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 樊信毅

合集下载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质疑策略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质疑策略
学课 哥 辅导
浅谈 化学教学中的质疑策 略
@李春玲
化 学是一 门 以实 验为基 础 的学科 , 它是人们 不断在 实践 中发现 问 题, 研 究问题 , 从 而解决 问题 的过程 中建立起 来 的。初 中化学 教学 的主 要任务是传授化学基础知识理论 , 培养 学生学 习化学 的兴趣 , 并形 成一 定的技能 。因而 , 作为初中化学 教师必 须努力 学 习中学化 学教学 法 , 研 究 中学化学教学的独特的规律 , 从 而不断提高 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 新课 程全面铺开 的教改热潮 中, 教学理念 、 教学方式 发生了根本 的转 变 , 学生 的学 习方式也随之发生变革。探究性学 习是学 生最主要 的学 习方式 , 在 教学 中各个环节上设计恰 当的 问题 , 给学 生置疑 , 引导 学生分 析 、 讨论 、 交流 和解答 , 是 当前课堂教学 的重要手段。 学成 于思 , 思 源于疑 。置 疑 , 就是设计 问题 , 启 迪思维 , 这 不仅仅 是 课 堂的一种智力调 动行 为, 而且也 是启 动非智 力因素 的一个 重要手 段。 围” 时; 当学生 疑惑不解 , 厌倦 困顿 时; 当学生各 执 己见, 莫衷 一是时 ; 当 学生受 旧知识 影响无 法顺利 实现知识迁移时 。 2 . 利用 问题取代教师的讲授 来突 出教学重 点、 突破 教学难 点 教学 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 , 很 大程 度上取决 于教 师对本节 内容 重点 、 难点的把握是否得当。有教学经 验的教 师往往 在备课 时就 非常注 意对 重点 、 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 , 而在重点 、 难点的教学 上恰当的设疑 提问则 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当然 , 教师此时所提 的问题 也应当是经过 周密考 虑并 能被学生充分理解 的。 3 . 利用问题来做好教学衔接 , 突 出关键 众所周知 , 当前 的课 堂教学 中注意提高课堂效率是极为重要的 , 取得高效关键是能激发学习兴趣并 维 持学生 良好的学习状态。突破重点 、 难点是关键 , 注意 内容 与内容之间的 过渡是关键 , 一节课上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 , 由于学习 内容 的抽 象性 而 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 ,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 自己敏锐的眼光捕

浅谈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浅谈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研究
教 学研 究
2 0 1 3 年0 3 月
浅谈初 中化 学新 课程 的教 学设计
李 白 鱼
( 山 3 4 1 O 0 )
目前 我 国正在 进 行 新一 轮 的课程 改 革 , 改变 课 程过 于注 重知识传 授 的倾 向,强调 以学生 的发展 为本 ,使学 生 形成积 极主 动的学 习态度 ,使 学生获 得基础 知识与 基本技 能 的过 程 , 同 时也 成 为 学生 学 习和 形 成 正 确价 值 观 的过 程 。新课程 改变过 去 的教 学大 纲对知 识点规 定得 过细 、过 死 的现 象 ,而是采 用 了课 程标 准 ,给师 生 留下较 大的创造 空 间。这就 要求教 师树立 新 的教学观 念 ,以学生 的发展 为 本 ,改变过 去的课 堂教 学模式 。传统 的化 学教学往 往依 靠 “ 三 个 中心 ”, 即 “ 教 师 为 中心 ”, “ 教 材 为 中心 ”, “ 课 堂为 中心 ” ,学 生 完全 处 于 一种 被 动 接 受知 识 的状 态。 “ 三个 中心 ”虽然对 化学 教学也 有一 定的促进 ,,但 对培 养学 生的创 新能力 方面有 一定 的束缚 。新课程 要求 教 师必 须着 眼于学 生潜 能的唤醒 、挖掘 与提 升 ,促进 学 生的 自主 发展 ;必须着 眼于 学生 的全面成 长 ,促进学 生认 知、 情感 、态度 和与 技能等 方面 的和谐发 展 ;必须关 注学 生的 学 习方式 、方法和 学 习能力 ,为学 生的终 身学 习打下 良好 的基础 ,必须促进学生 的可持续发展 。 课程 改革 的核心环节 是课程 实施 ,而课程 实施 的基本 途径 是课 堂教学 。教师 要改变 在教 学过程 中 以教师为 中心 的传 统观念 ,在 教学 设计 中树 立 以学生 的发展 为中心 的现 代教 育观念 ,强 调师 生交往 ,构建互 动 的师生 关系 、教学 关系 。教 学时教 师 的教与学 生的学 的统一 ,这种 统一 的实 质是交往 。 初 中化 学新 课程 的教学设计 ,就 是 以学 生为 中心 的教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好家长 / 中学教育研究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唐河县民办学校及幼儿教育管理服务中心/樊信毅【摘要】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教育教学事业也逐渐重视起来。

化学是一门科学性学科,它通过原始的化学元素来研究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物质、化学反应等,搞清楚反应的进程和结果,最终促进人类生活更加方便和美好。

本文通过对初中化学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有效改进措施,有利于有关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问题 对策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在初中的教学中,部分的化学教师还沿用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单一,教学理念陈旧,教师过于注重分数和成绩,有时还在采用题海战术或是机械的死记硬背化学公式等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厌烦学习化学的情绪, 教师没有考虑学生主体的思想波动,一味的自己授课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态度来学习化学, 甚至有的教师在化学课程还没有开课就督促家长让孩子提前报各种辅导班,在暑期将化学课程先修完毕,这样才能超过其他的学生, 以至于有的学生在开课的时候对学习化学失去了兴趣,听课效率低下,积极性不高,总是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没有必要再听教师再讲一遍, 这明显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学校教师的授课引导作用就被无形中弱化了。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低。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低这一块对于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主要集中在后期,因为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化学,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还有一定的好奇,学习之初,积极性还是比较高。

随着学习的难度加大,自身的升学压力加大,特别是后期面对着中考的实际压力,学生不得不把自身的主要精力放在其他更重要的学科上,因为化学学科相对于语文!数学!英语而言是弱势学科,学生必须集中精力为中考升学做准备,因此即使化学是初中学生最开始接触的学科,但是这种好奇心也被考试、升学的压力所取代。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初探甘肃兰州榆中连搭中学白得燕要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必须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化学生科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系统而牢固的化学知识,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达到这一目的,应掌握好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方法,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走近学生是生成高效课堂的前提1.让学生喜欢上化学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

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渊博方面,还体现在个人的涵养上。

教师欲在学生面前树立完美的形象,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课堂教学有深度、广度。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好每堂课,课后还要做好自身的“充电”工作。

其次,转变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共同开展合作学习,因此,要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课堂。

2.让学生喜欢化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有很多独特的魅力。

学生刚学化学时,常常被化学实验的各种现象所吸引,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实验让学生喜欢化学,比如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火、纸花变色等。

其次,要注意化学与学生的生活进行紧密联系。

比如怎样进行灭火、胃酸的治疗、水污染的防止、铁制品的防锈等。

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聚焦策略是生成高效课堂的根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以提升课堂的效率:(一)、讲课清楚1.概念清楚概念教学至关重要。

化学概念是化学现象的抽象和概括,每一个概念,都有具体的内容和使用范围。

因此,①注意概念的意义;②重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③注意概念的作用;④突出概念中的关键字、词、句,结合实例加以解释说明并形成记忆。

2.实验清楚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如制取气体的实验,应先向学生讲清楚仪器装置,使用的药品,反应的条件,收集方法和气体如何检验等。

浅谈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初中化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一门较为抽象和复杂的学科。

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策略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浅谈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化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理推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真正理解化学规律,掌握化学本质。

2. 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教学策略的目标之一就是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教师应该通过设计精心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化学知识不仅存在于教科书中,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和实际应用中。

教学策略的目标之一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教学策略的内容1. 知识内容的选择初中化学课程内容繁杂,教师在授课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

教师要根据学科的整体框架,注重重点、难点和热点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对重难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2. 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策略的内容还包括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法、实验法、讨论法、案例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策略的内容还包括教学资源的利用。

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教学多媒体、实验室设备、教学资料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策略的方法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及策略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及策略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及策略发表时间:2018-10-11T10:03:50.67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0月20期作者:郭斌[导读] 化学是学生初中阶段开始接触的新型学科。

在化学教学体系中,初中化学将学生引入化学宝库之门,具有启蒙功能。

郭斌(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永兴镇初级中学校四川宜宾 644000)摘要:化学是学生初中阶段开始接触的新型学科。

在化学教学体系中,初中化学将学生引入化学宝库之门,具有启蒙功能。

在这一阶段,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初步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新时期,作为初中化学教师的我们要提高自身认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方法;兴趣;环境中图分类号:G6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0-174-01新时期,新课改主要推广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目前,新课改的理念正全面渗入到初中化学教学中,所以必须改变现行的初中化学教学方式才能与新课改理念相符。

所以说,学生的兴趣是激发出来的,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热情,是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首要任务。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中的知识点多而杂。

学生对于抽象的化学概念难以入手,因而寻求有效的教学途径,对于初中的化学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初级中学的一名化学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化学特色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教师要对学生保持足够的诚心、爱心和耐心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们要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一颗诚心、对化学教学的一份热爱,这样才能够始终保持着无限的教学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认真研究化学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教学中充满自信,情绪饱满地走进教室,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化学课堂教学氛围。

浅谈提高学生化工原理学习效果

浅谈提高学生化工原理学习效果

( olg f h mia a dE vrme tl n ier g Wu a oyeh i Unv r t, h n4 0 2 , hn) C l e e c l n n i e oC o na E gn ei , h n l c nc iesy Wu a 3 0 3 C ia n P t i
AbtatC e iaE gneig r c lia ot tpc lore flce cln ier g jriia r g e en ae ore n jr o r , src: hm cl nier i i es ni r n ei us a mi gnei o,ts i e t e s us d o us n P n p mp a s ac o lh ae n ma b d b w b c a ma c e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 以化工生产 中的单元操作为研究对象 , 主要研究化工 生产 中各个单元操作 的基 本原理 、 典型设备的结构及其设计计算 , 培养学生运用基 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化工单元操作 中各种 问题 的能力 。 该课程在 基础课与专业课之 间起着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作 用 J 。 笔者结合 自己在化工原理教学工作中的一 些体会 , 针对化工原 理课程 的理论课、实验课 、课程设计三个重 要环节 ,总结了一 些教 学方法和经验 ,对提高学生学 习效果做 了初步 的探讨 。
和操作线的距离变 化。 在讲某节 内容 时, 我会把前面与其相 关 或类 比的 已学知识 点提一下 , 鼓励学生 自己总结对比。学生掌
握了归纳、总结的能力 , . 学习起来可以说是如沐春风。
1 师 生互 动 ,强化 学 习效 果 . 3
1 理 论 教 学
理论教学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 , 同时也是学生进行 实验 、 课程设计 以及将来从事化工相关工作 的基础 。 这个环 在 节中 , 要求学生掌握各个化工生产过程 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 理、 关计算 以及各个单元操作典 型设备 的构造和操作 , 相 其特

2024年浅谈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2024年浅谈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2024年浅谈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初中化学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更是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要实现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教师应清晰地知道每一节课要教授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

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的精准和有效。

二、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联系生活实际的案例、富有趣味性的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来。

三、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应综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强化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化学现象,验证化学原理,提高实验技能。

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加强实验教学的设计和组织,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五、注重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支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六、及时反馈与评价及时反馈与评价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反馈与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樊信毅
发表时间:2016-12-06T15:41:06.32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11期作者:樊信毅[导读] 经过学生的亲自参与,观察实验现象,从观察中得以思考与分析,既能达到探究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民办学校及幼儿教育管理服务中心473400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是学生了解化学、学习化学的启蒙与基础阶段,想要增强化学教学质量,就需要严抓初中化学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化学概念、实验操作等技巧,对化学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更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未来学习及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简要探讨了几种化学教学的方法,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就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

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它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

这样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

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

所以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就必须下一番工夫。

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还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以往的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单调地依照课本讲解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学局限性较大;而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可以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图片、动画、声音等变成具象,方便学生进行理解。

同时,在进行化学实验讲解时,一些实验危险性较高,一些实验成功性较低,还有一些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能依照课本知识讲述,学生自行想象,甚至死记硬背,因此无法真正灵活掌握与应用知识。

而利用多媒体,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实验的操作步骤,放映实验的过程短片,从而使学生对实验现象观察得更仔细,从而更扎实地记忆相关化学知识,提高自身化学能力。

但是,教师也需要注意,不能够全盘依靠多媒体进行教学,需要重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适用。

不能够为了应用多媒体而进行多媒体教学,而是根据课程内容进行设定,一些课程讲解还是通过传统方法效果较好,教师应把握好这一尺度。

二是适量。

教师不能够整堂课都应用多媒体进行讲解,需要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

四、强化实验,培养创新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

由于初中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限制,没有真正发挥验证性实验的作用,容易造成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改进验证性实验,强化探索、研究性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形式,经过学生的亲自参与,观察实验现象,从观察中得以思考与分析,既能达到探究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参考文献
丁福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的分析.新课程学习(中),201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