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技巧和经典习题详解
化学方程式配平经典练习题整理、含答案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一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知识:1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先配奇数大):(1) P + O2 P2O5 (2) C + O2CO(3) Al + O2Al2O3 (4)Fe + O2Fe3O4(5) Mg + O2MgO (6) H2O2MnO2 H2O + O2↑(7) H2O H2↑+ O2↑(8) H2+ O2H2O2观察法:先金属后原子团(1)CuSO4 +NaOH —Na2SO4 + Cu(OH)2(2)Mg + HCl —MgCl2+ H2↑(3)Fe2O3 + H2SO4Fe2(SO4)3+ H2O(4)Al + H2SO4 —Al2(SO4)3+ H2↑(5)Fe(OH)3 + H2SO4Fe2(SO4)3+ H2O(6)Al2(SO4)3 +NaOH —Na2SO4 + Al(OH)33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1)KMnO4—K2MnO4+ MnO2+ O2↑(2)Al + CuSO4 —Al2(SO4)3 + Cu(3)Zn + HCl —ZnCl2 + H2↑(4)Al2O3 + H2SO4Al2(SO4)3 + H2O(5)Fe2(SO4)3+NaOH —Na2SO4+ Fe(OH)3(6)Fe(OH)3+ H2SO4Fe2(SO4)3+ H2O(7)CH4+ O2点燃CO2 + H2O(8) C + CO2高温CO(9)NH3+ O2催化剂NO + H2O(10) CO + Fe2O3高温Fe + CO2二练习1 在X + 2O2===CO2 + 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 COB CH4C CH3OHD C2H42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式为:X + 3 O2=== 2CO2 + 3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 C2H4B C2H4OC C2H6D C2H6O3在4Cu + 10HNO3 = 4Cu(NO3)3 + X + 5H2O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A NOB NO2C N2OD N2O34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2 = 2 AB3,则X的化学式是:A AB2B A2B2C AB3D A2B35某化合物R在空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R化学式叙述正确的是:A R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C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R不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但一定不含有氧元素6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4.4克CO2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6.4克,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A 一定含有C H元素,不含O元素B 一定含有C H 元素,可能有O元素C 一定含有C H O三种元素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7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过程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之比是:A 1 :1B 2 :1C 2 :32D 4 :328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中考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大总结

中考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大总结!1.零价法用法:无法用常规方法确定化合价的物质中各元素均为零价,然后计算出各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值,并使元素化合价升降值相等,最后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例1】试配平Fe3C + HNO3-Fe(NO3)3 + NO2 + CO2+ H2O。
分析:复杂物质Fe3C按常规化合价分析无法确定其中Fe和C的具体化合价,此时可令组成该物质的各元素化合价均为零价,再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
Fe3C → Fe(NO3)3和CO2整体升高13价,HNO3→ NO2下降13价(除了Fe、C以外,只有N变价)。
易得Fe3C + 22HNO3=3Fe(NO3)3 + 13NO2+ CO2 + 11H2O。
2.平均标价法用法:当同一反应物中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出现两次且价态不同时,可将它们同等对待,即假定它们的化合价相同,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予以平均标价,若方程式出现双原子分子时,有关原子个数要扩大2倍。
【例2】试配平NH4NO3-HNO3+N2+H2O。
分析:NH4NO3中N的平均化合价为+1价,元素化合价升降关系为:NH4NO3→ HNO3:+1→+5升4×1价NH4NO3→ N2:+1→0 降1×2价易得5NH4NO3=2HNO3 + 4N2 + 9H2O3.整体标价法用法:当某一元素的原子或原子团(多见于有机反应配平)在某化合物中有数个时,可将它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予以整体标价。
例3:试配平S+Ca(OH)2-CaSx+CaS2O3+H2O分析:NH4NO3中N的平均化合价为+1价(NH4中-3价,NO3中+5价),元素化合价升降关系为:NH4NO3→HNO3:+1→+5升4×1价NH4NO3→N2:+1→0 降2×2价易得2(x+1)S + 3Ca(OH)2=2CaSx + CaS2O3 + 3H2O4.逆向配平法若氧化剂(或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只有部分改变,配平宜从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开始,即先考虑生成物,逆向配平;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宜从生成物开始配平,即逆向配平。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及技巧

【导语】化学⽅程式配平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是⾮常重要的,整理了以下化学⽅程式配平技巧。
化学⽅程式配平技巧——观察法 观察法适⽤于简单的氧化-还原⽅程式配平。
配平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个数变化,找出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个数相等。
例1:fe3o4+co→fe+co2 分析:找出关键元素氧,观察到每⼀分⼦fe3o4反应⽣成铁,⾄少需4个氧原⼦,故此4个氧原⼦必与co反应⾄少⽣成4个co2分⼦。
解:fe3o4+4co→3fe+4co2 有的氧化-还原⽅程看似复杂,也可根据原⼦数和守恒的思想利⽤观察法配平。
例2:p4+p2i4+h2o→ph4i+h3po4 分析:经观察,由出现次数少的元素原⼦数先配平。
再依次按元素原⼦守恒依次配平出现次数较多元素。
解:第⼀步,按氧出现次数少先配平使守恒 p4+p2i4+4h2o→ph4i+h3po4 第⼆步:使氢守恒,但仍维持氧守恒 p4+p2i4+4h2o→5ph4i+h3po4 第三步:使碘守恒,但仍保持以前调平的o、h p4+5/16p2i4+4h2o→5/4ph4i+h3po4 第四步:使磷元素守恒 13/32p4+5/16p2i4+4h2o→5/4ph4i+h3po4 去分母得:13p4+10p2i4+128h2o=40ph4i+32h3po4 化学⽅程式配平技巧——最⼩公倍数法 最⼩公倍数法也是⼀种较常⽤的⽅法。
配平关键是找出前后出现“个数”最多的原⼦,并求出它们的最⼩公倍数。
例3:al+fe3o4→al2o3+fe 分析:出现个数最多的原⼦是氧。
它们反应前后最⼩公倍数为“3′4”,由此把fe3o4系数乘以3,al2o3系数乘以4,最后配平其它原⼦个数。
解:8al+3fe3o4=?4al2o3+9fe 化学⽅程式配平技巧——奇数偶配法 奇数法配平关键是找出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并使其单(奇)数变双(偶)数,最后配平其它原⼦的个数。
例4:fes2+o2→fe2o3+so2 分析:由反应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原⼦,是具有单数氧原⼦的fes2变双(即乘2),然后配平其它原⼦个数。
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及练习题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本法也是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惯用的方法,通经常使用于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或者作为配平复杂反应的辅助方主。
运用此法一般可按下述步调去进行:1.首先,找出反应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其次,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系数。
3.然后,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推导并求出它化学式的系数,直至将方程式配平为止。
4.最后,验证反应式。
配平是否正确。
[例1] 试配平磁铁矿(Fe3O4)与铝粉共燃的反应方程 Fe3O4十Al——Fe十Al2O3 (1)该反应氧原子数较多且在两边只出现一次,故先求出两边氧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4×3=12。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要使反应式左右两边的氧原子数相等,Fe3O4的系数必须为3(12/4),AI2O3的系数必须为4(12/3)即:3Fe3O4十A1——Fe十4A12O3(3)再配Fe和AL原子。
由已配得的3Fe3O4和4Al2O3可知,Fe 和Al的系数分别为9和8时,左右两边的Fe和Al的原子数才相等,故有:3Fe3O4+8Al——9Fe+4Al2O3 (4)最后检验,得完整的化学方程式为:3Fe3O4+8A======9Fe+4Al2O3用奇数配偶数法去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原理是:一、两个奇数或两个偶数之和为偶数;奇数与偶数之和则为奇数——简称加法则。
奇数与偶数或两个偶数之积为偶数;两个奇数之积则仍为奇数——简称乘法则。
二、依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其配平方法可按以下步调进行:1.找出化学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且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式左右两边有奇数也有偶数;2.选定含该元素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作为配乎起点,选配适当系数,使之偶数化;3.由已推得的系数,来确定其它物质的系数。
最后,验证方程式是否正确:[例1] 配平FeS2十O2——Fe2O3十SO2 [分析] (1)从反应方程式可知,氧元素在两边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其原子个数在两边有奇数亦有偶数。
万能化学方程式配平法(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化学方程式配平练习

万能化学方程式配平法(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化学方程式配平练习万能化学方程式配平法(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要熟练掌握此配平方法必须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知道质量守恒定律过后,我们分三步来学习此配平方法。
一、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理解为: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组成反应物的元素种类与组成生成物的元素种类守恒;例:C+O 2=CO 2 的反应中,反应前反应物中有C 和O 元素,则反应后生成物中也一定含有C 和O 元素,不会无故地有哪种元素增加或减少。
3、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即反应前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等于反应后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例:在 2NaOH + H 2SO 4 == Na 2SO 4 + 2H 2O 的反应中反应前O 原子有 6个,反应后O 原子也有 6个。
二、充分理解式子中数学的含义1、在2H 2O 中有2×2=4个H ,有2×1=2个O ;2、在5Na 2(OH )2 中有2×5=10个H ,有2×5=10个O ,有2×5=10个Na ;3、在a CuSO 4 中有4×a=4a 个O ,有1×a=a 个S ,有1×a=a 个Cu ;4、在4NH 4ON 3 中有1×4+3×4=16个N ,有1×4=4个O ,有4×4=16个H ;式子中的数学含义要熟练掌握三、配平步骤(一)、分别在各化学式前写上a,b,c,d …..等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为例a P +b O 2=c P 2O 5 (蓝色字母是我们在各化学式前标的字母不是化学式中的字母,相当于该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出方程式(组成反应物中有多少种元素就写多少个方程)根据P 元素:a=2c ①(反应前P 原子个数等于反应后P 原子个数)根据O 元素:2b=5c ②(反应前O 原子个数等于反应后O 原子个数)令c=1,代入①、②式求得 a=2, b=25因为化学计量数都是整数,此时我们只要将各化学计量数乘以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即可(是整数的可以认为分母为1)即a=2×2=4 b=25×2=5 c=1×2=2 到这可以将a,b,c 的值代入原来的方程式就可以了,即4P + 5O 2= 2P 2O 5注意:可以令当中的任意一个字母值等于1(一般令哪个字母的值等于1计算方便则令那个字母为的士等于1),如果计算出的所有值都是整数则直接代入即可,如果计算出的结果中有一个是分数(切记不要算成小数),则需要把各值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每个值都是整数后再代入方程式中。
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例题+讲解+习题)

• • • • •
练一练 1、 CO + Fe2O3 —— Fe + CO2 2、 C + Fe2O3—— Fe + CO2 3、 CO + Fe3O4 —— Fe + CO2 4、 C + Fe3O4—— Fe + CO2
• • • •
英文字母表示数, 质电守恒方程组。 某项为一解方程, 若有分数去分母。
• 将A、B、C、D、E的数值代入反应方程式①得: • 1/4Cu+HNO3(浓) —— 1/4Cu(NO3)2+ 1/2NO2↑+1/2H2O……② • 说明:在实际配平过程中,到底该令那一项为 “1”,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解方程组简 便为准。一般是令分子式比较复杂的一项的系 数为“1”。 • 4、若有分数去分母:意思是说该法的第四步 是将第三部解方程组得到的方程组的解代入化 学反应方程式中,若有的系数是分数,则要在 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 数。从而各分母被去掉,使分数变为整数。 • 根据诗意的要求将方程②两边同乘以4得: • Cu+4HNO3(浓) = Cu(NO3)2+2NO2↑+ 2H2O
万能配平法
• 该方法的优点是:该法名副其实——万能!用 它可以配平任何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如果你把这种方法熟练掌握了,那么你就可以 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我不会配平。”;该法的弱点是:对于反应物 和生成物比较多的化学方程式,用该法则配平 速度受到影响。
• 1、英文字母表示数:“数”指需要配平 的分子系数。这句的意思是说万能配平法 的第一步是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式前的 系数。 • 举例:请用万能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 Cu+HNO3(浓) —— Cu(NO3)2+NO2↑ +H2O • 根据诗意的要求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前 的系数,于是得到如下反应方程式:
(完整版)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及练习题.docx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本法也是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惯用的方法,通常用于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或者作为配平复杂反应的辅助方主。
运用此法一般可按下述步骤去进行:1.首先,找出反应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其次,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系数。
3.然后,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推导并求出它化学式的系数,直至将方程式配平为止。
4.最后,验证反应式。
配平是否正确。
[ 例 1] 试配平磁铁矿 (Fe3O4)与铝粉共燃的反应方程Fe3 O4十 Al —— Fe 十 Al 2O3(1)该反应氧原子数较多且在两边只出现一次,故先求出两边氧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4×3= 12。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要使反应式左右两边的氧原子数相等,Fe3O4的系数必须为 3(12/ 4), AI 2O 3的系数必须为 4(12/3)即: 3Fe3O4十 A1 —— Fe 十 4A1 2O 3( 3)再配 Fe 和 AL 原子。
由已配得的3Fe3O4和 4Al 2O 3可知, Fe 和 Al 的系数分别为9 和8 时,左右两边的 Fe 和 Al 的原子数才相等,故有:3Fe3O4+8Al —— 9Fe+4Al2O3(4) 最后检验,得完整的化学方程式为:3Fe3O4+8A======9Fe+4Al2O32、奇数配偶数法用奇数配偶数法去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原理是:一、两个奇数或两个偶数之和为偶数;奇数与偶数之和则为奇数——简称加法则。
奇数与偶数或两个偶数之积为偶数;两个奇数之积则仍为奇数——简称乘法则。
二、依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其配平方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找出化学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且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式左右两边有奇数也有偶数;2.选定含该元素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作为配乎起点,选配适当系数,使之偶数化;3.由已推得的系数,来确定其它物质的系数。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和技巧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和技巧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化学式的书写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成为学习化学的难点。
自己依据多年的从教经验总结出了以下的初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和技巧。
在化学方程式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合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这个过程叫做化学方程式配平。
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切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表现反响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化学计算供给正确的关系式、关系量。
一、最小公倍数法:1、找出在短线两边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的元素,并求出其最小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2、依据某端该元素所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系数=该端该元素原子的个数求出系数,并标出。
3、再依据已确立的系数,配齐其余系数,并检查能否配平:一般原子数较复杂的原子配起,若有氧元素,可先从氧原子开始。
例:点燃Al 2O3Fe +Fe3O4 +Al3,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12,铝原子的最小公第一步,铁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倍数是 2。
因此从氧元素开始配。
点燃Al 2O3Fe3O4 +Al Fe +12第二步, Fe3O4的系数= 12/4 =3,Al 2O3的系数 =12/3=4。
点燃Fe + 4Al O33Fe3O4 +Al2第三步,依据 Fe3O4和 Al 2O3的系数来确立 Al 和 Fe 的系数。
以下相同。
二、奇数配偶法:1、先找出短线两头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2、看该元素在短线两边的原子数能否有一奇一偶的一对,假若有,就以这类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将该元素原子数是奇数的化学式前先配上2。
3、由已经确立的物质的化学式的系数去决定其余化学式的系数。
例:第一步,找出短线两头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氧元素。
第二步,找出该氧元素在短线两边的原子数一奇一偶的一对并在该氧元素原子数是奇数的化学式前先配上 2第三步,由已经确立的物质的化学式的系数去决定其余化学式的系数。
以下相同。
三、察看法:1、以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生成物作为起点,去推求各相关反响物的系数和生成物的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的八种方法【摘要】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反应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同一方程可用不同方法,要熟能生巧,就要多加练习。
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法1 有机物反应,先看H右下角的数字,而无机物先看O的数字,一般是奇数的配2,假如不够可以翻倍2 碳氢化合物的燃烧,先看H、C,再看O,它的生成物一般为水和二氧化碳3 配平的系数如果有公约数要约分为最简数4 电荷平衡,对离子方程式在离子方程式中,除了难溶物质、气体、水外,其它的都写成离子形式,SO,(1)让方程两端的电荷相等(2)观察法去配平水、气体5 还有一些不用配平,注意先计算再看是否需要配平【关键词】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计算的前提,而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的关键是配平。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对即在根据化学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又要配平,还要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往往顾此失彼。
为了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技能,现就常见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归纳如下:一、最小公倍数法具体步骤:(1)求出每一种原子在反应前后的最小公倍数;(2)使该原子在反应前后都为所求出的最小公倍数;(3)一般先从氧原子入手,再配平其他原子。
例:配平Al + Fe3O4→Fe + Al2O3第一步:配平氧原子Al + 3Fe3O4→Fe + 4Al2O3第二步:配平铁和铝原子8Al + 3Fe3O4→9Fe + 4Al2O3第三步:配平的化学方程式:8Al + 3Fe3O4高温9Fe + 4Al2O31、Al + O2—— Al2O32、Al + Fe3O4—— Fe + Al2O33、Fe + O2—— Fe3O44、Al + MnO2—— Mn + Al2O35、N2 + H2—— NH36、Al + H2SO4 —— Al2(SO4)3 + H2二、观察法具体步骤:(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例如:Fe2O3 + CO——Fe + CO2观察:所以,1个Fe2O3应将3个“O”分别给3个CO,使其转变为3个CO2。
即Fe2O3 + 3CO——Fe + 3CO2再观察上式:左边有2个Fe(Fe2O3),所以右边Fe的系数应为2。
即Fe2O3 + 3CO 高温2Fe + 3CO2这样就得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了,注意将“—”线变成“=”号。
即Fe2O3 + 3CO == 2Fe + 3CO2例:配平H2O + Fe →Fe3O4 + H2第一步:配平氧原子4H2O + Fe →Fe3O4 + H2第二步:配平氢原子、铁原子4H2O + 3Fe →Fe3O4 + 4H2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4H2O + Fe 高温Fe3O4 + 4H21、CO + Fe2O3——Fe + CO22、C + Fe2O3——Fe + CO23、 CO + Fe 3O 4 —— Fe + CO 24、 C + Fe 3O 4—— Fe + CO 2三、奇数配偶法适用条件:方程式中所配元素的原子个数的奇数只出现一次。
具体步骤:(1)找出在化学反应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2)从原子数为单数的元素入手(一般为氧元素)。
即乘2;(3)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配平FeS 2 + O 2 → Fe 2O 3 + SO 2第一步:在Fe 2O 3前乘2 FeS 2 + O 2 → 2Fe 2O 3 + SO 2第二步:配平铁原子 4FeS 2 + O 2 → 2Fe 2O 3 + SO 2第三步:配平硫原子 4FeS 2 + O 2 → 2Fe 2O 3 + 8SO 2第四步:配平氧原子。
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 2 + 11O 2 高温 2Fe 2O 3 + 8SO 21、 FeS 2 + O 2 —— Fe 2O 3 + SO 22、 C 2H 2 + O 2—— CO 2+ H 2O3、 C + Fe 2O 3 —— Fe + CO 24、 MnO 2 + HCl —— MnCl 2 + Cl 2 + H 2O5、 Cl 2 + Ca (OH )2 —— CaCl 2 + Ca (ClO )2 + H 2O四,定一法适用条件:如大多数碳氢化合物或含碳氢氧的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以及某些分解反应。
例3. 配平:O H CO O OH H C 22252+−−→−+点燃解析:先设定OH H C 52的系数为1,再确定CO 2的系数为2,H 2O 的系数为3。
方程式右边氧原子总数为7,OH H C 52中有一个氧原子,可确定O 2的系数为3。
配得结果为O H CO O OH H C 22252223++点燃1、 C 2H 2 + O 2 —— CO 2 + H 2O2、 C 6H 6 + O 2 —— CO 2 + H 2O3、 C 22H 46 + O 2 —— CO 2 + H 2O4、 NH 3 + Cl 2 —— NH 4Cl + N 25、 As 2O 3+ Zn + HCl —— AsH 3+ ZnCl 2+ H 2O6、 C X H Y + O 2—— CO 2+ H 2O五、分数配平法此方法能配平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
具体步骤:(1)先配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2)用分数配平单质元素的原子;(3)去分母,使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为整数。
例:配平C 2H 2 + O 2 → CO 2 + H 2O第一步:配平化合物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 C 2H 2 + O 2 → 2CO 2 + H 2O第二:利用分数配平氧原子 C 2H 2 + 5/2O 2 → 2CO 2 + H 2O第三步:去分母,即全部乘2。
得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2C 2H 2 + 5O 2 点燃4CO 2 + 2H 2O六,代数法(又叫待定系数法)适用条件:反应物或生成物种类较多,配平不知从何下手的比较复杂的反应。
例4. 配平:22424O MnO MnO K KMnO ++−→−∆ 解析:可先假设4KMnO 和42MnO K 前的配平系数分别为x 和y ,再由此配平2MnO 和2O 。
即得)(424y x MnO yK xKMnO -+−→−∆①(假设) ①(假设)2MnO + 2)(O y x -②(Mn 守恒)③(O 守恒)由K 元素守恒(即等式两边K 原子数应相等)可得:y x 2=。
所以,当1=y 时,则212=⨯=x 。
再代入上述待定系数的反应方程式,即可得配平结果为224242O MnO MnO K KMnO ++∆七,0价配平法对分子中含有难以确定元素化合价的物质,可选其为配平标准,并设该分子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或在满足化合物内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前提下设为其他数值),对配平结果无影响:将红磷放在稀硝酸中加热,发生如下反应,所列方程式中还缺少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只添其一),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______P +______HNO 3+__ ______−→−______H 3PO 4+______NO ↑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能力。
属化学教学中要求掌握的内容。
知识依托: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八,万能配平法:___PbN 6+___Cr(MnO 4)2−→−___Cr 2O 3+___MnO 2+___Pb 3O 4+___NO ↑ 先设出化学方程式中某些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一般是方程式一边的化学计量数,即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通常用1,x ,y ,z 等数字和字母表示,然后根据原子个数守恒可求出x ,y ,z 等未知数,这种方法几乎对所有化学方程式都是适合的,所以叫做万能配平法。
①1 PbN 6+x Cr(MnO 4)2−→−______Cr 2O 3+______MnO 2+______Pb 3O 3+______NO ↑②先根据Cr 、Mn 、Pb 、N 原子个数守恒,得出生成物的暂定计量数:PbN 6+x Cr(MnO 4)2−→−x /2 Cr 2O 3+2x MnO 2+1/3 Pb 3O 4+6 NO ↑6 PbN 6+6x Cr(MnO 4)2−→−3x Cr 2O 3+12x MnO 2+2 Pb 3O 4+36 NO ↑再根据O 原子守恒得到下列等式,并求出x :48x =9x +24x +8+36x=44/15③15 PbN6+44 Cr(MnO4)2====22 Cr2O3+88 MnO2+5 Pb3O4+90 NO↑答案:15 44 22 88 5 90五、题型变化:1、3Cu+8HNO3 ==3Cu(NO3)2+2X↑+4 H2O,求X的化学式为。
2、R+3O2==2CO2+3H2O 求R的化学式为。
3、4K2Cr2O8==4K2CrO4+2R+3O2求R的化学式为。
4、a C3H6+b O2==c CO2+d H2O 找出a、b、c 之间的等量关系。
当化学方程式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较难确定时,通常采用0价配平法,所选配平标准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
万能配平法所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只是原子个数守恒,化合价的升降总值不一定相等,因而不一定正确,虽然中学阶段很少遇到这样的化学方程式,但在最后进行化合价升降总值是否相等的验证,还是必要的。
关键是找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种物质间的某种数量关系,常用方法有:(1)通过某种物质的分子中原子间的数量关系,确定其他两种(或多种)物质的数量关系。
(2)通过电荷守恒等方法确定其他两种(或多种)物质的数量关系。
适合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同一种物质,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也是同一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其配平技巧是将氧化还原剂(或氧化还原产物)根据需要进行合理拆分。
以上的各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互相联系起来应用的。
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配平,首先要观察其反应方程式的特点,然后再确定适当的配平方法加以配平。
一般来说,观察和配平的顺序为:有氢看氢,无氢看氧。
原子团优先配平,单质最后配平。
由上述可知,配平有法,但无定法。
对于同一个反应方程式,可能用不同的方法去配平,有时又甚至几个方法同时使用。
这就要求我们平常应多多练习,方可熟能生巧。
有关几种常用元素价态口决表: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铜汞二价最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