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名词解释概要

合集下载

病理检验的名词解释

病理检验的名词解释

病理检验的名词解释病理检验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技术,它通过对病变组织和细胞的检测和分析,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在临床医学中,病理检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揭示病变的本质、分级分期和预后,以及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下面将对病理检验中常用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医学领域。

1. 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是通过对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来达到疾病诊断和鉴别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依赖于显微镜下对细胞形态特征和异常变化的观察和分析,可以通过细胞涂片、细胞切片等方式获取被检细胞。

这种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肿瘤等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鉴定。

2. 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对组织标本进行处理、切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的方法,旨在确定组织病变的类型、分级分期和预后。

它常用于癌症和其他疾病的确诊和鉴别,通过对病变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分布等特征的分析,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3. 免疫组化检测免疫组化检测是通过使用抗体对目标分子进行特异性染色的方法,以实现对病变组织中特定蛋白质的定位和定量。

它常用于肿瘤的分型、鉴别和预后评估,以及某些炎症和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免疫组化检测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结果的强度、分布和定位,提供疾病诊断的有力依据。

4. 分子病理学检测分子病理学检测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分子机制的一种方法,通过分析DNA、RNA、蛋白质等分子水平的变化,可以揭示疾病的遗传性、突变状态以及与药物治疗的关联。

分子病理学检测常用于肿瘤筛查、基因突变检测以及某些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和遗传咨询。

5. 基因突变检测基因突变检测是通过对DNA序列的分析,发现和诊断基因的突变状态。

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指导个体化治疗和用药规划,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基因突变检测在肿瘤学领域应用广泛,也在一些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和咨询中发挥重要作用。

6. 原位杂交原位杂交是一种通过使用标记的探针与靶标DNA或RNA序列特异性结合的技术,从而实现对其在组织中的位置和丰度的检测。

医学检验的名词解释

医学检验的名词解释

医学检验的名词解释
医学检验是通过对人体的生理、生化、免疫学、微生物学等方
面进行实验室检查,以帮助诊断疾病、监测疾病进展、评估治疗效
果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医学手段。

医学检验包括血液、尿液、体液、
组织、细胞等样本的检测,常见的检验项目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免疫学检测、微生物培养等。

这些检验结果可以提供医生诊断和治
疗疾病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医学检验也在科学研究和新药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医学检验技术生理名词解释

医学检验技术生理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1.兴奋性:机体接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2.摘值:能够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最小剌激,与兴奋性成反比。

3.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和腺体等组织细胞兴奋性较髙统称为可兴侖性组织.4.反应:机体所处的环境是经常变化的,这些变化被机体组织或细胞所感受即反应.5.内环黄:细胞外液则是细胞直接接触的液体环境,牛理学中将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6:负反慎:反馈仃息减弱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维持机体功能活动的稳态.7.静息电位:是指细胞膜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8.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一次仃效剌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迅速、一过性的股电位波动。

9.血细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林的容枳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10.晶体溢透压由血浆中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大部分是NaCI.胶体透压:由血浆中胶体物质形成的漆透压,主要是白蛋白.12.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13.期前兴奋:心肌受到一次人为的刺激或窦房结以外的病理性异常刺激,则可发生一次提前出现的动作电位,称为期前兴奋14.代供间歌:期前兴侖也何口己的有效不应期,在一次期前收缩Z后,常伴何一段较长的心宅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15.房室延拥:房室交界内兴奋传导缓慢的这一特点称为房室延搁房空爼搁的生理意义在于心室收缩始终发生于心室收缩结束之后.避免心房心牢同步收缩, 有利于心室的进一步充盈,也有利于心室射血容易传导阻滞.16.心动周期:心脏毎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的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出量:每一侧心宅每次波动所射出的血液呈称为每搏输出址,简称搏出址18.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于单位面枳血管壁的侧压力.19.动脉血压:是指血液中动脉血管壁的侧压力.20.收缩压:心空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快速射血期动脉血压达到垠高值称为收縮压.21.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降至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12医学检验医学微生物学阶段练习题2参考答案

12医学检验医学微生物学阶段练习题2参考答案

12医学检验医学微生物学阶段练习题2参考答案化脓性球菌一、名词解释1.化脓性球菌:是一类能感染人体并引起化脓性炎症的病原性球菌,包括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球菌。

2、SPA:即葡萄球菌A蛋白,是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能与人及某些哺乳类动物的IgG分子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与吞噬细胞的Fc受体争夺Fc段,从而降低了抗体的调理吞噬作用,起到了协助细菌抗吞噬的作用。

3.血浆凝固酶:由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酶,可使液态纤维蛋白变成固态纤维蛋白。

4.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简称抗O试验,是以链球菌溶素O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相应抗体ASO,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

5.TSST-1: 即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由噬菌体Ⅰ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可增加宿主对内毒素的敏感性,可引起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出现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二、填空题1.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2.血浆凝固酶3.金黄色葡萄球菌4.食物中毒剥脱性皮炎假膜性肠炎毒性休克综合征5.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6.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7.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8.葡萄球菌9.透明质酸酶链道酶IO.IgG Fc段11.化脓性感染中毒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12.荚膜大叶性肺炎三、选择题A型题 1.C 2.C 3.C 4.A 5.A 6.E 7.A 8.E 9.D 10.D 11.D 12.B 13.C 14.E 15.E 16.BB型题 17.A 18.E 19.A 20.B 21.A 22.E 23.B 24.D 25.A 26.D 27.E 28.B29.C X型题 30.CD 31.ABCD 32.BCDE 33.ABC 34.BD 35.ABDE四、问答题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有哪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有:血浆凝固酶、杀白细胞素、葡萄球菌溶血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TSST-1)。

医学检验技术名词解释ct值

医学检验技术名词解释ct值

医学检验技术名词解释ct值1.引言1.1 概述概述医学检验技术是现代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通过对人体的生理参数、化学成分、微生物等方面进行检测和分析,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

在医学检验过程中,CT值作为一项常见的技术指标,在诊断和疾病监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CT值,即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值,通过对患者进行CT扫描,利用计算机对所得到的数据图像进行处理和重建,得到一系列数值,用来衡量组织或器官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

这个数值可以用来评估组织或器官在图像中的密度,并提供一些重要的临床信息。

在医学检验中,CT值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学、神经学、心血管学等多个医学领域。

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组织或器官的异常情况,如肿瘤的大小、血管的阻塞程度等。

CT值还可以用来确定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对疾病的进展和恶化进行监测。

尽管CT值在医学检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CT值只能提供组织或器官的密度信息,对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评估相对较弱。

其次,由于CT扫描过程中需要暴露患者于辐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辐射损伤的风险。

此外,CT值的判断还需要医生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避免误判和误诊的发生。

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但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CT值的应用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CT图像的分析和解读,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同时,可以探索新的成像技术和方法,以减少辐射损伤的风险,并加强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评估。

这将为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在本文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详细介绍CT值的定义和原理,以及其在医学检验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深入理解和学习CT值,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一技术指标,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加全面和精确的评估和诊断。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引言、正文和结论。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做详细解释。

100个检验医学名词解释

100个检验医学名词解释

100个检验医学名词解释1.中毒颗粒在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内出现的染成紫黑色的粗大颗粒。

2.亚铁血红素血红蛋白色素部分,由铁原子及原卟啉区组成。

3.点彩红细胞红细胞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是RNA变性沉淀的结果。

4.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以致原粒细胞)。

5.血型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是指红细胞抗原的差异。

6.ABO血型抗体一般分为二类;"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都是通过免疫产生的。

7.病理性蛋白尿蛋白尿持续超过0.15g/d,常为病理性,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

8.肾小管蛋白尿系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原尿中正常滤过的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充分回吸收所致。

9.本周氏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二聚体,属于不完全抗体球蛋白。

常出现干骨髓瘤患者尿中,有诊断意义。

10.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11.瑞氏染液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后解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

12.异型淋巴细胞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一定的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13.退行性变白细胞白细胞出现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核固缩、肿胀或溶解等变化。

14.核右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

15.红斑狼疮细胞 SLE患者血液(体液中)存在LE因子,在体外可使受累白细胞核DNA解聚,形成游离均匀体,被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所吞噬而形成。

16.内源性凝血系统指凝血始动反应因子Ⅻ的激活[Ⅸ a-PF3-Ⅷ-Ca]复合物的形成以及激活因子Ⅹ。

17.外源性凝血系统指Ⅶ因子激活及因子Ⅲ以组织损伤后所释放出的组织凝血活酶起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为特点。

18.血凝的固相激活指Ⅻ因子接触到一种带电荷的表面,即被激活为Ⅻa的过程(简意即Ⅻa激活过程)。

19.血凝的液相激活指激肽释放酶原转变为激肽释放酶后迅速激活Ⅻa这一反馈作用又称酶激活。

医学检验名词解释

医学检验名词解释

医学检验名词解释1、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单克隆抗体B细胞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只识别一种抗原表位的具有高度特异性抗体。

2、抗原:是一种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机体内或机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产物。

3、抗体: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增值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4、EDTA是一种广义的碱,乙二胺四乙酸,通常叫作EDT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当M与Y进行络合反应时,如有氢离子存在,就会Y 与结合,形成它的共轭酸。

此时,Y的平衡浓度降低,故使主反应受到影响。

这种由于氢离子存在使配位体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称为酸效应。

氢离子引起副反应时的副反应系数称为酸效应系数。

5、离心机900rpm指的是转速6、抗人球蛋白试验,又称Coombs’试验,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重要依据。

本试验阳性结果主要见于下列几种情况:<1>.自身免疫性贫血,(IgG)型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本试验直接反应常呈强阳性,间接反应大多阴性,但亦可阳性。

<2>.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①α-甲基多巴型:直接及间接反应均阳性。

②青霉素型:直接反应阳性,间接反应阴性,以上二型如以正常红细胞先与有关药物于37℃培育后再加病人血清、间接反应均为阳性。

③福阿亭型:(奎宁等药物)抗体通常为IgM,偶有IgG型者,直接反应为阳性,间接反应阴性,但如用IgG抗血清做试剂则结果大部分均为阴性,但如培育时加入新鲜正常人血清(供应补体)则结果为阳性。

<3>.冷凝集素综合征直接反应阳性,间接反应阴性(试验需在37℃下进行)由于本病红细胞膜附着的是补体C4和C3而不是IgG或IgM,如果用抗IgG或抗IgM抗血清做试验时,则结果阴性,如以抗补体的抗血清做试验则直接反应阳性。

<4>.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因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病,直接及间接反应均强阳性,持续数周、换血输血后数天内可变为阴性,由于“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结果常为阴性或弱阳性。

医学检验生化第四版下半学期考点名词解释

医学检验生化第四版下半学期考点名词解释

医学检验生化第四版下半学期考点名词解释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利用化学、物理学、数学及生物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去研究生物体,从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现象的一门科学。

2) 等电点:氨基酸分子带有相等正、负电荷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3) 生物活性肽:生物体内具有一定生物学活性的肽类物质称生物活性肽。

4)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通过肽键连接起来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即多肽链的线状结构。

5)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主链原子局部的空间结构,但不包括与其他肽段的相互关系及侧链构象的内容。

6) 肽单元:由于肽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使参与肽键构成的六个原子被束缚在同一平面上,这一平面称为肽单元(肽键平面,酰胺平面)。

7) 模体: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模体是指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模式化结构。

8)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或亚基内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也就是一条多肽链的完整的三维结构。

9) 结构域:蛋白质分子通过三级结构的形成,折叠成为一些功能上相对独立、结构较为紧凑的区域,称为结构域。

10)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亚基的立体排布,亚基间的相互作用与接触部位的布局。

11) 亚基:参与构成蛋白质四级结构的、每条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

12) 变构效应(别构效应):由于蛋白质分子构象改变而导致其生物学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变构效应(别构效应)。

13) 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严格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不包括肽键的断裂),从而引起蛋白质若干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改变,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14) 酶:由活细胞产生的、能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生物催化剂。

15) 辅酶:结合酶分子中与酶的催化活性有关,且疏松结合的耐热小分子有机物称为辅酶。

16) 辅基:结合酶分子中与酶的催化活性有关,且牢固结合的耐热小分子有机物称为辅基。

17) 维生素:指一类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所必需的,但在生物体内不能自身合成而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检验名词解释1、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单克隆抗体B细胞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只识别一种抗原表位的具有高度特异性抗体。

2、抗原:是一种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机体内或机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产物。

3、抗体: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增值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4、EDTA是一种广义的碱,乙二胺四乙酸,通常叫作EDT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当M与Y进行络合反应时,如有氢离子存在,就会Y 与结合,形成它的共轭酸。

此时,Y的平衡浓度降低,故使主反应受到影响。

这种由于氢离子存在使配位体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称为酸效应。

氢离子引起副反应时的副反应系数称为酸效应系数。

5、离心机900rpm指的是转速6、抗人球蛋白试验,又称Coombs’试验,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重要依据。

本试验阳性结果主要见于下列几种情况:<1>.自身免疫性贫血,(IgG)型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本试验直接反应常呈强阳性,间接反应大多阴性,但亦可阳性。

<2>.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①α-甲基多巴型:直接及间接反应均阳性。

②青霉素型:直接反应阳性,间接反应阴性,以上二型如以正常红细胞先与有关药物于37℃培育后再加病人血清、间接反应均为阳性。

③福阿亭型:(奎宁等药物)抗体通常为IgM,偶有IgG型者,直接反应为阳性,间接反应阴性,但如用IgG抗血清做试剂则结果大部分均为阴性,但如培育时加入新鲜正常人血清(供应补体)则结果为阳性。

<3>.冷凝集素综合征直接反应阳性,间接反应阴性(试验需在37℃下进行)由于本病红细胞膜附着的是补体C4和C3而不是IgG或IgM,如果用抗IgG或抗IgM抗血清做试验时,则结果阴性,如以抗补体的抗血清做试验则直接反应阳性。

<4>.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因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病,直接及间接反应均强阳性,持续数周、换血输血后数天内可变为阴性,由于“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结果常为阴性或弱阳性。

<5>.红细胞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ABO或Rh血型不合输血,供者的红细胞被受者的血型抗体致敏,在供者被致敏的红细胞完全破坏以前,直接反应阳性,Rh阴性者如过去不曾接受过Rh阳性者的血或曾妊娠胎儿为Rh阳性者,间接反应阳性,如无上述接触,第一次输血后(Rh阳性的血),数天之内间接反应也会变为阳性。

<6>.其它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SLE、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癌肿、铅中毒、结节性动脉周围炎、EVan氏综合征等,病人直接反应亦可阳性,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中,急性发作后用抗补体血清做试验直接反应常为阳性。

7、IgM抗体是免疫应答中首先分泌的抗体。

它们在与抗原结合后启动补体的级联反应。

8、IgG抗体(immunoglobulinG)在免疫应答中起着激活补体,中和多种毒素的作用。

IgG抗体持续时间长,是唯一能在母亲妊娠期穿过胎盘保护胎儿的抗体。

它们还从乳腺分泌进入初乳,使新生儿第一时间得到抗体保护。

9、IgG抗体的功能:<1>、激活补体经典途径,介导溶菌和细胞毒作用;<2>、介导ADCC效应;<3>、调理吞噬作用;<4>、结合SPA;<5>、中和毒素和病毒。

在抗感染免疫尤其是再次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IgG类自身抗体参与Ⅱ、Ⅲ型超敏反应。

10、补体C3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分子量为195000,主要有巨噬细胞和肝脏合成,在C3转化酶的作用下,裂解成C3a和C3b两个片段,在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和旁路激活途径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11、补体的生物学活性:1、溶解细胞作用;2、调理作用;3、炎症介质作用;4、清除免疫复合物;5、免疫调节作用。

12、0.2M 2-Me是应用液。

13、效价:效价即效价强度,是指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要的剂量(通常以毫克计算)。

14、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

人类血型系统有40多种,但以ABO和Rh血型系统母婴不合引起溶血者为多见。

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因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病,直接及间接反应均强阳性,持续数周、换血输血后数天内可变为阴性,由于“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结果常为阴性或弱阳性。

15、HDN:新生儿溶血病16、层析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如吸附力、分子形状及大小、分子亲和力、分配系数等),使各组分在两相(一相为固定的,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流过固定相,称为流动相)中的分布程度不同,从而使各组分以不同的速度移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17、Cv值表示的是元件对液体的流通能力;即:流量系数。

18、一切宏观的物体,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磁性,但按其在外磁场作用下的特性,可分为以下三类。

(1)铁磁性物质这些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能迅速到达磁饱和,磁化率大于零并和外磁场强度成复杂的函数关系离开磁场后有剩磁。

(2)顺磁场物质磁化率大于零,但磁化强度小于铁磁性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表现出较弱的磁性,磁化强度和外磁场强度呈线性关系,只有在温度低于4k时,才可能出现磁饱和现象。

(3)反磁性物质磁化率效率零,在外磁场作用下,逆磁场磁化,使磁场减弱。

各种物质磁性差异正式磁分离技术的基础。

水中颗粒状物质在磁场里要受磁力、重力、惯性力、粘滞力以及颗粒间互相作用力的作用。

磁分离技术就是有效地利用磁力,克服与其抗衡的重力、惯性力、粘滞力(磁过滤、磁盘)或利用磁力和重力,使颗粒凝聚后沉降分离(磁凝聚)。

19、兼容二步法:1、之所以是二步是因为:它将传统三步法中的二抗和附有酶的三抗由二步法中的二抗和酶的结合物所代替。

2、二步法的优点:背景干净(原因:不含生物素和卵白素,并只使用抗体的Fab段),可以省去血清封闭的步骤,灵敏度比三步法高几倍。

3、具体步骤同三步法类似,不用血清封闭。

(作实验的时候可以参考试剂盒的说明书)。

20、免疫指标1,AFP是胎儿的一种特异性球蛋白,分子量为64000-70000道尔顿,在妊娠期间可能具有糖蛋白的免疫调节功能,可预防胎儿被母体排斥。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一种MW为150K~300KD的糖蛋白,45%为蛋白质,含有岩藻糖、甘露糖、半乳糖以及唾液酸。

研究表明它的组分并非单一。

2,CEA的编码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

1965年Gold和Freedman 首先自人结肠癌组织发现,是胚胎性致癌抗原。

主要存在于胎儿消化道上皮组织、胰脏和肝脏。

正常成人血清中CEA含量极低,而失去极性的癌细胞分泌CEA进入血液和淋巴,导致血中CEA水平增高。

PSA 是前列腺特异抗原,对前腺癌的诊断特异性达90%〜97%。

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前列癌的肿瘤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筛选、诊断及治疗后的监测。

3, PSA是代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小于4正常,大于4要考虑到前列腺是否有问题。

它具有组织特异性,但不是肿瘤所特异的。

4,FPSA是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比值,正常为0.16,是鉴定前列腺癌的一个重要指标。

FPSA比值高说明前列腺癌的几率很大。

5,糖蛋白抗原CA50:CA50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广谱肿瘤标志物。

是一种唾液酸酯和唾液酸糖蛋白,正常组织中一般不存在,当细胞恶变时,糖基化酶被激活,造成细胞表面糖基结构改变而成为CA50标志物。

正常血<20 μg/L,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血中皆可升高,如66.6%的肺癌、88.2%的肝癌、68.9%的胃癌、88.5%的卵巢或子宫颈癌、94.4%胰或胆管癌,其他如直肠癌、膀脏癌等皆有70%以上是升高的。

癌抗原50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广谱肿瘤标志物,与癌抗原19-9有一定的交叉抗原性,主要用于胰腺癌、结肠/直肠癌、胃癌的辅助诊断,其中胰腺癌病人增高最明显。

6,CA是指肿瘤标记物(tumor markers or Cancer Markers),CA-125 卵巢癌。

7,CA19-9指一种与胰腺癌、胆囊癌、结肠癌和胃癌等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又称胃肠道相关抗原。

癌抗原19-9对胰腺癌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特异性,其阳性率在85%~95%之间,且随手术后与病情好转而降低。

血清癌抗原19-9可作为胰腺癌。

胆囊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

8,CA153是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术后随访有一定的价值。

乳腺癌常有CA153升高,在乳腺癌初期敏感性较低,约60%。

转移性乳腺癌的阳性率可达80%。

在欧洲,CA153常用来作为乳腺癌辅助诊断指标,也是用于术后随访,监测肿瘤复发,转移的指标。

正常数值折叠空腹血糖正常值折叠1、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2、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3、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升(115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

4、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

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餐后血糖正常值折叠餐后1小时:血糖6.7-9.4毫摩/升。

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