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制度流程

合集下载

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长期革命实践中所获得的宝贵经验。

为了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紧密依靠群众,坚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党员联系群众1.每名党员都应主动联系非党员群众,每名党员联系3-5个生产经营单位,重点要与涉及相关人员交流、谈心,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对有问题或困难的群众要及时给予精神上的疏导和鼓励,必要情况下要适当给予行动或物质上的帮扶。

2.支部指定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人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工作,要定期与培养对象谈话,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不足,帮助他们尽快提高和进步,对培养考察情况要向党支部报告并按要求登记。

3.党支部委员每人联系1-2个班组,每周深入到班组中间,了解掌握联系班组的安全、生产、经营、成本等方面工作情况。

积极参加联系点的班组会,查找班组中的各类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计划,安排落实整改,定期跟踪进展情况。

对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上报党组织予以安排解决。

了解班组职工思想、工作、生活、家庭方面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做好员工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

还要主动与非党员中层管理人员联系,重点了解他们思想、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及时向支部或相关行政领导反馈,以帮助党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1.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扬民主作风,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凡涉及重大问题、重大项目、重大决策及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真实体现员工意愿,严格履行民主程序,并按要求进行通报或公示。

2.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通过组织开展专题讨论、基层调研、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广泛收集基层部门、基层员工的建议和建议,并要结合实际消化吸收,以促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3.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密切联系群众,要通过基层走访、交心谈心活动,掌握分管部门员工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和宣传解释工作,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或困难。

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改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的方式,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特制定本制度。

一、强化组织领导。

1、高度重视党员联系群众工作的开展,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本系部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2、对联系群众工作落实不力、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及时认真办理或敷衍了事,导致出现越级上访或造成不良后果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的方法及途径。

1、建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工作网络,负责联系群众工作的具体实施。

力求做到:有一个工作场所、有一批服务项目、有一套工作制度、有一批工作骨干、有一支志愿者队伍。

2、建立情况通报制度。

院党委作出的重大决策和系党总支的工作情况都要及时向党员和群众进行通报。

应当在党内公开的,采取会议、文件等形式进行通报;应当向社会公开的,要通过宣传标语和召开群众会议等途径公开,原则上每月公开一次以上。

3、建立群众代表意见征集制度。

每季度向群众代表发放一次征求意见表格,系党总支结合工作实际,每季度召开一次群众意见分析会,将收集的意见进行分类解剖,明确办理责任人并予以实施。

4、健全和完善党员责任岗、党员承诺制。

切实深入推行党员责任岗、党员承诺制,合理设置岗位,公开进行承诺,尽可能体现针对性和时效性。

系党总支应结合党员民主评议,对党员的履岗情况和承诺事项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5、开展民情恳谈活动。

对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等都应召开恳谈会,开展民情恳谈活动,广泛听取民意。

民情恳谈活动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参加恳谈会的对象视恳谈事项具体确定,也可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产生。

民情恳谈开展情况应以一定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布。

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第一条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坚持走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范围: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由各党总支、党支部具体组织落实。

按照“六个一”“四个一”的要求,每个党员根据具体情况至少联系1-2名群众。

第三条联系、服务方式:面对面交流、走访慰问、电话沟通、工作指导、短信互动、网络共享。

第四条联系、服务的主要任务:1、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主要任务是:(1)与联系对象谈心交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的情况,积极向党组织及有关部门反映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向他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党员领导干部每年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实际困难或问题。

党员积极帮助联系对象出主意、找对策,帮助解决联系对象的问题。

(3)帮助联系对象特别是入党积极分子提高对党的认识,促使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

(4)自觉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和利益,坚决同侵犯群众权益的错误倾向和行为做斗争(5)每个党员都要做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虚心听取并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2、学校领导干部联系、党支部的主要任务是:(1)检查督促党支部贯彻执行党总支有关政策、规定、要求的落实情况。

(2)指导党员队伍建设,落实和提高“三会一课”质量。

(3)指导工作方法,帮助党支部改善工作和活动条件,解决党支部自身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条联系、服务要求:每两个月至少到联系部门检查指导工作一次;每学期至少参加研究工作会议一次;每两个月至少与联系群众联系一次。

第七条党支部每半年召开一次群众座谈会,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

第八条检查与考核:1、总支、党支部要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列入党员目标管理考核指标,每半年对联系情况进行一次检查。

2、把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列入年终考核内容,并且作为评先、评优的基本条件之一。

党支部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党支部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党支部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篇一: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是促进党员队伍的自身建设,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措施,是密切党群关系,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把党的方针政策化为群众行动的良好途径。

1、每位党员要联系1~2名入党积极分子或普通群众,经常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需求,向他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每学年二次向党支部汇报联系情况。

2、主动配合组织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耐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关心群众生活工作,努力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及时向党组织反映。

3、党员要谦虚、谨慎听取群众的批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融洽与群众的关系,把群众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

4、要教育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爱国家、爱集体、爱。

5、对入党积极分子要经常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情况,向党组织反映其愿望和要求,以实际行动向入党积极分子言传身教,鼓励和帮助其积极上进,端正入党动机。

6、党支部每学期要对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总结经验,发扬先进。

7、党支部要采取召开群众座谈会和个别访问谈心等形式,听取群众对党员的思想、作风的反映,接受群众的监督,篇二:党支部联系群众制度党支部联系群众制度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发扬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团结广大党员和群众,保证我校工作的顺利完成,特制度党支部联系群众制度。

一、建立党支部联系群众制度的指导思想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发挥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化解矛盾,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为我校的改革发展贡献才智。

二、建立党支部联系群众制度的内容1.学习、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落实我校各时期的工作重点;3.执行我校各项制度和规定及所务会精神;4.听取群众对我校和本单位的工作建议和意见;5.了解群众的“热点”和“难点”问题6.听取群众对反腐倡?工作的意见;7.如实向上级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党员联系群众制度_规章制度_

党员联系群众制度_规章制度_

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一、党员分类。

根据本村实际和党员队伍的结构情况,从有利于加强党员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要求出发,对党员进行分类(一)按照党员是否跨市域流动,把党员分为在家党员和外出党员。

(二)按照党员的年龄、从业和外出流动等情况,分别建立老龄、种养业、务工经商和外出党小组等。

根据“行业相近、居住相邻”的要求,把党员分配到各个党小组。

各党小组组长一般由党组织委员担任。

(三)按照本村实际工作需要和党员各自特长,设立宣传教育、民主监督、项目建设、矛盾调解等岗位,采取“因事设岗、个人选岗、组织定岗”的方式,引导党员积极认领责任岗,并根据工作需要,吸收本村素质好、讲公道、能宣传的非党员群众协助有关岗位的工作。

二、联系方式。

根据分类情况,按照“党员联户、小组联人、岗位联事”的方式进行联系。

(一)党员联户。

按照就近就便、有利用于开展工作的要求,组织本村所有党员与群众联户。

在家党员要与相邻群众联户,在外党员要与同城的本村外出人员联户,每个党员具体联系的户数,可根据党员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

联户党员的主要职责是,向所联系群众宣传上级党组织重要指示和政策以及本村村民自治章程等;及时向联系的群众传达村党组织会议、村两委联席会议和村民代表的决议和决定,并带领所联系群众认真贯彻落实;抓好计生、禁毒、综治等工作,认真听取和反映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反馈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二)小组联系人。

各党小组要结合各自特点,有重点有选择地与群众联系。

1、老龄党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力所能及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凝聚老协会员、调解邻里纠纷、教育下一代等方面发挥余热,并与青少年结对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优秀青年向党靠拢。

2、种养党小组主要任务是:组织种养群众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指导联系群众提高种养技术,提供种养信息、资金、技术等服务,并有针对性地与非党种养大户之间开展结对活动,引导非党种养大户主动向党组织提出申请。

学校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学校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学校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学校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是促进党员队伍的自身建设,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措施,是密切党群关系,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把党的方针政策化为群众行动的良好途径。

1、每位党员要联系1~2名入党积极分子或普通群众,经常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需求,向他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每学年二次向党支部汇报联系情况。

2、主动配合组织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耐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关心群众生活工作,努力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及时向党组织反映。

3、党员要谦虚、谨慎听取群众的批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融洽与群众的关系,把群众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

4、要教育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爱国家、爱集体、爱学校。

5、对入党积极分子要经常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情况,向党组织反映其愿望和要求,以实际行动向入党积极分子言传身教,鼓励和帮助其积极上进,端正入党动机。

6、党支部每学期要对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总结经验,发扬先进。

7、党支部要采取召开群众座谈会和个别访问谈心等形式,听取群众对党员的思想、作风的反映,接受群众的监督。

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1]

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1]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

为了发扬光大这一传统优良作风,进一步促进党员同群众的密切联系,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特制订如下制度:一、任务与内容1、自觉地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自己的模范行动和深入细致的宣传解释与思想政治工作,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完成党的任务。

2、严格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心群众疾苦,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3、遇事同人民群众商量,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在人民群众中寻求智慧和力量,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4、自觉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和利益,坚决同侵犯群众权益的错误倾向和行为做斗争。

5、每个党员都要做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虚心听取并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形式与方法1、谈心家访。

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经常主动找群众谈心、交流思想,利用休息时间到群众家中进行访问,随时掌握群众思想状况、家庭生活情况,及时帮助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2、召开座谈会。

党支部要定期召开党、政、工联席会议,党支部与民主党派恳谈会;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对机关和党支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群众的评议。

3、开展“双结对”活动。

每个党员与群众和学生对,根据支部要求担负起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人的责任。

关心群众和学生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负责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至少每季度要同培养对象谈话一次,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不足,帮助他们尽快提高和进步,并将培养考察情况及时向党支部报告,还要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上认真填写考核意见。

4、切实为教工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群众最盼的事、最怨的事,从群众最怨的事情改起,从群众最盼的事情抓起,努力提高群众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满意度。

三、检查与考核1、每个党员每半年向党支部汇报一次联系群众工作情况。

2、支部将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列入党建目标管理考核指标,每半年对联系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向办党组汇报。

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

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

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
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是密切党群关系,组织带领群众完成好工作的一项举措,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确定联系和服务对象
1、每个党员自定结对帮扶困难群众。

2、由党支部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联系1-3名帮扶困难群众。

二、开展联系活动的方式方法
1、参加本村社会活动,密切与群众的联系。

2、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为所联系的群众排忧解难。

3、每月至少找联系对象谈话一次,并做好记录。

4、每年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搞几件有意义的主题实践活动。

5、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情况,向他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他们的思想脉博,做好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工作、生活等方面问题。

6、对于联系对象的情况,要定期向党组织进行汇报或者提出书面反映。

7、对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情况,作为评定优秀党员的条件之一。

三、明确工作职责
1、党组织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具体组织工作。

2、要加强对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情况的督促检查,总结推广经验,推动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落实。

3、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要坚持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典型宣传,扩大工作影响,真正把这项民心工程做好做实。

4、上级党组织要加强工作指导,明确工作要求,引导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有序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制度流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制度
一、联系群众的内容:
(一)积极宣传并带领群众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
(二)妥善处理群众中的矛盾,做好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搞好同志间的团结;
(三)经常听取并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和要求;
(四)引导群众树立主人翁思想,帮助群众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五)关心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二、联系群众的范围:
一是入党积极分子。

主要是帮助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考察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情况;
二是一般的群众。

主要是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与他们结对子,开展帮扶活动。

三、联系群众的途径:
(一)党支部每半年召开一次群众座谈会,听取群众对党支部、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的民主评议,听取群众对本部门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二)领导干部应坚持深入基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党员联系群众可采取个别走访、谈心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关心并尽可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坚持汇报、检查和指导:
(一)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每季度应将联系群众的情况和群众的反映向党委或所属党支汇报。

党支部应将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尽量解决或向党委反映;
(二)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和党员联系群众要责任明确,落实到人,定期检查。

中共丹江口市实验小学支部委员会
2017年3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