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2019年二季度就业形势分析

合集下载

县城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县城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县城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县城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精选10篇)县城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篇1XX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XX年国发3号文件也明确要求,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

把统筹解决农民工问题作为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突破口。

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引导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打造功能完善、平等竞争、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稳定和增加就业机会”。

针对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就业不充分和城镇就业矛盾突出的现状,坚持城乡统筹就业才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根本出路。

一、我县城乡就业工作基本情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和各乡镇、部门始终高度重视城乡就业工作,将其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全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强化组织引导、完善就业机制、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促进了就业规模的扩大和就业结构的改善,同时注重以创业带动就业,放手开展全民创业活动,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了全县城乡就业工作扎实开展。

特别是从去年四季度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县就业工作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劳动保障部门和就业服务机构统一思想认识、科学判断形势、认真履行职责,全面完成了城镇新增就业、公益性岗位开发、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各项工作,保持了我县就业形势稳定。

截止XX年底,全县从业人员总数为3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43%;城镇新增就业2.8万多人,下岗再就业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5%以内。

今年,我县新增就业679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729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就业1231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085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6.2亿元。

“零就业家庭”和“零转移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XX就业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

XX就业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

XX就业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一、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在当今信息时代,科技变革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就业市场。

XX 作为一个拥有庞大劳动力资源的省份,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对于全体公民的生计和发展意义重大。

二、目前的就业形势XX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许多就业困难。

目前,XX的就业人口数量较多,竞争也较大。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行业的生产模式正在被改变,这也给一些从业者带来了就业不稳定的风险。

求职者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才能在就业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就业政策分析1.人才政策政府鼓励高素质人才回乡创业,并加大引才工作力度,提高对高素质人才的待遇和关注度。

同时,政府也鼓励更多中、高职教育学生到企业实习,提高他们在企业中的认同感和就业能力。

2.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政府特别重视小微企业的发展,为其提供贷款和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

政府还鼓励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创业活力的释放。

3.提高就业技能培训政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并加强对中低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扶持。

4.推动公平就业政府鼓励企业坚持公平就业和公平竞争,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确保公民的劳动权益得到保障。

四、未来就业趋势1.新兴职业的出现随着科技升级,许多新兴职业也会相继涌现。

如:大数据分析师、虚拟现实设计师、3D打印工程师等等。

这些职业需要不断学习,把握科技变革的机会。

2.开发自己的技能和品牌意识在就业市场劳动力竞争激烈的时代,求职者更需要开发自己的学习技能和品牌意识。

把握好个人品牌打造的机会,让自己在求职中有更大的优势。

3.多元化的就业模式今后的就业市场,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就业模式。

如:自由职业、远程工作、分享经济等等。

这种转变需要求职者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更好的适应这种变化的模式。

五、总结未来的就业市场将呈现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趋势,求职者应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并注重自己个人学习技能的积累和提升,同时还要拥有更加开放和广阔的视野,加强自我管理和规划,全面提高职业素质,才能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9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doc

2019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doc

2019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方式及范围:本次活动主要采取查阅资料、网上调查等方式,针对各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的调查。

二:调查内容:1:20xx年毕业生就业环境:据统计今年,中国将有6xx万名研究生、大学本专科学生毕业。

外加去年未找到的毕业生2xx万,可预计20xx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xx万,而xx年这一分外的年间我们不仅遭遇到了金融危机的重创,还经历了刻苦铭心的雪灾、地震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织发生的一年。

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严苛形势。

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下,20xx年上半年全国有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在20xx年,民营企业吸纳了%的大学毕业生。

一方面我国就业人数明明增加,另一方面企业萎缩明明,企业校园招聘也相应畏缩。

往年xx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是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很多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明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明减少。

这给学生就业客观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20xx年就业现状:1.就业单位性质流向随着就业问题的日益严苛,现在就业形势开始冲击传统观念,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迫于就业压力,渐渐地“不重学历重技术”,“不选本科选专科”。

从目前很多高分考生开始选高职来看,说明家长和学生的观念已经开始慢慢改变。

在本科院校就业形势越来越严苛的今天,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新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市场化,更符合当前就业形势,为专科层次的就业提供了广漠的前景。

但是近期特别是今年以来人们更加不注重学历的,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了学技术,或是直接就业。

2.热门专业与需求形式:从20xx-20xx年x月中旬毕业生行业就业情况来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五大行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县市就业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县市就业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县市就业现状分析报告范文[标题] 县市就业现状分析报告[摘要] 本报告对某县市的就业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该地区的就业人口结构、就业岗位分布、就业行业特点以及就业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企业调整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一、就业人口结构分析该县市的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人群,占总就业人口的70%以上。

在性别方面,男性就业人口稍多于女性。

高等教育程度在就业人口中占比较小,大部分就业者只具有中等教育背景。

此外,农村转移就业人口占比较高,这说明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

二、就业岗位分布分析该县市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占总就业人口的60%以上。

其中,批发零售业、餐饮住宿业和教育培训业是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岗位数量较少,主要是由于农业劳动力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三、就业行业特点分析该县市的就业行业以服务业为主,占总就业人口的70%以上。

其中,特色农业、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是该县市的优势就业行业。

这些行业具有就业门槛低、劳动力需求大、发展潜力大等特点。

此外,制造业和建筑业是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但受制于环保政策和土地资源限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就业问题分析就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将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挑战。

其次,就业岗位薪资待遇较低。

该县市的就业岗位普遍存在薪资待遇不高的问题,这给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带来了困难。

再次,技能结构不匹配。

由于教育体系的滞后,就业岗位需要的技能与劳动力的实际技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导致劳动力供需不平衡。

五、政策建议针对该县市的就业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首先,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扶持政策,帮助农民工实现就业与就地转移。

其次,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适应就业需求的变化。

同时,加强教育体系与产业发展的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县内就业形式分析报告范文

县内就业形式分析报告范文

县内就业形式分析报告范文【示例】县内就业形势分析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人口逐渐增加,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县内就业形式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本报告对县内就业形式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县内就业形势概况1. 就业人口数量逐年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县就业人口数量逐年增加,2019年就业人口达到XX万人。

2. 就业结构逐渐调整优化。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我县农民工数量逐渐减少,而技能型劳动力和高技能人才的数量逐渐增加。

3. 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由于我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问题仍然是一大难题。

尤其是年轻人就业压力较大,失业率较高。

三、县内就业形式分析1. 企事业单位就业。

企事业单位仍是我县就业的主要方式,提供了大量稳定的工作机会和较好的福利保障。

但由于经济发展较慢,企业招聘岗位有限,竞争相对激烈。

2. 私营企业就业。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在我县就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私营企业就业机会多样化,但往往面临薪资水平较低、社保待遇较差等问题。

3. 农业就业。

由于我县农业发展比较重视,农业就业依然占据一定比重。

但农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农民工数量逐年减少,农业就业岗位也较为有限。

4. 个体经营就业。

个体经营是我县就业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小商贩、家政服务、外卖员等。

虽然个体经营就业机会多,但收入和保障水平较低,风险较大。

5. 网络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就业在我县逐渐兴起。

网络就业具有灵活性和创业性,但鉴于我县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网络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就业结构不合理。

我县就业结构中,农业就业比重仍然较大,而高技能人才和技能型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不足。

2. 就业机会有限。

由于我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相对有限,尤其是年轻人就业困难,失业率较高。

3. 薪资水平偏低。

我县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薪资水平相对较低,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

4. 社保待遇不完善。

就业数据分析情况报告(3篇)

就业数据分析情况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为全面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的状况,本报告通过对就业数据的深入分析,旨在为政府、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报告将从就业人数、行业分布、地区差异、学历层次、就业质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就业人数分析1. 就业人数总体情况近年来,我国就业人数持续增长,201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截至2020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61%,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

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就业市场仍保持了稳定。

2. 不同行业就业人数变化从行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波动较大,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稳步上升。

其中,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三、行业分布分析1.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最高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持续增长,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比重逐年上升。

2019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达到46.3%,较2018年提高1.6个百分点。

2. 重点行业就业情况(1)制造业: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就业人数占比稳定在20%左右。

近年来,制造业就业人数略有下降,但整体就业形势较好。

(2)服务业:服务业就业人数增长迅速,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

其中,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就业人数增长较快。

(3)信息技术产业: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就业人数持续增长,成为就业市场的热点。

四、地区差异分析1. 东部地区就业人数最多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就业人数最多,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少。

东部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2. 中西部地区就业压力较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导致就业压力较大。

为缓解这一问题,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推进产业转移等。

五、学历层次分析1. 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近年来,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县城就业分析报告

县城就业分析报告

县城就业分析报告县城就业分析报告一、概述县城就业是指在县城范围内,居民就业的总体情况和特点分析。

了解县城就业情况对于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从县城就业的行业结构、就业人口规模、就业率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县城就业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意见。

二、县城就业行业结构分析1. 第一产业县城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等。

由于县城相对城市而言农业比重较大,在一些农业资源丰富的县城,农业仍然是重要的就业行业。

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就业面临一定挑战和变革。

2. 第二产业县城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

随着县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逐渐成为县城经济的增长点,带动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建筑业也是县城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较大需求。

3. 第三产业县城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服务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

随着县城市场消费需求的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服务业成为县城就业的重要增长点。

零售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县城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交通运输业由于县城相对较小,发展较为有限,但在县际交通和物流方面仍有一定需求。

旅游业在一些风景名胜区县城中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就业人口规模分析县城的就业人口规模与县城的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及行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城就业人口规模较大。

同时,县城的人口数量也是影响就业人口规模的重要因素。

四、就业率分析县城的就业率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中已就业人员的比例。

在县城中,就业率的高低不仅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还与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等因素紧密相关。

提高就业率是县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五、问题与建议1. 行业结构不合理问题:部分县城农业占比过大,缺乏多元化产业发展。

需要鼓励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县城产业结构优化。

2. 教育与技能短缺问题:部分县城教育资源和技能培训机构不足,导致劳动力技能水平较低。

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5篇

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5篇

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5篇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部分,调查报告在法律程序、科学研究、市场调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篇1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有关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调查者都是在校大学生,其中专科学校的学生占64%。

专业有:传媒(新闻、文秘)语言类(商务英语、应用英语、日语、德语)经济类(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会计)设计类(建筑设计、动画设计)技术类(计算机科学技术、园林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管理类(旅游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调查形式:调查问卷共104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高达96%,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设计问卷。

调查数据分析: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

而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

调查目的: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易县2017年二季度就业形势分析综合运用全县就业失业统计数据、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就业失业监测数据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现对2017年二季度就业形势分析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城镇人员就业1. 城镇新增就业情况。

二季度,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12人,同比增16人增4.04%;环比减70人减14.52%。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分布在第一、二、三产业的人数分别是31人占7.5%、151人占36.65%、230人占55.83%。

2.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及其再就业情况。

二季度,全县新登记城镇失业人员57人,同比减少38人减40%,环比减少17人减22.97%。

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82人,同比减100人减54.95%,环比减18人减18%。

3. 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及其就业情况。

二季度,全县就业困难人员认定16人,同比增16人增100%,环比减4人减20%;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4人,同比增40人增1000%,环比增28人增175%。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二季度,全县1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村共有非农就业人数2876人,同比增加149人增5.46%,环比减少87人减2.94%。

其中,外出务工1423人,同比增194人增15.79%,环比增57人增4.17%;本地非农就业人数1453人,同比减45人减3%,环比减144人减9%。

本地非农就业人员在企业就业1041人、自主创业(包括家庭作坊和流动摊点等)317人、灵活就业95人,分别占71.64%、21.82%、6.54%。

(三)人力资源供求状况1. 民营职介所的供求情况。

二季度,2家民营职介所共发布311家用工单位的招聘信息,环比增13家增4.36%;提供岗位442个,环比增36个增8.87%,拟招聘人数3059人,服务类、销售类岗位分别占19.56%、13.78%。

登记求职人员2987人次,环比减234人次减7.26%。

2.网络公共职介情况。

实施“互联网+公共职介”,由县就业局和乡镇、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每半月收集一次岗位信息,并通过“攀枝花公共招聘网”、“米易公众信息网”、“米易手机报”、“米易县公共招聘”微信公众号、开展专场招聘会等渠道发布。

二季度,发布招聘信息的用人单位298家,环比减13家减4.18%,提供岗位600个,环比减少23个减3.69%,拟招聘4700人;求职登记5000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2500人次,200家单位300个岗位成功招到满意员工,1500名城乡劳动者实现就业。

3.高校毕业生实名制跟踪服务情况。

二季度,继续对2016年分解到米易的216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实名制跟踪服务,向他们全面宣传了创业补贴、小额借款、创业贷款、创业培训、职业培训、就业政策等,目前已就业215人。

(四)失业动态监测1.监测企业岗位变动情况。

二季度末,全县22个监测企业共有员工5409人,同比减少153人减2.75%,环比减少12人减0.22%。

其中,第一产业监测的2家企业,员工85人,环比减少2人减2.30%;第二产业监测的10家企业,员工4638人,环比减少4人减0.09%;第三产业监测的10家企业,员工686人,环比减6人减0.87%。

在监测的16个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货币金融服务、教育、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批发业6个行业人员有不同程度减少,减幅最大的是教育业,减4人占减少总数的8%;其他采矿业有所增加,增21人占增加总数的55.26%;另有9个行业岗位稳定。

2.失业预警试点社区监测情况。

二季度末,全县4个监测社区共有城乡劳动者6966人,其中城镇户籍劳动者5792人,农村户籍劳动者1174人。

城镇户籍劳动者中就业5578人(其中单位就业3293人、灵活就业2285人),同比减57人减1.01%,环比减70人减1.2%。

本调查期辖区内用工单位共1636个,就业人数3359人,同比增29人增0.87%,环比增31人增0.9%。

3.失业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变动情况。

二季度,新增领取失业保险待遇人数87人,同比减209人减70.61%,环比减少78人减47.27%。

正在领取待遇人员为660人,环比减149人减18.42%。

4.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

二季度末,园区共有企业58家,基本正常生产经营27家,攀枝花兴辰钒钛有限公司、米易县永兴花岗石厂、米易县亚欣石材厂3家停产。

其中26家按人均3364元/月的标准正常发放工资,1家按人均501元/月的标准发放基本工资或生活补贴。

27家正常生产企业在职员工6313人,环比增199人增3.25%。

(五)创业带动就业1.新增创业主体及其带动就业情况。

据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二季度新增创业实体626户,同比增加192户增44.24%,环比增238户减61.34%。

新增创业实体中,私营企业79户,占12.62%,吸纳就业1107人,带动就业比率1﹕14.01;个体工商户536户,占85.62%,吸纳就业1715人,带动就业比率1﹕3.2;专业合作社11家,占1.76%,吸纳就业50人,带动就业比率1:4.5。

2.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情况。

截至二季度末,共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27人;其中本科毕业生9人,专科毕业生18人;5人创办有限公司,15人开办个体工商户,7人从事规模种养殖业,分别占19%、55%、26%。

累计带动和吸纳就业162人,创业带动就业率达1:6。

(六)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截至二季度末,共培训城乡劳动者838人,其中青年培训计划291人,创业能力培训336人。

二、分析研判二季度,在“总体向好、稳中有忧”的全县经济形势大背景下,全县就业局势总体持续稳定向好,下半年就业形势可能呈现依然严峻复杂中的谨慎乐观。

一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双过半”,工业经济整体稳定,康养旅游活力增强,“三争”工作效果明显,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经济稳定增长拉动了就业,就业基本面稳定。

另一方面,受地区生产总值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欠目标进度,主要工业品价格大幅回落、省外项目到位资金增长乏力、工业增长后劲不足等因素影响,下半年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存在不确定性,三、四季度全县就业局势可能依然严峻复杂,但有理由谨慎乐观。

(一)城镇就业依然处于波动态势,就业质量有待提高一是城镇新增就业继续波动。

二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续六个季度在400人上下波动(见图1)。

5104605894153964644054824121002003004005006007002015年二季度2015年三季度2015年四季度2016年一季度2016年二季度2016年三季度2016年四季度2017年一季度2017年二季度单位:人图1 米易县城镇新增就业变化趋势二是监测社区城镇人员就业率不高,就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4个失业预警试点社区监测情况来看,总就业人数5570人,同比、环比均有小幅下降,降幅分别为1.01%、1.2%,就业率为2015年4季度以来最低,仅为96.31%(见图2)。

实现就业人数中的单位就业人数占59.04%、灵活就业人数依然占40.96%,单位就业人数占比环比有小幅增加;辖区内用工单位就业人数有小幅增加,二季度同比、环比增0.87%、0.9%。

57885778577657855785580457805797579254765476560555865635566356235648557894.77%94.77%97.04%96.56%97.40%97.57%97.28%97.43%96.31%53005400550056005700580059002015年二季度2015年三季度2015年四季度2016年一季度2016年二季度2016年三季度2016年四季度2017年一季度2017年二季度93.00%93.50%94.00%94.50%95.00%95.50%96.00%96.50%97.00%97.50%98.00%4个监测社区城镇户籍劳动者数量(人)4个监测社区城镇户籍劳动者就业人数(人)4个监测社区城镇户籍劳动者就业率图2 米易县失业预警试点社区监测情况(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仍在低位徘徊10个监测村的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依然在低位艰难徘徊,外出务工同比、环比有所增加,但本地非农就业同比、环比均有小幅下降(见图3)。

359729022749284627272868298229632876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15年二季度2015年三季度2015年四季度2016年一季度2016年二季度2016年三季度2016年四季度2017年一季度2017年二季度单位:人图3 米易县10个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变化趋势 (三)失业动态监测企业岗位流失趋缓22个监测企业员工总数虽然同比、环比分别减少2.75%、0.22%,岗位流失有趋缓迹象(见图4)。

606458085562551655775421540950005200540056005800600062002015年四季度2016年一季度2016年二季度2016年三季度2016年四季度2017年一季度2017年二季度单位:人图4米易县22个企业失业动态监测数据变化趋势(四)工业园区企业岗位持续流失有触底迹象基本正常经营企业仅有27家占46.55%,27家正常生产企业在职员工6313人,环比增123人增1.99%,自2015年4季度以来首次出现环比增长,园区企业岗位流失有见底迹象。

775576007257661861906313333131302727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2016年一季度2016年二季度2016年三季度2016年四季度2017年一季度2017年二季度5101520253035单位:人单位:户图5米易县工业园区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及员工总数变化趋势(五)人力资源市场有回暖迹象但并未稳定二季度,民营职介所发布招聘信息的用工单位和岗位分别环比增4.36%、8.87%,求职登记人员减7.26%,求人倍率连续4个季度保持在0.98及以上;但公共网络招聘单位和发布招聘岗位分别环比减少4.18%、3.69%,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为0.94(见图6)。

就业市场回暖信号比较明显,就业形势有所好转,市场信心有所提振。

0.860.640.440.470.490.98 1.10.991.020.091.450.710.930.930.870.871.040.940.20.40.60.811.21.41.615(2)15(3)15(4)16(1)16(2)16(3)16(4)17(1)17(2)民营职介所求人倍率网络招聘求人倍率图6 米易县民营职介所和网络招聘求人倍率(六)失业保险领金总人数和当季新增领金人数双双大幅下降二季度季末领金总人数自2016年三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大幅下降,降幅达14.84%;当季新增领金人数已连续3个季度下降,本季下降达71.57%,已接近2015年4季度80人的最低点(见图7),进一步表明企业用工企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