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塔

合集下载

萃取塔简介

萃取塔简介
重液呈连续相由塔顶入口进入,横向流过筛 板,并在筛板上与分散相液滴接触、传质,再由 轻液 降液管流至下一层筛板;如此重复进行,最后由 塔底排出。
筛板塔构造比较简单,造价低,可有效地减少轴向 返混,能处理腐蚀性料液,因而运用较为广泛。
轻液 筛板 降液管
重液
4.转盘萃取塔(RDC塔)
转盘萃取塔的基本构造如图所示。在塔体
重液
重液
轻液
轻液
重液 轻液为分散的构造与精馏或吸收所用的填 料塔基本相同,塔内装有适宜的填料,轻液相
重液
由塔底进入,从塔顶排出;重液相由塔顶进入, 由塔底排出。萃取操作时连续相充满整个塔中, 分散相由分布器分散成液滴进入填料层,并与 连续相接触传质。
填料萃取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 地减少轴向返混,适合处理腐蚀性料液;但其 轻液 传质效率不高,仅适用于1-3个理论级场合的 萃取操作。
轻液
再分布器 填料
重液
3.筛板萃取塔 筛板萃取塔的构造与精馏或吸收所用的筛板
塔基本相同。 萃取时,轻液相由塔底通过筛孔被分散成细
小液滴,并与筛板上的连续相接触传质;穿过连 重液 续相的轻相液滴逐渐凝聚,聚集于塔板的下侧, 待两相分层后,借助压强差的推动,再经筛孔分 散。反复分散、凝聚交替进行,直至塔顶澄清、 分层、排出。
萃取塔简介
一、 萃取定义
萃取,又称溶剂萃取或液液 萃取,亦称抽提,是利用系统中 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 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即,是 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 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 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 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广泛应用于化学、冶金、食品等工业,通用于石油炼制工业。另外将 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

萃取塔实验报告

萃取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萃取塔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萃取塔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研究不同操作条件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4. 测定萃取塔的传质系数和传质效率。

二、实验原理萃取塔是一种用于混合物分离的设备,其原理是利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之间的溶解度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

在萃取塔中,一种溶剂(称为萃取剂)与混合物接触,使混合物中的某一组分转移到萃取剂中,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实验仪器:萃取塔、冷凝器、加热器、温度计、流量计、分液漏斗、烧杯、量筒等。

2. 实验药品:有机溶剂、混合物(如苯和甲苯)、萃取剂等。

四、实验步骤1. 将混合物加入萃取塔中,并设定萃取塔的初始温度和压力。

2. 打开加热器,使萃取塔内的温度和压力达到实验要求。

3. 调节萃取剂流量,观察萃取塔内两相的流动状况。

4. 记录萃取塔内两相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

5. 观察并记录萃取塔内两相的颜色变化和分层情况。

6.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萃取塔的传质系数和传质效率。

7. 改变萃取塔的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萃取剂流量等),重复实验步骤,观察萃取效果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萃取塔内两相的流动状况: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萃取塔内两相的流动状况与萃取剂流量和温度有关。

当萃取剂流量较大、温度较高时,两相流动较为剧烈;反之,两相流动较为缓慢。

2. 萃取塔内两相的颜色变化和分层情况: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萃取剂与混合物接触后,混合物中的某一组分会转移到萃取剂中,导致萃取剂的颜色发生变化。

同时,两相在萃取塔内分层,有机相(萃取剂)在上层,水相在下层。

3. 萃取塔的传质系数和传质效率: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萃取塔的传质系数和传质效率。

结果表明,随着萃取剂流量和温度的升高,传质系数和传质效率均有所提高。

4. 不同操作条件对萃取效果的影响:改变萃取塔的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萃取剂流量等),观察萃取效果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提高萃取剂流量和温度可以提高萃取效果。

萃取塔工作原理

萃取塔工作原理

萃取塔工作原理萃取塔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

它利用不同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连续的萃取和分配过程,实现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下面将详细介绍萃取塔的工作原理。

一、基本原理萃取塔的工作原理基于相分离的原理,即将需要分离的物质溶解在一个适宜的溶剂中,形成溶液。

当溶液经过萃取塔时,物质在溶剂和萃取塔内部填料之间发生分配,从而实现分离。

分离过程主要依靠物质在溶剂和填料之间的质量传递。

二、操作步骤1. 萃取剂进料:首先,将含有需要分离物质的原料溶液与适宜的萃取剂混合,形成混合溶液。

混合溶液经过预处理后,进入萃取塔的顶部。

2. 萃取过程:混合溶液从塔顶部进入塔内,逐渐下降。

在萃取塔内,原料溶液与萃取塔内部填料充分接触,发生物质的分配。

物质根据其在溶液和填料之间的相对溶解度差异,选择性地分配到溶剂相或原料相中。

3. 分离产物收集:经过萃取过程后,溶剂相和原料相分别从塔底部和塔顶部抽出。

溶剂相中含有所需物质,经过后续处理可以得到纯品。

而原料相中则含有未被提取的物质,可以通过再次处理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利用。

三、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1. 选择适宜的溶剂:溶剂的选择对分离效果至关重要。

溶剂应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挥发性和萃取性能,能够与原料溶液中的目标物质发生反应并形成溶解度差异。

2. 塔内填料的选择:填料的选择对于提高分离效果也非常重要。

填料应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孔隙度,以增加物质在填料表面的接触面积,促进物质的分配。

常用的填料有环形填料、球形填料等。

3. 控制操作条件:操作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流速等。

不同物质的分配行为受操作条件的影响较大,因此合理控制操作条件可以提高分离效果。

四、应用领域萃取塔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化工领域:用于有机合成、溶剂回收、废水处理等过程中的纯化和分离。

2. 制药领域:用于药物的提取、纯化和分离,例如中药提取中的有效成分分离。

3. 食品领域: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提取、分离和浓缩,例如咖啡因的提取。

实验6-2萃取塔实验

实验6-2萃取塔实验

实验6-2 萃取塔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脉冲填料萃取塔、搅拌萃取塔、往复筛板萃取塔的结构。

2.掌握萃取塔性能的测定方法。

3.了解萃取塔传质效率的强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观察有无空气脉冲或不同进气量或不同搅拌转速时,塔内液滴变化情况和流动状态。

2固定两相流量,测定有无脉冲或不同进气量或不同搅拌转速时或不同往复频率时萃取塔的传质单元数N OE 、传质单元高度H OE 及总传质系数K YE a。

三、实验原理桨叶式旋转萃取塔也是一种外加能量的萃取设备。

在塔内由环行隔板将塔分成若干段,每段的旋转轴上装设有桨叶。

在萃取过程中由于桨叶的搅动,增加了分散相的分散程度,促进了相际接触表面积的更新与扩大。

隔板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轴向返混,因而桨叶式旋转萃取塔的效率较高。

桨叶转速若太高,也会导致两相乳化,难以分相。

往复筛板萃取塔是将若干层筛板按一定间距固定在中心轴上,由塔顶的传动机构驱动而作往复运动。

往复筛板萃取塔的效率与塔板的往复频率密切相关。

当振幅一定时,在不发生乳化和液泛的前提下,效率随频率增加而提高。

填料萃取塔是石油炼制、化学工业和环境保护等部门广泛应用的一种萃取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制造等特点。

塔内填料的作用可以使分散相液滴不断破碎与聚合,以使液滴的表面不断更新,还可以减少连续相的轴向混合。

在普通填料萃取塔内,两相依靠密度差而逆向流动,相对速度较小,界面湍动程度低,限制了传质速率的进一步提高。

为了防止分散相液滴过多聚结,增加塔内流体的湍动,可采用连续通入或断续通入压缩空气(脉冲方式)向填料塔提供外加能量,增加液体湍动。

当然湍动太厉害,会导致液液两相乳化,难以分离。

萃取塔的分离效率可以用传质单元高度H OE或理论级当量高度h e表示。

影响脉冲填料萃取塔分离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填料的种类、轻重两相的流量及脉冲强度等。

对一定的实验设备(几何尺寸一定,填料一定),在两相流量固定条件下,脉冲强度增加,传质单元高度降低,塔的分离能力增加。

萃取塔原理

萃取塔原理

萃取塔原理萃取塔是一种常用的化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

它主要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组分,实现纯度的提高和分离物的回收。

萃取塔原理是指在萃取塔内,利用溶剂与被提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传质和传热过程,实现分离和提纯的原理。

萃取塔原理的核心是“溶剂-被提取物质”相互作用。

在萃取塔内,溶剂与被提取物质接触后,会发生物质的传递和反应。

溶剂能够选择性地溶解被提取物质中的一部分成分,而不溶解其他成分,从而实现分离。

这种选择性溶解的原理是萃取塔实现分离和提纯的基础。

另外,萃取塔还利用了传质和传热的原理。

在萃取塔内,溶剂与被提取物质之间会发生传质过程,即溶剂中的溶质向被提取物质转移,被提取物质中的成分向溶剂转移。

这种传质过程有利于溶质的分离和提纯。

同时,萃取塔还通过传热过程,控制温度和热量的传递,保证萃取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萃取塔原理的实现还需要考虑设备结构和操作参数的影响。

萃取塔内部结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传质和传热的效果。

合理的填料和塔板设计能够增加接触面积,提高传质效率;而合适的冷却和加热设备能够控制温度,保证传热效果。

此外,操作参数如溶剂流速、温度、压力等也需要精确控制,以实现最佳的分离效果。

总的来说,萃取塔原理是一种利用溶剂选择性溶解、传质和传热过程实现分离和提纯的原理。

它在化工生产和实验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实现多种物质的高效分离和纯化。

因此,对萃取塔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对于化工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萃取塔原理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提高化工生产的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化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萃取塔工作原理

萃取塔工作原理

萃取塔工作原理1.引言萃取塔英文名为Extractive Distillation Column,也叫扰动塔,是化工工艺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分离设备,它主要是通过不同化学成分在塔中沸点温度和挥发度差异,使它们在塔内进行分离,从而达到分离物质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萃取塔的工作原理以及其设计原则。

2.萃取塔的工作原理2.1基本原理萃取塔是在塔内进行混合、扰动和分离的设备。

在塔内,以最初进行混合的原料在分离过程中不断迭代,最终将物质分离。

塔内原料在经过很多迭代后,其组成呈现出一条特殊的曲线,称之为合理曲线,这条曲线可以被用来设定理论上达到最好的塔操作条件。

2.2扰动塔和稳定塔塔的运作方式一般分为两种:扰动方式和稳定方式。

扰动塔是在塔内对物料进行骚扰和搅拌的塔,如离心塔、逆流塔等。

稳定塔是在塔内对物料进行稳定处理的塔,它的塔顶出口是一个确定的成分。

两种塔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如何进行分子分离。

萃取塔主要采用的是扰动塔,通过塔内壁上的冷凝器,可以将混合气体分离为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物质。

2.3萃取塔的结构萃取塔一般由塔体、进出料管道、冷凝器、热交换器等组件组成。

-塔体是实现分离的核心部件,内部安装着填料和分配器,填料起到分散和增大表面积的作用,而分配器则将进料平均分配到填料中。

-进出料管道是用于进出料的管道系统。

-冷凝器主要用于冷却热液蒸汽而使其冷凝为液态。

-热交换器用于加热或降温进料并回收热量。

3.萃取塔的设计原则萃取塔是化学工艺中比较复杂的设备,设计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3.1填料材质选择填料材质的选择一般应该根据物料的化学性质、表面张力和密度等因素来进行考虑。

填料材料一般可以选择金属、陶瓷和塑料等。

3.2填塔高度计算在本草和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需要满足一定的传质速度和反应速度,因此,填塔的总高度需要根据这几个因素来进行选择,一般计算公式如下:H=Kla/(NTU*a)式中,Kla为气液传质系数,NTU为传热单元数量,a为表面积。

萃取塔的工作原理

萃取塔的工作原理

萃取塔的工作原理
萃取塔是一种用于分离混合物组分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涉及质量转移和相互作用。

以下是萃取塔的工作原理的简要描述:
1. 传质过程:在萃取塔中,混合物会与一种称为溶剂的流体进行接触。

混合物中的组分根据其亲和性和溶解度,会从混合物相向溶剂相转移。

这个传质过程是分离的关键步骤。

2. 接触器设计:萃取塔通常由一系列分层的接触装置组成,每一层都包含填料或板块,用于增大混合物和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

填料或板块的设计可以提供有效的质量转移路径,使组分能够以高效率地从混合物相转移到溶剂相。

3. 相互作用:萃取过程中,混合物组分的选择性分离取决于溶剂与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相互作用可以是物理吸附、化学亲和性、配位化学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和调整工艺参数,可以实现对特定组分的选择性提取。

4. 连续操作:萃取塔通常是在连续操作模式下工作的。

混合物在塔的顶部进入,溶剂在底部进入,然后二者在整个塔中流动,形成逆流传质。

随着混合物流动向下移动,溶剂中提取的组分得以逐渐富集。

同时,废液中被剥离的组分也会向上移动,并从塔的顶部排出。

5. 分馏和回收:在萃取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收集到的溶剂和废液可以通过进一步处理进行分馏和回收。

通过调整操作条件和回收系统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回收率和减少资源的浪
费。

萃取塔的工作原理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核心原理基本相同。

这种设备在化工、石油、制药等领域广泛应用,用于分离和纯化混合物中的有机化合物、金属离子、天然产物等。

萃取塔操作实验报告

萃取塔操作实验报告

萃取塔操作实验报告1. 引言萃取塔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操作萃取塔,了解其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熟悉实验中常用的底流、顶流等概念。

2. 实验原理萃取塔是利用两种相互不溶的液体进行物质分离的装置。

在萃取塔中,原料液与萃取剂经过接触和混合,通过向上流动,完成物质的转移和分离。

萃取过程中,顶部的液体称为顶流,底部的液体称为底流。

在实验中,通过调整进料流量、萃取剂流量和回流比等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组分的分离和提纯。

3. 实验步骤3.1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由萃取塔、进料泵、萃取剂泵、废液回流泵、冷凝器和收集瓶等组成。

萃取塔内填充有填料,以增加塔内表面积,促进液体的接触和混合。

3.2 实验操作1. 根据实验要求,将待处理的原料液注入进料泵,并调控进料流量。

2. 启动进料泵,并观察原料液顺利进入萃取塔。

3. 调节萃取剂泵的流量,使萃取剂与原料液充分混合。

4. 根据实验要求,调节冷凝器的温度以控制顶流的组分。

5. 实验过程中,观察顶流和底流的颜色、透明度等变化,并定时取样分析。

6. 根据实验要求,调节废液回流泵的流量。

4. 结果及分析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两种具有不同极性的液体作为萃取剂和原料液。

实验过程中,顶流和底流的颜色、透明度和溶解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通过取样分析,我们发现顶流中的目标物质浓度明显增加,而底流中的杂质浓度明显降低。

这说明在萃取过程中,萃取剂的选择和流量控制对分离效果有重要影响。

通过调节废液回流泵的流量,我们可以控制底流的回流比例,进一步提高分离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回流比可以提高分离效率,但过大的回流比会导致塔内液位异常。

5.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操作萃取塔,深入了解了其原理和操作方法,并熟悉了实验中常用的底流、顶流等概念。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萃取剂的选择和流量控制对分离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调节废液回流泵的流量,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分离效果,但需注意控制回流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根据界面张力理论
d.粘度大的、含放射性的、成本高的选为分散相
(2)外加能量的大小
有利:a.增加液液传质面积;
b.增加液液传质系数。
不利:a.返混增加,传质推动力下降; b.液滴太小,内循环消失,传质系数下降; c.容易发生液泛,通量下降。
(3)液泛
a.定义:
当连续相速度增加,或分散相速度下降,此时分
散相上升或下降速度为零,对应的连续相速度即为
液泛速度;发生的现象称之为液泛。 b.影响液泛的因素: ① 外加能量的大小; ② 流量、系统的物性。
六.萃取塔的操作与控制
㈠ 开车
㈡ 物料衡算 维持分相界面恒定,可以达到总物料的平衡;
操作中利用Π管来控制总物料平衡。
㈢ 达到稳定操作的时间
稳定时间=3×替代时间 (一般需20min)
液-液萃取塔的操作 及其传质单元高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⑴掌握萃取塔传质单元高度的测定方法,学会分析 外加能量对液-液萃取塔传质单元高度的影响; ⑵了解引起萃取塔液泛不正常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处
理方法;
⑶了解液-液萃取设备的结构和特点。
二.实验原理
萃取是利用液体混合物各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的 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方法。溶质A,稀释剂B,溶
七.萃取设备内的传质效果
㈠ 传质单元数和传质单元高度
NA=K(Ha)ΔCM=G油(CF-CR)
H G油 Ka

CF CR ΔC
M
H=HOR·NOR NOR :反映分离的难易
HOR :反映设备的性能
㈡ 影响传质效果的因素
①操作因素: S ; Xs ; T
②设备因素:
分散相的选择;
外加能量的大小;
设备形式及结构。
㈢ 传质单元高度的测定
H G油 Ka

C F C R ΔC
M
H H OR N OR
N OR
C F C R ΔC
M
H 已知,从而可测出HOR
(4)物料衡算
F+S=R+E
Fxf+SxS=RxR+ExE




xS=0
Fxf=RxR+ExE
取F/S=1
其中:
剂S,当B、S不互溶时,萃取和吸收一样,均属两相
传质,因此,其收的区别
四. 萃取塔结构特征
⑴需要适度的外加能量;
⑵需要足够大的分层分离空间。
五.萃取塔的操作特点
⑴ 分散相的选择 a.流量大的一相作为分散相; b.不易润湿材质的一相作为分散相;
十.原始数据记录
(1)一次性原始数据 塔径: 温度: ;塔板数: ;NaOH浓度 ;板间距: ;塔高: ; 。
;取样煤油体积数
(2)原始数据表
十一.作图
xf=xR+xE
可求出xE。
(5)ΔCm的计算
(C
C f ) (C

ΔC
m

f
R

0)
ln
Cf Cf CR
Cf

CE k
(6)C与x的换算
Cf
CR
CE
x f 122 ρ油
x R 122 ρ油
x E 122 ρ水
CS 0
八.实验流程图
九.实验步骤
1.先灌满连续相; 2.再开启分散相; 3.将转速分别调至300,500,650,900,1100,1450; 4.取样分析进口苯甲酸浓度xf,随外加能量增加,分 析出口浓度xR,从而计算传质单元数,最终测得传质 单元高度H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