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PFNA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下长节段粉碎骨折

合集下载

超长PFNA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下长节段粉碎骨折

超长PFNA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下长节段粉碎骨折
见表 1 。
治疗 组总 有效 率 ( 1 0 0 %)明显 优于 对照 组 ( 7 0 %),采用 检
验, P<0 . 0 5 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 2 2 组患者治疗 天数 比较 见表 2 。 3应 用体 会 我科 为骨伤 科 ,是压疮 好发高危科 室 ,经过 多年的护理 实践和探
【 摘 要】 目的 对 比 分析 闭合 复位 超 长 P F N骨折 的 , 『 岳 床疗 效
方 法 回顾 性 分析 本 院 自2 0 0 9 年 2月至 2 0 1 1 年 4月经 手术 治疗 的 股骨粗 隆下 长节段粉碎 性骨折 共 2 8例 ,其 中男 l 1 例 ,女 1 7 例 ,年龄 5 2 ~ 8 6岁 平 均 6 4 . 5岁,
。 ,

按照 S e i n s h e i me r 分类 :l l I a型 5 例 、I I I b型 4例 、I V型 1 2例 、V 型 7例 。根 据 采 用的 内 固定 类型 分为 2组 ,其 中超 长 P F N A 组共 1 5例 股骨近 端锁 定钢 板 ( L C P )1 3例 ,从 手术 时问 、 出血 量 、并 发症率 、 负重 时 间、骨 折愈 合 时间 等 5个方 面对 比分析 ,综合评 估 , 晦床 疗效 结果 本 组 2 8 例 均 获得 l 床 随访 ,随访 时 间 1 2  ̄ 2 9个 月,平 均 1 6 . 9个 月 ,所 有病 例 均 获得 骨性愈 合 ,L C P组 1 例 因早期 负重钢 板断 裂



例 术后 予输 血 ,在 骨折 愈合 时 间方 面和 并 发症率 两组无 显著 性差 异 ,在 手术 时间 、 出血量 、 下地 负重 时 间方 面具 有显著 性 差异 ,P F N A 综 合 治疗 效果优 于 L C P 。结论 超 长 P F NA 用于 老年 股骨粗 隆 下 长节段粉 碎 骨折 具 有创 伤小 , 固定 强度 高, 早期 负重 , 生 物 力 学性 能 强等优 点 ,

PFNA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PFNA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PFNA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李彦文【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FNA and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Methods 72 elderly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3to January 2015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ere selected 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36 patients were receivedthe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fixation treatment as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36 patients were received thePFNA treatment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n,the total load time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after the operation were compared,and the Harris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1 years of follow-up,while its treatment effect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time of loading and the healing time and its Harris score after the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5.18±1.02) weeks, (18.79±4.26) weeks,(86.45±12.96) scores,was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10.86±2.43)weeks, (28.35±8.71)weeks,(76.58±8.98) scores, th 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the treatment of clinical effect of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fixation and PFNA are better, but the PFNA treatme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trauma, short weight bearing time, fixed firmly,thus it is worth to be recommend and used in the clinical.%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PFNA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

PFNa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显性和隐形失血的分析

PFNa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显性和隐形失血的分析

PFNa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显性和隐形失血的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进行分析,了解两种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失血的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折固定方式分为PFNa组和锁定钢板组,其中PFNa组82例,锁定钢板组78例,术前评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使用Gross方程,根据身高、体重、术前和术后的血常规变化,计算围手术期的失血量,并比较两组的失血量区别。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术中出血量锁定钢板组高于PFNa组(P<0.05),隐形失血量PFNa组高于锁定钢板组(P<0.05),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FNa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均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固定方法,PFNa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但围手术期隐形失血量较多,需引起重视,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解剖型锁定钢板;隐形失血【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1-0229-03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为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对于老年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采用手术治疗已成为共识[1],固定方式不外乎髓内同定及髓外内固定两种,PFNa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是目前广泛采用的髓内和髓外同定方式。

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160例(PFNa钉组82例,锁定钢板组78例),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隐形失血量及术后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160例,均为60岁以上老年人,致伤原因为低能量损伤;病例选择时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复杂心脑血管等内科疾患的患者,术前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hemoglobin,Hb)>80g/L,围手术期均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

PFNA与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PFNA与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PFNA与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摘要】目的:研究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重建钉(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到2017年8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PFN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数据的手术结果参数。

结果:观察组在经过PFNA治疗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和完全负重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采取PFNA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缩短了手术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提高了术后血红蛋白。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PFN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多发生在老年患者身上[1]。

在临床治疗中,过往常采用牵引、卧床等保守治疗,患者不仅需要长时间卧床,还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

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内固定治疗逐渐成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用方式,其中髓内固定治疗方式更是被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研究分析PFNA和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在本院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时间范围为2015年7月到2017年8月。

纳入标准:①年龄均在60岁到92岁之间。

②均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受伤原因多为交通伤或步行摔伤。

③患者、家属都知晓本次研究,同意书已签署。

随机将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性别统计,男:女=26:24;年龄统计,上限为90岁,下限为60岁,平均为(75.36±7.59)岁。

观察组——性别统计,男:女=24:26;年龄统计,上限为92岁,下限为63岁,平均为(75.31±7.62)岁。

对比两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

效果探讨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效果探讨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效果探讨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PFNA 治疗,对对照组采取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结经验。

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较好,无关节面错位发生,切口均良好愈合,对照组坐骨神经痛以及髋部疼痛3例,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较PFN治疗效果更好,具有推广价值。

标签: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老年人容易得的骨折有很多种,股骨粗隆间骨折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老年人得了股骨粗隆间骨折,要及时采取手术进行固定。

因为老年人的体抗力较差,慢性基础病较多,常常伴有骨质疏松等问题,容易导致内昆丁的失败和髋内的畸形[1,2]。

探讨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和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我院专门成立研究小组,对比双侧切口手术以及传统固定治疗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69~83岁,平均(74.1±12.1)岁。

病程2~9个月,平均病程3.2个月。

所有患者中跌倒7例,车祸受伤5例,挤压受伤19例,其他原因19例。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手术治疗,对观察组采取PFN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结经验。

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详细阐述疼痛的原因,手术的方案以及手术的治疗过程。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NA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性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NA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性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NA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性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NA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性。

方法:选择1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3组,各有50例。

甲组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乙组行PFNA治疗,丙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结果:乙组的手术时间短于甲组、丙组(P<0.05),乙组的手术中出血量少于甲组、丙组(P<0.05),三组治疗优良率无差异性(P>0.05)。

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NA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均好,临床需结合患者的实况选择适合术式,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关键词: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NA;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为临床常见骨科疾病,以采取手术治疗为常用治疗手段。

目前临床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有多种,而结合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十分重要。

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NA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性。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3组,即甲组、乙组、丙组,每组各有50例。

甲组:性别:男33例,女17例;年龄:65-98岁,平均年龄为(78.50±3.50)岁。

乙组:性别:男35例,女15例;年龄:64-99岁,平均年龄为(78.35±3.70)岁。

丙组:性别:男36例,女14例;年龄:66-98岁,平均年龄为(78.28±3.85)岁。

三组一般资料均无差异性,P>0.05。

1.2方法1.2.1甲组甲组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具体操作如下:麻醉成功后,调整平卧位并垫高患侧;使患髋外展固定,并作牵引内旋内收复位;在股骨外侧大粗隆顶点向下作一12cm纵行切口,并将皮肤、肌肉组织等逐层切开,使股骨粗隆间、股骨近端充分显露;术区常规清理,骨折解剖复位,使用克氏针临时固定;接着取尺寸合适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在粗隆外侧适当位置作固定(近端以3枚螺钉固定,远端以3-4枚螺钉固定);借助C型臂X线机辅助下观察确定骨折复位情况、定位针位置情况,接着清洁术区、止血、常规置管负压引流、切口缝合,术毕。

手法复位结合PFNA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观察

手法复位结合PFNA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观察

手法复位结合PFNA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观察发表时间:2017-01-16T16:21:19.120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6期作者:何杰贾志东[导读] 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创伤顾客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群体当中主要以老年患者为主。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001【摘要】目的:观察探究锁定钢板与手法复位结合PFNA对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作用效果对比。

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140例,将他们按照入院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具体分为两组,锁定钢板治疗组(对照组)和手法复位结合PFNA治疗组(观察组),每个治疗组各70例。

对每个治疗组采用对应办法的治疗措施,观察治疗手术进行中的时间应用和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后期康复的在床休息时间、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具体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论:较之锁定钢板的治疗方法,手法复位结合PFNA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有着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愈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锁定钢板;手法复位结合PFNA;效果对比【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6-083-02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创伤顾客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群体当中主要以老年患者为主。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锁定钢板与手法复位结合PFNA对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作用效果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法复位结合PFNA治疗方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上取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1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他们按照入院就诊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具体分为两组,锁定钢板治疗组(对照组)和手法复位结合PFNA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70例。

PFNA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PFNA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通 常情况 下 ,老 年股骨粗 隆 间骨折 患者多会 并发冠 心 病 、糖尿病、高血压 、骨质疏松等 内科疾病 ,从而使该疾病 的治疗难度增加 。临床研 究结 果表 明,如果未及时对股骨粗 隆间骨折进行有效治疗 ,则会 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不仅 会使患者及其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同时使个人 的心理压力增 加 ,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所 以老年股骨粗隆 间骨折 治疗方式非常重要 ,应对方式的选择引起高度重视。股骨粗 隆间骨折理论上也可 以通过非手术手段进行治疗 ,但 由于非 手术治疗通常要长期 卧床 , 且往往 会伴 发肺 炎、 泌尿系感染、 深静脉血栓 、 肌 肉萎缩等并发疾病 , 除 了具有很高的致残率, 还具有较 高的病死率 。本次 以本院骨科于 2 0 1 2年 1月至 2 0 1 3 年1 2 月收治的采用 P F N A 和A L P 进行治疗的 7 2 例老年 股骨粗 隆间骨折 患者作为研 究对 象,并对其病例 资料进行 回 顾性分析 ,现将其研 究结果报告如下 : , 1资料与方法 1 . 1一般 资料 随机选择在 2 0 1 2年 1月至 2 0 1 3年 1 2月期间我院骨 科 收治的采 用 P F N A和 A L P治疗的 7 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 者作为研 究对 象, 并 回顾性的分析其临床资料 。 该组人群 中, 5 0 例女性患者 ,2 2 例男性患者 , 年龄范 围在 7 O 岁至 8 7岁, 其平均值为 ( 7 8 . 0± 9 . 4 ) 岁。其 中有 5 5例患者的骨折原因 为跌伤,有 1 7例患者 的致病原因为车祸 。7 2名患者均为闭 合损伤 , 均属于跌倒低能量损伤 。 其 中合 并糖尿病 9 例 患者 , 合并高血压 9例患者 ,合并老慢 支、冠心病各 6 例 患者 所 有患者骨折类型均使用 x线片确诊,根据选手术方式的区别 将7 2 名患者分成两组:P F N A 组共有 4 0 例 ,其 中 2 7 例女性 患者 ,1 3例男性患者,该组患者平 均年龄为 ( 7 8 . 2± 6 . 4 ) 岁 ;A L P组共有 3 2例 ,其 中 2 3例名女性患者 ,g例 男性 患 者 ,该组患者平均年龄 为 ( 7 7 . 8± 5 . 4 ) 岁 。两 组患者在年 龄 、性别、骨折类型 以及骨折严重程度等指标经过统计学处 理后结果 显示无 明显差异 ,此外 ,两组 患者进行治疗前 的一 般情况具有可 比性 。 1 . 2方法 其中 P F N A组和 A L P组的临床资料进 行收集整 理,分析 患者 的术后 以及 随访 资料 , 对患者 内固定物的松动、 髋 内翻 、 其他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和 处理 ,对 比观察两 组 患者 的临床 治疗 效果 。 1 . 3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 P S S 1 8 . 0软件包对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进行 统计 学处 理,采用百分 比形式表示计数数据,并使用z 2检验 进行 统计 学分析 。如果 P <0 . 0 5 ,说明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