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最新选择题精选25题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最新选择题精选25题范文

高考历史最新选择题精选25题范文

高考历史最新选择题精选25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

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

”这表明西周实行宗法制的主要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C.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性D.巩固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秩序2.《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今礼所言不得隔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A.主张削弱地方割据势力B.主张抑制权臣,加强皇权C.主张设厂卫,加强监督D.主张改革官制,增设内阁3.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被揭发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

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

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

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共和制B.联邦制C.分权制D.权力制衡5.近代某思想家说:“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在此,该思想家A.反对进行政治改革B.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C.主张进行社会改良D.强调革命的必要性6.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曾预言当时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

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

最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最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最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位皇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2.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哪个地区的问题?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以上都是答案:D3. 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答案:A4.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的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校D. 朱厚照答案:C(朱由校是明朝的皇帝,但选项中应为朱由检,即明熹宗)5. “文化大革命”期间,以下哪项活动不是“大跃进”运动的一部分?A. 大炼钢铁B. 大兴水利C. 大搞人民公社D. 大扫除答案:D二、填空题6.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________,由________建立。

答案:夏朝;禹7. 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其中最著名的日本留学生是________。

答案:阿倍仲麻吕8. 清朝末年,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其中“外患”主要指的是西方列强的侵略,而“内忧”则是指________运动。

答案:太平天国9.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在北京的________广场举行。

答案:天安门10.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直接导火线是________。

答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三、简答题11. 请简述“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国的实践情况。

答案: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国家内,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则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享有高度自治权。

这是中国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基本方针。

实践情况:1997年和1999年,香港和澳门分别回归祖国,实行“一国两制”,保持了长期繁荣稳定。

12. 请简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主要错误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主要错误包括极端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对知识分子和传统文化的严重打击,以及政治运动对经济和社会秩序的破坏。

2023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统一度量衡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推行郡县制以取代封建制,实行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等,以加强国家的统一性。

2. 明朝时期,哪一位皇帝实行了“海禁”政策?A. 明太祖B. 明成祖C. 明英宗D. 明武宗答案:B解析: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实行了“海禁”政策,主要是为了防范倭寇的侵扰和控制海上贸易。

二、填空题3. 唐朝时期,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帝。

答案:武则天解析: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唐朝时期统治了中国近半个世纪。

4.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主义运动,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______。

答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解析: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未能收回被德国占领的山东省,这激起了广大民众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三、简答题5.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后来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题6. 论述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答案:洋务运动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清朝政府为了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一系列自我振兴的举措。

其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兴办实业、建立新式军队等。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和军事现代化,但由于其局限性,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

结束语:本次2023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到此结束,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历史知识,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历史是一面镜子,了解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现在,规划未来。

高考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考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考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表述,错误的是:A.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B. 秦始皇统一了货币C.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D. 秦始皇统一了语言答案:D解析: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但并未统一语言。

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科举制度始于唐朝B. 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唯一方式C. 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 科举制度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答案:C解析: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唐朝时期得到发展和完善。

科举制度的创立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打破了世袭制,使得社会阶层不再固化。

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B.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贸易往来C.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D.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加强与海外国家的联系答案:C解析: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贸易往来以及加强与海外国家的联系,并非寻找建文帝。

4. 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对内平定三藩之乱,对外抵御外敌入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三藩之乱是由康熙皇帝直接引起的B. 三藩之乱是由康熙皇帝的祖父顺治皇帝引起的C. 三藩之乱是由康熙皇帝的父亲顺治皇帝引起的D. 三藩之乱是由康熙皇帝的祖父和父亲共同引起的答案:B解析:三藩之乱是由康熙皇帝的祖父顺治皇帝时期遗留的问题引起的。

5. 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 辛亥革命确立了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C. 辛亥革命使得中国社会实现了现代化D.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确立了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但并未使得中国社会实现现代化。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阅读下列材料:“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高考历史选择题训练

高考历史选择题训练

高考历史选择题训练1.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城市化的起点?A. 商代B. 春秋战国C. 秦汉D. 魏晋南北朝答案:A2.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名言?A. 刘备B. 曹操C. 孙权D. 王充答案:D3. 秦朝时期的法律制度以什么为基础?A. 律B. 法C. 刑D. 制度答案:B4.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A. 商代B. 唐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B5. 下列哪个人物是唐代著名的诗人?A. 李白B. 孟浩然C. 白居易D. 韩愈答案:A6. 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是什么?A. 九品中正制B. 官品制度C. 科举制度D. 十二衙署制答案:C7.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A. 明朝B. 唐朝C. 清朝D. 元朝答案:C8. 下列哪个人物是唐朝时期的大文学家?A. 柳宗元B. 王维C. 李商隐D. 白居易答案:D9.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A. 春秋战国B. 秦汉C. 唐朝D. 明朝答案:B10. 下列哪个人物是明朝时期的大文学家?A. 李时中B. 鲁迅C. 曹雪芹D. 郑成功答案:C1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起点?A. 春秋战国B. 秦汉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B12. 下列哪个人物是宋朝时期的大文学家?A. 苏轼B. 李白C. 白居易D. 陆游答案:A13.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A. 春秋战国B. 唐朝C. 明朝D. 魏晋南北朝答案:D14. 下列哪个人物是元朝时期的大文学家?A. 王安石B. 辛弃疾C. 王之涣D. 李清照答案:B1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低谷时期?A. 明朝B. 唐朝C. 清朝D. 元朝答案:D16. 下列哪个人物是清朝时期的大文学家?A. 钱钟书B. 鲁迅C. 蒲松龄D. 曹雪芹答案:C17.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高峰?A. 春秋战国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明朝答案:B18. 下列哪个人物是清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A. 林则徐B. 曾国藩C. 郑成功D. 王安石答案:B19.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时期?A. 明朝B. 唐朝C. 秦汉D. 魏晋南北朝答案:C20. 下列哪个人物是明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A. 郑成功B. 朱元璋C. 李时中D. 王安石答案:B21.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A. 明朝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秦汉答案:C22. 下列哪个人物是元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A. 王安石B. 辛弃疾C. 赵匡胤D. 忽必烈答案:D23.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A. 明朝B. 唐朝C. 清朝D. 元朝答案:B24. 下列哪个人物是明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A. 李清照B. 金圣叹C. 辛弃疾D. 王安石答案:B25.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崩溃时期?A. 明朝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秦汉答案:A26. 下列哪个人物是宋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A. 苏轼B. 李白C. 白居易D. 陆游答案:A27.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分裂和统一交替的时期?A. 明朝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秦汉答案:C28. 下列哪个人物是元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A. 李清照B. 辛弃疾C. 王之涣D. 白居易答案:B29.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低谷?A. 春秋战国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明朝答案:D30. 下列哪个人物是清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A. 钱钟书B. 鲁迅C. 蒲松龄D. 曹雪芹答案:D3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和谐时期?A. 春秋战国B. 唐朝C. 清朝D. 魏晋南北朝答案:B32. 下列哪个人物是元朝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A. 辛弃疾B. 王安石C. 赵匡胤D. 朱熹答案:D33.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高峰?A. 春秋战国B. 秦汉C. 唐朝D. 明朝答案:B34. 下列哪个人物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A. 王阳明B. 李时中C. 朱元璋D. 王安石答案:A3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动荡时期?A. 明朝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秦汉答案:C36. 下列哪个人物是唐朝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A. 王勃B. 李白C. 白居易D. 韩愈答案:A37.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复兴时期?A. 春秋战国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明朝答案:D38. 下列哪个人物是元朝时期的著名哲学家?A. 王安石B. 辛弃疾C. 忽必烈D. 朱熹答案:D39.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A. 明朝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秦汉答案:C40. 下列哪个人物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哲学家?A. 王阳明B. 李时中C. 朱元璋D. 王安石答案:A41.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解放时期?A. 春秋战国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明朝答案:A42. 下列哪个人物是元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A. 王安石B. 辛弃疾C. 赵匡胤D. 忽必烈答案:D43.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分裂和统一交替的时期?A. 明朝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秦汉答案:C44. 下列哪个人物是唐朝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A. 王勃B. 李白C. 白居易D. 韩愈答案:A45.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低谷?A. 春秋战国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明朝答案:C46. 下列哪个人物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哲学家?A. 王阳明B. 李时中C. 朱元璋D. 王安石答案:A47.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A. 明朝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秦汉答案:C48. 下列哪个人物是元朝时期的著名哲学家?A. 王安石B. 辛弃疾C. 忽必烈D. 朱熹答案:D49.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复兴时期?A. 春秋战国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明朝答案:D50. 下列哪个人物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哲学家?A. 王阳明B. 李时中C. 朱元璋D. 王安石答案:A5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时期?A. 明朝B. 唐朝C. 秦汉D. 魏晋南北朝答案:C52. 下列哪个人物是唐朝时期的著名哲学家?A. 王勃B. 李白C. 白居易D. 韩愈答案:D53.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高峰?A. 春秋战国B. 秦汉C. 唐朝D. 明朝答案:B54. 下列哪个人物是明朝时期的著名诗人?A. 李清照B. 金圣叹C. 辛弃疾D. 王安石答案:C5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A. 明朝B. 唐朝C. 清朝D. 元朝答案:B56. 下列哪个人物是清朝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A. 林则徐B. 曾国藩C. 郑成功D. 王安石答案:B57.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和谐时期?A. 春秋战国B. 唐朝C. 清朝D. 魏晋南北朝答案:B58. 下列哪个人物是元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A. 李清照B. 辛弃疾C. 王之涣D. 白居易答案:B59.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分裂和统一交替的时期?A. 明朝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秦汉答案:C60. 下列哪个人物是明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A. 郑成功B. 朱元璋C. 李时中D. 王安石答案:B61.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高峰?A. 春秋战国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明朝答案:B62. 下列哪个人物是清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A. 钱钟书B. 鲁迅C. 蒲松龄D. 曹雪芹答案:D63.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低谷时期?A. 明朝B. 唐朝C. 清朝D. 元朝答案:D。

高考历史试题及解答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及解答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及解答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建立科举制D. 推行均田制答案:B2. 唐朝时期,下列哪一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武则天答案:B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___。

答案:锦衣卫2.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平定了_________的叛乱。

答案:三藩三、简答题1. 请简述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意义。

答案: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意味着在思想领域内,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其他学派的思想被边缘化。

这一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思想,为汉朝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道路。

四、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法令由一统。

”材料二:《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元光元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问题: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根据材料一,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统一了法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

五、论述题1. 论述唐朝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唐朝开元盛世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二是唐玄宗励精图治,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整顿吏治、发展农业生产、加强边防等;三是开元年间,唐朝对外关系稳定,丝绸之路贸易繁荣,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高中历史试题库及答案

高中历史试题库及答案

高中历史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谁?A. 李世民B. 李渊C. 李隆基D. 李治答案:B3.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是什么?A. 洪武B. 永乐C. 万历D. 崇祯答案:A4. “文景之治”指的是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汉武帝和汉景帝B. 汉文帝和汉景帝C. 汉高祖和汉景帝D. 汉文帝和汉武帝答案:B5.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丝绸答案:E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国家。

答案:魏、蜀、吴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________。

答案:郡县制3.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开元盛世”,这一时期是由哪位皇帝统治的?答案:唐玄宗4.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

答案: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国家的联系5. 清朝的“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其中“康”指的是________皇帝。

答案:康熙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措施。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修建长城,推行郡县制等。

2. 唐朝的“开元盛世”有哪些特点?答案:唐朝的“开元盛世”时期,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流频繁,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3. 明朝的“永乐大典”是什么?答案:“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巨型百科全书,收录了大量的历史、地理、哲学、文学等方面的资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成果之一。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对后世的影响。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描述,错误的是:A.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

B. 统一后,秦始皇实行了郡县制。

C. 统一后,秦始皇推行了分封制。

D. 统一后,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

答案:C2.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的皇帝是: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C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建文帝D. 寻求佛教经典答案:B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哪项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A. 废除科举B. 闭关锁国C. 废除八旗制度D. 废除藩王答案:D5.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是由孙中山领导的。

B.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民主共和。

D.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资本主义。

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了_______。

答案:周朝7.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实行了_______。

答案:推恩令8.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

答案:唐高祖9. 明朝永乐年间,朱棣下令编纂了一部大型百科全书,名为_______。

答案:永乐大典10. 清朝雍正皇帝实行了_______,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改土归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唐朝的“开元盛世”。

答案:唐朝的“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

这一时期,唐朝的疆域达到最大,国力强盛,对外交流频繁,文化艺术发展迅速,是唐朝的黄金时期。

12. 描述明朝的“永乐盛世”。

答案:明朝的“永乐盛世”是指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的时期。

这一时期,明朝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外关系也有所发展,同时编纂了《永乐大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最新选择题精选25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

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

”这表明西周实行宗法制的主要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C.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性D.巩固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秩序2.《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今礼所言不得隔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A.主张削弱地方割据势力B.主张抑制权臣,加强皇权C.主张设厂卫,加强监督D.主张改革官制,增设内阁3.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被揭发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

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

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

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共和制B.联邦制C.分权制D.权力制衡5.近代某思想家说:“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在此,该思想家A.反对进行政治改革B.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C.主张进行社会改良D.强调革命的必要性6.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曾预言当时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

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

下列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A.巴黎公社失败B.欧洲三大工运动失败C.俄国二月革命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7.《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到,(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

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

”这说明A.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确立B.新中国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条件C.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D.新中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8.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分崩离析,其高层人物阎锡山来到台湾后彻底离开政坛,在落寞中走完生命的最后十年,被安葬在台湾的阳明山。

后人见此情景,心生感慨:“我们甚至说,将阎锡山墓地迁回山西故里河边村,与村外的阎氏祖坟相邻,恐怕是最好的选择。

或许,这也是阎锡山生前最为期待的归宿。

”材料意在表明A.阎锡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B.国民党因腐败而惨遭失败C.国共第三次合作存在可能D.乡土观念有利于祖国统一9.1955年丘吉尔指出,“新式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

他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也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

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

其观点的核心是A.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B.应该尽力缓和美苏关系C.核武器使美苏关系逐渐缓和D.英国应该大力发展核武器10.西汉时期,业主开垦荒地而获得土地,并无买卖交易发生,但业主也要模仿土地买卖文契,刻石立碑,说土地是由“东王公”“西王母”“山公”“土公”等杜撰的神话人物手中买来。

上述现象表明西汉时期A.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B.鼓励土地买卖C.注重以地契界定土地所有权D.禁止开垦荒地11.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这反映了当时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地主加剧了对佃户的剥削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D.佃户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材料指出了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13.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

他强调的是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14.1904年,商部头等顾问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

之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

这一史实A.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B.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C.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D.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15.1931年,苏联购买了美国机器出口总量的50%,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

到1932年,苏联的购买力则占到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90%,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50%。

这说明当时A.西方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B.苏联的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C.西方国家经济迅速恢复发展D.苏联利用西方危机发展工业16.为非公有制经济“正名”,在新中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由“合理调整工商业”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到“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最终发展为今天“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A.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在不断发展和变化B.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与时俱进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D.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创新中发展17.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的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据此可知A.世界经济重心已转向发展中国家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D.世界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18.《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先秦百家学派的起源:“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

”这段史料A.是关于先秦诸子起源最真实的记载B.证明先秦各学派的创始人都曾经在政府为官C.说明先秦时期的学术文化曾被贵族垄断D.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完全服务于政治19.“真知与常知异。

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

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

”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A.格物致知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D.致良知20.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

……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

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D.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21.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位思想家指出:“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

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材料主要体现了A.分权制衡思想B.社会契约思想C.天赋人权思想D.自由平等思想22.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23.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24.1939年2月5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关于反对投降主义》的演讲中说:共产党人要为共产主义奋斗,这是确定无疑的,但“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这是“到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

毛泽东提出“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道路的主要依据是A.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有一致之处B.近代中国的革命任务和性质C.新三民主义是国民革命的旗帜D.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的需要25.1802年出版了圣西门的《日内瓦书信》;1808年出版了傅立叶的第一部著作……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之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走出来。

上述材料表明A.空想社会主义只适合未来社会B.空想社会主义已经超越当时的经济发展阶段C.思想的进步受经济发展的限制D.随着经济进步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一定会实现选择题历史参考答案1—5 DBDBC 6—10 ACDAC 11—15 DACCD16—20 DBCAB 21—25 BAB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