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换药与拆线共26页

合集下载

外科换药与拆线课件

外科换药与拆线课件

换药的设备及器械
多功能换药床,器械柜,换药车,活动圆椅,大小 敷料罐,无菌大方盘和小方盘,酒精灯,不锈钢镊 子罐,酒精、新洁尔灭、碘伏、纱布、干棉球、盐 水棉球罐;无菌一次性手套,一次性换药碗、注射 器等。
眼科剪、组织剪、敷料剪、钢丝剪、持物钳、血管 钳、刀柄、持针器、石膏剪、锯、阴道窥器、压舌 板、针、线、口镜等。根据专科情况配备绷带、弹 性绷带、石膏绷带等
细胞脱水,细菌失去繁殖能力,菌体死亡,并能使机体局 部细胞脱水,减轻创面及肉芽组织水肿,同时能形成保 护膜,防止细胞继续侵入感染,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 善创面周围营养,促进创面愈合;此外,葡萄糖还具有 生肌作用,可减少创面疼痛,利于创口愈合; 对于感染性创口局部营养差、创口面积大、用其它药 物换药后疗效差或无效者,下肢静脉曲张表面皮肤糜 烂溃疡、创面愈合难者,浅Ⅱ度~深Ⅱ度小面积烧伤 水肿明显、创面愈合缓慢者,及褥疮疗效较为显著。
换药室的管理
换药室严格消毒。定期测试紫外线照射强度。 严格区分无菌、清洁、污染的物品,并且要标 上标志,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制度, 防止交叉感染。护士应对任何违反无菌操作的 行为都有责任监督和制止。病人家属和外换药 人员均不能进入换药室。医生护士进入换药室 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每次换药前 后须用肥皂彻底洗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一切换药物品必须保持无菌,遵守一人一套的 原则
凡士林纱布
提供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创面的肉芽生长,并减少组织 液的渗出,早期的创面还可以止血;
对于感染严重的创面要慎用,因其易因为引流不畅, 常加重感染。
3%双氧水:清洗创伤、溃疡、脓窦,松解坏 死组织,去除粘附的敷料。
0.2-0.5%庆大霉素溶液:局部冲洗,用于绿 脓杆菌、葡萄球菌感染创面。

外科换药与拆线-

外科换药与拆线-
3.能使机体局部细胞脱水,减轻 创面及肉芽组织水肿,同时能 形成保护膜,防止细胞继续侵 入感染, 改善创面周围营养, 促进创面愈合。
4.葡萄糖还具有生肌作用,可减 少创面疼痛,利于创口愈合。
消毒药品的准备
甲硝唑 呋喃西林 胰岛素 庆大霉素 氧化锌 高锰酸钾 硫酸镁
换药步骤:再次核对
• 到床前再次核对患者
换药步骤:消毒
• 健康肉芽组织生长:盐水棉球沾吸 创面渗液,周围皮肤消毒后,覆盖 凡士林纱布,后加盖无菌敷料,直 径5cm以下的肉芽创面多能自行愈 合。创面过大,应考虑植皮,或用 生长因子喷湿后凡士林纱布覆盖。 此类创面应减少换药次数!!!
换药步骤:放置引流的伤口
• 多为污染伤口或易出血伤口,其目的是防止深部 化脓性感染,引流物有盐水纱条、橡皮片、橡胶 管。
换药步骤:消毒(酒精湿敷)
若伤口有缝线反应,可常规消毒后 酒精湿敷。有针眼脓疱,较小者可 用无齿镊弄破并用干棉球挤出脓液 ,再用碘酒、酒精消毒。较大者需 要拆除缝线,清楚脓液、异物,清 创后放置引流物。有积血、积液的 切口,先用注射器从正常皮肤处潜 行穿刺抽除,或用镊子、探针由创 口处稍加分离引流。
最后,注意洗手--------------保护自己
外科手术后拆线法
• 适应证 • 1.无菌手术切口,局部及全身无
异常表现,已到拆线时间,切口 愈合良好者。面颈部4~5日拆线; 下腹部、会阴部6~7日;胸部、 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四 肢10~12日,近关节处可延长一 些,减张缝线14日方可拆线。 • 2.伤口术后有红、肿、热、痛等 明显感染者,应提前拆线。
换药步骤:去除敷料
• 如何揭胶布???
换药步骤:如何揭胶布???
换药步骤:消毒
1.严格掌握无菌原则。 2.先无菌伤口,后感染伤口;先简单伤口,后复杂 伤口;先一般伤口,后特殊伤口。 3.凡属高度传染性伤口,如破伤风、炭疽、气性坏 疽、绿脓杆菌等感染的伤口,应严格执行隔离制 度,伤口换药有专人负责处理,用过的器械要单 独灭菌,换下的敷料要马上焚烧,工作人员要刷 洗双手并浸泡消毒。 4.按伤口及创面情况选择换药次数。 5.尊重患者隐私。 6.正确估计需要用的敷料量,避免浪费。

外科学课件:换药及拆线

外科学课件:换药及拆线

四、换药常用药品
6. 0.02%高锰酸钾溶液:分解释放氧缓慢,但 作用持久,具有清洁、除臭、防腐和杀菌的 作用。用于洗涤腐烂、恶臭、感染伤口,尤 其适用于疑有厌氧菌感染、肛门、会阴部伤 口。临床上常用1:5000溶液进行湿敷。
7. 0.1%雷拂奴尔、0.02 %呋喃西林溶液:有抗 菌和杀菌作用。用于感染创面的清洗和湿敷。
15. 凡士林纱布:对切开的化脓伤口还有止血作 用,多用于渗血创面和脓腔,但需防止引流 不畅。
16. 碘仿纱条:具有抗菌、防腐、收敛、去臭和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用于腺体分泌的 慢性窦道,碘仿有毒性,不宜长期使用。
五、换药操作
(一)一般换药法 1.去除敷料 (1)先用手取下伤口外层的胶布或绷带及敷料。 (2)伤口内层敷料及引流物用无菌镊取下,揭
保湿、保温和保护创面的作用。 2.可吸收敷料 3.新型敷料(VSD)
四、换药常用药品
1. 酒精:褥疮防护(50%)、皮肤及器械消 毒(70%)。表皮完整的伤口可以用酒精 换药,如果表皮破损就不能用酒精了,一 般选用碘伏。
2. 碘伏:对粘膜刺激性小,不需用乙醇脱碘, 无腐蚀作用,且毒性低。不过出血多的伤 口,效果不好,创面过大也不宜应用。
10.测量伤口表皮增生情况。 11.测量伤口周围的硬度。
二、伤口的分类和评估
12.测量愈合嵴。(只用于缝合的外科伤口, 开放伤口没有愈合嵴。指在手术伤口缝合 后5-8天内形成的胶原蛋白组织,通常在手 术后7-8天内戴无菌手套去触摸伤口缝线四 周各1cm宽部位是否会出现弹性的硬组织 出现,如果有的话,就可以拆线,如没有, 就可能会出现伤口感染或伤口裂开)
三、换药用品
(一)常用的换药器械及其使用 1.持物钳:使用时其下端保持向下,钳上药液未

外科换药与拆线 ppt课件

外科换药与拆线  ppt课件
时,应湿敷后再揭。 • 观察伤口
ppt课件
9
• 2.清洁伤口 • 应用“双镊法”,一脏一净 • 伤口周围皮肤用消毒液由内向外擦拭二

• 创面应用生理盐水棉球沾、吸分泌物或 脓液
• 冲洗时用弯盘接水,后吸干创面 • 放引流时,应探明情况后放置
ppt课件
10
• 3.固定敷料 • 应用无菌纱布,分泌物多时加棉垫 • 胶布粘贴法:适当的宽度、长度,方向
深部:拆除缝线,开放排脓,放置引流 6.伤口拆线:拆线时间:头颈面部3-5天;胸腹部5-7天;
骨科四肢10-12天;减张缝线10-14天; 7.蝶形胶布、绷带、胸腹带的应用
ppt课件
16
(二)开放伤口的处理
1. 浅、平、干净或新鲜创面:生理盐水棉球吸除分泌物, 凡士林纱布敷盖,干纱布保护,1-2天换药一次
• 1.取下切口上的敷料,用酒精由切口向 周围消毒皮肤一遍。
• 2.用镊子将线头提起,将埋在皮内的线 段拉出针眼之外少许,在该处用剪刀剪 断,以镊子向剪线侧拉出缝线。
• 3.再用酒精消毒皮肤一遍后覆盖纱布, 胶布固定。
ppt课件
22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扩大引流。
ppt课件
17
换药详细过程
• 1.熟悉病人,简述病情,换药目的 • 2.换药者个人准备:衣帽、口罩、洗手 • 3.查看患者伤口,注意人文关怀 • 4.洗手、准备物品 • 5.换药操作,注意人文关怀 • 6.处理污物 • 7.洗手,记录病程
ppt课件
18
外科手术后拆线法
暴露、保暖
ppt课件
4
• 2.工作人员准备
• 了解伤口的情况:

外科学课件:换药及拆线

外科学课件:换药及拆线

二、伤口的分类和评估
▪ 3、感染伤口: 指伤口被细菌污染严重,伤口已发生细菌 感染,有较多的分泌物、脓液或坏死组织。 感染伤口只能通过换药,达到二期愈合。
二、伤口的分类和评估
(二)伤口的愈合 1.一期愈合:
伤口经过缝合边缘对合良好,上皮迅速再生 连接。局部只有很少的瘢痕呈线形,功能 良好,一般是一周左右。
8. 胰岛素主要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不愈合创口。
9. 硫酸镁(50%)溶液:用于挫伤、蜂窝织炎、 丹毒等的消炎消肿。局部湿热敷。
10. 红汞(2%):皮肤黏膜的消毒,皮肤檫伤 红汞最好,涂上后十几分钟就干燥不用包扎
四、换药常用药品
11. 攸琐溶液:具有杀菌,防腐,溶解坏死组织 的作用。用于脓液及腐死组织较多、恶臭的 伤口清洗和湿敷。大面积伤口不宜使用,以 免吸收过多氯离子。
四、换药常用药品
6. 0.02%高锰酸钾溶液:分解释放氧缓慢,但 作用持久,具有清洁、除臭、防腐和杀菌的 作用。用于洗涤腐烂、恶臭、感染伤口,尤 其适用于疑有厌氧菌感染、肛门、会阴部伤 口。临床上常用1:5000溶液进行湿敷。
7. 0.1%雷拂奴尔、0.02 %呋喃西林溶液:有抗 菌和杀菌作用。用于感染创面的清洗和湿敷。
的敷料要焚烧。
(三)换药原则
(4)先换清洁伤口,其次是污染伤口,后换感 染伤口,最后换需消毒隔离的伤口。
(5)凡属高度传染性伤口,如破伤风、炭疽、 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感染的伤口,应严格执 行隔离制度,伤口换药有专人负责处理,用过 的器械要单独灭菌,换下的敷料要马上焚烧, 工作人员要刷洗双手并浸泡消毒。
保湿、保温和保护创面的作用。 2.可吸收敷料 3.新型敷料(VSD)
四、换药常用药品
1. 酒精:褥疮防护(50%)、皮肤及器械消 毒(70%)。表皮完整的伤口可以用酒精 换药,如果表皮破损就不能用酒精了,一 般选用碘伏。

外科的换药与拆线总结

外科的换药与拆线总结

外科的换药与拆线总结【目的】换药的目的是通过伤口的处理促使伤口更好的愈合。

拆线的目的是在伤口愈合良好时尽早去除保持皮肤张力的线结,保证伤口的良好愈合。

【术前准备】l.物品准备(1)换药包内有治疗碗2只,镊子2把(或血管钳2把)。

拆线包还包括手术剪l把。

(2)2%碘酊、碘伏或70%酒精棉球,生理盐水棉球、纱布、胶布、棉签等。

2.患者准备告知患者换药的目的,患者应采取最舒服且伤口暴露最好的体位。

应避免着凉,如伤口较复杂或疼痛较重,可适当给予镇痛或镇静药物以解除患者的恐惧及不安。

【操作步骤】换药前操作者应洗手,并戴好帽子和口罩。

1.闭合伤口(缝合伤口)换药(1)一般在术后第2天或第3天更换第一次敷料。

(2)用手移去外层敷料,将污敷料内面向上,放在弯盘内。

如伤口内部还有敷料或纱条等引流物,需用一把镊子夹出。

(3)两把镊子法:一把镊子直接用于接触伤口,另一把镊子专用于传递换药碗中清洁物品。

(4)观察伤口:观察伤口处有无渗出物或皮肤红肿。

若有问题,考虑伤口出现并发症,做相应处理。

(5)擦拭伤口:70%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沿切口方向,范围大约距切口3~5cm,擦拭2~3遍。

(6)敷料固定:用无菌纱布遮盖伤口,距离切口边缘3cm以上,下层纱布光滑面向下,上层纱布光滑面向上,一般8~12层纱布。

贴胶布固定敷料,贴胶布方向应与该处躯体运动方向垂直。

(7)告知患者换药结束,予以适当衣物整理,遮挡住暴露躯体部分。

(8)丢弃敷料:将敷料按指定医疗废弃物区域丢弃。

2.开放伤口换药不同的开放性伤口的肉芽情况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肉芽组织的擦拭需要用生理盐水棉球,禁止用酒精棉球擦拭。

(1)新鲜肉芽伤口:肉芽粉红,颗粒状,触之易出血为新鲜肉芽。

如果新鲜肉芽比较平坦,用无菌盐水棉球拭去伤口渗液后,盖以凡士林纱布。

一般2~3天换药一次。

(2)肉芽过度生长伤口:如发现肉芽色泽鲜红,表面星粗大颗粒状,边缘高于创缘,可将其剪除,再将盐水棉球拭干,压追止血。

外科换药与拆线

外科换药与拆线


先一般,后特异。
• 无菌准备:衣、帽、口罩、洗手、剪指甲等
• 决定换药地点:
• 3.应用物品准备 原则:用什么,取什么;用多少,取多少;
先干后湿; 先无刺激性,后有刺激性; 先用后取,后用先取。
换药前的准备
1.环境准备
在消毒后的换药室进行。
2.病人准备
心理、姿势、疼痛问题等
3.换药者准备
充分了解伤口情况,衣 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迟拆线。
操作方法
• 1.取下切口上的敷料,用碘伏棉球由切 口向周围消毒皮肤一遍。
• 2.用镊子将线头提起,将埋在皮内的线 段拉出针眼之外少许,在该处用手术刀 割断,以镊子向割线侧拉出缝线。
• 3.再用碘伏洗必泰消毒皮肤一遍后覆盖 纱布,胶布固定。
换药的基本操作方法
• (一)换药前准备 • 1.病人的准备 • 精神准备: • 体位:安全、舒适、便于操作,文明、
暴露、保暖
• 2.工作人员准备
• 了解伤口的情况:
• 时间安排:清晨,避进食及家陪,前半小时 勿清扫
• 决定换药顺序:避免交叉感染。
• 原则:先无菌,后感染;

先缝合,后开放;

先感染轻,后感染重;
门诊换药与拆线
xxx医院门诊部 xx
伤口换药
• 简称换药,又称更换敷料 • 目的:清洁消毒伤口、促进伤口的愈合。 • 合理的换药方法、伤口清洁消毒、引流
条放置、恰当的换药间隔时间是保证创 口愈合的重要条件;
• 否则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反而延误伤 口愈合,甚至导致感染。
换药的适应症
• 1.拆线 • 2.制止伤口出血 • 3.解除压迫 • 4.处理引流 • 5.敷料污染严重 • 6.敷料移位 • 7.观察和检查伤口

外科换药与拆线共24页

外科换药与拆线共24页

禁忌证
• 遇有下列情况,应延迟拆线: • 1.严重贫血、消瘦,轻度恶病质者。 • 2.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者。 • 3.老年患者及婴幼儿。 • 4.咳嗽没有控制时,胸、腹部切口应延
迟拆线。
准备工作
• 无菌换药包, 小镊子2把, 拆线剪刀及 无菌敷料等。
操作方法
• 1.取下切口上的敷料,用酒精由切口向 周围消毒皮肤一遍。
换药的适应症
• 1.拆线 • 2.制止伤口出血 • 3.解除压迫 • 4.处理引流 • 5.敷料污染严重 • 6.敷料移位 • 7.再次手术前 • 8.观察和检查伤口
换药的基本操作方法
• (一)换药前准备 • 1.病人的准备 • 精神准备: • 体位:安全、舒适、便于操作,文明、
暴露、保暖
• 2.工作人员准备
各类伤口的处理
• 缝合伤口:经处理可缝合达Ⅰ期愈合的 伤口,多为无菌或污染伤口
• 开放伤口:需要清除坏死组织,肉芽组 织充填,上皮覆盖而愈合的伤口,多为 感染伤口
(一)缝合伤口的处理
1. 伤口无引流物又无感染者,可3天查看伤口。疑有感染 者,随时观察,更换敷料。
2. 伤口有引流物者,24小时更换敷料。是否去除引流物, 视情况而定。
• 2. 安排好病人, 最后洗手
• 3. 记录过程
换药演示
步骤
揭开敷料、暴露创面
观察伤口
操作要点
动作要轻巧,手取外层、镊子 取内层,揭取方向与伤口纵向一致。
周围皮肤情况,伤口肉芽组织 性质,缝合伤口,脓腔伤口等
消毒伤口周围正常皮肤
常规消毒,清洁伤口由内向外 消毒,污染伤口由外向内消毒。
处理创面 覆盖创面、包扎固定
外科手术后拆线法
• 适应证 • 1.无菌手术切口,局部及全身无异常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