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实验报告听觉实验仪实验

合集下载

人因工程试验报告

人因工程试验报告

照度测量实验报告一 . 实验目的1. 学会测量照度的方法;2. 学会计算平均照度、照明均匀度;3. 了解人工照明与自然照明在照明效果上的差异。

二 . 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验证照明环境设计的不同方式对于以视觉作业为主的操作的效率的影响。

通过变换人工照明和自然照明方式,观察光源颜色对于显色性、照度、照度均匀度的影响,理解不同照明方式的选择对于工作效率的影响。

三 . 实验仪器及器材MODEL ZDS-10照度计:这是一种自动换档的照度计,能自动调整数据范围;数据范围分为四档——×10-1、×100、×101、×102;在读数时将显示器的数值与“档值〞相乘即可得照度值;当某一档的读数<100时,箭头将往上一档跳跃;而当显示屏上某一档的读数>1999时,箭头就会往下一档跳;假设测量场合的照度值多变,为了便于读数,可在读数较稳定时,将开关调制“HOLD〞档,那么显示屏上的读数可以保持不变,记录下这个读数之后,再将“HOLD〞改为“RESET〞,以便进行下一次测量。

四实验数据1.不同地点的照明度数据:1、测试点1、2、3选取在桌面,Emax=66 Emin=30 E=442、测试点4、5、6选取在地面,Emax=54 Emin=52 E=533、测试点7、8、9选取在墙面,Emax=38 Emin=14 E=22.334、测试点10、11、12随机选取,Emax=56 Emin=32 E=45.332、平均照度测量:在桌面选取100个点进行测量,数据如下:所形成的曲线如下:由表格可知:Emax=77 Emin=23 E =43平均照明度1/3MAX u E E A E -=≤同时满足:min 1/3u E E A E-=≤ 将数据带入公式计算得到 Au=3179.0434377>=- Au=31465.0432343>=-经计算可知,这种照明环境下照度的均匀度过高,超过国家所规定的照度标准。

听觉检查实验报告

听觉检查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听觉检查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听力检测室实验目的:通过对受试者进行一系列听觉测试,评估其听觉功能,包括听力范围、听力阈值、声源定位能力等。

实验对象:受试者10名,年龄在20-45岁之间,均无听力障碍史。

实验材料:1. 听力测试仪器:多频段纯音听力计2. 实验指导手册3. 受试者信息登记表实验方法:1. 实验前,对受试者进行基本信息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

2. 使用多频段纯音听力计对受试者进行听力测试,测试内容包括:a. 听力范围测试:测试受试者对1000Hz、2000Hz、3000Hz、4000Hz、6000Hz、8000Hz等六个频率的声音的听力范围。

b. 听力阈值测试:测试受试者在不同响度下对各个频率声音的听力阈值。

c. 声源定位测试:测试受试者对声源定位的能力,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

3. 实验过程中,指导受试者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并记录测试结果。

实验结果:1. 听力范围测试结果:受试者A:1000Hz-8000Hz受试者B:1000Hz-8000Hz受试者C:1000Hz-8000Hz受试者D:1000Hz-8000Hz受试者E:1000Hz-8000Hz受试者F:1000Hz-8000Hz受试者G:1000Hz-8000Hz受试者H:1000Hz-8000Hz受试者I:1000Hz-8000Hz受试者J:1000Hz-8000Hz 2. 听力阈值测试结果:受试者A:0dB受试者B:5dB受试者C:10dB受试者D:15dB受试者E:20dB受试者F:25dB受试者G:30dB受试者H:35dB受试者I:40dB受试者J:45dB3. 声源定位测试结果:受试者A:准确受试者B:基本准确受试者C:基本准确受试者D:基本准确受试者E:基本准确受试者F:基本准确受试者G:基本准确受试者H:基本准确受试者I:基本准确受试者J:基本准确实验讨论:本次实验通过对受试者进行听觉检查,评估了其听觉功能。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彩色分辨视野测定----人因工程实验报告姓名:徐晗学号:02613102一、实验目的1、测量人眼红、黄、绿、蓝、白各色的视野范围。

学会绘制视野图。

2、探究人的视觉特性,找到人眼的盲点并计算其大小,比较左右眼视野的异同,比较刺激的大小对视野的影响等。

二、实验仪器BD-Ⅱ-108 型彩色分辨视野计(Color Distinguishing Perimeter)(见图2.2)用于测定各种彩色和白色的视野范围。

组成部件:1.底座。

2.半圆弧:一个可以转动的黑色半圆弧。

直径480mm,弧长+90°——-90°。

弧的背面有以中点为0°,左、右分别有10、20、......90°刻度,表示视点位置。

3.注视点:在弧的中心有一黄色注视点。

保持眼球静止不动。

4.下巴托:固定头部的下巴支架。

使被试的左或右眼固定于中心位置。

5.滑轮:可在半圆弧上滑动。

中间设有跟踪检测点。

检测点可选择不同的大小和颜色。

视点直径有:10、6、5、3、1.5 mm,颜色有:红、黄、绿、蓝及白色。

6.分度销:用于调整半圆弧角度,固定在测量位置。

7.标尺:视野读数标尺。

8.视野图:视野图纸有以中点为0°,左、右分别标有10、20、......90°的同心圆,并有标有0--360°位置的放射线。

用于实验中记录视野位置,由实验室提供野图纸。

三、实验步骤1、把视野图纸安放在视野计背面圆盘上,学习在图纸上做记录的方法。

(记录时与被试反应的左右方位相反,上下方位颠倒)。

2、主试选择一种某一大小及颜色(如红色)的刺激。

3、让被试坐在视野计前。

被试戴上遮眼罩把左眼遮起来,下巴放在仪器的支架上,用右眼注视正前方的黄色注视点,一定不要转动眼睛。

同时用余光注意仪器的半圆弧。

如果看到弧上有红色的检测圆点,或者原来看到了红色后来又消失了,要求立即报告出来。

在红点消失前,觉得颜色的色调有何变化,也要及时报告。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七反应时间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视觉和左右手的反应时测定, 充实对人对视觉刺激的反应能力的理解, 并作为测定疲劳程度的间接手段。

比较不同出手方向对反应时间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对光信号的简单反应时的测定;(2)对不同单色光反应时的测定。

三、实验仪器及器材反应时测定器或光电速示仪、计时器、卡片等。

四、实验步骤1.简单反应(对光信号和声的反应)时实验1)光信号反应时间测定①右手做20次反应时测验。

②为防止被试者有超前反应, 在中间插入一次“检查实验。

如果被试者发生对“空白刺激”做出反应, 主试者宣布该实验单无结果无效, 重做20次。

③20次休息1 min。

④换左手依右手的方法进行同样的测试。

(3)实验结果的处理计算每个被试者左右手反应时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数据处理如下所示, 单位为s(4)实验分析①实验结果说明左右手反应时有差别, 一般来说右手反应时会比左手快原因是一般人习惯用右手。

②实验结果说明简单反应时是受练习的影响, 越到后面的测试, 测试者越熟练而导致反应时间呈现越来越短的趋势2.选择反应时实验(1)主试者告诉被试者, 要求被试者在刺激信号中挑出约定的刺激信号后再做出反应(依简单反应时实验中正式实验规定)。

(2)如果反应错了, 则记下错误次数, 并安排重做一次实验。

(3)分左、右手各进行20次, 中间休息1min。

(4)其它操作方法与简单反应正式实验相同。

(5)右手分别按正式实验的第②、③、④规定进行测定。

(6)实验结果的处理①计算各被试者的左右手选择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测试者1的数据处理如下, 单位为s②比较全体被试者对选择反应时左右手的平均数和差异。

通过数据处理结果可知, 左右手的选择反应时差别并不是很大, 每个测试者的左手相对会比右手更快点。

五、实验感想:通过对于反应时的实验, 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刺激之后的反映有进一步更加定性的理解。

以前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性的认识, 但通过实际实验, 对被测试者的测试, 对数据的处理, 可以发现细微的差距在哪里, 也可以对于工作当中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

听觉听阈实验报告

听觉听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听觉听阈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掌握听觉听阈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验证听觉听阈与频率、声强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听觉听阈是指人耳能够听到的最小声强。

人耳对声音的感知能力与声波的频率和声强有关。

本实验通过改变声波的频率和声强,观察被试者对声音的感知情况,从而得出听觉听阈与频率、声强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听觉听阈测试仪、示波器、耳机、信号发生器、衰减器等。

2. 实验材料:实验报告表、实验记录表。

四、实验步骤1. 被试者准备:选取10名年龄、性别、听力相近的健康成年人作为被试者,告知实验目的和注意事项。

2. 实验仪器设置:将听觉听阈测试仪、示波器、耳机等连接好,确保实验仪器的正常工作。

3. 实验操作:a. 频率测试:首先,将被试者调整为舒适姿势,佩戴耳机。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声波频率设置为100Hz,调整衰减器,使声强达到一定的水平。

然后,观察被试者的反应,记录其听觉听阈。

b. 声强测试:保持声波频率不变,逐渐调整衰减器,降低声强,观察被试者的反应,记录其听觉听阈。

c. 不同频率测试:按照上述方法,分别测试20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8000Hz等频率的听觉听阈。

4. 数据记录与分析:将被试者的听觉听阈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并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a. 不同频率的听觉听阈: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声波频率的增加,听觉听阈逐渐降低。

例如,在100Hz时,听觉听阈为30dB;而在8000Hz时,听觉听阈为20dB。

b. 声强与听觉听阈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频率下,随着声强的增加,听觉听阈逐渐降低。

例如,在1000Hz时,声强为20dB时的听觉听阈为10dB;声强为30dB时的听觉听阈为5dB。

2. 实验分析:a. 听觉听阈与频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波感知能力存在差异。

人因工程听觉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听觉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听觉实验报告人因工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听觉实验实验时间:2021年11月19日报告撰写人姓名:曹一然报告撰写人学号:101279002实验小组成员:曹一然陈新一.【实验要求】1.分别使用渐增法与逐减法测量左、右耳对不同频率的乐音的响度值。

2.根据实验数据,分别做出左、右耳的响度绝对阈限曲线图。

二.【实验原理】本仪器可测试低频、中频、高频声响的响度绝对阈限,可为绘制正常和不正常的听力曲线提供实验数据。

主要技术指标:1.频率范围:64 HZ―16KHZ,分档与连续调节,实时显示。

九个固定档频率(Hz):64、128、256、512、1K、2K、4K、8K、16K,其频率误差小于±5%。

2.波形非线性失真系数:≤0.5%。

3.衰减器:0――100db,每档2db。

4.输出:4W,四路输出同时可供4付耳机使用。

即仪器输出端可带四付耳机,可同时测试四个被试的听力曲线。

(耳机随机只带1付,其余为选配件。

) 5.声音分连续、间断两档,间断周期为3秒。

6.可选择显示衰减db值与声强db值。

7.输入电源:~220v ±10 %,50HZ,功率7W。

三.【实验说明】响度绝对阈限是指在某一声音频率我们刚刚感觉到有声音时的强度。

当声强逐渐增加时,主观上产生由弱到强的程度不同的响度感觉。

声强和响度不同,前者是声音的客观物理量,而后者是声音的主观物理量。

一般而言,频率相同的声音的响度是由强度决定的,但频率不同的声音的响度除了由振动强度决定以外,也受频率大小的影响。

也就是说,频率不同的声音,响度的绝对阈限值也是不同的。

本实验就是用最小变化法来测定不同频率声音的响度绝对阈限。

四.【实验步骤】1.主试把仪器线路、附件接好,接通电源。

被试戴上耳机坐在仪器后,并背向仪器和主试。

2.主试将频率波段开关旋至要选择的频率处。

若实验仪器需要校准,则将校准表调到0db(db表示分贝)指示刻度。

然后,主试将左(或右)和断续(或连续)的按键按下,选择声音的呈现方式。

视觉、听觉刺激反应实验_安全人机工程学资料

视觉、听觉刺激反应实验_安全人机工程学资料

视觉、听觉刺激反应实验_安全人机工程学一、实验目的 通过光对人眼的刺激,测试人的视觉通道受光刺激的反应快慢;通过声音对 耳的刺激,测定听觉通道受声音刺激的反应快慢。

在安全人机工程学中,反应时 间参数可用于人机系统的设计,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效率,避免失误。

二、概述 反应时间,又称反应潜伏期,它是指刺激和反应的时间间距,是人体完整的 反应过程所需的时间,它从刺激使感官感受,经神经系统传输、加工和处理,传 给肌肉而作用于外界,这些过程都需要进间,其总和就是反应时间,简称“反应 时”。

反应时等于知觉时加上动作时。

听觉和知觉时一般为 0.115-0.185S;视觉时一 般为 0.188-0.206S。

各运动器官的动作时也不同:左手 0.144S、右手 0.147S、右脚 0.174S、左脚 0.179S,手的反应比脚的反应快。

经过一定练习后,光的简单反应 时一般为 0.2-0.25S,再后可能会降至 0.2S 以下,但无论如何练习不能减至 0.15S 以下。

一般期待反应时比简单反应时要长 2-3 倍。

选择时要比简单反应长 0.0201-0.2S。

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众多,主要有:适应水平、准备状态、练习数、 动机、年龄因素和个体差异、酒精和药物作用等。

三、实验仪器简介: 该实验采用 BD-II-501A 型声光反应测定仪。

1、最小反应时间:0.01 秒; 2、最大反应时间:99.99 秒; 3、最大累计反应时间:显示 99 次,计算 655.35 秒; 4、最大反应次数:显示 99,计算 255 次; 5、最大存储实验数据:声 16 次,光 16 次; 6、具有实验数据平均及打印输出功能; 7、最大平均反应时间:9.99 秒; 8、配用耳机型号为:立体声耳机 EL-1; 9、配有手反应键声、光各 1 个; 10、电源:交流 220 伏;本仪器的功能指示由前后两个板组成(如图 1 所示)。

前面板为主控制面板, 后面板为被试观察面板。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一:BD-II-302型双手调节器一、实验目的:通过双手调节器的操作,学习绘制练习曲线。

二、仪器简介:1.有两个摇把控制的和铅笔类似的针一个,两个摇把由两只手分别控制一个2.在金属板上一个描绘的图案,图案不同的模板有两块3.仪器的各部分均安装在一个三脚架上4.一个指示灯、计数计时器记录实验的时间与失败次数5.针移动的范围:150*40mm一、实验原理: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

练习曲线能形象地反映练习的进程及练习发展的趋势。

绘制练习曲线有各种方法。

不同的画法曲线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

最一般的画法是用练习的阶段或练习的遍数作横坐标,用练习的效果为纵坐标来绘制出练习曲线。

以双手调节器的练习为例:用练习遍数作横坐标,用完成任务所用时间及出错次数为纵坐标,以每遍的结果确定坐标上的位置,连接各点便组成练习曲线。

双手调节器是一种典型的动作技能操作仪器。

它是通过双手的操作,合作完成设定的曲线轨迹的运动,即是右手完成目标的上下移动,左手完成目标的左右移动。

以被试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及偏离轨迹的次数,作为衡量其多次练习后的进步水平。

二、实验结果:图形完成时间错误次数2`38``833 91`34``397 132`03``573 154`34``082 112`13``246 193`34``231 10实验二:BD-II-310型注意力集中能力测定仪一、实验目的:注意力集中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集中于一定的对象,而没有松驰或分散的现象。

本仪器可测定被试的注意集中能力,并可作为视觉—动觉协调能力的测试与训练仪器。

二、仪器简介:⒈定时时间:1—9999秒;⒉正确、失败时间范围:0-9999.99秒,精度1ms;⒊最大失败次数:999次⒋测试盘转速:10,20。

30,40,50,60,70,80,90转/分九档;⒌测试盘转向为顺时针或逆时针;⒍测试板:三块可方便调换,图案为圆点、等腰三角形、正方形。

⒎干扰源:喇叭或耳机噪音,音量可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
掌握测量响度绝度阈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本仪器采用微电脑控制,专用正弦波信号发生器芯片及电子音量控制电路芯片,正弦波频率范围宽,失真小。

通过改变频率和衰减器的衰减量,就可以分别测量不同人的左、右耳对不同频率声响的响度绝对阈限。

三.实验仪器
听觉实验仪BD-Ⅱ-116 型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用渐增法测定:将声响强度衰减到被试者听不到处开始,逐渐减小衰减量(增强声响),当被试听到声音后,示意或回答,主试停止减小衰减量,此时的响度为该被试人员在此频率的听觉阈限值。

(2)用渐减法测定:步骤同(1)。

只是将衰减器调到被试者能听到的强度后,再开始逐渐增大衰减量,直到被试人员听不到声音时停止。

实验表格
左耳右耳
频率/Hz 响度阀限/db 频率/Hz 响度阀限/db
64 60 64 52
128 32 128 32
27 256 21
256
512 29 512 21
1000 13 1000 13
2000 4 2000 10
4000 8 4000 2
8000 18 8000 10
16000 9 16000 9
响度绝对阈限曲线图
响度/db
频率/Hz
五.实验分析及结论
1.响度不仅与声音的刺激强度有关,还受声音刺激的频率影响。

2.各被试的响度绝对阈限值与曲线形状存在差异。

频率为64~2000Hz 时,响度绝对阈限值呈下降趋势。

在频率为64Hz时,响度绝对阈限值都是最大值。

3.左右耳的响度绝对阀限值在同一频率下可能不同。

4.左右耳听觉能力有所不同,实验结果可能受到外界环境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