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不如求自己读后感
读《求医不如求己》心得体会

读《求医不如求己》心得体会读《求医不如求己》安康水电厂机械分场水轮机班张艳华工作之余,翻翻书、逛逛汉唐书店,找本书置身其中,其乐无穷,更是一种享受。
我喜欢读书,不分种类,有段时间,我深深沉浸在网络小说中,我一直深信“腹有诗书气自华”!最近,我阅读了《求医不如求己》,书中把纷繁玄奥的中医理论说解得平易近人,有很多简易有效之方以养生疗疾,防患未然,让阅读者摆脱茫然无措、任人摆布的养生和求医之路。
“身体是自己的,犹如孩子是自己的一样,疾病就是孩子的恶作剧,是孩子野性的一种宣泄,它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可以转换为成长的动力。
但我们往往敌视和恐惧这种能量,不惜耗费更多的能量来清除它,这无异于是一种疯狂的自相残杀。
”是啊,正是因为我们不能真确的认识,才会出现滥用药、滥用抗生素。
我们现代人服的药千门百类,很多人服药后关注的是不适的感觉消失与否,化验值正常与否,而不是去探究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
于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结果按下葫芦起了瓢,病越来越多,越治越乱。
其实,一切治疗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激发病患者的自愈潜能,譬如发烧,发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
发烧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
如果发烧温度不高,就让自身的免疫功能练练兵吧!上个月厂里组织体检,拿回体检报告,看的我心里有点发虚,体检报告上的数据有好几项都超出或者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好像自己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哦。
看了《求医不如求己》,我的心态平和了不少,我要的是健康而不是疾病,可是现在我关注的是疾病而不是健康,我一直在慢慢透支自己的身体,我创造了生病的条件,我不得病谁得病呢?在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下,身体健康问题逐渐凸现出来。
这本书教我如何把握自己的健康,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受益终身的革命,该运动的时候运动,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同时也是更好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必然要求。
书中第二章“养生先从经络开始”,里面有个方法敲头与梳头。
《病由心灭》:求医不如求己治病宜先治心

玫瑰/文我和《病由心灭》这本书结缘于网络,这本书是一本善书,书的内容挺好而且可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何乐不为呢?我请购了几本,送给自己和家人。
收到这本书的当天晚上我就迫不及待地阅读了,书中与众不同的思想和风格吸引着我。
更是字字珠玑,句句慧语,让我非常喜欢爱不释手。
花了10天晚上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的第一遍。
我觉得这本书主要有三个内容一是病由心生,要反省自己,知道患自心起。
二是心情对身体的作用,要反参自己,修改心情。
三是任何人的心和事都会受到自然力的平衡,要反观自省,找到对应的人生规律。
读着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是时常对照自己的事情,确实如书上说的那样,我也试着按照书中说的方法去做去感受,反思自己反参自己,感觉挺灵验的,效果还挺不错。
以下是这本书对我的改变和我的感悟。
一、学会找自己的毛病。
很多人都是看到别人的毛病比自己的毛病多,这也许是通病。
总是抱怨别人这不好那不好,遇事总是怨别人,天天总是使劲和别人争斗。
反省我自己,我觉得我是一个内心活动丰富、思虑心很重、执着、爱较劲、很认真的一个人。
这些毛病让我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时候感觉到真得很累。
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自我认识。
我知道只有找自己越来越多的毛病,这样觉悟能力才会越来越强。
感悟一:要反省自己,找出自己的毛病二、学会反参法修改自己的心情人一旦长久生了不好的心情很快就会招致疾病的到来。
一切既往由心生,也可以由心来断灭。
人的心情,可以转化疾病、灾难等等,然而人的心情,也可以修改那就是反参。
这个夏天我的状态不是很好,其实我知道是心理因素影响,导致身体不是这不舒服就是那不舒服,通过这本书第二章我认识各种疾病的成因道理,学习了许多相对应的反参词句。
反反复复默念这些词句还真有效果。
我想这就是佛教中的念力的力量。
记得我老公出差那几天的晚上,一个人在家总是感觉很害怕,莫名的恐惧感袭来,神经紧绷、心跳加快,心是被揪起的,整个人感觉很不安,根本无法入睡。
这时候我想起了书中的话:我不应该这么害怕,我不应这么紧张。
读书心得

《求医不如求己》读书心得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日渐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过上衣食无忧,吃穿不愁的好日子。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全民身体素质不断下降。
很多疾病来势凶猛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各种类型的脑病……。
而且发病的年龄也大大提前。
甚至还有许多多年来极少见到病种也在悄然再现,让人防不胜防。
就这样,如何养生自然也就成了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
作为全民一员的我也在多方寻求着各种养生之道。
近日,我拜读了《求医不如求己》收获甚多,此书是关于中医养生祛病的是当今受老百姓欢迎的自助养生的好书正像媒体评论的那样“对于一个疾病缠身的人,这是一套通俗易懂,既有治标救急的简易妙招,又有治本除根的深邃理念的医书;对于一个健康的人,这是一部文笔优美,豁达开阔,恬淡从真的散文集;对于一个热爱中医的人,这是一把打开《黄帝内经》之门的金钥匙。
”我如获至宝,而且喜欢上了这书,从这本书里我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
这本书共八篇,讲述了人体的健康与奥秘,人体各器官与健康的联系,还有环境、气候与疾病的关系,疾病与心理健康等等内容。
其中最受启发的是第七篇《学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得了病不但要到医院救治,更重要的是自我调节。
病人总是习惯于把希望寄托在遇到良医,然后手到病除,而没能认识到人本身就具备很强的自愈能力,病起在自身,病愈也在自身,医生为我们开药治疗了症状,我们自己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要相信自己,学会去体会和重视自身的感受,给身体的自愈力提供帮助,而不是一味强求治疗的效果”。
生活是那么的美好,疾病难免会突如其来,这就要我们用良好的心态去对待,要到医院救治,更重要的是自我调节。
保持一个快乐的心情,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有了好身体才会更好的生活投学习和工作。
所以我感谢《求医不如求己》,它真的是我的良师益友!。
读书分享《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

《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为您献上:
• 至高无上的14条人体经络大药房,可让您随时选用上天赐予 您的人体自身大药,确保一家老小从头到脚健康无忧。
• 20套从道家和武林中提炼出来的精髓健身功法,迅速激活和壮大您的 先天之本。
• 10个重建身体自信的心理自助方案,打消您对疾病和年老的恐惧。 • 32种常见中成药的使用方法,让您迅速成为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为
读书分享
《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
李乐
这是一本每次都不忍心读完的书,因为看了 后心里充满了感恩。
这是一本读了能给我们的平淡生活带来惊喜 的书。
这更是一本读后能使我们帮助亲人和朋友们 消解病痛的书。
所以,这是一本读后能给我们的身心带来莫 大福报的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于作者:
中里巴人,真名郑幅中,“中里巴人”其名, 源于春秋战国时的两首古曲《阳春白雪》和《下里 巴人》。中里巴人一名,寄寓将中医精髓传承于千 家万户的理想,一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句“旧时 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当慢性病老是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 如何治疗的时候,那你就去寻找这个腹部 的阻滞点吧,只要把他推开揉散,会发现 你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
• “胃不和则寝不安”,用“推腹法”,推 散揉开,坚持下去,就可以告别漫漫长夜 忧愁枕,一觉睡过日三竿。
“金鸡独立法”预防、治疗一切中老年疾病
• 双眼微闭,两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任意 抬起一只脚,通过调动大脑神经来对身体 各个器官的平衡进行调节。
自己和家人排忧解难。
• 5种家庭常用的简单、安全、有效中医疗法:刮痧法、拔罐法、足底 反射疗法、点穴法、导引法。
• 四季“生长收藏”养生法,让您春天保肝,夏天养心,秋天护肺、冬 天补肾,平安度过年年岁岁。
求医不如求己思考疾病的知识

求医不如求己思考疾病的知识
在当今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与治疗也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
我们在面对疾病的时候,一般更倾向于求医而不是求己思考。
然而,求医不如求己思考疾病的知识,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并采取更恰当的治疗方法。
首先,求医的过程需要经历大量的医生和医院之间的挑选和筛选,这对普通患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负担和挑战。
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选择医院和医生,并且跑很多医院,进行多次的复查和手术。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自己学习一些疾病的知识,或者了解一些治疗方法,便能够减少自己的负担,更快地寻求到恰当的治疗方案。
其次,当我们请求医疗专家或医疗机构的帮助时,我们很有可能会面临不同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之间的选择。
但是,如果我们知道了有关这些问题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就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决定如何选择更可行的方案。
我们的医生也会更容易地与我们进行沟通,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身体状况。
除此之外,求医可能会对我们的财务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负担。
与此相反,通过学习更多的疾病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如何预防隐患,并明智地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费用。
最后,求医不如求己思考疾病的知识,还能够激励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从而避免患有某些疾病。
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哪些食物或药物对身体有害,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了解,能够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
综上所述,虽然求医是一种常规的治疗疾病的方式,但是我们更有必要自己去思考和丰富自己的疾病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健康,及时寻求合适的治疗方案,更加充实自己的人生。
关于一年级读后感作文: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_读后感

关于一年级读后感作文:求医不如求己读后
感
关于一年级读后感作文: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
各位博友们好,最近我看了本书,叫《求医不如求己》,和各位分享分享心得吧!
这本书是舅舅舅妈送给姥姥姥爷的,但那天我翻了一下,就被内容吸引住了。
这几天我患上了感冒,看书上说按涌泉穴可以治感冒,我就试着揉了揉,哪知真有用!我的感冒一天就好了!于是我就推荐给姥姥看,姥姥照上面的跪膝法试了试,膝盖也不疼了!
中医是中国劳动人民五千多年的精粹,大家赶快买一本和我一起看吧,我以后会给大家介绍一些小疗法的!
关于一年级读后感作文是不是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呢?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1 / 1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

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
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1
最近在看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这套书。
作者用通俗的语言,把深奥的.中医知识讲的有声有色,即使,不懂中医得人也能看懂。
其中有很多简便易学的养生方法,很容易掌握,让我毛色顿开,心情豁然开朗!
人们常说:四十岁前人找病,四十岁后病找人。
这话确有道理。
四十岁后,身体机能开始下降,总感到疲乏无力,头发脱落、关节肌肉经常酸痛,每天工作下来很累,力不从心啊!方才意识到养生的问题。
和朋友、客人谈起这本书,他们说几年前就看过了。
呵呵,看来这真是一套很受百姓欢迎的好书呢。
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2
各位博友们好,最近我看了本书,叫《求医不如求己》,和各位分享分享心得吧!
这本书是舅舅舅妈送给姥姥姥爷的,但那天我翻了一下,就被内容吸引住了。
这几天我患上了感冒,看书上说按涌泉穴可以治感冒,我就试着揉了揉,哪知真有用!我的感冒一天就好了!于是我就推荐给姥姥看,姥姥照上面的跪膝法试了试,膝盖也不疼了!
中医是中国劳动人民五千多年的精粹,大家赶快买一本和我一起看吧,我以后会给大家介绍一些小疗法的!。
自己的生命不要交给别人做主——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己》

自己的生命不要交给别人做主——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己》展开全文如何看待疾病,是我们能否真正消除疾病的关键。
只要有能够战胜疾病的方法和武器,我们就要积极地去应用它。
想要自己强大,就要学会挖掘身体的潜能。
如何挖掘身体的潜能?如何调动身体的自愈机制呢?我们先迈第一步:倾听身体的语言。
1.如果连生命都不能自己做主,活着还有什么自由可言“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老话。
细想起来,后半句似乎很容易解决,只要自己勤奋努力,钱是不愁挣不来的。
但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
疾病恐怕是防不胜防。
人们因此去健身,去吃各种营养食品和药物,可得病的概率依然没有降低。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懂得如何去完善它,只是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老天赋予我们的这种能力,而更多地去依赖专家的判定,去相信机器的数据而不相信自己的感觉。
我们都会嘲笑“郑人买履”中的主人公,但是我们又比他强多少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诉您,相信医生,更要相信自己,只要您改变固有的观念,您完全可以轻装上阵,不必再为身体的问题烦忧不止。
得了病,通常我们会去听听周围众多人的意见,有人说看西医好,有人说吃中药好。
看西医时我们担心有副作用,喝中药时我们又怀疑其疗效。
似乎人一旦得病,就成了受人摆布的玩偶,就像是赌桌上的骰子,只有听天由命的份了。
此时什么尊严、什么智慧、什么成就,一切都将在疾病面前俯首称臣、不堪一击,此时我们就是有劲儿也使不出来。
还有的人怕家里人知道自己有病而担心,怕单位知道自己有病而通知下岗,怕上司知道而影响升迁,怕女友知道而分手,于是强力去掩饰、隐瞒,最后养为大患。
疾病其实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一道必须解答的难题,如果您解答不出或想避而不答,那您也就别想快乐地往前走了,因为疾病就是人生必经的桥。
疾病真的那么可怕吗?当然,如果它是猝不及防的雪崩、地震、海啸,那真是令人恐怖。
但疾病其实是可以预知的,是可以观察的,是可以被我们拒之门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医不如求自己读后感
两周前,看网上一朋友说用《求医不如求自己》来学习中医减肥的方法。
用在自己的女儿身上,竟然有效的除去了她闺女一直以来的小水桶腰。
于是,决定亲自买本来看看。
本来是想去西单用的书卡去买,九折,碰巧看到当当网竟然才卖十几块,少要了10块呢~~,于是在当当买。
网络购物,北京本地快递竟然也只算成两块(20起一单,顺便买了别的小玩具)。
很是奇怪,正版的书,为什么可以打折到这么低,29-16,那么书店的利润是相当的可观了~~~更何况当当网不可能不赚钱吧,16之中还有利润,那么这书到底成本是多少呢在说快递,竟然因为在特价区选购了玩具(5块钱的1个玩具),竟然快递也给优惠到2块钱!!!送件员坐公共汽车的票钱。
商品收到后,发现包装竟然是非常好的瓦楞纸箱,书和玩具都放里面还要大出很多,箱子我家猫非常喜欢,比它原来玩的牛奶盒子质量好很多。
包装要多少钱呢
跑题了~~~~~原本是要说书的情况~~~~
我买了《求医不如求自己》,最初只把他当作普通书那么看——速读,一般一本这么厚的书,我速读也就1天就OK了,但是这书在我速读了一半之后发现,后面的我看不懂了,必须从头再详细的看一边才能明白中医那些道理。
于是用了两个星期,每天看1章,然后速读前面的看过的,到现在为止我看了1半。
这书里的东西很不错,颠覆了我们的很多习惯概念,真的是开卷有益,对中医的认识也比以往那些神吹乱盖的强很多。
比如其中关于健康就说到,我们其实都是
生病了才想到要关注身体,平时对待自己的身体很不好。
就如同你买了一辆车,你还记得要经常保养,时时注意他的状况,听见发动机声音稍有不对就会去找维修的看看,平时注意的好了,车况好,不会在外出的时候出现状况,不会有大修的情况。
但是我们对我们的身体有这么自己吗?偶尔的肩膀痛,也就是活动下,不痛就好,为什么不经常活动,多多保养,避免大问题的出现呢?身体生病,人们总是怪细菌,怪病毒,为什么不责怪下自己,如果把人的身体比成一潭水,病毒、细菌比做这水中的鱼,要是鱼想在水中安家并不是说是水皆可,是要有条件的:水温、水质、水里的微生物、水里是不是已经长了草,所以很多时候生病和人们自身的身体状况是有关系的,现在人长期都是亚健康,离不健康就那么一步之危了。
所以要在还健康的时候就关注身体,保养身体,把水质清了,自然有鱼进来也活不了了,更别提繁衍生息了。
书中提到日常生活里常用的拔罐、刮痧、按摩,由于是药三分毒,所以书里比较提倡用身体来调理身体本身,或者用饮食和一些简单的温性丸药而不是用药物。
说说我的体会吧,我妈妈是风湿,很多年了,犯病时全身关节都疼,而且有时候是侧重左边身体疼,最重的时候走路都是瘸的。
医院给的药,长期服用芬必得,说白了就是长期吃止疼片,疼到瘸的时候就打点滴,全身使用抗生素。
这些都是最省事的方法,吃药片1分钟,点滴的时间长,但是1年也就打两次,也用不了多久。
妈妈自己是西医里的化验师,从来对中医不屑一顾。
我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曾
经就使用拔火罐、膏药,按照穴位给妈妈治疗过,治疗周期长,需要半个月左右,也能治好妈妈的风湿疼,而且不用吃药。
每天晚上1个钟头,涂抹按摩油,上罐或者按摩之后贴膏药。
不用吃药是这种治疗方法最大的优势了,但是妈妈后来嫌麻烦放弃了这种治疗方法。
不过她现在由于1次风湿严重了,引起高烧几天,触发了糖尿病,问题越来越多。
看到这本书之后,其中对于这种慢性病的治疗方法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对于拔罐的是给予了相当的肯定,身体重在平衡,一定要调理为主,为了健康怎么可以嫌麻烦。
等我看完后一定让妈妈也看看这本书。
刮痧我从来都没有接触过,没有发言权。
不过正考虑学习下,根据书上说,刮痧对于寒毒初侵比较有效果。
最后说说穴位按摩。
从小就给妈妈揉肩膀,妈妈在生我的时候肩膀受风,疼了1辈子,所以我一直给她揉,但是就是揉痛的位置,揉了N多年也没有好。
看了这本书,终于明白其实我那种揉就如同看电脑时间常了揉眼睛一样,只能达到暂时的舒缓,根本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治疗性的按摩要找穴位,要找经络,要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
书学到现在,一直没有练手的机会,男朋友不相信我能凭借看看书就学会什么,他相信中医,他以前做过针灸减肥和调理,效果非常好。
他觉得这本书对于中医穴位写的太简单了,肯定不行。
昨天,他感冒了,扁桃体红肿溃烂,嗓子痛到连水都咽不下。
吃了一天药,在家昏睡1下午,晚上只简单的喝了点粥,我决定用他来检验下我学习的成果。
由于对穴位不熟,我一边看书照图,一边在他手臂上开始
点穴。
主要是右手臂上的几处对肺,咽喉,扁桃体的穴位,中共5个,每小时按1遍,每个穴位按揉60次。
我按我的他睡他的,不过只要一按倒扁桃体的穴位他就疼得叫唤。
到晚上11点以后,他觉得身上清爽很多了。
今天早上又按了两次,他觉得舒服很多,嗓子还疼,但是没那么严重了,开始吃早餐,还吃了很多葡萄,开车出去办事了,也开始说话逗贫了。
由此,我信心大振,决定继续研究这本书,并且抽空背背穴位图。
中医呀,毕竟那么悠久的历史了,深重到现在人根本研究不透的地步,所以一再被现在医学所摒弃。
《求医不如求自己》的优点就在于浅显易懂,方便快学快用了,其实把吃速食面的习惯用在中医上也还是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