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加味治疗顽固性咳嗽60例临床疗效分析
加味止嗽散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

加味止嗽散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发表时间:2012-11-23T11:23:34.6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2期供稿作者:於杰[导读] 本研究结果显示,加味止嗽散用于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於杰(浙江省岱山县中医院内科 316200)【摘要】目的:探索加味止嗽散用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门诊经诊断为感染后咳嗽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口服中药加味止嗽散,对照组口服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疗程为1W,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5%,对照组总有效率68.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加味止嗽散用于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效果良好。
【关键词】加味止嗽散感染后咳嗽复方伪麻黄缓释胶囊【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2-0322-02 感染后咳嗽是呼吸内科门诊常见疾病,它是在患者感冒急性症状消失后,咳嗽症状仍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呼吸道病毒之外,细菌、支原体、衣原体也可能导致这种迁延不愈的咳嗽。
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者咳少量粘液痰。
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
本试验运用加味止嗽散治疗感染后咳嗽,并与对照组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进行对照,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门诊被诊断为感染后咳嗽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13~62岁,平均年龄41.2岁;对照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15~59,平均年龄43.6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颁布发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1]。
止嗽散加减治疗老年慢性咳嗽临床疗效观察

止嗽散加减治疗老年慢性咳嗽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老年慢性咳嗽疾病患者应用止嗽散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择取过去一年(2015.5-2016.5)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老年慢性咳嗽患者进行回顾分析。
根据对每位老年咳嗽患者所采取用药方案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至常规头孢呋辛酯、橘红痰咳颗粒联合盐酸氨溴索的对照组与采用中药汤剂止嗽散加减治疗的观察组,评价二者不同临床效果。
结果:无论在老年咳嗽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还是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中药汤剂止嗽散加减治疗的观察组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老年慢性咳嗽病症治疗中应用中药汤剂止嗽散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能够有效降低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止嗽散加减;慢性咳嗽;不良反应临床上把患者咳嗽为主要或是其唯一症状且咳嗽时间≥8周、经X线片胸部检查无异常人员称之为慢性咳嗽患者。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加剧,加之空气质量、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老年慢性咳嗽患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因老年慢性咳嗽而导致的死亡率也越来越高,因此,进一步探究治疗老年慢性咳嗽的有效手段十分必要[1]。
本文就180例老年咳嗽患者分别采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8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咳嗽患者。
其男女各有110例、70例,年龄均在66岁以上。
所有老年患者均严格按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被确诊的慢性咳嗽患者。
纳入标准为:(1)临床唯一症状为咳嗽或主要症状为咳嗽且持续时间≥8周;(2)无咳血、泛酸以及暖气症状;(3)非鼻炎以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或仅有少量患者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偏低。
对照组男、女各有70例、20例,年龄66-88岁,平均(72.8±3.4)岁;观察组男、女分别有40例、50例,年龄67-91岁,平均年龄为(73.2±3.6)岁。
止嗽散汤剂治疗流感后期咳嗽62例疗效观察

1 治 疗方 法 . 2
止 嗽散 改为 汤剂 , 桔梗 2 、 芥 ( ) 0g 荆 蒸
2 - 0g紫菀( )0g百部( )0g 白前 ( )0g 甘草 6 - 蒸 2 - 蒸 2 、 蒸 2 - 陈皮 g 9g 。感 冒初起 咳嗽兼 风寒 者 , 防风、 叶、 加 苏 生姜 以散 风寒 ; 若 暑气伤肺 、 口渴烦心 、 溺赤者 , 加黄连 、 黄芩 、 花粉以直折其火 ; 若夹痰湿 , 咳而痰黏、 胸闷 、 舌苔黄腻者 , 加半夏 、 厚朴 、 云苓 、 桑 白皮 以燥湿化痰 ; 若燥气焚金 , 干咳无痰 , 加瓜 蒌 、 贝母 、 柏子仁 以润燥 。用量 因人 而定 , 用法 : 日 1 每 剂水煎服 4 Om , O L 早晚各
1 。 次 2 结 果
[] 王永炎- 1 中医内科学 [ 上 海 : M】 上海科技出版社 ,0 0 3 . 2 0 :2
【 戴慎 , 国, 2 】 薛建 岳沛平. 中医病证 诊疗标准与方 剂选 用【 】 M. : 北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0 1 1 20 :.
痊愈 5 7例 , 平均服药 6剂 , 咳嗽、 咽痒 、 咳痰症状 消失 ; 好
1 资 料 与 方 法
痰; 使以甘草缓 急和中调 和诸 药 , 以桔梗 、 再配 荆芥更能清利咽
白皮 , 水煎服 4 Om , 2次服 。服药 3 O L分 剂后 , 咳嗽、 咽痒 、 咳痰 减少 , 口渴心烦失 。上方去花粉 , 黄芩 、 石膏减量 , 加蝉蜕 、 防
风连服 3剂痊愈。
4 讨 论
【 摘要 】目的
探 讨止嗽散 改为汤剂对 流行性感 冒后期 迁
采 用止嗽 散 汤 剂 治疗 6 例 流行 2
加味止嗽散联合西药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效果分析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8卷第32期 -27-2结果表1比较两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组别n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422086880.95治疗组423451295.24由表1可见,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有20例治愈,有8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95%,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34例治愈,5例显效,1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24%。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由于老年人群的身体各项机能逐渐降低,导致免疫球蛋白供给不足,呼吸道的免疫力降低,减弱了呼吸道的防御能力,导致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老年疾病中较为常见、多发的一种[2]。
本研究表明使用中药进行治疗能够更好地针对患者发病原因进行对症给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加血管通透性,抑制呼吸道平滑肌的过敏性收缩,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和防御效果。
参考文献:[1]费湘平,陈立音,张腊娣,等.胸腺肽α1联合益气化痰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8):3-4,89.[2]李登昱.长期住院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中医治疗的疗效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5(3):201-202.作者简介:张晓光(1985-),女,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
编辑:段苏婷编号:ER-160413016(修回:2016-11-13)加味止嗽散联合西药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效果分析Clinical effects of Zhisou San plus western medicine on cough after infection白萌(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平顶山,467000)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6)32-0027-证型:IAD【摘要】目的:探析加味止嗽散联合西药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
止嗽散加减治疗咳嗽25例临床疗效分析

止嗽散加减治疗咳嗽25例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索止嗽散加减针对临床不同类型咳嗽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清?程国彭撰《医学心悟》止嗽散作为基础方加减对各分型咳嗽患者进行辨证治疗。
依据《中医内科学》五版教材对咳嗽病分类方法:咳嗽病总体分为外感咳嗽病和内伤咳嗽病。
外感咳嗽病再细分3型加减药物:风寒咳嗽加荆芥,风热咳嗽加冬桑叶,风燥咳嗽加梨皮。
内伤咳嗽病细分4型加减药物:痰湿阻肺加半夏,痰热壅肺加贝母,肝火犯肺加青葙子,肺阴亏虚加沙参。
引经药物均用升麻。
每剂熬水450~600ml分早、中、晚口服,每次口服150ml~200ml。
每日1剂,连续3剂为1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
期间不另外服用任何中成药及西药。
结果:咳嗽在1周内明显减轻或者完全消失,咯痰量少或无咯痰,呼吸通畅,咽喉部充血及滤泡增生明显减轻,达到预期止咳效果。
结论:止嗽散加减治疗临床不同类型的咳嗽病疗效显著,值得中医内科临床运用推广并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止嗽散;咳嗽病;临床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063-02现代医学认为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中医学认为咳嗽是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系列病症。
中医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
无论咳或嗽,本文运用止嗽散加减治疗咳嗽的机理就是要宣肺驱邪通气道。
《素问?宣明五气》谓曰“五气所病……肺为咳”,言明咳嗽是由于肺之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其气上逆而作。
肺气不宣,气机升降失调为病。
《灵枢?经脉》曰:“是主肺所生病者……”。
虽然说五脏六腑皆可以咳,但肺为首当其冲。
究其因,无非肺之生理功能紊乱,不应寒热虚实导致发病,故分析咳嗽的症状,分辨“咳与嗽”之临床表现的实质,随症采取调气机,驱邪气,畅气道之法,使肺安则咳嗽止。
加味止嗽散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疗效分析

加味止嗽散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疗效分析标签:小儿慢性咳嗽;加味止嗽散;中医疗法慢性咳嗽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指咳嗽持续或反复4周以上,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慢性咳嗽病因复杂,感染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和咳嗽变异型哮喘是引起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占慢性咳嗽病因的34%~40%[1-2]。
现代医学对慢性咳嗽的治疗多以抗生素、抗组胺药、激素、祛痰药、止咳平喘药等对症处理为主[3]。
有些药物对儿童有比成人更多的不良反应[4],对小儿的生长发育非常不利,尤其是长期抗生素、激素的应用可产生肝肾损害及广泛耐药性。
笔者采用加味止嗽散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并与西医常规治疗组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10月本院儿科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2组。
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10岁,最小2岁,平均(5.3±1.5)岁;病程1~6个月,平均(2.5±1.0)月。
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最大9岁,最小2岁2个月,年龄平均(5.6±1.2)岁;病程1~7个月,平均(2.3±0.8)月。
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小儿咳嗽的诊断标准。
辨证要点:发作性咳嗽,鼻塞流涕,或鼻痒多喷嚏,平时多汗,遇风寒则咳嗽加剧,舌质偏淡或如常,苔薄腻,脉细滑。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1~14岁;③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时间大于4周,胸片正常;④未服用其他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⑤告知知情同意书,患儿家长同意者。
1.4 排除标准①服用其他影响免疫功能药物者;②伴有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呼吸道疾病者;③X线胸片异常者;④年龄小于1岁或大于14岁。
1.5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中药方剂加味止嗽散。
2024年止嗽散加味治疗外感咳嗽

2024年止嗽散加味治疗外感咳嗽1. 止嗽散加味简介止嗽散加味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由传统止嗽散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旨在增强方剂的治疗效果,更全面地应对外感咳嗽的多种病因和症状。
止嗽散加味不仅继承了传统止嗽散的优点,更通过加减药材,使得方剂在治疗外感咳嗽时,能够针对不同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2. 外感咳嗽的病因外感咳嗽是指由外邪侵袭人体,导致肺气宣降失常,肺气上逆而引起的咳嗽。
常见的外感咳嗽病因包括风寒、风热、燥邪等。
风寒咳嗽多因受凉引起,表现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风热咳嗽则由风热之邪犯肺所致,症状包括咳嗽痰黄稠、口干、咽痛等;燥邪咳嗽则因秋燥伤肺,导致干咳无痰或少痰,口鼻干燥。
3. 止嗽散加味的组成止嗽散加味在经典止嗽散的基础上,根据外感咳嗽的病因和症状进行加减。
经典止嗽散由紫菀、百部、白前、桔梗、荆芥、陈皮、甘草等药材组成,具有宣肺止咳、疏风解表的功效。
在加味过程中,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加入疏散风邪、宣肺止咳、化痰止咳、养阴润肺等药材,以增强方剂的治疗效果。
4. 止嗽散加味的功效止嗽散加味具有疏散风邪、宣肺止咳、化痰止咳、养阴润肺等多重功效。
首先,通过疏散风邪,能够驱散外邪,使肺气恢复宣降功能;其次,宣肺止咳和化痰止咳作用能够直接针对咳嗽症状,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最后,养阴润肺能够滋养肺阴,增强肺部抵抗力,防止咳嗽反复发作。
5. 临床应用及效果止嗽散加味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对于风寒咳嗽,通过加入辛温解表药材,能够有效驱散风寒之邪,缓解咳嗽症状;对于风热咳嗽,加入清热解毒药材,能够清除肺热,止咳化痰;对于燥邪咳嗽,加入养阴润肺药材,能够润燥止咳,缓解口干、咽痛等症状。
在多个临床试验中,止嗽散加味均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6. 用药注意事项在使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外感咳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辨证施治:止嗽散加味虽然对多种外感咳嗽有一定疗效,但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都有所不同,因此在用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辨证施治,确保方剂符合患者病情。
《医学心悟》止嗽散:治嗽第一名方,治诸般咳嗽

《医学心悟》止嗽散:治嗽第一名方,治诸般咳嗽当下的气候环境有点糟,特别是在大城市,粉尘和汽车尾气等,都会影响空气质量。
如果长期处于空气质量比较差的地区,容易导致多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而这种疾病往往都会有一个症状,那就是咳嗽。
咳嗽的出现不仅影响身体的健康,而且影响正常的生活。
对于很多人来说,咳嗽就是肺的事儿。
如果这次这个药管用了,下次咳嗽还会用这个药,如果好几次都管用了说明这是个好药。
等到不管用了,再换其他的药。
咳嗽成因复杂,有好几种证型,大的方向有虚劳引起的咳嗽、有外感引起的咳嗽,还有内伤引起的咳嗽,而每个方向下都有细分。
而今天介绍的方子是清代程国彭的止嗽散,程国彭,字钟龄,他医术高明,用药精当,被誉为“大国手”。
当时安徽泰州府的很多百姓外感风寒,因无钱治疗而拖延,或者治疗但不彻底,出现许多持续咳嗽的患者。
程钟龄便创制出治疗外感风寒的止嗽散,经临床验证后,将其制成散剂,免费赠送给广大患者使用。
止嗽散记录在《医学心悟》,有止咳化痰、疏表宣肺的作用,主治风邪犯肺、咳嗽咽痒、或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等。
配方: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 各2斤,甘草(炒) 十二两,陈皮(水洗去白) 一斤。
共研细末,每服三钱,食后,临卧时开水调服。
如果初感风寒,可用生姜汤调服。
(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方中紫菀、白前、百部止咳化痰,治咳嗽不分久新,都有效果;桔梗、陈皮宣降肺气,止咳消痰;荆芥祛风解表,甘草调和诸药,二者与桔梗配合,更能清利咽喉。
诸药合用,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
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程国彭形容这个方子“可用于诸般咳嗽”,但前提是使用合宜。
例如外感咳嗽。
外感,就是身体受到外界过度的风、寒、暑、湿、燥、热中的一种或几种而表现出来的症状。
肺主皮毛,对于外邪,肺最先感受到,肺咳不已,就是在敲响警钟,传达消息告诉各部门邪气已经着陆,内部要做好防御准备了,并同时告诉大脑,要采取点措施最好能在外敌攻破城门之前把他们击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止嗽散加味治疗顽固性咳嗽60例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5-07-28T14:24:08.6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1期供稿作者:张爱丽王风珍[导读] 分析和探讨止嗽散加味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临床效果。
张爱丽王风珍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肺病科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止嗽散加味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顽固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止嗽散加味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顽固性咳嗽患者,采用止嗽散加味治疗,能明显改善咳嗽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西药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顽固性咳嗽;止嗽散加味;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1-0304-01 顾名思义,顽固性咳嗽是久治不愈的咳嗽[1],是临床上常见的咳嗽形式,主要是由于外感咳嗽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导致久治不愈、愈而复发,临床主要表现为连声、咽痒、咳痰不爽等症状,给患者生活、工作、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大大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上治疗顽固性咳嗽的方法较多,西药治疗起效快,但副作用较多,治疗效果受到限制。
在中医学中,顽固性咳嗽属于“内伤咳嗽”范畴,因外感邪气后,肺气宣降失常,引发咳嗽不止。
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顽固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顽固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24~70岁之间,平均年龄(37.2±15.9)岁;病程2个月~16年,平均病程(9.7±3.8)年。
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咽痒、无痰、咯白色粘液痰、恶寒发热等症状,经病例诊断,全部病例均符合顽固性咳嗽临床诊断标准[2],排除肺炎、肺结核、肺癌及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
将60例顽固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对症治疗,即使用左氧氟沙星和盐酸异丙嗪治疗,左氧氟沙星0.2g/次,每日2次;盐酸异丙嗪片1片/次,每日3次,7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采用止嗽散加味治疗,方药主要由:枳壳、荆芥各6g,陈皮、蝉衣、甘草、桔梗、杏仁、前胡、炙麻黄、紫菀、防风、白术、黄芪等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7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
在服药期间,患者应忌食辛辣刺激、生冷寒凉的食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3]
根据顽固性咳嗽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规定患者实施治疗后治愈:咳嗽、咽痒等症状全部消失,15d以上无复发;有效:咳嗽、咽痒等症状明显好转,偶有咳嗽,遇冷热吸入异味刺激能耐受;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治疗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1.4 统计学处理
针对本组研究所产生的数据,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卡方检验两组间数据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数据处理所涉及到软件为SPSS19.0统计学软件。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3.讨论
咳嗽是肺系疾病症状之一,外感咳嗽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将迁延不愈,发展为顽固性咳嗽。
近年来,顽固性咳嗽在临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时时咳嗽咽痒,连声不止,久治不愈,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与大气污染、饮食结构改变、住房装修、缺少运动等因素相关,人们体质发生变化,增大了此病的发病率。
本文选取的60例顽固性咳嗽中,多数为感冒引起,感冒症状消失后,病毒细菌残留,对粘膜上皮造成破坏,降低了呼吸道防御能力,进一步损害了支气管壁,导致此病久治不愈。
因此选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西药治疗起效快,但副作用多,治标不治本,故中西药治疗本病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在中医学中,顽固性咳嗽属于“内伤咳嗽”范畴,多因风邪侵袭,肺气失于宣肃,受外邪刺激后咳而不断[4]。
一方面,久治不愈,损耗肺阴,出现痰少、咽干口干、无痰干咳等症状;另外,外感风邪未完全治愈或新发风寒,对肺部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导致咳嗽、咽痒、痰白难咳等症状。
因此中医治疗顽固性咳嗽,将宣散和润养并重,治病求本,以此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止嗽散作为肺部疾病治疗的重要方剂,其主要成分为桔梗、杏仁、甘草、陈皮、紫菀、枳壳、荆芥等,桔梗具有提肺气、利膈之功效,紫菀具有温润止咳之功效,甘草具有缓解咳嗽、调节气机功效等,将诸多味药联合使用,具有疏表宣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有利于舒张支气管平滑肌,释放痰液。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止嗽散加味在临床治疗顽固性咳嗽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顽固性咳嗽患者,采用止嗽散加味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疗效更加显著,是临床治疗顽固性咳嗽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德仁.加味止嗽散治疗感冒顽固性咳嗽31例[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2):307-308.
[2] 李国经.止咳散加味治疗顽固性咳嗽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3):159-160.
[3] 王树凡.加味止嗽散治疗顽固性外感咳嗽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9):1092-1093.
[4] 钱所高.止嗽散加减治疗顽固性咳嗽46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11(18):1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