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常用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配平方法1、配平的基本方法(化合价起落法)化合价起落法的基本步骤为:“一标、二等、三定、四平、五查” 。
“一标”指的是标出反响中发生氧化和复原反响的元素的化合价,注明每种物质中高升或降低的总价数。
“二等”指的是化合价起落总数相等,即为两个互质(非互质的应约分)的数交错相乘。
“三定”指的是用追踪法确立氧化产物、复原产物化学式前的系数。
“四平”指的是经过察看法配平其余各物质化学式前的系数。
“五查”指的是在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响中可经过核对反响式左右两边氧原子总数能否相等进行复核 (离子反响还应检查电荷数能否相等 ),如相等则方程式已配平,最后将方程式中“——”改为“ =”。
3Cu+8HNO 3 =3Cu(NO 3)2+2NO ↑ +4H2O 2、配平的基本技巧 (特别方法 )①奇数配偶法:此法合用于简单的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配平,其步骤为“一看、二找、三配、四平、五查” ( 内容略 )。
如:2P+3Cl 2=2PCl 3②逆向配平法:关于歧化反响方程式的配平可用化合价起落法在反响式右侧进行配平。
如:④均匀化合价法:此法合用于有机氧化复原方程式的配平,步骤为:先依据氢+1 价,氧 - 2价来确立碳原子均匀化合价,再用化合价起落法配平。
如:⑤离子方程式配平法:此法合用于较复杂的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配平。
如:FeS2+CuSO4+H2 O—— FeSO4 +Cu2S+H2SO4中元素化合价变化盘根错节,给配平带来了麻烦,若将其改写为离子方程式,化合价变化状况就清楚了,即:而后,将离子方程式改写为化学方程式。
即:5FeS2+14CuSO4+12H 2O=5FeSO4+7Cu2 S+12H2SO4⑥零价配平法:关于象 Fe3C 的复杂化合物,可假设 Fe、C 均为零价,而后用化合价起落法配平。
如:3、化合价法配平有机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第一规定有机物中 H 为 +1价, O 为 -2 价,并以此确立碳元素的均匀化合价。
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的方法

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合价升降法、奇数偶配法、整体配平法、零价法和平均化合价法等。
1. 化合价升降法:通过分析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化合价升高的总和等于化合价降低的总和。
2. 奇数偶配法:适用于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单质参与的反应,通常先配平单质一侧的元素,再根据需要调整其他物质的系数。
3. 整体配平法:当反应中某一侧的化合物比较复杂时,可以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先配平简单的一侧,然后再配平整体。
4. 零价法:特别适用于含有单质的反应,将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看作是从零开始变化,从而简化配平过程。
5. 平均化合价法:在处理变价元素的平均化合价时,可以先计算出变价元素的平均化合价,然后根据平均化合价来配平方程式。
6. 待定系数法:基于原子个数守恒的原则,设定某些反应物的系数为未知数,然后通过解方程组来确定这些未知数的值。
7. 1·x法:这是一种较为现代的配平方法,通过设置一个未知数x,然后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来求解x的值,最终得到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
8. 原电池配平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电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通过考虑电极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来配平方程式。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氧化还原反应选择合适的配平方法。
有时候,
一个反应可能需要使用多种方法结合来完成配平。
此外,配平时还应遵循原子守恒的原则,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量相同。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有变化的一类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三大基本反应之一。
1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步骤1、一般方法:从左向右配.
2、步骤:标变价、找变化、求总数、配系数.即
⑴标出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始态和终态;
⑵始态终态变化的总价数= 变化×系数
注:假设以上变化均以正价表示,其中(b-a)×(d-c) 为最小公倍数.
⑶将上的系数,分别填在还原剂和氧化剂化学式的前面作为系数;
⑷用观察法配平其它元素;
⑸检查配平后的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离子方程式还要看是否符合电荷守恒)
例1、C + HNO3(浓)- NO2 + CO2 + H2O
分析:⑴标变价
C(0) + HN(+5)O3(浓)- N(+4)O2 + C(+4)O2 + H2O
⑵找变化
始态终态变化的总价数= 变化×系数
⑶求总数
1 × 4 = 4
⑷配系数。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化合价升降法、离子-电子法、待定系数法等;配平技巧有:零价配平法、平均标价法、化整为零法、整体分析法等等。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味到:只要掌握一般的标价原则,确定好配平方向,从而灵活运用好“化合价升降法“这一基本方法,便能解决中学化学中绝大多数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问题。
为使同学们快速灵活地运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本文介绍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1.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变价元素的化合价(注:有机物中,H为+1价,O为-2价,C 的化合价由物质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来确定。
)2.确定配平方向:氧化剂、还原剂不属于同一种物质,正向配平,即从氧化剂、还原剂着手;氧化剂、还原剂属于同一种物质,逆向配平,即从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着手。
(注:从哪边配平,以哪边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为准来表示价态变化。
)3.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从而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用观察法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
5.检查是否符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和电子守恒。
二、常见三种形式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一般化学方程式的配平+1 -2 +5 +2 +2 +6例:Cu2S+HNO3─Cu(NO3)2+NO↑+H2SO4+H2O【分析】从化合价的变化可知,Cu2S为还原剂,HNO3为氧化剂,氧化剂、还原剂不属于同一种物质,应正向配平,以正向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为准来表示价态变化。
Cu2S 中两个+1价的Cu变为两个+2价的Cu化合价升高了2,一个-2价的S变为一个+6价的S化合价升高了8,共升高了10;而在HNO3中,一个+5价的N变为+2价的N化合价降低了3。
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则Cu2S的系数为3,HNO3的系数为10。
这一过程可直观的表示为(“↑“表示化合价的升高,“↓“表示化合价的降低,对应“ד前的数值;“ד后的数值表示含变价元素物质的系数。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化学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态发生改变,通常涉及氧元素的转移。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化学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反应的本质,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其实就是通过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种原子的个数,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质量相等,以维持反应的质量守恒。
在配平方程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反应中各元素的原子数、化合价等信息,来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反应以最简洁整齐的形式呈现出来。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几种,常用的有试错法、半反应法和代数法。
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这几种配平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应用场景。
一、试错法试错法是配平反应方程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的具体步骤是:首先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数和化合价;然后从中选择一个元素,先为其配平;调整这个元素所在的物质的配平系数,同时注意其它元素的变化;逐步配平其它元素,逐步修正;最终得出配平的反应方程式。
对于以下反应:Fe + H2O -> Fe3O4 + H2首先可以列出各元素的原子数和化合价:Fe: 1O: 1H: 2在试错法配平反应方程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先配平氧元素。
经过多次调整和试错,最终得到配平后的反应方程式如下:3Fe + 4H2O -> Fe3O4 + 4H2二、半反应法半反应法是用来配平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的两个半反应的方法。
它的步骤是:首先写出反应中发生的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方程式;然后分别配平两个半反应,使得其中原子数和电荷数相等;最后将两个配平的半反应合并,得到配平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首先写出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方程式:氧化半反应:Cr2O7^2- -> Cr^3+还原半反应:H2O2 -> O2在半反应法配平反应方程式的过程中,对于氧化半反应我们可以先将Cr2O7^2-配平为Cr^3+,然后根据电荷数的改变来配平电子个数;对于还原半反应,我们可以先将H2O2配平为O2,同样根据电子数目的变化来配平电子个数。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化学反应。
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往往需要进行方程式的配平,即保证反应前后所涉及的原子数量不变,以维持物质守恒定律的成立。
本文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化学知识。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常规配平法常规配平法是最基本的配平方法,通过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原子的系数,使得反应前后所涉及的原子数量相等。
例如对于下面的反应方程式:Fe + H2O -> Fe3O4 + H2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各个原子的系数,使得所涉及的原子数量相等:2. 氧化数法我们可以先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个原子的氧化数:H3PO4: H(+1) P(+5) O(-2) NaOH: Na(+1) P(+5) O(-2)然后根据氧化数的变化来调整反应方程式:3. 半电子方程法半电子方程法是一种更加精确的配平方法,它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分别考虑,然后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反应方程式。
该方法首先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中涉及的物质写成半电子方程式,然后根据电子的转移量来调整这两个半反应的数量,最终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应方程式。
以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为例:氧化反应:2H2 + O2 -> 2H2O 还原反应:2H2O -> 2H2 + O2首先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写成半电子方程式:然后根据电子的转移量来调整这两个半反应的数量:最终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应方程式:这样就完成了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种配平技巧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种配平技巧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类型之一,其在工业和生活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氧化态发生变化,同时伴随着电子的转移。
配平是指使化学方程式中的原子数量平衡的过程。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技巧:1.半反应方法:半反应方法是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基本方法之一、在这种方法中,将反应方程式分解为两个半反应方程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失去电子),一个是还原反应(获得电子)。
首先,识别氧化物和还原物,并确定它们的氧化态变化。
然后,将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原子数量进行配平,在配平的过程中注意电荷平衡。
最后,将两个半反应方程式相加,并取消掉相同的物质。
这种方法可以简化配平的过程。
2.氧化数法:氧化数法是通过氧化数的变化来配平反应方程式。
氧化数是指原子或离子的电荷状态。
首先,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各个元素的氧化数,并计算其变化量。
然后,根据氧化数的变化量,进行配平。
这个方法比较繁琐,但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反应。
3.变分法:变分法是配平反应方程式的一种简化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通过变换物质的系数来配平反应方程式。
首先,选择一个物质的系数作为参考,通常选择较复杂的物质或含有多个原子的物质。
然后,通过改变其他物质的系数,使参考物质的原子数量平衡,并使其它物质的原子数量逐渐接近平衡。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需要一定的技巧。
4.电子法:电子法是一种直接配平电子转移反应的方法。
首先,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氧化态变化,并计算电子转移的数量。
然后,使反应物的电子接受物与生成物的电子提供物得到平衡。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电子的数量和电荷平衡。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直接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技巧可以根据具体的反应类型选择和结合使用。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反应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掌握合适的配平技巧可以使配平过程更加简单和高效。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项基本技能。
其配平原则就是反应中还原剂化合剂升高总数(失去电子总数)和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得到电子总数)相等,但前提是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必相等,即前提是原子先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主要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两大类。
下面结合实例阐释氧化-还原反应的常用配平方法。
一、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一)、分数配平法特征是: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万能配平法”,即先将化学方程式中“单质外”元素原子配平,最后再添加适当分数配平“单质”元素原子。
例1(单质在方程式左侧):FeS2+O2 -- Fe2O3+SO2(单质O2在方程式左侧)简析:(1)观察配平“单质外”元素原子——Fe、S:2FeS2+O2—→Fe2O3+4SO2;(2)配平“单质”元素原子O——O2位置在方程式左侧,可根据右侧O的原子总数来确定O2的计量数为11/2:2FeS2+11/2O2→Fe2O3+4SO2;(3)分数系数化整并标。
4FeS2+11O22Fe2O3+8SO2例2(单质在方程式右侧):KMnO4+HCl—→KCl+MnCl2+Cl2+H2O简析:(1)观察配平“单质外”元素原子——K、Mn、H、O:KMnO4+8HCl—→KCl+MnCl2+Cl2+4H2O ;(2)配平“单质”元素原子Cl——Cl2位置在方程式右侧,可根据左侧Cl的原子总数来确定Cl2的计量数为5/2(此时KCl、MnCl2认为已配平):KMnO4+8HCl—→KCl+MnCl2+5/2Cl2+4H2O ;(3)分数系数化整并标注: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当然,针对氧化剂或还原剂中的某元素发生歧化的反应也有限度,如8Cu Fe S2+21O2=8Cu+4FeO+2Fe2O3+16SO2;但对CuFeS2+O2——CuO + Fe2O3+ SO2则可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
一、配平原则
⒈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即质量守恒。
⒉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即电子守恒。
⒊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总数值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值相等。
二、配平步骤
⒈标变价: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⒉列变化:列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值。
⒊求总数:使化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⒋配系数:用观察的方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⒌查守恒:检查方程式两边是否“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三、配平方法
1. 逆配法:部分氧化还原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等宜选用此种方法配平,即先从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开始配平。
例1. (1)
解析:
首先确定CrCl
3和Cl
2
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2和3,然后根据反应前后各种原
子个数相等配平得:
2. 零价法:对于不易确定元素化合价的物质(如铁、砷、碳等组成的化合物)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把组成该物质的各元素化合价看作零价,然后计算出各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值,并使升降值相等。
例2.
解析:
首先确定Fe
3C和NO
2
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1和13,然后根据反应前后各种原
子个数相等配平得:
3. 待定系数法:一般设组成元素较多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设为a、b、c……,根据原子个数守恒列等式求解,若化学计量数为分数,应化为整数。
此法适用于一切氧化还原反应,主要用于变价元素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复杂氧化还原反应。
例3.
解析:设CuSO
4的化学计量数为1、FeS
2
的化学计量数为a、H
2
O的化学计量
数为b,根据Cu、Fe、H的原子个数守恒,则Cu
2S、FeSO
4
、H
2
SO
4
的化学计量数
分别为、a、b,再根据S、O的原子个数守恒得:
解得
配平得:
4.平均标价法:当同一反应物中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出现两次且价态不同时,可将它们同等对待,即假定它们的化合价相同,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予以平均标价,若方程式出现双原子分子时,有关原子个数要扩大2倍。
例4. NH4NO3-HNO3 +N2+ H2O
分析:NH4NO3中N的平均化合价为+1价,元素化合价升降关系为:NH4NO3→HNO3:+1→+5 升4×1价
NH4NO3→N2: +1→0 降1×2价
得 5NH4NO3= 2HNO3 + 4N2+ 9H2O
5. 整体标价法:当化合物中某一元素有多个(或为不定数)时,可将它作为整体,计算其整体的化合价。
例5.
解析:
首先确定CaS
x 和CaS
2
O
3
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2和1,然后根据反应前后各种
原子个数相等配平得:
6. 缺项配平法:此类反应可先配平含变价元素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缺项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计量数。
缺项物质一般为酸、碱、水,
常见的有H
2SO
4
、HCl、KOH、NaOH、H
2
O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