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

合集下载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I一CV)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I一CV)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I一CV)“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第二版(FACES II)由Olson等于1982年编制。

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包括两个分量表,共有30个项目,大约需25分钟完成。

FACESII主要评价两方面的家庭功能:(1)亲密度(Cohesion),即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2)适应性(Adaptability),即家庭体系随家庭处境和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能力。

每个项目的答案分为五个等级,参试者的回答代表该项目所描述的状况在其家庭出现的程度。

对这30个项目的每个项目参试者要回答两次,一次是对自己家庭现状的实际感受,另一次是自己所希望的理想家庭状况。

FACESII有两个稍有不同的版本,一个用于有孩子同住的家庭,另一个则用于无孩子同住的夫妻家庭。

根据Olson的家庭“拱极模式”(“CircumpolarModel",Olson 等,1983),用FACESII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这两个分量表的分数可将参试者的家庭区分成16种家庭类型。

目前,FACESII在美国已广泛应用于(1)对不同的家庭类型进行比较;(2)找出在家庭治疗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3)评价家庭干预的效果。

量表的改编与修订中国家庭的环境状况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

因此有必要对FACESII反复进行修改以适合在中国使用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这项工作的第一步是翻译和回译量表并对10名精神科门诊病人和10名精神卫生工作人员进行预试试验。

根据预试中发现的问题,对量表的某些项目进行修改使其更易理解并增补更为详细的指导语。

在有效完成修改后量表测试的143名参试中,精神分裂症病人20人,病人家属85人,对照组家庭的参试38人。

在这次测试结果(已发表,费立鹏等,1991)的基础上又对量表进行了第二次修订。

对一些在同一分量表中与其他项目缺乏较高一致性的项目和难以区别正常人家庭和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的项目进行了修改。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 )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 )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 )(第三次修订)由沈其杰、赵靖平、费立鹏翻译,邹定辉、周远东、费立鹏修改原版本: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Second Edition,(FACESII) (1981);by David Olson,Joyce Portner and Richard Bell家庭目前实际情况部分指导语:这里共有30个关于家庭关系和活动的问题。

该问卷所指的家庭是指与您共同食宿的小家庭。

请您按照您家庭目前的实际情况来回答,回答时请在右侧(不是、偶尔、有时、经常、总是)五个不同的答案中选一个您认为适当的答案,并在所选的答案上打圈。

请您不要有什么顾虑,认真按您自己的意见回答每一个问题,不要参考家庭其他成员的意见。

如果您对某问题不太清楚如何回答的话,请您按照估计回答。

请您务必回答每一个问题,不要漏项。

1.在有难处的时候,家庭成员都会尽最大的努力相互支持。

2.在我们的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可以随便发表自己的意见。

3.我们家的成员比较愿意与朋友商讨个人问题而不太愿意与家人商讨。

4.每个家庭成员都参与做出重大的家庭决策。

5.所有家庭成员聚集在一起进行活动。

6.晚辈对长辈的教导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7.在家里,有事大家一起做。

8.家庭成员一起讨论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感到满意。

9.家庭成员与朋友的关系比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密切。

10.在家庭中,我们轮流分担不同的家务。

11.家庭成员之间都熟悉每个成员的亲密朋友。

12.家庭状况有变化时,家庭平常的生活规律和家规很容易有相应的改变。

13.家庭成员自己要作决策时,喜欢与家人一起商量。

14.当家庭中出现矛盾时,成员间相互谦让取得妥协。

15.在我们家,娱乐活动都是全家一起去做的。

16.在解决问题时,孩子们的建议能够被接受。

17.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18.我们家的家教是合理的。

19.在家中,每个成员习惯单独活动。

高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自立人格的关系研究

高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自立人格的关系研究

高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自立人格的关系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阶段是一个青少年身心发育较为关键的阶段,家庭环境对高中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是构建健康家庭关系的基础,而自立人格则是高中生发展中的重要特征之一。

研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高中生自立人格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关于高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自立人格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通过深入探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帮助家庭和学校了解高中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

在这个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自立人格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影响这些关系的因素,并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希望可以揭示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高中生自立人格的影响机制,为完善家庭和学校教育方式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高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自立人格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入了解家庭环境对个体自立发展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家庭亲密度与自立人格的关系,探讨家庭关系对个体自立性的塑造作用;研究家庭适应性与自立人格的关系,探讨家庭环境的适应性对个体自主性的影响;探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之间的关系,探讨家庭关系的整体影响;分析影响高中生自立人格形成的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通过研究,旨在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指导,促进高中生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

1.3 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

我们在若干所高中的学校中选择了一定数量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然后,我们设计了一份包含了关于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和自立人格等方面的问卷,并要求被调查者填写。

问卷设计上我们采用了多种量表来测量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问卷填写完毕后,我们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我们运用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来分析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与自立人格之间的关系。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使用指南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使用指南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A.伤害者伤害发生前三个月的居住状况:1=和12岁以上的家属或伴侣生活在一起2=仅和12岁以下的家属生活在一起3=连续三个月以上独居并极少与家人来往4=连续三个月以上住集体宿舍并极少与家人来往5=连续三个月以上外出并极少与家人来往8=其它注:如A填"2-5",该节放空,跳到下一章;否则,要填B:B.伤害者同住同吃的家庭是否仅仅有一对夫妻伴侣或一对夫妻伴侣和12岁以下的小孩1=是,2=否注:如B填“1”,要跳到夫妻版本;否则,用家庭版本如下;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家庭版本说明:使用该问卷之前,要把一份家庭版本发给受访者,然后读下面的指导语;如果受访者是文盲,也要发给他她答案的相应图示;这里共有30个关于家庭关系和活动的问题;该问卷所指的家庭是指与您共同食宿的家庭;请您按照伤害发生前三个月内家里的实际情况来回答;回答时请在如下五个不同的答案"不是"、"极少"、"有时"、"经常"、"总是"中选一个您认为适当的答案;要对受访者指出这五个答案;如果被试不理解这五个答案,可稍微解释,然后提问被试是否理解了这五个等级;请您不要有什么顾虑,认真按您自己的意见回答每一个问题;如果您对某问题的答案无法确定的话,请您尽量估计回答;下面我逐个读这些问题,请您按照这五个答案回答;在提问过程中,如果受访者不明白某个概念的定义而提问,应尽量让受访者按他自己的看法来理解;请用大圈将受访者认为是正确答案的两个字完全圈在里头,不要划“√”或在字旁划小圈;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夫妻版本说明:使用该问卷之前,要把一份夫妻版本发给受访者,然后读下面的指导语;如果受访者是文盲,也要发给他她答案的相应图示;这里共有30个关于夫妻关系和活动的问题;请您按照自伤前三个月内您和您的配偶的实际情况来回答;回答时请在如下五个不同的答案"不是"、"极少"、"有时"、"经常"、"总是"中选一个您认为适当的答案;要对受访者指出这五个答案;如果被试不理解这五个答案,可稍微解释,然后提问被试是否理解了这五个等级;请您不要有什么顾虑,认真按您自己的意见回答每一个问题;如果您对某问题的答案无法确定的话,请您按照估计回答;下面我逐个读这些问题,请您按照这五个答案回答;在提问过程中,如果受访者不明白某个概念的定义而提问,应尽量让受访者按他自己的看法来理解;请用大圈将受访者认为是正确答案的两个字完全圈在里头,不要划“√”或在字旁划小圈;。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第二版(FACES II)由Olson等于1982年编制。

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包括两个分量表,共有30个项目,大约需25分钟完成。

FACESII主要评价两方面的家庭功能:(1)亲密度(Cohesion),,即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2)适应性(Adaptability),即家庭体系随家庭处境和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能力。

每个项目的答案分为五个等级,参试者的回答代表该项目所描述的状况在其家庭出现的程度。

对这30个项目的每个项目参试者要回答两次,一次是对自己家庭现状的实际感受,另一次是自己所希望的理想家庭状况。

FACESII有两个稍有不同的版本,一个用于有孩子同住的家庭,另一个则用于无孩子同住的夫妻家庭。

根据Olson的家庭“拱极模式” (“Circumpo1arModel”,Olson等,1983),用FACESII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这两个分量表的分数可将参试者的家庭区分成16种家庭类型。

目前,FACESII在美国已广泛应用于 (1)对不同的家庭类型进行比较;(2)找出在家庭治疗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3)评价家庭干预的效果。

指导语:这里共有30个关于家庭关系和活动的问题。

该问卷所指的家庭是指与您共同食宿的小家庭。

请您按照您家庭目前的实际情况来回答,回答时请您在右侧五个不同的答案中选一个您认为适当的答案。

请不要有什么顾虑,认真按您自己的意见回答没个问题,不要参考家庭其他成员的意见。

如果您对某问题不太清楚如何回答,请按估计选一个最接近的,不要漏项。

说明:此心理测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家庭目前的实际情况,一部分是理想中家庭情况,问题是一样的,每个问题都有五个选项,两部分的选择结果可能不同。

因为结果的计算分析比较复杂,答案不便在此公布,如有想知道结果的,可以把选择的答案发给我,我愿意帮助您分析。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是由家庭学家创建的,旨在测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沟通水平,以及家庭的适应性能力。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量表,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了解彼此,增强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家庭的和谐。

## 什么是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是一种由家庭学家开发的评估工具,主要用于评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沟通水平及家庭的适应性能力。

它包含八个部分:家庭沟通、家庭聚会、家庭成员关系、家庭规则、家庭责任、家庭活动、家庭支持和家庭角色。

##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的目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的目的是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了解彼此,增强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家庭的和谐。

它可以帮助家人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诊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它也可以帮助家人更好地了解各个成员的需要、情感、情绪,从而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

## 如何使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使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需要有一个专业的工作者来引导。

工作者会首先引导受测者进行一系列的讨论,让受测者对各个部分进行评估,以及提出自己的看法。

然后,工作者会根据受测者的反馈,进行诊断和沟通,并根据受测者的需要提供帮助和支持。

##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的优势首先,它能够帮助受测者更好地了解彼此,增强彼此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家庭的和谐。

此外,它还能够帮助受测者找出问题所在,并根据受测者的需要提供帮助和支持。

最后,它能够帮助受测者了解各个成员的需要、情感、情绪,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

##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的不足尽管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它不能够评估所有的情况,而且很多时候也很难得出准确的结论。

此外,由于它是一种标准化的量表,因此受测者可能会被迫回答某些并不适合自己情况的问题,从而影响最后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是一种由家庭学家提出的评估工具,旨在测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沟通水平,以及家庭的适应性能力。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 II)——揭示家庭动态的神秘面纱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 II)——揭示家庭动态的神秘面纱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 II)——揭示家庭动态的神秘面纱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家庭关系的关注度逐渐提升。

家庭作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亲密度和适应性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幸福感和社会功能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 II),帮助您深入了解家庭动态,并为您的家庭关系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什么是FACES II?FACES II是一种评估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标准化量表。

它由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沟通、角色分配、情感表达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等维度构成,全面反映了家庭的动态特征。

通过FACES II的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质量、家庭功能的发挥以及家庭面对外部压力时的适应能力。

二、FACES II的应用价值1.家庭关系指导:通过FACES II的评估,可以发现家庭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改善家庭关系,增强家庭凝聚力。

2.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中,FACES II可以作为评估工具,帮助心理咨询师了解求助者的家庭环境,为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家庭教育:FACES II可以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4.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中,FACES II可以帮助工作者评估家庭的社会适应性,为制定社会援助计划提供依据。

三、如何使用FACES II?使用FACES II量表时,需要邀请家庭成员共同完成问卷调查。

每个成员根据自己在家庭中的感受和观察到的家庭互动情况,独立填写问卷。

完成问卷后,将结果汇总分析,得出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评估结果。

四、注意事项1.FACES II是一种评估工具,其结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如有需要,请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2.在使用FACES II时,应尊重家庭成员的隐私和意愿,确保评估过程公正、客观。

3.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家庭成员的成长变化,评估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一CV)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一CV)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I 一CV)“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第二版(FACES II )由Olson 等于1982 年编制。

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包括两个分量表,共有30个项目,大约需25分钟完成。

FACESII 主要评价两方面的家庭功能:(1) 亲密度(Cohesion),即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2)适应性(Adaptability) ,即家庭体系随家庭处境和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能力。

每个项目的答案分为五个等级,参试者的回答代表该项目所描述的状况在其家庭出现的程度。

对这30 个项目的每个项目参试者要回答两次,一次是对自己家庭现状的实际感受,另一次是自己所希望的理想家庭状况。

FACESII 有两个稍有不同的版本,一个用于有孩子同住的家庭,另一个则用于无孩子同住的夫妻家庭。

根据Olson 的家庭“拱极模式” (“ CircumpolarModel" ,Olson 等,1983),用FACESII 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这两个分量表的分数可将参试者的家庭区分成16 种家庭类型。

目前,FACESII 在美国已广泛应用于(1) 对不同的家庭类型进行比较;(2) 找出在家庭治疗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3) 评价家庭干预的效果。

量表的改编与修订中国家庭的环境状况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

因此有必要对FACESII 反复进行修改以适合在中国使用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这项工作的第一步是翻译和回译量表并对10 名精神科门诊病人和10 名精神卫生工作人员进行预试试验。

根据预试中发现的问题,对量表的某些项目进行修改使其更易理解并增补更为详细的指导语。

在有效完成修改后量表测试的143 名参试中,精神分裂症病人20 人,病人家属85 人,对照组家庭的参试38 人。

在这次测试结果(已发表,费立鹏等,1991)的基础上又对量表进行了第二次修订。

对一些在同一分量表中与其他项目缺乏较高一致性的项目和难以区别正常人家庭和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的项目进行了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表中文版(FACES I一CV)“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第二版(FACES II)由Olson等于1982年编制。

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包括两个分量表,共有30个项目,大约需25分钟完成。

FACESII主要评价两方面的家庭功能:(1)亲密度(Cohesion),即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2)适应性(Adaptability),即家庭体系随家庭处境和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能力。

每个项目的答案分为五个等级,参试者的回答代表该项目所描述的状况在其家庭出现的程度。

对这30个项目的每个项目参试者要回答两次,一次是对自己家庭现状的实际感受,另一次是自己所希望的理想家庭状况。

FACESII有两个稍有不同的版本,一个用于有孩子同住的家庭,另一个则用于无孩子同住的夫妻家庭。

根据Olson的家庭“拱极模式”(“CircumpolarModel",Olson 等,1983),用FACESII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这两个分量表的分数可将参试者的家庭区分成16种家庭类型。

目前,FACESII在美国已广泛应用于(1)对不同的家庭类型进行比较;(2)找出在家庭治疗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3)评价家庭干预的效果。

量表的改编与修订中国家庭的环境状况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

因此有必要对FACESII反复进行修改以适合在中国使用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这项工作的第一步是翻译和回译量表并对10名精神科门诊病人和10名精神卫生工作人员进行预试试验。

根据预试中发现的问题,对量表的某些项目进行修改使其更易理解并增补更为详细的指导语。

在有效完成修改后量表测试的143名参试中,精神分裂症病人20人,病人家属85人,对照组家庭的参试38人。

在这次测试结果(已发表,费立鹏等,1991)的基础上又对量表进行了第二次修订。

对一些在同一分量表中与其他项目缺乏较高一致性的项目和难以区别正常人家庭和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的项目进行了修改。

按量表原英文版本的做法,要求参试者按目前实际的家庭状况和理想的家庭状况一起回答同一个问题,但中国参试者对此显得十分困难。

因此第二次修订时将量表分为实际家庭状况和理想家庭状况两个部分,共60个项目。

下面将介绍第二次修订后的FACESII-CV的研究结果。

根据这一研究结果,我们又对量表稍加修改并编制成FACESII-CV第三次修订本(见附录)。

FACESII-CV的夫妻用本与常规用本只是某些项目的措词稍有不同。

若读者需要这些量表,可与本文的第一作者联系。

FACESII-CV第二次修订版的信度和效度有效完成FACESII-CV第二次修订版测试的参试共325人,均来自城市。

其中精神分裂症(按DSM-III-R标准诊断)病人35人,病人家属77人(分别来自64个家庭),对照组家庭参试122人(分别来自119个家中无精神病或严重躯体疾病病人的家庭),家中有其他精神病或严重躯体疾病病人的参试28人以及精神卫生工作人员63人。

有几名参试因不识字或有视力障碍而由研究人员将量表念给他们听,其他参试均为自评方式独立完成量表。

除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外,所有参试对象均为1986年8月至1987年7月在湖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和眼科门诊的病人及其家属。

其中302名参试同时还进行了“家庭环境量表”(FES-CV第二次修订版)(Moos等,1981)的测试。

来自64个家庭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男性31人(48.4%),女性33人(51.6%);未婚47人(73.4%),结婚16人(25.0%),丧夫1人(1.6%);平均年龄28: 6±11.6岁;平均病程6.015.1年;平均住院次数1. 211. 4次(0-8次);平均受教育时间9.513.1年。

与119个对照组家庭的相比,这64个病人家庭的家庭人口明显为多(4. 3 11. 2比4.0±1.3,Mann-Whitney U=2. 19,P=0. 0285)且家庭户主年龄偏高(54. 619. 5岁比47.1±10.8岁,t=4. 80,df=178,P<0.001),但家庭户主的平均受教育时间和家庭每月人均收人两组则无显著差异(10.6±4.7年比10.5±4.1年;74.95±34.00元比74.99±28.08元)。

正如我们所预计的那样,与对照组家庭相比,更多的病人家庭在测试前一年受到严重的家庭心理压力(42.6%比3.4%,X2 =41. 6,df=1,P<0. 001),且病人家庭退休家庭户主(他们通常在家照顾病人)的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37. 7%比9. 2%,X2=29.3,df=1,P<0.001).研究结果见表1-3。

从表1可以看出,病人与病人家属对其家庭的评价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能有效完成该量表测试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大约占门诊精神分裂症病人的55%)与其家属对家庭环境的感受基本一致。

表1精神分裂症病人与病人家月、病人家庭今试与对照组家庭参试FACESII-CV 量表分数比较病人病人家属病人与病人病人家庭对照组病人家庭参试与分量表家属之比参试家庭参试对照组家庭参试之比X±SD X±SD 配对t值X±SD X±SD t值R变化值F值(N=35) (N=77) (df=31) (N=112) (N一122) (df=132) (df=13,221)亲密度实际亲密度58.3±10.1 58.0±9.7 0.05 58.1±9.8 63.9±8.0 -4.93*** .082 21.46***理想亲密度64.4±8. 7 65.7±8.5 -0.91 65.3±8.6 68.8±5.3 -3.70*** .038 9.52**不满意程度 3 8.2±7.1 10.0±10.3 -0.71 9.4±9.4 6.4±6.0 2.89*** .050 12.24***适应性实际适应性47.5±7.7 47.3±8.1 -0.25 47.4±8.0 50.9±6.2 -3.74*** .038 9.37**理想适应性54.9±7. 1 55.0±6.7 -0.64 54.9±6.8 57.7±4.4 -3.60*** .026 6.49*不满意程度9.3±7.9 8.8±8.6 -1.13 9.0±8.4 7.4±5.3 1.63 .013 3.16*P(双侧)<0.05 **P<0. 01 ***P<0. 0011为病人量表得分与其家属平均得分的比较。

如果将所有病人的量表均分与所有病人家属的量表均分相比,这些结果也是一样的,即这六项指标无显著差异(用一般t检验,df =110 )。

2用FACESII-CV分量表得分作为因变量的回归公式时,先将12个有关参试及其家庭状况的变量(见正文)纳人这一公式,再放进家庭种类的变量(病人家庭或对照组家庭),此时回归公式的R2变化值和相对F值即为控制参试及其家庭状况的变量后,这两种家庭是否仍有显著差异。

3不满意程度即为实际感受得分与理想得分之差的绝对值.112名病人家庭参试(病人35人,病人家属77人)所报告的家庭实际亲密度和适应性比122名对照组家庭的参试明显为低。

但这一结果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有必要使用回归分析来排除这些混杂因素,再看这两种家庭是否仍有差异。

控制的因素包括家庭户主的年龄和教育水平、家庭人口、家庭结构(年轻夫妇、老年夫妇、无夫妇)、家庭发展阶段(无孩子、孩子尚未工作、孩子已参加工作)、家庭每月人均收人以及参试者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家庭地位(家庭户主和家庭户主的配偶或其他家庭角色)和回答量表的方式(是否有研究人员的帮助)。

表1表明,对上述这些因素进行控制后,结果发现病人家庭参试的实际感受和理想状况的亲密度和适应性仍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庭参试,这说明FACESII -CV有很好的判别效度。

2精神分裂症人家庭参试的百分比包括35名病人的填表结果,如果排除这35名病人的结果,百分比基本上仍与本表一样。

表3是FACESII-CV的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以及趋集效度的评价结果。

重测信度是通过对26名对照组家庭参试进行两次量表测试来进行评定的(两次测试的平均间隔时间为39. 1天)。

两次测试分量表得分的相关性很高(采用等级相关系数进行评定),说明FACESII-CV 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同时亦表明家庭成员对其家庭功能评价的一致性在不同的时间是稳定一致的。

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是通过计算全部有效量表(N=325)的Cronbach a值(Carmines E G等,1979)来评定的。

若a>0. 60,就可以认为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是满意的。

FACESII-CV两个分量表的a值都较高,说明各分量表的项目能对FACESII-CV所评价的概念(即中国人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进行准确的测定。

趋集效度是通过比较FACESII-CV分量表与FES-CV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和矛盾性分量表的结果进行评价的。

如果FACESII-CV所评定的概念符合中国国情的话,那么即使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来评价这些概念其结果应该是相似的(即它们的得分应趋集一致)。

从表3可知,FACESII-CV和FES-CV的相关系数的实际指向与理论预测相一致,并且FACESII-CV的实际亲密度和适应性分量表和不满意程度的得分与FES-CV得分的相关系数都很高。

这些结果表明FACESII-CV具有较高的趋集效度。

西方国家对2030名对照组家庭参试进行FACESII测试的结果显示,实际亲密度和实际适应性的平均得分分别为64.9±8.4和49.9±6.6,与中国对照组家庭参试的平均得分无显著差异。

这表明尽管增加了修订次数,但FACESII-CV的评定结果仍可以与FACESII在西方的评定结果直接进行比较。

量表的评分与分析FACESII -CV量表中30个问题的答案得分为1-5分:不是=1,偶尔=2,有时=3,经常=4,总是=5。

亲密度和适应性得分分别按如下方法计算:亲密度得分=36+I—1+I—5+I—7+I—11+I—13+I—15+I—17+I—21+I—23+I—25+I—27+I—30-I—3-I—9-I—19-I—29适应性得分=12+I—2+I—4+I—6+I—8+I—10+I—12+I—14+I—16+I—18+I—20 +I—22+I—26-I—24-I—28"I-X”表示第X条项目的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