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开题报告范文
傲慢与偏见开题报告

傲慢与偏见开题报告1. 背景《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19世纪英国乡村社会为背景,描述了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与达西先生之间的波折故事,展现了社会阶层、家庭关系和婚姻观念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以《傲慢与偏见》为题目,探索小说中的主题与人物形象,并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2. 主题分析2.1 社会阶层的固化与壁垒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通过描写班纳特家庭与达西家庭之间的差异,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中的阶层差别和固化现象。
达西家族拥有财富和地位,而班纳特家族则生活在相对贫困和低下的环境中。
社会阶层的差距使得两个家庭之间的交往受到限制,并导致了偏见和傲慢的产生。
通过描写班纳特家庭成员与达西家族成员之间的互动,作者呈现了社会阶层固化与壁垒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2.2 女性地位与婚姻观念的探讨《傲慢与偏见》围绕着女性的地位和婚姻观念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各具特色,从伊丽莎白的机智与独立,到吉英的温柔与善良,再到其它姐妹的不同性格,展现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不同角色和命运。
作者通过描写女性在婚姻中的选择权受限、受家庭利益驱使等问题,呈现出女性在争取自由与自主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3. 人物形象分析3.1 伊丽莎白·班纳特伊丽莎白·班纳特是小说的女主角,她具有非凡的智慧和独立的精神。
她不愿妥协于社会的偏见和陈规俗套,坚持追求自己的真爱。
她对于婚姻和爱情有着独特的见解,在遭受到冷嘲热讽和误解时,她能以机智的口才和敏锐的洞察力对抗社会的偏见和傲慢。
伊丽莎白的形象代表了女性追求独立与平等的理想形象,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力。
3.2 韦翰·达西韦翰·达西是小说中的男主角,他是一个富有、冷漠且傲慢的男人。
在与伊丽莎白的相识初期,他对班纳特家庭抱有偏见,认为他们是下层社会的人。
然而随着与伊丽莎白的互动,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偏见和傲慢,并逐渐改变了对班纳特家庭的看法。
《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叙事艺术的开题报告

《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叙事艺术的开题报告题目:《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叙事艺术简介:《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是英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主要探讨小说中作者简·奥斯丁的叙事艺术,通过对小说的分析来了解奥斯丁如何运用叙事手法揭示社会现实和展现人物形象。
正文:1.人物描写的运用在小说中,简·奥斯丁通过对主角伊丽莎白的描写,展现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同时直接或间接地揭示了男女之间的社会矛盾。
例如,在小说中,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的争执和误解,代表了当时英国上层社会中男女之间的紧张关系。
2.语言的运用简·奥斯丁的语言运用非常精湛,她能够运用生动、具体的情景和细节来描绘人物形象。
例如,在小说中,当达西向伊丽莎白表白时,奥斯丁通过对达西的流露出的情感和伊丽莎白的表情反应来刻画两个人物形象,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两个人物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3.叙事结构的运用简·奥斯丁的叙事结构非常严谨,她经常使用多视角、交错叙事的手法,通过不同的叙述角度展现不同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小说中的情节。
例如,在小说结尾,奥斯丁在最后几页中使用了交错叙事的手法,将小说中的不同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结论。
结论:简·奥斯丁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她的叙事艺术精湛,能够展现出人物形象和社会现实。
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作者的叙事手法的详细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奥斯丁的文学才华和思想内涵。
傲慢与偏见开题报告范文(精选)

傲慢与偏见开题报告范文(精选)作为一位知名女作家,简·奥斯汀作品以其幽默风趣而又暗含讽刺的语言特点而着称,其语言大多经过反复推敲甚至是仔细雕琢,而这种语言特色又主要体现在其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上,这也使得其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赏析价值。
作为世界经典名着,她的作品《傲慢与偏见》成为了世界上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对其进行的研究也不胜枚举。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一篇傲慢与偏见开题报告范文,希望你阅读后能有收获。
题目:傲慢与偏见女性意识1、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状况:选题意义: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于女性意识研究的日渐深入,20世纪初期的一些女作家也就被纳入到考察的视野,许多文学历史家们开始重新审视和研究女性作家,自然我们更不应该忽视那些女性主义的开拓者。
奥斯丁是女性觉醒时期一个关键的挑战男性文学创作传统的女性作家,她承上启下,本身是独一无二的,在女性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对后人有着很大的影响。
本选题从她的经典作品《傲慢与偏见》入手,解读这位启蒙者和先驱者女性意识的觉醒,她在父权文化中步履艰难地为女性写作特立独行地撑起一片天空,值得我们倍加关注,同时奥斯丁在分析资产阶级婚姻本质的基础上,对女性地位的深入描写,女性人格独立的肯定,理想婚姻的向往,对现在社会依然有重要意义。
研究现状:当今学界对女性意识的研究多是围绕着夏洛蒂?勃朗特,西蒙娜?德?波伏娃等这些表现女性主义比较激烈的作家,但对奥斯丁文本创作中的女性意识觉醒颇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她的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体现的不够彻底、不够大胆。
另外,国内外有很多专家学者对《傲慢与偏见》也进行了研究和评论,最多的是谈作品体现的婚姻观和女性形象。
如:李英波发表文章《透过〈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谈其婚姻观》,邵红松发表文章《从〈傲慢与偏见〉看欧洲19世纪婚姻的物质性》,段丽丽写有文章《〈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性格的重新解读》等。
因此我选择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来作为研究对象,希望可以在丰富和完善前人研究理论基础之上让读者更好的解读、了解奥斯汀。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对插入性话语标记语的认知语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对插入性话语标记语的认知语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插入性话语标记语是语用学中的一个研究方向,指的是在完整句子中插入一些短语、词语、句子等,起到补充、修饰、强调等作用的语言形式。
近年来,插入性话语标记语的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热门话题,其研究意义在于揭示话语中折射的思想观念、语言文化差异及语用交际效应等方面。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文学巨匠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描绘了19世纪初英国社会中上流阶级的生活、风俗和文化,并深入探讨了人类情感世界的复杂性。
插入性话语标记语在小说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反映出了当时社会文化和个人心理的特点,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文化差异、情感表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插入性话语标记语的分析,揭示其话语交际功能、文化内涵以及对人物角色塑造的影响。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小说中插入性话语标记语的细节进行梳理和分类,探究它们的句法类型、来源渊源和翻译策略等各方面的特点。
2. 分析插入性话语标记语的语用交际功能,即它们在交际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对话语的意义和效果的影响。
3. 探讨插入性话语标记语反映的文化内涵,包括社会文化、语言文化、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等方面。
4. 研究插入性话语标记语对人物角色塑造的影响,探讨它们如何表现人物的个性、心理和情感,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分析法和文本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步骤如下:1. 收集与整理小说文本,并将其进行细致的阅读。
在此基础上,分析插入性话语标记语的出现频率、分布以及转化等特点。
2. 将插入性话语标记语分为不同的类型,并探究其语用交际功能,即这些语言形式在交际中所表现的诸如补充、修饰、强调等语用功能以及它们对话语意义和效果的影响。
3. 分析插入性话语标记语反映的文化内涵,包括社会文化、语言文化、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等方面。
傲慢与偏见开题报告

傲慢与偏见开题报告篇一:开题报告应用技术学院XX级英语专业学年论文(2)写作报告书姓名:李琴玲班级:英语0882学号:XX指导老师:沈仲平设计日期:等级评定:英语专业第二教研室XX年11月文献综述篇二:关于《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的论证报告关于《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的论证报告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09中文学号:09****09 姓名:maggie kong一、论文选题本人XX届的毕业论文选题为: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
一直以来,本人就很喜欢读一些外国文学的作品,其中《傲慢与偏见》是最为喜欢的一部作品,因此,本人的论文题目是与《傲慢与偏见》这本书有关的。
而之所以选择这一题目,理由主要有两点:其一,本人对简·奥斯丁这位女作家的喜爱,她认为妇女和男人一样有智力、有理性,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在她的笔下,女子和男子一样具有获得知识的能力,妇女不必把忍耐、顺从当成美德,她们向往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缔结的婚姻。
其二,《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在当时的社会很具有典型性,具有明显的女性意识,尤其是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她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这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是难能可贵的,也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促使了她与达西美满的婚姻。
(一)选题意义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无论是当时的社会现实还是在文学作品中,男性一直处于中心和主宰地位。
男性的主导地位不仅体现在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所有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根深蒂固地渗透于男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中。
就以狄更斯、劳伦斯等男作家的创作而论,他们的作品无一不是以男主人公唱主角,小说情节都是以男性为中心铺展开的。
女性的形象要么是“家里的天使”,完全听任男人的摆布;要么是女巫、妖魔等令人厌恶的形象。
即使是当时的女性作家,她们或多或少也都是从男性的视角或借用男性的写作手法来看待整个世界的。
一简奥斯汀和《傲慢与偏见》的女性意识分析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生产需求状况, 说明选题目的、意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1.研究现状:研究简奥斯汀的专家大卫·塞西尔说过:“在所有英国作家中,唯独她的声望最为稳固。
” 她的作品中没有声势浩大的东西,但充满理性的光芒。
故事情节说不上跌宕起伏,却也丝丝入扣,不断荡漾着“茶杯里的风波”。
简·奥斯汀擅长描写男女的感情纠葛及婚姻嫁娶,着力刻画男人与女人感情与理智的冲突。
(吴鹏.《傲慢与偏见》对英国女性影响巨大[J]东方早报,2005)。
在当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之中,人们对经济的疯狂追求以及女性生活范围的限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就是忽视了女性的教育。
当时社会的普遍看法是一个女性应该以家庭为中心,她的主要责任就是照顾好自己的丈夫和亲人。
由此,女性受教育的机会自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奥斯汀早她的《傲慢与偏见》中详尽真实的描述了这种现象。
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就是她选定的代言人,奥斯汀把她刻画为19世纪关于女性人物小说中最为精彩的人物。
(梁晓辉.从女主人公的性格矛盾看《傲慢与偏见》的自我结构,2006)。
2.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奥斯汀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我们生活最重要的问题,而奥斯汀的洞察力,即使不能帮我们找到理想的爱人,建立幸福的婚配,但至少能让我们从中获得一些人性的知识。
3.参考文献:[1] 简·奥斯汀.(王科一译)《傲慢与偏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年5月[2] 吴鹏.《傲慢与偏见》对英国女性影响巨大[J]东方早报,2005-01-11[3] 黄静.《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4] 陈嘉. 英国文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5] 吴伟仁.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6] (梁晓辉.从女主人公的性格矛盾看《傲慢与偏见》的自我结构,2006)。
《傲慢与偏见》主要汉语译本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傲慢与偏见》主要汉语译本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傲慢与偏见》主要汉语译本的比较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丁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珠玑之作。
该小说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被多次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而在中文翻译方面,也存在较为广泛的翻译版本。
然而,不同版本的翻译可能存在不同的情境适应度、语言规范性、表达准确度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进行各个版本的翻译比较研究,不仅可以对比解读不同版本翻译中的优缺点,还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翻译研究领域的发展。
二、研究问题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傲慢与偏见》主要汉语译本之间存在的差异和问题,具体研究问题包括但不限于:1. 不同版本翻译中是否存在语言规范性不统一或使用不当的情况?2. 各版本翻译中是否存在文化差异造成的语义偏差?3. 不同版本翻译中是否存在对语言情境的不当处理?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傲慢与偏见》主要汉语译本之间存在的问题和不同之处,探讨这些差异可能对读者理解出现的影响,同时提供给翻译者、读者和研究者对不同版本翻译的评估参考。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主要汉语译本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中文图书馆、豆瓣等相关网站的评价和影响力,筛选出目前较为广泛流传、影响较大的4-5个版本的翻译进行研究。
2.运用语言学、翻译学、文化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对各版本翻译进行比较研究。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语言规范性比较:比较各版本翻译的语法、词汇、语义等方面是否规范、准确。
(2)文化适应度研究:比较不同版本翻译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语义、意境等方面的偏差,分析可能产生的影响。
(3)语言情境分析:通过分析小说中各种情境背景和语言表达,在不同版本翻译中找出可能存在的不当处理或错误表达。
3.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总结出各版本翻译的优缺点,为后续的翻译工作和阅读提供参考。
四、预期结果与意义本研究预计可以揭示各版本翻译之间的异同之处,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文化内涵和语言表达。
目的论傲慢与偏见译本开题报告

目的论傲慢与偏见译本开题报告目的论傲慢与偏见译本开题报告背景介绍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的爱情小说,其对戏剧化的人物塑造,对于英国中上阶层的文化舞台和结构性问题的描写,以及描写出的一个充满着真实、滑稽和生机勃勃的时代背景都在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傲慢与偏见》的翻译也成为了学者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然而,不同的译者有着不同的翻译思路和翻译目的,这就导致了在翻译目的的选择上出现了不同的偏向,从而导致翻译自然流畅性、文化传达性等问题,或严重或轻微。
因此,本文主要是关于《傲慢与偏见》的翻译问题,旨在从目的论的角度对照比较几部不同翻译版本,找出其中各自的翻译目的,解析它们的策略和特点,并通过深入探讨这个话题来扩展我们对于文学翻译的认识和知识。
研究意义从目的论角度研究翻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翻译过程和翻译目的的选择。
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去剖析各种翻译版本的选择,不仅能够揭示出翻译虽是一种语言转化过程,但它同时也是语境转化和文化转化的一种,尤其是在人文学科的翻译中,更是如此。
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研究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可以加深我们对各个语言间文化和社会性的认识,可以拓展我们的文化阅读和跨文化交流的视角,更进一步加深中西文化冲突和交融中的关系。
研究目标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1. 研究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2. 剖析多个版本的《傲慢与偏见》翻译的不同目的和策略。
3. 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翻译,分析其中的特点和不同之处,拓展我们对于目的论翻译的认识。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内容:一. 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应用目的论是由美国学者马尔库塞(Marcos)于20世纪80年代发明的一种翻译理论,它主张在翻译时要考虑目的,选择翻译策略和翻译水平,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通过研究目的论,可以深入探讨翻译思路和翻译目的的选择,是一种更加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
翻译目的既包括翻译者的翻译理念理念、翻译目标、翻译受众等一切与翻译过程相关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傲慢与偏见开题报告范文
篇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简·奥斯汀与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思想的比较分析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学生姓名:学号: XX04010320 指导教师:
XX年 3 月 12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
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
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外语系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
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
考
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至少应包
括5-8篇外文资料。
对于重要得参考文献应附原件复印件,
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后。
4.统一用A4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
文》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
篇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简·奥斯汀与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思想的比较分析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学生姓名:学号: XX04010320 指导教师:
XX年 3 月 12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转自:小草范文网:傲慢与偏见开题报告范文)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
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外语系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
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
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至少应包
括5-8篇外文资料。
对于重要得参考文献应附原件复印件,
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后。
4.统一用A4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
文》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
篇三:开题报告
应用技术学院
XX级英语专业
学年论文(2)写作报告书
姓名:李琴玲
班级:英语0882
学号:XX
指导老师:沈仲平
设计日期:
等级评定:
英语专业第二教研室XX年11月
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