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污染土壤调查及评估探讨_张建荣
场地土壤环境调查报告范文

场地土壤环境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本次调查旨在研究特定场地的土壤环境情况,以了解其土壤类型、质地、养分含量及污染状况等,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1. 采样点选择:根据场地的地理位置和土壤分布情况,在场地内设置一定数量的采样点,确保对整个场地的土壤环境进行充分的代表性调查。
2. 采样方法:在每个采样点周围挖取十字形的土壤样品,深度约为30厘米,并将采样的土壤样品装入干净的塑料袋中。
3. 实验室分析:将土壤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包括土壤质地、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以及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检测。
三、调查结果1. 土壤质地:经实验室分析,场地土壤主要为粘土质地,具有较高的保水性和肥力,但也容易产生积水和渗漏现象。
2. 酸碱度:土壤酸碱度测试结果显示场地土壤呈弱酸性,对某些作物的生长可能有一定影响,需要进行酸碱中和处理。
3. 有机质含量:场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低,说明土壤肥力相对较弱,需要进行有机质的补充和改良。
4. 养分含量:场地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较为平衡,但仍需根据具体作物的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5. 污染状况:经过重金属检测,场地土壤中并未检测出超标的重金属元素,属于相对较为安全的环境。
四、建议与措施1. 土壤改良:针对场地土壤的质地问题,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沙子或腐殖质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肥力。
2. 酸碱中和处理:针对场地土壤的酸碱性,可以通过添加石灰等中和剂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以适应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
3. 有机质补充:鉴于场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低,可以采取添加有机肥或进行翻耕等措施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4.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的平衡情况,可以根据具体作物的需求进行合理施肥,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
5. 定期监测:建议定期对场地土壤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土壤污染或其他问题,保证土壤环境的健康与稳定。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了特定场地的土壤环境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钢铁企业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评价与修复研究

Z A GJ n og H i ag C E n G hn J WULyn WU Lf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 ahn UATe n H Ns u UC e ̄ i g i u in i
( h u ag G op S o g n ru 10 4 ) 003
Ab t t T e b o f l y e p l td b rd ci n,8 ol p l t n i v siain a d as s me t i h rt is e t e s le s ̄e h rwn e d ma b o l e y p o u t i u o 0 si ol i n e t t n B e s n s t e f s su o b v d. uo g o i o
张建红 滑铁钢 陈 四军 顾 成 海 吴 礼 云 吴 立 婷
( 钢总 公 司 北 京 10 4 ) 首 0 0 3
摘
要
搬迁企业原址场地 ( 棕地 ) 可能由于原生产活动遗 留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 因此 , 棕地改造之前 必须 对其进行
污染调查分析和环境风险评价, 判断其是否需要进行土壤修复。采用磁学测量结合土壤理化分析对首钢搬迁场址进行了土 壤 污染调查 , 用克里格法插值后采用 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土壤环境风险 , 列举 了不同生产区域 的主要 污染物 和相应的土壤 并 修 复方法。 关键词 钢铁棕地 磁学测量 环境风险评价 内梅罗指数 克里格法 土壤修复
形成的污染 , 大概划分各 区域污染等级 , 为取样选点作准备 。
钢点位土壤样品 P E 浓度最高 , As 烧结点位土壤样品 P E 浓度 As 最低。 目 前我国尚没有关于土壤中酞酸酯的控制标准值。
2 案 例分 析 21 土 壤 污 染 情况 初 步分 级 .
某矿业企业遗留重金属污染场地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

第37卷第1期2021年2月湖南有色金属HUNANNONFERROUSMETALS作者简介:雷国建(1989-),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生态工程与环境修复工作。
某矿业企业遗留重金属污染场地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雷国建,文 波,李 栎,彭 轩,刘 朝,杨广超(湖南国重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摘 要:以某矿业企业搬迁遗留场地为研究区域,根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 1-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 3-2014)、《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标准》(DB43/T1125-2016)等进行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
结果表明,敏感用地条件下,场地的关注污染物锌、铅、镉、砷危害商超过1,镉、砷致癌风险值超过10-6,超过《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 3-2014)中可接受风险水平,场地存在健康风险,须进行修复后才能开发利用。
经计算确定本场地修复目标值为铅400mg/kg、镉20mg/kg、锌1323mg/kg、砷20mg/kg。
场地重金属总污染面积约为10056m2,总污染土方量约为14677 6m3。
关键词:矿业企业;污染调查;风险评估;重金属中图分类号:X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540(2021)01-0063-0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用地规划的调整,很多城市近郊工业企业停产或搬迁,遗留了大量受到污染、亟待调查评估和修复开发的工业场地[1~4]。
土壤污染成为在解决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后急需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5,6]。
根据“土十条”及湖南省环保“十三五规划”,要求尽早启动城市周边退出污染工业废弃场地的修复工作,消除其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人居安全。
遗留地块修复前需要进行遗留生产场地的调查与风险评估,了解场地污染状况,评估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风险[7,8]。
浙江中部某味精厂地块污染情况调查与风险评估

浙江中部某味精厂地块污染情况调查与风险评估摘要:以浙江中部某味精厂地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和地下水的采样分析,发现地块土壤中主要污染物为1,2-二氯乙烷和多环芳烃,超一类用地管控值1倍左右,地块内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为1,2-二氯乙烷和氯苯,最大超过地下水Ⅲ类标准160倍。
地块污染区集中在污水处理站、糖化车间、以及排污管沟的沿线。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需对地块内5126.2m3污染土壤、25507 m2范围内的地下水进行污染修复或风险管控。
关键词:污染地块味精厂原料药制造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场地利用性质的不断变更,出现大量化工企业退役地块。
该类退役地块因曾经生产、使用、存储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使得地块土壤和地下水存在污染风险,对环境和人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1]。
此类地块需通过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其环境质量是否满足后续使用要求,必要时需经过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修复,才能进行后续使用。
1 调查评估方法1.1项目地块概况地块位于浙江省中部,总面积37016.3m2,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作为工业用地使用。
最早是味精厂,从事味精、酱油、米醋等的生产,设置了酿造车间、糖化车间、合成车间、锅炉房等。
九十年代中期味精厂破产,地块被某制药企业收购,利用原有厂房,进行阿奇霉素原料药、头孢原料药等的生产,直到2015年全面停产。
历史使用期间,地块内主体厂房未发生变化,污水处理区、雨污排放管线等也未发生明显变化。
1.2调查评估方法初步调查阶段,以资料收集、现场勘察和污染识别为主,通过分析地块的车间布局、生产工艺、管线布设、“三废”处置等情况,识别地块关注污染物。
详细调查阶段,对地块内可能产生的各类有害物质进行采样分析,并对重点污染区进行加密调查,以确认污染物种类、分布及浓度。
风险评估阶段,依据地块的特征参数、后续使用规划,评估地块环境质量是否满足后续使用要求,若不满足,还需估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方量和面积。
场地污染监测、风险评估以及案例分析

D区
VOCs、啶虫脒、哔虫啉、 集中在厂房的废水、废气收集口附 有机磷农药 近;厂区排放口附近
32
四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分为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两步分别进 行,均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现场调查采样以及数据评估和 结果分析步骤。
• 可操作性原则
--- 综合考虑技术的获取、时间和经费制定调查计划。
11
二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概述-评价流程
13
三 第一阶段调查:污染识别
资料收集 文件、档案、影像资料等,反应场地 污染历史情况。 核实资料,观测污染痕迹(异常), 周边关系,污染现状。
现场踏勘
人员访谈
针对前期疑问,补充信息,考证已有 资料。
10
二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概述-基本原则
• 针对性原则
--- 场地特征:场地利用特征、水文地质特征、环境特征 、区域自然和社会特征; --- 污染物:重金属、VOCs、SVOCs; --- 污染物程度和分布。 • 规范性原则
--- 程序化:设定了调查规定的步骤和内容。 --- 系统化:制定工作计划,信息、数据和结果文件化
1981-2005年
油漆厂
本场地没有生产工艺;但东南侧新 区域:场地南部及东南部区域 建污水处理站;南侧有油漆原料储 污染物: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 罐
2005年 ---
XX公司
临时公交停车场
临时加油站
18
三 第一阶段调查:资料收集-原材料和中间产物
19
20
三 第一阶段调查:现场踏勘
21
三 第一阶段调查:现场踏勘
四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采样点布设方法
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研究

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和开放进程的加快,城市化的规模迅速扩张,城镇人口持续增长,轻重工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部分工业残余土地的土壤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地球上的许多资源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土壤的污染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新的政策要求我们更好的利用土地,从源头上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调研,对土壤污染所造成的危害进行科学的评价。
关键词:场地污染土壤;调查;风险评估在现代社会中,除了水污染、气体污染、声污染、固废污染外,还存在着土壤污染。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曾发出通知,要对工业和其他受污染地区进行全面的调查,建立档案记录,统计数据信息,进行土地风险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场地污染调查污染调查应在污染地点进行风险评估,在此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所有可能造成污染的行业,如:原材料、制造工艺等方面展开调查。
土壤调查是一种系统而科学的调查方法。
要使污染现场的调查更加科学、可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原来企业的生产过程鉴于原有企业的历史用地性质复杂,污染物在土壤中滞留的时间较长,污染物的性质也较为复杂,因此,在对污染土壤进行调查时,相关人员应从对原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进行研究,并对其历史利用状况进行调查。
掌握生产单位的空间布置,对可能造成污染的区域进行全面的调查。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进行理化检验和分类,以便于科学地评价污染的程度。
在完成以上调研和分析后,相关人员还要根据具体的工业设计图纸对污染现场进行详细的分析。
同时,职业调查员也必须熟悉了解近年来的一些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具体情况。
(二)调查场地污染物的种类根据现场的污染状况和严重性,对污染类型进行详细的分类。
在第一次调查时,要有选择性,专业的施工人员会选择一些污染较重的地方,比如车间、下水道等展开取样。
在判定污染等级时,最好选择浅层水位作为采样深度。
场地污染土壤治理方法简述及

场地污染土壤的治理苏州市场地污染土壤调查和修复技术研究中心张建荣一、场地污染土壤治理步骤简单介绍场地污染土壤调查与治理的目的和原则,场地污染土壤调查与治理的步骤,主要步骤中的要求。
简介目前国家正在制定的相关管理办法和操作导则的主要内容: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二、场地污染土壤治理方法简述1、挖掘污染土壤挖掘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分为异地异位修复和原味异地修复, 用机械、人工等手段,使土壤离开原污染位置。
一般包括挖掘过程和挖掘土壤的后处理、处置和再利用过程。
在场地修复的各个阶段和多种修复技术实施过程中都可能采用挖掘技术,如稳定/ 固化、化学淋洗、热处理、生物堆修复等。
2、表面覆盖和封闭将受污染土壤与外环境受体隔开,阻断污染物对外环境受体的暴露途径。
隔离雨水淋漓土壤造成污染随沉降雨水迁移污染物,将污染土壤封闭在地下。
或者按照需要建造用房的设计将上层部分污染土壤挖出异位治理,将下层污染土壤进行隔离封存。
隔离方法有建筑物封闭、表层混凝土隔离、高密度聚乙烯覆层等。
3、稳定/固化通过固态形式在物理上隔离污染物或者将污染物转化成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形态,降低污染物的危害,可分为原位和异位稳定/固化修复技术。
该技术中化学处理是用固定剂处理土壤中的污染物,用污染物与固定剂之间的吸附、离子交换以及沉淀以锁定土壤污染物。
常用固定剂有:水泥、石灰以及粘土矿物、铁锰氧化物、炭质材料等。
固定化技术的优点是处理费用低、易于操作。
可用于多种有机、无机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等,修复效果很好。
4、电动修复电动修复是通过电流的作用,在电场的作用下,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如Pb、Cd、Cr、Zn等)和无机离子以电透渗和电迁移的方式向电极运输,然后进行集中收集处理。
研究发现,土壤pH、缓冲性能、土壤组分及污染金属种类会影响修复的效果。
石家庄某铬污染场地土壤现状调查与评价

采样深度 岩石层
较深无污染区域 岩石层 岩石层 岩石层
较深无污染区域 岩石层 岩石层
表层土壤
样品数 A个 ? ? ( ? ( @ $ $ %’
##采样前应清除土壤表面的杂质"然后将土样采集 装入密封袋中混匀"装入特定的采样瓶中) 每个采样 点采集样品 ’ 个"重 量 为 "&& 4左 右" 不 同 的 采 样 点 之间样品不能混 合"要 加 以 区 分) 每 隔 &:" / 取 样" 取样时应避免不同土层之间的相互污染与干扰) 参
为了判断场地内土壤中污染物浓度随深度的变 化情况"进行了不同深度的取样) 在深度 " /之前每 隔 &:" /采 集 ’ 个 土 壤 样 品" 而 深 度 " / 之 后 每 隔 ’ / 采集 ’ 个土壤样品"如遇岩石层"即可停止采样) 厂区 东+西两侧山 地+ 背 面 大 片 农 田 及 周 边 环 境 采 样
根 据 <l%":%,%&’$ / 场 地 环 境 监 测 技 术 导 则0 ’"( 和 <lAF%",’@@@ / 工 业 企 业 土 壤 环 境 质 量 风 险评价基准0 ’?( 的采样布点要求"对各个区域的污染 程度以分区布点法和系统布点法相结合进行现场采 样布点) 在场地污染识别的基础上"结合整个厂区的 分布情况 及 厂 区 外 部 环 境" 将 采 样 区 域 分 为 @ 个 !图 ’$"每个区域有 ? 个左右采样点)
表 EB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23CQRCS&C‘‘Q# " 总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地污染土壤调查及评估探讨张建荣,沈桢,许伟(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004)摘 要:提出场地土壤污染控制应从源头抓起,应控制搬迁企业移交土地后先拆迁平整,后进行土地利用性质变更的做法。
在场地污染土壤调查中应重视对原址企业的历史沿革、平面布局、生产工艺等调查。
指出多环境要素调查的重要性,以及调查过程要注意的事项。
对土壤评估标准及引用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场地污染土壤;场地污染调查;风险评估;土壤评估标准中图分类号:X 8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2009(2011)02-0008-03D iscusion on Poll uti on Investigati on andE va l uation i n Site SoilsZ HANG Jian -rong ,S H E N Zhen ,XU W ei(Suzhou E nvironm ental Science Institute ,Suzhou,J iangsu 215004,China)Abst ract :So il po llution contro l shou l d start on its sources .It shou l d be con tro ll e d that do de mo liti o n and site preparation on the land o f re moval enterprises first and than change i n the land use .The i n vesti g ation o f site soil pollution should f o cus on t h e product histo r y ,workshop positi o n and producti o n pr ocess of for m er i n dustrial enterprise .The top ic of discussi o n i n cluded i m portance o f envir onm enta lm ultifactor investigation ,key steps for attenti o n duri n g the investiga ti o n as w ell as so il pollution assess m en t cr iteria and corresponding standard .K ey w ords :S ite so ilpollution ;I nvesti g ation of site po ll u ti o n ;Env ironm ental i m pact assess m en;t So il eva-l uation criteria收稿日期:2010-07-10;修订日期:2010-12-20作者简介:张建荣(1958 ),男,江苏苏州人,高级工程师,本科,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工作。
土壤污染是继水、气、声、固废后又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维护正常的生产建设活动,2004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 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环办[2004]47号),要求所有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实验室和生产经营危险废物的单位,在结束原有生产经营活动,改变原土地使用性质时,必须对原址土地进行监测分析,并依据监测评价报告确定土壤功能修复实施方案,当地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土壤功能修复工作的监督管理。
在总结全国土壤污染普查初步成果后,国家环境保护部为了强化土壤污染调查和管理,于2008年发布了 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 (环发 2008 48号),要求结合重点区域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污染场地特别是城市工业遗留、遗弃污染场地土壤进行系统调查,掌握原厂址及其周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种类、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建立污染场地土壤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污染土壤修复制度;对污染企业搬迁后的厂址和其他可能受到污染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的,环保部门应督促有关责任单位或个人开展污染土壤风险评估,明确修复和治理的责任主体和技术要求,监督污染场地土壤治理和修复,降低土地再利用特别是改为居住用地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
1 场地土壤污染控制应从源头抓起目前,土壤污染企业拆迁过程中存在多头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土壤污染企业场地调查管理流第23卷 第2期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年4月程。
国土部门和规划部门应具体操作土地的管理和利用性质变更,环保部门应负责对拆迁后企业用地环境污染的治理,及时将环保部门对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修复及监督管理作为国土部门和规划部门土地管理和利用性质变更的依据进行宣传,要及时控制搬迁企业移交土地后先拆迁平整,再进行土地利用性质变更的做法。
因为,目前拆迁单位是以获得被拆迁企业内能够得到有回收价值物品,产生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拆除方法及设备比较陈旧,拆迁过程极易将停产企业设备中遗留的污染物直接倾泻到场地土壤中造成二次污染,并且拆迁过程污染的表层土到处堆放,破坏了原企业平面布局图中提供的信息,扩大了土壤污染的范围,对土壤污染的治理增加很大难度。
目前,国外对搬迁土壤污染企业的操作流程是:企业停产后进行场地污染调查[1];企业原有厂房、设备未发生变动,场地污染调查有极强的针对性,设备内、储罐内、池内、管道中遗留污染物还未被扩散,场地被污染的范围和程度比较容易确定,污染物对场地影响可以控制在企业停产时的状态,并且及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拆除过程污染物控制方案,将拆迁过程污染影响化解到最小程度。
因此,应从源头进行宣传,提高土地管理部门对场地污染调查工作内容的了解程度,明确在厂房、设备拆迁前进行场地污染调查,得出的土壤污染范围和程度更加精确。
土壤中已受到的污染没有在拆迁时扩散,减少了后续土壤污染治理时间和费用。
强调 谁污染、谁治理 的原则,在区域性或集中式工业用地拟规划改变其用途时,所在地环保部门要协同土地管理部门督促有关单位对污染场地进行调查及进行风险评估,被污染的土壤或者地下水[2],由造成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负责修复和治理,将风险评估的结论作为规划环评的重要依据[3-4]。
2 保证调查内容的完整性场地污染调查报告要得出的结论主要是搬迁企业原生产原料、产品、生产过程遗留在原址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物名称、受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原厂区地下管线、储罐和危险废弃物埋藏情况;若原企业的厂房、设备已经拆除,根据现场情况适当增加对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污染现状的调查。
因此,场地污染调查评价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完整性的工作。
为了在现状监测评价后能正确的得出场地污染调查结论,设计搬迁企业遗弃的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方案时应多种环境要素同时监测,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场地残余废弃中的关注污染物。
2.1 原生产企业的生产回顾根据德国DH C公司关于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和修复培训教材(一期、二期) ,首先要深入了解原生产企业在被调查场地上生产的产品及历年产品更新换代过程、技术改造进程、厂区平面布局发生的变化等,各种产品主要原辅助材料的使用量、储存量及储存位置、储存方式。
再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方式、生产设备,分析在生产中可能产生对场地土壤造成污染的污染物;其次,要了解原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事故发生情况及事故发生位置,了解事故状态下污染物是以什么方式对环境造成污染;最后解决事故的方法及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
事故调查可以走访原企业职工,还可以走访原企业厂区周围的居民,了解事故发生时及解决事故时的情况。
对照厂区生产布局平面图,结合生产中主要污染物富集区域和曾经事故发生区域,确定重点调查的场地污染区域,在取得初步调查结果后,还要结合原企业厂区生产布置平面图分析各监测点位获得的监测数据与生产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出现明显的偏差要分析可能造成污染转移的原因,为第二次细化调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2 调查场地污染物种类选择根据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2010),初次调查土壤样品采样点应选择在污染最重的区域,如生产车间、污水管线、废弃物堆放处等。
取样深度至浅层地下水位,判定土壤污染深度[5],作为其他点位土壤采样深度确定的依据。
第一次现场样品分析过程中,定性鉴定无机物和有机物种类。
再结合原企业生产工艺和产品种类,分析确定场地污染调查关注污染物。
2.3 不同环境要素调查的注意事项土壤污染监测在关注污染物浓度的同时还应关注土壤理化特征,土壤p H值、粒径分布、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碳含量、渗透系数等,以便分析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渗透和扩散程度[6]。
地表水监测包括污染场地地表蓄积水监测和场地污染土壤治理期废水受纳河流污染物的监测。
场地内有流经或汇集的地表水,分降雨和非降雨期在蓄积和流经的地表水处取样,同时还应监测地表水流量和容量,以判定关注污染物随蓄积水扩散的迁移量及对地表水的影响程度。
场地污染土壤治理期废水受纳河流关注污染物的监测是了解污染土壤治理前受纳河流关注污染物的本底浓度,为污染土壤治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环境基础数据。
地下水监测主要了解关注污染物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和范围,地下水监测井主要设置在场地边界或经场地地下径流到下游汇集区的浅层地下水,在场地内地下水流向的上游还需设置对照监测井。
如有需要对场地内深层地下水进行监测,特别要注意地下水井的设置必须是中空井,不要由于该监测井的设置将场地污染物直接引入地下水,扩大地下水的污染程度。
场地环境空气监测,对于有机污染物、恶臭污染物和易粘附于粉尘的重金属污染场地,应在污染最重的地块布点监测,监测时选择面积10m 10m的区域[7],在该区域中心剥离地表0.2m的表层土壤后进行采样监测,以了解场地污染区域废气无组织排放源强。
同时还应在场地当时下风向、场地边界和边界外500m内的主要环境敏感点布设采样点,为污染土壤治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环境基础数据。
场地污染调查时对各类可能是危险废物的残余废弃物(一般在原址的储罐区和污水处理区)直接采样;对与当地土壤特征有明显区别的可疑物质进行采样。
将每一种特征相同或相似的残余物划分成数量相等的若干份,对每一份均进行采样,以确定数量及空间分布范围。
对于已确定为非危险废物的残余废弃物可不再进行布点采样。
2.4 细化调查过程的原始记录在进行场地污染土壤调查时,要细化调查过程的原始记录。
污染场地土地使用功能的划分一般分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