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制造业各部门的KPI考核指标

合集下载

制造业各部门KPI考核指标

制造业各部门KPI考核指标

制造业各部门KPI考核指标制造业的各个部门的KPI考核指标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情况和目标来制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制造业各部门KPI考核指标:1.生产计划部门:-准时交付率:根据生产计划的要求,达到或超过计划的交付时间。

-生产效率:衡量生产计划部门的生产效率,例如每小时生产数量或每天的生产时间利用率。

-库存控制:控制产成品、原材料和在制品的库存水平,以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2.采购部门:-供应商绩效评估:评估供应商的交货准时率、质量和服务水平。

-成本控制:确保在采购过程中获得最佳价格,并通过谈判和合同管理实现成本节约。

-供应链可靠性:保证供应链的可靠性,包括供应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生产部门:-生产效率:衡量生产部门的生产效率、设备利用率和生产线平衡性。

-质量控制:检测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

-废品率:衡量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以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

4.质量控制部门:-不良品率:衡量不良品在总产出中的占比,以评估质量控制部门的质量水平。

-客户投诉处理:根据投诉处理流程和时间要求,评估客户投诉的及时处理和解决情况。

-过程改进: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和持续改进原则,推动质量控制过程的改进和优化。

5.配送和物流部门:-准时交付率:确保货物按时准确地交付给客户。

-成本控制:控制运输、仓储和分销等成本,寻找成本节约的机会。

-客户满意度:通过提供良好的物流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6.售后服务部门:-客户满意度:根据客户反馈评估售后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

-售后服务平均响应时间:评估售后服务人员对客户问题的响应速度。

-问题解决率:评估售后服务人员解决客户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这只是制造业各部门KPI考核指标的一部分,具体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目标来确定。

同时,这些指标应该能够量化和衡量,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客户需求相一致。

定期的KPI考核和跟踪能够帮助企业监控绩效和改进业务流程,从而实现更高效、高质量的生产和服务。

制造业各部门KPI考核指标

制造业各部门KPI考核指标

制造业各部门KPI考核指标制造业各部门KPI考核指标本文档旨在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各部门KPI(关键绩效指标)的考核指标,以帮助企业管理和评估各部门的工作表现。

以下是具体的KPI指标及其细化内容:仓储与物流部门:1.准时交货率:按时完成客户订单的比例。

2.仓库库存周转率:年度总销售额与年末库存价值之比。

3.准确性:仓库出入库操作的准确性。

4.损耗率:仓库内产品损坏、过期、丢失的比例。

5.装卸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货物装卸量。

生产部门:1.生产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

2.产量满足率:按时完成生产计划的比例。

3.设备利用率:设备正常运行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

4.生产线平衡度:各生产线作业时间的均衡度。

5.产品质量合格率:合格产品与总生产数量的比例。

质量控制部门:1.缺陷修复时间:从发现缺陷到修复完成的时间。

2.报废率:生产过程中废弃的产品比例。

3.零售商退回率:零售商对产品的退回比例。

4.投诉率:客户对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比例。

5.检测合格率:合格产品与检测总样本的比例。

采购与供应链部门:1.供应商交货准时率:供应商按时交付的比例。

2.供应商合格率:供应商提供的合格产品比例。

3.供应商评估:评估各供应商的绩效并给出相应评分。

4.原材料库存周转率:年度采购总额与年末原材料库存价值之比。

5.采购成本节约率:通过采购流程的优化实现的成本节约比例。

销售与营销部门:1.销售额增长率:销售额同比增长的百分比。

2.新客户获取率:新客户数量与总客户数量的比例。

3.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度调查得分。

4.市场份额增长率:企业市场份额同比增长的百分比。

5.销售费用比率:销售费用与销售额之比。

人力资源部门:1.岗位招聘效率:岗位空缺期间的平均填补时间。

2.培训参与率:员工参加培训的比例。

3.员工流失率:员工离职的比例。

4.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调查得分。

5.绩效考核结果:员工绩效考核评分的平均值。

以上仅为示例,每个企业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具体的KPI指标应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制造业各部门的KPI考核指标

制造业各部门的KPI考核指标

制造业各部门的KPI考核指标制造业各部门的KPI考核指标1. 生产部门1.1 产能利用率定义:衡量企业生产能力的利用效率,计算公式为:(实际产出量 / 设备理论最大产出量) × 100%目标:达到或超过设备理论最大产出量的80%1.2 出品质量定义:衡量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包括产品的缺陷率、不合格率等指标目标:缺陷率低于1%,不合格品率低于5%1.3 生产效率定义:衡量企业生产效率的指标,包括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成本等目标:提高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降低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成本2. 质量管理部门2.1 客户投诉率定义:客户对产品或服务不满意并提出投诉的比例目标:降低客户投诉率,达到客户满意度指标2.2 产品质量改善率定义:产品质量改善的效果,包括产品缺陷率的降低、不合格品率的降低等目标:年度产品质量改善率达到5%2.3 质量体系合规性定义: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目标: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如ISO 9001认证3. 供应链管理部门3.1 供货准时率定义:供应商按照约定的交货时间准时供货的比例目标:供货准时率达到95%3.2 供应商绩效评价定义: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价,包括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的评估目标: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价,并与供应商共同提升供应链效率和品质3.3 库存周转率定义:衡量企业库存管理的效率,计算公式为:(年销售成本/ 平均库存金额) × 100%目标: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4. 设备维护部门4.1 设备故障率定义:设备故障次数与设备运行时间的比值目标: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4.2 设备维护成本定义:维护设备所花费的成本,包括维修费用、备件费用等目标: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提高维护效率4.3 预防性维护率定义:预防性维护所占的时间比例,预防性维护是指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进行的维护工作目标:提高预防性维护率,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以上是制造业各部门的KPI考核指标,每个部门根据自身职责和业务特点制定适合的指标,并追求不断提升和改进。

制造业各部门KPI考核指标

制造业各部门KPI考核指标

制造业各部门KPI考核指标制造业各部门KPI考核指标⒈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制造业各部门提供一套全面且具体的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指标,以帮助企业实现效率提升和业绩改善。

本文档将详细描述各部门的KPI指标,并提供具体的计算公式和数据收集方法。

⒉生产部门KPI考核指标⑴生产效率指标●生产装置利用率:工厂生产装置的总运行时间与可用时间的比率。

●每单位产品生产时间: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需的平均生产时间。

●全面设备效率:工厂设备的维护时间与总运行时间的比率。

●一次通过率:在生产过程中无需进行返工或修正的产品比例。

⑵质量指标●不良品率:产品中存在质量问题的比例。

●客户投诉率:客户对产品质量问题提出投诉的比例。

⑶成本指标●生产成本: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总成本。

●劳动力生产力: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产品数量。

●设备故障成本:维护和修理设备所需的成本。

⒊采购部门KPI考核指标⑴供应商管理指标●供应商交付准时率:供应商交货准时的比例。

●供应商质量管理: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的比例。

●供应商合作关系: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良好业务合作关系。

⑵采购成本指标●采购成本比率:采购成本与所采购物料总成本之比。

●物料库存周转率:单位时间内的物料库存周转次数。

⒋质量部门KPI考核指标⑴内部质量指标●产品可用性:产品正常工作时间与总工作时间的比率。

●不合格品数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数量。

⑵外部质量指标●客户满意度:客户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满意程度。

●产品退货率:客户对不合格产品或不满意产品的退货比例。

⒌销售部门KPI考核指标⑴销售额指标●总销售额:特定时间范围内的销售总额。

●新客户增长率:新增客户数量的比率。

●客单价:平均每个客户的消费金额。

⑵销售渠道指标●渠道覆盖率:覆盖市场的销售渠道的比例。

●渠道利润率:销售渠道的利润与销售额之比。

⒍研发部门KPI考核指标⑴产品创新指标●新产品销售比例:新产品销售额与总销售额的比例。

●研发投入占比:研发投入与总成本之比。

制造业各部门的KPI考核指标

制造业各部门的KPI考核指标

制造业各部门的KPI考核指标制造业各部门的KPI考核指标1. 生产部门生产效率:衡量生产单位时间内完成产品数量的能力,如产量、产能利用率等指标。

生产质量:衡量生产产品的合格率、次品率、返工率等指标。

生产成本:衡量生产过程中的人力、设备、物料等资源的成本,并对产品成本进行控制指标。

交付能力:衡量按时交付产品的能力,如交货期准确率、交货延误率等指标。

制造周期:衡量生产产品的时间,从接收订单到交付产品的时间间隔。

2. 品质管理部门不良率:衡量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数量与总产量之比。

次品率:衡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次品数量与总产量之比。

投诉率:衡量产品在市场上遇到的投诉数量与总销售数量之比。

客户满意度:衡量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满意程度,通过市场调研或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

品质改进:衡量改进产品和生产过程的能力,如品质改进项目数量和效果等指标。

3. 采购部门供应商评价:衡量供应商在质量、价格、配送、服务等方面的表现,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

采购成本:衡量采购过程中的成本,包括采购物料的价格、运输费用、关税等。

供应链稳定性:衡量供应链的稳定程度,包括供应商的交货准时率、供应商的稳定性等指标。

采购效率:衡量采购过程中的效率,包括采购订单的处理时间、采购周期等指标。

库存管理:衡量采购物料的库存水平,包括库存周转率、滞销品率、库存周转天数等指标。

4. 设备维护部门设备可用率:衡量设备的可用程度,即设备正常运行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比例。

设备故障率:衡量设备发生故障的频率和程度,如故障次数、故障时间等。

维修时间:衡量设备维修的时间,包括维修时间的平均值、最大值等指标。

预防性维护:衡量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的效果,如维护项目的完成率、维护成本等指标。

设备改进:衡量对设备进行改进的能力,如设备改进的数量和效果等指标。

5. 财务部门利润率:衡量企业获利能力,即销售收入与净利润之间的比率。

成本控制:衡量企业对成本的控制能力,包括成本核算准确度、成本控制率等指标。

制造业各部门的KPI考核指标

制造业各部门的KPI考核指标

制造业各部门的KPI考核指标
制造业各部门的KPI考核指标
1. 产能部门
生产线利用率:衡量生产线的工作效率,计算公式为:生产时间 / (生产时间 + 停机时间)。

生产成本:衡量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效益,计算公式为:总生产成本 / 总产出数量。

生产产能:衡量产能部门的产出效率,计算公式为:实际产出数量 / 计划产出数量。

2. 质量部门
产品合格率:衡量生产的产品质量,计算公式为:合格产品数量 / 总生产产品数量。

不良品率:衡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品数量,计算公式为:不良品数量 / 总生产产品数量。

返工率:衡量生产过程中需要返工的产品比例,计算公式为:返工产品数量 / 总生产产品数量。

3. 物流部门
仓储周转率:衡量仓储部门的效率,计算公式为:(年度出库量 + 年度入库量)/ 2 / 平均库存量。

准时交货率:衡量配送部门的准时交货能力,计算公式为:按时交货客户数量 / 总客户订单数量。

订单处理时效:衡量订单处理的效率,计算公式为:(订单处理完成时间订单接收时间)/ 订单数量。

4. 设备部门
设备利用率:衡量设备的使用效率,计算公式为:设备运行时间 / (设备运行时间 + 停机时间)。

设备故障率:衡量设备的故障频率,计算公式为:故障次数 / 设备运行时间。

设备维修时效:衡量设备维修的效率,计算公式为:(设备修复完成时间报修时间)/ 维修次数。

注意:以上指标仅为参考,实际的KPI考核指标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设定。

制造业各部门KPI考核指标

制造业各部门KPI考核指标

制造业各部门KPI考核指标
制造业各部门的KPI考核指标可以根据具体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内容进行定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制造业部门的KPI考核指标示例:
1. 生产部门:
生产产量:衡量实际产量与预定产量之间的差异。

产能利用率:衡量设备和资源利用的效率。

生产效率:衡量单位时间内生产的数量。

产品质量:衡量产品的合格率和不良品率。

2. 质量管理部门:
不良品率:衡量不同阶段(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成品检验)的不良品比例。

产品退货率:衡量顾客对产品的不满意程度和退货比例。

客户投诉率:衡量不同阶段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投诉比例。

品质改进项目:衡量质量管理部门参与的改进项目数量和质量。

3. 采购部门:
采购成本节约率:衡量采购成本减少的比例。

供应商评估结果:衡量供应商的质量、交货时间、价格等指标。

采购周期:衡量从下订单到收到货物的时间。

采购准时率:衡量采购按时交付的比例。

4. 设备维护部门:
设备故障率:衡量设备故障次数和设备运行时间的比率。

维修时间:衡量设备故障后修复的时间。

预防性维护比率:衡量预防性维护时间与总维护时间的比例。

关键设备可用率:衡量关键设备的可用时间。

5. 物流部门:
出货准时率:衡量订单按时发货的比例。

客户满意度调查:衡量客户对物流服务的满意度。

物流成本:衡量物流成本与总销售额的比例。

运输效率:衡量单位时间内物流运输的效率。

这些指标仅为参考,具体的KPI指标应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和目标进行定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制造业各部门KPI考核指标

制造业各部门KPI考核指标

制造业各部门KPI考核指标1. 质量部门KPI考核指标不良品率:评估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数量与产出产品数量的比例,反映产品质量稳定性。

产品合格率:评估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合格率,反映产品质量标准的达成率。

客户投诉率:评估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反映产品质量在市场中的表现。

缺陷处理及时率:评估缺陷处理的响应速度,反映公司对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

2. 生产部门KPI考核指标生产效率:评估生产部门产能的利用率,反映生产效率的高低。

生产任务完成率:评估生产部门按时完成生产任务的能力,反映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

生产成本控制率:评估生产部门实际生产成本与预算生产成本的差异度,反映成本控制水平。

3. 采购部门KPI考核指标供应商考核指标:评估供应商的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及价格竞争力,反映供应链管理的效果。

采购成本降低率:评估采购部门降低采购成本的能力,反映采购成本管理的效果。

采购周期:评估采购部门采购物料的速度,反映采购流程的效率。

4. 研发部门KPI考核指标新产品开发速度:评估研发部门开发新产品的时间,反映研发效率。

研发投入产出比:评估研发部门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反映研发投入的效果。

技术创新能力:评估研发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反映公司在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5. 销售部门KPI考核指标销售额:评估销售部门的销售业绩,反映市场竞争力。

销售增长率:评估销售部门的销售额增长速度,反映市场份额的变化。

渠道拓展与管理:评估销售部门拓展和管理渠道的能力,反映市场渗透力。

以上是制造业各部门的KPI考核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控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整个制造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 目标标产定值义挂件45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 度 在) 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提供合适岗位人才并组织面试 该季度实际离职人数(一周内除外)占该季度平均总人数的比率 依据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分解到每季度培训计划的完成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控制在年度招聘与培训费用预算内 每月2次检查消防器材及安全情况 每 目月 标检 产查 值曝 挂光 件次 45数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 度 接) 到《采购申请单》后,并按双方确认的交期内交货 主要原材料一次验收的合格比率 采购不合格品必须在一周内退回供应商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不超过计划内采购费用总额的5% 每 目月 标检 产查 值曝 挂光 件次 45数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 度 指) 订单规定完成的交付期 投诉的次数 成品入库一次合格率 每季度降低采购需求总额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在生产中发生的安全(含消防)事故次数
检查通报
人力资源部
月产值报表
财务部
出货记录表
出口部、生产部、财务部
有关报表
财务部
检验记录
品保部
各车间 各仓库 机修班
成本
现场管理
产能 质量 成本 现场管理 产能 质量 成本 现场管理
报废控制率 机物料费用控制率 5S管理 安全 550万/月(1650万/季度)
收发料及时准确率 帐、物、卡一致性准确率 库存下降率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率 5S管理 550万/月(1650万/季度) 生产设备完好率
≥95%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达成率=实际完成数÷计划数 及时率=实际完成数÷客户需求总数 合格率=送样确认合格数÷总送样次数 及时率=完成份数÷实际需要份数 支持率=解决时间÷生产提出时间 支持率=实际完成数÷需要的总数
准确率=图纸(BOM)实际制作下发时数÷该批产品投产时间
控制率=月申请金额÷月领用金额
统计累计次数
入库单
仓库、财务部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人力资源部
检查通报
人力资源部
安全事故汇总表
人力资源部
月产值报表
财务部
领料记录
各车间、生产部
抽检记录
设备保养及时率
办公用品(含机物料) 费用控制率
安全
注:红色标 识公司第一 阶段的各部 门绩效考核 指标,其他 的指标因公 司某些基础 数据还没有 建立起来, 故等半年以 后再看
各车间投产总数中出现的报废数
15
每月控制在部门申请计划的金额内
5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5
在 目生 标产 产中 值发 挂生 件的 45安0万全/(月含(消13防50)万事/季故度次)数,篮子:100万/月(300万/季 度)
权重
10
30 30 10 5 5 5 5
10
25 25 20 5 10 5
30
30 10 10 5 5 5
指标值
≥100%
≥95% ≤10% ≥90% ≤2% ≤3% ≥100% ≤1%
≥100%
≥98% ≥85% ≥95% ≤2% ≤5% ≤1%
≥100%
≥90% ≤3% ≥100% ≥3% ≤2% ≤1%
客户交期达成率
下单及时率 出货准确率(数量、品种、报 关) 顾客投诉处理及时率 货款回收及时率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率 5S管理 550万/月(1650万/季度)
品质异常处理及时率
来料检验及时率 来料检验准确率
顾客投诉次数
办公用品费用控制率 5S管理 550万/月(1650万/季度) 计划达成率 报表准确及时率
达成率=完成订单数÷总订单数
及时率=超过时限订单批次÷接到订单总批次
准确率=出货出错订单数÷出货订单总数 及时率=答复时间
控制率=货款回收订单数÷该月交付订单总数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及时率=累加及时处理次数÷异常总次数
测评工具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到位率=季度到位人数÷经批准的季度需求人数 流动率=离职数÷总人数 达成率=季度实际完成次数÷年度分解到季度的培训计划次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控制率=季度的实际费用汇总÷部门年度预算总额 统计检查累计次数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10
工艺文件完成及时率
技术部确认后3天内完成
10
现场工艺技术支持率
生产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必须在在内给予解决
10
工装夹具制作及时率
指新品正式在公司各车间试产,技术部提前准备好相关工序的工装夹具 10
技术资料(包图纸、BOM)制作准 确率
生产线使用的工艺图纸及BOM制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
≤1%
≥100% ≥100% ≥100% ≥98% ≥98% ≥98% ≥99%
下单计划
生产部
出货记录表
财务部
订单评审计划
生产部
财务报表
财务部
客诉记录表
总经理、财务总监
每月应收款报表 财务部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人力资源部
检查通报
人力资源部
月产值报表
财务部
品质检验记录
品保部
检验记录 检验记录
品保部、仓库、生产部、各车间 品保部、仓库、生产部、各车间
客诉记录表
出口部、品保部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人力资源部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达成率=未达成交期次数÷申请总次数 合格率=来料一次合格批数÷来料总批数 及时率=及时退货批数÷不合格批总数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控制率:计划外采购费用总额÷采购总额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达成率=完成订单数÷总订单数 控制率=当月客诉次数÷该月订单总数 合格率=成品入库合格批次÷成品入库总批次 下降率=月申请采购额÷月订单实际需求额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统计累计次数
5
每 目月 标检 产查 值曝 挂光 件次 45数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 度)
5 30
在规定的时间内报政府相关部门报表
20
统计制造成本、采购成本
50
≥98% ≤2% ≤1% ≥100%
达标 ≥95%
及时率=调试好后正式投产时间÷购置后闲置时间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报表汇总 准确率=统计出错次数÷统计总次数
5S管理 550万/月(1650万/季度) 公司新品样品开发达成率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5
目标产值挂件45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 度)
30
按时完成公司提出的新品开发计划
20
客户新品样品开发及时率
按时完成出口部提高的客户新品开发
20
样品一次性合格率
客户确认的送样合格数(因客户更改数据而修改的除外)
5 30 40
依据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设备的保养
40
每月控制在部门申请计划的金额内
10
每月检查消防器材及设备安全运行情况(2次/月)
10
≤3% ≤2% ≤2% ≤1% ≥100% ≥98% ≥95% ≥3% ≤2% ≤1% ≥100% ≥97% ≥97%
≤2%
2次/月
控制率=报废数÷投产总数 控制率=月申请金额÷月领用金额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统计累计次数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及时准确率=物料收发准确批数÷接到收发料总批数 达成率=抽查不合格次数÷总抽查次数 下降率=月申请采购额÷月订单实际需求额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完好率=维修完好的设备台数÷申请维修的台数 及时率=保养日期数÷规定日期
5
每 目月 标检 产查 值曝 挂光 件次 45数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 度)
5 30
依据程序规定时间完成生产品质异常处理
30
依据程序规定时间完成
20
由生产部统计因检验员判定失误的批数
10
每月依据出口部及生产部统计季度顾客退货情况(客观情况除外,如有异 议由方总裁决)
及时率=及时完成批数÷送检总批数 准确率=检验准确批数÷生产投入批数 统计累加次数
控制率=季度申请总额÷季度领用金额 达成率=部门曝光次数÷每月公司检查次数 完成率=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季度目标产值 达成率=完成数÷总订单数 由财务核对 合格率=合格数÷送检数
办公用品申请领用表 人力资源部
检查通报
人力资源部
10 30
每月根据生产计划及时提前准备好生产需要的物料
35
财务抽查的记录
35
每季度降低采购需求总额
10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5
每 目月 标检 产查 值曝 挂光 件次 45数0万/月(1350万/季度),篮子:100万/月(300万/季 度 生) 产开工前设备可正常运做即算完好
成品一次合格率
每季度控制在部门申请的金额内(生产使用的经采购部采购的除外)
5
每月检查曝光次数
5
每月接到订单数量金额550万
30
指订单规定完成的交付期
10
接到客户订单在必须三个工作日内下达评审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