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之美

合集下载

书法的艺术特点与美学价值

书法的艺术特点与美学价值

书法的艺术特点与美学价值书法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深远的美学价值。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方式,更是一门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书法的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书法的艺术特点1. 线条之美:书法的艺术创作主要通过线条的运用来表现,线条的粗细、曲直、长短都能展现出不同的韵律和美感。

正是由于线条的独特性,使得书法作品更具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2. 空间之美:书法的创作空间相对有限,因此往往通过泼墨、渲染等技巧来创造丰富的空间感,并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成对主题的艺术表达。

这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书法创作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 墨韵之美:墨是书法作品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书法家通过对墨的运用和控制,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墨韵,如浑厚沉稳、婉约秀丽等。

这种墨韵的表现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艺术性。

4. 结构之美:书法作品的结构是由字与字之间、字与画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

合理的结构能够增强作品的整体美感,使得作品更加和谐统一。

不同字体的运用和排列组合也会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

二、书法的美学价值1. 传承文化: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书法的创作和欣赏,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和精神内涵,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2. 美的享受: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审美价值。

通过观赏书法作品,人们可以在审美上获得享受,感受到艺术带来的愉悦和美好。

这种审美体验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情感状态有着积极的影响。

3. 精神追求:书法的创作需要艺术家具备高度的专注力和专业技巧,这种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精神境界,也是书法艺术的一大美学价值所在。

它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艺术家的意志品质和修养素养。

4. 文化交流: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价值。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可以通过书法作品的欣赏和创作,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总结:书法作为一门独特而古老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艺术特点和深远的美学价值。

书法的“十美”要素

书法的“十美”要素

书法的“十美”要素一、形态美书法以用笔为上,精妙的用笔是一幅作品经得起久看、细看和反复品味摩挲的重要因素。

“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

若“平直相似,上下方整,前后平齐”那样机械而单调的排列,就势必破坏字形的结构美。

姜夔《续书谱》中说:“古人遗墨,得其一点一画,皆昭然绝异者,以其用笔之精妙也”。

相传王羲之写点“万点异类”,再看杨凝式的《韭花帖》、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几乎找不出形态相同的点画。

而这些形的变化,又都是在笔势的作用下产生的,显得自然,其基本笔调协调统一,合乎情理,圆笔的婉媚,方骨的雄强,藏锋的含蓄,露锋的神气,不同的形态变化可以给观赏者不同的艺术感受。

用笔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形态上,而且还包括角度上的微妙变化。

切忌横画如梯架,不见到有平齐的笔画排列在一起,故善书者贵能于不平中求平,不齐中求齐,不匀称中求匀称,才能给观赏者以一种美的享受。

二、质地美“质”是指点画的质地、质感、份量、力度、文采等。

有质感的点画,其意味风韵,浑厚含蓄,其表虽朴实而无外饰,其里却“藏骨抱筋,含文包质”,这是一种内在而深刻的美。

颜真卿的《祭侄稿》、杨凝式的《韭花贴》、李建中《土母帖》和張旭《古诗四帖》,尽管风格不同,但都能给人以一种浑厚饱满、沉着顿挫、痛快淋漓、骨肉相称的艺术感受。

这种线条在“内容”上是丰富而充实的。

“笔中有物”,正是指此而言。

故富有质地美的点画,其画的两面往往不光而毛,或挺拔有力,或婀娜凝练,如飞入动,笔韵流畅,无凝滞板之势。

这种深得“疾涩”的用笔,如果没有日积月累的深厚功力和纯熟的笔墨技巧,以及雄健的笔力,是无法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

相反,一些浮薄扁平、墨不入纸、版刻光滑、怯弱无力、抛筋露骨、臃肿露肉、龌龊渣残的笔画,往往失去用笔的自然美,皆非书者所宜。

韭花帖三、韵律美“韵”包括的含义很广,在笔墨技巧中,它往往表示用笔的节奏和墨色的变化。

一首优美感人的诗词,以其抑扬顿挫,铿锵有声的韵律,使读者齿颊留馨;一曲悦耳动听的音乐,以其流畅和谐,富有节奏的旋律,使听者余味无穷;一幅生趣盎然的书法,以其轻灵端重,跌宕明快的笔调,使观者目注神驰。

赞美书法之美的句子

赞美书法之美的句子

赞美书法之美的句子赞美书法之美的句子(一)1、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

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2、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

3、草书的体裁几乎是通篇字字相连、一笔而成的。

虽然字与字间偶有不连接处,但上下笔意贯串,首尾呼应相顾,而血脉相通,有一种笔墨飞舞、龙骧豹变、一气呵成的气势。

在运笔过程中,每一个字的屹立部位,都似乎险象丛生,却又妙在能险中扣稳,使字形没有歪斜软倒之嫌,而有玲珑飞动之姿。

4、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

5、草书轻如鸿毛,龙飞凤舞。

正楷苍劲有力,端端正正。

6。

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

7。

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

8。

陈容取势险峻,他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

他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发力沉重。

9。

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

10。

展纸挥毫,笔走蛟龙。

直画如剑,曲笔似藤,点若危峰坠石,撇如兰叶拂风。

纵横捭阖辟新径,酣畅淋漓写人生,是点线的巧妙组合,是生命的悲喜交融。

11、毛体书法的魅力在于狂放不羁,气度磅礴,在于翻江倒海的革命激情和力量,以及直承“颠张狂素”的草书精髓。

12、如果是柳公权式的如骨一般刚猛有力,气势雄强,结体遒劲,字字严谨,一丝不苟。

瘦劲有力,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超尘脱俗。

横之长者瘦挺舒展,横之短者粗壮有力。

13、如果是颜真卿式的如筋一般浑厚圆润,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字里行间厚重雄浑,大气脱俗。

赞美好书法的优美句子

赞美好书法的优美句子

赞美好书法的优美句子
1. 一笔一划,尽显大家风范。

2. 独步书坛,字字皆有灵气。

3. 书法之美,他人难以超越。

4. 神韵流畅,毫不落俗套。

5. 鼓舞人心,让心灵得到洗礼。

6. 一举笔墨,展现出创作魅力。

7. 巨匠之作,凝聚了无数艺术精华。

8. 栩栩如生,笔力精准匠心独具。

9. 决胜千里,书法才华斐然。

10. 行草楷隶,写意潇洒,文化历久弥新。

11. 入笔如有神,醇美流畅,真正的艺术之美。

12. 暗香浮动,书法之美如诗如画。

13. 龙飞凤舞,造化天成,天地间的一道瑰宝。

14. 千回百转,笔力酣畅淋漓,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15. 挥洒自如,忘我境界,达到了意境与技巧的精髓结合。

16. 如行云流水,轻盈自如,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17. 以人为本,创新超群的艺术宝库。

18. 大师之作,自成一家,虚怀若谷,得天独厚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19. 纸上行云,洋溢着青春活力,象征着生命的勇气和光芒。

20. 带来无穷的灵气与启示,成为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书法之美

中国书法之美

中国书法之美一:中国书法是世界上最美的艺术梁启超认为:中国写字有特别的工具,就成为特别的艺术。

中国书法的美是线的美、力的美、光的美和表现个性的美。

他说:“美术一种要素是发挥个性,而发挥个性,最真确的莫如写字。

如果说能够表现个性就是最高的美术,那么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

”我赞成梁启超先生的意见。

二:中国书法之美,源于中国汉字之美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

卫恒《四体书势》说:“昔在黄帝,创制造物。

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

因而遂滋,则谓之字。

”汉字有六义:曰指事,曰象形,曰形声,曰会意,曰转注,曰假借。

汉字的创造、使用、演变、发展和无穷组合,造就了中国文化的辉煌灿烂和流光溢彩,造就了五千年一以贯之的中华文明。

一部中国书法史,是一部汉字的演化发展史,也是一部形象的中国文化史。

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基础和缩影。

三:汉字和书法,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汉字因书法而有无限生动的形式之美,书法因汉字而有无比丰富的内涵之美。

而书法和汉字之美,又都根源于自然之美。

且看孙过庭之滔滔宏论:“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

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

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

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

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

”再以真、草、隶、篆为例。

四:真书之美古人《字势》有云:“日处君而盈其度,月执臣而亏其旁;云而上布,星离离以舒光;禾卉苯以垂颖,山岳峨嵯而连冈;虫跂跂其若动,鸟似飞而未扬。

观其错笔缀墨,用心精专;势和体均,发止无间。

或守正循检,矩折规旋;或方员靡则,因事制权。

其曲如弓,其直如弦。

矫然特出,若龙腾于川;森尔下颓,若雨坠于天。

或引笔奋力,若鸿雁高飞,邈邈翩翩;或纵肆阿那,若流苏悬羽,靡靡绵绵。

是故远而望之,若翔风厉水,清波漪涟;就而察之,有若自然。

”真书之美,是正大光明、仪态万方的包容之美。

书法文案短句干净简短

书法文案短句干净简短

书法文案短句干净简短1. 书法,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之美。

2. 用墨,传递心灵的力量。

3. 每一笔墨,都是思想的流淌。

4. 书法,是艺术与文化的结晶。

5. 勾勒千年的历史,书写传统的智慧。

6. 一举一动皆有韵律,书法之美处处可见。

7. 一笔一画,展示个性与情感。

8. 笔墨间流淌的热情,滋润着心灵的花园。

9. 书法,见证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10. 书写人生,记录生命的点滴。

11. 笔尖舞蹈,墨香漫延,书法之美令人陶醉。

12. 汉字的力量,在书法中得到最真实的展现。

13. 书法,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宣泄。

14. 筆端跳动的灵魂,诉说着心灵的碰撞。

15. 枯燥的四季,书法撩拨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16. 书法之美,能够感染每一个细心的观者。

17. 墨守成规,书法中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18. 书法,展示着艺术家的个性与追求。

19. 求于观照,心向书法,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坦然。

20. 一张纸,一瓶墨,书法创造出无穷的可能性。

21. 书法,是一种平和与静穆的表达方式。

22. 一切浮华退却,书法犹如孤独星光,清明而又深远。

23. 高古佳文,通过书法得以永恒地流传。

24. 书法,是文人骨子里的东方哲学。

25. 用笔尖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26. 墨香扑鼻,书法作品成为了时间的见证。

27. 书法,是人类创造力的最佳展示。

28. 细腻与力度的结合,在书法中迸发出无限的魅力。

29. 基本的笔画组合,诠释出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30. 透过书法,我们能看到艺术家内心的波澜。

31. 书写生命轨迹,书法让文字拥有了灵魂。

32. 勾勒纸上的情怀,书法展示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33. 书法,隐藏在每一个字里的艺术奥义。

34. 静心书法,让我们能够感到生活的美好。

35. 墨迹斑斓,书法作品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36. 书法,过去的印迹与未来的期许的交汇点。

37. 用笔尖创造世界,书法是艺术创造的杰作。

38. 书法,是一种心与手的默契。

书法之美的研究报告论文

书法之美的研究报告论文

书法之美的研究报告论文书法之美的研究报告论文摘要: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书法之美的研究,探讨了书法作品的审美特点以及其所传递的文化内涵,旨在深入剖析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引言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才情的结晶。

同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书法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审美规律。

本论文将通过对书法之美的研究,探讨书法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审美内涵。

二、书法之美的审美特点1.线条之美:书法作为艺术形式,强调线条的流畅和韵律感,并通过线条的曲直、粗细、变化等展现作者的个性和意境。

2.形态之美:书法作品的形态美主要体现在字形的规整、布局的协调以及版面的平衡等方面,呈现出一种和谐美感。

3.意境之美:书法艺术追求笔墨与意境的完美结合,通过文字的线条、间距、空白等表达情感和思想,使作品具有一种抽象的、灵动的美感。

4.动静之美:书法作品的动静之美主要体现在书法的动势与静态之间的平衡,通过运笔的变化和断笔、断尾等技法表现出一种生气勃勃的美感。

三、书法之美的文化内涵1.传统文化的传承: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字体、笔法等传统要素的传承,使得书法成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2.审美教育的培养:书法艺术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教育效果,通过书法创作和欣赏,可以培养个体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3.心灵的净化: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放松,让人远离尘嚣,享受一种宁静和充实的心境。

4.审美意识的涵养:书法艺术是一种审美意识的培养过程,通过对书法作品的审美欣赏和理解,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人们的审美鉴赏水平。

四、结论通过对书法之美的研究,我们可以认识到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不仅具有审美特点,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书法艺术的研究和推广,使之得到更好地发展和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与篆刻的艺术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与篆刻的艺术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与篆刻的艺术之美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深厚而博大的底蕴而闻名于世。

其中,书法和篆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国人对于艺术、文学和哲学的独特理解。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书法与篆刻的艺术之美,并探讨它们对于中国文化传承和人类审美观的积极影响。

一、书法的艺术之美书法是以汉字为媒介的艺术表达形式。

通过运笔、书写技巧和字体风格的独特运用,书法创作展示了艺术家的个性、情感和思想。

书法作品既有优美的线条和形式,又蕴含着深邃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首先,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每一个字、每一行都蕴含着作者的思考、情感和思想。

例如,楷书追求方正稳重,行草强调个性和自由,而隶书注重规矩严谨。

通过书写,艺术家能够将个人情感与文化传统相结合,传达出一种深刻又独特的审美意境。

其次,书法作为一种视觉艺术,通过线条、形式和结构的运用,创造了独特的美感和韵律。

观赏书法作品就像欣赏音乐一样,给人以和谐、平静和愉悦的感受。

诗人苏轼曾有“一行如鹤,飘飘若白云”之诗句,形象地描述了书法之美能够给人带来的精神愉悦。

最后,书法的艺术之美也反映在其对个人修养和思考的积极影响上。

书法作为一种细腻的艺术形式,要求艺术家具备专注、细心和耐心。

通过书写,艺术家可以沉浸在艺术创作中,提高个人情感的抒发和思考的深度。

同时,观赏书法作品也能够唤起观者对于美、人生和人类价值的思考。

二、篆刻的艺术之美篆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不仅是印章制作的技艺,更是一种富有哲理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创作。

首先,篆刻作品独特的形式和线条运用赋予其独特的美感。

篆刻刀法的独特性,使得每一个字、每一个图案都充满了艺术家个性的痕迹。

刀法的刀痕和力度在刻制过程中衬托出不同的表达情感和意境,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视觉效果。

其次,篆刻作品所表达的哲理和文化内涵也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篆刻作品往往注重于字形、字义和艺术家的情感,借助文字和图案来传递一种特定的意念,呈现出一种深沉又神秘的审美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艺术之美
[ 摘要] 中国书法是一种纯线条的高雅艺术,其抽象之
美,在于线形、线质、线构的组合所呈现的“缤纷世界欣赏时,只有通过“赏其貌,辨其体;探其变,感其稳;看其线,思其笔;观其态,析其因”才能达到艺术的共鸣。

[ 关键词]赏其貌,辨其体;探其变,感其稳;看其线,
思其笔;观其态,析其因
大凡艺术之美,不管是宏大的巨制,还是袖珍的微雕,
都足以起到震撼人们心灵的作用。

作为艺术大家庭成员的中国书法,它的具象形态看起来不过是简单的黑色线条,没什么特别之处,可就是这些再简单不过的线条,却在列代书法家那里挥洒得墨香淋漓致,满纸龙蛇舞。

至此,借赞美、概括古希腊雕塑艺术的话:“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来诠释中国书法的本质,也是恰如其分的。

在历代书法家们潜心创作,不断推陈出新,以把汉字已演变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如篆书的图案美,金文的娟秀和华贵,隶书的古朴妩媚,魏碑的森严遒劲,楷书的疏朗端庄,行书的闲适飘逸,还有那草书的恣肆昂扬,都无不彰显出书法艺术之美。

但中国书法是一种纯线条艺术,抽象之美、欣赏之难就不言而喻了;那么,我们在欣赏、了解书法作品时,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真正领会到它的精髓和艺术魅力呢?我想若能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审视就会有所收获。

幅书法作品,在映入我们的眼睛后,我们首先应粗略
的观赏其全貌,辩识其体势,在视觉上有一种大概的表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大处入眼,从小处着手”的道理。

譬如,了解其作品是真、草、隶、篆的那种书体;作品形式是中堂、条幅、对联,还是手札等何种形式;作品的气势是厚重方正、雄强质朴的,还是
灵逸秀韵、流丽舒展的;甚至对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通等问题都应看到,因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它必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断而意却连,汁白以当黑,疏密得当,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次,书法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注意是否用得恰倒好处,是否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中国书法美的最高准则,就是“阴阳相生,刚柔相济
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它不管从笔画、结字、章法,还是墨法等方面,都无不表现出这种矛盾的辩证统一。

而汉字是由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
模一样,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变化。

如“多”字的四个“撇”
画,唐太宗认为,应该分别写作,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

这里所说的“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伸展而不收缩,含有“长的意思。

“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则,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

除赏其线条的变化之余,我们还应该在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文字中,观其字的重心是否平稳。

例如,欧阳询的字,初看起来,有摇摇欲坠之感,但仔细一看,它犹似千年古塔,虽欲倾却“重心”不离地,依然稳健如新。

可见,我们把线条变化与结体的平稳作为赏析的要点,是从艺术总体规律出发的,毕竟变化和平稳是艺术美法则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书法艺术的要
求,同样也是美术、音乐等艺术的共同法则。

线条是书法艺术的形象载体,它的抽象美是法艺术的
生命和灵魂。

当我们在欣赏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时,感染我们的正是那些灵动多变、遒劲有力的线条,什么“屋漏痕”
“锥划沙”、“屈如铁”式的景象;和“高山坠石”、“陆断犀象”、“万岁枯藤”等的比喻,都无不说明书法家笔法的精妙。

因此,不同的笔法可使线条产生可粗可细、可肥可瘦,可长可短的美妙变化,从而,使书法作品形成一定的格调与风格,
甚至能体现出一个时代的主流审美趣味,如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尚态、清尚质的高度概括,就是其线形、线质的
最好例证了。

不过,我们也只有认真看其线,思其笔,才可能感受作者运笔的方向和角度,笔锋的着力点以及提按的轻重缓急,笔端的走势和力度变化,笔划之间的联系和向背,笔划的相互扶持和相互呼应,从而才能领会到草书的风驰电掣、偃仰盘旋,真书的持重端庄、规行矩步,行书的从容婉约、疾徐如风,从而把握到书法的活力、意趣、风格和境界,才能有效地提高书法的欣赏水平。

四、观其态,析其因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
字字和整幅字的
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

如果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

但要真正
读懂作品、读懂作者,达到神交作者,共鸣心灵的效果,还得深入分析作品产生的背景与原因,因为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作品其艺术魅力、学识性灵是不一样的。

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笔势灵动自然,点画精妙绝伦,或轻或重、或藏或露、或方或圆,甚至连墨色的浓淡变化都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字态清丽妍美,结体变化多端,全帖20
多个“之”字就长短有异,肥瘦相殊,各有姿态;通篇气韵生动,蕴藉隽永,不激不历而风规自远,给人以超尘脱俗、婉润清新之感,我们仿佛能从中体味到书法家现场挥毫时那种洒脱快意的情怀。

穷其原因,这与魏晋南北朝的“玄学” 兴起不无关系,那时文人们行为放荡不羁,思想高逸洒脱,当然,他们的书法也追求简约玄澹、超尘脱俗的审美情趣了。

正因如此,才出现了天下第一行书的神品之作。

又如颜真卿中期写的《多宝塔碑》,是在和平环境的得意之中写就的,字势端重浑厚,清晰悦目,成为楷书中的代表作;他晚期写的《祭侄文稿》则是在朝廷岌岌可危,侄儿不幸身亡之中写就的,悲愤之情夺腔而出,于是,出现了笔画浓淡、疏密、大小不一,甚至涂涂改改的粗犷、潇洒的风格,成为行书中的代表作。

可见,一定要把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评论和欣赏,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综上所述,要更好的欣赏书法艺术,除上述办法外,关
键自己还要关注书法,喜爱书法与学习书法;在融入书法的同时,不断提升见识修养,则书法的欣赏能力和水平就会不断提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