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泉语文知识积累手册
【精选】思泉语文知识积累手册-成语

思泉语文知识积累手册——成语篇6月2日更新管理提醒: 本帖被心即天下执行取消置顶操作(2010-06-07)成语一直是各大考试的重要考点,学生对于成语的掌握也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经过研究,以后每周都会对成语进行专题性质的归类,每周更新两次内容,希望能够和各位学生以及家长共同来学习成语。
本次的专题内容是对一些常见的成语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进行归纳(为方便学生记忆,这里暂列十项):1、望梅止渴——曹操释义: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成语典故: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为激励士气曹操说:“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例句】:既然不能按照计划去澳大利亚旅游了,那么我就找一些澳大利亚的图片看看,就当做是望梅止渴吧。
2、完璧归赵——蔺相如释义: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成语典故:讲述的是战国时候,赵国大臣蔺相如成功的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的故事。
【例句】:您放心吧,我一定会把您借给我的那本书完璧归赵的。
近义词:物归原主反义词:久假不归3、暗度陈仓——韩信释义: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
成语典故:秦朝刚被推翻时,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对刘帮很不放心,他知道,最难对付的敌手就是刘邦。
故意把巴蜀和汉中三个郡分给刘邦,封为汉王,以汉中的南郑为都城。
想这样把刘邦关进偏僻的山里去,刘邦的确也有独霸天的野心,当然很不服气,可是慑于项羽的威势,只得听从支配,接受张良的计策,把一路上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烧毁,栈道是在险峻的悬崖上用木材架设的通道。
烧毁栈道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防御,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迷惑项羽,使他以为刘邦真不打算出来了,从而松懈对刘邦的戒备。
刘邦到了南郑,发现韩信,请他策划向东发展夺取天下的军事部署。
韩信的第一步计划是先取关中打开东进的大门,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于是派出几百名士兵,去修复栈道,这时,守着关中西部地区的章邯,听到了这个消息,不禁笑道:谁叫你们把栈道烧毁的,你们自己断绝了出路,现在又来修复,这么大的工程,只派几百个士兵,看你们哪年哪月才得完成?“因此,章邯对于刘邦和韩信的这一行动,根本没有引起重视。
思泉语文知识积累手册--病句

思泉语文知识积累手册——病句(6.8完整)病句是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很有难度的一种考试题型,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滔滔不绝,但是看似简单的语言表达中的语病问题却在考试中难倒了多少“英雄豪杰”,在这里,王老师将为大家把病句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和方法展示出来。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发帖时间每周二、四更新内容(二)发帖规划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大部分,由于知识区块内部联系紧密,所以以四大部分作为整体逻辑构架,每次发帖则是对框架内部的具体内容进行累积更新,希望同学们在下载之后,能够按照这四大部分进行整理。
1.整合病句类型2.经典题型举例3.修改病句方法4.练习与答案解析内容主要来自相关专著、考试真题、网络资源及教师讲义。
(三)老师的话对病句的全面把握,最重要在于对正确语感的培养,同学们在对病句的整体情况了解的基础上,在自己解题时要细心、用心,病句类型记心中,修改方法做补充。
第一部分病句的类型病句类型为以下六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这六种类型的病句,作以分析和归纳,可分为以下三种:1.语意性病句。
语意性病句指句子的意思表达不确定、不明白,通常称为“有歧意”,主要指“表意不明”,有时语序不当也会表意不确定、不明白。
表意不明,与汉语词语的多义性有关。
如“学习文件”,在没有具体语境的条件下,它可以认为是一个动宾短语,也可以看作偏正短语。
两者的意思就很不相同。
语序不当,如“考试才进行了3 0分钟,就有人陆续交卷了”,这一句中,“有人陆续交卷”是什么意思?是“有人”一会儿交一张试卷的意思,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因为它语序不当。
应该说成“就陆续有人交卷了”。
2.语法性病句语法性病句包括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
这类病句之所以被认为是病句,主要是不符合一般的语法规则,不符合汉民族语言的表达习惯。
(1)搭配不当。
它包括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谓语与其宾语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等。
期末知识清单 思泉大语文 全国版 三年级 暑假

思泉大语文暑假三年级期末知识点清单
1
2
3
4
5
6
7
二、阅读课推荐书单
1.【英】罗尔德·达尔《女巫》《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好心眼儿巨人》
2.【英】安东尼·布朗《形状游戏》《公园里的声音》《威利的画》
3.【德】米切尔·恩德《永远讲不完的童话》《毛毛——一个时间窃贼和小女孩的故事》
封面
封底
(预测剧情) (剧情延续)
前环衬
(照应剧情)
后环衬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扉页 (剧情开始)
4.【日】安房直子《手绢上的花田》《风和树的歌》
重点推荐:
1.纪录片《大明宫》(讲述唐朝历史)《唐之韵》(讲述唐朝诗歌)
2.动画片《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均由罗尔德·达尔作品改编)
3.动画片《龙猫》《猫的报恩》(比较宫崎骏和安房直子的异同)
4.动画片《飞屋环游记》(充满幻想性)
5.图书:罗尔德·达尔《女巫》;安东尼·布朗《穿越魔镜》《胆小鬼威利》;安房直子《红玫瑰旅馆的客人》《风与树的歌》《手绢上的花田》
8。
思泉语文知识积累手册-成语

思泉语文知识积累手册——成语篇6月2日更新管理提醒: 本帖被心即天下执行取消置顶操作(2010-06-07)成语一直是各大考试的重要考点,学生对于成语的掌握也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经过研究,以后每周都会对成语进行专题性质的归类,每周更新两次内容,希望能够和各位学生以及家长共同来学习成语。
本次的专题内容是对一些常见的成语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进行归纳(为方便学生记忆,这里暂列十项):1、望梅止渴——曹操释义: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成语典故: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为激励士气曹操说:“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例句】:既然不能按照计划去澳大利亚旅游了,那么我就找一些澳大利亚的图片看看,就当做是望梅止渴吧。
2、完璧归赵——蔺相如释义: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成语典故:讲述的是战国时候,赵国大臣蔺相如成功的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的故事。
【例句】:您放心吧,我一定会把您借给我的那本书完璧归赵的。
近义词:物归原主反义词:久假不归3、暗度陈仓——韩信释义: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
成语典故:秦朝刚被推翻时,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对刘帮很不放心,他知道,最难对付的敌手就是刘邦。
故意把巴蜀和汉中三个郡分给刘邦,封为汉王,以汉中的南郑为都城。
想这样把刘邦关进偏僻的山里去,刘邦的确也有独霸天的野心,当然很不服气,可是慑于项羽的威势,只得听从支配,接受张良的计策,把一路上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烧毁,栈道是在险峻的悬崖上用木材架设的通道。
烧毁栈道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防御,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迷惑项羽,使他以为刘邦真不打算出来了,从而松懈对刘邦的戒备。
刘邦到了南郑,发现韩信,请他策划向东发展夺取天下的军事部署。
韩信的第一步计划是先取关中打开东进的大门,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于是派出几百名士兵,去修复栈道,这时,守着关中西部地区的章邯,听到了这个消息,不禁笑道:谁叫你们把栈道烧毁的,你们自己断绝了出路,现在又来修复,这么大的工程,只派几百个士兵,看你们哪年哪月才得完成?“因此,章邯对于刘邦和韩信的这一行动,根本没有引起重视。
【期末知识清单】思泉大语文-全国版-二年级-暑假-2017

1思泉大语文暑期二年级期末知识点清单三十六计(上)(3)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4)以逸待劳:逸:安闲。
待:等待。
劳:疲劳。
指作战的时候不首先进攻,而是先休息保存自己的实力,等自己的敌人疲劳后再发动进攻,这样就可以轻松地取得胜利。
(5)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
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6)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
4.敌战计:(1)无中生有:通过一些手段,把没有变成有,从而迷惑敌人。
(2)暗度陈仓: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3)隔岸观火:隔着河看对岸的火。
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2三十六计(下)(5)远交近攻: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
(6)假道伐虢:假道,是借路的意思。
伐,是攻占的意思。
虢,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
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
2.并战计:(1)偷梁换柱:表面的意思是把粱偷偷地换成柱子。
比喻用欺骗的方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和性质。
(2)树上开花:是指树上本来没有开花,但可以用彩色的绸子剪成花朵粘在树上,做得和真花一样,不仔细去看,真假难辩。
用假象迷惑敌人。
(3)上屋抽梯:从字面上理解意思就是上楼以后拿掉梯子。
(4)指桑骂槐:指着桑树骂槐树。
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
(5)假痴不癫: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34绿拇指男孩 为了引起别人注意,自己提问自己回答,这样的句子就叫做设问句。
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感情。
例:我是谁?弟嘟。
3.反问句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明知故问)。
例:难道我不是弟嘟吗? 表达的意思是我是弟嘟。
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
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1)肯定反问句 例:难道弟嘟会数数? 表达的意思是弟嘟不会数数。
拿来就用的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拿来就用的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第一章:文字与语言1.语言和文字的关系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媒介,而文字是记录和传递语言的工具。
语言通过声音来表达思想和感情,而文字则通过符号来表达语言。
语言是一种口头交流的工具,而文字则是一种书面交流的工具。
语言和文字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类的交流系统。
2.汉字的起源汉字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文字,起源于商朝(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最早的汉字是象形字,通过图画表达事物的形状和特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象形字逐渐演化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即通过组合意义部分和音义部分的方式来表达意义。
3.汉字的结构和组成汉字由部首、偏旁和笔画组成。
部首是汉字的组成部分,代表了字义的范畴。
偏旁是构成部首的一部分,可以起到辅助理解字义的作用。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笔的轨迹。
第二章:词语和词义1.词语的概念词语是语言中最小的具有意义的单位,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
词语是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基本单位,可以单独的使用,也可以通过组合来表达更复杂的意思。
2.词义的构成词义由字义和义位组成。
字义是词语构成字的含义,而义位是指词语在特定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义位。
3.词义的扩义和变义词语的词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扩义和变义。
扩义是指词语所表达的意义范围扩大,而变义是指词语原本的意义发生了改变。
第三章:句子和修辞手法1.句子的概念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成分组成的完整意思的表达单位。
句子是语言中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可以独立的传递思想和信息。
2.句子的分类句子可以根据语气、结构和功能进行分类。
根据语气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等;根据结构可以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等;根据功能可以分为主从复句、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等。
3.修辞手法修辞是指通过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的艺术性和表达效果。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和对偶等。
思泉语文知识积累手册

思泉语文知识积累手册——修辞篇(6月7日更新)管理提醒: 本帖被心即天下执行取消置顶操作(2010-06-07)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扩大夸张两句的意思是:我的白发有三千丈,因为我的愁闷就像这样长。
“白发三千丈”显然是夸张——“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并且是扩大夸张。
2、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中的煤炭,大旱的甘霖啊。
暗喻句内排比这一句明显是比喻,将“延安的歌声”(本体)比喻为“黑夜的火把,雪中的煤炭,大旱的甘霖”(幻体/喻体)。
又因为是用“是”作比喻词,而非像、好似、犹如、仿佛、宛若等,所以属于暗喻。
“黑夜的火把,雪中的煤炭,大旱的甘霖”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构成排比。
(相连的内容相关的句子或句子成分只需结构类似就可以判定为排比,不必须都像此句这样结构相同。
)三者又都并不是完整的句子,只是句子成分,所以是句内排比。
3、雷锋,鲜红的路标啊,指引多少人披荆斩棘,奋勇前进……暗喻把雷锋比喻成“鲜红的路标”,没有出现明显的比喻词,只是以“,”为标志,因而属于暗喻。
有同学把“路标”“指引多少人披荆斩棘,奋勇前进……”看成是拟人,错误在于没有判断准“指引”这个行动是由谁做出的,应该是雷锋(或说是雷锋精神),而不是幻体“路标”,所以并不属于拟人。
4、勤勤恳恳育社会主义新苗,兢兢业业树共产主义新风。
正对偶借喻前后两句内容、结构对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育社会主义新苗”——“树共产主义新风”,是对偶。
并且,前后两句在内容、意思、语气等各方面都是相合的,而非相反,是正对偶。
“社会主义新苗”指的是中国年少的一代,是把年少的一代(本体)比喻成“新苗”(幻体/喻体),然而在句子里,本体和比喻词都没有出现,直接用“社会主义新苗”代表中国年少的一代,这是典型的借喻(无本体,有幻体)。
有同学做题时把这里判断成了暗喻,原因是没有弄清暗喻、借喻的概念和特征,以为这样就是“暗暗地比喻”。
5、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思泉语文知识积累手2

思泉语文知识积累手册——经典儿童文学导读篇在“儿童文学”前加上语文知识似乎并不是很合适,作为少年儿童精神生命成长的温暖陪伴,优秀的儿童文学最重要的功效在于,它们以或想象或真实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个真实的“心理场域”,在幻想的空间里向孩子们展示着成长和获得独立生存的基本进程,唤起着他们内心的情感、渴望和忧虑,从而鼓励孩子们发展起自身的建设性潜质。
同时,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中儿童文学的选文总是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课文,也成为中小学语文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希望通过儿童文学的阅读增进学生的阅读写作、感悟鉴赏的能力,更希望能将儿童文学作为一个突破点,培养起一代真正喜爱阅读、自主阅读的孩子。
思泉语文经典儿童文学导读版【发帖内容】国内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简介,还包括名家或老师本人所写的推荐导言。
帖子中还将包括推荐版本及推荐阅读年级(推荐阅读年级只是根据该作品的适宜阅读的年龄层做的一个普遍性的推荐,孩子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跨年级阅读)【发帖时间】每周四、五各一次每次一部作品《爱的教育》:请再一次直面“说教”【老师简评】同情、包容、接纳、欣赏、尊严、缺陷、健康、恒心甚或悲哀——当书中所传递的主题被简单的提炼和罗列在人们面前时,我们难免不屑地感叹这不过是些老生常谈的普通事物或寻常情感;而当这些关键词被展现在一个小学生的日记里,甚至带些说教的意味展现出一个个所谓“主旋律”的话题时,听上去似乎更难以俘获人心。
然而正是这样一本书,它感动甚至激励了一代代成长中的孩子,让他们在简单明朗的故事中,在温暖平和的情感里迎接着平凡却崭新的明天,拥抱着世间的千人千面。
它所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美好品行的滋养,更是教会他们关注体恤世界万物,感受理解人间百态;它幼稚的笔触更是叩响了成人世界一个积重难返的困境:人类世界一步步地走向文明走向开放,却竟不习惯这些人世间最基本的美德了吗?【作品简介】《爱的教育》(原文是Cuore,翻译为心)原名《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出版于1886年,通过埃·德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改编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泉语文知识积累手册文学常识往往是容易被学生忽略但实际在语文学习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内容。
首先,明确如下几个问题。
1.文学常识的概念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2.文学常识的范围1.作家作品。
包括作家代表作、文学流派思潮等。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
3.文学常识学习的重要性1.文学常识与高考其他知识点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2.帮助我们学习文言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
3.辅助我们形象地来鉴赏诗词,理解诗歌表达的意象、人生、情趣、哲理。
4.便于我们进行现代文阅读,领会文章的时代特色。
4.文学常识学习方法。
(重点)集中、分类、系统化地学习。
学习文学常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一番归纳总结,这样既便于记忆,同时还可以对文学的发展演变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注:我们的帖子主要分成这样几个部分:一..中国文学常识:古代和现当代。
二..外国文学常识:东方和西方。
三..专题:1.文学团体及文学运动。
2.中国古籍和名著。
3.文学体裁。
4.人的称谓。
5.古代官职。
6.天文历法。
7.古代地理。
8.科举制度。
.9.风俗仪式。
10.饮食器用。
11.文史典籍。
四.自测试题。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下我们最为熟悉的唐代文学常识。
唐初唐必知诗人1.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唐代文学家,有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
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名文《滕王阁序》。
著有《王子安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杨炯,初唐四杰之首,名作有《从军行》,其中有名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3.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长安古意》。
其中“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为人津津乐道。
4.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在狱咏蝉》,另有著名的《讨武檄》,作品集为《临海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更是他脍炙人口的作品——《鹅》。
5.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
所作《回乡偶书》(七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广为流传。
《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也是尽人皆知。
6.王之涣,字季陵,唐代诗人。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凉州词》,另有绝句珍品《登鹳鹊楼》。
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1.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他擅长七言绝句,后代称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他的七绝与李白的并称为“双璧”。
著名作品有《出塞》、《从军行》等。
出塞[唐]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征战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达夫,风格雄浑质朴、苍劲悲壮。
名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出自他的《燕歌行》。
3.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
风格与高适相同,均具有豪放悲壮的风格。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古流传。
4.崔颢,唐朝著名诗人。
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
黄鹤楼[唐]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 王翰,字子羽,性格豪迈,多才多艺。
他会写诗,又会唱歌跳舞。
是盛唐的边塞诗派。
存诗不多,以《凉州词》最为著名。
凉州词[唐]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代诗歌高峰之一——李白一.李白简介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苏联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托克马克城),约五岁时,随父迁居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少年时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十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十分广泛。
十五岁左右就写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
二十岁以后,在蜀中漫游,饱览了四川的壮丽景色,接触了社会生活,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热爱祖国的思想和豪放爽朗、酷爱自由的性格,也种下了游仙出世的消极思想的根苗。
开元十四年 ( 726) ,二十六岁的李白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以安陆(今属湖北)为中心的十六年的大漫游,历两湖、江浙、河南、山西等地区,足迹踏遍近半个中国。
这一时期的诗歌多描写自然山水和漫游生活,作品有《丁都护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越中览古》、《春夜洛城闻笛》等,风格已经成熟。
天宝元年 (742) ,四十二岁的李白由友人推荐,应诏赴京,供奉翰林。
被召之初,李白异常兴奋,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这样的诗句,以为将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
当时的唐玄宗昏庸腐朽,纵情声色,不理朝政,诗人“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志愿无法实现,结果反被排挤,怀着失望与悲愤的心情离开了长安,结束了这前后不满两年的帝京生活。
这一时期虽不长,但诗人接触到宫廷生活的内幕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写下了不少抨击现实的诗歌,如《古风》的一部分,《行路难》、《梁甫吟》等,这些诗,鞭挞了权贵,表现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品德和反抗精神。
天宝三年 (744) 春,李白离开长安,怀着理想幻灭的痛苦与悲愤,开始了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历时十一年,“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但对国事仍然非常关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新得到朝廷的任用。
天宝三年秋,在洛阳和汴州分别遇见了杜甫和高适,三人便结伴同行,畅游了梁园和济南等地,李杜从此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
这一时期,是诗人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代表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北风行》、《梁园吟》等等。
深刻地揭露现实和强烈的反抗精神是这个时期作品的显著特色。
天宝十四载 (755) ,安史乱起,李白获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诗人含不白之冤,发出无声的垂泣:“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江夏别宋之悌》)。
幸好,中途遇大赦,得以放还。
《朝发白帝城》一诗就记述了当时的心情。
上元二年 (761) ,已六十一岁的李白,听说太尉李光弼率兵追击史朝义,决定投军,但行到金陵因病折回。
宝应元年 (762) 十一月,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中,终年六十二岁。
李白在政治上虽未能实现理想,但在诗歌创作中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继承并发扬了自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把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峰。
他常以奔放的激情表达搏击风云的抱负和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
诗人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笞权贵。
李白虽然不像杜甫那样和人民有广泛的接触,但他对劳动人民也是寄予同情的。
并且有很多关注妇女命运的诗文。
安史乱后,他更多的是爱国忧民的悲愤心情。
艺术风格:李白的诗纵放自如,想落天外,上天入地,真幻参杂。
奇特的夸张,瑰丽的色彩,神话故事,轶闻传说,熔铸于诗篇中。
然而他的诗句又如出水芙蓉,不假雕饰。
构成其飘逸豪放、雄奇洒脱的艺术风格。
他最擅长七言歌行和绝句。
他的绝句被后人奉为唐人绝句的典范。
杜甫对李白极为倾服,对他的诗歌曾给予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有《李太白全集》传世,存诗九百九十余首。
二.主要作品1.大好山河、壮志雄心望庐山瀑布其二[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夜洛城闻笛[唐]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边塞诗子夜秋歌[唐] 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关山月[唐] 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三.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
另一座唐代诗歌高峰——杜甫一、杜甫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
世称杜工部、杜拾遗,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
有《杜工部集》传世。
二、杜甫的四个时期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
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
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
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
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
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
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
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注:“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4.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