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分析
内科老年医学专科细则(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内科老年医学专科细则内科老年医学是以 老人为中心 的个体化和连续性的 全人健康 医护照料管理为重点的专科,具有其独特的知识结构和专科技能,包括慢病筛查㊁预防及管理,维护脏器功能㊁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状态㊂内科老年医学的宗旨是保护老年人,避免过度医疗和无效医疗,避免医源性伤害,最大化地维持老年人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㊂内科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是在完成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继续培养能够独立㊁规范化地从事本专科临床诊疗工作的内科老年医学专科医师的必经途径㊂专科培训的重点是获得内科老年医学基础知识,提升临床实践能力,掌握老年综合评估和跨学科的团队工作模式,运用共病处理和缓和医疗的原则解决患者最迫切的问题㊂内科老年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年限为2年㊂一㊁培训目标通过全面㊁系统㊁规范的内科老年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培训对象具备从事内科老年医学临床医疗㊁教学㊁科研工作所需的综合素质,能够掌握内科老年医学学相关的专科理论知识和临床专科技能,能独立诊断㊁治疗㊁指导预防和随访老年人常见病㊁多发病㊁共患疾病以及老年综合征;具备较熟练的老年综合评估㊁老年营养㊁老年合理用药和老年围手术期管理等技能;初步胜任老年认知和运动障碍疾病㊁老年骨关节病和老年重症的诊疗工作;充分了解本领域相关进展,具备一定的临床教学㊁科研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临床内科老年医学专科医师的目标㊂二㊁培训方法内科老年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分为专科基地临床培训和基层实践基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培训,理论授课和临床实践相结合㊂专科基地临床培训在老年医学相关科室轮转20个月,接受内科老年医学相关理论授课,完成老年患者的诊断㊁鉴别诊断与处理等一系列的临床医疗活动,包括老年医学专科门诊㊁健康管理及病房工作,其中担任内科老年医学科专科住院总医师3个月,承担内科老年医学专科急诊会诊工作;基层实践基地培训轮转4个月㊂培训期间,规范书写病历㊁操作记录等医疗文书,在内科老年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管理平台上如实填报培训情况,参与对住院医师㊁实习医师㊁见习医师的临床教学和指导工作㊂轮转科室(机构)及时间安排见表1㊂表1轮转科室(机构)及时间安排轮转科室(机构)时间(月)第一年老年医学科12第二年老年医学科3精神或心理医学科(包括精神病院㊁精神科㊁心理科)2住院总医师3基层实践基地中期照护机构(包括老年病医院㊁康复医院等)2长期照护机构(包括养老院㊁护理院)1社区服务机构(包括社区医院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㊁日间照护中心(站))1合计24三、培训内容与要求掌握老年人常见问题和疾病的诊断㊁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熟悉老年人特殊问题㊁康复㊁照护管理和转诊原则㊂(一)第一年1.轮转目的(1)老年医学科病房内科专业(9个月)掌握:老年医学概念及涵盖内容,老年人病史采集㊁体格检查㊁综合评估㊁治疗和安全处方㊁医学伦理原则㊁临终关怀和缓和医疗;老年综合征,老年人围手术期管理,营养不良,衰弱和肌少症的评估㊁管理和防治;老年急性疾病的诊疗与管理㊁老年常见慢性疾病及相关残疾的评估和诊疗,包括心血管系统(胸痛㊁心律失常㊁高血压㊁心力衰竭)㊁呼吸系统(呼吸困难㊁咯血㊁感染)㊁消化系统(吞咽困难㊁呕吐㊁排便习惯改变㊁黄疸)㊁内分泌系统(血糖异常㊁甲状腺功能障碍)㊁肾脏系统(电解质与液内科老年医学专科细则体失衡㊁肾衰竭㊁感染㊁下尿路症状)㊁皮肤病(瘙痒㊁皮疹㊁小腿溃疡㊁压疮)㊁肌肉骨骼系统(关节疼痛和僵硬㊁骨质疏松)㊁非特异性症状(眩晕㊁消瘦㊁疲劳㊁贫血等)㊂熟悉:老年人心理状态评估的方法;老年人各系统代谢特点㊁衰老对不同器官及其功能的影响;老年综合征和常见共病的评估和诊疗㊂了解:人体正常的衰老过程;临床决策制订和论证流程㊁临床治疗中患者安全的优先原则㊁如何告知现阶段身体状况㊁投诉和医疗差错的处理㊁循证医学和临床指南的掌握和制订㊁老年康复和矫形;老年药物学(包括药物代谢㊁药物不良反应㊁药物应用指征㊁药物对老年患者的影响㊁药物经济学等)㊂(2)老年医学科病房神经内科专业(1个月)掌握:老年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症状的鉴别;谵妄与认知障碍的评估与处理㊂熟悉:常见神经系统老年疾病(脑卒中㊁癫痫㊁震颤㊁意识障碍㊁言语障碍㊁帕金森病㊁睡眠障碍)的评估与处理;常用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方法(3)重症监护病房(2个月)掌握:常见危㊁重症的诊断和紧急处理;基本及高级生命支持;多器官衰竭的评估与处理㊂2.基本要求(1)病历书写:完成本专科住院系统病历不少于50份㊂(2)完成诊治和管理内科老年医学专科疾病的种类和数量,见表2㊂表2病种及病例数量要求病种例数(ȡ例)心脏病(冠心病㊁心力衰竭㊁肺源性心脏病)15高血压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吸入性肺炎15呼吸衰竭5消化性疾病(胃食管反流㊁便秘㊁功能性消化不良㊁胃溃疡等)10糖尿病15甲状腺疾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甲状腺结节)5慢性肾功能不全5肿瘤5尿失禁5前列腺增生5退行性骨关节疾病与骨质疏松5脑卒中3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3意识障碍3认知功能障碍5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3)独立完成的技能操作种类和数量,见表3㊂表3技能操作要求技能操作种类例数(ȡ例)机械通气5老年综合评估20老年用药指导10老年围手术期管理5跌倒和晕厥评估5营养评估与支持10(4)理论教学:参加不少于60学时的内科老年医学相关理论课学习,并经考核及格㊂(5)继续教育:参加老年医学继续教育活动,并获得继续教育学分不少于10分㊂(二)第二年完成本专科住院总医师和基层实践基地训练,并参加本专科门诊和急诊培训㊂1.轮转目的(1)老年医学科门诊及老年健康评估管理(3个月)掌握:老年医学专科门诊的特点;老年医学专科门诊常见疾病的诊疗㊂熟悉:老年慢病管理;老年慢病的转诊原则;常见老年疾病的随诊㊂(2)精神或心理医学科(2个月)熟悉: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疾病(痴呆㊁抑郁㊁焦虑)的评估和诊疗㊂(3)住院总医师(3个月)掌握:老年医学病房的初级管理工作,如对住院㊁进修医师的培训和日常管理工作;组织科内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㊁抢救和治疗工作㊁带领下级医师做好晚间查房和巡视工作;内科老年医学专科急诊会诊工作;内科老年医学专科患者的分诊㊂熟悉:病死率㊁治愈率㊁院感率㊁病床周转率㊁病床利用率及医疗事故㊁差错的登记㊁统计㊁报告工作㊂(4)基层实践基地:包括中期照护机构㊁长期照护机构及社区服务机构(4个月)掌握:长期照护㊁中期照护㊁临时照护和社区管理的区别和特点;跨学科团队工作模式及康复治疗㊂熟悉:老年流行病学㊁危险因素分析㊁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社区队列研内科老年医学专科细则究;缓和医疗㊂了解:老年康复㊁功能替代治疗和辅具适配;长期照护机构和社区医疗服务管理;老年护理特殊性㊂2.基本要求(1)完成诊治和管理内科老年医学专科疾病的种类和数量,见表4㊂表4病种及病例数量要求病种例数(ȡ例)焦虑症(状态)㊁抑郁症(状态)㊁谵妄10睡眠障碍5营养不良5跌倒5压疮5安宁疗护3(2)独立完成的技能操作种类和数量,见表5㊂表5技能操作要求技能操作种类例数(ȡ例)康复治疗10缓和医疗与安宁疗护5共病诊治20功能康复㊁运动康复㊁职业康复10老年综合评估门诊或内科老年医学多学科整合团队会诊30长期患者管理5社区门诊及转诊30 (3)教学能力培训要求:具备讲授医学知识的能力,能够担任本科生的教学或辅助教学,能够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㊂具体要求见表6㊂表6教学能力培养内容和要求教学能力培训内容要求主持多学科病例讨论会2次参与病例讨论ȡ30次主持读书报告会2次主讲小讲座2次参与临床小讲座ȡ10次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4)科研能力培训要求: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科研思维能力,撰写具有一定水平的临床科研论著㊂具体要求见表7㊂表7教学与科研能力培训内容及要求教学与科研能力培训内容要求参与国内外论文讨论ȡ10篇科研开题和汇报2次参加科研课题ȡ1项核心期刊或发表S C I论文(包括临床个案报告㊁综述)1篇(5)继续教育:参加老年医学继续教育活动,并获得继续教育学分不少于10分㊂四、阅读参考书刊(一)专业书籍‘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㊃老年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哈兹德老年医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老年医学速查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现代老年医学概要“(第六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D u r s o A C,S u l l i v a n GM.G e r i a t r i c s r e v i e w s y l l a b u s(8t hE d i t i o n).A m e r i c a nG e r i a t r i c s S o c i e t y.U S A,2013.(二)学术期刊‘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J o u r n a l o f G e r o n t o l o g y“‘T h e J o u r n a l s o f A m e r i c a n G e r i a t r i c S o c i e t y“。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60例临床分析

症 状和 体征所 误 导 。本 组仅 有 2 5例有 明显 的腹 膜刺 激 征 , 其
他 3 5例腹 部压痛 轻 , 反跳痛 , 温 、 无 体 白细胞计数 、 中性粒 细胞 的 比例均无 增高 , 但手术 时见胆囊 已高度充 血水肿 甚至有 积脓 或 坏疽形 成 。( 老年患 者常合 并全 身血管 的粥样 硬化 , 2) 特别
须 正 确选 择术 前 治疗方 案及 手 术 时机。 现将 2 0 0 8~ 2 1 年 0 1 笔 者所在 医 院收 治 6 老年性 急性结石性 胆囊炎 患者 的治疗 0例
心得 报 道 如 下 。
3 讨 论
31 老 年 急 性 结 石 性 胆 囊 炎 的 临床 特 点 .
胆囊结石 为主要发病诱 因, 结石的诊断主要靠彩 色 B超 …,
按 照 老年人 生 理 和病 理 生理 的特 点 , 规 分为 急 诊 手 术 常 和 择期 手 术 , 体按 病 情需 要 而定 。选 择恰 当 的手术 时 机 至 具
关 重要 14 31 -。
321 急诊 手术 ..
严重 化脓性 、 坏疽性 、 孔等 胆囊破 坏性 病 穿
术2 2例。 手术方 式 : 胆囊 切除 +胆 总管探查 2 0例 、 单纯 开腹
甚, 易在术 中 出现 心跳 骤停而 影响 到手术 的预后 。本组 就有 1 例患者 出现 恶性 心律失 常而死亡 。
32 手 术 时机 .
心绞 痛发作 史 2例 , 未出现心肌梗死 。
12 . 方 法
所有 患 者人 院后予 禁食 、 感染 ( 用广 谱抗 生素 或联合 抗 选
老年医学 ppt课件

24
老年病的特点(8)
25
过度用药问题Palyphaumacy
26
老年病特点(9)
27
全面了解老年人的疾病状况
28
全面了解老年人的功能状况
29
老年医学目的——维持最大功能独立性
30
老年综合评估(CGA)
是为了制定出便于对老年人实施治疗和长期管 理的综合性计划而进行的一个多维、多学科的 诊断过程
23
老年病的特点(7)
多种老年问题出现 1.褥疮 Pressure sores 2.深 静 脉 血 栓 Deep vein
thrombosis 3.肺 栓 塞 Pulmonary
embolism 4.便秘 Constpation 5.营 养 不 良 Malnutrition
insomnia 6.吸 入 性 肺 炎 Aspiration
10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老年人系数
11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60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3.26% 65岁以上人口占8.8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以上人口的比
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 分点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超过1亿的国家,每年还以3.2% 的速度增长 预计到2018年,老年人口将约占总人口的1/6,2025年将 占1/5,2050年将占到1/3
2
主要参考资料
3
主要参考资料
4
第一讲:
从非内科角度看老年疾病
5
摘要
掌握内容:什么是“老年综合征”; 老年疾病的特点; 内科学与老年病学的区别, 为什么要进行老年综合评估。
衰弱名词解释老年医学

衰弱名词解释老年医学
衰弱在老年医学中是指老年人体力和功能的逐渐减退,以及身体的脆弱和抵抗力的降低。
通常与老年人的多重慢性疾病、生活质量下降以及机体的退行性变化有关。
衰弱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慢性疲劳、体重减轻、力量下降、步态不稳、平衡失调、容易摔倒、耐力降低、日常活动能力减退等。
衰弱可以是病理性的,如慢性疾病的恶化导致的肌肉萎缩和营养不良;也可以是生理性的,如老化引起的身体机能下降。
老年人的衰弱往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身体状况、营养摄入、身体活动水平、心理因素等。
预防和治疗衰弱的关键在于多角度的干预策略。
例如,通过增加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进行疾病管理、定期进行体力活动和锻炼、改善睡眠质量等措施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减轻衰弱症状。
此外,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老年医学越来越重要。
老年医学是研究与老年人相关的健康问题和病理生理学变化的学科,旨在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医学除了关注衰弱与
营养、运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关系,还包括对老年人特有的疾病、药物治疗、康复护理以及老年人的社交支持系统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肝硬化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98例临床分析

代谢 改变 等 。有 2项 或 以上功 能 衰竭 即诊 断 MO | 。全 部 受 累器官先后依次为消化道、脑 、肾、肺 、心等 。 F 1 ] MO F患者均 为肝功能 失代偿期 ,符 合 2 0 病毒性肝 炎防治 23 MOF诱 因 0 0年 . 方 案 中 的肝硬 化 诊 断标 准 [ 。各 器 官衰 竭 的诊 断 标 准参 照 2 1 K a s 准 并结合 《 nu 标 实用 内科学》第 1 版 [。 1 1 ]
收 稿 日期 :2 1- 2 3 修 回 日期 :2 1— 2 0 0 1— 1 1 02 0—6
患 者均 有 明确的诱 因 ,其 中消化道 出血 6 例 (9 %) 8 6. ; 4
感染 2 3例 (35 ,包括腹水感染 1 例 ,肺部感染 4例 ,尿 2 .%) 5
路感染 2 ,胃肠炎 2例 ,胆道感染 1 ;强力 利尿及 大量放 例 例
L J z un (e ate tfG s on rl y H nu nP o l HoptlHey a ] 0 0 C i ) I i ha g D p r n at et oo , e ya epe e m o r e g si , nu n5 70 , hn a a
[ b tat O jc v T poete i n s ,rvninadt a n f ih s o l a dw t mut l ognfi r M O ) A src】 bet e oe lr a oi peet n et t r oicmpi t i lpe ra l e( F i x hdg s o r me o c r s ce h i au
22 . MOF临床 表现 及 受 累 器 官
1 资 料与 方 法
MO F的临床表 现 :以消化道大 出血者 6 例 ,肝性 脑病 5 8 3
高血压危象60例分析

高血压危象60例分析发表时间:2011-10-14T08:57:39.0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1期供稿作者:韩献[导读] 探讨高血压危象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及对高血压危象急救处理措施。
韩献(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县人民医院内科 530800)【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1-0116-02【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危象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及对高血压危象急救处理措施。
方法对急诊入院60例高血压危象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 60例患者经快速平稳降低、控制抽搐和防止脑水肿的综合治疗措施抢救,高血压危象均缓解,治愈:15例,好转:33例,恶化:2例,死亡:1例;后遗症:言语障碍:1例,瘫痪:16例。
依据高血压危象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进行急救处理,能够减少诊治失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并改善预后。
结论高血压危象是内科常见的急症,应立即处理,快速平稳降压等措施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并改善预后。
【关键词】高血压危象急救预后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本院内科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crisis,HC)患者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以期尽量减少临床误诊、漏诊,从而使HC患者的预后得以改善,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2~83(平均56.5)岁;其中干部36例,农民16例,工人8例;有高血压病史2个月~5年26例,6~10年20例,11~20年14例,好嗜烟酒21例,嗜酒15例,嗜烟6例,无嗜好18例,体质肥胖16例,中等41例,瘦弱3例;多数患者存在情绪激动、劳累、停用降压药物、气候变化、饮食不当等诱发因素。
急进型恶性高血压7例,高血压脑病13例,急性左心衰9例,心绞痛6例,急性心梗5例,颅内出血10例,主动脉夹层2例,脑梗塞8例。
多器官衰竭中胃肠功能衰竭的标准

多器官衰竭是指在严重感染、休克、大手术、大烧伤、多发伤等情况下,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功能障碍,表现为呼吸、循环、肝、肾、神经和消化等多个系统功能同时受到损害的严重病理生理过程。
胃肠功能衰竭是多器官衰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评估多器官衰竭中胃肠功能衰竭的标准对及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胃肠功能衰竭的定义1. 胃肠功能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道的功能衰竭,表现为消化道功能障碍,无法接受或消化肠内或肠外营养的情况。
2. 胃肠功能衰竭是多器官衰竭中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
二、胃肠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严重呕吐、腹泻、吞咽困难、腹胀、肠麻或不术中。
2.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淀粉酶升高,电解质紊乱。
3. 影像学检查:腹部平片、超声、CT等显示肠道蠕动减弱或消失、肠梗阻等。
4. 消化系统功能检查:胃肠内镜或X线钡餐检查显示肠道功能障碍。
三、胃肠功能衰竭的治疗原则1. 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式,如中央静脉营养、肠外营养等,减轻肠道的负担,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
2. 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 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4. 经常监测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结语胃肠功能衰竭是多器官衰竭中的重要并发症,临床医生应注意及时评估和纠正患者的胃肠功能,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提高胃肠功能的恢复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对临床医生在处理多器官衰竭中胃肠功能衰竭有所帮助。
五、预防胃肠功能衰竭的措施1. 严密监测患者状态:对于那些处于高危裙体的患者,如长时间卧床、合并疾病、手术后恢复期等,需要严密监测其胃肠道功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2. 营养支持:在患者处于危险状态时,提供充分的营养支持,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3. 维持良好的循环状态:严格控制感染和休克状态,维持患者的循环状态,有助于减轻多器官的功能障碍。
内科主治医师-311专业知识-呼吸衰竭一

内科主治医师-311专业知识-呼吸衰竭一[单选题]1男性,60岁,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年,一周前因感冒后咳嗽加重,查体:神志模糊,两肺哮鸣音,心率120次/分,血(江南博哥)气分析:pH7.30,PaO 2SOmmHg,PaC0280mmHg o 下列治疗措施正确的是 A.静脉滴注尼可刹米 B.静脉滴注西地兰C.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D.静脉注射速尿E.人工通气治疗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根据临床资料和血气分析,可以判断患者为慢性呼吸衰竭,由于患者有神志障碍,而且PaCO2>70mmHg,说明有人工通气的指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主要是肺泡通气不足,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改善通气。
[单选题]2.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中,最常见的首发器官是 A.脑 B.肺 C.肝 D.肾 E.心脏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中最常见的首发器官是肺,其次是肾、肝、 心、脑等。
[单选题]3.男性,57岁。
反复咳嗽、咳痰15年伴活动后气短2年,诊断为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因病情加重伴呼吸困难、发绢收入院。
在未吸氧时做动脉血气分析,下面结果与其病情相符的是 A. PaC12正常, B. PaC12正常, C. PaOz 升高,D. PaOz 升高,E ∙Pa(λ降低,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慢性呼吸衰竭时由于肺泡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障碍等导致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由于氧的弥散力仅为二氧化碳的1/20,所以在病理情况下,弥散障碍主要影响的是氧的交换,出现低氧血症。
所以慢阻肺出现呼吸衰竭首先表现为低氧血症,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可合并二氧化碳潴留。
血气分析结果在非吸氧情况下应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而不PaCo2降低PaCo2升高PaCO2正应出现氧分压正常或增高结果。
[单选题]4.男性,24岁,溺水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呼吸室内空气时,血气分析显示:pH7.50,PaO248mmHg,PaC0228mmHg o面罩吸80%的氧气后复查动脉血气,结果为pH7.50,PaO2253mmHg,PaC0229mmHg o此患者发生低氧血症最主要的原因是A.气道阻力增加B.肺内分流(右向左)C.氧耗量增加D.低通气E.心搏出量下降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RDS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肺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间隙水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失,肺泡群萎陷,使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分流增大,导致严重低氧血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例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分析
作者:苏建宏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5年第30期
【摘要】目的:对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老年患者受累器官依次为心脏、肺、肾,60例患者中,有32例2个受累器官,占
53.3%;有18例3个受累器官,占30.0%;有10例4个受累器官,占16.7%。
诱发老年患者出现器官衰竭的原因:3例上消化道出血,11例术后肿瘤,46例肺部感染。
在60例患者中,56例死亡,占93.3%,其中有11例4个器官衰竭,有17例3个器官衰竭,有28例2个器官衰竭。
结论: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诱因复杂,死亡率较高,感染是造成老年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
中图分类号 R5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0-0114-02
doi:10.14033/ki.cfmr.2015.30.058
近年来,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老年人口数剧增,在医院各科室的重症监护室治疗过程中,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
多器官功能衰竭是人体多数重要器官或系统在遭到严重感染情况下,导致机体多器官同时或相继出现衰竭的严重综合征[1]。
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多、病情易变性、症状不典型、心理障碍及用药特殊性等特点,因此,老年患者内科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具有高危险性和复杂性,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本文对60例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其发病基础、临床特征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62~86岁,平均(72.4±5.6)岁。
所有患者均为具有完整病例的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衰竭患者。
1.2 诊断标准
器官衰竭诊断标准、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分型和分析根据199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制订的多脏器功能受损及衰竭标准[2]。
1.3 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诱发原因、原发疾病及预后。
2 结果
2.1 受累器官种类
大多数老年患者受累器官顺序为心脏、肺、肾,60例患者中,有32例2个受累器官,占53.3%;有18例3个受累器官,占30.0%;有10例4个受累器官,占16.7%。
2.2 诱发原因及原发疾病
60例患者中,恶性肿瘤26例,占43.3%;糖尿病9例,占15.0%;肾病综合征5例,占8.3%;肺心病11例,占18.3%;肺炎中毒性休克15例,占25.0%;冠心病8例,占13.3%;双肺间质性肺炎6例,占10.0%;诱发患者出现器官衰竭的原因:上消化道出血3例,术后肿瘤11例,肺部感染46例。
2.3 预后
在60例患者中,56例患者死亡,占93.3%,其中有11例4个器官衰竭,有17例3个器官衰竭,有28例2个器官衰竭。
3 讨论
3.1 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衰竭发病机制和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也在不断衰退,机体免疫力也随之降低,这是存在的潜在因素。
导致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衰竭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机体受到了各种感染,尤为严重的是肺部受到感染,其次是恶性肿瘤晚期,严重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及大手术等都会诱发老年多器官衰竭或加重老年患者的病情,当老年人肺部受到感染后,会加重病情,诱发循环系统衰竭和呼吸衰竭,进而使老年患者机体氧的利用和释放出现障碍,而器官组织血液灌注的不断减少,使机体内微循环出现持续性痉挛,从而导致机体器官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造成代谢的紊乱,最终引发老年患者体内各重要器官功能出现严重的衰竭[3]。
因此得知,导致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衰竭的始动因素就是肺部受到感染。
本研究结果表明,60例患者中,46例患者是肺部受到感染导致的多器官衰竭,占总体的76.7%,与其他资料报道中诱发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衰竭的感染率占总体的74.0%相一致[4]。
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衰竭的发病机理目前还没有完全的阐明,但是多数研究认为当感染发展到不能控制的脓毒血症的过程时,不能被控制的炎性反应加剧了细胞间的互相作用,进而使
效应细胞释放出的毒素对各种器官的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
此外,老年多器官衰竭的发生与免疫系统、体内激素及生化有着一定的关系。
3.2 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衰竭临床特征
随着老年患者年龄的增长,基础疾病的类型也不断增加,而多器官衰竭具有起病隐袭、病程容易迁延及反复发作的特点。
老年患者衰竭器官多发顺序与患者自身基础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数为心脏、肺、肾。
3个以上器官出现衰竭时,老年患者的死亡率也达到了极高。
有资料显示,老年患者出现3个以上器官衰竭,并且其中一个器官为肾时,死亡率高达98%[5]。
导致老年多器官衰竭的主要原因是肺部受到感染,并且多是速发或单相型,本研究60例患者中,速发或单相型占42例,其次是迟发或双向型以及反复或多向型,占18例。
除此之外,在治疗方法上,老年多器官衰竭也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如纠正心力衰竭及低血容量、心律失常的矛盾,应用抗生素与肝功能、肾功能的损害及菌群失调的矛盾等。
3.3 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衰竭预防和治疗
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衰竭的发生在一定的病理基础上,有着自身客观原因,并且发展迅速,具有严重的后果,所以在发病早期要高度重视,积极治疗,在临床上防止病情恶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3.3.1 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抗感染在老年多器官衰竭的治疗上,积极治疗原发病能够避免身体器官功能出现衰竭。
当感染存在时,减少感染或避免老年人受到感染需要在早期进行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这是避免发生老年多器官衰竭的必要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要考虑老年人药代动力学、身体储备功能的减退及器官功能下降等特点。
因此,在临床用药时,要避免因治疗某器官疾病而损伤另一器官引发器官衰竭[6]。
3.3.2 重要器官的保护当老年患者出现心衰的症状时,要及时加以有效控制,测定中心静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气压,同时进行必要的输液;当老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切开气管或气管插管,在必要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当老年患者出现肾衰竭时,要立即采取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法。
有资料报道,对老年多器官衰竭的早期抢救采用单针血液透析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老年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器官出现衰竭,医护人员要及时进行控制工作,这样会减少或避免对老年患者机体的其他器官造成损害,防止出现多器官衰竭。
3.3.3 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当老年患者发生多器官衰竭时,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机制出现紊乱,极易导致酸、碱与电解质紊乱,一旦发生紊乱情况,就会加重多器官衰竭症状的发展,进而导致患者病情急剧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对老年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情况及电解质严密监测,对患者病情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3.4 积极抗休克治疗老年患者由多器官衰竭导致休克时,要充分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这样能够减轻器官低灌注状态,改善机体微循环、细胞缺氧的情况,从而起到预防休克,避免或减少多器官衰竭的发生。
3.3.5 营养支持老年患者出现多器官衰竭情况时,表现出的状态通常是高代谢,氧消耗量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会不断上升,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的消耗和分解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因此,加强营养支持是必要的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不能过多补充非蛋白热量,补充过多会导致患者发生肝脂肪变、高渗透性昏迷的情况。
所以,在营养支持上,要与以往的方式不同,如老年患者机体发生感染时,要减少以葡萄糖供应为营养底物的配方NPC,这样才会减
轻或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抑制机体内蛋白质的分解,补充机体需要的氨基酸,同时给予新鲜的血液、人体白蛋白、干冰冻血浆等,由此满足发生多器官衰竭时需要的营养,从而改善肝功能和肾功能。
综上所述,在治疗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过程中,要积极、有效的采取治疗措施和治疗方法,从根本上保护老年患者身体各个器官功能,特别是心脏、肺、肾等重要器官,最大限度的做到预防和避免老年患者身体重要器官出现衰竭的情况,一旦老年患者受到感染,那么就要尽快采取措施,将多器官衰竭造成的死亡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单平.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56例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2,20(9):136-137.
[2]袁静华.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0):34-35.
[3]杨霁,归崎峰,杨云梅.50例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5(5):331-332.
[4]何明朴.45例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原因及临床护理措施[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21(6):70-71.
[5]杨金钟.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1):143-144.
[6]尤敏,柏珏婷,颜艳.老年心肺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12(12):179.
(收稿日期:2015-06-14)(编辑: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