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试卷(B)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A4打印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A4打印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题。
(每题2分,共20分)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照()计算.2、□28÷7,要使商是三位数,□中最小填(),要使商是两位数,□中最大填().3、在A÷15=14……B中,余数B最大可取(),这时被除数A是()。
4、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5、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都得()6、0.28里有()个0.01;1元2角4分写成小数是()元.7、一个整数亿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千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万位上是最小的奇数,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其余各位上的数字都是0.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8、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比原数少2.52,这个小数是().9、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10、常用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和()两种.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10分)1、小高的身高是1.56m,他趟过平均水深1.2m的小河,不会有任何危险()2、如果被除数乘7,要使商不变,除数应该除以7。
()3、平角就是一条直线.()4、在一个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5、计算17+83-17+83,结果是0.()三、选择题。
(每题1分,共5分)1、45×26=1170,其中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是( )A .1170B .2340C .5852、把( )扩大到它的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0.68。
A .6.8B .0.68C .0.0683、大于0.2小于0.3的两位小数有( )个.A .9B .10C .无数个4、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及答案1一、填空(每题3分,共15分)1. 计量液体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作单位;计量比较多的液体,通常用()作单位。
2. 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45个图形。
(1)☆☆○○☆☆○○……()(2)△▽△▽△▽△▽……()(3)□□◇□◇□□◇□◇□□◇□◇……()3. 计算720÷30,估计商大约是多少时,想30×25=750,商比()小,想30×20=600,商比()大。
因此商在()和()之间。
4. 在一个除法算式里,除数缩小10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
5. 下面图形分别是从正方体的哪一面看到的。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将100毫升的水倒入一个水壶里,水大约占这个水壶的,这个水壶大约是()。
A. 1升B. 5升C. 500毫升2. 一个数除以23,商是25,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A. 575B. 597C. 5994. 广场上摆花盆:菊花、月季、含羞草、菊花、月季、含羞草 (37)花应该是()。
A. 菊花B. 月季C. 含羞草5. 一小瓶啤酒是250ml,要装满一桶2升的啤酒桶,需要这样的小瓶()瓶。
A. 4B. 8C.16三、判断(每题2分,共10分)1. 一瓶饮料约有180升。
()2. 观察一个立体图形,从右面看到的是,这个立体图形指至少是由2个正方体组成。
()3. 几个数的平均数一定大于其中每个数。
()4.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看出每个数据的多少。
()5.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
()四、计算1. 在括号里填上“>”“<”或“=”。
(8分)8500毫升()8升 2002毫升()2升1000毫升()999升 301毫升()301升2. 竖式计算(12分)156÷32 358÷52 312÷39五、解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 有大小两瓶牛奶一共700毫升,已知大瓶牛奶的容量是小瓶牛奶的6倍,大瓶牛奶有多少毫升?小瓶牛奶有多少毫升?2. 育才小学老师带着学生去参观农博园,共229名学生,每一辆大巴限乘40人,按照这样的情况,至少需要几辆这样的大巴车?3. 四年级同学比赛剪窗花,20人3小时剪120件作品,照这样计算,5个人剪90件作品需要多长时间?4. 画出下面图形从上面、右面、前面看到的图形。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小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一、填空(36分,每空2分)1.花店有615支花,如果每次用28支花制作花篮,最多能做22个花篮。
2.要使3×6÷34的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2;要使523÷×4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3.被除数与除数都是36,商是1;除数与商都是36,被除数是1296.4.最少用16个小方块能搭成一个物体,从前后、左右以及上面都能看到4个小正方形。
5.在横线上填上“升”或“毫升”:一瓶油2.5升;一瓶果汁500毫升;一针筒药水有5毫升;一太阳能热水器装水120升。
6.〇12〇24〇36〇……左起第30个是90;第50个是122.7.先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再将题目的结果填入短文中,使短文成立:16×121=1936;450÷90=5;99×19=1881;880÷16=55;6×317=1902.___是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___,浙江绍兴人。
年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年前往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___”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届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36年10月病逝于上海,终年55岁。
8.甲乙两组100米赛跑比赛的成绩统计表如下:甲组获胜。
甲组:姓名:___、___、___;成绩:13秒、15秒、16秒。
乙组:姓名:___、___、___、___;成绩:14秒、15秒、16秒、15秒。
9.四(1)班原有男生20人,平均体重32千克。
后来又转来两位男生,他们俩的体重分别是42千克、44千克。
现在这个班男生的平均体重是33千克。
10.《红楼梦》分上、中、下三册,全书共108元。
上册比中册贵11元,下册比中册便宜51元。
上册是39元,下册是18元。
二、判断(8分,每题2分)。
11.一个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填空题1.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一辆小轿车的油箱约60________;一瓶墨水大约是50________;一瓶饮料有260________;浴缸的容量大约是400________。
2.1升水用容量为250毫升的纸杯来装,需要________只;如果用容量350毫升的纸杯来装,可以装满________只纸杯。
3.5升=________毫升2升90毫升=________毫升420秒=________分192时=________天4.562÷17的商的最高位是________位,344÷18的商是________位数。
5.除法算式★÷25=11……△中,当△最大时,这时★是________。
6.256里面有________个16,________的13倍是195.7.在○里填上“>”、“<”或“=”999毫升〇998升328÷48○428÷48150分〇2时540÷4÷5○540÷(4×5)8.288÷3□,计较时试商9,但发现商大了,里能够填_________。
9.观察下列图,从________面和________面看到的是一样的。
10.根据91÷7=13,那么910÷7=________,9100÷70=________。
11.480里面最多有________个70;86里面有________个20,还多________。
12.一个同学在计算除法的时候,把除数72看成了27,结果得到商26还余18.正确的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二、选择题1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
A.一定是两位数B.一定是一位数C.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14.计算198÷36时,把36看作40来试商,初商()。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一、填空(36分,每空2分)1.花店有615支花,如果每次用28支花制作花篮,最多能做个花篮.2.要使3□6÷34的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要使523÷□4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3.被除数与除数都是36,商是;除数与商都是36,被除数是.4.最少用个小方块能搭成一个物体,从前后、左右以及上面都能看到4个小正方形.5.在横线上填上“升”或“毫升”一瓶油2.5一瓶果汁500一针筒药水有5一太阳能热水器装水1206.〇□□〇□□〇□□〇……左起第30个是;第50个是.7.先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再将题目的结果填入短文中,使短文成立.16×121=450÷90=99×19=880÷16=6×317=鲁迅是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年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年前往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1918年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届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年10月病逝于上海.终年岁.8.甲乙两组100米赛跑比赛的成绩统计表如下:组获胜.甲组姓名刘杰李青王强乙组姓名叶华林敏邓超赵永成绩13秒15秒16秒成绩14秒15秒16秒15秒9.四(1)班原有男生20人,平均体重32千克.后来又转来两位男生,他们俩的体重分别是42千克、44千克.现在这个班男生的平均体重是千克.10.《红楼梦》分上、中、下三册,全书共108元.上册比中册贵11元,下册比中册便宜5元.上册是元,下册是元.二、判断(8分,每题2分).11.一个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判断对错)12.被除数末尾有0,商的末尾一定有0..(判断对错)13.14500÷1200=145÷12=12…1(判断对错)14.3滴水有1升.(判断对错)三、选择(16分,每题2分).15.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该把商()A.调大B.调小C.不变16.860÷42的结果与()算式的得数相等A.86÷7×6B.86÷7÷6C.86×6÷717.有甲、乙、丙三个容器.把甲容器装满水,倒入乙容器中,乙容器没有倒满;把丙容器的水倒入乙容器中,丙容器的水还有剩余.问:最大的容器是()A.甲容器B.乙容器C.丙容器18.一个立体图形,从右面看如图(1),从上面看如图(2).下面四幅立体图中,不符合要求的是()A.B.C.D.19.小芳5天看完一本书,平均每天看了20页.她前四天每天看的都少于20页.想一想,她第五天看的应该()A.比20页多B.比20页少C.是20页D.都有可能20.一辆汽车从相距180千米的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驶90千米,回来时平均每小时行驶60千米,那么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千米/小时.A.75B.36C.72D.9021.50名同学的身高各不相同,其中最高的是152厘米,最矮的是137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是()厘米.A.137B.145C.152D.153四、操作题.(分)22.如图是2005年中国某一网站对人们“十.一”出行选用交通工具情况进行调查后作出的统计图,已知选择乘火车的人数比选择乘长途客车的多1000人,你能将图作完吗?从统计图中,获得了怎样的信息?.23.数一数每个图形各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五、解决问题(共21分)24.学校新添20套课桌椅,共付款980元.椅子每把17元,课桌每张多少元?25.一台压路机,前轮的作业宽度2米,工作时每分钟前进75米,这台压路机工作20分钟,前轮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6.根据下表的内容填空.月份合计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一月台数400060005500450050003000(1)请列式计算表中空格中应填入的数据.(2)平均每个季度生产多少台?27.某停车场收费规定:大客车第一小时收费3元,以后每小时收费4元;小轿车前2小时收费4元,以后每小时收费3元.(1)一辆大客车停车5小时需要缴费多少元?(2)一辆小轿车离开停车场时,付了19元,小轿车停车几小时?小学四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一、填空(36分,每空2分)1.花店有615支花,如果每次用28支花制作花篮,最多能做21个花篮.【解答】解:615÷28=21(个)…27(支);答:最多能做21个花篮.故答案为:21.2.要使3□6÷34的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1,2,3;要使523÷□4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1,2,3,4.【分析】1)由于除数是两位数,要保证商是一位数,就必须保证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不够除,也就是小于除数55,所以□里可填1、2、3、;(2)要保证商是两位数,就必须保证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够除,也就是大于或等于除数小于52,所以□里可填1、2、3、4据此解答.【解答】解:(1)3□6÷34要使商是一位数,□中可填1、2、3;(2)523÷□4如果商是两位数,□中可填1,2,3,4.故答案为:1,2,3;1,2,3,4.3.被除数与除数都是36,商是1;除数与商都是36,被除数是1296.【解答】解:36÷36=136×36=1296答:被除数与除数都是36,商是1;除数与商都是36,被除数是1296.故答案为:1,1296.4.最少用6个小方块能搭成一个物体,从前后、左右以及上面都能看到4个小正方形.【分析】最少用6个小正方体能搭成一个从从前后、左右以及上面都能看到4个小正方形.下层4个,分两行,呈“田”字形,上层前后(或左右)交错放两个.【解答】解:如图最少用6个小方块能搭成一个物体,从前后、左右以及上面都能看到4个小正方形.故答案为:6.5.在横线上填上“升”或“毫升”一瓶油2.5升一瓶果汁500毫升一针筒药水有5毫升一太阳能热水器装水120升【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体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瓶油用“升”做单位;计量一瓶果汁用“毫升”作单位,计量一针筒药水用“毫升”作单位,计量一太阳能热水器装水用“升”做单位.【解答】解:一瓶油2.5 升一瓶果汁500 毫升一针筒药水有5毫升一太阳能热水器装水120 升;故答案为:升,毫升,毫升,升.6.〇□□〇□□〇□□〇……左起第30个是□;第50个是□.【解答】解:30÷3=10(组)所以左起第30个图形是□;50÷3=16 (2)所以左起第50个图形是□.故答案为:□,□.7.先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再将题目的结果填入短文中,使短文成立.16×121=450÷90=99×19=880÷16=6×317=鲁迅是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881年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前往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届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36年10月病逝于上海.终年55岁.【解答】解:16×121=1936450÷90=599×19=1881880÷16=556×317=1902鲁迅是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1881年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1902年前往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1918年 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届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36年10月病逝于上海.终年 55岁. 故答案为:1881,1902,5,1936,55.8.甲乙两组100米赛跑比赛的成绩统计表如下:甲组获胜. 甲组 姓名 刘杰 李青 王强 乙组 姓名 叶华林敏邓超赵永成绩13秒15秒16秒成绩14秒 15秒 16秒 15秒【分析】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成绩,然后进行比较,平均成绩用时少的那个组获胜,【解答】解:甲组:(13+15+16)÷3=44÷3=14(秒);乙组:(14+15+16+15)÷4=60÷4=15(秒);14秒<15秒,答:甲组获胜.故答案为:甲.【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以及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及应用,关键是明确:在比赛中距离一定,用时间少的获胜.9.四(1)班原有男生20人,平均体重32千克.后来又转来两位男生,他们俩的体重分别是42千克、44千克.现在这个班男生的平均体重是33千克.【解答】解:(32×20+42+44)÷(20+2)=726÷22=33(千克)答:现在这个班男生的平均体重是33千克.故答案为:33.10.《红楼梦》分上、中、下三册,全书共108元.上册比中册贵11元,下册比中册便宜5元.上册是45元,下册是29元.【分析】根据题意,设中册为x元,则上册为(x+11)元,下册为(x﹣5)元,根据三册书的总价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中册价钱为x元,则上册为(x+11)元,下册为(x﹣5)元,x+(x+11)+(x﹣5)=1083x+6=1083x=102x=3434+11=45(元)34﹣5=29(元)答:上册45元,下册29元.故答案为:45;29.【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和差问题.关键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利用上中下三册三者关系列方程求解.二、判断(8分,每题2分).11.一个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正确.(判断对错)【分析】这是一道关于整数除法的算式,可用举例的方法得出答案.【解答】解:一个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例如:990÷11=90,商是两位数;100÷50=2,商是1位数;所以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了一个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几位数的问题,一个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最多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一位数.12.被除数末尾有0,商的末尾一定有0.×.(判断对错)【分析】被除数0前边的数除不尽时,余数还要和0组成被除数再除,这时商的末尾就没有0了;如120÷5=24.【解答】解:计算除法时,先从高位算起,如果被除数的末尾是0,但被除数0前边的数除不尽时,余数还要和0组成被除数再除,这时商的末尾就没有0了.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除法的计算方法,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0.13.14500÷1200=145÷12=12…1×(判断对错)【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或都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也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45÷12=12…1,如果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则商不变,仍是12,但余数也随之扩大100倍,是100;即14500÷1200=12…100,所以14500÷1200≠145÷12=12…1,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或都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也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14.3滴水有1升.×(判断对错)【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容积单位、体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3滴水大约是1毫升,不可能有1升;据此判断.【解答】解:由生活经验分析可知:3滴水大约是1毫升;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三、选择(16分,每题2分).15.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该把商()A.调大B.调小C.不变【分析】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得太小了,应该把商调大.【解答】解: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该把商调大;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除法的计算方法,试商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得太小了,应该把商调大.16.860÷42的结果与()算式的得数相等A.86÷7×6B.86÷7÷6C.86×6÷7【分析】先把42分解成7×6,再根据除法的性质进行化简.【解答】解:860÷42=860÷(7×6)=860÷7÷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除法性质的灵活运用:a÷(b×c)=a÷b÷c.17.有甲、乙、丙三个容器.把甲容器装满水,倒入乙容器中,乙容器没有倒满;把丙容器的水倒入乙容器中,丙容器的水还有剩余.问:最大的容器是()A.甲容器B.乙容器C.丙容器【分析】根据把甲容器装满水,倒入乙容器中,乙容器没有倒满,得出乙容器大于甲容器;根据丙容器的水倒入乙容器中,丙容器的水还有剩余,可得丙容器大于乙容器,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把甲容器装满水,倒入乙容器中,乙容器没有倒满,所以乙容器大于甲容器;因为把丙容器的水倒入乙容器中,丙容器的水还有剩余,所以丙容器大于乙容器,所以最大的容器是丙容器.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容积问题,关键是仔细读题,得出乙容器大于甲容器,丙容器大于乙容器.18.一个立体图形,从右面看如图(1),从上面看如图(2).下面四幅立体图中,不符合要求的是()A.B.C.D.【分析】选项A图:从上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3个,下行1个,右齐;从右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1个,下行2个,右齐.选项B图:从上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1个,下行3个,右齐;从右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1个,下行2个,右齐.选项C图:从上面能看到5个正方形,分两行,呈反“凹”字形;从右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1个,下行2个,右齐.选项D图:从上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3个,下行1个,右齐;从右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1个,下行2个,右齐.【解答】解:选项A图:从上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3个,下行1个,右齐;从右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1个,下行2个,右齐.符合题意.选项B图:从上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1个,下行3个,右齐;从右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1个,下行2个,右齐.符合题意.选项C图:从上面能看到5个正方形,分两行,呈反“凹”字形;从右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1个,下行2个,右齐.不符合题意.选项D图:从上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3个,下行1个,右齐;从右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1个,下行2个,右齐.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19.小芳5天看完一本书,平均每天看了20页.她前四天每天看的都少于20页.想一想,她第五天看的应该()A.比20页多B.比20页少C.是20页D.都有可能【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小芳5天看完一本书,平均每天看20页,这本书的总页数是20×5=100页,而他前4每天看的少于20页,说明3天看的页数有不到80页,第5天看的页数是比20页多,据此解答.【解答】解:20×5=100(页),他前4天每天看的都少于20,说明4天看的页数不到80页,第5天看的页数是:多余:100﹣80=20页,所以选项A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先求出总的页数,根据前4天每天看的都少于20页,说明4天看的页数不到80页,然后用总页数减去看的就可以得出.20.一辆汽车从相距180千米的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驶90千米,回来时平均每小时行驶60千米,那么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千米/小时.A.75B.36C.72D.90【分析】先用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除以去时的速度,求出去时需要的时间,同理求出返回时需要的时间,再用往返的总路程除以往返的总时间即可.【解答】解:180÷90+180÷60=2+3=5(小时)(180+180)÷5=360÷5=72(千米/小时)答:往返的平均速度是72千米/小时.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要注意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而不是速度的平均数.21.50名同学的身高各不相同,其中最高的是152厘米,最矮的是137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是()厘米.A.137B.145C.152D.153【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这组数据的平均数要小于最高数据,大于最低数据,据此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他们的平均身高要大于137厘米,小于152厘米,符合题意的是145厘米.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及求解方法.四、操作题.(分)22.如图是2005年中国某一网站对人们“十.一”出行选用交通工具情况进行调查后作出的统计图,已知选择乘火车的人数比选择乘长途客车的多1000人,你能将图作完吗?从统计图中,获得了怎样的信息?乘火车的有1500人,自驾车的有1000人,乘飞机的有750人,乘坐长途客车的有500人..【分析】已知选择乘火车的人数比选择乘长途客车的多1000人,在图中表示为2个单位长度,那么每个单位长度表示500人,由此补出统计图上的数字,读出数据求解.【解答】解:1000人是2个单位长度,每个单位长度就是:1000÷2=500(人);统计图如下:从图中获得信息:乘火车的有1500人,自驾车的有1000人,乘飞机的有750人,乘坐长途客车的有500人.故答案为:乘火车的有1500人,自驾车的有1000人,乘飞机的有750人,乘坐长途客车的有500人.【点评】本题抓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特点,根据人数差,求出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再由此求解.23.数一数每个图形各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分析】(1)这个图形一共有3层:下层4个,中层3个,上层1个,加起来即可;(2)这个图形一共有3层:下层5个,中层4个,上层1个,加起来即可;(3)这个图形一共有3层:下层8个,中层6个,上层3个,加起来即可;(4)这个图形一共有3层:下层7个,中层4个,上层2个,加起来即可.【解答】解:(1)4+3+1=8(个)(2)5+4+1=10(个)(3)8+6+3=17(个)(4)7+4+2=13(个)故答案为:8、10、17、13.【点评】此题考查了立体图形的计数,应明确遮住的立方体的块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五、解决问题(共21分)24.学校新添20套课桌椅,共付款980元.椅子每把17元,课桌每张多少元?【分析】首先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求出每套桌椅的价格;然后用每套桌椅的价格减去每把椅子的价格,求出课桌每张多少元即可.【解答】解:980÷20﹣17=49﹣17=32(元)答:课桌每张32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减法、除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25.一台压路机,前轮的作业宽度2米,工作时每分钟前进75米,这台压路机工作20分钟,前轮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分析】由题意可知:压路机前轮压过的路面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就是前轮的作业宽度2米,长是压路机20分钟所行驶的路程,利用“路程=速度×时间”就可以求出,进而可以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求解.【解答】解:20×75×2,=1500×2,=3000(平方米);答:前轮压路的面积是3000平方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26.根据下表的内容填空.月份合计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一月台数400060005500450050003000(1)请列式计算表中空格中应填入的数据.(2)平均每个季度生产多少台?【分析】(1)把6个月生产的台数加起来即可解答;(2)用上半年生产的总台数除以2(上半年2的季度)即可解答.【解答】解:(1)4000+6000+5500+4500+5000+3000=28000(台);答:合计是28000台.(2)28000÷2=14000(台);答:平均每个季度生产14000台.故答案为:28000.【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统计表的意义,再据问题需要数量以及数量间的等量关系,代入数据解答.27.某停车场收费规定:大客车第一小时收费3元,以后每小时收费4元;小轿车前2小时收费4元,以后每小时收费3元.(1)一辆大客车停车5小时需要缴费多少元?(2)一辆小轿车离开停车场时,付了19元,小轿车停车几小时?【分析】(1)一辆大客车停车5小时,由题意可知,这辆大车第一小时收费是3元,后5﹣1小时每小时收费4元,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后5﹣1小时收费是(5﹣1)×4元,则共收费3+(5﹣1)×4元.(2)小轿车离开停车场时,付了19元,由于前两小时收费4元,则其超过两小时的收费为19﹣4元,超过部分每小时收费3元,根据除法的意义,其超过2小时的时间为(19﹣4)÷3小时,则共停车(19﹣4)÷3+2小时.【解答】解:(1)3+(5﹣1)×4=3+4×4,=19(元).答:大客车停车5小时需要缴费19元.(2)(19﹣4)÷3+2=15÷3+2,=5+2,=7(小时).答:小车停车7小时.【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大车是第一小时收费3元,小车是前2小时收费4元.。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A. 3B. 4C. 5D. 6答案:B2. 1千克等于多少克?A. 100克B. 1000克C. 10克D. 10000克答案:B3. 下列哪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圆形答案:B4. 下列哪个数字是质数?A. 12B. 13C. 14D. 15答案:B5. 下列哪个数字是最大的两位数?A. 99B. 100C. 90D. 89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
(√)2. 1米等于100厘米。
(√)3. 0是最小的自然数。
(√)4.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5. 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1米等于______厘米。
答案:1002. 2+3=______。
答案:53. 9-4=______。
答案:54.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度。
答案:1805. 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______。
答案:π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偶数和奇数的定义。
答案: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整数,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
2. 请简述质数和合数的定义。
答案:质数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自然数,合数是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
3. 请简述长方形的特点。
答案:长方形有四个直角,对边长度相等。
4. 请简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答案: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长度相等。
5. 请简述圆的特点。
答案:圆的每个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有10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苹果?答案:10-3=7,小明还剩下7个苹果。
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求它的面积。
答案: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所以面积是8厘米×4厘米=32平方厘米。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A. 3B. 4C. 5D. 6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12B. 32C. 24D. 483.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12B. 17C. 20D. 214. 下列哪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圆形5. 小明有10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苹果?A. 7B. 8C. 9D. 10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1+1=3 ()2. 9是3的倍数。
()3. 任何数乘以0都等于0。
()4. 两个锐角相加的和一定是钝角。
()5. 1米等于100厘米。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2+3=_____2. 5-2=_____3. 7×4=_____4. 36÷6=_____5.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它的边长是_____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 请解释质数和合数的区别。
3. 请列举出5个3的倍数。
4. 请简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5. 请解释减法的运算规则。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华有15个橘子,他给了小明一些橘子后,还剩下10个橘子。
请问小华给了小明多少个橘子?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 请列举出10以内的所有质数。
4.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请计算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5. 小明有20个糖果,他吃掉了其中的1/4,请问他还剩下多少个糖果?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并解释为什么1+1=2。
2. 请分析并解释为什么一个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画出一个长方形,并标明其长和宽。
2. 请画出一个正方形,并标明其边长。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3套】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
1.已知A÷B=C,那么A= ,B= 。
2.把下面的三个分步算式合并成的综合算式是15×8 =120 500-120=380 380÷19=203.()年()月()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4.用字母公式表示加法结合律是。
5.2时20分= 分1星期= 时()年=48个月6.每年的4月份至少有()个星期一,最多有()个星期日。
7.用5、2、7、6四个数算出24,算式是。
8.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是30天的月份有()。
9.如果把算式550+133÷19×8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那么算式应该是。
10.一段绳子175米,第一次剪去22米,第二次被剪去15米,这时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米。
二、判断题。
1.无论平年还是闰年,第二季度的天数都相等。
()2.2003年是平年,1900年是闰年。
()3.每四年中就有一个闰年。
()4.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一级运算,再算第二级运算。
()5.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三、选择题。
1.明明早上6时起床,为保证9个小时的睡觉时间,第一天晚上他应在()时前睡觉。
A 9B 8C 7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490÷70= 24×5= 134×0=120×7= 73+37= 150×60=42+11= 640÷80= 14÷14=2.能算简的要算算。
467-(121+67)120+86-120+86569+(31+147)+163 24+25+26+27+28+29145+55×7 50×29÷153.解方程。
X+38=52 179-X=21X×6=156 X÷24=724.列式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B)Array成绩____________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
(每空1分,共17分)
1、经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线段有()个端点。
2、角的两条边都是()线,角的大小与边()有关。
3、1周角=()平角=()直角。
4、120分=()时 4分=()秒 600分=()时
5、()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
把一个直角分为∠1和∠2,∠1是50°,∠2是()。
6、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
7、钟面上()时整和()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直角。
()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平角。
8、小学部教学楼,相邻两层之间都有22级台阶,从一楼到五楼,一共要爬()级台阶。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
(5分)
1、大于90°的角都是钝角。
………………………………………………()
2、一条直线长15厘米。
……………………………………………………()
3、最大的三位数除以最小的两位数,商是9,余数是9。
…………()
4、钟面上的分针,走1小时,正好转成了一个周角。
………………()
5、在一段木料上锯了5次,就把这段木料分成了5段。
……………()
三、注意审题,细心计算。
(32分)
1、口算。
(6分)
80÷10= 63÷3= 280÷70= 90÷5=
10×50= 28×20= 280×0= 14×5=
54+28= 74-24= 100-49= 28+72=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分)
420÷5= 945÷45=
验算:验算:
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过来。
(4分)
45+15×8 (80+40)÷20
=60×8 =80+2
=480 =82
4、混合运算。
(18分)
31+2×30 (31+2)×30 480-(180+60)
(45-26)×33 770÷(14+21) 98+5×63
四、动手实践,操作应用。
(12分)
1、把得数相等的两个算式连起来。
(5分)
320÷16··480÷2÷5
24×18 ··320÷4÷4
240÷5 ··28÷4
60×16 ··4×16×15
280÷40··24×2×9
2、连一连。
(3分)
正面侧面上面
3、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再延长一端使之成为一条射线。
(2分)
4、画一个钝角,标为∠1;再画一个锐角,标为∠2。
(2分)
七、运用知识,灵活解题。
(34分,1小题4分,其余各题5分)
1、下图中∠1=60°,求∠2和∠3的度数。
2
1
3
2、有-根木头,要锯成13段。
每锯开一处需要5分(钟),全部锯完一共要多少分?
3、买一张办公桌需要480元,比买10把椅子贵30元。
一把椅子的价钱是多少元?
4、一本书580页,李老师看了11天后还剩下30页。
李老师每天看多少页?
5、每12支铅笔装一盒,每20盒铅笔装一箱,现要装4箱,需要多少支铅笔?
6、学校买9张光盘用去180元,和买30张软盘的价钱一样多。
一张软盘比一张光盘便宜多少元?
7、从一条线段的一端到另一端,每隔2厘米画一个点,一共画了9个点。
这条线段全长多少厘米?如果每1厘米画一个点,两端之间可以画多少个点?(可以画线段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