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点高考题目——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例题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例题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例题
对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基本步骤是:标变价,列变化,求总数,配系数。

再根据反应的类型找出相应的方法:如歧化型(cl2+naoh→nacl+naclo3+h2o)用逆向配平法;归中型(反歧化型)(ki+kio3+h2so4→i2+k2so4+h2o)用正向配平法等。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则是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即电子守恒原则,表现为化合价降低总数和升高总数相等。

配平三原则:
1、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2、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维持不变;
3.电荷守恒:离子反应前后,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配平基本方法:化合价滑行法
1、标价态: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
2、列于变化:列举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值。

3、求总数:将化合价升高数和化合价降低数的最小公倍数定为电子转移总数。

依据电子守恒,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

4、分体式系数: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后,把单线换成等号。

5、细检查:利用守恒三原则,检查是否配平
任何的水解还原成反应方程式,分体式平时都必须严苛的经过这些步骤,特别就是最后的检查一定必须存有,以保证恰当!
当然,仅仅通过一两个练习就想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是不可能的,一定要多找些例子勤加练习!。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专题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步骤标变价→列变化→配部分物质系数→观察配剩余物质系数→检查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巧详解1.氧化剂、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全变的反应,一般从反应物着手配平。

如:Pt+HNO3+HCl—H2PtCl6+NO↑+H2O分析:还原剂Pt和氧化剂HNO3中N的化合价全变,可从反应物着手,先用观察法或最小公倍数法确定Pt和HNO3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和4之后,再用观察法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得到:3Pt+4HNO3+18HCl=3H2PtCl6+4NO↑+8H2O2.自变右边配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包括同一物质中同种元素变价和不同种元素变价两种情况),一般从生成物着手较好。

如:(NH4)2PtCl6Pt—Pt + NH4Cl + HCl↑ + N2↑分析:该反应是(NH4)2PtCl6中N与Pt之间发生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从生成物着手,先用最小公倍数法确定Pt和N2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和2,再用观察法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得:3(NH4)2PtCl6==3Pt+2NH4Cl+16HCl↑+2N2↑3.部分变两边配如:Zn+HNO3——Zn(NO3)2+NH4NO3+H2O分析:该反应中HNO3部分被还原,其化学计量数应为变与不变之和。

对于这类部分氧化还原反应,宜从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着手,先确定Zn和NH4NO3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4和1,再用观察法配平Zn(NO3)2、HNO3、H2O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4、10、3。

4.多变要整体配如:Cu2S+HNO3——Cu(NO3)2+NO↑+H2SO4+H2O分析:Cu2S中的Cu和S同时失去电子,应从反应物着手,把Cu2S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

确定了Cu2S和NO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和10之后,再用观察法确定H2SO4、Cu(NO3)2、HNO3、H2O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3、6、22、8。

又如:P4+CuSO4+H2O——Cu3P+H3PO4+H2SO4分析:Cu和部分的P4得到电子后形成一个整体Cu3P,应从生成物着手,先确定Cu3P和磷酸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0和24,再用观察法配平P4、CuSO4、H2SO4、H2O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11、60、60、96。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16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含解析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16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含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一、单选题(共14题)1.处理含氰(CN -)废水涉及以下反应,其中无毒的OCN -中碳元素为+4价。

CN -+OH -+Cl 2→OCN -+Cl -+H 2O (未配平) 反应Ⅰ2OCN -+4OH -+3Cl 2=2CO 2+N 2+6Cl -+2H 2O 反应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反应I 中碳元素被还原B .反应II 中CO 2为氧化产物C .处理过程中,每产生1 mol N 2,消耗3 molCl 2D .处理I 中CN -与Cl 2按物质的量比例1:1进行反应2.高铁酸盐能够有效地杀死水中的细菌,并且是一种优良的无机凝絮剂,能够除去水中悬浮物,被公认为优良的净水剂。

工业制备高铁酸钾(K 2FeO 4)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OH)3+C1O ﹣+OH ﹣→FeO 42﹣+C1﹣+H 2O(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FeO 42﹣中铁显+6价B .由上述反应可知,Fe(OH)3的氧化性强于FeO 42﹣C .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D .当反应生成0.3mol K 2FeO 4时,转移电子数为0。

9N A3.黄铁矿(FeS 2)中-1价硫元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ClO 3-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如下 _____ClO 3-+_____ FeS 2+_____H += _____ClO 2↑+ _____Fe 3++ _____ SO 42- + _____H 2O (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lO 3-是氧化剂,Fe 3+是还原产物B .ClO 3-的氧化性强于Fe 3+C .生成lmol SO 42-时,转移7mol 电子D .向反应后的溶液加KSCN 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色沉淀产生4.ClO 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 2:KClO 3+H 2C 2O 4+H 2SO 4ClO 2↑+K 2SO 4+CO 2↑+H 2O(未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与练习精选全文完整版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与练习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五例题、练习:例1、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下面的例题、练习要求相同)−Cu(NO3)2 + NO↑+ H2OCu + HNO3(稀)−→说明:本小题的类型是:、从左往右。

要点是:双重成分、练习1、Zn + HNO3(极稀)−→−Zn(NO3)2+ N2O↑+ H2O(中间过程保留分数)−KCl+ MnCl2+ Cl2+ H2O练习2、KMnO4 + HCl−→例2、(计变价、双重成分。

)−H3AsO4 + S↓+ NO↑As2S3 + HNO3 + H2O −→练习3、FeS2 + O2 −→−SO2 + Fe2O3组织学习策略的训练:通过例题、练习的训练,你能否给予归类?(提示:一流程、第一种类型或一方向、三要点。

)变式训练:例3、尝试将陌生情景转化为熟悉型(必要时教师给予提醒),你认为下一个例题可归为哪一类?−热KCl + KClO3 + H2OCl2 + KOH−→练习4、S + NaOH−→−Na2S + Na2SO3 + H2O例4、尝试,你还能用上述方法从左往右配吗?能否换个角度将陌生情景转为熟情景。

不妨试一试,从右往左配平,或将反应式反写。

−∆KNO2+ O2↑KNO3−→练习5、Cu(NO3)2−→−∆CuO+ NO2↑+ O2↑−∆Ag+ NO2↑+ O2↑练习6、AgNO3−→请你再归纳一下:另一个方向--从右向左配平。

例5、非氧化-还原部分很复杂,你看如何配。

Na2WO4+ TiCl3+ KCNS+ HCl−→−K[WO(CNS)4]+ TiCl4+ KCl+ NaCl+ H2O练习、7、Na2WO4+ TiCl3+ KCNS+ H2SO4−→−K[WO(CNS)4]+ TiOSO4+ KCl+ Na2SO4+ H2O 例6、自定义零价法。

Fe3C+ HNO3−→−Fe(NO3)3+ CO2↑+ NO↑+ H2O练习8、Fe3P+ HNO3−→−Fe(NO3)3+ H3PO4+ NO↑+ H2O例7、有机物的反应C2H4+ KMnO4+ H2O−→−C2H6O2+ MnO2+ KOH练习9、C2H6O+ K2Cr2O7+ H2SO4−→−C2H4O2+ Cr2(SO4)3+ K2SO4+ H2O巩固性练习:10、Na2S x+ NaClO+ NaOH−→−Na2SO4+ NaCl+ H2O11、KI x+ Cl2+ H2O−→−KCl+ HIO3+ HCl12、KMnO4+ KNO2+ ( )−→−MnSO4+ K2SO4+ KNO3+ H2O13、Pt+ HNO3+ HCl−→−H2PtCl6+ NO↑+ ( )14、Fe+ HNO3(稀)−→−Fe(NO3)3+ NO↑+ H2O被还原与未被还原的氮元素质量之比。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

课时8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类型一 正向配平法(氧化剂、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全变。

)1.(1) NaBO 2+ SiO 2+ Na + H 2=== NaBH 4+ Na 2SiO 3(2) KI + KIO 3+ H 2SO 4=== I 2+ K 2SO 4+ H 2O(3) H 2S + KMnO 4+ H 2SO 4=== K 2SO 4+ MnSO 4+ S↓+ H 2O答案:(1)1 2 4 2 1 2 (2)5 1 3 3 3 3(3)5 2 3 1 2 5 8[方法技巧]该类方程式一般从左边反应物着手,按以下五个步骤配平。

类型二 逆向配平(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包括分解、歧化等)2. (1) I 2 + NaOH=== NaI + NaIO 3+ H 2O(2) S + KOH=== K 2S + K 2SO 3+ H 2O(3) (NH 4)2Cr 2O 7=== N 2+ Cr 2O 3+ H 2O答案:(1)3 6 5 1 3 (2)3 6 2 1 3(3)1 1 1 4[方法技巧]适用于一种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的反应和分解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先确定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然后确定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

如3S 0+6KOH(热、浓)=== 2K 2S -2 + 3H 2O + K 2S +4O 3化合价降低2×2 化合价升高4由于硫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而且升降总数相等,所以K 2S 的化学计量数为2,K 2SO 3的化学计量数为1,然后确定S 的化学计量数为3。

类型三 缺项配平类(缺少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一般为水、H +或OH -)3.(1) ClO -3+ Fe 2++ === Cl -+ Fe 3++(2) MnO -4+ H 2O 2+ === Mn 2++ O 2↑+ H 2O(3) MnO -4+ NO -2+ === Mn 2++ NO -3+ H 2O 答案:(1)1 6 6H + 1 6 3H 2O(2)2 5 6H + 2 5 8(3)2 5 6H + 2 5 3[方法技巧](1)配平方法先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含有变价元素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然后由原子守恒确定未知物,再根据原子守恒进行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题目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题目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题目一、配平原则1. 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

2. 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3. 电荷守恒(对于离子方程式):方程式两边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二、配平步骤1. 标价态:-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

2. 列变化:- 列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值。

3. 求总数:-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4. 配系数:- 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最后检查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对于离子方程式)。

三、题目及解析1. 配平反应Cu + HNO_3(稀)→ Cu(NO_3)_2+NO + H_2O- 标价态:- Cu:0价;HNO_3中N:+ 5价;Cu(NO_3)_2中Cu:+ 2价;NO中N:+2价。

- 列变化:- Cu元素化合价升高:0→+2,升高2价;N元素化合价降低:+5→+2,降低3价。

- 求总数:-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3Cu化合价升高共3×2 = 6价,2N化合价降低共2×3=6价。

- 配系数:- 所以Cu的系数为3,NO的系数为2。

根据N原子守恒,HNO_3的系数为8,根据H原子守恒,H_2O的系数为4。

配平后的方程式为3Cu +8HNO_3(稀)=3Cu(NO_3)_2+2NO↑+4H_2O。

2. 配平离子方程式MnO_4^-+H_2O_2+H^+→ Mn^2 + +O_2+H_2O- 标价态:- MnO_4^-中Mn:+7价;H_2O_2中O:-1价;Mn^2+中Mn:+2价;O_2中O:0价。

- 列变化:- Mn元素化合价降低:+7→+2,降低5价;O元素化合价升高:-1→0,升高1价,由于H_2O_2中O是-1价,生成O_2时,每个O_2分子有2个O原子,所以H_2O_2中O化合价升高2价。

- 求总数:-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2MnO_4^-化合价降低共2×5 = 10价,5H_2O_2化合价升高共5×2 = 10价。

考点突破: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考点突破: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考点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直接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示例]配平化学方程式:H2S+HNO3―→S↓+NO↑+H2O分析:配平步骤如下:第一步:标变价,H2S-2+HNO+53―→S0↓+N+2O↑+H2O第二步:列得失,第三步:求总数,从而确定氧化剂(或还原产物)和还原剂(或氧化产物)的化学计量数。

故H2S的化学计量数为3,NO的化学计量数为2。

第四步:配系数,先配平变价元素,再利用原子守恒配平其他元素。

3H2S+2HNO3===3S↓+2NO↑+4H2O第五步:查守恒,其他原子在配平时相等,最后利用O 原子守恒来进行验证。

[针对训练]1.配平下列方程式。

(1)(2015·安徽高考)____NaBO 2+____SiO 2+____Na +____H 2===____NaBH 4+____Na 2SiO 3(2)__P +__FeO +__CaO=====高温__Ca 3(PO 4)2+__Fe(3)____KI +____KIO 3+____H 2SO 4===____I 2+____K 2SO 4+____H 2O (4)____MnO -4+____H ++____Cl -===____Mn 2++__Cl 2↑+____H 2O(5)____MnO -4+____Fe 2++____H +===____Mn 2++____Fe 3++____H 2O(6)___P 4+___KOH +___H 2O===___K 3PO 4+___PH 3答案:(1)124212(2)25315(3)513333(4)21610258(5)158154(6)29335缺项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缺项方程式是指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分子式没有写出来,一般为水、酸或碱。

(1)配平方法先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含有变价元素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然后由原子守恒确定未知物,再根据原子守恒进行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练习题及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练习题及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练习题及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练题及答案以下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练题及答案。

一、配平下列方程式1.NH3 + O2 → NO + H2O加热、加压、催化剂2.C + HNO3 → Cu(NO3)2 + NO + H2O3.Cu + HNO3 → Cu(NO3)2 + NO + H2O(稀)4.Cu + HNO3(浓)→ Cu(NO3)2 + NO2 + H2O5.H2S + SO2 → S↓6.KClO3 + HCl → KCl + Cl2 + H2O7.CuS + HNO3(浓)→ Cu(NO3)2 + NO + H2O8.Al(NO3)3 → Al2O3 + NO2 + O2↑ + N2↑9.NH3 + CuO → KNO3 + S↓ + NO↑ + H2O10.K2S + HNO3(稀)→ CO2 + K2SO4 + Cr2(SO4)4 +H2O11.C + K2Cr2O7 + H2SO4 → CO2 + K2SO4 + Cr2(SO4)3 + H2O12.FeCl3 + Na2S → S↓ + FeS + NaCl以上是配平练题及答案。

注: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以使文章更加清晰易懂。

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1、HCOOH + 2H2O + 9P + CuSO4 → H3PO4 + Cu3P +2H2SO4 + 10K2Cr2O7 + 3Fe2(SO4)3 + 2Cr2(SO4)32、12BaSO3 + 4HNO3 → 4BaSO4 + 4NO + 6H2O3、Fe(OH)2 + 2HNO3 → Fe(NO3)2 + 2NO + 2H2O4、FeS2 + 6HNO3 → 2Fe(NO3)3 + 3NO + 3H2O + S5、2Zn + 4HNO3 → 2Zn(NO3)2 + N2O + 2H2O缺项配平1、KMnO4 + KNO2 + 3SO2 → MnSO4 + K2SO4 + 2KNO3 + H2O2、MnO4- + 5Cl- + 8H+ → Mn2+ + 5Cl2↑ + 4H2O3、P + 4KOH → 2KH2PO4 + PH3↑4、MnO4- + 5NO2- + 6H+ → MnO4^2- + 5NO3- + 3H2O5、KI + KIO3 + 3H2SO4 → I2 + K2SO4 + 3H2OH2SO42NO+2H2O④2H2S+3HNO32S +3NO↑+4H2O其中正确的反应方程式是()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1、在反应2H2S+SO2→3S↓+2H2O中,氧化剂为SO2,还原剂为2H2S,被氧化的硫元素质量为2,被还原的硫元素质量为1,故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考点高考题目——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常考点高考题—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1.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

例如:
(l)在上述有编号的步骤中,需用还原剂的是,需用氧化剂的是(填编号)。

(2)在上述循环中,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两性物质是(填化学式)
(3)完成并配平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Na2Cr2O7+□KI+□HCl→□CrCl3+□NaCl+□KCl+□I2+□2.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绿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

其变化可表述为:
KClO3+HCl(浓)→KCl+ClO2↑+O2↑+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式和系数填入框内)(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填写编号,多选倒扣)。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
(3)产生0.1 mol 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1。

(4)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12的倍。

3.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
(1)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价。

(2)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当有 1 mol 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mol。

(3)CuI可由Cu2+与I-直接反应制得,请配平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2++I-→CuI+I3-
4.在氯氧化法处理含CN-的废水过程中,液氯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将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其毒性仅为氰化物的千分之一),氰酸盐进一步被氧化为无毒
物质。

(1)某厂废水中含KCN,其浓度为650 mg / L。

现用氯氧化法处理,发生如下反应(其中N均为-3价):KCN+2KOH+Cl2→KOCN+2KCl+H2O 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

(2)投入过量液氯,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为氮气。

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KOCN+KOH+Cl2→CO2+N2+KCl +H2O
(3)若处理上述废水20 L,使KCN完全转化为无毒物质,至少需液氯g。

5.智利硝石矿层中含有碘酸钠,可用亚硫酸氢钠与其反应来制备单质碘。

(1)试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短线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及总数(98上海)
NaIO3 +NaHSO3 →NaHSO4+Na2SO4+I2+H2O
(2)已知含氧酸盐的氧化作用随溶液酸性的加强而增强,在制备试验时,定时
2-离子生成的量,发现开始阶段反应速取样,并用酸化的氯化钡来检测SO
4
度呈递增的趋势,试简述这变化趋势发生的原因:。

6.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92MCE)
7.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91MCE)
8.完成并配平化学方程式(在空格内填入系数或化合物的分子式)。

9.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将系数填在括号内。

[ ]Cu2S+[ ]HNO3=[ ]Cu(NO3)2+[ ]NO+[ ]H2SO4+[ ]H2O
10.(1)配平以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当KMnO4消耗0.05 mol时,产生的CO2的体积为L(标准状况)。

(2)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份之一是丁烷,当10 k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二氧化
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105 kJ,试写出丁烷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1 mol液态水气化时需要吸收44 kJ热量,则1 mol丁烷完全燃烧
产生气态水时放出的热为kJ。

11、(06天津理综)(14分)2gCu2S和CuS的混合物在酸性溶液中用400mL0.075mol/LKMnO4溶液处理,发生反应如下:
8MnO4-+5Cu2S+44H+==10Cu2++5SO2+8Mn2++22H2O
6MnO4-+5CuS+28H+==5Cu2++5SO2+6Mn2++14H2O反应后煮沸溶液,赶尽SO2,剩余的KMnO4恰好与350mL0.1mol/L(NH4)2Fe(SO4)2溶液完全反应。

(1)配平KMnO4与(NH4)2Fe(SO4)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nO-+Fe2++H+=Mn2++Fe3++H2O
(2)KMnO4溶液与混合物反应后,剩余KMnO4的物质的量为mol。

(3)欲配制500mL0.1mol/LFe2+溶液,需称取(NH4)2Fe(SO4)2·6H2O(M=392g/mol)的质量为g。

答案:
1、答.(1)①、④
(2)Cr(OH)3
(3)1 6 14 2 2 6 3;7H2O
2、答.(1)2,4,2,2,1,2 ;H2O
(2)②(3) 0.2 (4) 2.63
3.(1)+1 (2)CuI;0.5 (3)2,5—2,1
4、答.(1)碳或(C)
(3)35.5
5、答(1)2 5-3 2 1 1;电子转移方向、总

被氧化生成H+(2)开始阶段,由于HSO-2
3
和SO-2
,酸性增强,反应速率增大
4
6.3—3,2,16,2
7. 3,4,18—3,4,8
8. 2,5,3—2,1,5,3 9. 3,22—6,10,3,8
10. (1) 5,2,3—10,1,2,8; 5.6
(2) C 4H 10(g )+2
16O 2(g ) → 4CO 2(g )+5H 2O (l )+2900 kJ
或 2C 4H 10(g )+13O 2(g ) → 8CO 2(g )+10H 2O (l )+5800 kJ ; 26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