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英]凯恩斯著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英]凯恩斯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cc9de8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9.png)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一部深奥的经济学著作,但其主题却触及了人类社会的核心问题——就业与经济稳定。对我而言,这本书不仅是经济学理论的探讨,更是一次对现实世界深度思考的旅程。
书中对有效需求不足的论述,让我深刻理解了经济危机的本质。凯恩斯通过严谨的分析,揭示了经济危机并非偶然,而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的矛盾。这一观点让我对社会经济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经济政策有了新的理解。
尽管如此,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让我意识到经济学不仅是冷冰冰的数据和模型,更是一门关乎每个人生活幸福的学科。通过这本书,我开始更加关注经济政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激发了我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
第四篇范文:《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英]凯恩斯著读后感——分析与评论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学著作。在分析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它的写作风格、人物塑造和主题深度都令人印象深刻。
在本书中,凯恩斯还对货币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提出了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人们持有货币是出于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比。在此基础上,凯恩斯得出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总需求。
凯恩斯的理论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他通过对现实经济数据的分析,证明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正确性,并为企业、政府和中央银行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本书发表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迅速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并对全球经济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凯恩斯的这本书具有清晰的逻辑框架。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就业问题,第二部分分析了利息问题,第三部分探讨了货币问题。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本书的主题层层递进,逻辑严密。在每一部分中,凯恩斯都先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框架,然后通过实证数据对理论进行了验证,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本书的内容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凯恩斯原是一个自由贸易论者,直至20年代末仍信奉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保护主义对于国内的经济繁荣与就业增长一无可取。
甚至1929年同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就德国赔款问题论战时,还坚持国际收支差额会通过国内外物价水平的变动,自动恢复平衡。
1936年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 Interest and Money,简称《通论》)出版时,凯恩斯一反过去的立场,转而强调贸易差额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信保护政策如能带来贸易顺差,必将有利于提高投资水平和扩大就业,最终导致经济繁荣。
凯恩斯认为,传统贸易理论以各项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已经充分就业为前提,宣扬按照比较成本原理进行贸易,既有充分就业,又享分工之利。
但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这一前提,而却经常存在大量非自愿失业,如果一国按照传统理论自由贸易,虽可从事有比较优势部门的专业化生产,取得某些分工之利,但放弃或缩小比较优势不大或无比优势部门的和平,则必然是失业更趋严重。
故凯恩斯断抗议传统贸易理论不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
他还批评传统理论只注重分工的利益和强调对外收支均衡的自动调节过程,而完全忽略贸易差额对国民收入就业的影响。
认为就一国而言,后者较前者更重要,因为顺差能增加收入,使资金流入,利率降低,投资提高,就业扩大;反之,"若为逆差,则可能很快就会产生顽固的经济衰退。
"由此,凯恩斯赞成贸易顺差,并重新推崇起重商主义,认为"重商主义,学说里含有入学真下成分。
"不过在肯定重商主义某些观点的同时,他也承认"实行重商主义所能取得的好处,只限限一国,不会泽及全世界"。
凯恩斯的观点带有很强的独断性,往往没有过硬的实证支持,至少在他的时代是如此。
开篇的那个强硬的论断——工人与雇主争议的工资是名义工资而不是实际工资,可以说是经济学史上革命性的一页,凯恩斯却从来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论证。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由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对于经济学的发展和货币政策的制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部著作的阅读和思考,我对于就业、利息和货币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这部著作中,凯恩斯首先对于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批判和否定。
传统的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是自我调节的,供求关系决定了价格和就业水平。
然而,凯恩斯指出,在现实经济中,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供求关系也并不能完全决定价格和就业水平。
这一观点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中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市场的不完全有效性和供求关系的不完全决定性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凯恩斯在书中提出了“有效需求”的概念,即经济体中的总需求水平决定了就业水平。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经济运行的本质非常重要。
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有效需求的萎缩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许多国家都在面临着就业困难和经济增长放缓的挑战。
凯恩斯的观点提醒我们,要想解决就业问题,就必须要提高有效需求,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从而实现就业水平的提高。
另外,凯恩斯还对货币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他认为,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已经成为了各国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凯恩斯也指出了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即在一定条件下,货币政策可能会失效,甚至会产生反作用。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当前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提醒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货币政策的执行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对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阅读和思考,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经济学在解释和预测经济运行方面的重要性,也对于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经济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经济分析能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就业利息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货币通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6年所著的一本经济学著作,该书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本书中,凯恩斯提出了一种新的货币理论,即利息汇与现金流汇的相互关系,从而提出了流动性陷阱和公共支出政策等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思想。
此外,凯恩斯还提出了政府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
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认为凯恩斯对经济学理论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尤其是他在世界经济危机时期提出的政府干预思想,深刻地改变了以往对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的传统经济学思想。
在凯恩斯的理论中,对就业问题的关注,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凯恩斯认为,增加公共支出是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稳定的有效手段。
在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出现时,政府需要通过调整利率等手段来调控经济,在保护就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凯恩斯的理论在当时被广泛应用,其经济政策思想对经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今的世界经济也并不完全是自由市场经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凯恩斯对货币理论的探究,也引发了许多学者对货币与经济关系的深入探讨。
其中,对于货币的流通性,以及利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凯恩斯所提出的理论为后来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指导。
不过,对于凯恩斯的政策思想和货币理论,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例如,一些人认为过度的政府干预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而货币政策也并不总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凯恩斯的《就业利息货币通论》无疑是当代经济书库中的一本重要著作。
其对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发展,以及货币流通性等方面的探讨,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同时也应该审慎地评价和应用其中的政策思想,以逐渐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发展。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在我翻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之前,我对经济学的认知还停留在一些表面的概念和常见的经济现象上。
然而,当我真正深入其中,才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挑战和启发的知识领域。
凯恩斯在这本书中提出的观点,对于我这样一个非经济专业的读者来说,起初是有些晦涩难懂的。
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他的理论所吸引,也开始尝试用他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经济现象。
书中关于就业的论述让我印象深刻。
凯恩斯指出,充分就业并不是一种常见的状态,实际的就业水平往往受到有效需求的制约。
这让我想起了身边的一些真实情况。
就拿我们家附近的那个小工厂来说吧,前几年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订单多得做不完,工厂里的工人天天加班加点,还招了不少新员工。
可这两年,市场需求一下子萎缩了,订单大幅减少,工厂不得不裁员,剩下的工人也只能上半天班,工资也跟着降低了。
大家都愁眉苦脸的,因为工作不稳定,收入减少,生活质量也跟着下降。
再说利息,凯恩斯认为利息并不是对等待或者节欲的补偿,而是对货币流动性偏好的报酬。
这可真是颠覆了我之前的想法!以前我总觉得,把钱存银行拿利息,是因为我们忍住了不花钱,所以银行给我们一点奖励。
但按照凯恩斯的说法,是因为人们喜欢手里持有货币的灵活性,所以才会有利息这回事。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叔叔,他有点小钱,一直纠结是把钱存银行拿利息,还是拿去投资做生意。
他担心投资有风险,又觉得银行利息太低,纠结来纠结去,最后还是选择了一部分存银行,一部分投资。
结果投资的那部分还真亏了点钱,他那个后悔呀,直说还不如都放银行拿利息呢。
说到货币,凯恩斯强调了货币对经济的重要影响。
货币不仅仅是交换的媒介,还能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决策。
这让我想起了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收到了红包,手里的钱一下子多了起来。
有的人就会选择赶紧去买自己一直想要的东西,有的人则会想着把钱存起来或者做更长远的打算。
这其实就是货币在影响着我们的消费行为。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共3篇)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共3篇)第1篇: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通论》读后感本书作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著作。
他提出的“有效需求”和“乘数理论”代替了传统的经济理论,获得了经济学界的公认,并被人们称之为“凯恩斯革命”。
由于本书,凯恩斯不但被认为是本世纪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家,而且还被置身于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西方经济学家,能与亚当斯密相提并论,他也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资本主义的救世主”。
本书出版后,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世界通用的名词。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就业量决定有效需求,也即消费,而就业量取决于消费倾向和投资量。
在假定社会的消费倾向为既定的情况下则就业量的均衡水平决定于当前的投资量。
投资量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利率所确立的投资引引诱。
凯恩斯极其强调资本市场的力量,这是他高于后世货币主义者之处。
货币主义者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通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货币数量,就可以控制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稳定发展。
凯恩斯却雄辩地指出,带有投机需求的货币是促使利息率剧烈波动的主要因素,投机需求主要是出于人们对未来的主观预测,这种预测的变化是不可能通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来抵消的。
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在决定利息率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进入20世纪,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先后发生了多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特别是1929-1933年以美国为主导爆发的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最持久、最广泛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失业严重,企业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购买力下降,市场供求力量失衡,这一严重的现实使得新、旧古典经济学理论陷入“经济学危机”。
传统的经济理论已无法解释大萧条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更不能为摆脱危机提供“有效的”对策。
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凯恩斯发表了《通论》,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就业,以缓解市场供求力量失衡的问题,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并被当时的美国总图罗斯福所接受,史称“罗斯福新政”,通过一段漫长的时间渡过了这次的经济大萧条。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一部经典的经济学著作,作者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这本书对当代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之一。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货币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提出了许多新颖的经济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对“有效需求”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中的有效需求不足会导致失业率上升,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
他提出了政府应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以解决失业问题和促进经济增长。
这一理论对当今世界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许多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在书中,凯恩斯还对货币通论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他认为,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对货币供应的控制是保持经济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他提出了“流动性陷阱”理论,指出在某些情况下,通过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可能会产生逆效果,从而需要通过财政政策来进行干预。
这一理论对当今世界各国的央行货币政策制定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阅读,我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书中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探讨让我对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所在的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凯恩斯的理论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实际的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我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货币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经典的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对当今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著作。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深入研究经济学理论,为推动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由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著的一部经济学著作,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之一。
这部著作在经济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理解和解决当代经济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强调了政府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市场经济会出现失业和经济不稳定的问题,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和调节。
这一理论对于当代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我们理解和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凯恩斯的理论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经济的本质和规律,找到更加有效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
通过阅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我们应对当代经济挑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另外,通过阅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我也对经济学家凯恩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凯恩斯是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理论和方法对当代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对于经济问题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以及对于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阅读他的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思想和理论,也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我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当代经济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部著作不仅是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也是我们理解和解决当代经济问题的重要参考书。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深入地研究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为我们应对当代经济挑战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业、利息和通论》读后感
本书作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著作。
他提出的“有效需求”和“乘数理论”代替了传统的经济理论,获得了经济学界的公认,并被人们称之为“凯恩斯革命”。
由于本书,凯恩斯不但被认为是本世纪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家,而且还被置身于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西方经济学家,能与亚当斯密相提并论,他也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资本主义的救世主”。
本书出版后,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世界通用的名词。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就业量决定有效需求,也即消费,而就业量取决于消费倾向和投资量。
在假定社会的消费倾向为既定的情况下则就业量的均衡水平决定于当前的投资量。
投资量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利率所确立的投资引引诱。
凯恩斯极其强调资本市场的力量,这是他高于后世货币主义者之处。
货币主义者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通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货币数量,就可以控制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稳定发展。
凯恩斯却雄辩地指出,带有投机需求的货币是促使利息率剧烈波动的主要因素,投机需求主要是出于人们对未来的主观预测,这种预测的变化是不可能通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来抵消的。
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在决定利息率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进入20世纪,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先后发生了多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特别是1929-1933年以美国为主导爆发的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最持久、最广泛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失业严重,企业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购买力下降,市场供求力量失衡,这一严重的现实使得新、旧古典经济学理论陷入“经济学危机”。
传统的经济理论已无法解释大萧条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更不能为摆脱危机提供“有效的”对策。
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凯恩斯发表了《通论》,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就业,以缓解市场供求力量失衡的问题,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并被当时的美国总图罗斯福所接受,史称“罗斯福新政”,通过一段漫长的时间渡过了这次的经济大萧条。
凯恩斯认为,导致“经济大萧条”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就业水平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
政府要想办法促进有效需求,而最好的办法是提高就业、增加工资以增加消费,增加穷人收入,实行赤字预算与适度的通货膨胀政策。
凯恩斯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充分就业的难以实现就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
根据以往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商品供不应求,企业家雇佣更多的工人来扩大生产;当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商品必然供过于求,企业家必然增加商品存货或者降价促销,这就导致利润下降和减少工人以缩减成本。
我们在高中历史课本中也曾了解到,大萧条时美国资本家把新鲜的牛奶倒入河里,也不用于销售——这就是生产过剩,而有效需求不足。
所以当出现经济萧条情况时,最重要的是促进就业,增加有效需求,而这些凯恩斯认为应该由政府干预。
而本书则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指出了政府调控的核心目标,既充分就业。
因为只有充分就业才能保证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各国政府多数依据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来进行各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这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道德建设、法制建设和经济理论研究,还是很有启发的。
具体来说,至少有两点。
第一,《通论》有力地证实:市场不是万能的。
由于市场中各个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不可能完全协调一致,所以经济萧条(乃至经济危机)和大量失业的“市场失灵”的现象会时常存在。
因此,国家有必要使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将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空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通论》也说明了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该通过何种途径
来消除这些“市场失灵”的现象。
凯恩斯认为,“市场失灵”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投资不足,而投资不足所引发的收入下降又导致了消费的萎缩。
货币政策的推行便是通过利息率的降低来刺激投资的增长,进而拉动消费的增长。
当货币政策刺激投资增长的力度不足以完全消除“失灵”现象时,国家就必须同时使用财政政策的手段,把资金直接投资于“公共工程”等,以便扩大内需,从而达到消除“失灵”现象的目的。
此外,凯恩斯认为,虽然贸易顺差对于提高国内的就业和收入水平有好处,但各国应当尽量通过扩大国内需求来提高收入和就业水平,不应该过分依赖贸易顺差。
这一点与中国的情况非常相似,中国主要是依靠贸易顺差,在国际上以低廉价格销售产品,并经常被其他国家反倾销,这对我国是十分不利的。
我们也应该提高就业与收入,拉动消费,促进有效需求。
因为各国追逐出口顺差的结果,势必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结果使大家都遭受损失。
凯恩斯也批评了自由放任的企业制度。
他认为,这种制度有两个最大的弊端:一是不能实现充分就业;二是造成财富与收入的分配不公平。
但他依然认为私有财产制度对于保持经济的效率和个人的自由是不可缺少的。
自由放任的企业制度是万事以盈利为先,不考虑公众利益,如果政府加以干涉的话,会有引导的作用。
不过这个程度很微妙,不干涉不行,干涉的太过了也会影响市场的发展,这个度十分难把握,而且方法也很难选择。
旧的资产社会提倡自由主义经济,而经济大萧条时凯恩斯理论的出现为大家带来的新的光明。
我认为,这个主张是十分有用的,因为是它帮助美国度过了萧条时期,带来了经济的复苏。
哪怕在现在,我认为也是有价值的,像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这么多华尔街的公司倒闭,包括雷曼公司。
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借贷体系出了问题,资本家利益熏心,把钱借给无法保证信用的人,所以当其中一条链锁出现断裂,整个体系就面临崩溃。
如果政府加以干预的话,要求贷款人的条件更加苛刻,这样的话链锁就不会这么容易断裂。
凯恩斯还提出了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性偏好。
凯恩斯认为决定收入和就业水平的因素主要有这三大心理变量和货币供应量。
进而,凯恩斯认为,这些因素所决定的收入和就业水平,往往低于充分就业时的水平,从而使经济运行长长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并伴随着大量的、持续的非自愿失业。
除了三大心理规律,凯恩斯还提出了四个理论:乘数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物价理论、工资理论。
归根结底,该书中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解决危机和失业问题的对策和政策,不外乎使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的数值处于能维持充分就业的状态。
消费倾向、预期收益、供给价格与流动性偏好这四个变量系由人们的自发市场行为所决定,因此,国家的政策很难加以控制。
只有控制货币数量,能由国家的货币政策所掌握。
所以,国家必须直接进行投资来使社会的投资量等于充分就业状态条件下的储蓄量,以便解决资本主义的危机和失业问题。
不断发展的凯恩斯经济学,不仅使资本主义世界获得好处,也使中国这样的社会注意国家从中受益。
在马克思构建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强调了政府干预的重要作用的,认为对市场的适当引导和干预都是适当的。
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其实很大一部分都与凯恩斯的这套理论十分符合,因为都是强调政府干预的重要性。
不过我认为中国的政府干涉市场过多,反而阻止了市场经济自由的发展,还没有强大起来已被政府扼杀,导致市场的不平衡,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美国实行政府干预市场,是美国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出现了问题政府才进行干预,而中国的市场才刚一开放,政府就出手干涉,未免过早,应该先放养一段时间为好。
毫无疑问,凯恩斯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敢于打破旧的思想的束缚,承认有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对整个宏观经济学学的贡献是极大的。
他承认资本主义社会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外,还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原因就是有效需求
不足,所以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出现小于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均衡。
这样,凯恩斯在背叛传统经济理论的同时,开创了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学。
因此,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金融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阅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可以从中学习到对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方法,同时也对宏观经济学的知识有了一些了解,为下学期的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以上就是我对凯恩斯本人以及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感想。
虽然对该书中理论和表述不是十分理解,但通过阅读该书使我从中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