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全科医生培训-血常规
检验科血常规五分类标准

检验科血常规五分类标准摘要: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通过测试血液中各类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可以提供有关人体血液功能、机能和病理状态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对血常规检验的五分类标准进行详细解析,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和血细胞比容。
一、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是指在单位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
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计数参考值为(4.3-5.8)× 10^12/L,成年女性参考值为(3.5-5.0)× 10^12/L。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骨髓增生异常或其他疾病的表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贫血的表现。
二、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指在单位体积内的白细胞数量。
正常白细胞计数参考值为(4.0-10.0)× 10^9/L。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感染、炎症、白血病等疾病的表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某些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或其他疾病的表现。
三、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血红蛋白含量。
正常血红蛋白浓度参考值为(110-150)g/L。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或其他疾病的表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贫血或出血疾病的表现。
四、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指在单位体积内的血小板数量。
正常血小板计数参考值为(100-300)× 10^9/L。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炎症、感染或骨髓造血异常的表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出血性疾病的表现。
五、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是指单位体积内红细胞所占的比例。
正常血细胞比容参考值为(37-47)%。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红细胞增多症的表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失血或贫血的表现。
结论: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上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通过对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和血细胞比容的测试,可以获取有关人体血液情况的重要信息。
根据相应的参考范围,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炎症等疾病,并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血常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
血常规检查培训讲稿精品PPT课件

有关参数
目录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 MCH=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每升血液中红 细胞数 正常值:27-34pg
目录
实验用品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 5ml 真 空 采 血 管 ( 含 有 K2EDTA 抗凝剂); 止血带(压脉带); 一次性注射器; 医用络合碘; 棉签。
目录
2、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CFU-S→CFU→Eo→Eosinophil E增殖和成熟程序与N相 似,成熟的E在外周血中很少,占全身E总数1%左右, 大部在于BM和组织中 生理功能主要为吞噬作用,趋化作用
目录
2.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①变态反应性疾病 哮喘 荨麻诊 药物过敏 ②寄生虫病 血吸虫、丝虫、囊虫 ③皮肤病:湿诊 剥脱性皮、银屑病 ④血液病:CML、Lyphoma E白血病 ⑤某些急性肿瘤:肿瘤转移或有坏死灶的恶性肿瘤 ⑥某些传染病,传染病感染期,E常↓
4.3、异型淋巴细胞
外周血有时可见到一种形态变异的不典型淋巴C, 正常偶见,<2%,可能由T受抗原刺激转化而来 增高:①病毒感染,如传单
N是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产生的, 它的生成受多种因素调控 1.1、中性粒细胞增多
1)生理性N增多:饱餐、激动、剧烈运动、高温、严寒可 使N暂时性↑ 新生儿、月经期、妊娠5个月以上可增高, 生理性增多都是—过性的,不伴有白细胞质量变化
2)病理性N↑: 原因很多,大致归为反应性增多和异常增生性增多两 大类:反应性增多是机体对各种病因刺激的应激反应, 动员骨髓贮存池中的粒C释放或边缘池粒C进入血循环。 因此,增多的粒C大多为成熟的分叶核粒C或较成熟的 杆状核粒C,而异常增生性增多为造血组织中原始或幼 稚粒C大量增生,释放至外周血中的主要是病理性粒C。
血常规项目解读

血常规项目解读血常规是指对血液中的各种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以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的一种检查方法。
血常规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人体的血液系统、免疫系统、代谢系统等方面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对血常规项目的各项指标进行详细解读。
一、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计数范围是4.0-5.5×10^12/L。
红细胞计数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的贫血状况。
如果红细胞计数过低,说明人体缺乏铁元素或缺乏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或者有出血等情况。
如果红细胞计数过高,说明人体可能存在肺部疾病或者心脏疾病等疾病。
二、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计数范围是4.0-10.0×10^9/L。
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免疫系统的状况。
如果白细胞计数过高,说明人体可能存在感染、炎症等情况。
如果白细胞计数过低,说明人体免疫功能较弱,容易感染。
三、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
正常成年人的血红蛋白浓度范围是120-160g/L。
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贫血状况。
如果血红蛋白浓度过低,说明人体缺乏铁元素或缺乏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或者有出血等情况。
如果血红蛋白浓度过高,说明人体可能存在肺部疾病或者心脏疾病等疾病。
四、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体积是指红细胞的平均大小。
正常成年人的平均红细胞体积范围是80-100fL。
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贫血状况的类型。
如果平均红细胞体积过小,说明人体缺乏铁元素;如果平均红细胞体积过大,说明人体缺乏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
五、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分布宽度是指红细胞大小的变异程度。
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分布宽度范围是11.5%-14.5%。
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贫血状况的严重程度。
血常规标准参考表及意义

血常规标准参考表及意义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常规的一项检查项目,通过对血液成分的检测,可以了解到人体的健康状况。
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对于评估个体的健康状态、诊断疾病、监测疾病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血常规的标准参考表及其意义。
1. 红细胞计数(RBC)。
红细胞是携带氧气的主要细胞,红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全血中,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男性的红细胞计数范围为4.3-5.8×10^12/L,而正常成年女性的红细胞计数范围为3.8-5.1×10^12/L。
红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患有高原病、慢性心肺疾病等,而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贫血、失血等疾病。
2.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是人体内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白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全血中,白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计数范围为4.0-10.0×10^9/L。
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感染、炎症、白血病等,而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骨髓功能减低、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
3. 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负责携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
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范围为130-175g/L,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范围为115-150g/L。
血红蛋白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慢性缺氧、多发性骨髓瘤等,而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贫血、出血等疾病。
4. 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是人体内重要的凝血细胞,血小板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计数范围为100-300×10^9/L。
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而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及时了解到个体的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疾病,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
因此,血常规的标准参考表及其意义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血常规(图文精美)ppt课件

消耗过度 遗传
消耗过 度如弥漫性 血管内凝血
如巨大血 小板综合 征
精选课件
21
血小板—增多
血反 复 出
木肢 体 麻
成血 栓 形
大脾 脏 肿
精选课件
22
血小板—增多
原发性增多
骨髓增生性疾病 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
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等。
反应性增多
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癌 症
化。
骨髓贮备池和边缘池粒细胞
进入血循环,以分叶核和杆
状核为主。
异常增生性增多
骨髓异常增生,以原始或幼 稚粒细胞为主。
精选课件
29
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
急性感染
严重的损伤或大量血细 胞破坏
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 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 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 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
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绝对 继发性
精选课件
15
原发性绝对增多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原因未明的骨髓增殖性疾病 ● 多能干细胞受累 ● 红细胞增多,总血容量增加 ● RBC 7~10×1012/L,Hb180 ~240g/L ● WBC,PLT↑ ● 部分转变为白血病
精选课件
16
继发性绝对增多
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 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
骨髓增殖性疾病
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 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 等,在一种血细胞成分增多的 同时,常伴有中性粒细胞的增 多。
精选课件
33
中性粒细胞—减少
某些感染
某些血液病
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如伤 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时,如无 并发症,白细胞数均减少,甚 至 可 低 到 2×109/L 以 下 , 一 些 病毒感染如流感时的白细胞亦 减少。
血常规检查的各项指标及参考表

血常规检查的各项指标及参考表血常规检查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查,通过检查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可以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对于发现某些疾病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血常规检查的各项指标及其正常参考范围。
1.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范围为4-10×10^9/L,反映机体免疫功能。
2.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范围为4.0-5.5×10^12/L,反映机体贮血功能。
3.血红蛋白浓度(Hb):正常参考范围为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反映贮血和输血能力。
4.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正常参考范围为80-100fL,反映红细胞大小。
5.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正常参考范围为27-32pg,反映红细胞内Hb含量。
6.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参考范围为320-360g/L,反映红细胞内Hb浓度。
7.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参考范围为100-300×10^9/L,反映凝血功能。
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正常参考范围为50%-70%,反映机体感染性疾病。
9.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正常参考范围为20%-40%,反映免疫功能和病毒感染。
10.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正常参考范围为3%-8%,反映慢性感染和炎症。
11.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正常参考范围为1%-5%,反映过敏和寄生虫感染。
12.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正常参考范围为0%-1%,反映变态反应和寄生虫感染。
以上是血常规检查的主要指标及其正常参考范围。
如果各项指标偏高或偏低,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如果出现异常,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
血常规三基考试题及答案

血常规三基考试题及答案1. 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是多少?A. 3.5-5.5×10^12/LB. 4.0-6.0×10^12/LC. 5.0-7.0×10^12/LD. 6.0-8.0×10^12/L答案:B2. 血红蛋白(Hb)的正常参考值是多少?A. 110-150g/LB. 120-160g/LC. 130-170g/LD. 140-180g/L答案:B3. 白细胞计数(WBC)的正常范围通常是多少?A. 4.0-10.0×10^9/LB. 5.0-12.0×10^9/LC. 6.0-13.0×10^9/LD. 7.0-14.0×10^9/L答案:A4. 血小板计数(PLT)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是?A. 100-300×10^9/LB. 150-350×10^9/LC. 200-400×10^9/LD. 250-450×10^9/L答案:B5. 血常规检查中,中性粒细胞的正常百分比是多少?A. 40%-70%B. 50%-70%C. 60%-70%D. 50%-75%答案:D6. 淋巴细胞的正常百分比范围是多少?A. 20%-40%B. 25%-45%C. 30%-50%D. 35%-55%答案:A7. 单核细胞的正常百分比范围是?A. 3%-8%B. 4%-10%C. 5%-12%D. 6%-13%答案:A8. 血常规检查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正常百分比范围是多少?A. 0.5%-5%B. 1%-5%C. 2%-5%D. 3%-6%答案:A9. 嗜碱性粒细胞的正常百分比范围是?A. 0%-1%B. 0%-2%C. 0.5%-1.5%D. 1%-2%答案:B10. 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压积(HCT)的正常参考值是多少?A. 35%-45%B. 37%-47%C. 38%-48%D. 40%-50%答案:B11.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的正常参考值是多少?A. 80-100flB. 82-102flC. 84-104flD. 86-106fl答案:A12.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正常参考值是多少?A. 320-360g/LB. 330-370g/LC. 340-380g/LD. 350-390g/L答案:B13.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是?A. 11%-15%B. 12%-16%C. 13%-17%D. 14%-18%答案:B14. 血常规检查中,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正常参考值是多少?A. 7.0-11.0flB. 8.0-12.0flC. 9.0-13.0flD. 10.0-14.0fl答案:B15.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是?A. 10%-15%B. 12%-16%C. 14%-18%D. 16%-20%答案:C。
血常规标准参考表

血常规标准参考表血常规是临床上常规的一项检查项目,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常规的标准参考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
1. 红细胞计数(RBC)。
红细胞是携氧的主要细胞,它的数量反映了人体供氧能力的强弱。
成年男性的正常范围为(4.3-5.8)×10^12/L,成年女性的正常范围为(3.5-5.0)×10^12/L。
红细胞计数偏高可能是由于脱水、肺部疾病等原因,偏低可能是贫血、出血等原因。
2. 血红蛋白(HGB)。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蛋白质,它携带着氧气和二氧化碳。
成年男性的正常范围为(130-175)g/L,成年女性的正常范围为(115-150)g/L。
血红蛋白偏高可能是由于肺部疾病、高原适应等原因,偏低可能是贫血、出血等原因。
3. 红细胞压积(HCT)。
红细胞压积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所占的比例,它也反映了人体供氧能力的强弱。
成年男性的正常范围为(0.40-0.50),成年女性的正常范围为(0.37-0.47)。
红细胞压积偏高可能是由于脱水、肺部疾病等原因,偏低可能是贫血、出血等原因。
4.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人体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成年人的正常范围为(4.0-10.0)×10^9/L。
白细胞计数偏高可能是由于感染、炎症等原因,偏低可能是由于骨髓抑制、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
5. 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凝固的关键因素,它可以帮助止血和修复血管损伤。
成年人的正常范围为(100-300)×10^9/L。
血小板计数偏高可能是由于感染、骨髓增生异常等原因,偏低可能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抑制等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下出血
血管性出血:出血点
血小板显著减少(低于50) 过敏性紫癜
凝血异常性出血:淤青
阿司匹林过量 华法林过量 血友病 血小板显著减少(低于20)
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早期可能仅仅是感冒样表现 急性白血病早期血常规的三大指标可能完
全正常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表现仅仅是白细胞 显著增高,多超过20。
三分类和五分类的差别
三分类:中性粒细胞、中间细胞、淋巴细 胞
五分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 胞、碱性粒细胞、酸性粒细胞
直方图
白
红
血
细
细
小
胞
胞
板
白细胞直方图
白细胞直方图
正常白细胞直方图
异常白细胞直方图
红细胞直方图
红细胞直方图
不同类型贫血红细胞直方图
血小板直方图
血小板直方图
症状:皮肤可触性出血点 现代命名:IgA血管炎 特点:血小板不低 主要并发症:紫癜性肾炎、腹型紫癜、关
节型紫癜 没有并发症,1个月可自然痊愈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症状:下肢皮肤出血点、鼻衄、牙龈出血 现代命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特点:血小板低于正常 治疗方法:糖皮质激素、丙球、脾切除
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值:100~300 x109/L 升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450 ) 降低:免疫型血小板减少症( <100 )
血常规:心电图
血常规反应血液系统的状况 主要指标: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 直方图、散点图
心电图反映心脏的状况 主要指标:心率、PR间期、QT间期 12导联图
症) 皮下出血的两种类型:淤青和出血点,淤青常见于(阿司匹林过量)
(华法林过量 ),出血点常见于( 血小板显著减少 )( 过敏性紫癜/ IgA血管炎)。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靶向治疗药物是( 格列卫/伊马替尼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效药”:伊马替 尼
知识点
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值:(110~150) g/L 男性血红蛋白正常值:(120~160 ) g/L 孕妇血红蛋白正常值:(100~140 ) g/L 成人白细胞正常值:( 4~10 ) x109/L 1岁儿童白细胞平均值:(12 ) x109/L 血小板> 450可能是(原发血小板增多症) 。 血红蛋白>180可能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过敏性紫癜的现代命名是:(IgA血管炎)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现代命名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各类血小板直方图
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板聚集病例 (EDTA依赖性聚集)
大血小板增多病例
血液专科检验
正确对待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穿刺检 查是寻找贫 血原因的最 重要手段
风险十分小。
骨髓涂片 1000x 幼稚浆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病理切片 400x 浆细胞增多 (多发性骨髓瘤)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基因检测报告单
4、JAK2 突变型阴性对照 -
1234
检测结果: 检测到 JAK2-V617F 基因突变
检验者: 马文龙 核对者: 金涛 本结果仅对本次标本负责
报告日期: 2013.11.20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常见血液病
贫血
症状:苍白、乏力 面色、睑结膜检查不能代替血常规检查 头晕不是贫血的表现
过敏性紫癜
血常规的基本分析
标本采集与要求
抗凝剂 :EDTA-K2 静脉采血方法 :4小时内测定 毛细血管采血方法 :半小时内测定
手指血与静脉血有差异,条件允许尽可能静 脉采血
尽可能同一体位(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计数于站位时增加)、一定时间和近 似生理条件下采血
贫血诊断标准
在我国,海平面地区
NO:20130024
患者姓名: xxxxx
性别: 女 年龄:
60 岁
送检科室: 血液
送检医生: 高继勇
门诊号:
送检日期: 2013.11.20
住院号: xxxxxxxxxx
标本种类: 外周血
检测项目: JAK2-V617F
1、JAK2 突变型
+
2、JAK2 野生型
+
3、JAK2 突变型阳性对照 +
血常规化验单
血常规化验单
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值: 成人 x109/L 新生儿 12个月
4~10
15~20 x109/L 平均12 x109/L
血红蛋白(HB) 正常值:110~160 g/L 升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正常值:80~100
fl
升高:巨幼细胞性贫血
降低:缺铁性贫血(地贫)
成年男性HB<120g/l 成年非妊娠女性<110g/l 孕妇<100g/l 6个月~6岁<110g/l
1972年WTO贫血诊断标准
成年男性HB<130g/l 成年非妊娠女性<120g/l 孕妇<110g/l 6个月~6岁儿童<110g/l,6~14岁儿童<120g/l
高原地区居民的血红蛋白正常值较海平面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