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高中化学专题4烃的衍生物4.3.3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烃的衍生物教案

烃的衍生物教学设计3Cu AgCH CHO+2H −−−→或.反应现象:将弯成螺旋状的粗铜丝先在空气中灼热,然后立即插入乙醇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由红色变为黑色,再由黑色3CuOOH+CuO CH CHO+H −−→化学键的断键部位:在氧化过程中,乙醇分子被氧化成酮,4SO CH −−−−→②苯酚酸性较弱,所以它的电离方程式用表示。
③苯酚酸性很弱,比碳酸还弱。
(2)苯环上的取代反应——与浓溴水反应取少量的苯酚溶液于一试管中,然后滴加过量的饱和溴水,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结论:浓溴水与苯酚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
这说明羟基对苯环产生了影响,使取代更易进行。
比较: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用液态溴,并用铁屑作催化剂,生成一元取代物。
苯酚的取代反应条件:溴水,不需要催化剂,生成三元取代物。
结论: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酚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
总结:①溴取代苯环上羟基的邻、对位。
(与甲苯相似)②该反应很灵敏,可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
③不能用该反应来分离苯和苯酚。
(3)苯酚的显色反应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这一反应也可检验苯酚的存在。
反过来,也可利用苯酚的这一性质检验FeCl3。
注意溶液显紫色,没有沉淀析出。
4.苯酚的用途(1)制酚醛树脂、合成纤维、医药、染料、农药。
3CH −−−→32+H O ↑3NiCH CH −−−−−→③做本实验要注意:配制银氨溶液时,应防止加入过量的氨CH COO3(1)使指示剂变色 (2)与活泼金属反应:()33222CH COOH Zn CH COO Zn H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3322CaO 2CH COOH CH COO Ca H O+→+(4)与碱反应:()()332222CH COOH Cu OH CH COO Cu 2H O +→+()32CH COO Cu(5)与碳酸盐反应:2333222CH COOH CO 2CH COO CO H O -+→+↑+-2.酯化反应:(1)概念:酸跟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高中化学 第1部分 专题4 第三单元 第三课时 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含解析)高二化学教案

【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之小船创作1.你学过的有机反应类型有哪些?提示:有机反应类型主要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以及加聚反应。
2.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常见有机物各有哪些? 提示:发生取代反应的有机物常见的有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醇、酚、羧酸、酯等。
易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常见的有烯烃、炔烃、苯及苯的同系物、醛等。
3.如何由乙烯合成乙酸乙酯?提示:由乙烯合成乙酸乙酯的转化流程为:CH 3CH 2OH ――→O 2/Cu 氧化[新知探究]探究1 想一想,如何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 提示: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的转化流程为:[必记结论]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H 3CH 3+Br 2――→光 CH 3CH 2Br +HBr ;②CH 2===CH 2+H 2――→催化剂△CH 3CH 3;⑤CH 3CH 2Br +NaOH ――→醇△CH 2===CH 2↑+NaBr +H 2O ; ⑥CH 3CH 2Br +NaOH ――→水△CH 3CH 2OH +NaBr ;⑦CH 3CH 2OH +HBr ――→H +△CH 3CH 2Br +H 2O ;⑧CH 3CH 2OH ――→浓H 2SO 4170 ℃CH 2===CH 2↑+H 2O ;⑨2CH 3CH 2OH +O 2――→Cu △2CH 3CHO +2H 2O ;⑪2CH 3CHO +O 2――→△ 2CH 3COOH 。
[成功体验] 1.某有机化合物D 的结构简式为,它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它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制得 ,则烃A 可能为( )A .1丁烯B .1,3丁二烯C .乙炔D .乙烯解析:选D 根据题意用逆推法进行分析,最终产物D为,D是由C经脱水得到,则C为醇,B为卤代烃,而A与Br2反应生成B,则A为不饱和烃,则A为CH2===CH2,应选D选项。
[新知探究]探究1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条件和醇的消去反应条件相同吗?提示:不相同;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条件是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醇的消去反应条件是浓硫酸加热至170 ℃。
高中化学 专题4 烃的衍生物 第三单元 第3课时 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教案高二化学教案

第3课时 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明确学习目标] 1.熟知烃和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掌握构建目标分子骨架,官能团引入、转化或消除的方法。
3.学会有机合成的分析方法,知道常见的合成路线。
重要有机物间的相互关系有关化学方程式为:①CH 3CH 3+Br 2――→光□01CH 3CH 2Br +HBr ;②CH 2===CH 2+HBr ――→催化剂△□02CH 3CH 2Br ;③CH 3CH 2Br +NaOH ――→醇△□03CH 2===CH 2↑+NaBr +H 2O ;④CH 2===CH 2+H 2――→Ni △□04CH 3CH 3; ⑤CH 2===CH 2+H 2O ――→催化剂□05CH 3CH 2OH ;⑥CH 3CH 2OH ――→浓硫酸170 ℃□06CH 2===CH 2↑+H 2O ;⑦2CH 3CH 2OH +O 2――→Cu 或Ag△□072CH 3CHO +2H 2O ;⑧CH 3CHO +H 2――→催化剂△□08CH 3CH 2OH ;⑨2CH 3CHO +O 2――→催化剂△□092CH 3COOH ;⑩CH≡CH+H2――→催化剂△□10CH2===CH2;⑪⑭CH3COOCH2CH3+H2O H+△□11CH3COOH+C2H5OH;⑫⑬CH3CH2OH+CH3COOH 浓硫酸△□12CH3COOC2H5+H2O。
有机合成中引入多种官能团时,为什么要考虑引入官能团的先后顺序?提示:因为在引入不同的官能团时,要采用不同的反应条件,若不考虑引入的先后顺序,前面已引入的官能团在引入后面的官能团时可能会受到破坏。
例如,由制备有两条途径:一是先将醛基催化氧化为羧基,然后再进行醇羟基的消去反应;二是先进行醇羟基的消去反应,后进行醛基的催化氧化反应。
如果先进行醛基的氧化反应,生成,再进行醇羟基的消去反应,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可能发生酯化反应等副反应,因此途径一不合适;途径二中先得到碳碳双键,此时应注意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强氧化剂氧化醛基,以防碳碳双键也被氧化,应选择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等弱氧化剂来氧化醛基。
高中化学《烃的衍生物》教案

高中化学《烃的衍生物》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烃的衍生物的概念,理解其与烃之间的关系。
2. 掌握烃的衍生物的分类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的烃的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3. 能够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分析判断烃的衍生物的性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烃的衍生物的概念及分类。
2. 不同类型的烃的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3. 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在烃的衍生物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烃的衍生物的概念的理解。
2. 各类烃的衍生物性质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烃的衍生物的概念和性质。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类型的烃的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 运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烃的衍生物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烃的衍生物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其与烃之间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的烃的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让学生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巩固所学内容。
5. 实验教学: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烃的衍生物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不同类型的烃的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分析判断烃的衍生物的性质的能力。
4. 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烃的衍生物的概念、分类、性质等知识点。
2. 实验器材:用于进行烃的衍生物相关实验。
3. 案例分析材料:包含不同类型的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实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烃的衍生物的概念和分类。
高中化学专题4第3单元第3课时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教案苏教版选修5

第3课时 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目标与素养:1.复习归纳烃及烃的衍生物的重要性质,理解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方法。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掌握有机物转化与合成路线设计的一般思路,知道有机物转化的实质是官能团的转化。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一、常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以溴乙烷为例写出上述有机物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CH 3CH 2Br +NaOH ――→水△CH 3CH 2OH +NaBr ;②CH 3CH 2Br +NaOH ――→乙醇△CH 2===CH 2↑+NaBr +H 2O ;③CH 2===CH 2+HBr ―→CH 3—CH 2Br ; ④CH 2===CH 2+H 2O ―→CH 3—CH 2OH ; ⑤CH 3—CH 2—OH +HBr ――→△CH 3CH 2Br +H 2O ; ⑥CH 3CH 2OH ――→浓硫酸170 ℃CH 2===CH 2↑+H 2O ;⑦2CH 3CH 2OH +O 2――→催化剂△2CH 3CHO +2H 2O ;⑧; ⑨;⑩CH 3COOH +CH 3CH 2OH ――→浓硫酸△CH 3COOCH 2CH 3+H 2O ;⑪CH 3COOCH 2CH 3+H 2O ――→稀硫酸△CH 3COOH +CH 3CH 2OH 。
二、有机合成1.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1)引入碳碳双键的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2)引入卤素原子的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3)引入羟基的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卤代烃的消去 ②醇的消去 ③炔烃的不完全加成 (2)①醇(酚)的取代 ②烯烃(炔烃)的加成 ③烷烃、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取代(3)①烯烃与水的加成 ②卤代烃的水解 ③酯的水解 ④醛的还原 2.表达方式:合成路线图 A ――→反应物反应条件B ――→反应物反应条件C……―→D。
高中化学专题4烃的衍生物第三单元醛羧酸第3课时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案苏教版选修

第3课时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目标导航]1.通过回忆、归纳烃及烃的衍生物的重要性质,能够理解重要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方法。
2.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有机物转化与合成路线设计的一般思路,知道有机物转化的实质是官能团的转化。
3.通过分析与讨论,知道在有机合成中常见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的一般方法。
■基础知识导学------------常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1. 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以溴乙烷为例)CHCHBr + H— OF—△K DHICHIOH^ HBr;CHCHBr + NaOH乙醇> CH==CHf + NaBr+ H2O;CH==CH+ HBr—> CH—CHBr;CH==CH+ H2O~~> CH—CHOH△CH—CH—OH+ HBr ---- >CHCHBr + H20;CHCH O H 热热| CH==CH f + HO 催化剂2CHCH0出 Q —△> 2CHCHOFICH 3—C —H +H ^ — ‘—> CH 3CH 2OH加热、加压CHCHOHX 出一C M + O 催化剂 2CH 3COOH浓硫酸CHCOOIH CH 3CH 2OH △ CHCOOC 2CH + HO 稀硫酸CHCOOCCH + HO —CHCOOIH CH 3CH 2OH 2. 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 ⑴引入碳碳双键的方法① 卤代烃的消去;②醇的消去;③炔烃的不完全加成。
⑵引入卤素原子的方法① 醇(酚)的取代;②烯烃(炔烃)的加成;③烷烃、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取代。
(3)引入羟基的方法① 烯(炔)烃与水的加成;②卤代烃的水解;③酯的水解; ④醛的还原。
3. 表达方式:合成路线图A反应物o 反应物一A反应条件B 反应条件C ……热"D4. 合成方法(1) 识别有机物的类别,含何种官能团,它与哪些知识信息有关。
(2) 据现有原料、信息及反应规律,尽可能合理把目标分子分成若干片断,或寻求官能团的 引入、转换、保护方法或设法将各片断拼接衍变。
高二化学教案设计提纲:《烃的衍生物》

高二化学教案设计提纲:《烃的衍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②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③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用的应用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②通过有梯度的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有机合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逻辑思维能力③通过设计情景问题,培养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会结合生产实际选择适当的合成路线②通过对新闻资料的分析,使学生关注某些有机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物的安全生产和使用问题③通过逆合成分析法的研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①官能团相互转化的方法归纳②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过程分析中的应用教学难点:逆合成分析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手段:①新闻材料分析,分组讨论,引导启发、激发思考、情景问题的创设与解决、多媒体②针对难点突破而采用的方法:通过设置有梯度的情景问题,分三步,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进行合成训练,在动手训练中自己体会、掌握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维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多媒体展示与PVC保鲜膜有关的“新闻链接”以及”;资料卡”,创设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合成情景引入新课(资料见后附表)【情景创设1】你能够根据已学的知识,利用一些常用的原材料,合成PVC 吗?【教师评价】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案写到黑板上,做出评价【新课】教师作归纳,以PVC的合成为例,引出有机合成的过程,以流程图直观展现【过渡】实际上很多时候有机合成是不能一步到位的,那我们要学会分析比较目标化合物和基础原料之间在骨架构建和官能团转化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些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
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完成“思考与交流”归纳内容【教师引导】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做出适当的引导【教师评价】提问不同小组学生的讨论成果,作出肯定与评价,引导学生做好归纳总结【过渡】当我们掌握了一些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后,就要学会把这些方法应用到有机合成过程中了【情景创设2】在日常生活中,饮料、糖果中常常添加一些有水果香味的酯类香料,例如具有苹果香味的戊酸戊酯,你能利用1-戊烯为原料合成戊酸戊酯这种香料吗?【教师评价】对学生的成果作出评价,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思考总结逆合成分析方法的思路【过渡】我们发现,在分析合成路线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要对不同原料或合成路线的选择,那么【情景问题创设3】想一想:结合生产实际,同学们,你认为在选择原料和合成途径时,你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教师归纳】选择有机合成路线应遵循的一些原则:ü反应条件必须比较温和ü产率较高ü原料地毒性、低污染、廉价【过渡】逆合成分析法是在设计复杂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是,它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同辅助原料反应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
烃的衍生物教学设计

烃的衍生物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复习使所学知识网络化、系统化2、通过归纳整理,进一步理解烃的衍生物重要性质。
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及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训练科学的分析问题方法,辩证、全面联系地认识事物,激发学生对生活化学、社会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各类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及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教学难点:烃的衍生物间的相互转化教学方法:突出官能团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利用衍生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把本章知识穿成一条线,以加强知识间的衔接性,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言】烃的衍生物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有机合成中,烃的衍生物常常是重要的中间体,起着桥梁作用。
本章的学习相当重要,要善于归纳。
关键是抓住各类烃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官能团,掌握它对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影响及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断键规律,并了解它们代表物的重要性质,进而熟练掌握各类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按学习的顺序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哪几类烃的衍生物。
【板书】一、烃的衍生物的分子通式和主要物理性质【展示】图表(见附表)【小结】1、能溶于水的:羟基、醛基、羧基为亲水基,低级醇、醛、羧酸等易溶与水。
2、常温呈气态的:1-4C的烃、烃的衍生物中:CH3ClCH3CH2Cl、HCHO。
3、密度比水大的:卤代烃(除气态烃的一氯取代物)、酚、硝基化合物、CS2等。
4、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醇和醚互为同分异构体;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醛和酮互为同分异构体;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羧酸和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例题】课堂练习1回忆烃的衍生物的类型讨论完成表格。
自我归纳相关规律。
学生练习【过渡】有机物的性质是由其结构决定的,而其性质又反映出其结构上的特点,我们要把握住官能团的结构及主要的性质从而提高分析应用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学习目标】1.熟知烃和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掌握构建目标分子骨架,官能团引入、转化或消除的方法。
3.学会有机合成的分析方法,知道常见的合成路线。
【自主学习】
1.写出下列转化关系中涉及的有标号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乙醇合成乙二醇的过程,并说明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学习探究】
探究一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1.烃和烃的衍生物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将相应的烃或烃的衍生物类别填入空格内
(2)若以CH3CH2OH为原料合成乙二酸HOOC-COOH依次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有机物A 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在一定条件下,A 、B 、C 、D 、E 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C 的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的22倍,并可发生银镜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与银氨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机物的转化实际是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
①引入或转化为碳碳双键的三种方法:卤代烃的消去反应,醇的消去反应,炔烃与氢气的不完全反应。
②引入卤素原子的三种方法:不饱和烃与卤素单质(或卤化氢)的加成反应,烷烃、苯及其同系物发生反应,醇与的取代反应。
③在有机物中引入羟基的三种方法:卤代烃的反应,醛、酮与H 2的加成反应,酯的反应。
④在有机物中引入醛基的两种方法:醇的氧化反应、烯烃的氧化反应。
(2)从有机物分子中消除官能团
①消除不饱和双键或叁键,可通过反应。
②经过、、与氢卤酸取代、等反应,都可以消除—OH 。
③通过、反应可消除—CHO 。
④通过反应可消除酯基。
【课堂练习】
1.在有机合成中,常会将官能团消除或增加,下列相关过程中反应类型及相关产物合理的是( )
①乙烯→乙二醇:
②溴乙烷→乙醇:CH 3CH 2
Br CH 2==CH 2 CH 3CH
2OH ③1溴丁烷→1,3丁二烯: CH 3CH 2CH 2CH 2BrCH 3CH 2CH==CH 2
消去 消去
加成 加成
取代
CH 2-CH 2
OH | OH
| CH 2-CH 2
Br | Br | CH 2=CH 2
加成
CH 3CH 2CH 2-CH 2
Br | Br
|
④乙烯→乙炔:
A .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由乙烯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E 的流程如下:
(1)请在方框内填入合适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2)写出A 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角度分析,上述有机合成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 有机合成
1.请设计合理方案:以CH 2==CH 2为原料,合成
2.下面是以CH 2==CH 2为有机原料合成CH 2==CH —CH==CH 2的流程图。
(1)该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从原子守恒的角度看,使碳链增长的最重要的物质是什么?
CH 2=CH -CH =CH 2
消去
消去
CH 2-CH 2
Br | Br
| CH 2=CH 2
加成
CH ≡CH
CH 3C -O -CH 2CH 3
O
‖
CH 2-CH 2 CN | CN
| CH 2-CH 2
Br | Br
|
CH 2=CH 2
Br 2
CCl 4 NaCN
HOOCCH 2CH 2COOH
LiAlH 4 THF
浓H 2SO 4 △
HOCH 2CH 2CH 2CH 2OH
CH 2==CH —CH==CH 2
(2)已知:R —CH==CH 2+HBr
R —CH==CH 2+HBr R —CH 2—CH 2—Br ,
你能以CH 3CH==CH 2为有机原料,合成CH 3CH 2CH 2COOH 吗?画出合成的流程图。
(1)有机合成的任务:通过有机反应构建目标化合物的,并引入或转化所需的。
(2)有机合成的过程
有机合成的起始原料通常采用的和单取代苯,如乙烯、丙烯、甲苯等。
【课堂练习】
3.苯甲酸苯甲酯存在于多种植物香精中,如在水仙花中就含有它,它可用作香料、食品添加剂及一些香料的溶剂,还可用于塑料、涂料的增塑剂。
此外,它在医疗上也有很多应用。
对于这样一种有机物,你能用原料库中的原料合成吗?有机物原料库:苯、甲苯、乙烯、丙烯、1,3丁二烯、2丁烯等。
(无机原料任选)
【学习小结】常见的有机合成路线:
1.一元合成路线:R —CH==CH 2卤代烃一元醇一元醛
一元羧酸酯
2. 二元合成路线:CH 2==CH 2CH 2X —CH 2XCH 2OH —CH 2OH
OHC -CHO HOOC —COOH―→链酯、环酯、聚酯
R -CH -CH 3
Br
| 适当的溶剂
适当的溶剂
过氧化物 HX
NaOH 水溶液
[O]
[O]
醇、浓硫酸、△ X 2 NaOH 水溶液
△
△
[O]
[O]
3. 芳香化合物合路线:
【巩固练习】
1.已知卤代烃可以和钠发生反应,如溴乙烷与钠发生反应为2CH3CH2Br+2Na→CH3CH2CH2CH3+2NaBr应用这一反应,下列所给化合物中可以与钠合成环丁烷的是( )
A.CH3Br B.CH3CH2CH2CH2BrC.CH2BrCH2Br D.CH2BrCH2CH2Br
2.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能引进卤素原子的反应是( )
A.消去反应B.酯化反应C.水解反应D.取代反应
3.下列化学反应的有机产物,只有一种的是( )
A.在浓硫酸存在下发生脱水反应
B.在铁粉存在下与氯气反应
C.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D.CH3—CH==CH2与氯化氢加成
4.写出以CH2ClCH2CH2CH2OH为原料制备的各步反应方程式(无机试剂自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