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资料
2024年专升本计算机考试大纲

2024年专升本计算机考试大纲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
2. 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功能
3. 计算机软件分类和应用
4.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5. 计算机安全和防护措施
二、操作系统
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常见操作系统及其特点
3. 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管理
4.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编程语言
1. 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常见编程语言及其特点
3. 编程语言的语法、数据类型、控制结构等基本知识
4. 编程语言的实践应用和案例分析
四、数据库技术
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特点
3. 数据库的创建、设计和应用
4.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性能优化
五、多媒体技术
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常见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领域
3. 多媒体技术的实践应用和案例分析
4. 多媒体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六、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
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常见网络协议及其作用
3. 网络设备的组成和功能
4. 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5. 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6. 网络安全与防护措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大纲可能会因地区和院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仔细阅读相关考试大纲,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
2024年四川专升本计算机考试大纲

2024年四川专升本计算机考试大纲
2024年四川专升本计算机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考试性质
四川专升本计算机考试是四川省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起点升本科教育的入学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为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提供客观、公正的考核依据。
二、考试科目
四川专升本计算机考试科目包括《计算机基础》和《专业综合》两部分。
其中,《计算机基础》是公共基础课,所有考生都必须参加;《专业综合》是专业课,根据考生所报考的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的科目进行考试。
三、考试形式
四川专升本计算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50分。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1. 《计算机基础》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2. 《专业综合》
根据考生所报考的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的科目进行考试。
要求考生掌
握与所报考专业方向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试卷结构
1. 试卷内容及分值结构: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设计题、综合应用题等,具体分值分配根据每年考试要求略有调整。
2. 试卷难易程度:试卷难度适中,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也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以选拔优秀人才。
以上是2024年四川专升本计算机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辽宁专升本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计算机基础(80分)一、基本要求1.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2.明确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3.明确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熟练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4.具有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知识。
明确汉字输入方法、熟练掌握字处理软件(Word)和表格处理软件(Excel)的常规使用5.具有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的初步知识6.具有多媒体计算机与计算机病毒的初步知识二、考试内容(一)计算机系统1.计算机的发展、分类与应用2.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与系统配置3.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及其相互关系4.微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三总线、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与作用5.软件系统的组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及计算机语言与语言处理程序(汇编语言、编译程序、解释程序)6.计算机的常用数制与信息编码、数据的基本单位(bit,byte,word,word length)(二)操作系统1.图形界面操作系统的功能2.鼠标、键盘、窗口、菜单、工具栏、对话框、运行应用程序、任务切换、关闭应用程序、启动及关闭系统3.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创建快捷方式、磁盘的格式化4.常用DOS命令5.控制面板6.汉字输入方法与切换(三)字处理软件1.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知识2.文档编辑的文本选定、复制、移动与删除、查找与替换及文件操作等3.文档排版的字体、字型与字号的设置、字符修饰、行间距与段落间距、边框和底纹、分栏排版等操作4.表格制作、编辑、计算与排序等操作方法;使用表格自动套用格式5.图形处理中的剪贴画或图片的插入、修饰图片、复制和移动图片、绘制图形及使用艺术字的方法等操作6.文本框和图文框的操作7.页面设置与打印预览(四)表格处理软件1.表格处理软件基本知识2.Excel工作簿、工作表的管理3.选定单元格、选定行和列、复制和移动文本等操作4.公式和函数计算、排序5.图表的建立与编辑6.预览与打印(五)计算机病毒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病毒的分类、传染的媒介与方式2.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破坏作用、防治及安全操作(六)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基本概念、作用、主要功能、分类、组成及配置2.网络互联设备、TCP/IP协议的功能及简单设置、IP地址、DNS 及入网方式3.WINDOWS中的共享功能4. 电子邮件格式和浏览器的使用5. 文件下载与网络流媒体6. 网络安全防范与病毒(七)多媒体计算机1.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所处理的对象2.多媒体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声卡、只读光驱CD-ROM、音箱、视频卡)及功能第二部分:计算机高级语言(70分)1.掌握所涉及高级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2.掌握计算机常用算法3.熟悉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4.熟练地掌握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Visual FoxPro”或“C 语言”任选其一)1.Visual FoxPro 基础知识(1)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类和对象、表的关联、临时关系、永久关系、一对一、一对多、参照完整性、主索引、候选索引、普通索引、唯一索引等。
19、《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doc

19、《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FI的: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最基本概念、计算机办公常用软件的操作与使用。
[任务]•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熟悉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木配置和主要性能指标。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T解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Microsoft Office屮Word等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
•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范方法。
•具备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初步知识,了解Internet的基本概念,掌握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1、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版,蒋加伏、沈岳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ISBN 7-5635-1056-7•《大学计算机实践教程》第二版,蒋加伏、沈岳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ISBN 7-5635-1057-52、参考书Fl《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002年版)应试用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编写组,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一、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与要求]•了解计算机发展史及计算机分类。
•掌握数制的概念: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表示及相互转换,二进制整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掌握计算机的数据及其编码的基本知识。
了解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 存储地址和寻址空间,字符与ASCII码,汉字及其编码。
•了解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程序(数据和指令序列)存储执行、组成计算机系统的五大部件(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和总线(地址、数据、控制)。
•了解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配置、板卡和主要性能指标:主机(屮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ROM、RAM)、计算机外存设备(软盘、硬盘、光盘)、输出输入设备(串并口、鼠标、键盘、显卡和显示器、打印机、声卡和多媒体设备)。
大学计算机基础专升本复习提纲1(20200522062610)

一、 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分类、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
1. 诞生:时间、地点、名称、创始人、结构
( 1946 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ENIAC 、冯·诺依曼、存储程序结构) 。
2. 发展:时代、特征、趋势、区别(四代与五代)、当代计算机所处时代
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及功能、体积、应用等,将计算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亦称为四个时代,分别是: 第一代 1946~1957 年,电子管时代,体积庞大,耗电多,发热量大,存储容量小,使用机器语言,运算速度低; 第二代 1958~ 1964 年,晶体管时代,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速度快,开始使用高级语言和操作 系统,是计算机发展的“关键时期; 第三代 1965 ~ 1970 年,集成电路时代,半导体存储器,速度提高,每秒几百万次以上; 第四代 1970 年以后,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体积更小,运算速度更快,操作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通信、 计算机网络已有很大发展。 第五代:智能电子计算机(未来发展) 发展趋势:向五化方向发展,即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 四代与五代的本质区别:四代:不但需要说明干什么,还需要说明怎么去干;五代:只需要说明干什么,不需要说明怎么去干, 类似于人的功能。
主机:微处理器 CPU (运算器 ALU 、控制器 CU 、寄存器阵列 RA )、内存( RAM 、 ROM 、 EPROM 、 Cache 等)、 I/O 接口。
外设:外部设备(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输出设备) 等)
、过程控制通道( A/D 、D/A 转换器,开关量输入输出
2) 各部分的功能
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期末复习大纲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普通专升本专业综合(一)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方法与考试时间为满足准备报考我校普通专升本考生备考的需要,特制订专业综合(一)考试大纲。
专业综合(一)考试内容含《计算机基础》和《C语言程序设计》两门课程。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200分,其中《计算机基础》占比70%,《C语言程序设计》占比30%。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三、主要参考书目1、《大学计算机基础》,吴宛萍,魏媛媛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ISBN:978-7-302-50511-22、《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版)》,丁益祥,胡新荣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ISBN:978-7-03-039233-6第二部分复习范围、考试重点及试题类型和分数分布一、《计算机基础》复习范围与考试重点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 复习范围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特点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计算机的运算基础及信息表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安全与病毒防治。
2. 考试重点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3). 非数值信息在计算机中表示与存储(ASCII码、汉字编码)4). 数制之间的转换5). 软件系统的分类第2章操作系统基础知识1. 复习范围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及分类;Windows 7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2. 考试重点1). Windows 7系统界面与各组成元素的概念及操作方法2). 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及操作(选择、移动、复制、重命名、删除、恢复、设置属性、设置显示方式及搜索等)3). 资源管理器及其应用4). Windows 7的系统设置第3章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基础1.复习范围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功能与分类;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与软件;Internet基础知识;信息安全基础。
2.考试重点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分类2).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3). 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4). 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与软件5). IP地址的结构与分类、特殊的IP地址、子网掩码、域名及域名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功能6). Internet的常用接入技术7). 万维网的概念与涉及到的相关术语8). FTP、E-mail、即时通信服务及搜索引擎服务第4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1. 复习范围Word文档的主要功能和基本操作;熟练掌握利用Word 2010输入文本并对所输入文本进行编辑和格式设置以及打印输出的基本方法;掌握文档中表格处理方法和图形处理方法;能够通过Word 2010建立、编排、显示或打印出图文并茂的文档。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一、总要求要求考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掌握微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具备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为以后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计算机基础。
具体要求为:1.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2.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
3.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4.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7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5.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掌握IE浏览器软件和Outlook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6.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熟练掌握一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7.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10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8.了解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10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形式: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试卷内容比例:(1)计算机基础知识20%(2)网络的基本知识20%(3)Windows7操作系统的使用10%(4)办公软件应用40%(5)浏览器(IE)的简单使用和电子邮件收发10%(四)试卷题型比例:(1)选择题20分(2)判断题20分(3)分析题30分(4)简答题30分(五)考试命题用书名称:全国版专升本计算机基础专用教材ISBN:978-7-80206-626-7出版社:光明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8月作者:本书编写组三、考试基本要求“计算机基础”的考试范围和基本内容,主要围绕本纲规定的考试命题用书将计算机基础知识细分为章讲解,分别为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word2010、电子表格系统Excel2010、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2010、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多媒体技术基础、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
2023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考试大纲

2023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考试大纲山东省2023年专升本计算机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信息、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计算机文化的内涵和发展。
3.计算机的概念、起源、特点和类型。
4.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二、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存储与处理1.不同进制数的表示和转换方法。
2.数值、字符、图像等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式。
3.数据存储单位和数据存储空间的概念。
4.数据压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微型计算机的分类、性能指标及常见硬件设备。
四、计算机程序的基本结构和程序设计方法1.程序的基本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及其特点和应用。
2.程序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和伪代码的编写技巧。
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常用算法的分析和实现方法(排序、查找、迭代等)。
五、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和文件管理1.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功能。
2.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概念及操作方法(新建、复制、移动、删除等)。
3.文件属性的设置和管理(只读、隐藏、存档等)。
4.磁盘管理的基本操作(格式化、磁盘清理等)。
六、字处理软件的使用和文档编辑1.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功能。
2.文档的创建、打开、保存和关闭操作。
3.文本的输入和编辑技巧(复制、粘贴、替换等)。
4.字体和段落格式的设置(字体、字号、行间距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升本《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
一、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必备的有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掌握微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并为以后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基础。
具体要求为:
1.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分类、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
2.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及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层次结构及计算机的数据表示。
3.了解操作系统基本知识,掌握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等的使用。
4.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文字编辑、表格处理和图文混排的基本操作,并熟练掌握一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5.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工作表的编辑和记录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公式、函数的使用及图表操作。
6.了解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知识、“母版”、“模板”的使用,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制作技能。
7.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掌握使用IE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保存网页的基本操作;了解Outlook Express撰写、发送、接受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掌握电子邮箱的申请,并使用电子邮箱正确的撰写、发送、接受电子邮件。
二、考试用时
考试用时:90分钟
三、考题范围
(一)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分类、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
1.计算机的诞生、发展与分类;
2.计算机的特点及其应用。
3.计算机安全: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来源和传染过程;了解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主要方法。
(二)计算机及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微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功能与性能指标:
——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功能和分类:内存(ROM、RAM、EPROM、EEPROM、FLASH EEPROM),外存储器(硬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功能和分类:显示器、打印机、键盘、鼠标、绘图仪、触摸屏、扫描仪等
——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配置:主频、运算速度、字长、存储容量等
3.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概念;
——指令和程序的概念;
——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源程序、目标程序、可执行文件)的概念。
——源程序的编译与解释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的数据与编码: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西文字符与ASCII码;汉字编码及几种常见汉字编码(内码、国标码、输入码、字形码)。
5.常用的进位计数制及其书写规则;进制及不同进制间的转换(二、八、十、十六等进制);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6.多媒体概念及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三)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及使用
1.操作系统的功能、分类及用户界面;
2.Windows中文操作系统的鼠标和键盘的使用;系统的启动和退出;
3.Windows中文操作系统的“桌面”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4.Windows中文操作系统的“开始”菜单;
5.Windows中文操作系统的“窗口”、“对话框”、“菜单”的操作;
6.资源浏览:“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浏览计算机资源;
7.资源查找;设置文件夹的查看属性;查看并设置文件及文件夹的属性;
8.资源的管理:文件及文件夹的创建、选择、重命名、移动、复制、删除等;掌握剪贴板、回收站的概念,并能灵活应用剪贴板和回
收站;
9.控制面板的使用:桌面背景和外观、屏幕保护程序、颜色和分辨率的设置;添加新硬件、安装/删除应用程序、添加字体和中文输入法;鼠标属性、口令的设置(开机、屏保、用户)等;
(四)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1.文字编辑及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概念;文档的建立、打开、保存、另存、关闭、打印。
2.文本编辑
(1)视图及其操作:视图的切换、工具栏的显示与隐藏、文档显示比例的选择;标尺、网格线、段落标记的显示与隐藏。
(2)光标(插入点)的移动、快速定位、选定字块的操作。
(3)字符的插入、改写和删除操作,字块的移动、复制、删除操作。
(4)字符串查找和替换。
(5)操作的撤销与重复。
3.文字排版操作
(1)设置字符格式:字体、字形、字号、颜色、效果、字间距及缩放等。
(2)设置段落格式:各种缩进参数、段前距、段后距、行间距及对齐方式等。
(3)设置分栏操作。
(4)设置页面格式:纸张大小、页边距、字符数/行数。
(5)插入页眉、页脚和页码操作。
(6)打印预览和打印操作。
4.插入表格操作
(1)创建表格:自动插入和手工绘制。
(2)调整表格:行、列、单元格的插入/删除,行高和列宽的改变,单元格的合并/拆分;
(3)编辑表格:选定单元格,文本的录入、移动、复制和删除,设置文本格式、单元格的对齐方式。
(4)设置表格风格:边框和底纹。
(5)表格的高级应用:使用公式进行计算、自动求和,表格数据排序操作,表格与文本之间的转换。
5.图文混排操作
(1)插入图片:插入剪贴画、艺术字、图片文件,设置图片和艺术字格式。
(2)绘制图形:绘制自选图形、移动与缩放,设置自绘图形格式。
(3)插入文本框:插入文本框并设置文本框的格式。
(4)对象的嵌入与链接操作。
(5)多个对象的选取、对齐、组合与层次操作。
(五)电子表格Excel 2003
1.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
(1)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主要功能。
(2)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包括“工作簿”、“工作表”和
“单元格”。
(3)Excel应用程序的窗口组成。
(4)Excel应用程序的启动与退出。
(5)工作簿操作:新建、打开、保存、另存、关闭工作簿操作。
(6)工作表操作:选定工作表、重命名、移动、复制、删除、保护工作表等。
(7)输入数据操作:选定单元格,输入基本数据、自动填充(掌握使用填充柄,完成序列数据填充);
(8)工作表的编辑操作:单元格、行、列、单元格区域的选取;插入/删除行与列、单元格;修改、移动、复制与删除选定的数据等。
(9)工作表格式化操作:调整行高与列宽、合并/拆分单元格、设置单元格格式。
2.图表操作
(1)图表的概念及分类
(2)制作图表。
(3)编辑和格式化图表。
3.公式与函数
(1)公式输入与编辑
(2)单元格的引用:绝对引用、相对引用、混合引用
(3)函数的使用(自动求和、SUM、AVERAGE、COUNT、MAX、MIN)
4.数据管理
(1)建立数据清单。
(2)数据管理: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
5.打印输出操作
(1)设置打印参数:打印页面纸张、页边距、页眉和页脚、打印区域和标题、分页符的正确设置。
(2)打印预览和打印操作。
(六)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1.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概念
(1)PowerPoint软件的主要功能。
(2)PowerPoint的主要术语:包括“母版”、“模板”、“版式”和“视图”。
(3)PowerPoint应用程序的窗口。
(4)PowerPoint 应用程序的启动与退出。
2.演示文稿的建立与编辑
(1)创建新演示文稿操作:选择模板、版式、添加幻灯片。
(2)幻灯片内对象(文本框、图表、表格、图片、影片、声音、自选图形、对象等)的插入、选取、移动、复制、删除操作(3)打开、浏览、保存和关闭演示文稿操作。
(4)演示文稿的编辑:幻灯片内对象的修改;幻灯片的选取、插入、移动、复制和删除操作。
3.超链接设置和动画效果设置
(1)插入超级链接:包括设置“动作按钮”和“超链点”。
(2)动画设置:片内与片间动画设置。
(3)放映:设置放映方式、自定义放映、隐藏幻灯片操作。
(七)网络基础与应用
1.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特征、功能、分类与组成。
(2)网络通信协议:基本概念、层次结构、以及开放系统的互连模型。
(3)局域网知识:局域网的特点和拓扑结构,主机、网络适配器、传输介质、网络互连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4)Windows 的网络功能。
2.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知识
(1)因特网的形成与发展。
(2)因特网提供的主要服务。
(3)因特网主要术语:包括TCP/IP协议、IP地址、域名、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4)计算机与因特网的连接方式。
3.Internet的应用
(1)万维网与WWW浏览器。
(2)电子邮件(E-mail)应用
(3)文件传输
(4)常用搜索引擎的使用:分类搜索和关键字搜索。
(5)远程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