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执行流程

合集下载

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质量检测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质量检测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质量检测制度
1、透析用水和透析液质量是血液净化治疗效果和安全的保障,必须
在做好冲洗、再生和消毒的同时,认真做好质量检测工作。

2、定期检测水处理设备的功能,监测透析用水的化学和微生物,由
专人负责,定期记录。

是血液净化日常工作流程中主要组成部分。

3、定期进行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质量督查,找出在质控上的关键环
节、薄弱环节、重要环节,进行登记和严密监控。

4、透析用水要求每周进行一次余氯和硬度检测;每月进行一次细菌
菌落检测;每三月进行一次内毒素检测;每年进行一次化学污染物检测。

5、透析液应每月进行一次细菌菌落检测;每3月检测一次内毒素;
每批次进行一次电解质化验。

6、水处理系统、反渗机和供水管路每1~3月(按厂家规定)消毒冲
洗一次,每次消毒冲洗结束后,进行一次消毒剂残留量检测。

7、每天查看反渗机显示的电导率值,管道中过滤芯是否洁净,确定
在透析进行过程中碳罐和树脂罐未处在反冲或再生状态。

8、上述检测结果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分析原因并作相应处理,处
理后做1~2次复查,
9、建立检测结果登记本,对每次检测结果必须及时、真实进行登记
记录,异常情况应红笔记录。

10、检测由技师或护士进行,护士长负责监督执行情况,科主任定期
督查落实情况。

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监测制度

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监测制度

03、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监测制度
1、透析用水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在反渗水供水末端采集,细菌
数不能超出200cfu/ml。

2、透析液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在透析液进入透析器的位置收集
标本,细菌数不能超过200cfu /ml。

3、透析液每三个月进行1次内毒素检测,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养,
内毒素不能超过2eu/ml。

4、透析液每三个月进行1次内毒素检测,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养,
内毒素不能超过2eu/ml。

5、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1 次。

6、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一次,软水硬度及游离
氯检测每天进行1次,软水硬度结果正常为 0—1 odH,游离氯检
测结果正常为 0 ppm。

参考文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2016年4月。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1、透析用水每天检测电导率,每周检测水的硬度和游
离氯含量(<0.5ml/L),每月细菌培养一次。

要求细菌数
<200cfu/ml,采样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

2、内毒素检测每3个月一次,要求细菌数<
200cfu/ml,内毒素<2Eu/ml,以上检查结果和化验单应登
记并保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4、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一次。

5、透析液按要求配备,做好配制记录,有专人核查登记,浓缩B液在配制后24小时内使用。

做好质量控制,取
浓缩液样品1份,按倍比稀释倍数加透析用水34份,稀释
成透析液,检测下列各项指标:①电导度:0.13-0.14s/m;
②PH:7.1~7.3;③渗液压:280~300mmol/L ;④血气分析:PCO25.3~8.0kp(40-60mmHg) HCO3-30~35mmol/L。

6、透析液每批次进行细菌培养及溶质浓度测定,并登
记检查结果,归档保存。

7、当疑有是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要求透析器入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
200cfu/ml,出口液细菌菌落总数≤2000cfu/ml,不得检出
病原微生物。

8、浓缩液配制桶,每日用透析用水清洗1次,每周至
少用消毒剂进行消毒1次,并用测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

配制桶消毒时,须在桶下悬挂“消毒中”警示牌。

配制桶滤蕊,每周至少更换1次。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1、严格执行水处理间管理制度,做好水处理设备的维护与修养。

2、做好透析用水水质的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追踪,有记录。

(1)每月进行一次细菌培养,细菌数应≤200cfu/ml;
(2)每季度进行一次透析用水内毒素的监测,结果应≤
1EU/ml;
(3)每周监测游离氯、软水硬度,结果应游离氯<0.1mg/l,软水硬度< 17 PPM;
(4)每天记录电导率,产水率。

(5)每年开展一次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的监测,结果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业标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的要求。

3、新安装的水处理系统或怀疑水处理系统有问题时,应提高检测频度;如果确定水处理设备存在问题而不能及时纠正,应停止使用。

4、透析液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在透析液进入透析器前的位置收集标本,细菌数≤200 cfu/ml,应每台透析机轮流采样监测,保证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监测一次。

5、透析液每三个月进行1次内毒素检测,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养,结果应≤2 EU/ml。

6、定月进行透析液浓度的检测,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养,结果应当符合规定。

7、必须使用由医院统一招标,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的浓缩透析液和透析粉剂。

8、专人负责配液,浓缩透析液B液应现用现配;A液配制后24小时内使用;并且有人员进行核查,并签字登记。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一、设有专职工程师负责水处理设备运行维护与保养.
二、工程师负责日常水质监测与记录,监测的标准符合
YY/T1269-2015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处理设备常规控制要求.
三、水处理设备的砂滤、活性炭、树脂、反渗膜等需要按照
制造商的规定或者根据水质监测结果进行更换.
四、按照制造商的规定对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五、每天检查设备各个关键部位及地面、应无明显漏水现
象.
六、制造商每年对水处理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保养和
监测, 包括报警功能模拟、电气检测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七、所有监测结果应记录保存.
八、透析用水的细菌培养应每月1次,要求细菌数
<100cfu/ml,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个月1次,内毒素<ml,干预水平是最大允许水平的50%,采样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
九、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1次,软水硬
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进行1次,透析用水必须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血液透析和相关治
疗用水YY0572—2015相关要求.
十、透析液的细菌培养应每月1次,要求细菌数<200cfu/ml,
超过50cfu/ml给予干预措施,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个月1次,内毒素<2EU/ml,干预水平是最大允许水平的50%.
采样部位为透析液进入透析器的入口.细菌、内毒素检测全年覆盖每台机器.
十一、透析液电解质每月检查一次,全年覆盖每台机器.
十二、透析浓缩B液细菌数<100cfu/ml,内毒素<ml.。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检测制度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检测制度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检测制度1﹑水处理间应该保持干燥,水、电分开。

2﹑水处理设备的滤砂、活性炭、树脂、反渗膜等需按照生产厂家要求或根据水质检测结果进行更换。

3﹑每天记录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使用的反渗水产水量、水质电导度、软水硬度、游离氯检测等等,保证透析供水。

4﹑每天应对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包括每天晚上滤砂及活性炭自动反冲一次、每周树脂再生一次,确保安全范围,保证透析供水。

5﹑每周对B液供液管及B液配制桶进行消毒,每个月反渗膜及总管路进行消毒,每次消毒后应该测定消毒剂的残余浓度,确保安全范围,保证透析供水。

6、细菌培养、内毒素检测应每月1次,要求细菌数<200cfu/ml、内毒素<2EU/ml;采样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

7、每年测定一次反渗水的化学污染物情况。

8、浓缩液配制室应保持环境清洁,每班透析液配置前先用紫外线消毒半个小时。

9、浓缩液配制桶须标明容量刻度,应保持配制桶和容器清洁,定期消毒。

10、浓缩液配制桶及容器的清洁与消毒。

(1)浓缩液配制桶:每日用透析用水清洗1次;每周用消毒剂进行消毒1次,并用测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

配制桶消毒时,须在桶外悬挂“消毒中”警示牌。

(2)浓缩液配制桶滤芯:1个星期更换1次。

(3)容器:用透析用水将容器内外冲洗干净,并在容器上标明更换日期,每周定期对容器用0.1%过氧乙酸进行消毒,浸泡半个小时后冲洗干净,并测定消毒剂的残余浓度。

(4)机器配置的吸液管每天冲洗,每周定期消毒,并测定无残留。

11、购买的浓缩液或干粉,应具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

12、浓缩B液现配先用,配制后必须在24h内使用完。

13、透析液细菌培养、内毒素检测应每月1次,要求细菌数<200cfu/ml,内毒素<2FU/ml。

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1次。

血液透析室环境卫生学、透析用水、透析液监测制度

血液透析室环境卫生学、透析用水、透析液监测制度

血液透析室环境卫生学、透析用水、透析液监测制度
一、每月对血透室透析用水、透析液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合格,有记录。

透析用水及标准透析液细菌数VIOocfu∕mlo
二、每季度对血透室透析用水、透析液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测,结果合格,有记录。

透析用水内毒素含量VO.25EU∕ml,透析液内毒素VO.5EU/ml o
三、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进行一次,透析用水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业标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O572—2015)的要求。

软水硬度VI7.Ippm,游离总氯VO.Img/L。

四、每月对血透室进行一次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空气、物品、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监测,结果合格,有记录。

五、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检测。

六、每年对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测定一次,当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必须再复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透析液和洗肾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透析液和洗肾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透析液和洗肾用水质量监测制度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透析液和洗肾用水的质量监测制度,以确保透析过程中的水质满足安全和卫生要求。

透析液和洗肾用水的质量对透析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监测目的1. 确保透析液和洗肾用水的无菌性,防止交叉感染。

2. 确保透析液和洗肾用水的化学成分符合标准,避免对透析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3. 提供及时的质量监测结果,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和调整。

监测内容1. 透析液和洗肾用水的微生物指标监测,包括总菌落计数、大肠菌群等。

2. 透析液和洗肾用水的化学成分监测,包括pH值、电导率、溶解氧等。

3. 监测设备和设施的卫生状况,确保洗净、消毒和维护的有效性。

样品采集和分析1. 透析液和洗肾用水的样品应在透析开始前采集,并按照规定程序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2. 样品采集应遵循无菌原则,采用无菌进行采集,并保持良好的采样技术。

3. 样品分析应由专业实验室进行,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监测频率1. 透析液的微生物指标监测应每月进行一次,并在需要时进行增加频率的监测。

2. 透析液的化学成分监测应每月进行一次,并在需要时进行增加频率的监测。

3. 洗肾用水的微生物指标监测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并在需要时进行增加频率的监测。

4. 洗肾用水的化学成分监测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并在需要时进行增加频率的监测。

监测记录和分析1. 监测结果应记录在透析液和洗肾用水质量监测表中,包括监测日期、样品编号、监测项目、分析结果等。

2. 监测结果应及时进行分析,如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并记录下来。

3. 监测记录和分析结果应定期进行综合评估,及时调整监测频率和采取的措施。

质量控制措施1. 定期对透析液和洗肾用水处理设备进行校验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定期对透析液和洗肾用水处理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设备的卫生状况。

3. 定期对透析液和洗肾用水的质量监测方法进行验证,确保监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针对监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并记录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