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7个美景(诗)
描写冬天山景的诗句

描写冬天山景的诗句描写冬天山景的诗句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句了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冬天山景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冬天山景的诗句篇1《冬日归旧山》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冬日归旧山》赏析这首诗首先写冬归旧山的急切心情,再写归山所见景象。
虽然时值寒冬,地冷谷寒,但难掩诗人对旧山的喜爱:万点雪峰,在阳光下闪烁;爬满青藤的山间小路,依然充满生机。
接着近距离描写旧居的荒凉破败。
由于离居时久,诗人居所已成雉飞,猿啼、鼠走、兽奔之地。
铺陈描写中诗人难以掩饰的叹惋之情表露无遗。
最后诗人表示要重新振作,发愤读书,以求闻达于当世,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这首诗采用移步换形之法,铺陈描写旧山景象和旧居的荒败,实际上表达了一种即将告别隐居读书生活的留恋之情。
结尾两句收束有力,正是年轻诗人又一次整装待发前的坚定誓言。
《冬日归旧山》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
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描写冬天山景的诗句篇2◆雨雪瀌瀌,见晛曰消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
晛;太阳的热气。
曰:语助词,无实义。
〖语 文〗期中古诗词鉴赏复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专题《诗词鉴赏》(23-24七年级上·河南洛阳·期中)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23-24七年级上·广西玉林·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
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
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
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4.同学们在默写时,时常将“雁”与“燕”相混淆,请你分析这首诗用“雁”字的理由。
(22-23七年级上·河南许昌·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宋代诗人黄升生平简介及诗词鉴赏

宋代诗人黄昇生平简介及诗词鉴赏生平简介黄昇(生卒年不详)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晋江(今属福建)人。
辑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各十卷。
淳祐九年(1249)胡德芳序云:“玉林早弃科举,雅意读书,间以吟咏自适。
阁学受斋游公(九功)尝称其诗为晴空冰柱。
闽帅秋房楼公闻其与魏菊庄(庆之)为友,并以泉石清士目之”。
《中兴以来绝妙词选》末附自作三十八首。
其《木兰花慢。
乙巳病中》词云“念少日书癖,中年酒病,晚岁诗愁。
”乙巳为淳祐五年(1245),据此,其寿当逾六十以外。
《四库总目提要》谓其词“上逼少游,近摹白石,九功赠诗所云‘晴空见冰柱’者,庶几似之”。
冯煦《蒿庵论词》则谓其词“专尚细腻”。
●南乡子·冬夜黄昇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
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
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
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
起看清冰满玉瓶。
黄昇词作鉴赏黄昇是一位著名的词选家,其词如“晴空冰柱”,今读此词,颇有此感。
上片写夜寒苦吟之景状。
词人生在南宋中期,早年放弃科举,遯迹林泉,吟咏自适,填词是他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首词看,即使夜阑人静之时,他还在苦吟不已。
起二句云:“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
”夜,是静极了,一点动静也没有。
只有深夜不睡的人,方能有此体会。
“稜稜”二字,使人感到布衾硬得好像有稜角一般,难以贴体。
至“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二句,词人则把注意力从被窝移向室内:炉中沉香已尽,残灯如豆,昏暗异常,凄清异常。
至“只有霜华伴月明”,词人又把注意力转向室外,描写了明月高悬、霜华遍地的景象。
五句三个层次,娓娓写来,自然而又逼真。
“吟未稳”者,吟诗尚未觅得韵律妥贴、词意工稳之句也,三字写出词人此时之所为,可称上片之词眼。
由于“吟未稳”,故觉深夜寂静被子寒冷,香断灯昏;又由于“吟未稳”,才觉霜华伴月,碧空无边。
而“凄清”二字,则烘托了本文的整个氛围,不贯穿整文,随处可以感到。
《田园乐七首》王维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田园乐七首》王维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田园乐七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组六言诗,为作者退隐辋川时所作,故一题作“辋川六言”。
这组诗表现了作者退居辋川之后与大自然相亲相近的无穷乐趣,同时也集中体现出作者山水田园诗歌创作的艺术化境与归隐自然之后的心迹轨道,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诗歌特色,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也是后人研究王维思想发展与诗歌创作的重要资料。
作品原文:田园乐七首王维其一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其二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其三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其四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其五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其七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作品注释:1、厌见:饱见。
一作“出入”。
2、官府:一作“蹀躞”。
鸣珂(kē):装饰精美的马,这里暗指追名逐禄者。
3、崆峒(kōngtóng):指仙山。
4、立谈:在交谈的当时。
语自扬雄《解嘲》“或立谈而封侯”。
璧:美玉。
5、讵(jù):岂,难道。
表示反问。
胜:比得过,胜得过。
耦(ǒu):两个人在一起耕地。
6、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三角形,叶柄有气囊,夏天开花,白色。
果实有硬壳,有角,可供食用。
7、策杖:拄着棍杖。
8、桃花源:用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故。
9、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绿:一作”碧“。
10、落落:松高大的样子。
11、童稚:儿童;小孩。
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2、颜回:即颜渊(前521—前481),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孔子最得意弟子。
简居陋巷,为学习和弘扬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殚精竭思,倾注全部心血,过着“箪食瓢饮”的困苦生活,四十岁时便英年早逝。
13、五柳先生:指陶渊明。
【诗歌鉴赏】杨广《步虚词二首》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杨广《步虚词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诗歌鉴赏】杨广《步虚词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杨广《步虚词二首》原文步虚词一洞府凝玄液,灵山体自然。
翻飞临沧海岛,品驭型大罗天。
八行分宝树,十丈散芳莲。
高悬居烛日月,天步役风烟。
蹑记书金简,乘空诵玉篇。
冠法二仪立,佩带五星连。
琼轩觯甘露,瑜井挹膏泉。
南巢息云马,东海戏桑田。
回旗游八极,飞轮入九玄。
高蹈虚空外,天地实乃魏年。
步虚词二总辔行无极,相推凌太虚。
翠霞承凤辇,碧雾翼龙舆。
轻举金台上,低可以玉林墟。
朝游度圆海,夕宴下方诸。
杨广《步虚词二首》译者待更新杨广《步虚词二首》赏析《步虚词二首》隋炀帝杨广的诗词作品,杨广的诗风对后代诗人也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他的诗中佳句,常成为后世诗人模仿之,甚至袭用之,如《诗》:“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诗中的前3句,就被宋代著名词家秦观在名作《满庭芳》词中几乎完全袭用。
如其中“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就是袭用的例子。
元代著名词家马致远作有一首名词《天净沙?秋思》,其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亦是受上述杨广诗句的影响而化出的。
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隋炀帝集》中云:“陈隋文哀,帝王有作,与众同波”。
南朝至隋,帝王诗中不并作王霸之语,而与民间诗人同一风格,确就是一种较好的风气。
杨广诗风功不可没。
隋炀帝虽在生活上就是不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帝王,但是在文学上的确正统的诗人。
他诗中爱好扬州风光之情,歌颂扬州美景之功,当书之,当记之!隋炀帝杨广(569年-68年4月日),一名英,小字阿?,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生于隋京师大兴,开皇元年(58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
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
福安27首美景诗

福安27首美景诗福建霞浦一中林承强1.康厝畲族乡(七律)秋岭风来春有脚,帽岩蝶舞画无边。
云泉注玉茂林处,雪洞吟蝉芳草前。
象地河堤花露笑,龙潭水岸柳含烟。
西铭古屋撩人梦,康厝畲街上笔颠。
2.福安白云山(七律)莲花沐雨参禅悟,冷水临风打坐眠。
棋石敲诗书大志,仙峰把酒写新篇。
佛光照面说因果,道迹弹琴奏玉弦。
兰谷林烟昌大地,白云野水喜空前。
3.下白石镇(七律)福屿风流十样锦,下岐水影一重天。
湖头白马迎红日,塔里黄金乐大年。
章岭龙枝春不老,渔江海带景无边。
青山畜旺千畴润,白石粮多万户仙。
4.甘棠镇(七律)莲城种德香千里,梅洞回龙壮九州。
云雾山头寻一醉,松花岭尾解千愁。
白云观里琴心在,清水江边剑胆留。
桥下航船兴世界,甘棠电器竞风流。
5.溪潭镇(七律)廉村历史千重锦,古堡桫椤万代香。
有脚花生凝紫气,无边柿子聚红光。
马山大户财源广,仙石康家福运长。
岔口金牛添胜景,溪潭玉鲤笑春祥。
6.溪柄镇(七律)梅岭葡萄呈画意,桥头石板弄儿时。
采花乱壑风鸣涧,流米奇松雨净姿。
柏柱擎天迎盛世,英雄报国奠宏基。
水田有景皆如画,溪柄无时不似诗。
7.溪尾镇(七律)禅寺莲花成胜境,江滨夜景隐凌霄。
渡头紫菜上新架,屿角黄鱼跃古桥。
湖岭瑶池闻渡曲,梅洋绿树忆吹箫。
坂中燕过堤先暖,溪尾春潮景更娇。
8.湾坞镇(七律)池头沃野连天碧,岩下金洋遍地黄。
松舞炉山增秀色,泉流福岭透清香。
龙珠水影星辰志,白马风流日月光。
湾坞囤仓添盛景,古城致富业辉煌。
9.城阳镇(七律)岩湖翠竹诗中画,东口清流串水花。
仙岭高天笼纱雾,何洋朗月唤云霞。
欢歌白塔千重锦,笑语金园万顷茶。
石院春光芳草地,城阳福气临农家。
10.坂中畲族乡(七律)仙岩雨润观山岳,南岸烟笼听鸟音。
福寺松潭呼万寿,凌霄冠岭染层林。
江家院后蜂吟美,日宅门前蝶恋深。
畲族宗祠春永驻,坂中大地喜常临。
11.赛岐镇(七律)梨园雅曲传真韵,郭厝路边杨柳娇。
狮子追风过大海,象环送福贯虹桥。
店前金蟹满溪里,林后仙岩耸碧霄。
描写玉林路的句子唯美简短(精选合集2篇)

描写玉林路的句子唯美简短(篇一)1. 玉林路,那如诗如画的巷弄。
2. 玉林路,宛如一条耀眼的明珠。
3. 宁静的玉林路,洋溢着岁月的温柔。
4. 漫步在玉林路,仿佛进入了一个隐秘的花园。
5. 清晨的玉林路,弥漫着晨雾的神秘与安宁。
6. 阳光透过玉林路的树荫,溅起斑驳的光影。
7. 玉林路的石板路面,记录着无数人的故事。
8. 玉林路两旁的梧桐树,轻拂着心灵的琴弦。
9. 玉林路的街角,满是诗意与浪漫的画面。
10. 彷徨在玉林路,仿佛置身于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
11. 玉林路的夜晚,星光点点,如同仙境一般。
12. 逡巡于玉林路,感受异域文化的魅力。
13. 熙攘的玉林路,映衬出城市的繁华与活力。
14. 玉林路的风情,让人醉倒在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城市。
15. 玉林路,看似普通的一条街道,却蕴藏着无尽的故事。
16. 玉林路的烟火气息,撩拨着飘逸的诗行。
17. 清风拂过玉林路,带来迷人的花香。
18. 沿着玉林路散步,仿佛在品味生活的甜蜜。
19. 玉林路温暖的黄昏,点亮了夜空的星光。
20. 玉林路的建筑,延续着传统与现代的奇妙融合。
21. 在玉林路的角落,发现一处宛如画室的咖啡馆。
22. 玉林路的小店,散发着迷人的独特氛围。
23. 玉林路的街头艺术,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24. 在玉林路散步,感受古城的青砖黛瓦。
25. 玉林路的巷弄,错落有致,意味着未知与探索。
26. 玉林路,仿佛是通往回忆之门的唯一路径。
27. 徜徉在玉林路,心被美景丰满,轻而易举。
28. 玉林路的骑楼,勾勒出典雅的古香。
29. 夕阳将玉林路染成一片金黄,温暖了心灵深处。
30. 踏过玉林路,邂逅浓郁的南国风情。
31. 玉林路的夜晚,流转着美妙的音乐声。
32. 玉林路上的咖啡馆,沉醉在静谧的艺术氛围中。
33. 清晨的玉林路,飘来一缕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34. 玉林路的小巷,印刻着岁月的痕迹与温情。
35. 玉林路的屋檐,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如场盛大的节日。
36. 玉林路的巷口,散发着家的温暖和欢声笑语。
诗人笔下的巴渝十二景

谈诗人笔下的巴渝山水诗,离不开对十二景的咏叹和选定。
历史上,巴县因地域广大,双江奔流,雄峰环峙,庙宇林立,乔木繁茂,山川秀美,风物和畅,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文化。
早在明代,文人们就将巴县风景选择、厘定出渝城八景:金碧香风,指巴县文庙后山祖峰金碧山,无花自香。
洪岩滴翠,指城北洪岩洞顶上有城内排水踰堞抹岩而下,夕阳返照,五色陆离。
龙门浩月,指南岸禹庙前有二巨石各刻“龙门”二字,江水圆转形如月。
黄桷晚渡,指南纪门对岸黄葛古树,偃盖渡旁,舟曲折行驶方能到达彼岸。
浮图夜雨,指浮图关上青石长年涵润如夜来过雨。
孔殿秋香,指重庆府文庙大成殿桂花香。
觉林晓钟,指南岸觉林寺钟声。
北镇金沙,指江北镇,即江北城,有金沙门。
到了清代,一位很有才华的河南进士王尔鉴到巴县任知县后,他遍访巴县名山大川,将明代渝城八景淘汰三个,增加七个,形成了巴渝十二景,即:金碧流香、洪崖滴翠、龙门浩月、桶井峡猿、字水宵灯、黄葛晚渡、海棠烟雨、缙岭云霞、云篆风清、华蓥雪霁、佛图夜雨、歌乐灵音。
诗人们不仅按他们的美学标准,即“其趣在月露风云之外,其秀孕高深人物之奇,登临俯仰,别有会心……空灵飘渺,在有象于无象之间,最称奇妙。
别具幽趣,空灵不著色相……”选定了巴渝十二景,而且还写了诗,对十二景进行诠释、赞美。
笔者在此文中,选录部分诗人描绘十二景的诗,从不同角度进行赏析、品味,以引起我们对十二景的憧憬与热爱。
二、三位诗人歌吟十二景查阅巴县历史典籍,可以发现,在巴县历史上,系统地对巴渝十二景进行状摹,咏叹的诗人有三位:首先是王尔鉴,王尔鉴,大家比较熟悉,不赘述。
另两位是周开封和姜会照。
周开封,字骏声,号梅屋,巴县(今重庆渝中区)人。
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曾任福建龙岩州判。
淡于名利,不做官回到巴县后,与龙为霖、何元鼎等结诗社于东川,他任主讲。
更主要的是,他是王尔鉴修撰《巴县志》的主要助手,协助王尔鉴完成了不朽名著乾隆《巴县志》。
因此,他和王尔鉴一唱一和,共同写了赞美巴渝十二景的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林7个美景(诗)
福建霞浦一中林承强
1.谢鲁山庄(七绝)
花木碧檐依次第,石桥杰阁自高低。
树人书屋燕飞羽,地久天长马跃蹄。
2.玉林风光(七绝)
彩霞入水沾晨露,杰阁凌霄沐旭阳。
胜景如林山吐翠,岭南似玉画流香。
3.陆川温泉(五绝)
金沙涌甘露,仙女下凡尘。
不羡瑶池鸟,愿为戏水人。
4.都峤山(七绝)
暮鼓晨钟云搭台,仙人脚印覆苍苔。
奇观七十二房井,大佛凌霄赐福来。
5.博白绿珠井(七绝)
晓吟柳浪缘心醉,春看桃花乃透香。
金谷园中常咏叹,珠藏玉蕴水流芳。
6.龙泉岩(七绝)
怪异云松盘鹤盖,妙奇石树挂藤萝。
深山古庙佛烟重,断岸危岩仙迹多。
7.真武阁(七绝)
檐牙啄地天姿美,画栋凌空气势雄。
四柱高悬扬国粹,八方坦荡醉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