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35例药效观察
西咪替丁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医药界 2020年01月第02期—50—医药与临床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麻醉与疼痛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徐兴维(恩施州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湖北 恩施 445000)【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麻醉与疼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期间61例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将研究对象划分A 组(n=30,0.25%罗哌卡因)和B 组(n=31,0.20%罗哌卡因),比较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疼痛程度。
结果:B 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A 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V AS )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在麻醉与疼痛治疗中应用0.20%罗哌卡因,能够缩短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罗哌卡因;麻醉;疼痛;自主呼吸;疼痛程度【中图分类号】R 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08(2020)02-050-02在临床麻醉中,罗哌卡因应用普遍,其为酰胺类长效局部麻醉药物,麻醉效果显著,不会对心脏、中枢神经产生太大影响,因而,常被用于硬膜外麻醉和神经阻滞中。
同时,该药物半衰期短,代谢率高,安全性强,但其作用效果受浓度影响[1]。
本研究选取病例简要论述麻醉与疼痛治疗中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临床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研究时间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研究对象61例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麻醉手术患者。
通过随机综合平衡方式,划分A 组30例和B 组31例。
A 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34-75岁,平均年龄(54.52±3.83)岁;B 组男女比例16:15;年龄最小者32岁,年龄最大者73岁,年龄均值(52.56±3.77)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础信息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
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疗效观察

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疗效观察【摘要】目的:采用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对小儿水痘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水痘患儿,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33例患儿,两组患儿均给予物理降温、隔离及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阿昔洛韦与西咪替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各项症状消失的时间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联合运用西咪替丁与阿昔洛韦对小儿水痘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西咪替丁;阿昔洛韦;小儿水痘;疗效【中图分类号】R9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4-0-02水痘是幼儿时期多发的一种传染病,其治病病毒在于带状疱疹病毒,该病的传播媒介有呼吸道、接触等,传染性非常强,且呈现爆发性流行,可致前身多处皮肤黏膜损伤,后期会发展为痂疹,不注意治疗会造成继发性感染[1]。
当前针对水痘进行治疗的方法很多,多数情况下应用抗病毒治疗方法,但是单纯应用抗病毒的方案并不能令人满意,为此,本次研究联合应用西咪替丁与阿昔洛韦,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在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主要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水痘患儿,其中男40例,女26例,其年龄在1~9岁之间,平均为(4.71±1.39)岁,发病初期均出现发热、剧烈瘙痒性皮疹等症状,伴随着乏力、流鼻涕及打喷嚏等临床表现。
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33例患儿,两组在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上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物理降温、隔离及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5mg/(kg?d)治疗(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每支0.25g),与5%葡萄糖200ml稀释之后进行静脉滴注,每隔8h1次,以10d为一疗程;观察组则联合应用阿昔洛韦与西咪替丁(上海信宜天平有限公司,每片0.2g),阿昔洛韦服用方法与药量与对照组相同,西咪替丁为口服,5~10mg/kg每次,每天服用3次,以10d为一疗程。
西咪替丁以及阿昔洛韦用于治疗小儿水痘的疗效

西咪替丁以及阿昔洛韦用于治疗小儿水痘的疗效164300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水痘治疗中应用西咪替丁以及阿昔洛韦的效果。
方法:水痘患儿取样71例,皆为我院2019年05月至2021年05月接诊,随机分组,分别应用阿昔洛韦治疗(n=34,对照组)和西咪替丁+阿昔洛韦治疗(n=37,联合组),对比总有效率,观察不良反应情况和症状缓解进度。
结果: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联合组治疗(2.38±0.85)d结痂,(3.12±1.39)d 瘙痒消失,(2.26±0.87)d退热,比对照组(3.96±1.42)、(5.15±1.83)、(4.05±1.79)d耗时短,总有效率94.59%(35/37),比对照组76.47%(26/34)高。
结论:综上所述,小儿水痘阿昔洛韦治疗基础上联用西咪替丁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可加快患儿症状缓解进度,提升用药有效性,值得借鉴。
关键词:疗效分析;阿昔洛韦;用药方法水痘为常见传染性儿科疾病,好发于1至9岁小儿群体,呼吸道为要传播途径,具有较强传染性[1],患儿可表现为全身分批出现疱疹、斑疹、丘疹、水痘并伴有皮肤瘙痒症状,且患儿自控意识薄弱,易因抓挠水痘而诱发感染,延长水痘结痂时间,延缓其病情恢复进度,引起心肌炎、肾炎、肝炎、皮肤感染等并发症,危害患儿健康,故此,需及时采取有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本文取71例水痘患儿资料,研究分析了儿水痘治疗中应用西咪替丁、阿昔洛韦的效果及对患儿症状缓解进度、不良反应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水痘患儿取样71例,皆为我院2019年05月至2021年05月接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组,分别应用阿昔洛韦治疗(n=34,对照组)和西咪替丁+阿昔洛韦治疗(n=37,联合组)。
对照组1至6天病程,平均(2.95±1.12)天,最高9岁,最低2岁,平均(4.15±1.22)岁,男女分布20:17,联合组1至6天病程,平均(2.95±1.12)天,最高9岁,最低2岁,平均(4.15±1.22)岁,男女分布20:17,P>0.05。
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

刘文婷: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173 *临床药物应用*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刘文婷枣庄市立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山东枣庄277100摘要目的对小儿水痘采用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1月一2020年1月收治的小儿水痘患儿102例作为该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51例。
采用阿昔洛韦治疗单药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西咪替丁治疗。
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
结果联合组的疗效总有效率(96.1%)明显优于单药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57,!<0.05);联合组的退热时间(2.1±0.6)d、瘙痒消失时间(3.0±1.4)d和结痂时间(2.2±0.9)d均优于单药组(4.2±0.8)d、(5.3±1.7)d、(4.4±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996、7.458、14.524,!<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率(9.8%)与单药组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0.05)。
结论对小儿水痘患儿实施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康复,而且不良反应少,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性很高。
关键词阿昔洛韦;西咪替丁;小儿水痘;疗效;症状;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志码A doil0.11966/j.issn.2095-994X.2021.07.02.57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yclovir Combined with Cimeti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VaricellaLIU Wen-ting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Taozhuang Municipal Hospital,Taozhuang,Shandong Province,2771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cyclovir combined with cimeti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varicella.Methods 102children with chickenpox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2019to January2020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They were divided into single-drug group and combin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each group had51cases. Acyclovir was used to treat the single-agent group,and on this basis,cimetidine was used in combination to treat the combined group.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96.1%)of the combin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74.5%of the single-drug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x2=9.457,!<0.05);the combined group's antipyretic time(2.1±0.6)d,itching disappearance time(3.0±1.4)d and the scab formation time(2.2±0.9)d were better than the single-drug group(4.2±0.8)d,(5.3±1.7)d,(4.4±0.6)d,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14.996,7.458,14.524,!<0.05);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the combination group(9.8%)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single-drug group7.8%.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x2=0.000,P>0.05).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acyclovir combined with cimetidine in children with chickenpox has a very good effect,which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children's clinical symptoms and promote the children's recovery,and has few adverse reactions.It is saf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 Acyclovir;Cimetidine;Pediatric varicella;Curative effect;Symptoms;Adverse reactions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科传染病,水痘主要是由于水疸-小儿水痘患儿在发病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其主要的发病群体为1"容易导致肝炎、心肌炎、肺炎和皮肤感染等并发症,在严10岁的儿童,而且表现出年纪越小病情越加严重的特点"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患儿死亡叫现阶段临床上在治疗水收稿:期:2021-01-07;修回:期:2021-01-27作?简介:'文)(1982-),女,本科,主E.F,研H方向为感染性疾病1742021年2月第7卷第2期痘时大多采用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治疗等方式,其中常用的药物包括干扰素、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利巴韦林等,不过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且一些患儿会合并瘙痒等症状,会不断地搔抓,最终引起感染,不仅延长了病程,还影响了最终治疗效果[2-3]o面对这种情况,如何选择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式对儿水痘治疗,了[上的。
西咪替丁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西咪替丁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作者:邓爱芬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20期【摘要】目的探讨西咪替丁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方法5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和30例水痘患儿, 通过随机的方式将5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5例;同样也随机将30例水痘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5例。
观察组均应用西咪替丁, 对照组仅做常规综合治疗。
结果水痘组:观察组15例患儿均在12 h内止痒, 24~72 h 结痂, 4~6 d 内自动脱痂痊愈。
而对照组仅有5例病情有一定好转。
流行性腮腺炎组:观察组患儿25例患儿的腮腺肿胀有明显消退, 且时间短。
而对照组25例患儿的腮腺肿胀不见消肿迹象。
应用西咪替丁治疗水痘及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结果均优于不用西咪替丁的治疗结果。
结论西咪替丁对小儿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常见儿科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西咪替丁;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儿科西咪替丁又可称为甲氰咪呱,是一种H2受体阻断剂, 药性较强,其可以选择性地将组胺作用阻断, 进而作用到胃腺体壁的细胞内的H2受体, 可以高效地抑制五肽胃泌素、胰岛素、食物以及组胺、咖啡因等刺激造成的胃酸分泌,进而起到很好的抗酸作用。
因为西咪替丁在人体内的分布较为广泛, 因此无法对人体的多个组织中的 H2受体均起作用, 导致有较多的生理效应。
最近几年, 据国内的相关文献报道, 西咪替丁在儿科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 特别是在治疗小儿水痘、小儿流行性腮腺方面, 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本研究就此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以本院2010年9月~2012年 5月儿科门诊收治的5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和30例水痘患儿为研究对象。
水痘患儿30例, 男18例, 女12例, 年龄1~5岁, 平均年龄为2.7岁, 全部病例均无诱因, 属突然发生, 常见于面部, 然后到四肢, 全身患病的较少, 皮肤损害为水泡, 且伴有痒感。
小儿水痘患儿予以阿昔洛韦与西咪替丁联合治疗的价值与效果

小儿水痘患儿予以阿昔洛韦与西咪替丁联合治疗的价值与效果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水痘患儿予以阿昔洛韦与西咪替丁联合治疗的价值与效果。
方法:选择医院2021-01-31至2022-01-31收治的70例小儿水痘患儿为例。
依据入院先后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5例。
前者采用阿昔洛韦+西咪替丁治疗,后者使用单一阿昔洛韦治疗,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结果:研究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小儿水痘使用阿昔洛韦+西咪替丁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水痘;阿昔洛韦;西咪替丁;临床效果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疾病,具有自愈性,结痂后传染性消失,疾病主要发生群体以儿童为主,疾病发生后儿童通常会存在全身性斑疹,丘疹,疱疹以及结痂等症状,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极易导致儿童病情加重,影响儿童机体发育。
药物治疗为临床疾病治疗首选方案,阿昔洛韦具有抗病毒作用,目前被广泛应小儿水痘治疗中,在其基础上使用西咪替丁能够进一步提升儿童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加快儿童康复速度[1]。
研究纳入医院2021-01-31至2022-01-31收治的70例小儿水痘患儿为例,观察阿昔洛韦+西咪替丁使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医院2021-01-31至2022-01-31收治的70例小儿水痘患儿为例。
依据入院先后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5例。
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4.02±1.02)岁;研究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4.05±1.03)岁。
对比两组临床资料,未见统计学以具有可比性。
参与本次研究儿童家属以及法定监护人对研究内容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小儿内科学》关于疾病的诊断;患儿存在斑疹、丘疹症状;同意医学观察。
排除标准:合并器质性损伤;肾功能障碍;家属未陪同。
西咪替丁在病毒性皮肤疾病中的运用.

西咪替丁在病毒性皮肤疾病中的运用西咪替丁为组胺H2受体阻滞剂,能抑制组胺或五肤胃泌素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临床适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出血等症。
近年来,发现西咪替丁能阻断T细胞抑制因子所致的细胞介导免疫抑制,增强了细胞功能,同时作用于肥大细胞,抑制其炎症介质分泌,使其具有抗病毒和增强细胞免疫作用。
在皮肤疾病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运用,现就其运用于常见的几种病毒性皮肤病做一简要概述。
1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人群对水痘有普遍易感性,发病主要为儿童,以冬春季为多见。
临床上以全身性、分批出现的皮疹,由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水疱、脓疱,最后结痂为其特点。
水痘患者是该病的唯一传染源,可经飞沫或直接接触疱液而感染,自发病前1~2d至皮疹干燥结痂期间均有传染性,常呈流行性。
朱建政等[1-2]报道西咪替丁治疗水痘22例,用法:西咪替丁15mg/( kg?d),分3次口服,共5天,平均痊愈时间9.4天,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刘越[3]对西咪替丁配合阿昔洛韦治疗水痘的疗效观察,西咪替丁佐治水痘可缩短疗程,无不良反应。
2 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也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神经及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
本病发病急,在皮肤红斑的基底上,迅速出现群集小水疱,约米粒至豆粒大小,皮疹常呈带状,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区单侧发展,神经痛是本病的一大特征。
有关报道显示抗病毒或中药制剂配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有效率均比不用西咪替丁的有效率高,[4-7]邸燕云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40例用西咪替丁0.4g,3次/日,口服,对个别病例严重者加用西咪替丁静脉滴注,每次0.2g,2次/日;同时用紫金锭0.6g,3次/日,口服,外用紫金锭膏剂;对照组20例用病毒唑静脉滴注0.6g,1次/日,干扰素肌注10万U,1次/日。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
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临床效果评价

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临床效果评价发表时间:2015-07-10T15:34:49.90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付裕[导读] 水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其带状疱疹中的病毒所引起,此类疾病的传染性极强,但在病后就会获得终身免疫[2]。
付裕黑龙江省同江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同江 156400【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减轻患儿的痛苦,本文就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效果展开了简单的研究和探讨。
方法:将我院在2013 年11 月至2014 年11 月期间收治的120 例确诊为小儿水痘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给予对照组患儿服用去痛片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和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
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为96.67%;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
结论:采用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患儿的疼痛,值得推广。
【关键词】西咪替丁;阿昔洛韦;小儿水痘;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5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189-01近年来,水痘疾病发病率不断增加,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此类疾病多发于儿童,因此对于此类疾病必须及时治疗。
我院对120 例水痘患儿进行治疗,并对疗效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 年11 月至2014 年11 月期间收治的120 例确诊为小儿水痘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60 例,实验组共38 例男患儿和22 例女患儿,最低年龄为7 岁,最高年龄12岁,中位年龄为(9.3±6.51)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35例药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2-18T16:05:53.5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6期供稿作者:陈兰[导读] 为了观察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的药效及安全性,探讨基层医院治疗小儿水痘的有效药物。
陈兰(湖北省来凤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北来凤 445700)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6-0168-01 【摘要】目的为了观察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的药效及安全性,探讨基层医院治疗小儿水痘的有效药物。
方法在临床医生的配合下,我们采用西咪替丁注射液15mg/(kg·d)静脉点滴,治疗小儿水痘35例。
结果显效20例,有效12 例,无效 3例,总有效率91.43%。
结论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疗效满意,短期使用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较少,效价比高,使用方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作为基层医院早期治疗小儿水痘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西咪替丁小儿水痘药效观察
小儿水痘是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尤其是春冬季多见,往往呈小区域流行,严重影响学龄前和学龄儿童的身心健康。
为了观察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的药效及安全性,探讨基层医院治疗小儿水痘的有效药物,在临床医生的配合下,我们采用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取得较为满意的药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们参照胡亚美、江载芳主编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的小儿水痘诊断标准,共选择小儿水痘35例作为治疗观察对象,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2~13岁,病程≤3天。
1.2 治疗方法 35例均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1,并给予对症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等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西咪替丁注射液15mg/(kg·d) 静脉点滴,疗程5天。
对退热时间、皮肤瘙痒消失时间、结痂时间等进行观察。
1.3 疗效判定显效:1天内退热、瘙痒消失,3天内皮疹结痂;有效:1~2天退热、瘙痒消失,3~4天皮疹结痂;无效:4天以上未退热、瘙痒未消失,皮疹未结痂。
2 结果
显效20 例,占57.14%;有效12例,占34.29%;无效3例,占8.57%;总有效率91.43%;1例出现恶心,1例头痛,症状轻微,未停药,亦未作其他处理,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水痘(varicella; chiken-pox)是由水痘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
其传染力极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
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学龄前多见,虽然本病有自限性,但由于我国未普及对儿童进行水痘疫苗的计划接种,近年来发病有增多的趋势,局部区域爆发流行时有发生,水痘可并发肺炎、脑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对确诊的患儿,尽快减轻水痘症状,缩短痊愈时间是治疗的关键,探讨基层医院治疗小儿水痘的有效药物,是我们基层药剂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既往常用广谱抗病毒药利巴韦林治疗水痘,其抗病毒机制是在细胞内被腺苷激酶磷酸化形成单磷酸,干扰肌苷磷酸脱氢酶活性影响鸟苷酸合成,从而阻断DNA病毒复制,但其对病毒腺苷激酶依赖性太强,且易产生耐药性,因而临床疗效相对较差,使其临床使用受到限制。
西咪替丁是组胺H2受体拮抗剂,同时又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可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对组胺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皮肤损害有较强抑制作用,起到抗病毒、退热、快速止痒、消肿、止痛、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从而明显减轻水痘病毒所致皮肤损害。
国内外曾有用西咪替丁治疗水痘的报道。
本文通过对治疗35例水痘患儿的药效观察,总有效率达91.43%,在退热、瘙痒缓解、结痂时间等方面疗效较好,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表明西咪替丁短期治疗是安全的,对水痘患儿早期应用西咪替丁加常规综合治疗,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长期应用存在抑制骨髓的可能性,临床上应避免长期使用。
由于西咪替丁价廉效佳,不良反应较少,效价比高,使用方便,在基层医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作为早期治疗小儿水痘的首选药物。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46.
[2]俞蕙,段恕诚.1980~1999年水痘患儿临床特点的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2,16(3): 229-231.
[3]贾鲲鹏,赵琳,高春燕,等.西咪替丁治疗水痘疗效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