理解其内涵和艺术价值,进而对古代文学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本文将从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与特点、解析方法以及评判标准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与特点古代文学作品是在古代社会中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古代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学体裁。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是对当时社会、文化、思想和道德价值观的反映。

古代文学作品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文化积淀:古代文学作品融合了古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2. 值得尊崇:古代文学作品经历了古代社会的检验与推崇,被认为是经典之作,值得后人学习与研究。

3. 艺术表现力:古代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力,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二、古代文学作品的解析方法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解析,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来进行,以深入理解和评价作品的内涵。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解析方法:1. 历史背景与文化情境分析:通过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理解当时的文化情境,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2. 文学形式与结构分析:扣住作品的文学形式和结构特点,例如诗歌的韵律、散文的句式,以及小说的叙事结构等,进一步展开分析与解读。

3. 文本解读和语言分析:深入挖掘作品中的关键词、隐喻和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和文学技巧,以及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价值观。

4. 人物塑造与人物关系分析:审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特点、行为动机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揭示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观点。

三、古代文学作品的评判标准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评判,需要借助一些客观标准来进行衡量。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评判标准:1. 内涵深度:作品是否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情感和哲理,以及对当时社会和人类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

2. 艺术表现力: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力是否独特、卓越,以及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投入。

中小学古代文学作品解析技巧与答题模式汇总

中小学古代文学作品解析技巧与答题模式汇总

中小学古代文学作品解析技巧与答题模式汇总导言本文将对中小学古代文学作品的解析技巧和答题模式进行汇总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相关考试。

解析技巧以下是一些解析古代文学作品的技巧:1. 阅读理解: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要注意整体理解和细节把握。

通过仔细阅读文章,把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意境描写等方面的细节,逐步理解作品的整体内涵。

阅读理解: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要注意整体理解和细节把握。

通过仔细阅读文章,把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意境描写等方面的细节,逐步理解作品的整体内涵。

2. 文化背景:古代文学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要加深对古代社会的了解,包括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常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析古代文学作品。

文化背景:古代文学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要加深对古代社会的了解,包括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常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析古代文学作品。

3. 修辞手法: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要仔细分析句子和段落中的修辞手法,帮助理解和捕捉作品的意义和感情表达。

修辞手法: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要仔细分析句子和段落中的修辞手法,帮助理解和捕捉作品的意义和感情表达。

4. 主题思想: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要通过综合分析作品的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线索,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要通过综合分析作品的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线索,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答题模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小学古代文学作品题型和答题技巧:1. 选择题:在选择题中,要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注意排除干扰项。

可以通过对文章的整体和细节的把握,结合上下文的线索来确定正确答案。

选择题:在选择题中,要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注意排除干扰项。

可以通过对文章的整体和细节的把握,结合上下文的线索来确定正确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教案古代文学作品解析与鉴赏

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教案古代文学作品解析与鉴赏

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教案古代文学作品解析与鉴赏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教案古代文学作品解析与鉴赏第一部分:古代文学作品简介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表现。

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之前,就应该对古代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 任务目标分析本节课以古代诗歌和散文为主,通过阅读文学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使学生熟悉古代文学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

2. 教学重点- 熟悉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特点;- 掌握几种常见的古代文学作品形式;-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 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

第二部分:古代诗歌解析与鉴赏1. 古代诗歌的特点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的瑰宝,它以押韵、节奏和意境的完美结合而著称。

它的特点有:- 押韵: 古代诗歌中的字词往往按照一定的韵律进行排列,给人以美感;- 节奏: 古代诗歌的语言凝练精炼,有很强的节奏感,读起来很有韵律;- 意境: 古代诗歌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抒情的表达,塑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情感。

2. 唐诗宋词的解析与鉴赏- 选取几首优秀的唐诗和宋词,进行分析和鉴赏;- 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唯美意境和丰富情感;- 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心情。

第三部分:古代散文解析与鉴赏1. 古代散文的特点古代散文以散发性格自由为主要特点,与诗歌相比更加自由自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感情和深沉的思考。

它的特点有:- 真情实感: 古代散文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思考;- 讲究修辞: 古代散文在表达方式上追求准确、精练和生动形象;- 叙事性强: 古代散文常常通过故事和人物的描述来传达主题和思想。

2. 鲁迅散文的解析与鉴赏- 选取鲁迅的一篇散文,进行分析和鉴赏;- 引导学生读懂鲁迅散文中的深刻思想和尖锐批评;- 帮助学生理解鲁迅的文学风格和社会关怀。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就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进行探讨。

一、古代文学作品欣赏的重要性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承载着我们民族的传统和智慧。

通过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民的思想、情感以及生活方式,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同时,古代文学作品也是艺术的杰作,它们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他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因此,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古代文学作品欣赏的方法1. 阅读古代文学作品:首先,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来进行欣赏。

他们可以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如《红楼梦》、《西游记》等,也可以阅读一些适合他们年龄和水平的古代童话故事。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情感魅力,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2. 分析古代文学作品:除了阅读,学生还可以通过分析古代文学作品来深入了解其中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例如,他们可以挑选一篇古代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点,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三、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注意事项1. 理解背景和历史:由于古代文学作品写作的时代和背景与现代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时需要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并且将其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

2. 学会运用常识和想象力:古代文学作品通常富有象征意义和寓意,其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可能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验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学生在欣赏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时,应该学会运用自己的常识和想象力,进行推理和理解。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要点及作品赏析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要点及作品赏析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要点及作品赏析一、先秦时期文学•《尚书》:记载了周代官方文献,内容包括历史、政治、宗教等方面。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集合,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楚辞》:代表作如《离骚》等,充满豪放激昂的激情表达。

二、秦汉文学•楚辞:南方地区文人的创作集中体现。

•汉赋:是汉代最重要的文学体裁,代表作有《离骚》、《大哉乾元》等。

•《史记》:记载了全面的中国历史,是古代文学巨著之一。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乐府诗集》:汇集了各个地区的民间诗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世说新语》:记载了魏晋时期风土人情和士人风度。

•《南朝四百八十八家诗》:四百八十八家诗人的作品汇编。

四、唐代文学•唐诗:代表了古代诗歌的最高水平,包括风、雅、颂等各种体裁。

•唐诗人物:李白、杜甫、王维等,代表了唐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唐传奇:代表作有《霍家骑》、《白蛇传》等,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雏形。

五、宋元文学•宋词:是宋诗的重要形式,多以爱情、离别为题材,代表作有《声声慢》、《青玉案》等。

•元杂剧:代表作有《西厢记》、《长生殿》等,是中国戏剧的瑰宝。

六、明清文学•四大奇书:《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是中国古代文学巅峰之作。

•明清白话小说: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写成,受到广泛欢迎。

•明清戏曲:京剧、评剧、越剧等各具特色。

七、总结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历代文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学作品。

通过对古代文学史的复习和作品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在当今社会,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中有许多文辞优美的佳句,也有流传千古的名 句,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体现对百 姓命运的深切关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 未悔”表现诗人坚持崇高的理想,至死不渝的坚定态 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现了屈 原追求理想,坚定不移的精神。
【相关知识】
由于《诗经》和《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 地位,后世常将《国风》和《离骚》并称为“风骚”, 如清代诗人赵翼的《论诗·其二》中说:“江山代有 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后用来泛指文学。在某 一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被称为“独领风骚”。
我国现存神话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五类:①解释天 地开辟、万物起源的创世神话,如《淮南子》中的 《女娲补天》。②解释日月星辰、风云雷电、鸟兽 草木等自然现象和自然物的神话,如在《山海经》 等古文献记载中有巨人化生说和神生日月说两种。 ③同自然和权威进行抗争的神话,如《淮南子》中 的《后羿射日》。④有关民族来源、祖先诞生、氏 族部落战争和部落中能人、首领等人类社会方面的 神话,如《山海经》中的《黄帝战蚩尤》。⑤关于 异域奇国、惊人神物的传奇神话。
C、《诗经》反映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 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 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风.雅.颂 的表现手法。
【2012】在先秦作品中,表现“重章叠句,一 唱三叹”艺术提点的作品是( )
A《诗经》
B《春秋》
C《文心雕龙》 D《国语
【2014】、“李杜诗篇万古传,如今已觉不新 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风 骚”原来是指《诗经》和楚辞中的( )
2、主要内容
《诗经》305首诗按照用途和音乐特点分为风、 雅、颂,“风”为诸侯所辖地域的乐曲,即《国 风》,犹如后世的地方乐调,《诗经》有周南、召 南、卫风、郑风、齐风、秦风等十五国风,其中的 诗歌反映的主要是民间日常生活,如劳动场面、爱 情等;“雅”指相对于各地“土乐”而言的“正 乐”,是宫廷和贵族所享用的乐歌,分为《大雅》 《小雅》;“颂”是朝廷、宗庙祭祀所用之乐,分 为《周颂》《鲁颂》《商颂》。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
《关雎》为《风》之始也,是《诗经》的第一篇。 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表现了一位男子对一位女 子热烈的爱、思念与追求。诗歌写得坦率自然,语言 优美,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 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伴君子的联 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 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 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 声传情的生动性。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原始诗歌
原始诗歌是我国文学的源头,是伴随着音乐、 舞蹈等艺术形式一起产生的。艺术起源于劳动。同原 始人一反一复的简单劳动节奏相适应,原始诗歌大多 是四言一句的二拍子节奏,如《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 传》所载的《弹歌》。
一些较为成熟的原始诗歌大多与巫术信仰有关, 是进行巫术活动时的祭歌、咒歌,如《礼记》中相传 为伊耆氏的《蜡辞》。
原始诗歌的主要特点有:①劳动生活是其讴歌 的主题;②由于对神的崇拜,带有相当程度的宗教意 识;③诗、舞、乐三位一体是其在艺术上的显著特点。
(二)上古神话
上古神话是与原始诗歌同时产生、发展的另一种原始文 学。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对自然及社会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造。我国古代很多神话都失传了, 保留下来的大多是《山海经》《楚辞》《淮南子》《庄子》 等晚出文献中的零星片断。
3、《湘夫人》
《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 《九歌》共十一篇,包括《东皇太一》、《云中 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 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 殇》、《礼魂》等,作为一组祭祀歌谣,用来祭神。
《湘夫人》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 姊妹篇。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 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3)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 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 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硕鼠》出自《诗经·国风·魏风》,为先秦时代 魏国民歌。关于这首诗的寓意,今人多认为是反对剥 削,向往乐土的。全诗纯用比喻体,以硕鼠喻剥削者, 寓意较直。
汉代时,刘向将屈原的作品和宋玉等“承袭屈赋” 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成为《诗经》之后对 我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又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文 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代表作有《离骚》 《九歌》《天问》等。
2、屈原及其创作
(1)屈原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氏,名平, 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 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 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的代表作有《离散》《九歌》 等。
(6)《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全诗六章, 每章八句。是一首戍卒返乡诗。诗歌表现了出征之人 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 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
【名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名句:
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国风·周南·桃 夭》
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国风·卫风·硕 人》
【201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进我来思, 雨雪霏霏”出自《诗经采薇》。这首诗的主人公 是一位( )
A、追求恋人的男子
B、远征归来的战士
C、彷徨犹豫的少女
D、遭受抛弃的妇人
(二)楚辞
1、概况 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 人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融合南北文化所创造的新诗体。 它的主要特点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地方特色浓郁,思想深沉,风格绚丽浪漫,艺术上,楚 辞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句式、结构自由且富于变 化,诗句中常用语气助词“兮”;词语繁复精美;感情 热烈奔放,想象丰富奇特。主要代表作家有屈原、宋玉 等。因《离骚》是楚辞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故又称为 “骚体”。
A、《国风》《离骚》
B、《国风》
C、《离骚》
D、《离骚》《国风》
【2015】下列关于《诗经》的表述不恰当的一 项是( )。
A.《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共记 录诗歌305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诗经》最早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 手法。
D.《诗经》中描述纯真爱情的诗篇,主要保存 在《雅》和《颂》中。
3、艺术特色
(1)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赋是铺陈,是 《诗经》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比是比喻;兴是“起 也”、“动也”之意,有开头和兴发感情的意思,通 常用于一首或一章的开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 舟”、“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兴往往兼有比的 意味。
(2)《诗经》中多为抒情诗,抒情绵密深沉,隽永 辗转,多用复沓、比兴的手法,语言精致凝练,所以 被评价为“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神话是文学艺术的渊源。神话中乐观进取的精神、 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征服自然的气概,对后代文人及 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一部分 先秦文学
❖ 一、诗歌 ❖ 二、散文
一、诗歌
(一)《诗经》
1、概况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从西周初 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05首,所以也叫《诗三百》。 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诗经》是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集中记录了西周到春秋的 社会生活;它后来成为儒家经典之首,《论语》中评 价其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 风·子衿》
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6、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 经·国风·卫风·淇奥》
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相关知识】
《湘夫人》名句
(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2)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3)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 中,遗余褋兮澧浦。
(4)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 得,聊逍遥兮容与!
二、散文
(一)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
(1)概况
(2)《离骚》
《离骚》全诗共374句,是我国最早的长篇抒情 诗,开创了鲜明个性的文人创作的先河。它是一首政 治抒情诗,诗中,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 抒发了自己被奸佞陷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 (楚怀王)的昏庸,抨击了现实的黑暗,表现了对国 运日衰的忧虑,同时表达了自己“美政”的政治理想, 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以及至死不渝的爱 国情怀。
(2)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 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 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 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是一首隽永哀婉的伤情之作,书写了一 位绝望的情人深切的哀伤之情。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 而不可及,中间阻隔一条宽阔的河,诗人因而思心徘 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有追求暗恋的人或 惋惜无法招引贤士的含义。全诗将现实和想象巧妙地 结合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