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综合检测(三)

合集下载

教科版2021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6综合题(III)卷

教科版2021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6综合题(III)卷

教科版2021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6 综合题(I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综合运用 (共30题;共316分)1. (15分)漫步句子关。

在搬运战象的尸体时,人们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

缩句:________2. (16分)根据要求写句子。

①扩写句子(至少两处)手打着拍子。

②缩写句子。

从琴弦上飘出来的声音完全破坏了老人平静的心情。

③给下面句子换一种说法,但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您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3. (20分)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文宗让柳公权等人“欣赏”他的龙袍4. (15分)缩句。

①稻草人听见他们咬嚼稻叶的声音。

②一大片浓绿的稻子全不见了。

5. (5分)整理乱句,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序号。

()研究小组花了一年多时间,他们发放了调査问卷,咨询了林业、科技、环保等专家学者,掌握了大量资料。

()母亲告诉她,运到城里作绿化了,女孩当下对着母亲伤心地哭了。

()几年前的一个中午放学回家,欧苏红发觉院子中央的大桂花树不见了。

()擦干眼泪,欧苏红决定:写一篇论文,为决策层遇到类似问题找到解决办法。

()研究小组得出结论:由于城镇生活环境不同于农村,移植到城镇的大树,其成活率大打折扣。

()在老师的帮助下,欧苏红成立了研究小组,开始了实地调研。

6. (15分)(2019·东莞) 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反复强调下课要避免不发生安全事故。

(修改病句)(2)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是水浇得不够,是肥施得不足,还是土壤根本不行?(用下划线字仿写句子)7. (15分)修改病句。

①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②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8. (15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缩句)②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改成反问句)③范仲淹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1人教版同步综合检测 专题3课题2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1人教版同步综合检测 专题3课题2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学生用书P30]1.关于被子植物花粉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A.花粉是花粉母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B.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C.花粉发育经历双核期时,两个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并不完全相同D.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粒中精子的过程是一系列减数分裂的过程解析:选B。

花粉是由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其发育经历了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

双核期两个细胞核是由一个细胞核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它们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

花粉粒内的生殖细胞再经有丝分裂得到2个精子。

2.(2011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解析:选D。

愈伤组织是一团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不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A项错误;二倍体植株的花粉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培养得到的个体为单倍体,高度不育,只有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才能稳定遗传,B项错误;人工种子中包裹的是再分化形成的胚状体或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但不能是愈伤组织,C项错误;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所需的突变体类型,如植物耐盐突变体的筛选可利用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进行,D项正确。

3.(2011年南京高二检测)下列不.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特点的是()A.快速繁殖B.培养抗病植株C.不改变原植物的基因型D.需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解析:选D。

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不受生长季节的限制、不携带病毒、培养周期短、可诱导分化成需要的器官(如根和芽)、不存在变异等。

脱分化和再分化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两个过程,不属于培养特点。

4.菊花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

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

人民版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检测卷

人民版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检测卷

专题达标检测卷(三)(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孝文帝改革)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

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

于是海内安之。

”之所以会“海内安之”,主要是因为均田制( )①没有改变地主的原有土地②限制了土地兼并③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④保证了统治政权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选择题,均田制是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地主的原有土地不变,①正确。

②③④符合均田制实施的积极影响,故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A2.史书记载,孝文帝“始班俸禄。

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

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又接受汉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见,“始议均田”。

孝文帝的这两项措施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吏治清明B.粮食产量增加C.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的要求D.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解析:A项仅是俸禄制的作用,B、C两项仅是均田制的作用,故排除。

俸禄制减轻了官员对百姓的剥削,均田制规定农民要负担一定的徭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故选D项。

答案:D3.《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

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童谣曰:“纥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诗歌和童谣说明了( )①平城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②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十分强大③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④北方常受强敌柔然的骚扰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诗歌和童谣都反映了平城环境的恶劣,这也是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之一。

答案:C4.下列表述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背景的是( )A.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B.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C.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D.孝文帝有卓越的胆识和远见解析:孝文帝有卓越的胆识和远见是孝文帝改革所具备的主观条件而不是客观背景。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综合练习专题3-烃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综合练习专题3-烃

专题3专题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操作达不.到预期目的的是( ) ①石油分馏时把温度计插入受热的液体中 ②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除去乙炔中含有的H 2S ③用乙醇和3%的硫酸共热到170 ℃制取乙烯 ④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制取溴苯 ⑤将敞口久置的电石与蒸馏水混合制乙炔 A .只有①⑤ B .只有③④⑤ C .只有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2.将下列液体分别与溴水充分混合并振荡,静置后上层液体呈现橙色,下层液体是无色的是( ) A .CCl 4 B .苯 C .戊烯 D .乙醇3.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④C 2H 4 ⑤CH 2===CH —CH ===CH 2 ⑥C 3H 6A .④和⑧B .①②和③C .⑤和⑦D .④⑥和⑧4.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 A .甲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B .甲苯能使热的KMnO 4酸性溶液褪色 C .甲苯燃烧时产生带浓烈黑烟的火焰D .1 mol 甲苯最多能与3 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5.蒽()和菲()都是比较简单的稠环芳香烃,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蒽和菲属于同系物B .蒽和菲属于同分异构体C .蒽的一氯代物有3种,而菲的一氯代物有4种D .蒽和菲均可以看成是苯的同系物6.美国康乃尔大学的魏考克斯(C.Wilcox)所合成的一种有机分子,就像一尊释迦牟尼佛。

因而称为释迦牟尼分子(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

有关该有机物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属于芳香烃B .不属于苯的同系物C .其分子式为C 22H 12D .它和C 22H 14可能为同系物7.煤的气化是煤高效、洁净利用的方向之一。

下图为加热某地煤样所得煤气组成及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由图可知该煤气中( )A .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 .所含的有机物是CH 4、C n H m 、CO C .CO 的体积分数小于CH 4的体积分数D .氢气的体积分数最大8.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曾发生爆炸事故,大量硝基苯泄漏,引起松花江水污染,安全生产和环保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2021-2022年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综合检测人民版选修

2021-2022年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综合检测人民版选修

2021年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综合检测人民版选修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北魏孝文帝尊儒崇经,兴办学校,讲授儒家经典,其主要目的是( )A.儒家文化是中国的文化B.当时的人们喜欢儒家文化C.冯太后的影响D.适应巩固统治的需要解析:改革的主要目的应从推行者的阶级属性方面思考,作为最高统治者,巩固统治则是最根本的目的,故选D。

答案:D2.南朝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

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汉族对鲜卑族的沉重剥削,导致民族矛盾激化B.鲜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C.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D.迫使北魏统治者实行宗主督护制来缓和矛盾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材料中的“北境自染逆虏”不难看出是鲜卑族入主中原;“征调赋敛,糜有止已”可见鲜卑族对汉族实行了残酷的剥削,由此看汉族与鲜卑族矛盾十分尖锐。

答案:B3.下列现象反映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生活习俗改革内容的是 ( )①汉族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②中原地区流行吃烧烤③“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也解调胡琴”④中原地区大量农田得以开发A.①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题干中关键信息是“生活习俗”。

①②体现了汉族受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影响;③体现了胡汉生活习俗间的相互影响。

④属于生产领域,反映了当时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与题干不符,故选B。

答案:B4.孝文帝以“南伐”为名,设巧计迁都,孝文帝迁都最大的阻力来自( )A.鲜卑贵族B.鲜卑平民C.汉族地主D.中原农民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孝文帝迁都的阻力主要来自鲜卑贵族。

答案:A5.xx年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所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制度创新”是提起最多的词之一,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最具有制度开创性意义的是( ) A.整顿吏治B.汉化政策C.迁都洛阳D.颁布均田制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制度开创性”,A、B、C三项都不具有开创性,故选D项。

高中化学专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综合检测含解析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高中化学专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综合检测含解析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专题3 综合检测一、选择题1.已知H2A、H2B的相关电离常数有如下关系:H2A>H2B>HA->HB-,下列化学方程式一定正确的是( )A.NaHB+H2A===H2B+NaHAB.Na2B+H2A===H2B+Na2AC.H2B+Na2A===Na2B+H2AD.H2B+NaHA===NaHB+H2A2.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常数为K w(25℃)=1.0×10-14,K w(35℃)=2.1×10-14。

则下列关于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c(H+)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B.在35℃时,c(H+)>c(OH-)C.25℃时水的电离程度大于35℃时水的电离程度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MnO-4、SO2-4、K+、H+B.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NH+4、Na+、HCO-3、SO2-4C.pH=11的溶液中:ClO-、Na+、SO2-4、I-D.水电离产生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HCO-3、NH+4、Cl-、Ca2+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碱式滴定管注入Na2CO3溶液之前应检查是否漏液B.图(B):可用于测定盐酸浓度C.图(C):可用于蒸干AlCl3饱和溶液制备AlCl3晶体D.图(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5.H2S2O3是一种弱酸,实验室欲用0.01mol/LNa2S2O3溶液滴定碘水,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滴定反应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Na2S2O3是该反应的还原剂C.该滴定反应可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D.该反应中每消耗2molNa2S2O3,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6.室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四种溶液:①醋酸,②氢氧化钠,③醋酸钠,④醋酸铵。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检测: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检测: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

限时综合训练古代诗歌阅读(一)1.(2014·南阳市一中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裴十四①李白朝见裴叔则②,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注】①裴十四,李白的友人,即将离李白而西去,李白写诗相赠。

②裴叔则:即晋朝的裴楷,尝任中书令,仪容俊伟,“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1)分析诗人笔下裴十四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甫评价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试结合本诗分析杜甫这样评价的缘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裴十四就像晋代的裴叔则一样,仪容俊伟、光彩照人;他的襟怀似奔腾的黄河水一样宽阔宏大;在庸俗黑暗的社会里,裴十四高贵脱俗、知音难觅。

(2)第一句妙用借代、比喻,裴十四的俊伟形象如在眼前;第二句运用夸张手法,气势恢宏,境界阔大;第三句写险恶的政治环境里裴十四的品节,即使金高南山也难能让他一顾,想象奇特;最后一句“飘若浮云”状写裴十四,表现其飘逸脱俗的气质,吻合整首诗的脱俗风格。

2.(2014·云南省名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牛渚①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②。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矩阵与变换二阶矩阵平面逆变换等章节综合检测专题练习(三)附答案高中数学

矩阵与变换二阶矩阵平面逆变换等章节综合检测专题练习(三)附答案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专题复习
《矩阵与变换二阶矩阵平面逆变换等》单元过关检测
经典荟萃,匠心巨制!独家原创,欢迎下载!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填空题
1.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x P ,y P )和点Q (x Q ,y Q )满足⎩⎨⎧x Q =y P +x P ,y Q =y P -x P
,按此规则由点P 得到点Q ,称为直角坐标平面的一个“点变换”.此变换下,若OQ OP
=m ,∠POQ =θ,其中O 为坐标原点,则y =m sin(x +θ)的图象在y 轴右边第一个最高点的坐标为 ▲ .
2.坐标平面内某种线性变换将椭圆2
212
y x +=的上焦点变到直线3y x =上,则该变换对应的矩阵a b c d ⎡⎤⎢
⎥⎣⎦中的,,,a b c d 应满足关系为 3d b = 1 评卷人
得分 二、解答题
3.(本小题满分12分)
二阶矩阵M 对应的变换将点(1,1)-变换成点(1,1)--,点(2,1)-变换成点(0,2)-.
(1)求矩阵M ;
(2)设直线l 在变换M 作用下得到了直线m :24x y -=,求l 的方程.
(12,13班做)设不等式|2x -1|<1的解集为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综合检测(三)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一般需下列哪些条件()①消毒灭菌②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③适宜的温度④充足的光照⑤充足的养料A.①③④⑤B.②③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⑤解析: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也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严格的无菌条件,即①正确。

还需要添加一定的植物激素,主要是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②正确。

需要适宜的温度,③正确。

一般形成愈伤组织不需要光照,④错误。

还需要充足的养料,⑤正确,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

答案:D2.[2019·北京高二期末]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萝卜韧皮部细胞在不离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B.组织培养过程中应给予适当光照以促进愈伤组织的光合作用C.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D.以一株植物的叶片或花药为外植体培育的植株基因型相同解析:萝卜韧皮部细胞在离体的情况下,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A项错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应该避光处理,B项错误;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和比例会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在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要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相当,而在再分化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比例高有利于根的分化,比例低有利于芽的分化,C项正确;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二倍体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个体是单倍体植株,而体细胞组织培养形成的个体是二倍体,D项错误。

答案:C3.[2019·山西高二期中]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秋水仙素,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生长素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例适中解析:植物组织培养中要求无菌操作,以防止细菌感染,消毒时既要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要尽量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A项正确;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加倍,可以诱导植物变异成多倍体植物,B项正确;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再分化过程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C项正确;培养基中生长素比例高,利于生根;细胞分裂素比例高,利于生芽,D项错误。

答案:D4.[2019·云南省华宁县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试]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是提高诱导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时期的花粉都可以经过培养产生愈伤组织或胚状体B.对所有植物来说,双核期时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C.对一般植物而言,在单核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D.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部分开放的花朵解析:不同时期的花粉发育的能力是不同的,植物的花粉都只有某一时期对离体刺激敏感,并不是任何时期的花粉都可以产生愈伤组织或胚状体,A项错误;对一般植物而言,单核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B项错误;对一般植物而言,单核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C项正确;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对于盛开或略微盛开的花,花瓣已经松动,给材料消毒带来困难,D项错误。

答案:C5.[2019·河南林州市林虑中学高二开学考试]下列关于菊花组织培养技术与月季花药培养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的培养基配制方法、无菌技术及接种操作等基本相同B.花药培养的选材很重要,需选择适宜时期的花蕾C.若某二倍体植物同时进行这两项技术,结果都能得到纯种D.前者是后者操作的基础解析:菊花的组织培养与月季的花药培养都需要制备MS固体培养基,都需要无菌操作和接种操作,A项正确;花药培养时应选择单核期的细胞,为了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B项正确;植物组织培养取材来源植物的体细胞,最后培育得到的植株是正常的、和母本一样的植株,若母本是杂合子,则培养的后代也都是杂合子,而花药离体培养取材来自于植物的花粉,得到的是单倍体植株,C项错误;组织培养技术为花药培养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为新品种的培育开辟了新途径,D 项正确。

答案:C6.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以归纳为:①――→脱分化②――→再分化③―→④。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从理论上讲,①可以是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B .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得到胚状体或丛芽C .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D .①→③的培养过程中,应在培养基中加入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植物激素等解析:从理论上讲,植物细胞都有全能性,A 项正确;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再经再分化形成③胚状体,B 项错误;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C 项正确;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成分有水、无机盐、糖、维生素、有机添加物和相关激素,D 项正确。

答案:B7.要将菊花茎段细胞培养成完整的植株,无需( )A .选用生长旺盛的嫩枝B .离体状态并且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C .导入外源基因D .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解析:进行菊花植物组织培养时,因为使用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应选用生长旺盛的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A 项正确;植物组织培养需要离体的细胞,不需要导入外源基因,B 项正确、C 项错误;要进行培养培养基中要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D 项正确。

答案:C8.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分化成的幼苗需要移栽,下列关于移栽的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 .移栽时,应在打开培养瓶的封口后马上移栽B .移栽时,应先将培养瓶的封口膜打开一段时间,让试管苗在培养间生长几日C .移栽时需用清水清洗根部的培养基D .最后幼苗需移植到消毒的新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等幼苗长壮后再移栽到土壤中解析:在移栽生根的试管苗之前,应先打开培养瓶的封口膜,让试管苗在培养基生长几日,A项错误、B项正确。

然后用流水清洗根部的培养基,将幼苗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等幼苗长壮后再移栽到土壤中,C、D两项正确。

答案:A9.关于菊花的组织培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效果B.对菊花茎段进行组织培养,必须添加植物激素才能成功C.外植体经过再分化形成愈伤组织D.在试管苗进行大田移植前,不需要光照处理解析:在菊花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都会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效果,因此最好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A项正确;由于菊花茎段的组织培养比较容易,不必添加植物激素,B项错误;外植体是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C项错误;试管苗进行大田移植前就需要光照处理的,D项错误。

答案:A10.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过程是指()A.已休眠的种子经过处理使种子尽快萌发的过程B.植物根尖、茎尖等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后分化为各种组织C.愈伤组织细胞分化为根与芽的过程D.离体的植物组织、细胞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解析:脱分化是离体的植物组织经过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故D项正确;已休眠的种子经过处理尽快萌发不是植物组织培养,故A项错误;植物根尖、茎尖等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后分化为各种组织是再分化,故B项错误;愈伤组织分化为根和芽的过程是再分化,故C 项错误。

答案:D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11.斯图尔德将胡萝卜根部细胞分离出来,进行单独培养形成植株,实验过程如下:从根的切片分离出单个细胞――→合适的培养基A 细胞团―→芽、根―→植株(1)A 过程称为____________,诱导这一过程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多次强调一系列的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愈伤组织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步,一般从接种到出现愈伤组织需要14天,那时可以看到外植体长出白色或黄色的________状的愈伤组织。

(4)培养时注意恒温箱要关闭光源,因为在________条件下愈伤组织长得更快,两周以后,由于培养基中的营养几乎耗尽,必须________进行继续培养。

(5)试管苗的培养可分为________培养和________培养,必须先进行________培养,二者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将胡萝卜根部细胞分离,在合适的培养基上经脱分化、分裂形成的细胞团,就是愈伤组织,再经过培养,分化成芽、根直至长成植株。

(1)A 过程表示由离体的细胞发育成细胞团,所以为脱分化过程,诱导脱分化过程需要有植物激素,主要为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该过程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同植物体相比较,离体的植物组织外植体材料体积小,抗性差,如果不小心引起污染,将可能造成培养工作的前功尽弃,所以在组织培养整个过程中都要执行严格的消毒程序。

(3)愈伤组织为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的乳白色或黄色的瘤状物。

(4)进行组织培养过程脱分化阶段不需要光照,但在再分化阶段,由于叶片中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照,当营养耗尽时,需更换有丰富营养成分的培养基。

(5)试管苗的培养分为生根和生芽培养,但是先生芽,才有利于生根,生根培养基与生芽培养基的区别就在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

答案:(1)脱分化植物激素(或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2)外植体材料体积小,抗性差,如果不小心引起污染,将可能造成培养工作的前功尽弃(3)瘤(4)无光更换培养基(5)生芽生根生芽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12.[2019·福建厦门一中高二月考]请回答:(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________________,繁殖种苗的速度________。

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________________。

(2)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可避免________的污染。

(3)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________,而与________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

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________(脱落酸、2,4-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