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今墨验方选
施今墨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精选

施今墨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精选施今墨先生是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强调把健脾助运和滋肾养阴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著名的“降糖对药”(即黄芪、山药、苍术、玄参),在当今医学界影响深远。
验方一:元参90g,苍术30g,麦冬60g,杜仲60g,茯苓60g,生黄芪120g,枸杞子90g,五味子30g,葛根30g,二仙胶 60g,熟地60g,怀山药120g,山萸肉60g,丹皮30g,人参60g,玉竹90g,冬青子30g。
研为细末,另用黑大豆1000g,煎成浓汁去渣,共和为小丸。
每次6g,每日3次。
适用于成年人糖尿病,血糖尿糖控制不理想者。
验方二:葛根30g,花粉90g,石斛60g,元参90g,生地90g,天冬30g,麦冬30g,莲须30g,人参30g,银杏60g,五味子 30g,桑螵蛸60g,菟丝子60g,破故纸60g,山萸肉60g,西洋参30g,何首乌60g,生黄芪120g,怀山药90g,女贞子60g。
研为细末,金樱子膏1000g合为小丸。
每服6g,每日3次。
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上消、下消者。
验方三:莲子肉60g,芡实米60g,党参60g,熟地、红参、天竺子、桑葚子、淡苁蓉、阿胶、黄精各60g,西洋参30g,杭白芍60g,黄柏30g,生黄芪90g。
共研细末,雄猪肚一个,煮烂如泥,和为小丸。
每服6g,每日3次。
主要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中消者。
赵锡武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选赵锡武先生长期供职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治疗糖尿病具有丰富经验。
认为上中下三消“其始虽异,其终则同”,主张分期治疗,早期以养阴清热泻火为主,肺胃兼治;中期当养阴益气;晚期应针对阴阳俱虚证相应施治。
验方:生熟地各30g,天麦冬各12g,党参30g,当归9g,山萸肉12g,菟丝子30g,元参12g,黄芪30g,泽泻15g。
水煎服,每日一剂。
主要适用于治疗糖尿病中晚期患者。
阳明热甚口渴者加白虎汤、川连以清胃。
学习施今墨先生失眠验方

学习施今墨先生失眠验方
一、神经衰弱失眠验方
百合60 知母15 大生地30 磁朱丸30 何首乌20 寸麦冬15 龙齿15 紫贝齿25生熟枣各30 天菖蒲20 甘松20 糠皮20 西洋参30 白蒺藜35 鹿角霜20 炙甘草30 白薇30 紫河车60 明天麻30 炒远志30
共研细末,枣肉适量和为小丸。
每日早、晚各服6克,白开水送服。
本方主治用脑过度,心力衰弱,精神恍惚,犹类怔忡,日夜撞扰,毫无睡意,睡亦不熟,难解乏倦,杂念起伏,无能制止。
二、血行不畅之失眠验方
当归6 川芎4.5 合欢花6 枣仁6 郁金6 远志6 柴胡5 白芍6 生地6 西红花3 丹参10 炙甘草3 夜交藤18 琥珀粉3(分2次随药送服)
凡由于血液不能畅通而致失眠者,其血必滞。
肝藏血,血行不畅,肝必有郁。
凡妇女经行愆期而患失眠者,每多此症,用之收效尤捷。
三、气机不畅之失眠验方
苏梗5 桔梗5 清半夏6 夏枯草6 厚朴花6 枳壳5 陈皮5 茯神木10 白杏仁6 分心木6 黄连3 黄芩6香附米6 薤白6
水煎服三五剂,即可见效。
凡由于气机不调,常发失眠症者,心中必多闷郁,郁则气不舒,气不舒则肝胆先受其影响,从而睡眠不安。
使用心得:
1.方一原无用量,笔者试拟用量。
2.方一适用于失眠日久,心血亏损,阴损及阳的患者,使用本方病史是重点。
3.方二使用机会为患者常觉头晕(类似于西医脑供血不足缺氧)。
4.方三患者善太息。
施今墨丨国医大师邓老留下的30个效方

施今墨丨国医大师邓老留下的30个效方作者:风湿达人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组成〕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
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
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
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
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
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组成〕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麦芽30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组成〕吴茱萸1~3克,川连3~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威灵仙15克,桔梗10克,枳壳5克。
〔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
〔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五、治慢性结肠炎方〔组成〕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
〔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
〔加减〕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
妙手施今墨的方子!用暖胃法,治好神经衰弱、脑袋发沉,值得一学

妙手施今墨的方子!用暖胃法,治好神经衰弱、脑袋发沉,值得一学(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常常有人说,如今的中医,衰落了。
为什么衰落?有人将原因归纳为药材药力的下降。
有人认为是中医简廉便的特点,注定赚不来钱。
而我认为,中医的衰落,在于我们当代中医人,缺少向前辈学习的精神。
你把老辈中医人的宝贵财富学到手,提高了疗效,怎么会不被认可呢?来,我现在就给你说一张,当初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的医案。
从这个医案里,我们感受他们那个年代的中医人,有什么过人之处。
话说有这么一次,施今墨老先生接待一个患者。
这个患者啊,当时才42岁,男性。
这个人呢,新中国成立以前是商人,生活颠沛流离,精神压力很大。
日子久了,就有了胃病,遇寒则发作。
后来呢,就另添了一个病,即脑袋又沉又闷,还有些疼,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戴着钢盔。
经过检查,西医确诊为神经衰弱。
服用镇静药,一开始有效,后来很快就无效了。
转眼,新中国成立了。
此人生活有所改善,但是脑袋沉闷沉痛的毛病一直没好利索。
而且,最近左侧鼻孔又开始堵塞不适。
怎么办?此人几经辗转,找到了施今墨。
刻诊,见脉象沉缓,苔薄白,舌质偏淡。
当时,施今墨老先生详细询问了患者的过往生活、身体状态,寻思良久,写了一张方子。
但见——吴茱萸(黄连水炒)6克,酒川芎5克,清半夏6克,苦桔梗5克,生姜渣10克,蔓荆子6克,酒当归6克,细辛3克,白蒺藜12克,白僵蚕5克,生地黄、熟地黄各10克,辛夷花5克。
结果如何?患者服药4剂,头部不适大大好转,隔日发作一次。
鼻塞也有所缓解,浑身舒适,睡眠变好了,食量也有所增加。
就这样,施今墨老先生遵原方,后续又稍作加减以调治,最终,患者诸证悉平。
这张医案,就记载于施今墨老先生弟子吕景山教授所撰的《施今墨医案解读》里。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名医施今墨的五个抗衰老方剂

名医施今墨的五个抗衰老方剂京城四大名医偏方来自一的施今墨老先生在提出抗衰老概念后,制定了五个抗老方剂,并在1959年国庆10周年偏方来自际献给国家。
其中有一个综合简化的药方——“补固神气精血方”,能填精髓、养气血、调脏腑、固本元,全面调理人体。
其方药匠心独运,配伍精当,用材精到,令人叹观。
方中所涉及药材有黄芪、芡实、熟地、黄精、山药、龙骨、黑芝麻、琥珀、紫河车、何首乌等。
其药物组成:黄芪、枸杞子、桑椹子、茯神、芡实各60g;党参、黄精、首乌、黑豆、五味子、玉竹、紫河车、葡萄干、白术、大生地、菟丝子各30g;大熟地、麦冬、莲子、山萸肉、炙甘草、淮山、柏子仁、龙眼肉、丹参各15g;乌梅6g。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
每次服9g早晚各服1次,长期服用,具有补神气养精血,抗老防衰,轻身延年偏方来自功。
组方根据施今墨对药原则:芡实对山药,健脾益气,调补脏腑;黄精对熟地黄,填补肾精;珍珠对琥珀,清热凉血,安神定志;何首乌对黑芝麻,补肝肾,益气血;茯苓对黄芪,健脾益气;天冬对麦冬,滋阴润肺;紫河车对西洋参,补气血,养阴益精,提高免疫力。
七大对药或一寒一热,或一升一降,或一气一血,或一散一收;有的相互配合增强疗效,有的互相制约防其偏胜,非常符合中医理论“阴平阳秘”、“以平为期”的原则,正反双向调节,达到精气神血的协调补养。
地黄补血滋润;益精填髓。
——甘,微温。
归肝、肾经。
《本草纲目》载:“填骨髓,长肌肉。
生精血,补五脏,利耳目、黑须发、通血脉,确系祛病延年偏方来自佳品。
地黄产地很多,然而最优者今人唯以焦作怀地黄为上。
” 地黄是“四大怀药”偏方来自一,有着久远的历史记载。
从周朝开始,四大怀药被历代列为皇封贡品。
黄精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
——甘,平。
归脾、肺、肾经。
黄精始载于魏晋的《明医别录》,别名为“仙人余粮”、“救命草”等,体现其药食两用性。
《抱朴子》记载:“昔人以本品得坤土偏方来自气,获天地偏方来自精,故名。
(81)施今墨丨国医大师邓老留下的30个效方

(81)施今墨丨国医大师邓老留下的30个效方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组成〕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
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
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
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
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
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组成〕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麦芽30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组成〕吴茱萸1~3克,川连3~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威灵仙15克,桔梗10克,枳壳5克。
〔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
〔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五、治慢性结肠炎方〔组成〕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
〔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
〔加减〕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
六、治泄泻方〔组成〕新鲜番石榴叶30片(干品15~30克)〔功效〕消炎止泻。
『名医名方』施今墨表寒里热风寒发热

『名医名方』施今墨表寒里热风寒发热名医名方施今墨表寒里热风寒发热施今墨(1881.3.28~1969.8.22),原名毓黔,字奖生,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国近代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与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齐名。
人称北京"四大名医"。
施今墨毕生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
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治愈了许多疑难重症,创制了许多新成药,共献出700个验方。
为中医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是近现代中国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表寒里热风寒发热刘某男38岁病历号56、10、448一周之前,暴感风寒,左臂骤然作痛,咳嗽剧烈,夜不安枕,经服药及针灸治疗,未见显效,昨晚忽又咯血,大便4日未下,体温38.8。
舌苔黄,脉浮紧。
【辨证立法】脉象浮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寒痹阻经络,故左臂骤痛。
肺主皮毛,风寒客肺,症见咳嗽。
大便不通,内热甚炽,遂致咯血。
拟以五解五清法治之。
【处方】赤、白芍各6克川桂枝5克(同炒)炙紫菀10克嫩桑枝30克片姜黄10克炙白前6克前胡10克白茅根15克炙麻黄3克炙甘草3克大小蓟炭各6克酒黄芩10克白杏仁10克另:紫雪丹3克,温开水分2次冲服。
二诊:前方服2剂,发热退,臂痛减,咳嗽见好,未再吐血,大便已下。
【处方】前方去大、小蓟炭、紫雪丹,加旋覆花6克,新绛5克(用布包)。
三诊:药服2剂,左臂痛已好,体温正常,咳嗽减轻,但周身似有气串走,酸楚不适,夙疾偏头痛又现。
【处方】杭白芍10克川桂枝3克(同炒) 片姜黄6克酒地龙10克旋覆花6克新绛5克(同布包)蔓荆子6克炙甘草3克海风石楠藤各10克白蒺藜15克【解读】素蓄内热,暴感风寒,腠理紧闭,不得透越,遂发高热。
热逼血溢,致生咯血。
高热苔黄而便干,里热炽盛。
脉象浮紧,咳则臂痛是属风寒未解,故以清解并举之法为治。
肺合皮毛,外邪袭表,肺失宣降,遂有咳嗽,入夜尤甚,治宜宣肺解表,降逆止咳。
施师常用炙麻黄、杏仁,炙白前、炙前胡,炙紫菀、炙苏子等对药化裁为治。
施今墨等四大名家治糖尿病经验方(收藏)

施今墨等四大名家治糖尿病经验方(收藏)一、施今墨经验方施今墨先生是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强调把健脾助运和滋肾养阴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著名的“降糖对药”(即黄芪、山药、苍术、玄参),在当今医学界影响深远。
验方1:元参90克,苍术30克,麦冬60克,杜仲60克,茯苓60克,生黄芪120克,枸杞子90克,五味子30克,葛根30克,二仙胶60克,熟地60克,怀山药120克,山萸肉60克,丹皮30克,人参60克,玉竹90克,冬青子30克。
研为细末,另用黑大豆1000克,煎成浓汁去渣,共和为小丸。
每次6克,每日3次。
适用于成年人糖尿病,血糖、尿糖控制不理想者。
验方2:葛根30克,花粉90克,石斛60克,元参90克,生地90克,天冬30克,麦冬30克,莲须30克,人参30克,银杏60克,五味子30克,桑螵蛸60克,菟丝子60克,补骨脂60克,山萸肉60克,西洋参30克,何首乌60克,生黄芪120克,怀山药90克,女贞子60克。
研为细末,金樱子膏1000克,合为小丸。
每服6克,每日3次。
适用于糖尿病之上消、下消者。
验方3:莲子肉60克,芡实米60克,党参60克,熟地、红参、天竺子、桑葚子、淡苁蓉、阿胶、黄精各60克,西洋参30克,杭白芍60克,黄柏30克,生黄芪90克。
共研细末,雄猪肚一个,煮烂如泥,和为小丸。
每服6克,每日3次。
主要适用于糖尿病之中消者。
二、赵锡武经验方赵锡武先生长期就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治疗糖尿病具有丰富经验,主张分期治疗,早期以养阴清热泻火为主,肺胃兼治;中期当养阴益气;晚期应针对阴阳俱虚证相应施治。
验方:生熟地各30克,天麦冬各12克,党参30克,当归9克,山萸肉12克,菟丝子30克,元参12克,黄芪30克,泽泻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主要适用于治疗糖尿病中晚期患者。
阳明热甚口渴者加白虎汤、川连以清胃泻火;阳虚加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可用至10克;腹胀加大腹皮;腹泻重用茯苓、泽泻,去生地,熟地减量;兼有高血压者加杜仲、牛膝;兼有冠心病者加栝楼、薤白、半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今墨验方选
施今墨先生是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强调把健脾助运和滋肾养阴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著名的“降糖对药”(即黄芪、山药、苍术、玄参),在当今医学界影响深远。
验方一:元参90g,苍术30g,麦冬60g,杜仲60g,茯苓60g,生黄芪120g,枸杞子90g,五味子30g,葛根30g,二仙胶60g,熟地60g,怀山药120g,山萸肉60g,丹皮30g,人参60g,玉竹90g,冬青子30g。
研为细末,另用黑大豆1000g,煎成浓汁去渣,共和为小丸。
每次6g,每日3次。
适用于成年人糖尿病,血糖尿糖控制不理想者。
验方二:葛根30g,花粉90g,石斛60g,元参90g,生地90g,天冬30g,麦冬30g,莲须30g,人参30g,银杏60g,五味子30g,桑螵蛸60g,菟丝子60g,破故纸60g,山萸肉60g,西洋参30g,何首乌60g,生黄芪120g,怀山药90g,女贞子60g。
研为细末,金樱子膏1000g 合为小丸。
每服6g,每日3次。
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上消、下消者。
验方三:莲子肉60g,芡实米60g,党参60g,熟地、红参、天竺子、桑葚子、淡苁蓉、阿胶、黄精各60g,西洋参30g,杭白芍60g,黄柏30g,生黄芪90g。
共研细末,雄猪肚一个,煮烂如泥,和为小丸。
每服6g,每日3次。
主要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中消者。
赵锡武验方选
赵锡武先生长期供职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治疗糖尿病具有丰富经验。
认为上中下三消“其始虽异,其终则同”,主张分期治疗,早期以养阴清热泻火为主,肺胃兼治;中期当养阴益气;晚期应针对阴阳俱虚证相应施治。
验方:生熟地各30g,天麦冬各12g,党参30g,当归9g,山萸肉12g,菟丝子30g,元参12g,黄芪30g,泽泻15g。
水煎服,每日一剂。
主要适用于治疗糖尿病中晚期患者。
阳明热甚口渴者加白虎汤、川连以清胃。
泻火;阳虚加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可用至10g;腹胀加大腹皮;腹泻重用茯苓、泽泻,去生地,熟地减量;兼有高血压者加杜仲、牛膝;兼有冠心病者加栝楼、薤白、半夏。
祝谌予验方选
祝谌予教授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奠基人之一,师承施今墨先生,主张对糖尿病进行分型辨证,强调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活血化瘀治法,认为糖尿病在临床虽可分为阴虚、血瘀、阴阳两虚、气阴两虚等型,但临床以气阴两虚多见。
创立的降糖基本方在中医界具有很大影响。
方剂组成:黄芪、山药、苍术、元参、生地、熟地、丹参、葛根。
临床应用:阴虚型以一贯煎为主方;阴阳两虚型以桂附八味丸为主方;血瘀型以降糖活血方为主,药物组成:木香、当归、益母草、赤芍、白芍、川芎。
若燥热或烘热,加黄芩、黄连;口渴欲饮,加知母、石膏;渴饮无度,加浮萍;多食明显,重用生地、熟地,加玉竹;全身瘙痒,加白蒺藜、地肤子;腰腿疼,加鸡血藤、桑寄生;足跟痛,加青黛、木瓜;眼目
昏花,加川芎、白芷、谷精草、菊花;兼有冠心病,加生脉散;胸痛,加川朴配郁金;大便干,加麻仁、郁李仁,必要时加川军;胸腹胀满,加枳壳、桔梗、杏仁、薤白;阳痿,加仙茅、仙灵脾、阳起石、蜈蚣;眼底出血,加大小蓟、三七粉;血压高,加夏枯草、紫石英或三石汤(生石膏、石决明、代赭石);胆固醇增高,加决明子、首乌;少数病人血糖不降者,可重用黄芪50g,生熟地各30g。
吕仁和验方选
吕仁和教授师承施今墨、祝谌予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研究,尤其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糖尿病并发症“微型癥瘕”形成病理假说,所以治疗重视化瘀散结治法。
验方一:黄精、生地、元参、丹参各30g,葛根、知母各15g,枳壳、黄连、生军各10g,甘草6g。
水煎服,每日一剂。
滋阴清热、生津止渴。
适用于2型糖尿病阴虚化热型,若口渴甚加生石膏30g,寒水石30g。
验方二:生黄芪、黄精、紫河车、丹参、猪苓、肉苁蓉、山楂、芡实、木瓜各1000g,葛根、秦艽、当归、狗脊、牛膝各50g,研末制成水丸。
每次6g,每日3次。
适用于2型糖尿病,形体消瘦,气虚为主,络脉郁阻,气短乏力,手足麻痛,面足微肿者。
验方三:太子参、生地、元参、黄精、丹参、大黄、川芎各1000g,枳实、桃仁、皂刺各500g,制成口服液,每支10ml。
每次1支,每日3次。
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作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慢性病变早期。
验方四:黄精、生地、丹参各30g,赤芍15g,皂刺、秦艽、川断、牛膝、狗脊各10g,青黛6g,蜈蚣1条,共研末制成水丸。
每次6g,每日3次。
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作用。
适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络脉郁阻者。
验方五:太子参、川芎、赤芍各15g,丹参30g,麦冬、五味子、葛根、苏梗、丹皮、泽泻各10g,黄连、香附、香橼、厚朴各6g,每日一剂,水煎服。
具有益气养阴、理气活血的作用。
适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者。
验方六:太子参、麦冬、牛膝各15g,生地、元参、丹参、黄精各30g,山茱萸、川芎、桃仁、酒军、枳实、菊花、泽泻各10g。
水煎服,每日一剂。
具有益气养阴、补肾活血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为肝肾气阴两虚者。
(姜淼等整理),适用于2型糖尿病慢性病变早期。
验方四:黄精、生地、丹参各30g,赤芍15g,皂刺、秦艽、川断、牛膝、狗脊各10g,青黛6g,蜈蚣1条,共研末制成水丸。
每次6g,每日3次。
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作用。
适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络脉郁阻者。
验方五:太子参、川芎、赤芍各15g,丹参30g,麦冬、五味子、葛根、苏梗、丹皮、泽泻各10g,黄连、香附、香橼、厚朴各6g,每日一剂,水煎服。
具有益气养阴、理气活血的作用。
适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者。
验方六:太子参、麦冬、牛膝各15g,生地、元参、丹参、黄精各30g,山茱萸、川芎、桃仁、酒军、枳实、菊花、泽泻各10g。
水煎服,每日一剂。
具有益气养阴、补肾活血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为肝肾气阴两虚者。
(姜淼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