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八课探问生命8.2敬畏生命作业设计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性,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关爱和呵护生命,以及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能力。

他们对于生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可能没有系统地思考过生命的价值和敬畏生命的意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性,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关爱和呵护生命。

2.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态度,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和敬畏生命。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性,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关爱和呵护生命。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

2.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案例材料:教师准备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教师呈现本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性,以及每个人都需要关爱和呵护生命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关爱和呵护生命的。

《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敬畏生命》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使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树立敬畏生命的观念,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理解:学生需认真阅读《敬畏生命》课文,理解生命的神圣性和不可替代性,掌握生命的重要性及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2. 主题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围绕“我眼中的生命”主题展开讨论,每位同学需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记录下小组讨论的要点和不同意见。

3. 生命故事分享:每位学生需准备一个自己或身边发生的关于生命的故事,可以是关于生命的诞生、成长、挑战或逝去的故事,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4. 制作生命海报:学生需设计一张以“敬畏生命”为主题的海报,通过绘画、文字等形式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5. 撰写感悟: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和自身经历,撰写一篇关于“敬畏生命”的感悟文章,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三、作业要求1. 阅读理解:要求仔细阅读课文,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主题讨论:讨论过程中需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意见。

记录要点需清晰、准确。

3. 生命故事分享:故事需真实、感人,能够体现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4. 制作生命海报:海报设计需有创意、色彩搭配合理,主题突出。

5. 撰写感悟:文章需紧扣主题,内容真实、情感丰富,表达清晰。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对课文的理解、讨论的参与度、故事的真实性、海报的设计和感悟文章的写作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同学互评:组织学生进行互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互评时需客观公正,提出改进意见。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 学生自我反思:学生需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借鉴。

3. 课堂交流:在下一课时,组织学生对本次作业进行交流和分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敬畏生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敬畏生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八、2《敬畏生命》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本节课《敬畏生命》是新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中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框的内容,“生命的思考”这单元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对初中生开展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

(2)、本节课《敬畏生命》是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对生命的敬畏,珍爱自己的生命,关心他人生命,自觉走上道德的生活。

可以说是承担着开展生命教育的首要任务,应作为生命教育的重中之重来重视。

只有学生明白生命宝贵的时候,才会慎重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也可以为后面第九、第十课做好铺垫。

二、【学生分析】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而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生命问题的熟悉和理解还不够全面,乃至会产生误差,若是学生这些思维的矛盾和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就可能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窘,行为失控等问题,致使其不知道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漠视生命,引发一场场人世悲剧,给家人和朋友造成庞大的痛苦,给社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本节课是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它将有助于初中生正确审视个人生命和他人、社会和人类的关系,培育他们感激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

3、【设计思想】(1)先引导学生理解生命至上的内涵,成立敬畏生命意识,然后再强化,后深切,最后抵达自觉遵守的水平。

(2)正面引导,层层紧扣,结合材料、图片、故事,通过探讨、讨论、情景模拟,循循善诱,以抵达通俗易懂的效果。

4、【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敬畏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理解人对生命的敬畏心。

(2)能力目标:能谨慎地处置生命关系、处置生命问题,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的能力,培育合作探讨和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敬畏生命的意识,尽己所能追求生命的美好。

五、【教学重点】:培育对生命的敬畏心。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八课探问生命8.2敬畏生命作业设计含解析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八课探问生命8.2敬畏生命作业设计含解析新人教版

8.2 敬畏生命一个“ 95 后”女孩,双胞胎儿子的妈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将器官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她用这种方式完成生命的延续,可歌可泣!据此回答1-2 题。

1. 从这位“ 95 后”妈妈的短暂生命历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 生命是脆弱的B. 人的生命本来就是短暂的C. 女性寿命较短D .现代医学水平比较低2. “95 后”妈妈捐献器官完成生命的延续,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这么做是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②生命是有力量的③这是对生命的敬畏④生命是坚强的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 如今,为需要紧急就医的伤员开辟“生命绿色通道” ,已经在山东济南各区交警大队形成工作机制。

他们根据辖区情况形成了各自的紧急处置预案,随时为伤病员护航。

“为生命让路”体现了( )A. 生命是脆弱的B. 生命是坚强的C.生命是有力量的D. 对生命的敬畏4.2017 年3月1日下午,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刮起10级狂风,部分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下起了冰雹。

截至3月2日9时,盐城市阜宁、射阳2县共5人死亡,33人受伤。

关于生命,下列看法不正确的是( )A. 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B.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C.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只需要珍爱自己的生命D. 珍爱生命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5. 初中学生闫某,因急性脑干出血抢救无效,生命永远定格在15 岁。

其父母强忍巨大悲痛,将他的两肾一肝和双眼角膜捐献出去,他的生命在 5 个人身上得到了延续。

闫某的父母说:“儿子虽然走了,但他救了 5 个病人,也等于他还活着,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闫某父母的做法,引起了人们对生命及生命价值的思考,下列说法你赞同的是( )①生命是可贵的,必须珍惜生命②生命太脆弱了,它经不起任何风浪的冲击③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④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要求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6.2016 年12月26日上午11时40分,深圳光明新区滑坡灾害事故遇难者默哀活动在光明工业园区事故现场举行,汽笛长鸣三分钟,为遇难者送行,为失联者祈福。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8.2 敬畏生命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8.2 敬畏生命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

8.2 敬畏生命知识目标:了解敬畏生命的原因,知道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敬畏生命也要关怀他人的生命;知道如何敬畏生命。

能力目标:坚守对待生命的道德底线,学会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生命的敬畏情怀。

重点:敬畏生命的原因、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难点:如何做到敬畏生命导入:出示清明祭祖、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公祭日向某某大屠杀死难者敬献花圈的图片:每年4月份清明节,人们扫墓祭祖;每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人们庄重地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每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人们沉重地向某某大屠杀死难者敬献花圈。

请问: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敬畏生命。

一起走进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

环节一:1、敬畏生命的原因出示学习目标:1、敬畏生命的原因2、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3、如何做到敬畏生命?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某某汶川,八级强震猝然来袭,连我们这里都有震感。

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

有太多人家园被毁、亲人离去。

据统计:汶川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

说一说:看了这些图片,你对生命有了什么感悟?生答: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救援活动在一片废墟上,迅速展开:人民解放军、消防队员、搜救队员为挽救生命而努力;温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慰问灾民,全国各族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献血的队伍一眼望不到边,人们为守护生命而拼搏;在哀悼日期间,全国下半旗致哀,全国各地,虔诚祈祷,人们以各种方式悼念生命。

灾区人民也在努力,这是永不放弃的吊瓶男孩。

这是震后72小时的生还者。

72小时是黄金救援期。

过了72小时,被埋灾民并没有放弃生的希望,而是在顽强的以立下,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这是震后102小时,汶川县映秀镇,36岁董凤强被成功救出。

这是震后108小时,什邡市红白镇,49岁李克成被成功营救。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8.2课 《敬畏生命》探究与分享”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8.2课 《敬畏生命》探究与分享”参考答案(

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知识点1 生命至上探究活动一:教材第93页运用你的经验说说上面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案: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探究活动二:教材第94页探究与分享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值得吗?为什么?答案:值得。

因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生命更重要。

人的生命至上、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探究活动三教材第94页探究与分享(1)你如何回答陶行知的困惑?(2)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答案:(1)“这伟大的慈爱与冷酷的无情如何可以并立共存?这矛盾的社会该怎样解释?”的困惑表明对生命价值的认识问题。

当我们明确生命至上,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道理的时候;当我们具备“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情怀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到敬畏生命,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珍爱他人的生命。

(2)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生命至上,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我们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一个进步的社会,一个良性的时代,最大的标志即尊重人的生命和保卫人的价值。

探究活动四:教材第95页探究与分事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答案: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不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的行为。

因为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我们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又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

知识点2 休戚与共1.敬畏生命就要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生命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 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 学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4单8.2——敬畏生命【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敬畏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理解人对生命的敬畏心。

2.能力目标:能谨慎地处理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敬畏生命的意识,尽己所能追求生命的美好。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心。

教学难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追求生命的美好。

【学习小结】一、导入: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清明祭祖,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5·12人们寄托哀思。

学生讨论:这些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回答。

二、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P93-98,5--8分钟,完成下列内容,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一)生命至上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但又是________、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________的情怀。

2.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________它。

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________。

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________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________的生命同样重要。

(二)休戚与共1.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____________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________共同生活。

2.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________、关注、关怀和________身边的每一个人。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________。

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________的生活。

三、合作探究活动一生命至上教材P94探究与分享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值得吗?为什么?活动二:教材P95探究与分享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活动三:教材P97探究与分享及下面相关链接“四种道德潜能”(1)上述五个情境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2)你能从上述不同的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3)学生分享P97相关链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学案新人教版

敬畏生命丄学幕设计 ----------------------- —+——+-i+-+”+-i卄f-七—|―||—I―学习目标1. 知道生命是脆弱的又是坚强的,认识到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必须要承认别人的生命同等重要。

学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理解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2. 培养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和处理生命问题的能力,自觉遵守道德的原则,增强善待身边的人的能力,培养成熟的道德思维与判断能力以及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能力。

3.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感。

增强敬畏生命的意识,热爱生活,有自己的道德底线,积极做有道德的人。

―II—I―预习内容一、怀有敬畏之心1. 生命是___________ 、 ________ 的,同时又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的,生命是__________ 、_________ 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2. 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_。

3. 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______________ 同样重要。

二、休戚与共4. 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_________ 的生活。

合作探究探究一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自己对生命的态度,你敬畏自己的生命吗?生活中你是怎样做的?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从以下三个角度分别来思考自己在敬畏生命方面做到了哪些?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社会中:—在学校中:—在家庭中:—探究二假如你遇到一位老人在街头突然摔倒了,你是救还是不救?学生分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并且说出理由。

我选择救,理由是—我选择不救,理由是—课堂反馈、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选项前的字母编号填入括号内)1. 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 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是A. 青春B.生命C.学习D.奉献2. 卡耐基说: “你应该庆幸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应该把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经验、环境和遗传造就了你的面目,无论是好是坏,你都得耕耘自己的园地; 无论是好是坏,你都得弹起生命中的琴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 敬畏生命
一个“95后”女孩,双胞胎儿子的妈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将器官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她用这种方式完成生命的延续,可歌可泣!据此回答1-2题。

1.从这位“95后”妈妈的短暂生命历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生命是脆弱的
B.人的生命本来就是短暂的
C.女性寿命较短
D.现代医学水平比较低
2.“95后”妈妈捐献器官完成生命的延续,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这么做是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②生命是有力量的③这是对生命的敬畏④生命是坚强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如今,为需要紧急就医的伤员开辟“生命绿色通道”,已经在山东济南各区交警大队形成工作机制。

他们根据辖区情况形成了各自的紧急处置预案,随时为伤病员护航。

“为生命让路”体现了()
A.生命是脆弱的
B.生命是坚强的
C.生命是有力量的
D.对生命的敬畏
4.2017年3月1日下午,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刮起10级狂风,部分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下起了冰雹。

截至3月2日9时,盐城市阜宁、射阳2县共5人死亡,33人受伤。

关于生命,下列看法不正确的是( )
A.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
B.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C.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只需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D.珍爱生命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
5.初中学生闫某,因急性脑干出血抢救无效,生命永远定格在15岁。

其父母强忍巨大悲痛,将他的两肾一肝和双眼角膜捐献出去,他的生命在5个人身上得到了延续。

闫某的父母说:“儿子虽然走了,但他救了5个病人,也等于他还活着,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闫某父母的做法,引起了人们对生命及生命价值的思考,下列说法你赞同的是( )
①生命是可贵的,必须珍惜生命②生命太脆弱了,它经不起任何风浪的冲击③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④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要求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2016年12月26日上午11时40分,深圳光明新区滑坡灾害事故遇难者默哀活动在光明工业园区事故现场举行,汽笛长鸣三分钟,为遇难者送行,为失联者祈福。

这直接体现了( )
A.生命是脆弱的,又是顽强的
B.知错必改的态度
C.对生命的敬重
D.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7.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发生时,党和政府领导亲临现场,强调要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

这是因为( )
A.生命是短暂的,转瞬即逝不可再来
B.生命是共存的,各种生命息息相关
C.生命是顽强的,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D.生命是宝贵的,要尊重和珍爱生命
8.“世界是这样的美丽/让我们把生命珍惜/一天又一天/让晨光拉着我/让夜露挽着你/只要我们拥有生命/就什么都可以争取/一年又一年/为了爱我们的人/也为了我们自己。

”这首诗说明的道理是( )
①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无比可贵②生命是参加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③生命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基础④每个人的生命对国家、社会、他人都有价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
9.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中人物的言行说明了什么?
(2)既要做好事,又不给自己惹麻烦。

遇到老人跌倒,你该怎样去做?
10.材料一:2016年7月7日早上,汉中宁强高速胡家坝段发生多车连撞交通事故,周边村民哄抢捡拾事故车辆中散落的物品,胡家坝派出所民警立即赶赴现场维持秩序。

材料二:2017年3月5日,由“济南公安”发布的一则微博传遍网络,所附视频已被播放了近200万次——在济南某高架桥上,一辆救护车鸣笛示意让路,一辆私家车却未避让而遭到了救护车司机的怒斥。

当天,此救护车中的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1)材料一中哄抢捡拾事故车辆中散落的物品的村民有没有坚守道德底线?为什么?
(2)在网上搜索“避让+救护车”这组关键词会发现,在多个省份和城市都有对救护车不避不让的事件发生。

你认为要扭转这一趋势,需要怎么做?
1.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命的正确认识。

材料中女孩年纪轻轻便失去生命的故事说明了生命是脆弱的。

A项正确且符合题意;B、C、D三项均是错误说法,与题意无关。

故选A。

2.D 解析:“95后”妈妈捐献器官,完成生命的延续,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关爱他人的生命,体现了生命的坚强。

依此可知②③④均正确;①明显错误。

故选D。

3.D 解析:本题结合时事新闻考查敬畏生命。

“为生命让路”这一行为体现了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是对生命的敬畏。

依此可知D项正确。

4.C 解析:题干中的描述,说明了生命在自然灾害面前,虽然顽强,但也是脆弱的,我们要掌握必要的保护常识,保护生命,珍爱生命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A、B、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说法片面,我们也要珍惜他人生命,根据题目要求,故选C。

5.A 解析:由题干描述得知,生命是可贵的,必须珍惜生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要求,①③④是正确的选项,排除错误的观点②。

6.C 解析:本题考查敬畏生命的相关知识。

分析材料,汽笛长鸣,为死难者送行,为失联者祈福,这体现了对生命的祭奠和敬重,C符合题意;A错误,材料体现出生命是脆弱的,没有体现生命是顽强的;B、D与题意无关。

故选C。

7.D 解析:本题考查珍爱生命的相关知识。

生命是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要倍加珍惜,珍爱生命,必须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题干中“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体现了生命的宝贵,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B、C说法也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解析:这首诗说明的道理是:生命是可贵的,我们要珍惜,因为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无比可贵,生命是参加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生命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基础,①②③正确,④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选B。

9.答案:(1)①部分公民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和强烈的正义感,不懂得关爱和尊重生命,出现道德滑坡。

②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感,我国法治不够健全,让救助者产生后顾之忧。

(2)①观察老人的情况,采用正确的救助方法,避免给老人造成二次伤害。

②向路人或目击者询问情况,请求路人协助。

③及时拨打“120”“110”“122”电话。

解析:本题结合漫画考查学生对敬畏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第(1)问漫画中人们对老人跌倒的冷漠,说明部分公民不懂得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可从这一角度作答。

第(2)问可根据如何救助老人的具体方法作答。

10.答案:(1)他们没有坚守道德底线。

因为他们缺失诚信,不够友善,没有遵纪守法。

(2)①国家:国家应完善法律体系,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

②学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

③家庭:家长应该言传身教,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影响教育自己的孩子。

④个人:努力学习,加强道德修养,学会做人。

解析:本题结合时事新闻考查学生对如何敬畏生命的理解和运用。

第(1)问中村民的做法违背社会公德和法律,没有意识到社会是大家的,可从以上角度作答。

第(2)问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可从国家、学校、家庭等角度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