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三首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
初三的古诗三首

初三的古诗三首
1、《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四课《诗词三首》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四课《诗词三首》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诗词三首》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的第十四课,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介绍诗歌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三首不同类型的诗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鉴赏力,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诗歌艺术。
一、《春日》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以春天为主题,秉承了唐诗“婉约”的风格。
取材于山野自然,写景同情感融为一体,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春天的特点。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朴实,用词恰当、贴切。
通过形容春天的景象,凸显了春天的美好,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让人产生一种静谧、美好的感觉。
二、《登高》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以登高远望为主题。
取材于山峰悬崖,写景由远及近,表现了壮阔奇妙的自然景观和高山峻岭的壮观气势,使人倍感自然的魅力和气势磅礴的伟大。
这首诗的语言富有感染力、气势十足,用词精准、贴切。
不同于《春日》的温婉轻盈,全诗呈现出一种向上攀登、奔腾激扬的形象,使人产生一种壮观、振奋的感觉。
三、《静夜思》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以夜晚静谧为主题,描写了月下寂静的秋夜景象。
取材于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加上诗人个人情感的融入,让这首诗成为东方文学巨匠李白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朴实,用词准确、深刻。
通过形容夜晚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以及在享受静谧中感叹人生短暂的情感,使人产生一种淡然、超脱的感觉。
总之,《诗词三首》这节课的学习,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诗歌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同时也激发了我的文学鉴赏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用心地品读诗歌,领略其深远内涵,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功底和文学素养。
此外,在学习诗词时,除了要对诗歌本身的意境有一定的认识,还需要懂得一些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仗、隐喻等等,这些手法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春日》中“山新翠已盈”的用语运用了“翠”、“盈”一类的描写词汇,准确地表现出大地万物焕然一新的春天景象,同时也采用了“山绿”、“花红”等对仗手法加强了表达效果。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背景、注释、译文、赏析

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朝代】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创作背景】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注释】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
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太行:太行山。
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
安:哪里。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会:当。
云帆: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济:渡。
【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诗词三首》知识汇总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诗词三首》知识汇总一、行路难(其一)1.词句注释⑴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⑵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⑶箸(zhù):筷子。
⑷“闲来”二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碧,一作“坐”。
⑸“多岐路”二句: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
安,哪里。
⑹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⑺云帆: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⑻社:古二十五家为一社。
白狗:一作“白雉”。
⑼弹剑:战国时齐公子孟尝君门下食客冯谖曾屡次弹剑作歌怨己不如意。
⑽贾生:汉初洛阳贾谊,曾上书汉文帝,劝其改制兴礼,受时大臣反对。
⑾拥篲:燕昭王亲自扫路,恐灰尘飞扬,用衣袖挡帚以礼迎贤士邹衍。
折节:一作“折腰”。
⑿归去来:指隐居。
语出东晋陶渊明《归去来辞》。
⒀“有口”句:反用伯夷、叔齐典故。
《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
”《索引》:“薇,蕨也。
”按薇、蕨本二草,前人误以为一。
⒁“含光”句:言不露锋芒,随世俯仰之意。
贵无名,以无名为贵。
⒂云月:一作“明月”。
⒃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
《吴越春秋》卷五《夫差内传》:“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遂伏剑而死。
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
”又见《国语∙吴语》。
⒄陆机:西晋文学家。
《晋书∙陆机传》载:陆机因宦人诬陷而被杀害于军中,临终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⒅李斯:秦国统一六国的大功臣,任秦朝丞相,后被杀。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 诗词三首

• 开心的时候,明白什么叫做“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 悲伤的时候,明白什么叫做“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思念的时候,明白什么叫做“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第十三课 诗词三首
惠特曼曾断言: 一个民族的最高检验是自己所产生的诗歌。 叶嘉莹:诗歌让人的心灵不死。
曾经“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如今在ktv的包间里吐的一塌糊涂;
曾经“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如今只跟随导游在山中景点拍照留念; 曾经“看山看水独坐,听风听雨高眠”, 如今拿着手机就看不到身边的风景------
• 看到一树盛开的桃花,明白什么叫做“桃之夭夭, 灼灼在华”;
• 看到一场大雪,明白什么叫做“应是天仙狂醉; 乱把白云揉碎”;
明确:怀才不遇的苦闷,在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二)品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本诗各联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
首联:辛酸,愤懑 颔联:悲友,感变 颈联:新贵得意,悲叹身世 尾联:意志不衰,坚忍不拔
2、诗中引用典故的诗句是谁?作用 明确: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岁月流 逝,人事变迁。 3、"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
(一)品析《行路难》
1.李白因受奸臣的排挤被迫离开京城长安,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朋友设宴为他送别。诗中是怎样描写酒宴的?
用了什么修辞?
明确: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夸张;以乐写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 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许浑 的《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清人王夫 之在《姜斋诗话》中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
九年级上册语文14课诗词三首

九年级上册语文14课诗词1. 《使至塞上》- 作者:唐·王维- 诗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 《泊秦淮》- 作者:唐·杜牧- 诗文: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 《无题》- 作者:唐·李商隐- 诗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 《浣溪沙》- 作者:宋·晏殊- 诗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5. 《水调歌头》- 作者:宋·苏轼- 诗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 《行路难》(其一)- 作者:唐·李白- 诗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 《月夜》- 作者:唐·刘方平- 诗文: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8. 《商山早行》- 作者:唐·温庭筠- 诗文: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9. 《醉花阴》- 作者:宋·李清照- 诗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行路难》课文译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

《行路难其一》课文译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行路难其一李白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
出生在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一个商人的家庭里。
李白5岁那年,突厥人入侵碎叶,举家东迁,来到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定居。
他从小聪颖过人,不少书他看一二遍就印在脑海里。
但他贪玩,读着读着就不肯用功了。
据说有一天,他看到一个老奶奶把一根胳膊般粗的铁杵在磨石上用劲地磨,说是要把它磨成针。
李白大吃一惊:“这么粗的铁棍,何年何月才能磨成针呢?”老奶奶满怀信心地说:“只要不停地磨下去,总有一天能磨成针。
”这件事使李白悟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读书学习不也是这样吗?”从此,他刻苦读书,学问大有长进。
除向书本学习外,李白还重视向社会学习。
他一生出三峡,入湖北,游洞庭,登庐山,下扬州,走中原,访东鲁,进山西……走遍了祖国的大多数省份,寻访名胜古迹,开拓了自己的知识领域,为他的诗篇提供了书写不完的素材。
天宝元年(742),唐玄宗召见李白,并让他当了翰林供奉,专门在宫廷里写作诗文。
李白本以为他那治理天下的宏伟意愿很快可以实现,但腐败的朝政使他逐渐清醒地认识到,皇帝根本没有认真听取过他的治国策,只把他作为“帮闲”文人对待罢了。
那些达官显贵更是把他当作眼中钉,处处与他作梗。
李白极为失望,就主动要求离开朝廷,又开始了漫游和创作生涯,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万古传颂的诗篇。
李白晚年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蒙冤入狱,流放途中遇赦返回。
宝应元年(762)中秋,便一病不起,在瑟瑟寒风中,一代诗仙凄凉地离开了人间。
李白的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
像著名的组诗《古风》,批判朝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展抱负;乐府《行路难》、《梁甫吟》、《将进酒》等,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篇,以充满想象的神奇之笔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1观刈麦白居易(唐)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刘方平(唐)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温庭筠(晚唐)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咏梅陆游(宋)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晏殊(宋)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裏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苏轼(宋)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李清照(宋)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宋)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元)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诗词三首
1、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zūn)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xiū)直万钱。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高十千,玉盘里的佳肴则值万钱。
停杯投箸(z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但是我放下杯子,放下筷子,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sè)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想渡过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准备登太行山,但风雪又堆满了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闲时学太公在碧溪上钓鱼,忽然又想起伊尹梦见乘船经过了太阳的旁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qí)路,今安在。
行路难呀,行路难!岔路多啊,(现在)我的路在何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彼岸。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yǔ)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舟侧畔(pàn)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zhǎng)精神。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3、水调(diào)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quē],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qióng]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chán juān]?。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
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
我又恐怕来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自己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