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工作制度
中学体育工作制度(五篇)

中学体育工作制度1、体育活动(1)要保证体育课、课间操、眼保健操、课外体育活动四落实,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2)课间操出操要做到快速整齐,退场要做到有秩序;做操要求动作准确、整齐。
(3)课外体育活动要有组织、有领导,按指定场地和规定项目进行。
(4)每周两节体育课,要重视实际锻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5)体育课、体育活动,体育教师或班主任要跟班进行辅导,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6)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夏(冬)令营多种形式的活动。
2、体育竞赛(1)定期开展班级、年级之间的体育竞赛活动,全校性的运动会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
(2)各班要成立锻炼小组,坚持业余训练,以便参加校级以上的竞赛活动。
(3)竞赛活动要坚持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
3、运动场地器材设备管理(1)坚持自己动手、土洋结合的原则,运动器材、设施、体育场地要达到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
(2)运动场地要经常检查,保持平整;器材设备要明确专人管理,经常检查和维修,防止因器材损坏或其它原因而造成伤害事故。
(3)建立体育活动器材登记簿,人为损坏、损失要按价赔偿。
(4)学校安排的体育经费,要专款专用,以保证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4、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经常锻炼,定期检测,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达标率。
(2)明确侧重项目,抓好逐项训练,每学年对所有达标项目分阶段普测一遍。
(3)认真填写《达标登记卡》,建立健全体育达标档案。
每测一个项目的成绩,都要及时填入达标成绩卡或成绩册。
(4)按期做好填报统计工作,如实上报体育达标成绩。
中学体育工作制度(二)是指中学根据学生的学业特点和身体发育水平,为其制定的体育活动和课堂教学的管理制度。
以下是平衡学业和体育发展的中学体育工作制度的一些建议:1. 体育课程设置:中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发育水平,合理设置体育课程,涵盖多个体育项目,如田径、游泳、篮球、足球等,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小学体育工作制度

中小学体育工作制度一、体育工作目标二、体育工作组织机构三、基本体育课程设置1.学校每周开设3至5节体育课,每节体育课为45分钟。
2.体育课程设置包括田径、球类运动、游泳、舞蹈等,其中田径和球类运动为必修课程,其他为选修课程。
3.不同年级的体育课程内容和难度适应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需求。
四、学校体育活动1.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体育活动,如运动会、体育文化节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学校每月组织一次班级体育活动,如健身操、趣味运动等,增强班级凝聚力。
3.学校每周组织一次晨练活动,学生参与不强制,但鼓励全体学生参加。
五、学校体育设施与器材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应满足学生正常锻炼和训练的需要,学校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球类、田径器材、跳绳等锻炼器材,并定期检修和更新。
六、体育教师队伍建设1.学校体育科应招聘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体育教师,具备执教能力和服务意识。
2.学校鼓励体育教师参加相关的职业培训和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学校建立体育教师交流和分享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学习。
七、体育考核与评价1.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体育成绩考核,包括体育课成绩和体育活动表现等。
2.体育考核应综合考虑学生的体能水平、技能水平和团队合作等因素。
3.体育考核结果作为学生评价和升学选拔的参考依据之一总结:中小学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工作制度的完善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明确体育工作目标、落实体育课程设置、开展学校体育活动、配备体育设施和器材、培养体育教师队伍、进行体育考核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环境和条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范文(4篇)

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相关体育工作,包括学生参加的体育课程、体育竞赛、体育活动等。
第三条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强健的体魄和积极的体育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条学校体育工作的原则是平等、科学、系统、综合。
第五条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实施单位是体育部,负责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等工作。
第六条学校体育工作由校领导亲自领导,并配备专职体育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参与性。
第七条学校体育工作实行制度化管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八条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机构包括校领导、体育部、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等。
第九条校领导承担体育工作的领导职责,负责制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总体方案和政策措施,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
第十条体育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执行机构,负责体育课程的教学管理、体育竞赛的组织、体育设施的维护等工作。
体育部设有正职领导和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可以设立相关科室和工作组。
第十一条班主任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参与者,负责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课程和活动,监督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
第十二条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力量,负责体育课程的教学和体育项目的指导训练。
第三章工作职责第十三条校领导的职责包括:1. 制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总体方案和政策措施。
2. 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
3. 监督体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对体育工作给予指导和支持。
4. 组织学校体育竞赛的筹备和开展。
第十四条体育部的职责包括:1. 确定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2. 制定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材选用方案。
3. 组织学校体育竞赛的筹备和开展。
4. 维护学校体育设施的正常使用和维修。
5. 培训体育教师和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第十五条班主任的职责包括:1. 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课程和活动,管理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
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通用17篇)为尽量避免学生在学校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育课上发生安全事故,为尽量减小因伤害事故造成的损失,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
今天店铺为你整理了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希望对你有用。
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篇1贯彻国家教委、国家体委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提高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按《条例》规定,要全面搞好学校体育工作,包括学校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
要努力完成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切实加强对本校体育工作的管理。
1、建立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王为副组长,组员有总务主任和体育教研组长,副组长主持该小组的日常工作,体育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学校体育工作。
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学校体育工作的长远规划;审批和监督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实施;制定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规章制度;预算、审核和监督学校每年体育工作经费;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班级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2、建全体育教研组,在教导处的领导下,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职能机构,负责落实学校对体育工作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组织学校体育工作和正常开展,负责学校体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积累保存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向学校提出改进意见。
3、在学校体育工作上,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体育教学为中心,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基本指导思想,努力做好学校体育课工作。
(1)教导处要坚决保证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教学时间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严禁随意挤占挪用体育课时间。
切实保证学生每周体育课、体锻课,要坚持做好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2)体育组要加强对体育教学标准、教材、教法的学习和研究,要努力备好每一节课,写好每一节的教案,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坚决不允许无教案上课或用同一本教案对不同年级使用,对备课、上课,辅导等工作,纳入本校量化考核。
学校体育学工作制度

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素质,制定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以下是学校体育工作制度的详细内容:一、工作原则1. 坚持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
2. 坚持体育锻炼与体育教育相结合,强化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 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广泛开展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
4. 坚持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学校体育发展空间。
5. 坚持安全管理,确保体育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二、组织管理1. 学校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总务主任和体育教研组长担任副组长,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规划、实施和监督。
2. 体育教研组负责具体落实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组织体育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 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安全工作,确保学生按时参加体育活动。
4. 体育教师负责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和体育社团的指导工作。
三、体育课程1. 按照国家和地方课程设置要求,开设体育课程,确保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
2. 体育课程内容要丰富多样,注重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技能和体育意识的培养。
3. 体育教师要认真备课、上课,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合理的指导和评价。
4. 加强对体育课程的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体育学习的情况。
四、课外体育活动1. 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2. 设立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各类体育训练和竞赛,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3.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团队精神。
4. 定期组织体育节和体育运动会,展示学校体育工作的成果。
五、体育竞赛1.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体育工作制度

小学体育工作制度小学体育工作制度「篇一」一、体育课教学1.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活动。
2.体育课教学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
3.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
学生因病、残免修体育课或者免除体育课考试的,必须持市级医院证明,经学校体育教研组审核同意,并报学校教导处备案,记入学生健康档案。
二、课外体育活动1.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
2.在学生中认真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达标活动和等级运动员制度。
3.根据季节特点,开展适合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的体育锻炼和竞赛。
每学年开展体育节活动,冬季体锻的内容包括拔河、跳绳、踢毽和长跑,并组织拔河、跳绳、踢毽等比赛。
春季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运动会,形成锻炼热潮。
三、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1.学校对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应当安排好文化课学习,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2.运动队每周训练三次,教练员应制订运动队训练计划,明确具体训练要求,并作好有关运动员素质、技术、成绩的资料整理。
3.坚持教练工作记录制度。
有完善的运动员档案,做到“三全”(运动员名单健全、运动员登记表健全、运动员学习成绩登记健全),全面关心运动员的成长。
4.教练员要做好每次参加各级比赛运动员的赛前动员和赛后总结工作。
5.教练员坚持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加强科学训练方法的研究,争取各项比赛获优异成绩。
四、体育教师1.体育教师应当热爱学校体育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掌握体育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方法。
2.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
3.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
对体育教师的职务聘任、工资待遇应当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
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应当计算工作量。
五、体育常规管理工作1.学校有校长分管体育工作,在制定计划、总结工作、评选先进时,应当把体育工作列为重要内容。
学校体育工作制度范文(三篇)

学校体育工作制度范文章节一:总则一、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体育素养,适应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全校所有学生,包括本校学生和外来学生。
三、学校体育工作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为目标,强调全面发展和个人能力的提升。
章节二:体育活动一、学校将开设各类体育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运动会、课外体育俱乐部、假期体育训练等。
二、学生可自愿选择参加体育活动,积极参与者将获得学校相应的奖励和荣誉。
三、体育活动采取课内和课外结合的方式进行,保证学生获得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和机会。
章节三:体育设施一、学校将配备适当的体育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运动场、体育馆、健身房等。
二、体育设施的使用须遵守学校相关规定,保证安全和公平性。
三、学生在体育设施使用时,应注意保护设施,遵守秩序,不进行违规操作。
章节四:体育训练一、学校将安排专业的体育教师进行体育训练,确保学生获得合理的训练指导。
二、体育训练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并进行个别指导。
三、学生在参加体育训练时,应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和指导,不得擅自离队或违抗训练要求。
章节五:健康管理一、学校将进行学生健康体检,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保护学生身体健康。
二、对于体育项目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学校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
三、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如出现意外事故或身体不适,应及时报告老师并接受处理。
章节六:体育考核一、学校将对学生的体育表现进行定期考核,包括但不限于体育成绩、课堂表现和训练成果等方面。
二、体育考核结果将作为学生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学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章节七:奖励制度一、学校将根据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出色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
二、奖励包括但不限于荣誉证书、奖金、特殊待遇和加分等。
三、奖励的标准和方式将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表现来定,公平公正。
章节八:违纪和处分一、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学生,学校将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
体育工作管理规章制度范文(4篇)

体育工作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体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维护员工权益,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体育工作的员工。
第三条体育工作是指以组织、指导、推广体育活动为主要职责的工作。
第四条本规章制度的内容包括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工作休假、工作纪律、工作安全等方面的规定。
第五条本规章制度由本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起草并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六条所有员工应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的规定,如有违反,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七条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所有。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八条根据岗位职责,员工应认真、负责地完成所负责的体育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组织体育活动、培训指导、赛事管理等。
第九条员工应时刻关注体育行业的最新动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工作提供支持。
第十条员工不得将自己的职责转嫁给他人,不得私自将工作交给其他员工或外包单位完成。
第十一条员工应保护工作单位的利益,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得利用单位资源进行个人活动。
第十二条员工应积极协作,互相支持,共同完成团队的工作任务。
第三章工作时间第十三条根据工作需要,工作时间可以有弹性调整,但每位员工应在工作时间内保证工作的完成。
第十四条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应按时到岗,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离岗位。
第十五条若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员工应提前向主管领导请假,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请假手续。
第十六条若员工因病需要请假,应提供医院证明,并将请假事由及时通报给主管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
第十七条员工不得在工作时间内私下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不得滥用工作时间。
第四章工作休假第十八条员工享受法定节假日休假待遇,具体休假时间由国家规定,并及时通知员工。
第十九条员工有权享受带薪年假,具体休假天数根据员工在职时间和岗位等级确定。
第二十条员工应提前向主管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申请年假,经批准后方可休假。
第二十一条若员工在年假期间有重大工作任务需要完成,可根据工作需要协商调整休假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州市第七中学
学校体育工作制度
一、领导小组
组长:张连喜
副组长:张海燕(主管体育工作)
李富保
组员:段保国、路明云、靳炜、常亮
二、学校体育工作制度
1、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
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
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2、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
准。
3、体育课教学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当符合
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应当灵活多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4、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
学生因病、残免修体育课
或者免除体育课考试的,必须持医院证明,经学校体育教室组
审核同意,并报学校教务处备案,记入学生健康档案。
5、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
6、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
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7、体育教师应当热爱学校体育工作,遵守学校工作制度,具有良
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掌握体育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方法。
8、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对体育教师的职务
聘任、工资待遇应当与其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妥善解决体育教师的工作服装。
体育教师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应当计算工作量。
9、制定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维修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
理。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场地或破坏体育器材、设备。
10、学校应当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
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妥善安排。
林州市第七中学
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