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复习(物理课件)(5)

合集下载

光学复习(物理课件)

光学复习(物理课件)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光 学 复 习(一)
——光的反射和折射
中考复习教学目标
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a) 举例说明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a) 描述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a) 辨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a)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a) 能使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解释简单
的现象(b)
四年来新疆中考光学所占分值
9 8 7 6 5 4 3 2 1 0
2003
2004
2005
2006
光学
1、光源 A、电影屏幕
光的传播
B、正在播放的电视机
2、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3、能举出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例子吗?
4、光的传播一定需质要介质吗?声的传播呢?
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N
A
B
ir
A 空气
O 水
B
概念 定律
应用实例 平面镜 球面镜
筷子变弯 捕鱼
光的两种反射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光 路 图
相同点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区 别 只能从某些方向看到物体 从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物体
试试你的能力
1.平面镜放在有光照的幕布上,哪一个 相对更亮些?
2.如果没有光的反射,我们能看见物体吗? 能够设计一种方式使你成为“隐形人”吗?
3.站在湖边俯视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船 儿在水面漂浮,鸟儿在水中飞翔,鱼儿在白 云中穿游,清山倒立在水中。其中看到景物 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C )
A.船儿 B.鸟儿 C.鱼儿 D.青山
光的反射和折射
N
A
C
空气 O

B N’
水中的筷子为什么弯折了?

光现象复习25张PPT课件(人教版)

光现象复习25张PPT课件(人教版)
500 500
变式训练: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
例5、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作出图a中由A点发出 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线)
a A'
我来总结:本作图用了什么知识?
变式训练:如b图所示是两条反射光线,请找出光源S
,并补充光路。
S
b
S'
【专题三、实验专题】
例6、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实验: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第一步:改变入射光线
10、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可
吸取和滤掉太阳光中的大量的( B ),有效地保护地球生物地
生存.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D 紫光
11、在星光灿烂的夜晚仰望天空,会看到繁星在夜空 中闪炼,像人“眨眼睛”一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D ) A.星星的发光是断断续续的 B.被其他星体瞬间遮 挡的结果 C.星光被地球大气层反射的结果 D.星光被地球大气层折射的结果
知识梳理
1.光在____同___种__均__匀___介__质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__3_×___1_0_8_m/s,光在水中和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__小_____. 2.光年是光在__一__年______内传播的路程,它是一个_长__度_______单位
.
3.在反射现象中,_反__射__光__线_____、__入___射__光__线___和__法__线___都在同 一个平面内;反__射__光___线__和__入__射___光__线__分居法线两侧;_反__射___角____ 等于__入__射__角____.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复习目标: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并会解释一些常 见的现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会用反射定律 分析问题. 5.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是 怎样形成的.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点拨3】 找到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判 断成像性质及其应用. 规律小结: 一焦定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总倒立,虚像总 正立;(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 小. (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 实像异侧,虚像同 侧.
变式拓展3:(2019·鄂州)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 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11甲测出了 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11 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2. 投影仪是利用 凸透镜 来成像的,成像时,物体 到镜头的距离要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 它成的是 倒立 、 放大 的 实 像.
3. 放大镜是 凸透 镜,它成 正立 、放大 的 虚 像, 使用放大镜时,被观察物体必须放在凸透镜的 . 焦点以内.
四、 眼睛和眼镜(10年2考,2017、2011年考)
A. 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cm B. 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 成像原理
C. 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 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原理
D. 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 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的像 C
回归课本
1. 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实验. 他在发光体和 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眼镜片,观察到了如下 现象. (1)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 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 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 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 线有 发散 作用,它应该是 凹 透镜. 由此 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 膜的 前方 (选填“前方”或“后方”).
探究焦距变化 对成像的影响

初中物理《光学》总复习 课件

初中物理《光学》总复习 课件

光的折射考点解析
光的折射现象及规律
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折射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折射考点在中考中的地位和分值
光的色散考点解析
光的色散原理:不同颜色的 光具有不同的波长,当它们 经过棱镜时折射率不同
光的色散定义:白光通过棱 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光的色散现象:红、橙、黄、 绿、蓝、靛、紫七种颜色依
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 射入另一种介质 时,传播方向发 生改变,从而使 光线在不同介质 表面发生偏折。
光的折射规律: 入射光线、折射 光线和法线在同 一平面内,入射 光线和折射光线 分居法线两侧, 入射角大于折射
角。
光的折射应用实 例:水池底看起 来比实际的要浅; 插入水中的筷子 向上弯折;海市
光的色散应用:彩虹、眼镜等
03
光学实验与探究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光在同种均匀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实验器材:激光笔、水、玻璃 砖、果冻等
实验步骤:在水、玻璃砖、果 冻等介质中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实验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 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同介质 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的反射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05
光学考点解析与解题技巧
光的直线传播考点解析
光的直线传播 的概念:光在 同种均匀介质 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的应用:小孔 成像、影子的 形成、日食月
食等
光的直线传播 的规律:光在 同种均匀介质 中沿直线传播, 遇到障碍物时, 光将发生反射
和折射
光的直线传播 的注意事项: 光速不变原理、 光的直线传播 与光的传播速 度的特点可结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课件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课件

显微镜
显微镜 :
目镜: 靠近眼睛的凸 透镜。
物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 凸透镜。
物镜 :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目镜 :象一个放大镜,将像再次放大
望远镜
物镜 :远处的物体在焦点 附近成实像
目镜 : 象一个放大镜,将 像再次放大
天文望远镜 :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物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
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很大,能够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明亮。
注意: 1.蜡烛、凸透镜、光屏应调整在同一直线上。
2.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 应调整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口诀)(实验)
序号 条件
特点

应用
1 u>2f
倒立、缩小、实像
f<v<2f 照相机
2 u=2f
倒立、等大、实像
v=2f
测焦距
3 f<u<2f 倒立、放大、实像
v>2f
焦距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凹透镜 概念 中间薄边缘厚
光学性质 发散
U>2f f<v<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特点 U=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
f<U<2f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U=f
不成像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规律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实)物近像近
像变小(虚)
照相机 利用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
过虚焦点。
光线,折射后平行 于主光轴。
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答: 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 张白纸放在它 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 小、最亮。测量出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 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物理光学讲课课件

物理光学讲课课件
物理光学讲课课件
目录
• 引言 • 光的干涉 • 光的衍射 • 光的偏振 •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 现代光学技术及应用
01
引言
光学的发展历程
早期光学
从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发现到光的波动理 论的提出。
几何光学
建立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定律, 以及透镜成像等理论。
物理光学
从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的研究 ,到光的电磁理论的确立。
非线性光学简介
非线性光学现象
阐述非线性光学中的基本 现象,如二次谐波产生、 和频与差频产生、光整流 、光克尔效应等。
非线性光学材料
介绍常见的非线性光学材 料,如晶体、半导体、有 机材料和光纤等,并分析 其特性。
非线性光学器件
概述非线性光学器件的原 理和应用,如光开关、光 限幅器、光逻辑门等。
量子光学简介
衍射条纹。
04
光的偏振
偏振现象和分类
偏振现象
光波在传播过程中,光矢量(即 电场强度矢量E)的振动方向对于 光的传播方向失去对称性的现象 。
分类
根据光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 向的平面上描绘出的轨迹形状, 可分为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 圆偏振光。
马吕斯定律和布儒斯特角
马吕斯定律
描述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后的透射光强与入射光强及偏振片透振方向之间的关 系,即$I = I_0 cos^2 theta$,其中$I_0$为入射光强,$theta$为透振方向与 入射光振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光电转换
将光能转换成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 量,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 器等器件中。
02
光的干涉
干涉现象和条件
01
干涉现象
两列或多列波在空间某些区域 振动加强,在另一些区域振动 减弱,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件(共28张PPT)

C.看到早晨初升的太阳
D.筷子插入水中,从斜上方看筷子变弯了
3.渔民发现他斜前方水中有一条鱼,想用
鱼叉叉鱼,其正确的方法是:( A )
A.对鱼的位置稍低一点的位置掷叉
B.对鱼的正前方掷叉
C.对鱼的正后方掷叉
D.对鱼的左右两侧掷叉
知识梳理—— 光的色散
光谱
知识梳理——
看不见的光
随堂练习
1、说明下列现象遵循的光学规律: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2时2分 12秒下午2时2分14:02:1221.11.9
小孔成像
反馈练习
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B D )
A 太阳
B 月亮
C萤火虫
D 光芒四射的钻石
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108 米/秒,发生雷电
请同学们画出完整的光路图 空气

空气 水
光在 同种均匀中介沿质直线传播 空气
影子的形成
日食、月食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反光,教室里的某些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某些字, 这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发生_镜__面_反__射_的缘故。
3、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 镜面的距离是__1__m,当他向镜面前进0.5m时, 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__1__m,像大小_不__变_
空气
空气
光的折射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5)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5)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5)一、选择题1.1966年华裔科学家高锟博士提出一个理论:直径仅几微米的玻璃纤维就可以用来做为光的波导来传输大量信息,43年后高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被誉为“光纤通讯之父”.以下哪个实验或现象的原理和光导纤维是相同的( )A .图甲中,弯曲的水流可以导光B .图乙中,用偏振眼镜看3D 电影,感受到立体的影像C .图丙中,阳光下的肥皂薄膜呈现彩色D .图丁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出现色散现象2.如图所示,将等腰直角棱镜截去棱角,使截面平行于底面,制成“道威棱镜”,可以减小棱镜的重量和杂散的内部反射。

从M 点发出一束平行于底边CD 的单色光从AC 边射入,已知折射角γ=30°,则A .光在玻璃中的频率比空气中的频率大B .玻璃的折射率6n =C 2×108m/s D .CD 边不会有光线射出3.某单色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 ,波长为λ0,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 ,波长为λ,水对这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为n ,当这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下列正确的是( ) A .v=nc,λ=n c 0λB .λ0=λn,v=sinicsinrC .v=cn ,λ=cv0λD .λ0=λ/n,v=sinrcsini4.甲、乙两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各自的干涉图样,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距离分别记为Δx 1和Δx 2,已知Δx 1>Δx 2。

另将两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分别用λ1、λ2,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分别用v1、v2,光子能量分别用E1、E2、在同种介质中的折射率分别用n1、n2表示。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λ1<λ2 B.v1<v2 C.E1<E2 D.n1>n25.公园里灯光喷泉的水池中有处于同一深度的若干彩灯,在晚上观察不同颜色彩灯的深度和水面上被照亮的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灯看起来较浅,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小B.红灯看起来较深,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小C.红灯看起来较浅,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大D.红灯看起来较深,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大6.图1、2是利用a、b两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的干涉图样.下列关于a、b两束单色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中,a光的频率比较大B.同一介质中,a光传播的速度大C.a光光子能量比较大D.同一介质对a光折射率大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呈现彩色光带是光的全反射现象B.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以增强透射光的强度,是利用了光的衍射现象C.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D.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了光的干涉8.如图所示,把由同种玻璃制成的厚度为d的立方体A和半径为d的半球体B分别放在报纸上,且让半球的凸面向上.从正上方(对B来说是最高点)竖直向下分别观察A、B中心处报纸上的文字,下面的观察记录正确的是①看到A中的字比B中的字高②看到B中的字比A中的字高③看到A、B中的字一样高④看到B中的字和没有放玻璃半球时一样高A.①④ B.只有① C.只有② D.③④9.如图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E点,并偏折到Fθ=︒,E、F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则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A B的夹角30A.从F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平行B.该棱镜的折射率为3C.光在F点发生全反射D.光从空气进入棱镜,光速变大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物体做受迫振动时,振幅与物体本身无关B.光纤通信是激光和光导纤维相结合实现的C.火车以接近光速通过站台时车上乘客观察到站台上的旅客变矮D.全息照相技术是光的衍射原理的具体应用11.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经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和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
某人看到清澈的河面下有一条
鱼,他要用鱼叉叉中这条鱼,他应
瞄准
;若他要用激光
照射到这条鱼,他应瞄准

以上两空均选填“看到的鱼” 、 “看到的鱼的上方光路
S
S
光的反射规律与折射规律
相同点: 四线共面、法线居中
方向: 反射:反回原来物质中
不同点:
照亮A侧的棋子。
理论探究
平面镜
成像时,所 S

有反射光
线的反向
A
延长线过 其像点。

B

例2
如图所示,一人从A处出发到河岸 边提水送到B处,请画出他行走的最短 路程,并简述理由。
B A

问题三:
清澈的游泳池的池底看起来 十分浅。游泳池真的那么浅吗?
空气


S
不要在陌生的水域游泳!
问 题:
1.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 2.为什么要选用两枚一样的棋子? 3.为什么有时无论怎样前后移动棋 子B,都无法使它与A的像重合?
这是因为玻璃板 没有与桌面垂直。
问 题:
1.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 2.为什么要选用两枚一样的棋子? 3.为什么有时无论怎样前后移动棋 子B,都无法使它与A的像重合? 4.如果看不清棋子A的像怎么办?
相逢的故事多似流星,唯你与我,以眼认眼,以身还身。
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一口吃不成胖子,但胖子却是一口一口吃来的。
没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也没有人能抢走你的坚强。
生命是一支织梭。
身体健康,
学习进步!
照相机的构造与原理
调节步骤
关键解读:“再拍半身像”是要 使像变大。






例5
将两块凸透镜叠在一起做凸透镜 成像实验。当移动光屏接收到一个清 晰的像后,移去前面的凸透镜,则应 向 (选填“前”或“后”)移动 光屏,才能再次接收到清晰的像。这 个实验说明了 (选填“近视”或 “远视”)眼及其纠正的原理。
凸透镜成像助记口诀
口诀一: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物像“游击”战术高 口。诀二: 实像:物近、像远、变大;
虚像:物远、像远、变大。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放影机照 放C、´相 大投机 镜影仪、幻灯机
A
BC
2f F
FA´ 2f

例4
小明同学用机 械式相机给同学拍 照。当他拍完了一 位同学的全身像后, 还要给他再拍一个 半身像,他应如何 调节相机?
我们该怎样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又是怎样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的?
知识点二: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物体在平 面镜中成的 是虚像,像 和物体的大 小相等,它 们到镜面的 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1. 最基本的特点是“镜面对称” 。
理解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1. 最基本的特点是“镜面对称” 。2.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问 题:
2.为什么有时前后移动光屏却总接收 不到像?
问题
3.用嘴轻轻吹动烛焰,当焰尖向左摆 动时,对应的像向哪边摆动? 4.当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时, 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还能成像吗?
F
F
问题
5.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用手遮 掉半个凸透镜,屏上的像会有什么变 化?
F
F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专题探究
光现象
问题一:
为什么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早晚 长、中午短?
知识点: 光的直线传播
影子的形成
影子长短的奥秘



例1
小红同学用自制的“针孔照相机”观 察电视画面,当他站立不动而把相机后的 光屏往后拉时,光屏上的像将 (A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变模糊
针孔照相机
问题二:
折射:进入另一种物质
角度: 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折射:空气中角大、同时
空气
变大、垂直不变

问题四: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有哪些典型问题?如何熟练运用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问 题:
1.应该怎样放置实验器材? 凸透镜放在蜡烛和光屏的中间,并使
烛焰中心与光屏中心处于凸透镜的主光轴 上 ——使像始终成在光屏的中间。
我觉得像 变小了!
我觉得像 比较大
理解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1. 最基本的特点是“镜面对称” 。2.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3.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 。
实验探究
替代法
B
S2
S1 A
问 题:
1.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
利用玻璃板透明 的特性,可以看到玻 璃板后面的物体, 从而方便移动它, 以确定像的位置和 比较物像大小。
答案:说明的是远视眼及其 纠正的原理。
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每天多做一点,并坚持下去。
不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生活远没有咖啡那么苦涩,关键是喝它的人怎么品味!每个人都喜欢和向往随心所欲的生活,殊不知随心所欲根本不是生活。
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