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多脏器功能衰竭表现和治疗

合集下载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展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展
1 老年 C H F的病 因特点 凡能 引起成人 心衰 的的病 因皆能引起 老年人心衰 ( H r ) , 老 年人 以高血压 、 冠心 病 、 肺心病 居多 。两 种或 两种 以上 心脏 病
2 0 世纪 7 0 年代 以前 , 仅 以强心 、 利尿 、 限盐 和休 息改 善血 流动力学异常治疗 I - I F , 但不能降低再住 院率 、 死 亡率及 改善预 后 。7 0 年代 开始 应用血管 扩张剂 , 仍不能降低死亡率及 改善预 后 。8 0 年代应用 肾素 一血 管紧 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A C E I ) , 肯定 了以 A C E I +利尿 剂加 或 不加 洋 地 黄制 剂为 H F的基 本 治 疗。 循证医学也证实了可降低总死亡率并 改善临床症 状 , 并 已逐步 开始应用 8 一受体 阻滞 剂治疗 C H F , 取得 了初 步效果 。9 o年代 经临床 中心试验 , 肯定 了 比索 洛尔 、 美托 洛尔及 卡维地 洛 的有 益作 用 , 可使 C H F 的总死亡率 降低 3 4 %, 并 改善症 状及提 高生 活质量 , 基本确定 了 p 一 受 体阻滞剂 在治疗 C H F 的地位 。
1 0 . 3 %; ( 3 ) 心律 失常 : 老年 心律失 常诱发 I - I F占 6 . 7一 一8 . 8 %,
4 . 1 一般治疗 : ( 1 ) 去 除诱 发 因素 : 需 预 防、 识 别与 治疗 能引 起 或加重 I - I F的特殊事 件 , 如感染 、 缺氧等 。( 2 ) 监测 体重 : 每 日测 定体重以早期发现液体潴 留。如在 3 天 内体重突然增加 2 k g 以 上, 应考虑患者 已有 钠 、 水潴留( 隐性 水肿 ), 需加 大利 尿剂 剂 量。( 3 ) 调 整生 活方 式 : 限钠 、 限水、 饮食 宜清淡 。失代 偿期需 卧 床休息 , 多做被动运动 以预防深部 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情况 改 善后应鼓励在不 引起症 状的情况下 , 进行体力 活动。较重患者 可在床边 围椅小 坐 , 其 他 患者可 步行 每 日多次 , 每 次 5~1 O分 钟, 并酌情逐步延 长步 行时 间。( 4 ) 减少不 适 当的药 物 : ①非 甾 体类抗炎药 和 C O X一2 抑 制剂 , 可引起 钠潴 留、 外周 血管 收缩 , 减弱利尿剂和 A C E I 的疗 效 , 并 增加 其毒性 ; ②皮 质激 素 ; ③I 类抗心律失常药 物 ; ④大 多数 C C B , 包 括地 尔硫卓 、 维 拉 帕米 、 短效二氢 吡啶类 制剂 。 4 . 2 药 物治 疗 : ①利尿剂 : 利尿剂是 治疗 老年容量负荷过重 I - I F 的一线药物 。老 年轻 度 I - I F可 应用 噻嗪 类利 尿剂 如 双氢 克尿 塞, 但 当肾小球滤 过率 < 3 0 m l / m i n时, 则 噻 嗪类利 尿 剂无 效。 老年 中重度 H F应使用襻利尿剂如 速尿 _ 6 J 。应用利 尿剂应严密

24例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护理体会

24例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护理体会

24例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预防和减少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发病率、死亡率。

方法:对24例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进行总结,根据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减少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结果:24例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抢救成功率4.2%。

结论:制定有效护理措施,认真实施,可有效降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死亡率。

【关键词】老年病人:多脏器功能衰竭: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13-01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指老年人(≥65岁)在器官老化,功能低下和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基础上,多种器官功能处于临界状态。

由于诱发因素激发,在短时间内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序贯或同时发生衰竭。

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起病隐匿、病程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而不典型、合并症多等临床特点,为提高救护率本文就护理程序在临床护理领域的临床实践和应用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护理实践研究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本组24例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均为老年男性,意识清楚,年龄为62~93岁,平均年龄79.95岁,脑梗占20.8%、肝硬化占12.5%、肾衰占16.7%、心力衰竭占8.3%、肺部感染占8.3%、抢救成功率4.2%。

2 护理2.1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以确保及时发现及解决各种危急重症。

包括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皮肤等方面的变化。

进行持续心电、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另外还应注意尿量、血肌酐、尿素氮等的监测。

2.2 积极配合抢救:由于老年病人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危重、发病凶险、患者年龄偏大、机体抵抗力差,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危急生命的险情,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准备好抢救仪器、药品,同时由于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涉及的治疗和护理多而复杂,护理难度大,护理质量受知识面及经验所限,达不到最佳护理,必要时可与相关科室护理人员共同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

2.3 加强各脏器的保护与支持:由于心、肺、肾三个器官发生衰竭的可能性最多,因此应特别重视三个器官的护理。

脑卒中引起的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脑卒中引起的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露 醇 过 量 应 用 所 造 成 的 肾脏 损 害 等 均 可 诱 发 MO S 。 D E
有不 同之 处 , 故被 称 为 老 年 多脏 器功 能 衰竭 ( lpeognf l muil ra a . t i Lei eedr , F ) I t lel MO E 。作 者认 为 , F nh y 老年 多 器 官功 能 障 碍 或 衰
率 为 7 %左 右 。主 要 的颅 外 衰竭 器 官 多数 情 况 下 依 次 为 脑 、 0 肺、 、 心 胃肠 道 、 肾等 。2 3 ≥4个 器 官 衰 竭 的 病 死 率 依 次 为 ,,
4 % ~6 % 、~8 % 和 ~10 , O S 已 经 成 为 老 年 脑 卒 中 死 0 O O 0% M DE
维普资讯
广东 医 学
20 02年 1 月 第 2 卷第 1 0 3 0期
脑 卒 中 引 起 的 老 年 多 器 官 功 能 障 碍 综 合 征
刘 泽
广 州 军 区广 州 总 医 院 干 部 内 五 科 ( 州 5 0 1 ) 广 10 0
1 概 述
2 I F—V P F以及血 清 可 溶 性 白 细胞 介 素 2受 体 ( I 、N 、A SL一2 R)
等 与 MO S D E的 发 生 和 发 展 有 关 。 另 据 观 察 , 长 激 素 、 乳 素 、 黄 体 生 长 素 、 滤 泡 成 熟 生 泌 促 促
在 急性 脑 血 管病 ( 即脑卒 中) 并发 M D O S的 患者 中 , 年人 老

哆 音 , 至发 生肺 水肿 , 期 则 发展 为 A D 。 甚 后 R S 4 3 心 血 管 功 能 衰 竭 一 般 可 出 现 肺 瘀 血 、 性 左 心 功 能 不 急

老年患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

老年患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

老年患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潘华林(江苏省江都市樊川中心卫生院永安分院,江苏 江都 225256)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以及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到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老年人心力衰竭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多数是与其他疾病共存的,诱因多为呼吸道感染,而基础病因主要是冠心病、心脏病、糖尿病等。

60例老年病人经过医院的治疗,有49例患者完全治愈出院,8例患者病情好转,占95%,其他3例患者由于病情较为严重、症状复杂没有明显治疗效果,无死亡病例发生。

结论 对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应以病因及诱因治疗为基础,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老年人;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图分类号:R 541.61 文献标识码:B在老年人疾病中,心力衰竭是致死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我国老年人患心力衰竭占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总数76%左右[1],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诊断时容易与其他系统的疾病相混淆,因而容易出现误诊,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期。

在老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时及时正确诊断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防止老年患者病情的恶化,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在我院精心治疗下,取得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所选择的临床病历是我院心内科从 2009年 10月到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

在60例病例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59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岁。

从心力衰竭发生部位来看,左心衰为32例,右心衰为22例,全心衰为6例。

从基础疾病角度来看,高血压性心脏病17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6例;冠心病 2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7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支气管哮喘3例。

60例患者都符合NYHA的CHF诊断标准,心功能的分级为,Ⅱ级为20例,Ⅲ级为27例,IV级为13例。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36例临床分析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36例临床分析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36例临床分析作者:赵成学杨爱萍王晓飞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3期[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治疗及转归情况。

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3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特点、诱发因素、治疗情况及转归。

结果 36例患者中广泛前壁8例、广泛前壁+高侧壁6例,此14例全部发生3-4个器官功能不全,全部死亡。

本组病例中陈旧性心梗6例,合并慢性肺疾病12例,合并脑血管病22例,上述病人均累计2-4个器官功能不全。

全部36例患者死亡24例(死亡率66.6%)。

累积3-4个器官患者共22例,全部死亡(死亡率100%)。

累及器官频率:心(98.5%),肺(85.5%),肾(58%)。

全部患者中符合溶栓条件并且溶栓者9例,全部再通,且全部存活。

溶栓治疗对患者功能改善有重大意义。

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的患者梗死部位面积大,合并基础疾病多,越易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且死亡率高。

治疗应早期监测及早针对病因治疗如溶栓治疗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治疗关键,可提高救治的成活率。

[关键词]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多器官功能不全;溶栓治疗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20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77-02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是指在老年人(≥60岁)在原有慢性疾患基础上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同时或相继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器官功能不全。

其特点是:发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梗死范围大,泵功能差;累及系统器官多;预后差,病死率高[1]。

《感染诱发的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要点

《感染诱发的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要点

《感染诱发的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要点感染诱发的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infection-induced multiple organ dysfection syndrome in the elderly,i-MODSE)是指老年人(≥65岁)在器官老化和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基础上,由感染激发、短时间内序贯或同时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

MODSE病死率高,是老年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感染是MODSE的首位诱因,占发病诱因中的73.1%,其中肺部感染最多,高达38.1%。

1i-MODSE的定义及特点i-MODSE是指老年人患感染性疾病(如重症肺炎、腹腔脓肿、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化脓性胆囊炎、肠道感染等)后,诱导机体发生过度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免疫激活),继而机体对感染免疫调控紊乱,发展至广泛的免疫抑制,序贯或同时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其特点有:(1)常在器官功能受损基础上发生;(2)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常是主要诱因(占64%~74%);(3)器官衰竭顺序与原患慢性病相关,以肺、心居多;(4)临床表现与衰竭器官受损程度常不平行,易延误诊治;(5)临床过程多样,病程迁延;(6)受累器官多且难以完全逆转。

2老年重症感染的高危因素老年重症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因素:营养不良、长期卧床(>3个月)、老年衰弱等;(2)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缺陷、糖尿病、急性胰腺炎、胆道及肠道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或白血病、肝/肾功能衰竭、器官移植、存在易出血的感染灶、中性粒细胞缺乏等;(3)解剖结构异常或介入:中心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气管内插管或机械通气、胆道结构异常、近期介入治疗等;(4)药物因素:长期使用抗生素、近期使用类固醇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化疗药物等。

3i-MODSE的诊断标准3.1 感染、脓毒症及i-MODSE的诊断3.1.1 感染的临床诊断凡具下列体征2项或2项以上时提示临床感染可能:(1)体温>38℃或<36℃;(2)心率>90次/min;(3)过度通气(呼吸>20次/min或PaCO2<32mmHg;(4)白细胞增多(>12×109/L),或白细胞减少(<4×109/L),或有超过10%的幼稚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5)C-反应蛋白(CRP)或降钙素原(PCT)升高。

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人肺部感染伴多器官功能衰竭对比观察

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人肺部感染伴多器官功能衰竭对比观察

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人肺部感染伴多器官功能衰竭对比观

徐杰年;邹才华;黄素珍;张泰怀;齐桂芬;蒋俊明
【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
【年(卷),期】1996(000)001
【摘要】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近十年来急救领域中所研究的新课题。

老年人肺部感染伴多器官衰竭是严重危及老年人生命的临床综合征,死亡率可达70%,其病情重笃,危在旦夕。

据我们长期临床观察,常濒临气阴亡脱之势,急需补气敛阴、扶正固脱以留人治病。

在这种情况下口服给药有病势危急、药效缓慢之虑;而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能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发挥疗效,起到上述作用,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而且还能改善和恢复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徐杰年;邹才华;黄素珍;张泰怀;齐桂芬;蒋俊明
【作者单位】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中医科;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中医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1
【相关文献】
1.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J], 吴泽铭
2.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粒细胞减少症疗效观察 [J], 刘俏敏
3.老年人肺部感染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血小板减少34例临床观察 [J], 杨瑾;王菊梅
4.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重症肺心病疗效观察 [J], 叶国雄
5.肺部感染诱发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竭46例治疗分析 [J], 黄敏;夏向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多脏器衰竭的临床分析

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多脏器衰竭的临床分析
张 ,周 围肝 细胞 被压 迫 致缺 氧 。缺 氧严重 还 可导 致肝 细胞 空 泡形
1 . 2 诊断标准 :①心力衰竭 :出现左 、右心脏衰竭 的情况或心 率严重失常 ;②肝脏衰竭 :血清转氨酶大于正常值2 倍 以上 ,血
清胆 红 素 >5 1 . 3 mo l / L;③ 呼 吸衰 竭 :紫绀 ,低 氧血 症 严 重 , 不伴或 伴有 P a C O 2 >5 0 r l l n l H g( 1 r n n l H g = 0 . 1 3 3 3 k P a ),呼吸 困 难 ;④脑 功能 衰竭 :排 除脑 血 管意 外及 非 药物 引起 的 意识 障碍 ; ⑤ 肾功能 衰竭 :无论 尿量 多或 少 ,肌 酐 >2 6 5 . 2 mo l / L,B U N>
和 酸碱 平和失 调加 重 。
2 结 果 2 . 1 各 脏 器 受 累发 生率 :本 组 患 者并 发 脏 器衰 竭 的 顺 序 为 :脑
3 . 4 临床 体会 :肺 心 病合 并 多脏 器 衰竭 预 后 较 差 ,治 疗 复 杂 且 死 亡率 较高 。要 做 到早 发现 ,早 诊 断 ,早治 疗 需做 到 以下几点 : ① 对 原 发 病 积极 治 疗 ,防 止 因原 发 病 诱发 MOF ,做好 预 防 ,控 制 感染 ;②尽 早尽 享机 械 通气 治疗 ,及 时 排痰 ,保 持 呼吸 道 的通 畅 ,及 纠正二 氧 化碳潴 留和缺 氧 ;③严 密 监测 严 重肺 心病 患 者 的 心 电图 、生命 体 征 、肝 肾功能 、血气 分析 及 电解 质等 ,以免 病情 变化 发 现不及 时耽误 治疗 ,损害 脏器 功 能 ;④ 及 时 纠正低 血 压 ,
3 . 3 离 子紊 乱 与 酸碱 平 衡 失 调 :离 子 紊 乱 和酸 碱 平 衡失 调 是 致 使 老 年慢 性肺 心病 患 者 的发病 率高 的又 一 因素 ,呼酸居 首 位 ,目 前代 碱也 不 断增 多 。因而 ,在 较 大剂量 地 补充 氯 化钾 的 同时 ,生 理盐 水 的补 充也 要适 当给予 ,以免代 谢性 碱 中毒 。利 尿剂 的 使用 应采 取缓 慢 利尿 的方 法 而非使 用 大剂 量快 速 利尿 ,以防 离子 紊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MOF的病因以严重全身感染(尤其肺部感染)为 多,严重创伤(如跌倒骨折)引起的也不少。年龄相关
性免疫功能衰退增加了老年患者对全身感染的易感性。 胸腺进行性萎缩,以致≥60岁老年人血清不可能测得胸 腺激素的活性。老年人血液内T淋巴细胞数量上不一定减 少,但对淋巴因子的应答下降,以致明显影响免疫性。 与此同时出现的B淋巴细胞功能减退,可能并非由于B淋 巴细胞本身原因,而更多的受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的影响。 老年人全身感染的常见来源,包括呼吸道、泌尿系、胃
从取的种底物利用的障碍, ATP生成减少和氧自由基造成组织损害是 MOF的代谢基础。各细胞因子介导炎症细 胞激活与趋化,内皮损伤通透性增高,毛
细血管渗漏,间质水肿,产生组织氧利用 障碍以及细胞能量代谢的障碍与膜离子— 主动转运功能的紊乱关系密切。Na+ -K+ATP-酶活性下降,细胞内贮钠失钾;而钙离 子内流量增加所致线粒体中钙积聚,将引 起细胞进一步损伤,最后导致细胞死亡。
从而影响全身内环境稳定。器官功能障碍可以是相对的,它将随着时间的延伸而
改变,可以加重,也可以逆转。由慢性疾病引起的各器官功能衰竭一般不称为多 脏器功能衰竭。
一、病因
• 与MOF发病有关的因素有: ① 严重创伤、烧伤; ② 严重感染; ③ 各型休克尤其感染性和失血性休克; ④ 超量输血(输血量超过3L/d) ⑤ 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等。
2、免疫复合物学说 败血症患者外周血液 中可测出循环免疫复合物,Eiseman 等在 败血症和MOF死亡患者及动物模型中,用
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证实了在肝、肾、肺 等脏器病理标本中颗粒状IgG、IgM、 C3、 C5和纤维蛋白原的沉积。循环免疫复合物 是通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清除的。因此, 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减退,在发病过程中
二、发病机制
MOF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清楚。 细胞的损伤引起器官功能和结构上 的改变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的基础。 在上述病因的作用下,多系统器官 同时或先后出现功能衰竭,提示可 能存在共同的发病途径,也可能是 器官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目前有 以下几种学说。
1、微循环境障碍与微聚物学说 已发现在败 血症、创伤和出血引起的休克患者中,可出
起重要作用。此学说还认为与内毒素血症
有关。在内毒素刺激下形成抗原抗体复合
3、全身性自身破坏性炎症学说 临床研究表 明,感染与MOF密切相关。但少数患者在 他们的病程中,始终找不到感染的病灶或 败血症的证据。因此,Coris 认为,严重组 织损伤、腹腔内感染通过补体系统激活各
种炎症介质释放导致全身性自身破坏性炎 症可能是MOF的主要发病机制。
老年人多脏器功能衰竭 表现和治疗
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是1970年由Tilney 等提出的一个 新的临床概念和综合征。指人体各器官功能正常或相对正常情况下,由于严重感
染、休克、创伤、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等致病因素导致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
同时或相继发生衰竭。老年人机体储备功能下降,一旦应激发生器官衰竭,死亡 率可达到60%~70%。MOF所致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治疗费用昂贵。因此,深 入研究MOF的病因、发病机制、探索更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 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系临床危重病和急救医学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有利于尽 早识别与防治第一器官衰竭以外其他顺官功能的变化,Bone 等提出了多脏器功能 不全或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MOD)或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的概念,指在急性危重病情况下,多个脏器功能发生改变,不能维持其自身功能,
肠道及血管内装置(中心静脉导管、人造瓣膜、起搏器、 人造血管)等。
其中,呼吸道感染的病死率最高(58%)。 美国统计资料显示,创伤已成为年龄≥65岁 老年患者的第七位死亡原因。与非老年患者 相比较,同样严重程度的创伤,老年患者病 死率较高。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创伤的 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受伤前的健康状况、 转运条件、获得创伤治疗的时间、治疗的质 量、创伤并发症等。由于老年患者临床表现 不典型导致诊断和治疗延迟,各重要器官生 理性储备功能衰退,因此,容易产生多个功 能障碍,以致病情变更为复杂化。
4、败血症时一氧化氮作用 败血症时刺激 宿主巨噬细胞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包括 TNF、IL-1、IL-6、a-干扰素(IFN)等。 虽然这些细胞因子旁分泌效应可作用于
局部,增强宿主防御能力,但它全身播
散则导致败血症反应,引起宿主死亡。
一氧化氮由人体各种细胞合成,包括内
皮细胞、巨噬细胞、脑神经元细胞、肝
细胞等。内毒素(脂多糖)和炎症性细
胞因子可作为刺激物引起一氧化氮合成
增加,一氧化氮可直接引起低血压和败 血症休克。
5、脏器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个脏 器的功能改变,由于其产生的代
谢变化会导致另一些脏器的功能 衰竭。如ARF时的氮质潴留,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可能导
致急性肺水肿、心功能不全、胃
肠道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 乱等。
三、诊断
1991年美国芝加哥会议提出下列诊断标准。
1、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指各种微生 物或非感染性侵袭因素引起机体全身性炎症 反应,临床表现为下列两项或两项以上症状: ① 体温高于38℃或低于36℃;② 心率90次/ 分以上;③ 呼吸超过20次/分或动脉血二氧化 碳分压低于4.3kPa(32mmHg);④ 血白细胞计数 >12X109/L(12000/mm3)或< 4X109/L (4000/mm3)或未成熟白细胞>10%。
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广泛的血小板微聚物
形成,不仅引起机体重要脏器毛细血管机械 性梗阻,还可以释放5-羟色胺、组胺等生物 活性物质,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内皮
损伤和血管收缩,从而造成组织缺氧;由栓
塞组织释放的促凝物质加重了微循环障碍。
此外,补体激活而引起的白细胞聚集在微栓
塞中也起一定的作用。但是,上述理论并不 能解释MOF患者的全部临床过程,而微聚物 形成可能是血流缓慢造成的继发性聚集的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