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演奏的技巧
琵琶的演奏技巧

琵琶的演奏技巧琵琶是一种很优雅的乐器,它的声音十分动人,那么,琵琶到底有什么演奏技巧呢?如此美妙的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呢?下面就跟随店铺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琵琶的演奏技巧吧!琵琶的演奏技巧一:定弦(A)定弦的基本方法琵琶定弦,在传统乐曲中变化较多,四条空弦之音的音程关系并不固定。
但比较常用的定弦法,是把四条弦由缠弦至子弦固定为A、d、e、a四个音。
即D调。
初学者宜先学D调,定弦是以D调为标准进行定弦。
校定弦音的方法:初学琵琶时,如对音准观念还未培养与建立,就不会校定弦音。
此时更宜养成定准弦音的习惯。
若弦音未定准,就不练习。
在定A、d、e、a的弦音时,可根据笛、箫、口琴、钢琴、音叉等的a音音高,先定好空子弦;然后在第一品位上按子弦弹出e'(比e音高八度)来,作为定空中弦e音的依据;再在第四品上按中弦弹出d'(比d 音高八度)来,作为校定空老弦d音的依据;最后在第一品位上按老弦弹出a 音来(或弹空子弦的a音),作为校定空缠弦A 音的依据。
在初步定好四条弦音之后,应再作校验。
常用的校验方法有下列几种:(甲)双音校验法:按第一品位子弦与空中弦作“双弹”;按第四品中弦与空老弦作双弹; 按第一品老弦与空缠弦作双弹;或“分”空子弦与空缠弦。
如在双弹或分时,发现两条弦音之间有不谐和时,就需细心去辨别每一条弦的音高,是哪一条弦低了或高了,将定得不准的弦再作校定。
(乙)泛音校验法:如已学会演奏泛音时,可用此法(丙)按音与泛音校验法(丁)散音与泛音校验法其中,初学者一般用双音校验法,但在学到一定程度时,即掌握泛音演奏时,可用泛音校验法,这是一个比较可靠的好方法。
即在排品时,也宜用泛音来校验,以使品位排粘在准确的位置上。
(B)“变调”定弦的种类根据演奏乐曲的需要,也可以改动定弦的关系。
在琵琶传统乐曲中,为了更好地发挥某一乐风的特有效果,使其尽量利用空弦,来得到其需要的和弦效果时,常用改变定弦的方法。
如在小工调(即1=D)上作改变定弦时,曾称作“小工变调一”或“小变调二”等。
琵琶演奏技巧与情感表现

琵琶演奏技巧与情感表现一、琵琶演奏技巧1.指法技巧琵琶的演奏需要高超的指法技巧,包括琴弦的抓、扫、勾、击、拨等多种技法,同时具备快速的手指灵活性和准确的把握力度。
演奏者需要通过不同的指法技巧来表现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如用勾音来表现悲伤、用拨弦来表现欢快等。
通过不同的指法技巧,演奏者可以更加生动地呈现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
2.音色控制琵琶的音色变化丰富多彩,演奏者需要通过手指的力度和技巧,来控制琵琶的音色。
音色的明暗、轻重、柔硬等变化,可以更好地表现音乐的情感内涵。
比如用力抓弦可以表现激烈的情感,用轻柔的扫弦可以表现柔和的情感。
演奏者需要通过对音色的细致把握,来实现对音乐情感的精准表达。
3.演奏技法琵琶的演奏技法丰富多样,如颤音、滑音、连音、换音、打勾、滚勾等,这些技法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表现音乐的情感。
比如用颤音来表现激动的情感,用滑音来表现细腻的情感。
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演奏技法,从而在演奏中更好地传达音乐的情感。
4.节奏感演奏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节奏感,才能更好地掌握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来准确把握音符的时值,保持稳定的节奏感,使音乐流畅自然。
演奏者还需要根据音乐的特点,灵活地处理节奏,做到有节奏的强弱、起伏、加快或放慢节奏,从而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
5.配合与呼应在与其他乐器或歌唱的合奏演出中,演奏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配合和呼应能力。
需要注意与其他乐器的协调演奏,做到既突出琵琶的个性音色和情感表现,又与其他乐器和谐统一,使整个乐曲更加完美。
二、琵琶情感表现1.表现情感2.表现意境琵琶所演奏的音乐常常具有深邃的意境,演奏者需要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来呈现音乐中所描绘的意境。
比如在演奏古代诗词改编的曲目时,演奏者需要揣摩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通过琵琶的音色和技巧来表现出诗词中所描绘的山水风情、人物情感等。
演奏者需要通过琵琶的演奏来勾勒出音乐中所呈现的各种意境,使得听众在音乐中感受到深邃的情感和意境。
琵琶 指法

琵琶指法
琵琶的指法包括进、退、绰、注、虚绰、虚注和勒。
以下是这些指法的具体说明:
1.进和退:进是指左手按指从较低的本音音位按弦滑拖到较高的本音音位,同时右手弹弦。
退是指左手按指从较高的装饰音沿弦急速滑拖到较低的本音音位上,同时右手弹弦。
2.绰:左手按指从较高的装饰音沿弦急速滑拖到较低的本音音位上,同时右手弹弦。
3.注:左手按指从较高的装饰音沿弦急速滑拖到较低的本音音位上,同时右手弹弦。
4.虚绰:只绰不弹,得一虚滑音。
5.勒:左手名指放在弦身(大都是子弦)的里面,名指甲向外将弦挑托起来,并用中指肉轻靠在弦身与名指甲上,然后作向上或向下的不同速度、不同距离的滑动,同时右手弹、挑、或轮、滚。
这些指法构成了琵琶基本的演奏技巧,练习时需要按照正确的手型和姿势来操作,熟悉和掌握每一种指法的要领和技巧,以提高演奏水平和表现力。
关于琵琶的指法技巧

关于琵琶的指法技巧琵琶是一种流行于中国的弹拨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技巧。
传统的琵琶指法技巧包括琵琶演奏的基本姿势、右手指法和左手指法等。
下面将详细探讨琵琶的指法技巧。
首先是琵琶演奏的基本姿势。
正确的姿势是决定琵琶演奏技巧的基石。
坐姿演奏的琵琶手应保持身体挺直,不要低头或弓背,背部和手臂要保持放松。
双脚平放,脚掌贴地。
双腿稍微分开,与膝盖和脚尖成直角。
这种姿势能够帮助琵琶手更好地控制琵琶,并为弹奏提供更多的力量。
接下来是右手指法。
右手在琵琶演奏中负责弹拨琵琶的弦。
一般来说,琵琶使用中指和食指弹奏,有时也会用拇指和无名指。
使用中指和食指来弹奏时,中指负责弹拨低音弦,食指负责弹拨高音弦。
右手的动作应该有力而有节奏感,不要笨拙或生硬。
弹奏时应该注意手部的宽松和灵活度,让琵琶的声音自然流畅。
然后是左手指法。
在琵琶演奏中,左手用于按压琵琶的琴弦,改变琴弦的音高。
琵琶上有多个音阶,分别用不同的指法来按压。
通常使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有时也会使用拇指。
在按压时,应通过手指的弯曲和按压力度的控制,使琴弦能够完全接触到指板,并保持正确的音高,同时还需要快速地进行按弦和抬起手指的切换,以实现清晰和准确的音响效果。
此外,琵琶演奏还包括一些特殊的指法技巧,如滑音、颤音和连音等。
滑音是指在两个音符之间划过琴弦,从而产生一个平滑的音程变化。
颤音是指用左手快速地在一个音符上按压和抬起手指,以产生持续的颤动效果。
连音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迅速地按弦,使多个音符连续不断地演奏出来,产生流畅的连奏效果。
总之,琵琶的指法技巧是琵琶演奏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决定了琵琶演奏的音质、音色和表现力。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琵琶手,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掌握琵琶的指法技巧,并在演奏中注重音乐的表达和感情的抒发。
希望以上的介绍对你理解琵琶的指法技巧有所帮助。
中国琵琶演奏技巧

中国琵琶演奏技巧中国琵琶作为一种传统的古乐器,在中国音乐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琵琶的优雅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方法使其成为许多音乐家和爱好者追求的乐器之一。
本文将介绍中国琵琶的演奏技巧,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这个古老乐器。
一、琵琶的基本演奏姿势在学习琵琶演奏技巧之前,了解基本的演奏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坐直,保持身体平衡,使得琵琶可以受到正确的支撑。
同时,将琵琶放在大腿上,让琴弦与大腿呈垂直状。
左手握持琵琶的颈部,右手握持琵琶的面板,让双手保持轻松自然的状态。
二、弹奏技巧1.指法技巧琵琶的演奏主要依赖于指法技巧。
常用的指法包括按弦、拨弦和滑弦等。
按弦是利用左手指按住琵琶的琴弦,在演奏过程中产生不同音高的音符。
拨弦是用右手指轻扫琴弦,产生明亮的声音。
滑弦是利用左手手指在琵琶的琴弦上滑动,从而产生连续、流畅的音符变化。
2.音域扩展技巧为了演奏更丰富的音乐作品,扩展琵琶的音域是必要的。
其中一种常用的技巧是通过琵琶的移调,将原本的五度音程扩展至六度、七度音程,从而增加音乐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此外,还可以利用琵琶的琴弦松紧调整音高,实现音域的扩展。
3.演奏技巧的掌握除了指法和音域扩展技巧外,还有一些演奏技巧可以提高琵琶演奏的技巧水平。
例如,要加强练习双手的独立性,使左手和右手在演奏时可以分别发挥作用,实现更灵活的音乐表达。
此外,了解琵琶的各种演奏技巧,如颤音、顿音和滚音等,可以使演奏更加生动有趣。
三、琵琶演奏的艺术表达琵琶演奏不仅要注重技巧的掌握,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艺术表达能力。
在演奏时,要注重音乐的情感表达,通过音色、音量和演奏技巧的变化来传达音乐的情感。
此外,要注重演奏的细节,如连音、音符切换和音符延长等,以提高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结:中国琵琶演奏技巧是琵琶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掌握基本的演奏姿势和指法技巧,学会音域扩展技巧和演奏技巧,以及注重艺术表达,初学者能够更好地掌握琵琶演奏的技巧和风格。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技巧对于琵琶学习者们有所帮助,能够为他们的琵琶演奏之路提供一些指导和启示。
关于弹奏琵琶的小技巧

关于弹奏琵琶的小技巧琵琶是民乐里最难的,一般都是从小开始学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弹奏琵琶的小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弹奏琵琶的小技巧先说右手,首先假指甲要佩戴正确,露出加指甲的三分之一处即可,胶布一般是可缠绕手指两圈就行,裹的少了假指甲容易脱落,多了的话演奏不便,还有就是手型必须要正确,这是非常关键的,在初学时就必须重视的问题,触弦时小臂要放松,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到指尖,左手的按音非常重要,按弦时食中名小四指的关节必须立起来,不能塌下去,即所谓的“折指”,有的曲目中要注意保留指,还有就是左右手的配合,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慢慢练习加油!琵琶入门难吗琵琶是民乐里最难的,一般都是从小开始学的。
但是琵琶毕竟不是那么容易,有些人三级就弹不了了,有很多人考不到十级的,我小时候幼儿园里四个女孩一起弹琴,长大了只有我到十级了,你可以找个老师的,自学基本不可能,如果你一点音乐基础都没有的话。
级数低的话,还比较容易,但是十级的曲子还是比较难的,不是每只曲子都能弹的,你有些基础之后,自谱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基本功还是要扎实的,建议你还是找个老师。
但是现在费用还挺贵的,好像要找到好的老师也不容易。
但是琵琶语这首曲子在琵琶的曲子中不算怎么难,已经算简单的了,就是弹挑、轮指和推拉而已,三级的孩子就能弹的很好了。
琵琶派系:崇明派崇明地处上海东北角,以《瀛洲古调》琵琶谱师承传授的,由于发源于崇明岛,后人就称崇明派。
崇明派以蒋泰、黄秀亭、沈肇州以及樊紫云、樊少云等世代相传,以隽永、秀丽的文曲风格闻名于世。
崇明派琵琶可追溯到三百余年的清康熙年间,那时,北派琵琶传入崇明近邻的通州地区,有白在湄、自彧如父子、樊花坡、杨廷果等人。
早期崇明派琵琶,是承袭了白在湄的北派琵琶,其风格的演变受当地风土人情的影响。
1916年沈肇州编《瀛洲古调》的出版及徐立荪重编后改称《梅庵琵琶谱》出版,遂使崇明派琵琶得以发扬光大。
我国近现代国乐大师刘天华于1918年随沈氏学习瀛洲古调琵琶曲,并把这些乐曲带到各地演奏,而且于1928年灌制了该派主要乐曲《飞花点翠》,这对推广崇明派琵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琵琶演奏技巧与情感表现

琵琶演奏技巧与情感表现琵琶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典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
在演奏琵琶时,演奏者需要掌握一些特殊的技巧,以达到正确的音色和感觉。
同时,琵琶演奏也需要表现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更好地传达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本文将简要介绍琵琶演奏的技巧和情感表现。
一、琵琶演奏的技巧1、手指技巧琵琶演奏需要使用手指来弹奏琴弦,手指技巧的好坏对演奏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指法和左右手协调技巧,灵活运用各个手指,以达到准确、流畅和音质清晰的效果。
2、音色技巧琵琶的音色是它独特之处,琵琶演奏需要通过一些特殊的音色技巧来表现出琵琶的美妙音色。
如颤音、连音、滑音、变音、打勾等音色技巧,能够丰富琵琶的音色,增加声韵变化,使演奏更为生动、细腻。
3、节奏技巧琵琶演奏需要严谨的节奏感,演奏者需要扎实的节奏基础,准确把握每个乐句的长度和强弱,通过掌握各种节奏技巧如变速、顿挫、点拍等来表达音乐作品的动感和韵律感。
4、音量掌控技巧琵琶的音量掌控需要通过灵活的手指和运用力度等技巧来实现。
演奏者需要准确、自如地掌控各级强度和音量,在创造出飘逸、柔和、雄浑等音质的同时,通过合理运用动态变化手法,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气氛及所传递的内容。
琵琶演奏需要表现作品的情感,为了让音乐更好地传达出琵琶的特色,演奏者需要在技巧上下功夫的同时,在情感表现上更为深入细致。
1、琵琶的柔美琵琶被誉为“天籁之声”,其音色如丝般细腻柔和,演奏者需要通过掌握音量、滑音等技巧,表现出琵琶的柔美飘逸的特质。
演奏者需要注重在音乐中添加落梅、流泪、婉约、悲苦等元素,通过这些情感表现,让音乐更加真实、细腻,引人入胜。
2、琵琶的豪放琵琶也可以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息,表达出激情、坚韧、刚毅、野性等情感。
演奏者可以通过运用打勾、滑音、颤音、连跳等技法来表达出音乐的魅力与热情,让人感受到一种豁达奔放的气息。
3、琵琶的哀愁琵琶音色浅切柔媚、感情丰富,适合表达哀愁、落寞等情感。
传统乐器琵琶的演奏与欣赏

传统乐器琵琶的演奏与欣赏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历史悠久,音色优美,琴筝和箫笛并称为古代“琴瑟箫鼓”四种乐器。
在古代文人墨客中,琵琶是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被誉为“舞台上的仙子”。
它的演奏和欣赏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讨论琵琶演奏和欣赏的一些要点,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更深入的了解。
一、琵琶的演奏技巧演奏琵琶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功底,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琵琶演奏的一些要点。
1. 指法技巧:在演奏琵琶时,指法是非常重要的。
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琵琶的按弦方式和各种音节的表达。
常见的指法包括揉、弹、抹、滑、顿、勾等等。
熟练的指法技巧可以使琵琶的音色更加丰富。
2. 转音技巧:琵琶演奏中的转音是指从一个音到另一个音的过渡。
艺术家可以通过使用滚动、滑动、颤音等技巧来实现转音。
转音的灵活运用可以使琵琶的演奏更加流畅和富有表现力。
3. 发音技巧:琵琶演奏需要注意掌握好发音的力度和节奏。
丰富的发音技巧可以使琵琶的音色更加细腻,给人以更多的情感共鸣。
二、琵琶演奏的欣赏要点除了演奏技巧外,欣赏琵琶演奏时也需要注意一些要点。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1. 音色与情感:琵琶具有独特的音色,不同的演奏者可以通过发挥琵琶的音色特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欣赏琵琶演奏时,我们要注意琵琶的音色变化,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2. 琴音与声音的结合:在演奏琵琶时,演奏者要通过巧妙地运用琴弦和手指的力度来控制琵琶的音量。
在欣赏琵琶演奏时,我们可以关注琵琶的音量大小和变化,感受琴音和声音的结合之美。
3. 曲式与演奏技巧:不同的曲式对琵琶的演奏要求也不同。
欣赏琵琶演奏时,我们可以关注不同曲式的演奏技巧,如快板、慢板、变调等等。
这些技巧的巧妙运用会给琵琶演奏带来更多的魅力。
三、琵琶的演奏与欣赏对比与联结琵琶的演奏和欣赏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演奏琵琶,人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演奏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通过欣赏琵琶演奏,人们可以享受音乐的美妙,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演奏的技巧
琵琶演奏技巧相当丰富,但最最基本的指法无外乎按弦(对左手而言),弹挑和轮(对右
手而言)。
其它的指法多是由这些基本指法演变而来。
建议在弹奏琵琶时,最好能对着镜子练。
这样,就可以看清自已演奏的姿势,指法是
否有错,便于纠正,可使我们少走弯路,在相同的时间内,更有利于演奏水平的提高。
1、按弦中常见问题
按弦是左手最最基本也最最重要的指法。
在按弦中,最容易出现按弦不实、不准的现象。
尤其是初学者,因手指无力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按弦时,左手四指关节应自然弯曲呈孤状,不宜作平直的姿势。
尤其中指和名指三个
指关节,在按弦时必须要向外突出,不可作平按作平凹状。
在按弦时指端触弦的部位也应
严格要求:食指的按弦触点在指端中部的偏下侧,中、名、小指在指端中部的偏上侧,拇
指按弦触点在指甲的右侧。
这样,在按弦时方不至于碰到相邻的弦而发出杂音。
按弦的准备动作是“抬指”。
抬指是以指根关节为基点,将按指迅速抬至一定高度,然
后向按音点用一定的垂直弹性冲力打在弦上,将弦按实称为落指。
落指的位置即触弦点必
须准确,正确位置应在紧挨相、品的上方,远了则弦不易按实,音准也难以把握。
若直接
按在相、品上端或下端,则发出的是一种不明亮的而带“木”的音色,就不是乐音了。
落指
时左手指所用的力度(按力),不宜过重或过轻,也不可将弦向左拉或向右推。
按力过轻时,弦不易按实,由于弦未与相品密切接触而会产生噪音;按力过重或向作拉按或推按时,由于
弦身与相品位按触后又作了向内的“纵起”,或弦身离开了原来的垂直弦位,弦身都已增加
了一定的紧张度,&127;弦音会相应地增高,乐音就不准了。
子、中、老、缠四条弦的粗细并不一样,它们的张力亦不相同。
子弦最细,张力最小;缠弦最粗,张力最大。
所以按力在每条弦上各不相同,由子弦到缠弦张力相应要增大。
在按放动作上,应注意左右手的合作关系,一般应在右手弹弦前瞬间,左手指先将弦
按好;又在下一音的右手弹弦前之瞬间,左手指方可离弦。
在按弦后,应根据所按乐音的长度,来决定应在什么时候离放。
如所按乐音的长度较长,按指按在弦身上的时间亦须较长;
反之则短。
因在按弹发音之后,按指仍然将弱按在品或相位上进,会有余音流出。
如果不
管所按匀音的长度如何,都是按后即放,就会使所按的乐音都变成断音,而且还会带出轻
微的空弦音来。
按指要求左手各指关节的活动非常灵活有力,无琴时可作模拟练习:即先把左手腕部固定在桌面或大腿上,然后将左手各指次第作打下、提起的动作,动作须慢用力须强。
还有,在换把、跳把时,很容易产生按音不准的现象,平常练习时应多作换把、跳把的练习。
[小精严格的按弦需从抬指落指、指端触弦点、触弦点同相、品正确位置三方面去认真训练。
但是在演奏中要使按弦得到良好拨弦音质的重要关键还在于左手按弦与右手拨弦在时间上
能否做到同步配合。
即左手的按弦准备与右手的拨弦准备能否在同一瞬间完成。
左右手的
互相配合只有在同步进行条件下,严格正确的按弦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
弹挑常见问题:
弹挑是右手指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法,琵琶二字的命名,亦出自弹挑。
“推手前曰
枇(即弹),引手却曰杷(即挑)”。
右手的某些其它指法与汇组指法均由弹挑衍变而来。
初练弹挑时,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弹出时前臂向下移动,挑进时前臂向上移动。
一弹一挑前臂的活动一上一下形如切菜,既难看又弹不好,对弹挑在演奏中的运用和发挥局限
极大。
另外对弹挑的派生指法会产生联锁反应,后患无穷。
练习弹挑指法时要注意手形姿势:手腕背面呈小量外突,手背面与面板呈斜状即小指侧处的腕关节作向外前方稍稍抬出(这时为了使拇、食指甲与弦身接触时,在横的角度方面易于相仿之故);拇、食两指的指甲尖端要一般齐(拇指短而食指长,要使两指一般齐,食指
须呈微弯);不要把食指放在下面作左下方弹、拇指放在上面作向右上方挑(这种姿势叫“鸡眼”,两指发音量与音色差异很大),而要把拇、食指端捏成“凤眼”,因为用凤眼姿势演奏弹挑时,易于使拇、食两指指甲端在弦身的同一点上触弹,发音量及音色易于一致。
练习弹挑时,保持手形基本不动,初练时,尤其不要用前臂及腕部运力,而仅靠拇指和食的指关节运动。
所以弹挑时必须首先练好拇、食指的指关节的运动与用力。
因为弹挑
时是用指甲尖端来触弹弦身,指关节离指甲尖端较近,手指的运动幅度较小,每作一次弹
或挑所耗费的时间可以缩短,易于作快速的弹挑。
同时,在练好指关节的用力方法后,也
能在动作非常快速、运动幅度极小的情况下作出强弱的变化来。
特别是“滚”指,是在弦上
作连续而均匀迅速的弹挑,产生一种类似长音的效果,对弹挑音色、音量的一致性要求非
常严格,所以在初练弹挑时,一定要做到音量一致,节奏均匀。
轮指常见问题:
轮指是右手指法中另一重要指法,几乎没有一个曲子不用到它。
由轮指汇成的指法特别多,如带轮、扫轮、满轮等。
白居易《长恨歌》中所叙的“大珠小珠落玉盘”并非艺术夸张,指的就是轮指的演奏效果。
在演奏和音时,轮指更是发挥了它独特的作用。
轮指较其它指法来说,相对要难练一些,因为它要克服我们手指生理上的种种局限。
有很多人放弃琵琶,大多是因为轮指难练。
练好轮指,对表达一个曲子的内涵至关重要,
初学者则要在一接触琵琶就要开始练轮指。
[小精灵儿童网站]
灵在吉它演奏中,有不少技巧与琵琶类似,其中之一便是轮指。
只是吉它的轮指一般是三指轮(即用食、中、无名指),半轮时方加入小指,且用的是“勾”,大拇指一般不参与轮,只用来弹低音以求得和声效果,所以吉它的轮指相对要容易些。
琵琶轮指是用五指轮流去触弦,共得五声,且要求这五声发音量相仿,节奏均匀。
我们五个手指的长短、粗细、掌指关节间的宽度等都不一样,而且在触弦时,它也不象平常
我们习惯的把手指向内勾,而是要一个一个地把手指向外弹出去,且触弦的部位要集中在
五市分内。
所以,练好轮指是要费一定的功夫的。
轮指常见的问题是各指发音不均匀,不连续。
一般是大、食指音重,中、名、尤其是小指发音轻;大指、食指之间,大指、小指之间不连续;轮的整个间量较弱;轮的发音伴有较
大噪声等。
轮指主要是靠手指的关节运动发声的。
而我们的手指一般大、食指关节较粗,力度大,而中、名、小指相对要细些、力量也小,尤其是小指,更是如此。
所以,可先将中、名、
小三个手指的指关节作频繁的屈伸动作,以使增强各指关节的运动灵活度与力度。
中、名
小三个手指指甲在与弦身接触时所成横的角度要小些;弹弦时各手指尽可能向面板方向作内压。
各指发音的时值不均匀,中、名、小三指弹弦速度较快而音量小,可将中、名、小三个手指用极慢的速度和较强的音量,使其纠正太快的习惯。
拇指挑与食指弹这音的时值较
其它指之间长,大都由于在轮的开始时只会用食指起轮之故,可改用拇指起轮的方法。
而
对于大、小指间时值长的现象,则多是因为只会用拇指起板之故,可改用食指起轮的方法。
轮的整个音量较弱,多是因为手指不灵活,力量小。
平时要加强手指的灵活性及力量的练习。
可随时将各指作单独而频繁的屈伸运动,以增强各指关节的灵活性与力度。
在轮
的过程中,要注意用各指的关节来运动。
轮的发音伴有较大噪声,尤其是拇指挑时噪音特别大,在练习时,先将拇指的两个关节的运动都练得非常灵活;次将拇指养成运转到名指处然后挑弦的习惯;再注意拇指甲与弦
身在触弦时的时间要愈少愈好,触弦面积要愈小愈好。
统而言之,在轮指练习中,要特别注意手指的灵活性与力度。
一开始练轮指时,可默念“一二三四”的节奏,每一节奏开头要重弹,由慢速开始练,到练到一定程度时,手指自
然会加快,长此以往,轮指就练成了。
为了加强指关节的灵活度,在不练琴时,也可进行模拟练习,方法如下:
把腕关节固定在桌面上,即手掌根部与腕关节相连的部位靠在桌面上(手背向上),将要练习的手向手掌方向弯屈,再将弯屈着的食指向前方用力弹出。
在作上述的伸出运动时,须强迫第二、第一指关节运动和用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作伸出运动时,先将指甲用力抵靠在桌面上,然后用力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