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的宝宝的成长过程

合集下载

0到18岁孩子的成长规律

0到18岁孩子的成长规律

0到18岁孩子的成长规律0 - 1岁:婴儿期一、生理发展1. 身体发育- 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婴儿的体重会有生理性下降,随后开始快速增长,到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

身高也会增长迅速,大约增长25厘米左右。

- 婴儿的头部相对较大,占身体比例的1/4,随着身体发育,比例逐渐趋于正常。

2. 动作发展- 0 - 3个月:主要是反射性动作,如吸吮反射、握持反射等。

他们开始能够抬头,先是短暂的抬起,到3个月左右能较稳定地抬头。

- 4 - 6个月:开始翻身,从仰卧翻到俯卧。

手部动作逐渐灵活,会伸手抓东西,开始把物品放到嘴里探索。

- 7 - 9个月:能独坐,开始爬行,从腹部爬行逐渐过渡到用手和膝盖爬行。

手指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取小物品。

- 10 - 12个月:开始站立,扶着东西行走,部分婴儿在1岁左右能独立行走几步。

手部可以进行简单的操作,如把小物品放入容器等。

二、认知发展1. 感知觉发展- 视觉:出生时视力较弱,只能看到模糊的轮廓和明暗对比,到1岁时视力逐渐接近成人。

他们对鲜艳的颜色,如红色、黄色比较敏感。

- 听觉:出生时就有听觉,对声音有反应。

随着成长,能够区分不同的声音来源和音色。

- 触觉:通过口腔探索和手部触摸来感知物体的质地、形状等。

2. 注意力发展- 注意力非常短暂,容易被新的刺激吸引。

他们主要对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光影等感兴趣。

三、语言发展1. 0 - 3个月- 主要是哭声表达需求,如饥饿、不适等。

也会发出一些简单的元音,如“a”“o”等。

2. 4 - 6个月- 开始牙牙学语,发出更多的元音和辅音组合,如“ba”“ma”等,但还没有明确的意义。

3. 7 - 12个月- 能理解简单的指令,如“再见”“拍手”等。

开始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通常是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如“爸爸”“妈妈”或“抱抱”等。

四、社会情感发展1. 依恋关系- 0 - 6个月:婴儿开始建立对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的依恋关系。

儿童成长历程模板

儿童成长历程模板

儿童成长历程模板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着各种各样的阶段和变化。

了解儿童的成长历程,对于家长、教育工作者以及关心孩子成长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个通用的儿童成长历程模板。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孩子便开启了他们的人生之旅。

0-1 岁的婴儿期,是孩子与世界初步接触的阶段。

他们通过感官来感知周围的一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都在逐渐发展。

这个时期的孩子主要依靠本能来生存,如吃奶、睡觉。

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极强,父母的关爱和照顾是他们建立安全感的基石。

1-3 岁,孩子进入幼儿期。

他们开始学习走路、说话,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

语言能力在这个阶段有了显著的进步,从简单的单词到能说一些短句。

他们的认知能力也在慢慢形成,开始区分颜色、形状和大小。

同时,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会表现出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比如想要自己选择玩具或者衣服。

3-6 岁,是儿童的学龄前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变得更加活泼好动,社交需求增加,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耍。

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常常沉浸在自己创造的奇妙世界中。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初步接触规则和纪律,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所延长,能够参与一些简单的集体活动,如幼儿园的游戏和课程。

6-12 岁,孩子进入小学阶段,这是成长中的重要转折期。

学习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开始系统地学习知识和技能。

他们的思维能力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能够理解一些较为复杂的概念和问题。

同时,孩子在这个阶段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会对是非善恶有自己的判断。

同学和老师对他们的影响逐渐增大,他们渴望在集体中获得认可和尊重。

12-18 岁,青少年时期来临。

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生理上逐渐发育成熟,心理上则面临着自我认同和身份探索的挑战。

他们开始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规划,同时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

婴幼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婴幼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婴幼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从出生到3岁的婴幼儿期是人类生命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时期,婴幼儿的身体和大脑发展迅速,他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通过了解婴幼儿的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父母和照顾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发展状况,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关怀和教育。

第一阶段:婴儿期(出生到1岁)婴儿期是婴幼儿发展的最初阶段,此时的婴儿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

他们依赖成人来满足基本的需求,如喂食、更换尿布和保持身体清洁。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感官能力也在迅速发展,他们开始认识和反应各种声音、触觉和味道。

婴儿期的婴儿开始学习控制头部和颈部的肌肉,并逐渐实现坐立、爬行和站立。

他们对周围环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摸索和探索周围的物品。

同时,此时的婴儿也开始发展基本的语言能力,会发出各种声音并尝试模仿成人的语言。

第二阶段:幼儿期(1岁到2岁)幼儿期是婴幼儿生命中的早期发展阶段,此时,孩子的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们能够较为灵活地行走、跑跳和使用简单的工具。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非常强烈,他们开始对自己周围的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发展,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词语和短句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此外,他们开始学习社交技能,喜欢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并逐渐学会分享和合作。

第三阶段:学龄前期(3岁到6岁)学龄前期是婴幼儿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孩子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许多重要的身体、感知和认知的变化。

身体方面,孩子的精细动作能力逐渐提高,可以进行精细的手指动作,如握笔、剪纸和系鞋带。

在感知和认知方面,学龄前期的孩子开始对自己的感受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能够识别并表达自己的情绪,并逐渐理解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此外,他们开始对字母和数字产生兴趣,并逐渐发展阅读和数学的基本概念。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个体差异也越来越明显。

有些婴幼儿可能会早熟,表现出超出其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而有些则可能会发展相对滞后。

宝宝从小到大的变化文案

宝宝从小到大的变化文案

宝宝从小到大的变化文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从小到大,不断经历着身体、思维和性格上的变化,让每个父母都感到无比地惊喜和欣慰,也让每个宝宝都以极快的速度成长着。

以下将从生理、心理和行为三个方面,来探讨宝宝从小到大的变化。

【生理】1. 出生:体重一般在2.5-4千克左右,身长在50-60厘米之间。

2. 3-4个月:宝宝开始会扶起脑袋,转动身体,慢慢地开始掌握头部的控制力度。

3. 6-7个月:宝宝开始会爬,学会用手拍打物品,自己伸手去拿东西,还会说些简单的音节,比如“ba ba”、“ma ma”等。

4. 1-2岁:宝宝学会站立,有了自己的双脚,便可以自由地向前走,学会用勺子、手指小心翼翼地抓取食物,并且可以说出更多的单词,还会用手指指物品。

【心理】1. 0-3个月:宝宝逐渐适应了外界的环境,认识到了声音和触感的不同,有了睡眠和醒来的模式。

2. 6-7个月:宝宝开始有了自己的个人喜好,嗅探不同的香味,发现自己和外界的不同,在语言的认知上开始快速提升。

3. 1-2岁:宝宝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慢慢明白了锻炼的乐趣,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奇心越来越强烈,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行为】1. 3-4个月:宝宝开始有了自己的表情,能够表现出开心、哭泣、惊喜等情绪,口中模仿各种不同的声音。

2. 6-7个月:宝宝爱好探索和发现,开始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学习走路时摔倒倒立也不怕。

3. 1-2岁:宝宝有了自己的一些行为习惯,会模仿大人说的话和动作,在孩子的心里打下了自己的印记。

通过对宝宝从小到大的变化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宝宝不断地成长和进步,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真是让我们感到无比的开心和喜悦。

作为家长,让我们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关注他们的成长,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帮助宝宝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简述儿童生长发育7各阶段及各个阶段特点;

简述儿童生长发育7各阶段及各个阶段特点;

简述儿童生长发育7各阶段及各个阶段特点;儿童生长发育是指从出生到成年期的整个生长过程。

根据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可以将儿童生长发育划分为7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要求。

第一阶段:婴儿期(0-1岁)婴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生长速度快、发育迅速。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体重和身高都会快速增长,头部的比例较大。

他们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也在快速发育,开始有一些基本的运动和反应能力。

婴儿的主要需求是获得足够的营养和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二阶段:幼儿期(1-3岁)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之一,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生长速度逐渐放缓,但体重和身高仍然在稳步增长。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行动能力和语言能力得到显著发展,开始学习走路、说话和独立进食。

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和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表现出一些基本的社交行为。

幼儿的主要需求是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和关爱。

第三阶段: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之一,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身高和体重增长相对缓慢,但头部比例逐渐减小,身体比例逐渐接近成人。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运动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开始学习认字、计数、绘画等基本技能,并逐渐建立起与同龄人的友谊。

学龄前儿童的主要需求是良好的教育和培养环境,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

第四阶段:小学阶段(6-12岁)小学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身高和体重增长相对稳定,但个体差异逐渐显现。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和脑力发展进一步加强,开始学习各种学科知识,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主要需求是良好的学习环境、适当的学习压力和全面的发展机会。

第五阶段:青春期(12-18岁)青春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之一,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身高和体重增长迅速,性征发育明显,个体差异显著。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身体和脑力发展进一步加强,开始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各种变化。

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建立自我意识,并面临着学业选择、社交关系等方面的挑战。

0-1岁宝宝成长发育中的9个大事件

0-1岁宝宝成长发育中的9个大事件

在宝宝出生的一年里,新妈妈需要注意的事情知道吗?该怎样护理宝宝更健康呢?在这里为你准备了宝宝出生一年需发生的事情,新妈妈可要注意看哦。

1、追视移动物体重大事件:刚出生时,宝宝的视觉功能还很不成熟,不会注视,仅仅是遇到强光刺激会有闭眼、皱眉的反应1~2个月大时,他的眼睛可以追视90度范围内的移动物体,不过,这个物体需要离他很近(大约20cm左右),而且具有明亮的颜色足够抓住他的注意。

3个月左右,宝宝就差不多能像成人一样开始有意识地看东西了,这时他的两眼可追随180度范围内移动的物体。

为什么很重要:视觉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是在宝宝出生后才逐渐发育完善的。

年幼的宝宝尚不会诉说,追视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早期宝宝的视力问题。

新妈妈应该知道的:42天产检时,医生会帮宝宝检查追视的能力,5~6个月会检查宝宝的视力及有无斜视。

但是在此之前,大多数妈妈在家就能观察出异常。

你可以在宝宝安静清醒的状态用直径5cm左右的红球让他追视,如果你对宝宝的追视能力有疑惑,可以带他到医院的眼科进行咨询。

2、抬头重大事件:有些孩子一出生时就能俯卧抬头1~2秒,但通常宝宝们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一些。

但是到了3个月大,大多数宝宝趴着时,小脖子可以比较稳当地撑起脑袋,头也可以抬起90度。

到了4~5个月大时,他们可以熟练地做出俯卧抬胸的姿势。

为什么很重要:这是一个信号,可以看出宝宝上半身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发展得如何。

此外,抬头、抬胸的动作可以使宝宝上半身得到锻炼,也为以后的翻身、坐、爬打好基础。

如果宝宝到了6 个月还不能抬头,或一直没有抬头的欲望,就要带他到医院进行检查。

新妈妈应该知道的:抬头是一个需要练习的技能。

如果经常让宝宝平躺,他就很少有机会练习抬头。

要注意,醒着的时候让宝宝多在硬点的垫子上趴一趴,可以加强脖子和手臂的肌肉力量。

3、抓握及倒手重大事件:刚出生的宝宝经常双拳紧握,如果妈妈爸爸把手指或者一个玩具放到他胖乎乎的拳头里,他会使劲地握住。

孩子成长五个阶段

孩子成长五个阶段

孩子成长五个阶段孩子成长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0-3岁信任与基本安全感这个阶段孩子学会翻身、爬行、抓握物品、走路。

他开始有记忆,并对某些人或事产生依恋。

0-1岁是孩子建立基本安全感的重要时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需要父母或其他抚养者的陪伴和照顾。

如果这个时期孩子与父母或抚养者之间没有建立起健康的依恋关系,他可能无法正常地探索世界,并且很难与人建立信任。

因此,在这个阶段,父母或抚养者应该尽可能多地给予孩子关爱和陪伴,以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第二阶段:3-6岁自主与自律这个阶段孩子学会更高级的技能,如自理能力、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

同时,他们也开始形成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爱好。

在这个时期,孩子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尝试在不同的情境下维护自己的权益。

因此,父母或抚养者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事,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律性,教会他们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第三阶段:6-9岁合作与竞争这个阶段孩子进入学校,开始与同龄人建立友谊关系。

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分享、竞争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同时,他们也开始形成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并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得到同伴的认可。

因此,父母或抚养者应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技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同时,也应该教会他们如何正确面对竞争和失败。

第四阶段:9-12岁独立思考与创新这个阶段孩子开始进入青少年期,他们的认知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他们开始学会独立思考、推理、归纳和总结,并尝试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同时,他们也开始尝试创新和探索新事物,并表现出对未来职业和人生规划的兴趣。

因此,父母或抚养者应该鼓励孩子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应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阶段:12-18岁责任感与自律意识这个阶段孩子逐渐进入成年初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感和义务,并尝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自律的成年人。

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

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

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婴幼儿期是人类最为关键和迅速发展的阶段。

以下是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的介绍:0-1岁:生理特点:婴儿出生后,身体体重和身高都在快速增加,头部比身体大,头骨柔软可塑性强,肌肉运动发展迅速。

认知发展:0-3个月时,宝宝开始有头部控制能力和跟踪视线能力。

4-6个月时,会开始用手去抓、观察物品,并能识别家人或熟悉的人。

7-9个月时,学会了爬行和坐立不稳的能力。

10-12个月时,宝宝学会了走路和简单的语言沟通。

社交发展:新生儿时,宝宝无法分辨家人之外的人,需要与母亲保持亲密接触。

3个月左右会有对人类面部表情的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1-2岁:生理特点:体重和身高依然在迅速增加,但相对缓慢。

大脑大部分发育完成,此时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在不断提高。

认知发展:宝宝开始探索和发现世界,能够区别各种物品,并会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逐渐开始理解时间和空间概念,如“上、下、前、后”。

2岁时,拥有记忆力和想象力。

社交发展:开始建立亲子关系,宝宝需要渐渐学会与其他孩子相处、分享。

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

1-2岁是大便训练的重要阶段。

2-3岁:生理特点: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略微放缓,但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发育以及大脑皮层细胞的连接数量继续增加,此时语言表达能力更加流利。

认知发展:开始思考抽象的事物和概念,如颜色、形状和数字。

学会了简单的自我评价和推理,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好奇心和创造力。

社交发展:学会适应幼儿园或社交环境,与同龄人互动并学习合作。

逐渐学会自我控制情绪和行为,尊重他人。

3岁时,大部分儿童都掌握了大小便自理技能。

总的来说,0-3岁是宝宝最为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需要家长和其他关注儿童成长的人士给予足够的关注、照顾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出生
1、早开奶,早吸吮,早接触;
2、要母乳喂养;
3、搞好脐部护理,预防肺炎;
4、与孩子多接触,多抱,多抚摸;
5、学笑,练抬头和“爬行”;
6、继续听胎教音乐;
7、与孩子多说话,要懂得孩子的哭;
8、生后两周可服鱼肝油滴剂。

9、出生扣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10、满月做常规体检。

两个月
1、坚持母乳喂养;
2、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
3、用妈妈的抚摩、声音、微笑来促进孩子的感觉发育;
4、练习俯卧,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
5、坚持户外活动;
6、做婴儿操;
7、引逗孩子发音;
8、眼睛能清楚地看东西,追随活动的东西,能够注视,引逗孩子追视物体。

9、头抬起来持续30秒;
10、表情丰富,有人逗他能做出相应反应;
11、能表达高兴与不高兴;
12、听见自己熟悉的声音能停止哭闹;
13、吮吸自己的小手;
14、注射第2支乙肝疫苗。

三个月
第3个月的孩子脑细胞的发育正处在突发生长期的第二个高峰的前夜,不但要有足够的母乳喂养,也要给予视、听、触觉神经系统的训练。

每日生活逐渐规律化,宝宝睡觉的位置应有意识地变换几次。

可让宝宝追视移动物,用触摸抓握玩具的方法逗引发育,可做婴儿体操等活动。

1、喂奶的母亲要合理增加营养;
2、坚持户外活动,预防佝偻病;
3、训练抓、握;
4、多与孩子对话;
5、练习翻身;
6、可以使用枕头;
7、增加与孩子游戏的时间;
8、头能挺立,俯卧时前臂支撑,挺胸,抬头;
9、喜欢亲人逗他,能发出笑声;
10、能抓东西;
11、跟他玩玩具时,会发出高兴的声音;
12、能发出“e”“h”“ai”等声音;
13、服第1粒小儿麻痹糖丸;
14、月末请医生进行健康检查;
四个月
1、坚持4个月母乳喂养;
2、为预防贫血可添加蛋黄、肝泥等;
3、充分利用看、听、触、嗅、尝、运动等方式,促进婴儿感觉发育;
4、多与孩子对话;
5、头能竖直并随意转动;
6、俯卧时能滚向一侧;
7、有的孩子能从俯卧翻成仰卧,或从仰卧翻成俯卧;
8、能表示情感,能大笑;
9、手能准确地抓;
10、会对镜子笑;
11、服第2次小儿麻痹糖丸;
12、注射第1次百、白、破混合制剂;
13、做结核菌素试验,复查卡介苗接种情况。

五个月
1、逐渐添加辅食,注意循序渐进;
2、经常更换孩子的食谱;
3、教孩子模仿发音;
4、预防营养不良性贫血;
5、喜欢照镜子,并能向镜中的自己笑;
6、从俯卧翻成仰卧;
7、扶着孩子腰或腋下,能在大人腿上做跳的动作;
8、可以把东西从一只手倒到另一只手;
9、俯卧时,上臂能撑起,胸部抬起,昂头;
10、能用手抓想要的东西;
11、表情丰富,能用表情表达喜欢与不喜欢;
12、可以辨别出亲人;
13、拖起时,腿能支撑身体;
14、第3次服小儿麻痹糖丸
15、注射第2针百、白、破混合制剂。

六个月
1、6个月以后孩子开始爱闹病,因为体内来自母亲的抗体水平逐渐降低。

此时孩子特别容易患各种传染性疾病和各种营养不良症;
2、保证孩子的营养,加好辅食;
3、加强体育锻炼,多活动;
4、坚持晒太阳,多在户外活动;
5、保证睡眠;
6、练习翻身打滚;
7、注意出牙保健;
8、注射第3针百、白、破混合制剂;
9、月末常规体检
第七个月的成长
1、添加肉末、动物血、肝泥预防贫血;
2、添加面包干、馒头干等干硬食物锻炼咀嚼;
3、练习发音;
4、继续练爬;
5、学做7-12个月婴儿操;
6、学习认物;
7、训练抓握和对击;
8、训练听命令做事,懂得禁止的意思;
9、7个月的婴儿能抬头,能坐,会翻身,手扶床栏能站,视野开阔;
10、好奇心增强,眼前的东西都要抓;
11、自己手里的东西不让别人拿走;
12、认人,对熟悉的人表示好感;
13、能模仿妈妈的简单动作,如摇手里的玩具,敲打、对敲等;
14、能记忆,但很短;
15、注射第3针乙肝疫苗;
16、预防各种传染病.
第八个月的成长
1、花样添加辅食,逐渐增加品种,预防消化不良;
2、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3、注意安全;
4、给孩子创造运动的空间;
5、学拿勺子和用杯子喝
第9个月的成长
1、扶双手向前迈步;
2、增加户外活动;
3、看书看图片;
4、能听懂常用词的意思;
5、训练与人合作游戏;
6、扩大孩子活动的空间;
7、学拍手表示欢迎,招手表示再见;
8、月末常规体检;
9、乙脑疫苗第1次;
10、间隔7--10天注射第2次乙脑疫苗。

第10个月的成长
1、逐步断奶,以主食为主;
2、由稀饭、烂面、肉末、菜泥过渡到软饭、馒头、碎肉、碎菜;
3、独站,鼓励孩子迈步;
4、训练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
5、训练配合穿衣、脱衣;
6、安排孩子规律的生活;
7、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11个月的成长
1、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2、调理小儿饮食,预防营养不良和消化道疾病;
3、念歌谣、诗歌,讲故事,训练发音;
4、增加户外活动,注意体育锻炼;
5、每日3餐外加两次奶,两次点心;
6、自己脱鞋;
7、防止便秘;
8、接种流脑多糖菌苗(1岁以内,秋季接种)。

第12个月的成长
1、能扶栏行走;
2、牵手能迈步;
3、能站立、下蹲、弯腰;
4、会握小勺吃东西,但吃不好;
5、能涂画;
6、能说一二个字;
7、能表达自己的意见;
8、调整饮食结构;
9、月末到医院常规体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