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对外贸易状况

合集下载

以色列.pptx

以色列.pptx

旅游服务设施完善程度
交通便捷
以色列拥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 统,包括巴士、出租车和地铁
等,便于游客出行。
住宿选择丰富
从豪华酒店到经济型旅馆,以 色列提供各种类型的住宿选择 ,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导游服务专业
以色列的导游普遍具备较高的 专业素质和语言能力,能够为 游客提供深入的解说和优质的 服务。
旅游安全保障
判性思维。
教育资源分布
教育资源在以色列各地区分布相 对均衡,政府致力于提高教育质 量和普及教育。同时,一些知名 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吸引了世界
各地的学子。
犹太教育特色
在以色列的教育体系中,犹太文 化和宗教教育占据一定比重,旨
在传承和弘扬犹太文明。
传统文化和节日习俗介绍
01
传统文化
以色列的传统文化深受犹太教影响,注重家庭、社区和宗教生活。同时
建国历史背景
犹太人历史迁徙
犹太人远祖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后因躲避自然灾害迁徙至埃 及,后又从埃及迁居巴勒斯坦地区,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历程。
联合国分治决议
1947年,联合国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 分别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建国与战争
1948年,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然而,建国后的以色列经历了多次 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战争,最终确定了现今的领土范围。
政治体制与政府机构
政治体制
01
以色列实行议会民主制,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政府由议会选
举产生并对其负责。
政府机构
02
以色列政府由总理领导,总理为政府首脑,内阁由总理提名并
经议会批准任命。
司法体系
03
以色列司法权由法院行使,法院包括最高法院、地区法院和宗

中东市场分析

中东市场分析

中东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中东地区是指位于亚洲西南部、北非地区的一片地域,包括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伊朗、以色列等国家。

该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活跃,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机。

本文将对中东市场进行详细分析。

二、经济环境1. GDP和人均收入中东地区的GDP总量庞大,2022年达到2.5万亿美元。

该地区人均收入较高,消费能力较强,对高品质和高端产品的需求量大。

2. 主要经济产业中东地区主要经济产业包括石油、天然气、金融、旅游等。

石油和天然气是该地区的重要资源,占领了经济的核心地位。

金融业发达,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

旅游业也是中东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

3. 政府政策和投资环境中东地区各国政府对经济发展赋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和法规。

该地区的投资环境相对稳定,法律体系相对健全,为外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市场需求1. 消费习惯和偏好中东地区消费者偏好高品质、高端的产品,对品牌和质量要求较高。

他们对时尚、奢靡品、电子产品、汽车等消费品有较大需求。

2. 人口结构和消费群体中东地区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年轻人占比较高。

他们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和消费能力,是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

此外,中东地区也有不少富裕阶层,他们对高端产品和服务有较高需求。

3. 市场竞争情况中东地区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企业都积极进入该市场。

国际知名品牌在中东地区市场占有一定份额,但本土企业也在不断崛起。

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价策略和市场占有率是成功进入中东市场的关键。

四、市场机遇和挑战1. 市场机遇中东地区市场潜力巨大,消费需求旺盛,对高品质和高端产品的需求量大。

该地区政府对外商投资赋予支持,投资环境较好。

中东地区的旅游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为相关行业提供了机遇。

2. 市场挑战中东地区的市场竞争激烈,要成功进入该市场需要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此外,中东地区的文化、宗教和法律体系与西方国家存在差异,需要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文化和法规。

以色列国家概况

以色列国家概况

以色列国家概况(最近更新时间:2013年10月)【国名】以色列国(THE STATE OF ISRAEL)【面积】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国的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

1948-1973年间,以色列在四次阿以战争中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领土,80年代以后陆续部分撤出。

目前以色列实际控制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

【人口】801.8万(2013年4月),其中犹太人约占75.3%,其余为阿拉伯人、德鲁兹人等。

【语言】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均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

【宗教】大部分居民信奉犹太教,其余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其他宗教。

【首都】建国时在特拉维夫(TEL AVIV),1950年迁往耶路撒冷(JERUSALEM)。

1980年7月30日,以议会通过法案,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恒的与不可分割的首都”。

对于耶路撒冷的地位和归属,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一直存有争议。

目前,绝大多数同以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将使馆设在特拉维夫。

【国家元首】西蒙·佩雷斯(SHIMON PERES),2007年7月15日就职,为以色列第9任总统,任期7年。

【重要节日】犹太新年(约公历9月)、赎罪日(约公历10月)、住棚节(约公历10月)、逾越节(约公历3、4月)、大屠杀纪念日(约公历4、5月)、独立日(约公历4、5月)。

【地理】位于亚洲西部。

毗邻巴勒斯坦。

东接约旦,东北部与叙利亚为邻,南连亚喀巴湾,西南部与埃及为邻,西濒地中海,北与黎巴嫩接壤。

海岸线长度198公里。

【气候】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最高气温39℃;冬季温和湿润,最低气温4℃左右。

【简史】犹太人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来人。

原居住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公元前13世纪末开始从埃及迁居巴勒斯坦地区。

公元前1000年左右,建立以色列国。

此后先后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古希腊和罗马帝国征服。

公元70年被罗马人赶出巴勒斯坦地区,开始长达近2000年流亡生活。

以色列经济发展奇迹探秘

以色列经济发展奇迹探秘


有助于 以色 列创造经济奇迹 的特殊 因素
( ) 一 犹太 民族具 有 重视 学 习和知识 、 师重 教的 优 良传统 尊 上古 和 中世 纪 , 犹太 民族将 承 办教 育 、 持资 助教 育摆 在崇 高 的地位 , 教师 当作 神圣 的职业 。 流散 海外 支 把 在 的 长时期 里 , 太人 更加 重视 教育 和学 习 , 犹 以提高 知识 和智 慧 , 更好 地谋 生 。 重视 学 习和教 育的传 统造 就 了一 百 多年 来一 大批 在世 界文 化 、 技界 的犹 太名人 ( 马 克思 、 因斯坦 , 贝尔奖 得 主 3%是 犹太 人 )对 以色列 建 科 如 爱 诺 0 ,
【 键 词 】 以色列 ; . 关 经济发展奇迹 ; 施 措 【 中图分类号 】 18. F32 【 0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 04 26(090 —180 10—7820 )200—3
以色列 14 建国 , 98 自然条件和 国际环境极端恶劣。国土非常狭小, / 为沙漠 , 2 3 水资源、 矿产资源和能源极 端 贫乏 。阿 以尤其 是 巴以之 间长期 敌 对和 冲突 。建 国初 , 以色列工 业几 乎是 零 , 业 薄弱 。四十 多年 后 , 农 以色列 进 人世 界 2 0个发达 国家之列 , 为世界 农业 、 业 、 技 、 成 工 科 军事 强 国 。本 文试 图分 析 以色列 崛起 的奥秘 。
国后实行科教兴 国战略有直接影响, 也使其获得了大批从世界各地 回国参与建设的犹太科技文化精英 , 有利于 以色列经济 和科 技 的发展 。 ( ) 太 复国主 义和 民族 群体 意识 二 犹 犹太 复 国主义 , 指犹太 人 以 回归祖 居 地—— 巴勒斯 坦建 立 民族 国家为 目标 的思想 和政 治运 动 。 犹太 民族 不 幸 的历 史遭 遇导 致 了犹太 复 国主义 思想 和运 动的 产生 和发 展 , 发 了犹 太人 强烈 的民族 群体 意识 。【 界上 没 激 】 世 有 哪 个 民族 比犹太 民族更 懂得 民族 群体 意 识的 重 大 意义 : 齐 心 协力 、 不 团结 拼搏 , 生 的以色 列 就将 被敌 对 的 新 阿拉伯 国家 消灭 。建 国 以来 , 以色列 能够 获得 源 源不断 的世 界各 地 的犹 太社 团 的捐 助 , 犹太 移 民携带 资金 和技 术 回国参与建设 , 以色列的公有制能够建立并保持较强活力无不与这种强烈的群体意识有关。 犹太复国主义和 民族群 体意 识是 以色 列迅速 崛起 的精 神 动力 。 ( ) 援 三 外 美援居突出地位 , 19 年美援累计达 4 0 到 93 0 亿美元 , 多以赠款形式进行援助 。据统计 , 原西德的赔款和赔 偿总额达 3 亿美元 。 9 世界各地犹太人组织 的捐款和贷款在 15 90年 ~90年间总额达 10 18 2 亿美元左右 , 捐款占 了大部分 。 主要 面 向美 国犹 太人 发行 的 以色列政 府 债券 , 其特 点在 于偿 还期 限长 、 利率 低 , 购买这 种 债券带 有提 供援 助 的性质 ,9 5年至 19 年 累计 发行 量 达 184 美 元 。据 统计 , 14 15 93 3. 6亿 自 9 8年 以来 , 以色列接 受 的各 类外 援累计达 60 0 亿美元。以色列基本合理地使用了这些外援 , 主要用于兴建具有正的外部效应 、 对培育以色列的 长期 竞争 力非 常有 利 的公 共 事业 , 如学 校 、 究机 构 、 院 、 物馆 及其 活动计 划 。 研 医 博 ( ) 商传 统 和卓越 的经 商 才能 四 经 当犹太 民族流散世界各地以后 , 逐渐发展成为以商业和金融业为主的民族。 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反犹主义 将犹 太人排 斥 于各级 行政 权力 机构 和军 事组织 之 外 , 不允 许他 们拥 有土 地 。 也 城市 中极 有势 力的 手工业 行会 也

以色列的经济历史

以色列的经济历史

一、创业维艰以色列国的经济发展,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无名小国到经济强国,经过了若干风风雨雨,走过了一条坎坷不平、困难多磨的道路。

首先是,国小地少,沙漠过半,耕地不多,干旱少雨,水源也极其有限;其次是,缺乏自然资源和能源,仅有一点碳酸钾、磷酸盐、溴、铜、铁、镁、锰、硫磺、石膏、石灰石、陶瓷粘土和玻璃沙等,土地十分贫瘠;第三,从开国伊始直至现在,就不断背着移民入境的大包袱,数百万人的吃、住、教育和安全等的财政负担;第四,阿以冲突,无岁无之,何况中经几次大战役,军费浩繁,大大耗用了国民的收入;第五,四境多垒,商贸上不能就近获得原料与市场,为了解决问题,不得不远道洽办,这势必增加时间、人力和远距离的运输费用。

尽管如此,但以色列国的政府和犹太民族并没有为困难所折服,终于冒着艰险,排除万难,昂首挺胸地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康庄大道。

二、发展情况以色列在建国后的最初25年中所取得的成就,曾经为世人所瞩目,并认为是第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奇迹”之一,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已达10%。

与此同时,还接纳了来自亚非欧美几大批犹太移民160余万,其中大部分是战后欧洲和阿拉伯国家的难民;建立了现代化经济基础,主要是对交通、港口、水、电、通讯等工程进行扩建和技术更新;并按照犹太人传统,保证国民福利,提供高水平的社会服务。

这种经济奇迹主要是来自充分利用多年获得的经援,对生产资料大量投资与安置好移民在生产上所取得效益的结果。

但在1973年后,由于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及70年代全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发展速度放慢。

虽然如此,在1973~1979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仍达到3.8%。

1980年以后,略再下降,其增长率也达到3.1%。

可是从1984年起便已开始复苏。

到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GNP)竟达350亿美元,人均约7800美元,在亚洲仅较中东一些石油国家和东亚的日本为低,相当于新加坡的经济实力,而达到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此后逐年上升,这当然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促使大量的犹太人移居扩土有很大关系,但与以色列国正确的方针政策和人民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以色列农业概况

以色列农业概况

以色列农业概况以色列属于亚洲大陆,地处地中海东南角,西临地中海,北连黎巴嫩,东与约旦河西岸接壤,东北与叙利亚为邻,东南和南面以亚喀巴湾与埃及西奈半岛为界。

扼欧亚非三洲会合处,为东西阿拉伯世界的桥梁。

以色列北部是加利利山,高度为1200米左右,在加利利山以东为约旦河谷。

在加利利山以西为狭长的沿海平原,从黎巴嫩边境一直延伸到南部。

加利利山向南俯瞰着埃斯德拉隆谷或埃梅克谷,埃斯德拉隆以南是高原。

高原以南是内格夫。

沿海地区为典型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温度在32~38℃之间。

冬季温顺多雨,大巴列湖邻近以及内格夫从不下雪,洼地也专门少下雪,耶路撒冷和上加利利尽管下雪,但雪量悬殊甚大,前者只有几英寸,后者可达几英尺。

河谷地区,有时酷热,气温可达40℃以上,而且十分潮湿。

以色列降雨少,一样在400~550毫米。

降雨要紧在冬季的12月至来年3月,6、7、8三个月全然无雨。

降雨量各地区差不也专门大。

加利利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

以色列越往南雨量越少。

从全国看,60%属洪涝地区,20%为半温润区(北部),50%国土降雨少于150毫米。

耕地要紧分布在北部滨海平原、加利利山区以及上约旦河谷。

一、农业进展历史以色列农业奇迹得益于正确的进展战略。

建国50年来,以色列农业是推动经济进展的杠杆,农业和整个经济的进展相辅相成。

其农业进展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

第二时期从60年代开始,滴灌推动农业革命,建立高效市场机制。

60年代初,以色列土地开垦饱和,农业单产徘徊,沙漠改造缓慢。

以色列开始探究科技进展农业的出路,60年代中期发明滴灌后,国家赶忙大力扶持,农业革命找到突破口,农产品产量直线上升,沙漠改造突飞猛进,可耕地连续增加,农业面貌全然改观。

第三时期从80年代开始,农业实现产业化。

依照国际市场和本国自然条件,以色列70年代开始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从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向进展高质量花卉、畜牧业、蔬菜水果等出口创汇的农产品和技术,用高科技、现代治理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形成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益、高产出的特色,建成了一整套符合国情的节水灌溉、农业科技和工厂化现代治理体系。

以色列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以色列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以色列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一、高科技产业的崛起以色列的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其高科技产业的崛起。

以色列拥有着世界领先的技术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全球科技创新的热点地区之一。

以色列在计算机科学、生物技术、军事科技等领域具有世界领先地位。

例如,以色列的硅谷—特拉维夫已经成功地孕育了许多高科技企业,成为了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之一。

这些企业不仅给以色列带来了巨额资金投入,还为国家带来了就业机会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二、创业氛围浓厚以色列的创业氛围非常浓厚,创业精神深入人心。

由于政府的支持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以色列的创业者们能够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市场环境中迅速创立自己的企业。

此外,以色列的文化氛围也对创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这个国家,人们普遍认同创业者的价值,会积极对待创业者的精神和追求。

因此,无论是从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层面,以色列的创业者都能够得到广泛的支持和鼓励。

三、对外贸易的增长以色列的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由于技术实力雄厚,以色列出口了大量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和服务,如高级计算机软件、电子设备、医疗器械等。

同时,以色列也积极扩大市场,寻求与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开展贸易往来。

除了传统的贸易伙伴,如美国和欧洲国家,以色列还积极开展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合作,如中国、韩国等。

这些贸易合作不仅为以色列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还促进了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推动了以色列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四、旅游业的崛起以色列的旅游业在过去几年中有了爆炸性的增长。

以色列以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游客们可以参观古城耶路撒冷,感受宗教的力量;也可以前往死海,体验泥浆浴的乐趣;还可以到特拉维夫感受现代化的城市风貌。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色列的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综上所述,以色列的经济发展状况非常良好。

其高科技产业的崛起、创业氛围的浓厚、对外贸易的增长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都为以色列经济带来了强劲的增长动力。

新时期中国与以色列的合作关系

新时期中国与以色列的合作关系

2016年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334号决议,谴责以色列在占领领土上建设定居点。

此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与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安理会成员国暂停外交工作关系。

此次“‘定居点’决议”事件会否影响中以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引人关注。

当月29日,以色列驻华大使馆新闻发言人对中国媒体表示:“我可以确认,(当前的情况)对两国正在进行的项目没有任何影响。

我们期待着2017年庆祝以中建交25周年。

我们不仅要继续两国的合作,而且明年内还将举行一系列的活动和合作项目。

”2017年 1月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愿继续与以色列一道,深化两国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中国企业即将派遣数千名中国建筑工人赴以色列工作。

”从上述双方的表态可以得出结论:新时期中国与以色列的合作关系将持续稳定发展。

中国应在深化中以关系的新进程中提前谋篇布局。

中国与以色列的关系有着良好的历史基础,自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后继新时期中国与以色列的合作关系中国与以色列的关系有着良好的历史基础,随着国际环境和中东形势的深刻变化,中以关系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机。

中国应妥善回应以方的利益诉求,在深化中以关系的新进程中提前谋篇布局。

■ 王金岩/文DOI: 10.19422/ki.ddsj.2017.02.010续稳步向前发展。

近年,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尤其体现在经济、技术、文化交往等领域。

当前,无论是从国际环境看,还是从以色列所处的中东地区局势看,以及从双方在多方面互为补充、互有需求的客观现实看,都可看出中以关系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依据中以关系现状和以方对未来的发展期待对双边关系的发展提出几点想法。

中以关系正值发展新高潮中国与以色列于1992年建立外交关系,此后几年间两国关系高速发展,九十年代是两国关系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

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一个十年间,两国关系发展的速度放缓,但稳步向前。

近年,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都大幅攀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汤尼希伯来语学校学习资料
以色列对外贸易状况
由于经济规模小,国内市场相对有限,以色列只能通过扩大出口来推动经济的增长。

国家一直把大部分的创造性资源用于加强其工业品出口。

工业品出口额(按现价计算) 50多年来增长了接近2,200倍:从1950年的1,300万美元,增加到1955年的5,200万美元,1975年增加到14亿美元,1985年为56亿美元,直到2000年的283亿美元。

不过,在2001年时,这一数额降至257亿美元。

近年来,全部进口货物的大约70%—2001年金额达到310亿美元—是用于生产的物资和燃料;这些进口货物中的42%来自欧盟,23%来自美国,15%来自亚洲(其余20%来自其他国家)。

与此同时,以色列出口货物中的32%运往欧盟,32%运往美国,16%运往亚洲,其余20%运往其他国家。

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以色列对美国的工业出口超过了从美国的进口;2000年以来,即使不包括钻石的出口,也是这样的情况。

以色列加入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与欧洲共同体(1975年)就工业产品和与美国(1985年)就全部产品建立了自由贸易区,从而提高了以色列的出口竞争能力。

这样,以色列的货物都能免税进入欧洲联盟(欧盟)和美国市场(共有6.3亿消费者),使本地的生产者能够瞄准比国内市场大100倍以上的国外市场,并吸引那些希望免税向欧洲出口产品的投资商来以色列。

为争取最大的成功机会,以色列的企业一直设法确定能够开辟自己特有的市场地位的国际贸易领域。

与外国工业公司建立合资企业,往往能发挥以色列公司在创新方面和外国公司在大规模生产及市场渗透方面的优势。

业已开展的联合项目涉及许多领域,如电子、计算机软件、医疗设备、印刷和计算机制图等。

像由相关政府支持的4个两国间开发研究基金会那样的机构,正以为合资企业筹措资金的方式,向许多这样的联合项目提供积极的援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