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人体运动的完成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身体的运动》教学科件

骨 肌肉 关节
构成人体的支架,具有支撑身体,保 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具有带动骨 骼运动的作用。
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 关节可以使骨灵活运动
1 举哑铃活动
1. 用右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慢慢地移到 胸前。
2. 观察在移动哑铃的过程中,右上肢是怎样 运动的。
3. 反复做上述动作,并在运动时用左手按住 右上肢的不同部位,感受右上肢不同部位 的变化。
课后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写生字词。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 很成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 起慢慢去发现新大陆吧!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同学们做得太棒啦!
身体的各个部分能否灵活运 动,是一个人健康与否最为外显的 标志之一。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 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是怎样 完成运动的?我们需要怎么保护它们 并促进它们的生长呢?
健康歌
在刚刚做健身操的 过程中,身体的哪 些部位参与了运动?
骨、关节和肌肉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它们相 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 不同地方的关节,活动的方式不同。如肘关节和 肩关节。
肌肉:
1 举哑铃活动
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肌 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 缩带动骨骼运动
2 制作运动模型
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做个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将 我们的想法展示出来。
提示 用线绳做“关节” 捆绑两根筷子“骨头”比 较困难,可以用吸管代替。
关节
肌肉
相当于关节
相当于肌肉
相当于骨骼
吊车
挖掘机
起重机
拓展延伸
台灯蛇皮管
脊柱
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习题与答案

1.人体运动是以骨为,关节为,肌肉为而完成的。
2.骨按形态分类可分为()、()、()和()。
3.骨的化学成分含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
有机物主要是和(),使骨具有;无机物主要是,使骨具有。
4.骨的基本结构可分为()、()、()。
5.骨的发育可分为()、()。
6.骨连结可分和两种,其中又称关节。
7.关节的基本结构有、和。
8.关节的辅助结构有、、、和等。
9.关节的屈伸运动是绕轴在面内进行的;收展运动是绕轴在面内进行的。
10.滑液在关节运动中具有作用,它是由分泌出来的。
关节腔内为真空,呈状态,这有利于关节的稳固性。
11.肌肉的基本结构有和。
12.肌肉的辅助结构有、、和等。
13.肌肉的物理特性是和。
14.上肢骨包括()和()15.上肢带骨包括()和()。
16.自由上肢骨包括()、()、()和()。
17.手骨包括()、()和()。
18.下肢骨包括()和()19.下肢带骨由()组成,其又由()、()和()组成。
20.自由下肢骨包括()、()、()()和()。
21.足骨包括()、()和()。
22.椎骨可分()、()、()()和()。
23.所有椎骨的椎孔连成,以容纳。
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孔,有通过。
24.颅骨可分为()和()。
25.在人体体表上可以触摸到肩胛骨的、、、、等表面形态结构。
肩宽是指与之间的距离。
26.在人体体表可触摸到尺骨的、、等表面形态结构。
在人体体表可触摸到桡骨的、、等表面形态结构。
27.上肢带骨借助于关节和关节连结而成为一个整体。
28.肩关节是由和构成。
主要辅助结构有、。
29.肘关节是由、、3个关节组成,它们共同被包在一个内,加固肘关节的韧带有、、。
30.在肘关节处于屈位时,可触及的骨性结构在内侧是、外侧是、后面是。
31.完成两臂侧平举动作,主要是和肌,前者起自,止于;后者起自,止于。
32.单杠反握引体向上时,肘关节绕做的运动,主要由肌和肌在固定条件下收缩完成的。
33.推铅球时的上肢出手动作,肩关节做的运动,主要由和肌在固定情况下完成的;肘关节做的运动,主要由和肌在固定条件下完成的。
运动生物力学 名词解释 及大题

运动生物力学1:简要阐述动作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
1:周期性动作系统。
特点:动作具有反复性和连贯性,动作具有节律性,动作具有交互性,动作具有惯性作用。
2:非周期性动作系统。
特点:动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复杂性和稳定性。
3:混合性动作系统。
特点:既有周期性动作成分,又有非周期性动作成分。
具有固定的组合方式。
4:不固定动作系统。
特点:动作系统具有复杂多变性,固定和不固定相结合。
2:人体的基本运动动作形式有哪些?其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一)上肢的基本运动动作及其特点。
1.推。
特:推是上肢主要动作形式,是上肢各环节伸肌克服阻力,以及各关节由屈曲状态变为伸展状态的动作过程。
分单手推和双手推。
如推铅球,举重,推杠铃,俯卧撑,跳马推手以及篮球胸前传球等动作。
2.拉。
特:拉是上肢克服阻力,以及各关节由伸展状态变为屈曲状态的动作过程。
人体运动中运动动作形式表现为将器械拉近人体或人体拉近握点。
如攀岩,引体向上,撑杆跳高引体,游泳划水,划船和爬绳等动作。
3.鞭打动作。
特:是指人体上肢开放运动链中各环节由近端至远端依次发力和制动,即像鞭子一样活动的动作过程。
在人体运动中,鞭打动作形式主要目的是使末端环节产生较大的速度或动量,如排球的大力跳发球及大力扣球,掷标枪、羽毛球扣杀等动作(二)下肢的基本运动动作及其特点1.缓冲动作。
特:是人体与外界物体接触时,下肢各关节伸肌做离心收缩,完成退让工作的动作过程。
例如体操运动动作中的落地缓冲动作。
2.蹬伸动作。
特:是下肢的主要动作之一,是下肢各关节伸肌做向心收缩,完成下肢各关节伸展,同时对地面产生作用力的动作过程。
如运动员跳远,跳高踏跳的蹬伸阶段,下肢依次伸髋,伸膝和区踝(背伸),在伸展各关节的同时不断增加对地面的作用力,从而使地面对人体的作用力不断增加,使人体腾空跳起。
3鞭打动作。
特:下肢鞭打动作的运动形式类似于上肢,下肢开放运动链从近端向远端的依次发力和制动。
如自由泳的打水动作,大力踢球动作和体操摆动的振浪动作等。
八年级生物上册《运动的完成》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内容,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分析运动过程中骨骼肌、关节和神经系统的作用,并绘制出相应的示意图,展现运动产生的原理。
2.教学过程:
(1)导入:以生活中的运动场景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的完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内容:分阶段讲解骨骼肌、关节和运动产生的原理,结合实验、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难点知识。
(3)巩固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运动的完成过程。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分析运动过程中肌肉、关节等的作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4.组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课堂练习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1.选择题:骨骼肌的收缩是由以下哪个部分引起的?(A.肌腹B.肌腱C.神经系统D.关节)
2.判断题:关节在运动中起到支点作用,关节的灵活性决定了运动幅度。()
3.简答题:请简要说明人体完成运动的整个过程。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尾声,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重点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
《身体的运动》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身体运动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骨骼、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协调关系。
3.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身体运动中的协调关系,发展科学思维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激发学生关爱身体、积极运动的意识,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社会责任感。
5.跨学科整合:结合体育、健康教育等相关学科,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具体包括: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身体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体运动系统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身体运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身体运动对健康的影响。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初中生物 人体运动的完成

骨连接
人体骨骼肌
找出完成这些动作各主要依靠哪块骨骼肌的 收缩,人体有哪些骨骼肌?
动作 屈肘 伸臂 转头 依靠哪块骨骼肌收缩 肱二头肌收缩 肱三头肌收缩 胸锁乳突肌收缩
抬小腿
举上臂
股四头肌收缩
三角肌收缩
• 这节课通过大家的合作探究,同学们已经 知道了人体运动的完成是在神经系统的支 配下,由于骨骼肌的收缩,牵引所附着的 骨,绕着关节完成的。我们应积极参加体 育锻炼,促进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的协调 发展,关注自身健康。 • 同学们可以制订切合自身实际的体育锻炼 计划,坚持实施。
• 用解剖刀剖开关节,通过触摸和观察,共 同总结关节的结构,关节的哪些结构特点 使它既牢固又灵活呢?用手摸一摸关节面 和关节囊的内壁,有什么感觉?
关 节
关节头 关节软骨
关节囊 关节腔
面 关节窝
大家谈:关节的哪些结构特点 使它既牢固又灵活?
知识链
• 关节囊内壁能分泌滑液,关节面覆盖着既 光滑又有弹性的关节软骨,所以关节十分 灵活; • 关节囊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还附有韧 带,把相邻的两骨牢牢的连在一起,加之 关节头和关节窝一凸一凹相互吻合,所以 关节又十分牢固。 • 关节作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 运动时的震动。
骨连接
• 人体的骨通过骨连接组成骨骼。
骨
连 接
不动连接:脑颅骨 微动连接:脊柱 活动连接(关节):髋关节、肩关节
不动连接
脑颅骨Leabharlann 微动连接脊柱活动连接
肩关节
肘关节
踝关节
关节是骨连接 的主要形式。
髋关节
探究竟
• 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重要 作用。观察哺乳动物腿部关节,感受关节 的灵活性与牢固性。 • 取一段带关节的哺乳动物腿骨,向四周旋 折,感受其灵活性;将关节向两端拉,感 受其牢固性。
人体运动能力的生理基础和提高运动能力的方法

人体运动能力的生理基础和提高运动能力的方法人体从事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都必须首先具备相应的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人体进行体育活动的基础,而人体进行锻炼也是为了提高包括运动能力在内的各种身体机能.人体的运动能力可以现现在肌肉力量、运动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多方面,人们若想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生理机能,就必须了解影响人体运动能力的生理基础和发展运动能力的方法。
一、力量及其锻炼的方法力量是人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人体的各种活动,包括体育锻炼几乎都是由肌肉收缩克服阻力产生的。
力量被认为是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肌肉力量在人体生命活动和体育锻炼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理基础1.肌肉何积。
肌肉体积与肌肉力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肌肉体积的大小可用肌肉横断面积的大小来表示,肌肉横断面积越大,肌肉的体积就越大,肌肉力量也就越大,而且这种关系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
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在提供肌肉力量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肌肉体积的增加。
影响肌肉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单个肌纤维的直径,二是肌肉中肌纤维的数量。
体育锻炼,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力量练习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的代谢,增加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肌肉蛋白质的含量,通过增加单个肌纤维的直径而使肌肉体积增加,也可以通过增加肌纤维的数量,使肌肉体积增加。
2.肌纤维类型。
骨骼肌的肌纤维可分为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两种类型,白肌纤维收缩产生的力量大,红肌纤维收缩产生的力量小。
肌肉中肌纤维类型的比例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肌肉中白肌纤维的比例越大,肌肉收缩力量也就越大。
力量和速度练习可以增加肌肉中白肌纤维比例。
3.神经调节。
肌肉收缩力量,除决定于肌肉本身的形状、机能特点外,还与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有关。
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调节肌肉力量:一种是通过发放强而集中的兴奋,动员尽量多的肌纤维参与收缩,以增大肌肉力量,有些人在肌肉最大收缩时也仅能动员60%的肌纤维参与收缩,而有些人则可动员80%以上的肌纤维参与收缩,显然在共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后者的肌肉力量更大;二是通过增加神经中枢发放神经冲动的频率增加肌肉力量,神经冲动频率越高,肌肉力量越大。
17.1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科版)

(3)采用实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肌肉收缩、关节运动等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运动系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如运动损伤、运动疲劳等。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分析:观察骨骼、肌肉标本,分析其结构与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实践操作:进行肌肉收缩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肌肉运动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运动系统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
(2)分层教学: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3)激发兴趣: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注重应用:强调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运动场景为切入点,如篮球、跳绳等,引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思考。
17.1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科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骨骼、肌肉的组成及其作用,理解运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2.掌握骨骼肌的收缩与放松原理,了解肌肉协调运动的过程;
3.掌握关节的结构与功能,了解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4.理解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控作用,掌握运动神经传导的基本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第一节二、人体运动的完成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人体的运动系统,知道骨骼、关节和肌肉是如何使人体运动的;2.使学生了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改善人体各器官的功能所起的作用,从而加强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骨骼、肌肉和关节在运动中的关系
教学难点:骨骼、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是如何相互协调合作的【学习方法】自学、讨论交流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24---P128
【知识点一】
1、人体的骨通过组成骨骼。
骨连结有、和三种形式。
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2、关节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3、骨骼肌的特性是,是人体运动的动力。
4、人体维持一定的姿势,进行各种运动,离不开、和共同组成的运动系统。
5、脱臼是指从里脱出来的现象。
【知识点二】
6、体育锻炼能促进,加强的营养,使更厚更密,排列更加整齐而有规律,使骨长得更
加。
7、体育锻炼可以使增厚、坚韧而富有弹性,从而增强关节的、和。
8、体育锻炼能使变粗;使肌肉粗壮,收缩有力。
9、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
【探究与应用】
1、右图为人体关节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填写①---⑥各部分的名称
①②③
④⑤⑥
2)关节一般是由、和三
部分组成的。
3)关节囊内壁可分泌,润滑着既光滑又有弹性的
【】
,所以,关节十分灵活;同时关节囊又是由十分坚
韧的
构成的,还附有许多。
把相邻的两骨牢牢地连在一起,所以关节十分牢固。
4)运动时由于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会造成关节疼痛、运动功能丧失。
这可能是发生了,也就是【】从【】中滑脱出来造成的。
2、小刚同学在体育锻炼时发生胫骨骨折,并出现了伤口,几个同学对他采取了以下急救措施:①用毛巾扎好伤口②在伤口处垫上一些棉花后,用加班将断骨固定;③用绷带紧紧地把夹板缠住。
(1)从伤口感染、避免胫骨畸形和使断骨尽快愈合这些方面,逐条论证几个同学的做法是否正确和应该怎样做?
①;
②;
③
(2)送到医院后,医生对小刚同学治疗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保护骨膜,原因是
【达标测评】
1、下列关于骨骼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骨骼肌的收缩力是人体运动的动力
B、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分别固定在同一骨的两端
C、骨骼肌受到刺激后能够收缩
D、骨骼肌内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
2、人体所有的动作,都是由于()
A、在神经系统调节支配下,骨骼肌收缩舒张产生的
B、关节的活动带动四肢的活动产生的
C、肌肉的活动牵动骨产生的
D、骨骼肌收缩,使不同的骨产生了运动
3、下列与关节牢固性有关的几个特点是()
①关节头和关节窝一凸一凹②关节囊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③关节囊的外面有横跨关节的韧带④关节腔内有滑液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4、脱臼是指()
A、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来
B、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来
C、关节头从关节腔中脱出来
D、关节软骨从关节窝中脱出来
5、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骨骼肌收缩有力,其原因是()
A、肌纤维数量增多
B、肌纤维变粗
C、肌肉收缩速度加快
D、肌肉反应灵敏
6、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是由()
A、骨骼、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的
B、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的
C、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的
D、骨、骨连结和肌肉组成的
7、下列有关体育锻炼对骨的影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使骨密质增厚
B、使骨松质变硬
C、使长骨长的更长
D、使骨更加粗壮、坚固
【总结反思】整理导学案,进行反思,写出不足:
作业:同步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