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时的测定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引言:心理学中的实验方法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认知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其中,简单反应时实验(Simple Reaction Time Experiment)是一种常见且经典的实验方法。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者通过测量被试者对一个简单的刺激作出反应的时间,来探究人类认知和反应机制的特点。

本文将通过介绍简单反应时实验的设计、实施及结果分析,探讨这一实验的意义和科学价值。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的目标是测量不同条件下被试者的简单反应时。

我们选择了2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他们被要求坐在舒适的实验室环境中,并将手指放在键盘上,以准备按下指定的按键作出反应。

实验过程中使用了电子计时器来精确记录被试者的反应时间。

实施过程:为了排除外部干扰因素的影响,实验室的光线、温度和噪音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

被试者进行实验之前,接受了一次简要的实验说明,并通过实践练习以熟悉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中,研究者在电脑屏幕上随机呈现一个简单的刺激,被试者被要求尽快按下相应的按键作出反应。

实验中的刺激可以是一张具有明显颜色的图片,或者是一个声音信号。

为了掌握更多数据,我们设计了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组,例如刺激类型(视觉或听觉)和刺激持续时间(短或长)等。

每位被试者都要完成多次实验,在记录数据时去除了实验中的异常值。

结果分析:通过对被试者反应时的测量,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数据。

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不同条件下的简单反应时存在明显的差异。

首先,在视觉刺激下,被试者的反应时间普遍较快,而在听觉刺激下,反应时间稍长。

这表明了人类感知系统在处理视觉信息时比处理听觉信息更加迅速。

其次,当刺激持续时间较长时,被试者对刺激作出反应的时间相对较短,而在短时间内作出反应的平均时间则显著增加。

这可能与被试者需要更多时间来处理和判断较短刺激的信息有关。

讨论与意义:简单反应时实验不仅可以揭示人类感知系统的特点,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认知过程和注意力机制。

通过这种实验方法,我们可以获得关于人类感知、反应和决策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

反应时测定实验报告

反应时测定实验报告

反应时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反应时的测定方法,了解反应时的影响因素,并学会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实验原理。

反应时是指从刺激出现到被试做出反应所经历的时间。

在实验中,通常通过测量被试在接收到刺激后做出反应的时间来确定反应时。

反应时的测定是心理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反映出被试对刺激的敏感程度和对刺激的处理速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

1. 计时器。

2. 反应时实验器材。

3. 实验记录表格。

4. 实验数据处理软件。

四、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准备,将实验仪器设置好,确保计时器的准确性。

2. 实验操作,被试接收到刺激后,立即做出反应,记录下反应时。

3.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输入到数据处理软件中,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4. 实验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反应时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5.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对反应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结论。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

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出了一组反应时的数据。

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反应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刺激的强度、被试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刺激的种类等。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刺激强度越大,被试的反应时越短;被试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越高,反应时越短;不同种类的刺激对反应时也有不同的影响。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反应时的测定方法,了解了反应时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结论。

反应时的测定是心理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实验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对刺激的处理方式和速度,对于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使我们对反应时的测定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学会了实验操作的技巧,还学会了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参考文献。

1. 《心理学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XXX,XXX出版社,XXXX年。

2. 《实验心理学》,XXX,XXX出版社,XXXX年。

反应时研究实验报告(3篇)

反应时研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反应时实验是心理学中研究人类信息加工速度和决策过程的经典实验方法。

通过测量个体对特定刺激的反应时间,可以了解个体在信息处理、决策制定和动作执行等方面的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任务类型对反应时的影响,以及性别对反应时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研究不同任务类型(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对反应时的影响;2. 探讨性别对反应时的影响;3. 分析个体在反应时实验中的信息加工速度和决策过程。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随机招募60名大学生,男女各30名,年龄在18-22岁之间;2. 实验材料:计算机、反应时实验软件;3. 实验程序:实验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

(1)简单反应时:呈现单一刺激,要求被试在刺激出现后尽快按键;(2)辨别反应时:呈现两种刺激,要求被试在特定刺激出现时按键;(3)选择反应时:呈现三种刺激,要求被试在特定刺激出现时按键。

4. 实验步骤:(1)被试在实验前进行适应性练习,熟悉实验流程;(2)按照实验程序进行三个部分的反应时实验;(3)记录每个被试在每个任务类型下的反应时数据。

四、实验结果1. 不同任务类型对反应时的影响(1)简单反应时:男性平均反应时间为355.2ms,女性平均反应时间为367.5ms;(2)辨别反应时:男性平均反应时间为402.1ms,女性平均反应时间为418.3ms;(3)选择反应时:男性平均反应时间为467.8ms,女性平均反应时间为482.6ms。

结果表明,选择反应时的反应时间最长,辨别反应时次之,简单反应时最短。

2. 性别对反应时的影响(1)简单反应时:男性平均反应时间比女性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辨别反应时:男性平均反应时间比女性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选择反应时:男性平均反应时间比女性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表明,性别对反应时具有显著影响,男性反应时间普遍短于女性。

反应时实验报告

反应时实验报告

反应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时间,了解人体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实验仪器和材料,计时器、尺子、笔记本、笔。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将实验仪器进行检查,确保计时器正常运转,尺子准确无误。

2. 实验者坐直,保持警觉状态,准备开始实验。

3. 实验者伸出手掌,将手指放在桌子边缘,手指悬空,但不要碰到桌面。

4. 另一名实验者准备好计时器,当实验者听到“开始”口令时,立即按下计时器启动按钮。

5. 实验者在听到口令后,立即用力按下手指,手指触碰到桌面,计时器立即停止计时。

6. 记录下实验者的反应时间,并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实验结果:经过多次实验,得出实验者的平均反应时间为0.25秒。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时间大约在0.25秒左右。

这个时间包括了感觉神经的传导时间和肌肉收缩的时间。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在0.1-0.2m/s,而肌肉收缩时间在0.1秒左右,所以总的反应时间在0.25秒左右是合理的。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时间大约在0.25秒左右。

这个实验结果对于我们了解人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反应速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专注,避免受到外界干扰。

2. 实验者要保持警觉状态,做好准备,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者要注意手指按下的力度和速度要一致,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时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这个实验结果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

反应时测试实验报告

反应时测试实验报告

反应时测定实验报告专业: 安全工程****: ***组员: 欧泽兵胡良民于清华李欣燃张琛晨王旭2014年7月20日反应时测试实验【实验目的】(1)学会测量视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的方法;(2)比较视觉简单平均反应时、选择平均反应时之间的差别;(3)探索简单平均反应时与练习次数的关系;【实验设备】BD-II-510A型反应时测定仪【实验方法】用反应时测定仪对本小组1女5男做视觉反应时的测量实验。

【实验结果】记录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的平均值,并制作不同类型的平均反应时的折线图;不同被试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的折线图。

【实验理论依据】反应时可以说是心理学中常用的反应变量之一,它是指刺激施与有机体之后到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刺激作用于感官(如眼睛、耳朵)引起感官兴奋,兴奋传到大脑,并对其加工,再通过传出神经传到运动器官,反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一定反应,这个过程可用时间作为标志来测量,这就是反应时。

通常,反应时可分为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选择反应时三类。

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作单一的反应,这时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反应时。

简单反应时的实验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始于天文学家对“人差方程”的研究,赫希在1861~1865年间测量了视觉与触觉的“生理时间”,得到简单反应时的时值,光为180毫秒,声为140毫秒,触觉为140毫秒,这些数据到今天还算是相当标准的。

辨别反应时是指当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时,要求被试对某一特定的刺激作出反应,对其它刺激不做反应,被试在刺激呈现到做出辨别反应的这段时间,就是被试的辨别反应时,又称为C反应时。

选择反应时就是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在此过程中被试既要辨别当前出现的是哪个刺激,又要根据出现的刺激选择事先规定的反应。

这种反应更能体现人的智能和能力。

在选择反应时中,选择数越多,则选择反应时越长,选择任务越复杂,则反应时也越长。

反应时实验报告

反应时实验报告

反应时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反应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实验参与者的反应时,了解人类在不同刺激下的认知和反应能力。

实验材料和设备:1. 电脑或实验室专用设备2. 反应时测试软件或程序3. 计时器或计时设备4. 实验参与者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确保实验设备正常运作,软件或程序已正确安装。

2. 招募实验参与者并告知实验目的和步骤。

3. 让实验参与者坐在实验设备前,并确保他们能够舒适地使用鼠标或键盘。

4. 提醒实验参与者保持专注,并告诉他们即将开始实验。

实验程序:1. 通过软件或程序呈现刺激(例如视觉或听觉刺激),并记录刺激呈现的时间。

2. 实验参与者需要在看到或听到刺激后尽快做出反应,例如按下鼠标或特定的键盘按键。

3. 记录实验参与者的反应时间。

4. 重复多次实验,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数据分析:1. 计算每次实验参与者的反应时间,可以计算平均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时间的标准差。

2. 比较不同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分析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3. 如果适用,可以进行统计分析,例如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来确定不同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时间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实验结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关于不同刺激条件下反应时间的结论。

例如,可能发现某些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时间更短,表明这些刺激对实验参与者的注意力更容易引起反应。

这些结论可以提供有关人类认知和反应能力的重要信息,对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实验中可能的问题和改进:1. 实验参与者数量较少可能导致数据的可靠性受到限制。

可以通过增加实验参与者的数量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2.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其他干扰因素,例如实验参与者的情绪状态或疲劳程度。

可以在实验前进行充分的休息,以减少这些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实验中使用的刺激的种类和数量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可以对实验过程进行改进,使用更具代表性的刺激,并且确保刺激的数量足够多样化。

总结:反应时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学实验,可以通过测量实验参与者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时间来了解人类的认知和反应能力。

最新反应时实验的实验报告

最新反应时实验的实验报告

最新反应时实验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时,探究人类反应速度与刺激强度、持续时间及呈现方式之间的关系。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认知过程中的信息处理机制。

实验方法:1. 参与者:共招募3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年龄在18至30岁之间,视力正常,无认知功能障碍。

2. 仪器设备:使用计算机软件呈现视觉和听觉刺激,通过按键反应装置记录参与者的反应时。

3.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2×2的因子设计,包括两种刺激类型(视觉、听觉)和两种刺激强度(高、低)。

4. 实验流程:每位参与者在安静的实验室环境中完成四轮实验,每轮实验包含30次随机呈现的刺激。

参与者被要求在感知到刺激后尽快按下反应键。

实验结果:1. 数据收集:成功收集了30名参与者的反应时数据,共计3600个数据点。

2. 数据分析: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刺激强度与反应时成负相关,即刺激强度越高,反应时越短。

此外,视觉刺激的反应时普遍低于听觉刺激。

3. 统计检验:通过ANOVA分析,发现刺激类型和强度的主效应显著(p<0.05),但二者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刺激的感知强度对反应时有显著影响,这可能与大脑处理高强度刺激的优先级有关。

视觉刺激的较快反应时可能与视觉系统在进化过程中对快速变化的敏感性有关。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年龄、性别以及认知状态对反应时的影响。

结论:本实验通过控制刺激的类型和强度,揭示了这些因素对人类反应时的影响。

结果对于理解人类感知和认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并可能对相关领域如人机交互设计、交通安全等产生实际应用价值。

反应时测定实验报告

反应时测定实验报告

反应时测定实验报告反应时测定实验报告引言反应时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衡量人类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所需的时间。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参与者对于不同类型刺激的反应时,探究人类对于不同刺激的感知和处理速度。

实验设计与方法本实验采用了随机对照组设计,共有30名参与者。

实验过程中,参与者被要求坐在一个安静的实验室中,面对一台电脑屏幕。

实验共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了不同类型的刺激。

第一部分是视觉刺激,参与者需要在屏幕上迅速点击出现的不同颜色的方块。

每个方块的颜色和出现时间都是随机的,参与者需要尽可能快地点击正确的方块。

实验记录了参与者点击方块的反应时间。

第二部分是听觉刺激,参与者需要听到不同音调的声音后,迅速按下键盘上对应的数字键。

每个音调的声音和出现时间也是随机的,参与者需要尽可能快地按下正确的数字键。

实验同样记录了参与者按下数字键的反应时间。

结果与讨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在视觉刺激部分,参与者的平均反应时间为0.45秒。

进一步分析发现,参与者对于亮色和暗色的方块的反应时间没有明显差异。

然而,对于红色方块的反应时间明显快于其他颜色的方块。

这可能是因为红色在视觉上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能够更快地引起注意。

在听觉刺激部分,参与者的平均反应时间为0.60秒。

与视觉刺激不同,参与者在听觉刺激下的反应时间明显长于视觉刺激。

进一步分析发现,参与者对于高音调的声音的反应时间明显快于低音调的声音。

这可能是因为高音调在听觉上更易于被察觉,能够更快地引起参与者的注意。

通过对比两个部分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对于视觉刺激的反应时间普遍快于听觉刺激。

这可能是因为视觉系统在信息处理上更为高效,能够更快地将刺激转化为反应。

另外,在两个部分中,不同刺激的颜色或音调对于参与者的反应时间也有一定的影响,这表明刺激的特征对于反应时具有一定的影响。

结论本实验通过测定参与者对于不同类型刺激的反应时,揭示了人类对于不同刺激的感知和处理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反应时的测量实验报告专业工业工程学号1240408110姓名冯志伟指导老师吴俊成绩2015年06月30日实验报告——反应时的测量【摘要】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学习视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的测定方法以及仪器的使用、材料的整理计算,并比较三种反应时的时间差异以及探讨影响反应时的因素。

经过分析实验结果数据得出的结论为:被试作出反应所需时间是由刺激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即简单反应时所需反应时间小于选择反应时所需时间。

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多项职业能力测量仪1.引言反应时是人因工程学在研究和应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特征指标。

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大部分活动是在体内潜伏进行的,难以对信息接受、加工和传递各个阶段精确地进行实验测定。

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利用反应时指标来近似说明人对信息处理过程的效率及影响因素。

利用反应时可以分析人的感知觉、注意、识别、学习、唤醒水平、动作反应、定向运动、信号刺激量等,在此基础上,实现提高作业效率、监视水平和集中注意力等目的,合理制定作业标准,改进人机界面,改善作业条件和环境等。

反应时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明显的反应开始时所需要的时间。

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感官的兴奋,兴奋传到大脑,并对其加工,再通过传出通路传到运动器官,运动反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一定反应,这个过程可用时间作为标志来测量,这就是反应时。

本实验采用的是荷兰心理学家F.C.唐德斯的研究结果。

测量最基本的三种反应时,即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

唐德斯将它们分别命名为:a、b、c反应时。

(1)简单反应时(RTA)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和要求被试做出的反应都只有一个,且固定不变。

本实验程序可测量视觉、听觉两种简单反应时。

视觉的刺激为一绿圆,听觉的刺激为773Hz纯音。

测量方式一样,被试均按绿键反应。

测30次,每次预备后间隔2秒呈现刺激。

如果测试中被试在准备阶段有抢先现象,则该次结果无效,并由计算机剔除并警告抢码被试。

另外以每5次呈现为一组,随机加入空白的探测刺激2秒,如有被试在此时抢码,则警告抢码被试,且本组实验将重新进行。

最后以2有效的结果均值为其简单反应时。

(2)选择反应时(RTB)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为两个或多个,要求被试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本实验只测量视觉选择反应时。

刺激有两个,分别是红圆和绿圆。

要求被试看到红圆按红键反应,看到绿圆,按绿键反应。

反应错时,反应时记为0,且该次反应不计入最后平均值内。

两个刺激随机呈现,各20次,准备信号后2秒呈现刺激,以40次反应中的正确反应的反应时均值为选择反应时,并给出错误次数(建议错误次数大于7次的数据不予采用)。

(3)辨别反应时(RTC)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为两个或多个,要求被试只对其中的一个刺激作出固定的反应,其它刺激呈现时均不反应。

本程序只测量视觉辩别反应时。

刺激有二个,分别为红圆和绿圆,要求被试见到绿圆按绿键反应,见到红圆不反应。

如被试见到红圆反应为错误。

两个刺激随机呈现,各20次,准备后间隔2秒呈现刺激。

以看见绿圆反应的有效次数的时间均值为被试的辨别反应时。

结果中给出辨别反应时和错误次数两个指标。

(4)三种反应时有如下关系:辨别反应时=简单反应时间+辨别刺激时间选择反应时=简单反应间时+辨别刺激时间+选择反应2.研究方法2.1被试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1班,冯志伟。

2.2实验材料和仪器仪器:多项职业能力测量仪材料:记录纸、笔2.3实验目的a.了解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测定它们的分别反应时间。

b.学习视觉反应时的测定方法及仪器的使用、材料的整理与计算,并比较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与简单反应时的差别。

32.4实验过程①简单反应时测定实验1. 红光、黄光、绿光及声音四种刺激,主试可任选一种作为呈现刺激。

按“方式”键,选择其刺激方式,对应亮其左侧指示灯。

2. 主试将相应手反应键给被试,另一端插入后面板的“反应键”插孔内。

3. 主试将后面板的刺激光源灯放在被试的正前方。

注意彩色光源不能正对强照明光。

(以下实验相同)4. 主试按“简单”键,实验开始。

5. 反应方式为给出预备信号之后,被试要先按下反应键(作为预备动作),作出正确反应是松键(即松起手指)。

如果在预备时间内没有按下反应键,则会出警告声响,等待按下后重新开始预备。

6. 实验方式不同于上二种,虽然预备信号仍显示2秒,但预备信号间隔给出10种不同的时间,分别为:2;7;3;4;5;7;4;2;5;3秒─→呈现时间为1秒─→刺激间隔3秒。

实验共进行10次。

7. 实验10次之后,自行停止,显示窗呈现给定光的正确总反应时间与平均反应时。

8. 在实验过程中,1人做实验,另1人记录每次光信号的简单反应时。

②选择反应时测定实验1. 主试令被试右手握绿光键,左手握黄光键,将红光键放在地下,用左脚脚尖轻压在脚键上(被试应按几次键,以掌握用力大小)。

主试将各键插入后面板的相应插孔内。

2. 接通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

3. 主试口头提示被试要进行实验。

主试按“选择”键,实验按编好程序随机呈现各色灯光(每组实验红、黄、绿光随机呈现各10 次),被试注视彩色光源灯,灯上方有预备信号灯,先亮预备灯,后呈现光刺激。

次序及呈现方式为:预备信号灯亮2 秒─→反应光(随机呈现红、黄、绿)呈现刺激1秒─→灯灭后间隔3秒,以此循环。

共30 次。

4. 被试见到刺激光后立即作出反应(即按下手或脚键),反应正确,显示窗4记时停止,呈现出该次的反应时间。

若反应错误,则错误次数加一,蜂鸣器发出长音,提示被试反应错误,此时显示窗的记时继续走时,被试应立即改正,改正后,蜂鸣器和记时停止,显示窗呈现该次的反应时间。

若4秒内没有正确反应,则记一次错误次数,此4.00 秒反应时不进入平均正确反应时等计算。

之后实验,显示窗呈现各次反应时间及错误次数累计值。

5. 30 次实验结束后,显示窗可分别呈现“红”、“黄”、“绿”正确总反应时间、错误次数累计值、平均反应时。

可按“方式”键,选择显示的颜色值,其显示值的颜色指示出现于面板的左侧“方式”键旁的指示灯。

6. 在实验过程中,1人做实验,1人记录每次光信号的颜色,1人记录每次光信号的选择反应时。

③辨别反应时测定实验1. 连线及红光、黄光、绿光的呈现方法同选择反应时。

主试选择一种光作为被试正确反应的光。

即该颜色的光要作出反应,其它颜色光出现不要反应(若作出反应就是错误)。

2. 主试按“方式”键,选择作为正确反应的刺激灯光颜色,对应亮其键左侧指示灯。

3. 主试按“辨别”键,实验开始。

4. 整个实验同选择反应时一样,红、黄、绿光各随机呈现10次。

次序及呈现方式仍然为:预备信号2秒─→呈现时间1秒─→刺激间隔3秒,循环30次。

被试只对主试给定的一种光作出正确反应。

其余光呈现不反应,若作出反应为错误反应,记错误次数1次。

给定的一种光显现后若反应错误,则错误次数加1,蜂鸣器发出长音,被试应立即改正,改正后,蜂鸣器和记时停止。

若4秒内没有正确反应,则记1次错误次数,此反应时不进入平均正确反应时等计算。

5. 30次实验结束后,显示窗呈现给定光的正确总反应时间、错误次数累计值、平均反应时。

6. 在实验过程中,1人做实验,1人记录每次光信号的颜色,1人记录所需辨别的光信号的反应时。

53.实验数据表一简单反应时测定实验总反应时2.71s 平均反应时: 0.271s表二选择反应时测定实验红色信号总反应时:273s 平均反应时: 0.273s 黄色信号总反应时:369s 平均反应时: 0.369s 绿色信号总反应时:505s 平均反应时: 0.505s 错误次数:3 次表三辨别反应时测定实验6辨别信号(色)总反应时:387s 平均反应时: 0.387s错误次数:5次注:表中反应时只填辨别信号颜色反应时,其他默认为零。

4.分析与讨论4.1实验数据结果处理表一各反应时间的比较表二简单反应时随时间的变化4.2比较结果,分析实验从实验结果明显可以看出简单反应时的反应时间是小于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的反应时间的。

这与预期相符合。

因为简单反应时就只有一个刺激,要求被试见到光就作出反应,属于基线操作。

选择反应时有三个刺激,辨别反应时有7两个刺激,要求被试对每一个刺激都作出不同的反应。

从表一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选择反应时明显比简单反应时平均数要大,唐德斯(1868)对选择反应做出系统区分,将两个刺激对应的两个反应的反应时任务称为B反应,即选择反应;将一个刺激对应的一个反应的反应时任务称为A反应,即简单反应;将B调整之后获得C反应,即辨别反应,从而提出减数法。

本次的实验和他的理论相符:简单反应时是基线时间,选择反应时要比简单反应时长。

从表一还可以看出,被试对不同颜色的的平均反应时不同。

不同颜色的反应时从小到大分别为:红、黄、绿,符合实验之前预期。

但黄、绿反应时间明显比红色多好多,这可能由于仪器本身的问题,黄色和绿色比较接近,难以区分,会影响实验结果,导致反应时增加。

最后,我们可以从表2中看出,随着实验的进行,对同种刺激的反应时会逐渐变短,这表明说明存在练习效应。

一开始被试者对实验的紧张心理、陌生心理会影响实验结果。

5.结论(1)反应时与刺激复杂程度有关:当刺激复杂程度难时,反应时就会延长;而当刺激复杂程度降低至简单或中等时,反应时就缩短了。

根据结果比较表来看,三种反应时的长短比较为: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选择反应时。

(2)不同颜色的反应时长短比较为:红色<黄色<绿色。

(3)同一被试对不同反应模式存在差异,说明不同反应模式与其它因素有关。

(4)从原始数据分析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被试的反应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说明存在练习效应。

6.实验思考根据实验结果,要求被测试者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要在简单反应时测定实验中检查刺激强度对反应时的影响,对本实验的仪器、程序、结果处理等应作哪些改变?8答:对仪器的要求:仪器应具有不同亮度的同种色彩刺激,使得被测人员能够对不同强度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流程的变化:应该增加可以设置同种刺激(相同颜色或声音),测试人员在不同强度下分别的反应总时间与平均反应时。

处理结果的变化:对前面所述得到的结果,进行组间对比分析,判断不同刺激强度对反应时的影响。

(2)在选择反应时测定实验中,怎样运用简单反应时的结果计算被试在选择反应时测定实验中选择信号的时间?答:将被试对色光的简单反应时在选择反应时的时长中渐去,得到的就是选择的近似值。

(3)在辨别反应时测定实验中,怎样运用简单反应时的结果计算被试在辨别反应时测定实验中辨别信号的时间?答:将被试对色光的简单反应时在辨别反应时的时长中渐去,得到的就是辨别信号的近似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