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课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件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件
3、国际日期变更线( 180O)
第十二页,共二十九页。
180
东 九 区
东 十 区
东 十 一 区
东十



区区
西 十 二 区
西 十 一 区
西
西




172.5E
172.5W
第十三页,共二十九页。
0
西西 西 西 西 0 东 东东 东 东 五四 三 二 一 时 一 二三 四 五 区区 区 区 区 区 区 区区 区 区
• (1)当地球公转至A点时,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量最
少。当地球
公转至C点时,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最
。当大地球公转到B、D
点时,全球昼夜

平分
• (2)若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pín为gfēn6)0°时,则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变
为有四季变。3化0如°(b地iành轴uà)与?公转无轨有道没平有面昼的夜夹交角替为?90°,同。一有地区还有没
1、自西向东的自转(zìzhuàn)方向产生了太阳东升
西落现象。
2、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即一天。
3、地球是
个不透 明球体
太阳照射
昼夜
现象
地球不停 昼夜
地自转
(zhòuyè)
更替
第十一页,共二十九页。
时区、日界线
1、概念: 时区的划分(huà fēn);区时;地方时;北京时间
2、计算: 某地时区=已知经度/15 (四舍五入) 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 1小时 两地相隔的区时数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 + 4 两地经度差 (东加西减)
huíɡuī xiàn)
(nán huíɡuī xiàn)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课件
3. 根据世界地图, 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 称、位置、轮廓、分布特征, 了解大洲分 界线及其位置。
地球?水球?
图2.1世界海陆分布
从地球仪或地球卫星 照片上可以看出, 地球表 面明显分为陆地和海洋。 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的基 本面貌特征。
根据计算, 地球表面_7_1_%_ 是海洋, 而陆地面积仅占_2_9_%_。 概括地说, 地球上七__分__是海洋, _三_分__是陆地。海洋彼此相连, 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 图2.2世界海陆面积比较 小小的陆块。
例如: 东非大裂谷、红海
书页受挤压变形
世界上许多高大和绵 长的山脉, 主要分布在板 块碰撞挤压的地带, 例如,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 系、科迪勒拉山系等。
世界上的火山和 地震, 也集中分布在 板块交界的地带, 如 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 海——喜马拉雅地带。
图2.23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
亚洲大陆与欧洲 大陆是一个整体, 合 称为_亚__欧__大__陆__。
亚洲的西南部与 非洲的东北端也是相 连的。_苏__伊__士__运__河_开 通以后, 运河成为亚 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北美洲
南美洲
美洲大陆的中间部分非常狭窄, 人们在这里开 凿了巴__拿__马__运河, 它也就成为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 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分布在_西__半球。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 撞挤压形成的。
2.读图2.25, 说明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靠近, 使古地 中海不断缩小。
两大板块继续靠近, 相互挤压的力量使 地面不断隆起。
图2.25喜 马拉雅山 脉的形成 示意(从 海洋到高 山)
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 板块碰 撞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复习课件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复习课件
表的地形名称。
高原


盆地


丘 陵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作业 布置: (zuòyè)
1、完成填充(tiánchōng)图册相关作业;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2课 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lián xiàn)。3、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1、是一条(yī tiáo)闭合的曲线。 2、同一条(yī tiáo)等高线上海拔高度相同。
3、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 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等高线闭合, 数值中心 高,四周 (zhōngxīn)

等高线弯曲
向低处 (wānqū) 凸出
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
等高线弯曲 向高处(ɡāo chǔ) 凸出
的名称。
山顶 A (shān dǐnɡ) 300米 200米
山脊 B
鞍部 C
D 陡崖
第十九页,共二十四页。
E 山谷
2、小明和班上的同学去爬山春游。请你帮他们 分析一下,应该从哪一条线路(xiànlù)上山最好? 为什么?
B
A
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
3、根据(gēnjù)分层设色地形图判断图中方框所代
等高线闭合(bìhé),数
值中心低,四周高
等高线重叠(chóngdié)在一 起
第十六页,共二十四页。
C
A D
B
第十七页,共二十四页。
-300 -200 -100
-300 -200 -100
等深线(米)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PPT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PPT课件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 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 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非洲大陆和南美 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 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严密的论证呢?
新知探究
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
红海是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运 动形成的,最终会形成新的海洋。
课堂练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当堂检测
读全球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① 亚欧板块;② 非洲板块;③ 美洲板;块④ 印度洋板。块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当堂检测
读全球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能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能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能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重点
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六大板块; 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一、沧海桑田
鹦鹉螺,是海洋软体动物,具卷曲的珍珠似外壳,鹦鹉螺已 经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
新知探究 一、沧海桑田
地壳运动
鹦鹉螺化石
新知探究
一、沧海桑田 海平面的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
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 人类活动的遗迹。
新知探究
一、沧海桑田
荷兰填海造陆
新知探究 一、沧海桑田
日本填海造陆的4000米民航机场跑道
新知探究 一、沧海桑田
人类活动
澳门机场,中国第一个完全由填海造陆而建成的机场。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课件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课件

海陆变迁的影响
生态系统的变化
海陆变迁会导致生物栖 息地的变化,从而影响
生物的分布和种类。
气候的变化
海陆变迁可以改变海洋 的流动和反射太阳光的 方式,从而影响气候。
人类生活的影响
海陆变迁可以影响沿海 地区的人类生活,如洪
水、海岸侵蚀等。
地缘政治的影响
海陆变迁可以改变国家 的领土和领海,从而影
响地缘政治格局。
南极洋
位于南纬60度以南的海洋,被南 极洲、南美、非洲、澳大利亚和 南极洋岛屿环绕,是世界大洋的 一部分。
南北极洋海介绍
北极洋海
位于北极洋周围的边缘海域,包括巴伦支海、挪威海和格陵 兰海等。
南极洋海
位于南极洋周围的边缘海域,包括威德尔海、罗斯海和别林 斯高晋海等。
南北极洋和南北极洋海的分布和特点
位于非洲、欧洲和南美洲之间,形状略呈 “S”形,是第二大洋。
印度洋
北冰洋
位于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之间 ,具有世界上第三深的海沟——爪哇海沟 。
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大部分区域被冰覆盖 ,是世界上最小的洋。
03 南北极洋和南北极洋海
南北极洋介绍
北极洋
位于北纬66度34分以北的海洋, 被北美、欧亚大陆和北冰洋岛屿 环绕,是世界大洋的一部分。
海洋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左右,但可用于人类饮 用的水仅占2%。
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平均水深约为 3795米。
海陆分布比例
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约为36200 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为3795
米。
地球表面的海洋中含有大量的水, 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左右, 但可用于人类饮用的水仅占2%。
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各大陆地分隔 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平均水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 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 课件(共34张PPT)
陆 地 会 移 动 吗 ?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初 中地理 七年级 上册第 二章第 2节海 陆的变 迁 课件(共34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初 中地理 七年级 上册第 二章第 2节海 陆的变 迁 课件(共34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初 中地理 七年级 上册第 二章第 2节海 陆的变 迁 课件(共34张PPT)
的启示提出了大大陆西漂移洋的猜两想。岸轮廓有明显的对应性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初 中地理 七年级 上册第 二章第 2节海 陆的变 迁 课件(共34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初 中地理 七年级 上册第 二章第 2节海 陆的变 迁 课件(共34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初 中地理 七年级 上册第 二章第 2节海 陆的变 迁 课件(共34张PPT)
探究一:
1、小明通过媒体得知:科学考察队员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田。心想 :南极地区冰雪覆盖,终年严寒,几乎不可能有植物生长,不具备形成煤炭的条件。小 明感到非常困惑,你能为他分析吗?
问题:难道仅仅是巧 合吗?
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初 中地理 七年级 上册第 二章第 2节海 陆的变 迁 课件(共34张PPT)
大陆漂移假说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初 中地理 七年级 上册第 二章第 2节海 陆的变 迁 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第2课时教学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第2课时教学课件

人口增长过慢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短缺 国防兵力不足 养老负担加重
小结
一个地区要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速度,才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 过多、增长过快或人口增长过慢都会给环境和社 会经济发展带来一定问题。
不同的人种
黄种人
白种人
黑种人
人种体质特征比较表
色浅 黑色 淡黄色
波状 卷曲 黑直
——《从德国、西班牙人口老龄化现状谈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人口老龄化
国是际指人上口通生常育的率看降法低是和,人当均一寿个命国延家长和导地致区的六总十人岁 以口上中老因年年人轻口人比口重数超量过减了少总、人年口长的人百口分数之量十增,加或而者产六生十 五的岁老以年人上口的比老例年相人应口增占长总的人动口态的变总化数。的百分之七,就意 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
资源短缺
江河污染
教育落后
垃圾污染
国防兵力不足
劳动力短缺
居住紧张
饥饿贫困
就业困难
交通拥堵
养老负担加重
人口增长过快 资源短缺 江河污染 垃圾污染 就业困难 饥饿贫困 交通拥堵 教育落后 居住紧张
资源短缺 江河污染 国防兵力不足 垃圾污染 就业困难 人口老龄化 饥饿贫困 交通拥堵 劳动力短缺 教育落后 居住紧张 养老负担加重
温带:介于两者之间
课堂小结


人口问题




不同的人种

增长过快 增长过慢 体质特征
分布
人口增长与社会 经济协调发展
人种平等
作为与会代表的你,依据人口过快增长和 过慢增长这两种情况,你会在人口与发展大会 上提出哪些相应的人口政策?例如,控制生育 还是鼓励生育或其他更好的建议?课下,同学 们也可以试着写一份提案。

科普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一等奖课件)

科普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一等奖课件)
4.奥运会开幕当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B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5.该日三明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A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极昼现象
昼夜等长
北半球昼最长
北半球昼最短
昼夜等长
【2016年泉州质检】下图是地球公转到某位置和此时地 球上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
公转
地轴 倾斜
太阳直射点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地面获得热量多少不同
五带
四季交替
思考123、今 图接天 中下(A来B太3C.2阳D6四)直段地射中球点,公将太转向阳到什直什么射么方点位向的置移移?动动?方向分 别是?
直射赤道
A
D
直射北回归线 B
直射南回归线
C
直射赤道
B
A
23.5°N
①②
海口(20°N)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 高,正午影子最短
海口(20°N)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 低,正午影子最长
【2014年泉州质检】 右图为同一位置不同时间,玲玲的身影长短变化情 况示意图。 假设玲玲身高不变,在不考虑方向的情况下,请比 较判断: A.如果是在同一天的不同的情景 示意,则更接近正午的是 乙 图。
23.5°S
③④
23.5°N
春分
夏至 秋分
春分
23.5°S
冬至
1、哪里有阳光直射现象? 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
2、热带地区一年阳光直射几次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1次
小明家有一口井,每年有一天的正午时,太 阳光可以直射到井底,小明家所在的纬度 位置可能是在那? C A、0度 B、北纬20度 C、北纬23.5度 D、南纬20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 农 尝 百 草
神农一名即 农之神, 农之神,是 主管农业的 神人。 神人。神农 氏教人类播 种五谷。 种五谷。
第 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生产 粮食 房屋 饲养 陶器 其 生活 工具 作物 样式 家畜 他 地区 制作 长江流 河姆渡 距今约 域的浙 磨制石 会制作 玉器 水稻 干栏式 猪 原始居 七千年 江余姚 器,耒 陶器 和乐 民 耜耕地 器 市 原始 居民 距今约 黄河流 磨制石 半坡原 五六千 域的陕 器,木 粟 始居民 西西安 制耒耜 年 半地 穴式 猪狗 彩陶, 彩陶, 纺线 出现刻 织布 画符号 制衣 距今 年代
河姆渡出土陶猪
看图分析
右边是河姆渡 原始居民制作 的陶器, 的陶器,你能 说出它的用途 吗? 蒸食物
半坡出土鱼纹陶盆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盆,绘有这类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盆 绘有这类 人面鱼纹的彩陶盆已成为半坡文化的典型标记
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符号
半坡出土的纺轮
动脑筋: 动脑筋: •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 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 步呢? 步呢?
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
思考: 思考:
•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 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 造干栏式房屋呢? 造干栏式房屋呢?
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 浙江地区地势低洼、 湿温热,可以防潮、 湿温热,可以防潮、通 可以防蛇虫鼠蚁; 风;可以防蛇虫鼠蚁; 可以防洪水猛兽。 可以防洪水猛兽。
动脑筋: 动脑筋:
小麦和玉米 小麦和水稻 水稻和粟 水稻和玉米
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B
A B C D 学会建造房屋 原始农业的发展 氏族公社的形成 知道挖井取水
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 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猪狗等家畜 住半地穴式房屋 食用磨制石器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 的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的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种植粟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很早 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 下课了,再见!
作业:完成学习辅导。
原始农业
原始饲 原始手 工业 养业
原 始 农 耕 分 布 图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 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
半坡原始居民石刀
我 国 是 的 国 家 。 世 界 上 种 植 水 稻
河姆渡陶器上的稻穗纹
半坡出土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河姆渡干栏式房屋
西双版纳竹楼
河姆渡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 原始社会的人, 原始社会的人,如果仅 靠在野外采集、 靠在野外采集、捕捉猎 物为生, 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 之处? 之处? 结论: 结论: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 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 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 要经常迁徙。 要经常迁徙。
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 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
大汶口陶器
大汶口晚期的墓 葬里, 葬里,为什么有 随葬品多少悬殊 的现象出现? 的现象出现?
练一练
•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D)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 B C D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两种农作物是 ( )
C
A B C D
从食物来源看: 采集、 从食物来源看: 采集、渔猎 从生产工具看: 从生产工具看: 打制石器 从居住条件看: 山洞里, 从居住条件看: 山洞里,不断迁移 从产业分工看: 从产业分工看: 没有 农耕 磨制石器 定居 原始农业、 原始农业、饲养 业、手工业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 1.时 1.时 间: 距今约四五千 • 2.地 2.地 点: 黄河流域的山东泰安 • 3.生产农具: 石镰 石锄 3.生产农具 生产农具: • 4.原始手工业: 黑陶 白陶 4.原始手工业 原始手工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 5.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 贫富分化出现。 贫富分化出现。
• 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半地 穴式的房屋? 穴式的房屋?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 比较寒冷, 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 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 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
因为区域不同,自然条件 因为区域不同, 不同, 不同,所以房屋样式不同
这是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 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 这是 猪纹陶缽, 猪纹陶缽,是河姆渡人用来盛放食物的食具
•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而半坡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 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因是( 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因是( B ) A B C D 生活习惯 地理与气候 生产生活能力所致 历史传统
• 假如你来到原古居民家中做客,下面这个房 假如你来到原古居民家中做客, 子住的是( 子住的是( C ) A 元谋人 B C D 北京人 半坡人 河姆渡人
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 伏羲氏:结网捕鱼, 卦。
神农氏:教民播种, 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 草。
伏羲氏又叫“ 伏羲氏又叫“庖 炮牺” 羲”、“炮牺”、 包牺” “包牺”。关于伏 羲氏的传说较多, 羲氏的传说较多, 据说伏羲氏最大的 据说伏羲氏最大的 成就是发明鱼网, 成就是发明鱼网, 教民捕 鱼,即创造 了最早的渔业。 了最早的渔业。第 二大贡献是发明畜 牧业。 牧业。第三大贡献 是采天然火, 是采天然火,发明 熟食。 熟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