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半自动钻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半自动钻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要求机械设计系(2010)一、设计说明书的内容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应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而定,一般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目录(标题和页次);(2)设计题目(设计条件和要求);(3)全部原始数据;(4)机械运动设计方案的拟定,(设计思路的说明,所选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及运动特性)机构的组合方式,进行方案分析与评价;(5)机械运动循环图;(6)机械运动简图;(7)采用的设计方法及其原理的简要说明;(8)设计计算过程、公式和结果。
若有计算机程序,则应画出程序框图,写出各子程序名称和功能;(9)用表格列出计算结果,并绘制出主要的运动曲线图;(10)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讨论,作出概括性的结论;(11)列出主要的参考资料。
二、注意事项(1)设计说明书用钢笔、中性笔书写,采用统一的课程设计用纸;(2)对自成单元的内容应有大小标题,做到层次分明醒目突出;全部图表应统一编号。
(3)编写说明书时应做到条理清楚、叙述简明、重点突出、计算正确、文句通顺、书写整洁;(4)所用的公式和数据应注册来源(参考资料的编号和页次);(5)全部计算中所用的符号和脚注必须前后一致、不能混淆;(6)绘制机械运动简图时应采用规定的符号,按比例作图;(7)对计算结果应有简明的结论。
如果实际所取的数值与计算结果有较大差异,应作必要的解释,说明原因;(8)说明书编写完毕后应加上封面,装订成册,并装入课程设计专用袋目录设计任务书-----------------------------------------------------21.设计工作原理--------------------------------------------------42.功能分解图,执行机构动作分解图-----------------------63.运动方案的选择与比较---------------------------------------94.机构运动总体方案图(机构运动简图)-----------------105.工作循环图------------------------------------------------------166.执行机构设计过程及尺寸计算------------------------------187.凸轮设计分段图.轮廓图.设计结果---------------------218.机构运动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流程------------------------259.程序清单(主程序和子程序)------------------------------2610.十一运行结果及运动线图------------------------------------3111.设计总结----------------------------------------------------------3212 参考资料----------------------------------------------------------33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设计加工所示工件ф12mm 孔的半自动钻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半自动钻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半自动钻床设计姓名:季倩学号:院系:装备制造学院车辆1101班同组者:指导教师:曹光民2013年月日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4)二、工作原理和工作动作分解 (6)三、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议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7)四、执行机构选型………………………………………五、机械运动方案的选择和评定 3六、机械传动系统的速比和变速机构3七、半自动钻床的机构运动简图 6八、凸轮机构的尺度设计7九、定位凸轮速度与加速度分析 9十、心得体会11参考文献12半自动钻床方案设计(方案B)2.1设计题目设计加工图1所示工件ф12mm孔的半自动钻床。
进刀机构负责动力头的升降,送料机构将被加工工件推入加工位置,并由定位机构使被加工工件可靠固定。
图1 加工工件半自动钻床设计数据参看表3。
表3 半自动钻床凸轮设计数据方案号进料机构工作行程mm定位机构工作行程mm动力头工作行程mm电动机转速r/mm工作节拍(生产率)件/minA 40 30 15 1450 1B 35 25 20 1400 2C 30 20 10 960 12.2设计任务1.半自动钻床至少包括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
2.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
3. 图纸上画出半自动钻床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
4.凸轮机构的设计计算。
按各凸轮机构的工作要求,自选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确定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
对盘状凸轮要用电算法计算出理论廓线、实际廓线值。
画出从动件运动规律线图及凸轮廓线图。
5.设计计算其他机构。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7.学生可进一步完成:凸轮的数控加工,半自动钻床的计算机演示验证等。
2.3设计提示1.钻头由动力头驱动,设计者只需考虑动力头的进刀(升降)运动。
2. 除动力头升降机构外,还需设计送料机构、定位机构。
各机构运动循环要求见表4。
3. 可采用凸轮轴的方法分配协调各机构运动。
表4 机构运动循环要求1. 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该机械的进刀机构负责动力头的升降,送料机构将被加工工件推入加工位置,并由定位机构将加工工件可靠固定。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半自动钻床精编WORD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半自动钻床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半自动钻床设计者:xxx指导教师: cq2010-11-17目录1.设计要求--------------------------------------------------------------32.功能分解------------------------------------------------------------43.执行机构选择与比较----------------------------------------------54.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选择---------------------------------------165.工作循环图---------------------------------------------------------166.尺寸计算-------------------------------------------------------------167.运动简图 ---------------------------------------------------------248.总结--------------------------------------------------------------------259.参考资料--------------------------------------------------------------25一设计要求半自动钻床机能够实现送料、定位、和孔的一体化功能。
由零件尺寸知道设计要求的机床的进料机构工作行程大于等于40mm,动力钻头工作行程大于18mm,电动机转速960r/min,每分钟1件构件加工好。
机械原理-半自动化钻床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机械设计与制造主题实践(一)院〔系、部〕:机械工程学院设计题目半自动化钻床姓名:同组成员:班级:指导教师签名:2021年07月05日·北京目录1.方案设计 (3)1.1设计要求 (3)1.1.1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 (3)1.1.2设计方案提示 (3)1.1.3设计要求 (3) (4)2.运动循环表和运动循环图 (5) (6)3.1送料机构 (6)3.1.1送料机构——曲曲折折柄滑块机构 (6)3.1.2送料机构比照机构 (7)3.2定位机构 (9)3.2.1定位机构——凸轮-摩擦式棘轮机构 (9)3.2.2定位机构比照机构 (10)3.3进刀机构 (10)3.3.1进刀机构——平底凸轮机构 (10)3.3.2进刀机构比照机构 (11)3.4减速器机构 (12)3.4.1减速器机构——蜗轮蜗杆机构 (12)3.4.2减速器比照机构 (12)4.运动分析 (13)4.1送料机构的运动分析 (13)4.2定位机构的运动分析 (19)4.3进刀机构的运动分析 (27)5.动力分析 (31)5.1计算等效阻力矩Mr (31)5.2计算等效驱动力矩Md (32)5.3计算最大盈亏功 (32)5.4计算飞轮的最大转动惯量 (33)5.5确定飞轮的尺寸 (33)6.设计心得 (36)7.参考文献 (37)1方案设计1.1设计要求1.1.1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设计加工所示工件ф12mm孔的半自动钻床。
进刀机构负责动力头的升落,送料机构将被加工工件推进加工位置,并由定位机构使被加工工件可靠固定。
半自动钻床设计数据参瞧下表。
半自动钻床凸轮设计数据表方案号进料机构工作行程mm定位机构工作行程mm动力头工作行程mm电动机转速r/mm工作节拍〔生产率〕件/minA 40 30 15 1450 1B 35 25 20 1400 2C 30 20 10 960 11.1.2设计方案提示1.钻头由动力头驱动,设计者只需考虑动力头的进刀〔升落〕运动。
课程设计《半自动钻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半自动钻床系别: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班级:设计者:学号:同组者姓名:指导教师:2007年7月15日设计任务学生姓名: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课程设计题目:半自动钻床指导教师:目录前言………………………………………………………………..第一章概述及设计要求………………………………………..1.1功能要求及工艺动作流程图………………………………第二章传动方案…………………………………………………2.1拟定传动方案………………………………………………第三章传动机构的选择…………………………………第四章主要执行结构方案设计……………………………4.1定位机构…………………………………………………4.2送料机构…………………………………………………4.3进刀机构…………………………………………………4.4形态学矩阵图………………………………………….第五章机械运动系统设计方案拟定……………………………5.1拟订的方案………………………………………………….第六章方案的评价………………………………………………6.1方案评价表第七章系统设计数据处理………………………………………...7.1方案的数据处理…………………………………………7.2传动机构的尺寸设计及数据处理………………………….结束语前言随着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变化很快,市场需求才出现多样化的特征,机械产品的种类日益增多,例如,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仪器仪表、重型机械、轻工机械、纺织机械、石油化工机械、交通运输机械、海洋作业机械、钢铁成套设备、办公设备、家用电器以及儿童玩具等等。
同时,这些机械产品的寿命周期也相应缩短。
企业为了赢得市场,必须不断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其中设计是产品开发的第一步,是决定产品的性能、质量、水平、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最主要因素。
半自动钻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半自动钻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引言半自动钻床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制造领域。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半自动钻床的机械原理进行详细解释,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并能够进行相应的操作与维护。
二、半自动钻床的基本结构半自动钻床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底座:支撑整个设备,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刚性。
2.主轴箱:安装主轴和主动部件,实现工件的旋转运动。
3.工作台:固定工件,并提供相对于主轴的移动。
4.传动系统: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驱动主轴和工作台运动。
5.控制系统:控制设备的启停、速度调节等功能。
三、半自动钻床的工作原理半自动钻床通过旋转主轴和移动工作台来实现对工件进行钻孔。
其工作原理如下:1.开启电源:通过控制系统将电源接通,启动传动系统。
2.调节主轴速度:通过控制系统调节传动系统的速度,控制主轴的旋转速度。
3.固定工件:将待加工的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并调整工作台的位置,使得钻头可以准确对准加工位置。
4.开始钻孔:按下操作按钮,启动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
主轴开始旋转,同时工作台开始移动。
钻头进入工件,并进行钻孔操作。
5.完成钻孔:当钻头完全穿过工件后,停止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
取出已加工好的工件。
四、半自动钻床的结构特点半自动钻床具有以下几个结构特点:1.稳定性好:底座采用坚固的铸铁材料制成,能够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和刚性,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或变形。
2.精度高:主轴箱采用精密加工技术制造,保证主轴和主动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
采用高精度滚珠丝杠传递运动,确保加工精度。
3.操作简便:采用人机界面友好的控制系统,操作按钮清晰明了,方便操作员进行设备的启停和速度调节。
4.安全可靠:设备配备多重安全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急停按钮等,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五、半自动钻床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半自动钻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检查设备:在使用前,要检查设备各部分是否正常运行,如传动系统是否顺畅、控制系统是否灵敏等。
课程设计机械原理半自动钻床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题号03半自动钻床一、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设计加工所示工件ф12mm孔的半自动钻床。
进刀机构负责动力头的升降,送料机构将被加工工件推入加工位置,并由定位机构使被加工工件可靠固定。
半自动钻床设计数据参看下表。
半自动钻床凸轮设计数据表二、设计方案提示1.钻头由动力头驱动,设计者只需考虑动力头的进刀(升降)运动。
2. 除动力头升降机构外,还需要设计送料机构、定位机构。
各机构运动循环要求见下表。
机构运动循环要求表3. 可采用凸轮轴的方法分配协调各机构运动。
三、设计任务1.半自动钻床至少包括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2.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并在图纸上画出传动系统图;3. 图纸上画出半自动钻床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4.凸轮机构的设计计算。
按各凸轮机构的工作要求,自选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确定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
对盘状凸轮要用电算法计算出理论廓线、实际廓线值。
画出从动件运动规律线图及凸轮廓线图;5.设计计算其他机构;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目录一.机构的工作原理 (5)二.功能分解图,执行机构动作 (7)三.机构的选用 (8)四.机构运动总体方案图 (15)五.执行机构设计及尺寸计算 (22)六.工作循环图 (23)七.proe运动分析 (24)附录 (26)总结 (39)参考文献 (40)一、机构的工作原理1、机构的工作原理:该系统由电机驱动,通过变速传动将电机的1450r/min降到主轴的1r/min,与传动轴相连的各机构控制送料,定位,夹紧和进刀等工艺动作,最后由凸轮机构通过齿轮传动带动齿条上下平稳地运动,这样动力头也就能带动刀具平稳地上下移动从而保证了较高的加工质量。
具体的选择原理和工作原理如下:(1)选择电动机时需考虑的因素:电动机的选择需考虑工作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是否工作可靠,操作简易,维修方便;除此之外,为了提高机械系统的经济效益,还需考虑经济成本。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半自动钻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半自动钻床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加工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半自动钻床作为一种常见的机械加工设备,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半自动钻床的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系统以及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二、半自动钻床的结构1.主体结构半自动钻床主体结构由底座、立柱、横梁、工作台等组成。
其中,底座是整个机器的支撑部分,立柱用于支撑横梁和电机。
横梁上装有电机和主轴箱,主轴箱中装有主轴和变速箱。
工作台则是安放工件进行加工的位置。
2.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包括电机、皮带传动和变速箱等部分。
电机通过皮带传动驱动变速箱内齿轮转动,从而改变主轴转速。
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柄调节切削进给量。
3.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控制部分和液压控制部分。
电气控制部分由电路、开关、按钮等组成,用于控制机器的启停、转速调节、切削进给等。
液压控制部分则通过油泵和油管将液压油送到液压缸中,控制机器的升降和夹紧。
三、半自动钻床的工作原理半自动钻床的工作原理是将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通过主轴带动钻头进行切削加工。
具体步骤如下:1.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并用夹紧器夹紧。
2.调节主轴转速和切削进给量。
3.启动电机,使主轴带动钻头旋转。
4.将钻头逐渐向下移动,直至接触工件表面。
5.开始进行切削加工。
6.当加工结束后,停止电机运行,将钻头向上抬起并松开夹紧器,取出加工好的零件。
四、半自动钻床的控制系统1.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是半自动钻床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包括了启停按钮、转速调节旋钮、切削进给旋钮等多个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电气控制部件,可以实现机器的启停、转速调节和切削进给等功能。
2.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主要是控制机器的升降和夹紧。
它包括了油泵、油管、液压缸等多个组成部分。
当需要升降工作台时,电机会启动油泵将液压油送到液压缸中,从而使工作台上下升降。
当需要夹紧工件时,电机会启动油泵将液压油送到夹紧器中,从而使夹紧器夹紧工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半自动钻床设计者:彭松指导教师:彭子梅2012-12-20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12.设计要求--------------------------------------------------------------33.功能分解------------------------------------------------------------44.执行机构选择与比较----------------------------------------------5 5.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选择---------------------------------------176.工作循环图---------------------------------------------------------187.尺寸计算-------------------------------------------------------------168.运动简图---------------------------------------------------------249.总结--------------------------------------------------------------------26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题号03半自动钻床一、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要求设计加工所示工件ф12mm孔的半自动钻床。
输送待钻孔的圆盘工件至指定位置,待夹紧钻孔后将工件推走。
进刀机构负责动力头的升降,送料机构将被加工工件推入加工位置,并由定位机构使被加工工件可靠固定。
被加工工件外形如下图所示:二、设计方案提示1.钻头由动力头驱动,设计者只需考虑动力头的进刀(升降)运动。
2. 除动力头升降机构外,还需要设计送料机构、定位机构。
3. 可采用凸轮轴的方法分配协调各机构运动。
三、设计任务1、根据功能要求,确定工作原理和绘制系统功能图。
2、按工艺动作过程拟定运动循环图。
3、构思系统运动方案(至少2个以上),进行方案评价,选出较优方案。
4、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设计。
5、对送料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
6、绘制系统机械运动方案简图(3号图)。
7、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半自动钻床凸轮设计数据表一设计要求计要求的机床的进料机构工作行程等于40mm,动力钻头工作行程等于20mm,电动机转速960r/min,每分钟1件构件加工好。
半自动钻床机由送料机构,定位机构,进刀机构以及电动机组成。
送料机构将被加工工件推入加工位置并由定位机构使被加工工件可靠固定,最终由进刀构负责动力头的升降来进行钻孔工作。
选择送料机构时要考虑到被加工的构件的形状,送料机构要以直线、间隙、定量地将要加工的构件送入加工台,可用来回往复移动构件走直线轨迹段推构件向前进,用定位机构来定住构件的要被加工的位置,加紧之后再钻,打好孔之后再退刀,退出时可以用送料机构送的构件推出加工台,以此来实现循环加工。
1.半自动钻床至少包括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2.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并在图纸上画出传动系统图;3. 图纸上画出半自动钻床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4.凸轮机构的设计计算。
按各凸轮机构的工作要求,自选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确定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
对盘状凸轮要用电算法计算出理论廓线、实际廓线值。
画出从动件运动规律线图及凸轮廓线图;5.设计计算其他机构;要求设计该半自动钻床的送料、定位、及进刀的整体传动系统。
其中:1.钻头由动力头驱动,只需考虑动力头的进刀(升降)运动。
2. 除动力头升降机构外,还需要设计送料机构、定位机构。
各机构运动循环要求见下表。
3.采用凸轮轴的方法分配协调各机构运动。
机构运动循环要求二功能分解功能分解图:→→→→半自动钻床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转头的旋转和进刀切削掉工件的余料而得到工件尺寸形状。
工艺动作过程由送料、定位、钻孔三部分组成。
各个机构的运动由同一电机驱动,运动由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后分为两路,一路随着传动系统传送动力到定位机构和送料机构,分别带动凸轮做转动控制四杆机构对工件的定位和带动凸轮四杆机构控制推杆做往复直线运动。
另一路直接传动到钻头的进退刀机构,控制钻头的进退,既该系统由电机驱动,通过变速传动将电机的960r/min 降到主轴的1r/min,与传动轴相连的各机构控制送料、定位、和进刀等工艺动作,最后由凸轮机构推动四杆机构,通过齿轮传动带动齿条上下平稳地运动,这样动力头也就能带动刀具平稳地上下移动从而保证了较高的加工质量。
基本运动为:推杆的往复直线运动,定位机构的间歇运动和钻头的往复运动。
此外,还要满足传动性能要求:1 送料、定位、进刀机构在凸轮轴不同转角时候快慢行程不同。
2 各个机构之间的配合相互有序,满足凸轮轴转角对应的性能要求。
机械系统运动转换功能:三执行机构的选择根据前述设计要求,送料机构应该做往复运动,并且必须保证工作行程中有快进、休止和快退过程。
定位机构也有休止、快进、快退过程。
进刀机构有快进和慢进、快退和休止过程。
此外三个机构之间还要满足随着凸轮轴转角不同完成动作的过程不同且相互配合。
这些运动要求不一定完全能够达到,但必须保证三者之间相互满足凸轮不同角度时候配合完好,以及送料机构的往复运动和进刀机构的往复循环及各个机构的间歇运动。
1.减速传动功能选用经济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具有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传动比大的特点,可满足具有较大传动比的工作要求,故我们这里就采用行星轮系来实现我设计的传动。
方案一:A1由于电动机的转速是960r/min,而选用设计要求的主轴转速为1r/min。
可以考虑利用行星轮进行大比例的降速,然后采用蜗轮变向。
考虑到蜗轮传动效率较低可以采用锥齿轮变向。
对比方案二:定轴轮系传动;传动比=n输入/n输出=960传动比很大,要用多级传动。
2.定位功能由于我们设计的机构要有间歇往复的运动,有当凸轮由近休到远休运动过程中,定位杆就阻止了工件滑动,当凸轮由远休到近休运动过程中可通过两侧的弹簧实现定位机构的回位,等待送料,凸轮的循环运动完成了此功能,并且定位机构的工作行程要求是20mm。
方案一:该定位系统利用了杆机构的增力作用,可以提供足够的力来加紧零件,选取凸轮作为原动件实现间歇定位的要求。
对比方案二:该定位系统利用四杆机构中死点的积极作用,选取凸轮结合夹紧机构共同作用达到定位机构和间歇定位的要求。
对比方案三:该定位系统采用的是一个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型凸轮,因为定位系统要有间歇,所以就要使用凸轮机构,但如果是平底推杆从动件,则凸轮就会失真,若增加凸轮的基圆半径,那么凸轮机构的结构就会很大,也不求实际,所以就采用一个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型凸轮,它就可以满足实际要求了。
对比方案四:采用一对凸轮机构相向放置,凸轮推压导杆,定位零件,凸轮满足了间歇定位的要求对比方案五:选用凸轮作为原动件,利用杠杆的转动,带动导杆运动,将零件夹紧3.进料功能进料也要要求有一定的间歇运动,并且其工作行程不小于40mm,我们可以用圆锥齿轮来实现换向,然后通过和齿轮的啮合将动力传递给进料机构。
可以在齿轮上安装一个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型凸轮机构,用从动件滚子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实现进料但机构的空间结构不好。
方案一:采用一个四杆机构通过齿轮弧带动齿条,齿条推动零件实现进料功能。
由于本设计送料时不要求在传动过程中有间歇,所以不需要使用凸轮机构。
对比方案二:采用一个六杆机构来代替曲柄滑块机构,由于设计的钻床在空间上传动轴之间的距离有点大,故一般四杆机构很难实现这种远距离的运动。
再加上用四杆机构在本设计中在尺寸上很小。
所以考虑到所设计的机构能否稳定的运行因此优先选用了如下图的六杆机构来实现。
由于本设计送料时不要求在传动过程中有间歇,所以不需要使用凸轮机构。
对比方案三:采用曲柄滑块机构,空间结构很紧凑,机构简单。
AB=20mm 、BC=30mm,D端推动待加工零件。
A处连接传动轴对比方案四:采用凸轮来完成进料,靠弹簧复位,要求凸轮比较大,不利于远距离的运动传递。
凸轮太大,其基半径为10mm,导程为40mm。
A处连接传动轴。
对比方案五:凸轮作为原动件,通过杠杆和铰接在滑块上的横杆来推动待加工零件,弹簧起到复位作用4.进刀功能采用凸轮的循环运动,推动滚子使滚子摆动一个角度,通过杠杆的摆动弧度放大原理将滚子摆动角度进行放大.可增大刀具的进给量,在杠杆的另一端焊接一个圆弧齿轮,圆弧齿轮的摆动实现齿轮的转动,齿轮的转动再带动动力头的升降运动实现进刀方案一:采用一个摆动滚子从动件盘行凸轮机构来传递齿轮齿条机构.因为我们用一个摆动滚子从动件盘行凸轮机构来传递齿轮机构,当进刀的时候,凸轮在推程阶段运行,很容易通过机构传递带动齿轮齿条啮合.带动动刀头来完成钻孔,摆杆转动的幅度也是等于齿廓转动的幅度,两个齿轮来传动也具有稳性。
对比方案二:在摆杆上加一个平行四边行四杆机构,这样也可以来实现传动,但是当加了四杆机构以后并没有达到改善传动的效果,只是多增加了四杆机构,为了使机构结构紧凑,又能完成需要的传动,所以选择了一个摆动滚子从动件盘行凸轮机构。
对比方案三:采用不完全齿轮其中只要2×r×3.14×A角的度数除以360≥18mm即可。
A处连接动力轴对比方案四:利用曲柄滑块机构,可以实现周期性的进刀退刀,有急退急进功能,但是动力传动布置不方便。
A处连接动力轴对比方案五:采用四杆机构,通过不完全齿轮带动中间过度齿轮带动齿条上下运动,实现动力头的进给,完成进刀退刀,A处连接动力轴对比方案六:利用凸轮机构推动杠杆实现进刀退刀功能,因为杠杆比较细长,不可避免的振动较大。
四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选择若钻床的变速装置采用定轴齿轮变速,由于设计要求传动比=n输入/n输出=960/1=960 ,非常大,此时若再结合蜗轮蜗杆传动可以大幅度降速,但是效率不高,所以采用行星轮可以实现较大幅度的速度转变,相比单纯的采用齿轮传动,次方法的选用更加经济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具有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传动比大的特点,可满足具有较大传动比的工作要求,占据空间也较小,再用锥齿轮变向。
机构的送料装置采用由齿轮、齿条与四杆机构的组合结构,此组合机构既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同时相对于其他的满足同样要求的机构又具有尺寸小和运动可靠的特点。
四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不完全齿轮固结在摇杆上,摇杆做往复运动,带动齿条来回运动。
机构的定位机构由凸轮机构结合四杆机构的增力作用来工作,并按要求设计凸轮的外形尺寸以满足定位机构同样满足间歇运动和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