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操作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新生儿灌肠学习教案范例

2024年新生儿灌肠学习教案范例

2024年新生儿灌肠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生儿护理技术》第五章第三节“新生儿灌肠”,详细内容涉及新生儿生理特点、灌肠的适应症与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新生儿生理特点,掌握新生儿灌肠的适应症。

2. 学会新生儿灌肠的操作步骤,并能独立完成操作。

3. 了解新生儿灌肠的注意事项,预防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新生儿灌肠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重点:新生儿灌肠的适应症、操作步骤及护理要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新生儿模型、灌肠器、体温计、手套、消毒棉球等。

2. 学具:新生儿护理手册、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新生儿灌肠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 理论讲解:(1)新生儿生理特点;(2)新生儿灌肠的适应症;(3)新生儿灌肠的操作步骤;(4)新生儿灌肠的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演示:(1)教师示范新生儿灌肠的操作步骤;(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3)学生代表演示,集体点评。

4. 随堂练习:(1)判断题:新生儿灌肠的适应症;(2)选择题:新生儿灌肠的操作步骤;(3)简答题:新生儿灌肠的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新生儿生理特点2. 新生儿灌肠适应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新生儿灌肠的适应症;(2)描述新生儿灌肠的操作步骤;(3)列举新生儿灌肠的注意事项。

2. 答案:(1)新生儿灌肠适应症:便秘、腹胀、新生儿黄疸等;(2)新生儿灌肠操作步骤:备齐用物、选择合适体位、润滑灌肠器、插入肛门、缓慢注入灌肠液、观察新生儿反应等;(3)新生儿灌肠注意事项: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预防感染、密切观察新生儿反应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生儿灌肠的护理研究新进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新生儿灌肠的操作步骤2. 新生儿灌肠的注意事项3. 实践操作演示4.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新生儿灌肠的操作步骤新生儿灌肠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用物:新生儿灌肠器、体温计、手套、消毒棉球、润滑油、温水、毛巾等。

各种灌肠法学习教案

各种灌肠法学习教案

各种灌肠法学习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1. 灌肠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灌肠法的制作工具和材料3. 常见灌肠法的制作步骤和技巧4. 灌肠法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灌肠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生能够掌握灌肠法的制作工具和材料。

3. 学生能够学会常见灌肠法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灌肠法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难点:如何掌握灌肠法的力度和火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幻灯片、视频播放设备学具: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灌肠法的制作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灌肠法是如何制作的吗?”2. 讲解:(1)介绍灌肠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讲解灌肠法的制作工具和材料,如灌肠器、肠衣、肉类等。

(3)演示常见灌肠法的制作步骤和技巧,如填充、灌制、扎口等。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每人制作一种灌肠法,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灌肠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灌肠法的制作工具和材料常见灌肠法的制作步骤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灌肠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请列举出灌肠法的制作工具和材料。

3. 请详细描述一种常见灌肠法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灌肠法的基本概念、制作工具和材料,以及常见灌肠法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灌制力度和火候的掌握仍有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尝试自制灌肠法,并邀请家人或朋友品尝,分享制作心得。

同时,可以调查了解当地特色灌肠法,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灌肠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常见灌肠法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这些内容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灌肠法的核心。

1. 灌肠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灌肠法是一种将填充物通过灌肠器注入肠衣中的烹饪方法。

根据填充物的不同,灌肠法可以分为肉类灌肠法、蔬菜灌肠法等。

幼儿灌香肠教案中班语言

幼儿灌香肠教案中班语言

幼儿灌香肠教案中班语言一、教学目标。

1. 认识香肠的形状和颜色。

2. 掌握灌香肠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4. 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香肠、热水、灌香肠的工具。

2. 讲解灌香肠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师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香肠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认识香肠的形状和颜色。

并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对灌香肠的活动产生兴趣。

2. 操作演示。

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使用灌香肠的工具,将香肠灌入肠衣中,并讲解灌香肠的步骤和技巧。

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让幼儿在观察操作中学会灌香肠的方法。

3. 分组实践。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灌香肠的实践操作。

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幼儿指导和帮助,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灌香肠的方法和技巧。

4. 活动总结。

当幼儿完成灌香肠的活动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活动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体会和感受。

同时,教师可以对幼儿的操作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幼儿的表现,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认识了香肠的形状和颜色,还掌握了灌香肠的方法和技巧。

在实践操作中,幼儿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还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本次活动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和分享。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灌肠操作教案

灌肠操作教案
变化。
05
灌肠操作后护理工作
观察患者反应和舒适度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 括呼吸、心率、血压等,确保 患者安全。
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主 诉,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舒 适度。
如发现异常情况,如剧烈腹痛 、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应立 即停止操作并报告医生。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操作后,用无菌纱布 轻轻擦拭患者肛门周 围,保持局部清洁干 燥。
善等方面,以促进患者康复。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灌肠的定义和目的 灌肠是一种通过肛门将液体灌入 肠道内的治疗方法,旨在清洁肠 道、软化粪便、解除便秘、降温 或供给药物等。
灌肠的注意事项 如保持灌肠液温度适宜、控制灌 肠速度和压力、观察患者反应等 。
灌肠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包括便秘、肠道准备、降 温等;禁忌症包括严重心血管疾 病、肠道出血、妊娠等。
肠道损伤处理
立即停止灌肠操作,给予患者 止血、抗炎等药物治疗,必要
时进行手术治疗。
感染处理
根据感染情况给予抗感染治疗 ,如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同时 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
电解质紊乱处理
根据电解质检查结果给予相应 的补充治疗,如补充钾、钠等 电解质。
过敏反应处理
立即停止灌肠操作,给予抗过 敏药物治疗,如使用抗组胺药 物等,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感染
灌肠过程中如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或使用的灌 肠液受到污染,可能引发肠道感染。
电解质紊乱
灌肠时大量液体进入肠道,可能影响电解质平衡 ,导致电解质紊乱。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灌肠液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出现 过敏反应。
预防措施建议
严格掌握灌肠适应症和禁忌症

2024灌肠操作教案

2024灌肠操作教案

01灌肠操作基本概念与目的Chapter灌肠定义及作用灌肠定义灌肠作用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物品准备灌肠器、肛管、润滑剂、棉签、弯盘、卫生纸、水温计、便盆、屏风等。

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灌肠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让患者排空膀胱,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将小垫枕垫在臀下,垫上治疗巾。

环境准备关闭门窗,调节室温,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光线柔和。

操作前准备事项02灌肠器械与药物选择Chapter常用灌肠器械介绍灌肠管注射器或灌注器柔软、光滑的管道,用于将灌肠液导入肠道。

用于向灌肠袋内注入灌肠液。

灌肠袋润滑剂消毒棉球或纱布用于盛装灌肠液,具有刻度标识,便于控制灌肠量。

涂抹于灌肠管外壁,减少插管时的不适感。

用于清洁灌肠部位。

药物种类及选用原则清洁灌肠选用等渗或低渗盐水、肥皂水等,以清洁肠道、准备肠道手术或检查。

保留灌肠选用对肠道无刺激的药物,如中药煎剂、抗生素等,以达到治疗目的。

药物选择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灌肠目的等因素,选用适当的药物种类和剂量。

注意事项与误区提示灌肠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

避免频繁灌肠或长期灌肠,以免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平衡。

03操作步骤详解Chapter左侧卧位膝胸卧位截石位030201患者体位摆放技巧消毒处理规范流程操作者准备患者准备消毒顺序消毒剂选择01020304导管选择插入深度润滑导管注入药液插入导管并注入药液方法04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Chapter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分析可能由于灌肠管插入过深、操作粗暴或患者肠道存在病变等因素导致。

通常由于灌肠液压力过大、肠道壁薄弱或存在病变等因素引起。

可能由于灌肠液污染、操作不当或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导致。

灌肠过程中可能导致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和儿童更为常见。

肠道损伤肠穿孔肠道感染电解质紊乱01严格掌握灌肠适应症和禁忌症,对于肠道病变、肛门狭窄等患者应谨慎操作。

护士灌肠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护士灌肠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护士灌肠操作技能培训课程目标:1. 理解灌肠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 掌握灌肠液的准备和选择。

3. 熟悉灌肠操作步骤和技巧。

4. 了解灌肠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5. 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灌肠操作。

课程时长: 2小时教学对象:新入职护士、进修护士教学资源:- 灌肠操作视频- 灌肠操作流程图- 灌肠液样品- 灌肠设备(包括灌肠筒、导管、润滑剂等)- 模拟人教学流程:一、导入(10分钟)1. 课程介绍:简要介绍灌肠操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学生自我介绍:让学员介绍自己的姓名、工作经历和灌肠操作经验。

二、理论学习(30分钟)1. 灌肠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便秘、肠道手术前的清洁、中毒等。

- 禁忌症:急腹症、肠穿孔、肠梗阻等。

2. 灌肠液的准备和选择:- 常用灌肠液:温盐水、甘油盐水、肥皂水等。

- 液体温度:一般以38-42℃为宜。

3. 灌肠操作步骤和技巧:- 选择合适的灌肠筒和导管。

- 患者体位:左侧卧位、仰卧位等。

- 导管插入深度:约15-20cm。

- 控制灌入速度和量。

三、实践操作(60分钟)1. 灌肠操作演示:- 教师现场演示灌肠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 观看灌肠操作视频,进一步了解操作细节。

2. 分组练习:- 将学员分成小组,每组一个模拟人进行灌肠操作练习。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3. 模拟人灌肠操作:- 每组学员轮流进行模拟人灌肠操作,其他学员观摩。

- 教师点评,指出操作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讨论与总结(20分钟)1. 讨论灌肠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 总结灌肠操作要点,强调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3. 学员提问,教师解答。

五、课后作业1. 撰写灌肠操作笔记,总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观看灌肠操作视频,加深对操作步骤的理解。

评估方式:- 课堂表现:学员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操作熟练程度。

- 操作考核:对学员进行灌肠操作考核,评估其操作技能。

- 课后笔记:检查学员对灌肠操作知识的掌握程度。

灌肠实训教案模板范文

灌肠实训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灌肠术的基本操作流程。

2. 培养学生熟练操作灌肠术的技能。

3. 增强学生的临床护理意识,提高护理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灌肠术的定义及适应症。

2. 灌肠术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3. 灌肠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了解灌肠术的基本概念,强调其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

2. 介绍灌肠术的操作流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论讲解1. 灌肠术的定义及适应症。

2. 灌肠术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3. 灌肠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三)操作演示1. 教师现场演示灌肠术的操作流程,包括准备、操作、观察等环节。

2. 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无菌操作、患者体位、灌肠液温度等。

(四)学生操作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灌肠术操作练习,每组1-2名学生。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中的错误,确保操作规范。

(五)讨论与总结1. 学生分组讨论操作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总结灌肠术的操作要点。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操作技能,评价操作规范程度。

2. 询问学生对灌肠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灌肠术的定义、适应症、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等。

2. 操作视频:展示灌肠术的操作过程。

3. 模拟人:用于学生操作练习。

六、教学时间1. 理论讲解:1课时2. 操作演示:1课时3. 学生操作练习:2课时4. 讨论与总结:1课时七、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应熟悉灌肠术的操作流程,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操作细节,及时纠正错误。

3. 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4.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正规灌肠教学设计方案

正规灌肠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灌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步骤,了解灌肠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熟练操作灌肠器械,正确进行灌肠操作,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3. 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灌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步骤。

2. 灌肠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 灌肠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4. 灌肠器械的使用和维护。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灌肠的基本概念、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2.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灌肠操作,使学生直观了解操作过程。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灌肠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理论教学(1)讲解灌肠的基本概念、原理、适应症和禁忌症。

(2)演示灌肠操作步骤,包括准备、操作、观察、记录等环节。

(3)讲解灌肠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2.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灌肠器械。

(2)教师现场演示灌肠操作,学生观摩。

(3)学生分组进行灌肠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3. 总结与反思(1)学生总结灌肠操作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2)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理论考试:考察学生对灌肠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考核:考察学生灌肠操作的熟练程度和规范程度。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

4.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表现,评价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六、教学时间安排1. 理论教学:2课时2. 实践操作:4课时3. 总结与反思:1课时七、教学资源1. 教材:《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 教学视频:灌肠操作视频3. 灌肠器械:灌肠筒、灌肠管、橡胶手套、润滑剂等4. 模拟人:用于实践操作练习通过本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使学生掌握灌肠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肠法护理技术操作教案
灌肠术护理技术操作讲稿
概念:是将一定量的液体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的技术,以帮助病人清洁肠道、
排便、排气或由肠道输入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进行治疗的目的。

分类:保留灌肠、不保留灌肠、清洁灌肠,不保留灌肠根据灌入的药液量又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少量不保留灌肠。

分类:根据灌肠的目的可分为不保留灌肠和保留灌肠。

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又可将不保留灌
肠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

如为了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而反复使用大量不保留灌肠,则为清洁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
一、目的
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

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二、计划
(1)护士准备
(2)病人准备
(3)用物准备
(4)环境准备
三、实施
核对解释

安置卧位

润管排气

插管灌液

拔出肛管

整理记录
1、评估患者并解释
(1)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临床诊断、意识状态、心理状况、排便状况、理解配合能力。

(2)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

2、患者准备
(1)了解灌肠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并配合操作。

(2)排尿
3、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
(1)治疗车上层备:一次性灌肠袋一套、肛管、血管钳(或液体调节开关),润滑剂,棉签,卫生纸、手套,橡胶或塑料单、治疗巾、弯盘、水温计。

(2)治疗车下层备:便器、便器巾。

(3)输液架
(4)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

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ml,小儿200~500ml。

溶液温度一般为39~41℃,降温时用28~32℃,中暑用4℃。

5、环境准备酌情关闭门窗,屏风遮挡患者,保持合适的室温。

光线充足或有足够的照明。

6、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保证灌肠溶液的温度适宜。

(2)携物品至患者旁,帮助患者取左侧位,为患者遮挡。

(3)按照要求置入肛管,置入合适长度后固定肛管,使灌肠溶液缓慢流入并观察患者反应。

(4)待溶液将要灌完时,夹紧肛管,拔出肛管放入弯盘内。

(5)灌肠完毕,嘱患者平卧,忍耐5-10分钟后再排便并观察大便性状。

7、指导患者:
(1)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

(2)指导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避免意外的发生。

四、注意事项
1、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禁忌灌肠,为肝昏迷患者灌肠时,禁用肥皂水。

2、伤寒患者灌肠时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cm)。

3、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30分查体温。

4、准确掌握灌肠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

5、灌肠时患者如有腹胀或便意时,应嘱患者作深呼吸,以减轻不适。

6、灌肠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时,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急救措施。

五、健康教育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重要性。

2、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维持正常排便。

3、指导患者灌肠时的配合方法。

小量不保留灌肠
一、目的
1、软化粪便,解除便秘。

2、排除肠道内的气体,减轻腹胀。

二、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
2、患者准备
3、护士准备
4、用物准备:“1、2、3”溶液(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甘油50ml
加等量温开水;各种植物油120180ml。

溶液温度为38℃。

5、环境准备
三、操作步骤
1、核对、解释
2、准备体位、臀下垫橡胶单与治疗巾
3、戴手套、连接、润滑肛管
4、插肛管
5、注入灌肠液
6、拔管
7、嘱其尽量保留灌肠溶液1020min再排便
8、协助患者排便
9、操作后处理
(1)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2)洗手,并做好记录
四、注意事项
1、灌肠时插管深度为7~10cm,压力宜低,灌肠液注入的速度不得过快。

2、每次抽吸灌肠液时应反折肛管尾段,防止空气进入肠道,引起腹胀。

五、健康教育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重要性。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灌肠的意义。

3、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维持正常排便。

保留灌肠概念
保留灌肠是将药液灌入到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目的
1、镇静、催眠。

2、治疗肠道感染。

二、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
2、患者准备
3、护士准备
4、用物准备:药物及剂量遵医嘱准备,灌肠溶液量不超过200ml。

溶液温度38℃。

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剂量按医嘱准备。

抗肠道感染用2%小檗碱,0.5%1%新霉素或其他抗生素溶液。

5、环境准备
三、操作步骤
1、核对、解释
2、准备体位、抬高臀部约10cm
3、戴手套、润滑肛管、插管
4、缓慢注入药液
5、拔管
6、操作后处理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并做好记录
四、注意事项
1、保留灌肠前嘱患者排便,肠道排空有利于药液吸收。

2、了解灌肠目的和病变部位,以确定患者的卧位和插入肛管的深度。

3、应选择稍细的肛管并且插入要深,液量不宜过多,压力要低,灌入速度宜慢。

4、肛门、直肠、结肠手术的患者及大便失禁的患者,不宜做保留灌肠。

五、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的疾病知识和保留灌肠的方法,正确配合治疗。

简易通便法
1、开塞露法:开塞露是用甘油或山梨醇制成,装在塑料容器内。

使用时将封口端剪去,先挤出少许液体润滑开口处。

患者取左侧卧位,放松肛门外括约肌。

护士将开塞露的前端轻轻插入肛门后将药液全部挤入直肠内,嘱患者保留5l0min后排便。

2、甘油栓法:甘油栓是用甘油和明胶制成的栓剂。

操作时,护士戴手套,一手捏住甘油栓底部轻轻插入肛门至直肠内,抵住肛门处轻轻按摩,嘱患者保留5l0min后排便。

3、肥皂栓法:将普通肥皂削成圆锥形(底部直径约lcm、长约34cm),护士戴手套,将肥皂栓蘸热水后轻轻插入肛门。

如有肛门粘膜溃疡、肛裂及肛门剧烈疼痛者,不宜使用肥皂栓通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