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仁者爱人复习.ppt
合集下载
仁者爱人公开课PPT课件

从这个场景我们可以看出孔子非常地体贴别人。我们立身行事,都不 可忘记“助人”的根本,尤其是对于弱者,应该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 想,帮助他们,爱护他们。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 必趋。(种美德表现为遵守古代取物有节的社会公约
《孟子 尽心上》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 ;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注释 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 于百姓,仁爱,但谈不上亲爱。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 姓而爱惜万物。”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 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 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diàn,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小啊!”有人就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仲有三处府第, 工作人员都不兼职,怎么称得上节俭呢?”“那么管仲很知礼吧?”孔子说:“国君用屏风 挡在门外,管仲也用屏风挡在门外;国君宴饮来访之国君,堂上有安放酒杯的土台,管仲宴 饮也有那样的土台。管仲如果算知礼的话,谁不知礼呢?”
——南怀瑾《论语别裁》
仁之内涵 忠恕
忠、恕是仁的基本要求,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 条目4 ——尽己之心以待人(帮助人),强调自己应该承担责任义务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待人仁爱宽厚,推己及人 条目3 ——将心比心(体谅人),强调对别人宽容
娄师德身长八尺,嘴方,嘴唇很宽大。他为人深沉有度量,有人触犯了他,他就谦虚退让 以求得别人的原谅,不在脸上露出恼怒的颜色。他曾与李昭德一起走路,娄师德长得肥胖 ,不能走快了,昭德嫌慢,生气地说:“被乡巴佬拖累!”娄师德笑说:“我不做乡巴佬 ,又有谁做呢?”他的弟弟被朝延派去守代州,在上任前向他告辞,他教导他的弟弟遇事 要忍耐。他弟弟说:“有人把痰吐在我脸上,我自己把它擦干净就行了。”娄师德说:“ 还不行。你自己把它弄干净,是想躲开别人的怒气,应该让它自己干了。”狄仁杰当宰相 之前,娄师德曾在武则天面前竭力推荐他(但狄仁杰对此事却一无所知。他认为娄师德不 过是个普通武将,很瞧不起他)等到同朝为官,一再排挤他到外地。武则天察觉此事后, 便问狄仁杰:“师德贤乎?”狄仁杰说:“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武则天又问:“知 人乎?”狄仁杰说:“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武则天笑着说:“朕用卿,师德荐也 ,诚知人矣。”并随手拿出以往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的奏章。狄仁杰看后,十分惭愧,叹息 道:“娄公的德行是很盛大的,我被他包容了,可是连自己也不知道,我是大大的不及他 了。!”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 必趋。(种美德表现为遵守古代取物有节的社会公约
《孟子 尽心上》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 ;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注释 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 于百姓,仁爱,但谈不上亲爱。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 姓而爱惜万物。”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 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 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diàn,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小啊!”有人就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仲有三处府第, 工作人员都不兼职,怎么称得上节俭呢?”“那么管仲很知礼吧?”孔子说:“国君用屏风 挡在门外,管仲也用屏风挡在门外;国君宴饮来访之国君,堂上有安放酒杯的土台,管仲宴 饮也有那样的土台。管仲如果算知礼的话,谁不知礼呢?”
——南怀瑾《论语别裁》
仁之内涵 忠恕
忠、恕是仁的基本要求,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 条目4 ——尽己之心以待人(帮助人),强调自己应该承担责任义务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待人仁爱宽厚,推己及人 条目3 ——将心比心(体谅人),强调对别人宽容
娄师德身长八尺,嘴方,嘴唇很宽大。他为人深沉有度量,有人触犯了他,他就谦虚退让 以求得别人的原谅,不在脸上露出恼怒的颜色。他曾与李昭德一起走路,娄师德长得肥胖 ,不能走快了,昭德嫌慢,生气地说:“被乡巴佬拖累!”娄师德笑说:“我不做乡巴佬 ,又有谁做呢?”他的弟弟被朝延派去守代州,在上任前向他告辞,他教导他的弟弟遇事 要忍耐。他弟弟说:“有人把痰吐在我脸上,我自己把它擦干净就行了。”娄师德说:“ 还不行。你自己把它弄干净,是想躲开别人的怒气,应该让它自己干了。”狄仁杰当宰相 之前,娄师德曾在武则天面前竭力推荐他(但狄仁杰对此事却一无所知。他认为娄师德不 过是个普通武将,很瞧不起他)等到同朝为官,一再排挤他到外地。武则天察觉此事后, 便问狄仁杰:“师德贤乎?”狄仁杰说:“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武则天又问:“知 人乎?”狄仁杰说:“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武则天笑着说:“朕用卿,师德荐也 ,诚知人矣。”并随手拿出以往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的奏章。狄仁杰看后,十分惭愧,叹息 道:“娄公的德行是很盛大的,我被他包容了,可是连自己也不知道,我是大大的不及他 了。!”
5《仁者爱人》—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复习课件(共27张PPT)

爱人
▪ 2.仁的根本——
孝悌
▪ 3.仁的基本原则—— 忠恕
▪ 4.实践仁的方法—— 能近取譬
▪ 5.仁的最高境界——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
此章明孔子重人贱畜也?
重人轻财? 一个人的修养如何,体现在遇到 突然事件之后不假思索的言行。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此章记述孔子参加丧礼时的哀痛之心。
1:盍各言尔志 何不
2:敝之以无憾 使......破
3:愿无伐善
夸
4:无施劳
夸耀,表白
5:老者安之
使之安逸
6:少者怀之: 关怀
▪ 师生三人各言其志,志有高下之别。
▪ 子路是侠士,豪侠义气,义胆忠肠,轻财重义,车马
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
子路忘物 ————重伦轻利:义
▪ 颜渊是仁人,仁者之风,不自我夸耀,不施劳于人。
与:通欤 语气词 死:殉难 相:辅助 霸:称霸 匡:正 微:没有
其:表推测的语气词 被:通“披” 谅:信 自经:自缢
莫之知:莫知之(宾前)
一子贡认为管仲非仁的理由: 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本应为君王自杀殉节 ,以死尽忠,也就是
“为君而死”,这样才符合道义,符合仁德。
二、孔子认为管仲为仁的理由。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 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以诚敬的心 对待特殊的人。
【评析】
仁者内心一片仁慈,行为一派恭敬。同时也 说明: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 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 都应礼貌待之。他极其尊崇“礼”,并尽量身体 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
——仁者的做派和气质
仁者爱人优秀课件

回顾仁者爱人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中的积极影响, 展望未来的发展和应用领域。
互动教学方式
1 小组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学员可以分享各自的见解和 经验,并从他人的观点中汲取灵感。
2 案例分析
通过仁者爱人案例的分析,学员将更深入地 理解其应用和实践过程。
3 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学员可以模拟真实情境,并 亲身体验仁者爱人的力量和影响。
课件内容介绍
模块1: 仁者爱人的哲学基础
学习仁者爱人的哲学原则,包括道德、道德情 感和道德发展。
模块3: 仁者爱人与社会和谐
探讨仁者爱人对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并学 习如何在社会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模块2: 个体的仁者爱人实践
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仁者爱人,并与他 人建立积极的关系。
模块4: 仁者爱人的成就与展望
4 互动游戏
通过各种有趣的互动游戏,学员可以以愉快 的方式学
学习成果测试 案例解析 学员反馈
通过选择题、问答题等方式,评估学员对仁者爱 人的理解和应用。
学员将在小组中对一个仁者爱人案例进行分析和 讨论,以评估他们的分析和创造力。
学员将被要求提供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以便及 时改进和调整。
仁者爱人与社会和谐
探讨仁者爱人对实现社会和谐的 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 践行。
课件目标
1
了解仁者爱人的概念
介绍仁者爱人的定义和核心原则,使学
掌握实践仁者爱人的技巧
2
员对其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提供实用的技巧和策略,帮助学员在日
常生活中更好地实践仁者爱人。
3
激发个人成长和社会影响力
鼓励学员通过仁者爱人的实践,塑造积 极的个人成长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互动教学方式
1 小组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学员可以分享各自的见解和 经验,并从他人的观点中汲取灵感。
2 案例分析
通过仁者爱人案例的分析,学员将更深入地 理解其应用和实践过程。
3 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学员可以模拟真实情境,并 亲身体验仁者爱人的力量和影响。
课件内容介绍
模块1: 仁者爱人的哲学基础
学习仁者爱人的哲学原则,包括道德、道德情 感和道德发展。
模块3: 仁者爱人与社会和谐
探讨仁者爱人对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并学 习如何在社会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模块2: 个体的仁者爱人实践
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仁者爱人,并与他 人建立积极的关系。
模块4: 仁者爱人的成就与展望
4 互动游戏
通过各种有趣的互动游戏,学员可以以愉快 的方式学
学习成果测试 案例解析 学员反馈
通过选择题、问答题等方式,评估学员对仁者爱 人的理解和应用。
学员将在小组中对一个仁者爱人案例进行分析和 讨论,以评估他们的分析和创造力。
学员将被要求提供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以便及 时改进和调整。
仁者爱人与社会和谐
探讨仁者爱人对实现社会和谐的 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 践行。
课件目标
1
了解仁者爱人的概念
介绍仁者爱人的定义和核心原则,使学
掌握实践仁者爱人的技巧
2
员对其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提供实用的技巧和策略,帮助学员在日
常生活中更好地实践仁者爱人。
3
激发个人成长和社会影响力
鼓励学员通过仁者爱人的实践,塑造积 极的个人成长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仁者爱人精品PPT

Q:在“仁”之上,还有境界吗?
子贡曰:“如有博 施于民而能济众,何 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 仁,必也圣乎!尧舜其 犹病诸!夫仁者,己欲 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
仁 VS 圣
区别: 仁——推己及人,
侧重主观愿望。 圣——博施济众,
侧重行为效果。
孔子强调“仁”,仁就是讲孝悌,爱民众。
儒学=仁学 仁=爱人 爱人=孝+悌+爱众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
Q:人与马,孰贵孰贱?
易中天
仁=把人当人
=以人为本
Q:这里的“人”指的是 谁?
师冕见,及阶,子曰:
“阶也。”及席,子曰: “席也。”皆坐,子告之 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 “与师言之道与(欤)?”
仁者爱人
仁,亲也,从人,从二
——《说文解 字》
上下相亲谓之仁。
——《礼记》郑玄注
孟子曰:“仁也者,人 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尽心下》
一切人事可久可大者,皆
从此心生长,故此心亦称仁。
若失去此心,将如失去生命之
根核。
——钱穆
“仁者爱人”出自:
《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 人。”问知。子曰: “知人。”
仁
是人与人之 间的最佳关 系,上下相 亲,左右和 睦,是每个 人根植于内 心的爱与善。
樊迟
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
要人物,继承孔子兴 办私学,在儒家学派广
受推崇的各个朝代享有较高礼 遇。唐赠“樊伯”,宋封“益 都侯”,明称“先贤樊子”。
其重农重稼思想在 历史上具有进步 意义。
子贡曰:“如有博 施于民而能济众,何 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 仁,必也圣乎!尧舜其 犹病诸!夫仁者,己欲 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
仁 VS 圣
区别: 仁——推己及人,
侧重主观愿望。 圣——博施济众,
侧重行为效果。
孔子强调“仁”,仁就是讲孝悌,爱民众。
儒学=仁学 仁=爱人 爱人=孝+悌+爱众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
Q:人与马,孰贵孰贱?
易中天
仁=把人当人
=以人为本
Q:这里的“人”指的是 谁?
师冕见,及阶,子曰:
“阶也。”及席,子曰: “席也。”皆坐,子告之 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 “与师言之道与(欤)?”
仁者爱人
仁,亲也,从人,从二
——《说文解 字》
上下相亲谓之仁。
——《礼记》郑玄注
孟子曰:“仁也者,人 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尽心下》
一切人事可久可大者,皆
从此心生长,故此心亦称仁。
若失去此心,将如失去生命之
根核。
——钱穆
“仁者爱人”出自:
《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 人。”问知。子曰: “知人。”
仁
是人与人之 间的最佳关 系,上下相 亲,左右和 睦,是每个 人根植于内 心的爱与善。
樊迟
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
要人物,继承孔子兴 办私学,在儒家学派广
受推崇的各个朝代享有较高礼 遇。唐赠“樊伯”,宋封“益 都侯”,明称“先贤樊子”。
其重农重稼思想在 历史上具有进步 意义。
五《仁者爱人》 课件

推己及人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7.27)
纲:大绳。这里作动词用。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绳,在大绳上 系许多鱼钩来钓鱼,叫纲。 弋:音yì,用带绳子的箭来射鸟。
宿:指归巢歇宿的鸟儿。 对万物生灵的仁爱之心
民谣: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设身处地为他人 着想。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不 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忠恕之道是孔子 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仁的基本要求,是孔子待人的基 本原则。
小结:孔子的仁爱观
实践仁爱的途径、做法是“忠恕”, 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 少,必作;过之,必趋。 (9.10)
齐衰:zīcuī,丧服,古时用麻布制成。
冕衣裳者:冕,官帽;衣,上衣;裳,下服,这里统指官 服。冕衣裳者指贵族。
瞽:gǔ,盲。 作:站起来,表示敬意。 趋:快步走,表示敬意。
尊崇礼
孔子对三类人特别尊重。尊重盲人乐师和冕衣裳者,因 为他们代表着礼乐;尊重齐衰者,因为同情他们失去亲 人。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乎?” 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15.42)
【注】1.古代的乐师一般由盲人充当。 2.古人席地而坐——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
相:xiàng,辅助。
无微不至的关心
作为一个盲人,初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一定步履艰难。 由阶到席,一路走来,孔子亲力亲为,逐一介绍。
孔子的仁爱观
• “仁者爱人”,即关心和爱护他人。这个“人” 包括官员和百姓,富人和穷人,健全人和残疾 人等所有人。子夏具体化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也。” 孔子的仁爱观是中国古代的人道理论。
高二语文 论语仁者爱人(教学课件) ppt

“谨”,是寡言。 “泛爱众而亲仁”,“众”指民,“仁”读人。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是动词,这里 指行事为人,它是践行道德,而不是道德本身。 “行”是相对于“学”。道德好了,还有余力, 干什么?孔子说,“学文”。“文”是什么?是 文化,特别是与礼乐有关的人文学术,古人也叫 “文学”。道德是质,礼乐是文。文、质是相辅 而行。孔门读书,是学礼乐。礼乐是文化,不是 公文档案,不是程文墨卷,更不是风花雪月、娱 情写物的诗文。古人不像后人,靠文章名世,靠 文章传世,看重写下来的东西。孔子强调,提高 道德修养之后,还要提高文化修养。第一,别当 坏蛋。第二,别当笨蛋。即先当好人,再当知书 达理的人。
2、“仁”的普遍性。
在孔子看来,人不仅都有亲亲之情,都爱自己的 父母兄弟;而且人又都有可能将这种亲亲之情向 外推开。孔子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则 信,泛爱众,而亲仁。”(1.6) “仁”的精神 是“爱人”。离开了“爱人”,人就不成其为人, 社会也就不成其为社会。因此,对于每一个个体 来说,“爱人”是人人都应该承担的道德义务。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0.17)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 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 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 “然,固相师之道也。”(15.42)
5.26
盍:副词,用于诘问,“何不、为什么不”
敝: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使 ……破
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用处 安: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使……安逸 信:名词活用为动词 信任 怀:名词活用为动词 关心
7.9
食于有丧者之侧15Βιβλιοθήκη 42状语后置 于有丧者之侧食
与师言之道与 通“欤” 吗 道:规矩
固相师之道也 判断句 9.10 少: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作:起立、起身 趋:快步走 年轻的人 相:协助、辅助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5课《仁者爱人》ppt课件1

仁者爱人
课文内容
14.17
管仲虽然有不是之处,但他“尊王攘夷”,反对战争, 阻止了齐鲁之地“夷化”的可能。
孔子认为,管仲是有大仁德的人,不必对他的节操和 信用耿耿于怀。
仁者爱人
课文内容
仁以“爱人”为核心,包括孝悌、谨信、尊 重、宽容、友爱、互助。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者爱人
课文内容
仁者爱人
课文内容
仁者爱人
课文内容
仁者爱人
课文内容
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仁”的 重要原则。但是要真正去做到是很难的,需要我 们不断地去践行。
仁者爱人
课文内容
5.26
子路: 尚勇重义,与朋友有福同享
颜渊: 谦虚谨慎
孔子: 以德待人,以德育人,以德治家,以德 治国的理想; 老有所养,友有所信,少有所安,安居 乐业的理想社会。
仁者爱人
课文内容
己欲立而立人(4.15) 使动,使……立
己欲达而达人(4.15) 使动,使……达
管仲相桓公(14.17) 名作动,辅佐
子钓而不纲(7.27) 名作动,用大绳子捕捉
老者安之(5.26)
使动,使……安
仁者爱人
特殊句式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7.9) 自经于沟渎(14.17)
介宾结构后置
仁者爱人
特殊句式
吾道一以贯之(4.15) 何谓也(4.15) 莫之知也(14.17)
仁者爱人
重要词语
出则弟 近能取譬 盍各言尔志 厩焚 子食于有丧者 师冕 齐衰 瞽者 弋不射宿 一匡天下 左衽 沟渎
通假字
仁者爱人
出则弟 吾其被发左衽
悌,尊敬兄长 披,披散
仁者爱人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5课《仁者爱人》ppt课件3

首位女航天员刘洋
奥运会冠军焦刘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仁”是什么?
“仁”植根于人性,并依循着人性自 然健康的发展; “仁”是一种广博宏大的爱,包蕴着 一切美德; “仁”是一种勇气和力量,引导着人 实现善的理想。
重温仁者之心
子曰: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克己复礼为仁。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宽、信、 敏、惠。
(担心)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困苦不堪)
文本研读
用树立自己的心,去真诚地帮助别人树立 , 用让自己发达的心,去帮助别人也发达。
3.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 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 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 身以成仁。”
古之“仁人志士”把“仁”看的比生命更可宝贵
求古仁人之心
1. 路曼曼以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
屈原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寻求今之“仁者”
一座城送一个人
----最美司机吴斌
2012年5月8日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正当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 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 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 猛力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险瞬间,本 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去 救“最学美生教,师”自张己丽被莉 卷入车轮下,双腿粉碎性骨 折,高位截肢。张丽莉的事迹迅速传遍佳木 斯市、黑龙江省、全国各地,她的伤情也牵 动着人们的心,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为这位 “最美女教师”祈祷、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