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课件)

合集下载

第14课《诗词三首》课件(共2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诗词三首》课件(共2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 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只有白居易、刘禹锡 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 活气息。
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 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豪放 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 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 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 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 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 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 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3、颈联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原意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但其中包含了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 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坚
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思想感情: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 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 现了诗人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辛酸、愤懑
辛酸愤懑、坚定乐观
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
用典 悲痛、怅惘
感叹身世 比喻
展望未来
豁达、进取 富有哲理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积极、昂扬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 代而极盛于宋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3 《诗词三首》(共4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3 《诗词三首》(共42张PPT)

•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 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 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么比得上人间。 • 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 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人间有 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乐,月亮也会阴天隐藏、晴天出来,团圆残 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永久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 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
2019/7/17
1329138109@
18
课堂练习
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 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 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 实现的豪迈气概。
2019/7/17
19
课堂练习
名句积累
5.收集古诗词中表雄心壮志的句子。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酬乐答天谢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被。抛弃的人 怀怀旧念空老吟朋闻友笛赋,到乡翻似烂反柯而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枯朽的树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增长、振作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歌Biblioteka 我在巴山楚水这凄凉的地方,

九年级上语文14课《 诗词三首》优秀PPT课件

九年级上语文14课《 诗词三首》优秀PPT课件

学习引导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Leabharlann 刘禹锡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念故去旧友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
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 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 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 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重点探究
探究一:理解诗歌的内容,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
重点探究
2.这三首诗词都是作者在不如意时写下的,结合具体语句,依次分析三位作者 是如何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的。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运用夸张手法 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情绪。“停杯投箸不能 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揭 示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 舟梦日边”引用姜太公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 能像古人一样,表达了自己渴望遇到明君的愿望,渴望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 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重点探究
所以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 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进取精神。
《水调歌头》这首词反映了词人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 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在词的下 阕,词人虽然怅恨久别,埋怨月亮,“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不 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但还是很快领悟到“此事古难全”的人生哲理,进而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表达自己美好的祝愿,由此,词人积极乐观的 格调也体现出来了。

人教版九年级上《诗词三首》ppt课件(4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诗词三首》ppt课件(41页)

长风破浪 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
重点词理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珍羞 :珍美的菜肴。羞同“馐”。直:同 “值”
赏析: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
饯行。宴席十分豪华:“金樽”、“玉
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
“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
“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赏析:化用鲍照《拟行路难》“对案 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然而禀性豪 爽嗜酒如命的诗人对此美酒佳肴却“停杯 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端起酒 杯,又把酒杯推开,拿起筷子,又把筷子 掷下;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 续的动作与“金’”、“清”、“玉”、 “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极度 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 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行路难
写作背景: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 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这首诗是李白在天 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 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 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 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 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 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理 解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 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 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 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 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 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 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人教版九年级上《诗词三首》ppt课件(45页)语文课件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诗词三首》ppt课件(45页)语文课件PPT

沉船旁边有千万条船驶过,枯树前头有万木 争春。今天听你赠歌一曲,暂且借酒来振作起精 神吧。
细细体会诗歌,回答问题:
1.首联中诗人是如何抒情的?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刘禹锡没有直接倾诉自己长期遭贬的强 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 这些字句,让读者感觉到他抑制已久的愤激 心情。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冰塞黄河,大雪满山
垂钓碧溪,乘舟状日元成才路 边
状元成才路
长风破浪,挂帆济海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艰难
状元成才路
希望
坚信理想 状元成才路
积极乐观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追求状元成才路
1.用典精当。 诗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
句诗连用两个典故,诗人自比姜尚、伊尹,表达自 己渴望得到明君赏识从而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愿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自比 宗悫,可见其远大志向。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 士,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弟弟苏辙同 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他是北状元成宋才路 中期
状元成才路
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书、画等 状元成才路
方面成就都很高。其诗现存于世的约340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余首。其词引领豪放一派,豪壮雄浑,其状元成才路 诗清新雄健。著有《东坡全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kē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诗人曾贬谪

第14课《诗词三首》课件(共34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诗词三首》课件(共34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创作背景
“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
李白《行路难》共三首,选其一。
742年李白应诏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经 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后被放还乡, 此时写下了这首诗。
诗以 “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 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 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 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 的情调。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 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真 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结尾二句在沉郁中振起,诗人坚定了“长风破浪” 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抒发了诗人在政治 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自强 不息的奋斗精神。
一个“凄凉地”,一个“弃置身”把诗人长年被 贬偏远之地,虚度年华的苦闷寂寞委婉的表达出来, 表现了诗人的辛酸和悲凉的情感。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诗人借“闻笛赋”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人 已逝的伤痛。
借“烂柯人”的典故表达诗人对岁月流逝、 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句
翻译
手法
沉船旁边,有
沉舟侧畔千帆过, 千帆进发,病 病树前头万木春。 树前头,万千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其先为中山 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 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其父、 祖均为小官僚,父刘绪曾在江南为官, 刘禹锡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 很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 既聪明又勤奋,在做诗方面,曾得当时 著名诗僧皎然、灵澈的熏陶指点。

第13课《诗词三首》课件(36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诗词三首》课件(36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4
导学活动一、初读,把握诗歌大意
5
活动步骤
1.诵读诗歌《行路难》。 2.理解诗意。
在预习基础上,小组内交流个人学习 中存在的困惑,理解诗意。准备展示。
6
导学活动二、诵读,体会诗人情感
7
活动步骤
请同学自读诗歌,找出诗中咏叹行路艰 难的诗句。并作品析,说说你读出诗人 怎样的内心情感。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个人思考。小组合作完 善,准备展示。
16
直抒胸臆 “凄凉地”,“弃置身” 被贬 职离京多年,内心悲凉。
“长精神” 振奋精神 颔联用典 抒写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 后物是人非的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颈联名句 生动的景物画面,表现出面向 未来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结合背景 诗人被贬官在外多年,当时被 召回京,内心还有不平之气,既回顾过去 又有对未来的希望。
34
优秀经典的诗文带给我们美的享 受,也带来精神的洗礼。一起来 听王菲演唱的“千里共婵娟”, 在优美的乐声中再次体会词文所 表达的情怀。
35
感谢倾听!
36
2.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情景交融 的意境,品味作者丰富的情感。
3.理解作者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 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1
“月是故乡明”, “明月别枝鹊”, “月到中秋分外明”, “海上明月共潮生”。
22
导学活动一、诵读诗歌,理解诗意
23
活动步骤
读诗歌,正音。 读诗歌,解意。 读诗歌,有情味。
30
导学活动三头 明 月几时有》,读出 了怎样的苏轼?
32
贬官杭州:我 故乡本无无此家好更湖安山往。, 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课件 (共5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课件 (共54张PPT)

拔剑四顾心茫然。 箸:筷子。
茫然:若有所失的样子。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③ 忽复乘舟梦日边。④
塞:(sè)堵塞。
太行:太行山,在现在山西、河 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③: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到 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 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④: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 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感知文章
听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课课文文解注析释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13.诗词三首
行路难
李白
课前导入
说到唐诗,我们不能不提起 李白;而当我们说到李白时,就 常常不自觉地将他和他的诗与酒 联系在一起。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 赞叹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 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 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杜甫 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描述 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 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诗”则专指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专指与散文相对的韵文形式。诗的题材繁多,一
般分为古体诗和新体诗,如四言、五言、七言、
五律、七律、乐府等。诗的创作一般要求押韵,
对仗,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要求。
题目解读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乐府”
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乐府诗是一 种古体诗。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 苦的处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第13课 诗词三首
一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 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 习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 的内涵呢?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四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这三首诗词,作者都是一生坎坷,官运不通,可以说 是一个政治上非常失意的人 ,但他们都能从苦闷的悲 观中走出来,到了豁达乐观的人生境界。从失意矛盾 中走向胸怀坦荡的达观的文人留给后人的温暖与美好, 慰藉着千年来普天下不得意与离恨的人,超脱的灵魂 装着美好的东西就会永世活着。三首诗词都体现了诗 人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
三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一)品析《行路难》
1.李白因受奸臣的排挤被迫离开京城长安,朋友设宴为 他送别。诗中是怎样描写酒宴的?用了什么修辞?
明确: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夸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面对美酒佳肴,豪爽纵酒的李白是怎样做的? 心 情如何? 从哪些动词可以看出? 明确: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极度苦闷、抑郁。
停、投、拔、顾
3、诗中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是实写吗? 明确:不是,是想像、是虚写 。
4、李白在仕途受阻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运用 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明确: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抒情
5、我们知道“文以载道、文以载情”,诗歌也是 如此,谁能说说这首《行路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
(三)品析《水调歌头》
1、读课文,小组交流,这首词的上、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请 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
望月
思乡
2、望月乃写景,思圆乃抒情。齐吟上阙: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明月、青天、酒、“我”、风、清影(实 写);宫阙、琼楼玉宇(虚写)。
3、月圆中秋之时,作者把酒临风,形单影只,想到月亮上 嫦娥居住的宫阙、琼楼玉宇,虽高虽豪华,却同样是孤身 一人,独怆然而涕下,此情此景与作者“我”是何等相似 啊!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二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行路难》作者简介及背景链接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
《行路难》即作于被迫离开长安时,感叹人生 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李白少有大志,胸怀着“济 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 。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 供奉翰林。因为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不容于 朝。天宝三年,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 ,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 了此篇《行路难》。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课堂用语辑录(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明确:一方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另一方面表 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坚定信念的积极乐观态度。
(二)品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本诗各联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
首联:表现辛酸,愤懑不平 颔联:悲悼旧友,感叹变迁 颈联:新贵得意,悲叹身世 尾联:意志不衰,坚忍不拔
赏析名句:沉舟侧畔千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对提问思考学生激励性语言(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精彩课堂用语(听说读问写)(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简介及背景链接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 画家,四川眉山人。他在诗、词、文、画等方面均 有很深的造诣。他既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又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 辙并称“三苏”。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 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 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 写下了这首名篇。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简介及背景链接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 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 之称。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 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 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 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拓展延伸
阅读方法小结
(1)与文本对话:感知内容,品味语言。 (2)与作者对话:展开想象,领会情感。 (3)与环境对话:拓宽视野,加深体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 长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