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验四报告 60S倒计时实验
单片机60倒计时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单片机综合设计与实践题目名称单片机倒计时设计学生学部(系)机电工程学部专业班级 09电气5班学号学生姓名2012年 6 月 2 日目录1、课程设计的目的及内容1.1 单片机设计实验的目的1.2单片机倒计时实验的内容2、实验硬件设计2.1 实验议器及单片机的选用2.2 单片机主体系统的电路设计3、软件设计分析3.1 电路原理及程序流程图3.2用51单片机实现数字秒表工作源程序源程序及说明4、实验程序调试及结果5、参考文献1、课程设计的目的及内容1.1 单片机设计实验的目的1、熟悉Keil uVision2软件的使用;2、掌握LED数码管显示接口技术;3、理解单片机定时器、中断技术。
1.2单片机倒计时实验的内容设计一个单片机倒计时器,使用LED显示倒计时时间,进行相应的单片机硬件电路的设计并进行软件编程。
1.用单片机实现;2.倒计时时间(00~60s),每定时1s,数值减1;3.倒计时为0s时,发出2s的周期报警信号;4.除了以上基本功能,个人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上手动设置倒计时时间、开始倒计时、暂停倒计时、清零等扩展功能。
2、实验硬件设计2.1 实验议器及单片机的选用Keil μVision2软件;I51单片机;PC机一台Atmel89C51单片机的主要特点:·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寿命:1000写/擦循环·数据保留时间:10年·全静态工作:0Hz-24Hz·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128*8位内部RAM·32可编程I/O线·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5个中断源·可编程串行通道·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2.2 单片机主体系统的电路设计单片机的复位电路是促使单片机进入复位状态的硬件结构。
单片机的复位是很重要的,复位操作可以完成单片机的初始化,也可使处于死机状态下的单片机重新开始运行。
89C51单片机60秒倒计时的模拟与仿真设计

单片机结课设计论文学院:班级:姓名:学号:任课老师:二〇一二年五月目录1学习心得 (2)2结课设计 (2)3正文 (4)3.1 设计要求 (4)3.2 结课设计的目标 (4)3.3 设计方法和内容 (4)3.3.1硬件设计方法 (5)3.3.2软件设计方法 (9)3.4 软件调试过程 (11)3.4.1 系统调试工具keil C51 (11)3.4.2 系统调试工具PROTEUS (11)4设计总结 (12)5参考文献 (13)学习心得单片机课程是我们专业一个很重要的课程,因为单片机方面的很多知识都应用在机电一体化中。
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电子和机械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
了解到单片机的重要性,一开始我就决定了一定要好好学这门课。
刚开始接触单片机是很陌生的,当学到89C51单片机的结构及原理这一章的时候,感觉书本里面的内容抽象且难以理解,心里面本能地就有一股抵制情绪在作怪。
但是一想到单片机是如此的重要又不得不逼着自己去学去记。
学到指令系统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里面的很多指令往往让自己感到厌烦,面对一些冗长的汇编程序,往往不用看到最后就已经失去兴趣了。
感觉自己学习单片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陌生领域的本能的抵制而又渴望征服的过程!我意识到单片机的重要性也从心里面想过要学好这门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尽力的克服了由本能产生的对抽象知识的抵制情绪,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最后总算对单片机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特别是最后做的那七个实验的时候,每一次我都会认真的思考该怎么去实现这个功能,怎么样从书本中得到答案,怎么样去做好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验的实践过程中,我发现要学好单片机不仅仅要认认真真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要学得透彻,还要实际操作单片机。
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的学习才不会变得更加生动,更容易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
虽然单片机这门课程已经结课了,但是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将使我终身受益!短短几十个学时的学习,老师作为领路者把我带入了单片机这一奇妙的领域。
倒计时60s项目报告

60秒倒计时项目报告班级:姓名:学号:目录一.前言(摘要)二.项目要求三.方案选择四.电路分析(芯片介绍)五.软件介绍(流程图、程序清单)六.电路仿真(KEILC51,PROTEUS界面图以及过程)七.焊接调试(元件清单,调试过程,产品照片)八.项目总结(多写,深入,项目分工)一.前言当今时代电子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更新着,尤其是自动化智能控制领域,传统的分立元件或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控制系统,逐渐被单片机智能控制系统所取代。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成本低、应用面广等优点。
课程设计是单片机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训练。
为了使我们能很好地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得到锻炼,达到预期效果,要为每一项目写一篇项目报告,设计应重视动手实验的内容,做到实验与设计两者并重;对于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则又应软、硬件结合和兼顾。
在符合教学、符合学生水平、符合实验室条件的情形下,供我们试设计。
老师考虑到设计时间较短促、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还不是很强,且老师将同时指导三个班级,因此我们分组合作,工作量不太大;学生可编组进行设计,可选择焊接但提倡个人有独到的见解,并应独立写出设计说明书。
此次做倒计时。
定时/实现方式:1.软件定时;(延时程序)2.不可编程硬件定时(555);3.可编程定时(8253),单片机定时/计数器这次我们AT89C51单片机自制了一款简易的60秒倒计时。
二.项目要求1.基于AT89C51的60秒倒计时装置应用定时器/计数器及其中断实现60秒倒计时,并将倒计时过程显示在LED数码管上,倒计时循环进行用定时器计数器T1,选12MHz晶振,宜选用方式1。
基本定时时间为50ms,则定时溢出次数计数达到20次为定时1秒。
显示器采用共阳数码管,静态显示。
每一秒显示刷新一。
2.硬件和软件功能的划分系统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且硬件和软件具有一定的互换性。
多用硬件完成一些功能,可以提高工作速度,但降低了系统的柔性。
60秒计时器.做板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实验名称: 60秒计时器60秒计时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学习8052定时器时间计时处理、按键扫描及LED数码管显示的设计方法。
2. 设计任务及要求点亮两个数码管,并一秒累计一次,最多60次,然后重置。
二,实验要求1.两个数码管从0变到60,一秒变动一次。
2.到60后重置回00。
三,实验基本原理动态显示的特点是将所有位数码管的段选线并联在一起,由位选线控制是哪一位数码管有效。
这样一来,就没有必要每一位数码管配一个锁存器,从而大大地简化了硬件电路。
选亮数码管采用动态扫描显示。
所谓动态扫描显示即轮流向各位数码管送出字形码和相应的位选,利用发光管的余辉和人眼视觉暂留作用,使人的感觉好像各位数码管同时都在显示。
利用单片机定时器完成计时功能,定时器0计时中断程序每隔0.05s中断一次并当作一个计数,设定定时1秒的中断计数初值为20,每中断一次中断计数初值加1,当加到20时,则表示1s到了,数码管加1。
四,实验设计分析针对要实现的功能,采用AT89S51单片机进行设计,AT89S52 单片机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8KB在线可编程(ISP)的可反复擦写1000次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采用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
这样,既能做到经济合理又能实现预期的功能。
在程序方面,采用调用函数,时间,重置,显示等程序一次列出,方便调用,纠错。
五,实验要求实现A.电路设计1. 整体设计此次设计主要是应用单片机来设计电子时钟,硬件部分主要分以下电路模块:显示电路用2个共阴数码管分别显示十位,个位,通过动态扫描进行显示,从而避免了译码器的使用,同时节约了I/0端口,使电路更加简单。
单片机采用AT89S52系列,这种单片机应用简单、适用。
电路的总体设计框架如下:2. 分块设计模块电路主要分为:显示部分、复位和晶振电路。
2.1 显示部分本实验选用锁存器控制数码管的输出,模块如下:2.3 晶振与复位电路本实验单片机时钟用内部时钟,模块如下:复位电路为手动复位构成,模块如下:B.程序设计B.1 程序总体设计本实验用汇编程序完成. 程序总的流程图如下:NoYes结合电路图,程序设计的整体思路为:接通电源,数码管显示十位、个位。
实验二60秒倒计时电路设计的实验报告

实验⼆60秒倒计时电路设计的实验报告实验⼆60秒倒计时电路设计的实验报告⼀、实验⽬的1.进⼀步熟悉Quartus II混合层次化设计⽅法。
2.学习7段数码管的驱动设计⽅法。
⼆、实验内容60秒倒计时电路如图1所⽰。
其中,模块cnt_d60完成60倒计数,输出结果为2位⼗进制BCD码。
模块SCNA_LED完成BCD码到7段数码管显⽰译码功能。
图1 60秒倒计时电路图2 60秒倒计时底层电路60倒计数模块cnt_d60底层电路如图2所⽰。
主要由2⽚74192(双向⼗进制计数器)构成。
模块cnt_d60和SCNA_LED的源设计⽂档(cnt_d60.bdf和SCAN_LED.vhd)提供给⼤家。
要求⼤家建⽴新⼯程,为模块cnt_d60和SCNA_LED新建封装(*.bsf),并根据图1完成顶层60秒倒计时电路设计。
完成以上程序设计,编译时器件选择Cyclone系列的EP1C12Q240C8。
引脚锁定参考表1内容。
注意:应把未分配管脚置为三态输⼊,切记!!表1 实验连线1.原理图设计输⼊(1)⾸先将模块cnt_d60和SCNA_LED的源⽂件放在等⼀下需要建⽴的⽂件中,打开QuartusII软件。
(2)选择路径。
选择File/New Project Wizard。
添写后以后,单击“NEXT”进⼊下⼀步。
(3)添加设计⽂件,在File name中选择路径然后添加模块cnt_d60和SCNA_LED的源⽂件,点击“Next”。
(4)选择FPGA器件。
Family选择Cyclone,先在Packge选择Any QFP,Pin Count 选择240,Speed grade选择8;然后在Available device中选择EP1C12Q240C8,点击“Next”。
(5)选择外部综合器、仿真器和时序分析器。
设置好后,单击“NEXT”进⼊下⼀步。
(6)结束设置。
“⼯程设置统计”窗⼝,列出了⼯程的相关设置情况。
最后单击“Finish”,结束⼯程设置。
单片机60秒倒计时实验报告

倒计时项目报告姓名:***班级:电子09-2学号: **********目录第一章摘要第二章实验任务第三章实验主要器材3.1 AT89S51芯片概述3.2 LED数码管显示器概述第四章实验步骤4.1 硬件设计4.2 软件设计第五章实验结果5.1 调试与仿真第六章实验总结第一章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 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
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
模拟多通道压力系统是利用压力传感器采集当前压力并反映在显示器上,它可以分析压力过量程,并发出报警。
并采用电子秤原理可根据输入单价准确的计算出物体的金额。
本篇论文讨论了简单的倒计时器的设计与制作,对于倒计时器中的四位LED数码显示器来说,我为了简化线路、降低成本,采用以软件为主的接口方法,即不使用专门的硬件译码器,而采用软件程序进行译码。
第二章实验任务任务说明:单片机控制的多功能60s倒计时(1)用单片机AT89C51的定时器实现多功能60s倒计时。
本例中用两位数码管动态显示倒计时秒值。
并在00时发光二极管亮、蜂鸣器响。
(2)用PROTEUS设计,仿真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60s倒计时实验。
第三章实验主要器材3.1 AT89S51芯片概述AT89C51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4kBytes ISP(In-system programmable)的可反复擦写1000次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结构,芯片内集成了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ISP 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的AT89C51可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单片机控制的60s倒计时

单片机控制的60s倒计时一.实验目的1.用单片机AT89C51的定时/计数器实现60s倒计时。
两位数码管静态显示倒计时秒值。
2.用PROTEUS设计、仿真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60s倒计时。
二.PROTEUS电路设计(1)AT89C51.BUS:总线式单片机(2)RES:电阻;(3)7SEG-COM-AN-GRN:带公共端共阳七段绿色数码管(4)BUTTON:按钮(5)CAP、CAP-ELEC:电容、电解电容(6)CRYSTAL:晶振2. 放置元器件、放置电源和地、连线、元器件属性设置、电气检测图中与P1口相接的数码管(左)显示十位数,与P2口相接的数码管(右)显示个位数,两个共阳数码管为静态显示,其中个位数数码管为总线接法。
总线标注:由P2口的总线引脚引出总线,并标注为P2[0..7]。
单击电线标注按钮Label,单击该总线,在弹出的编辑对话框“Edit Wire Label”中的“String”一栏中输入标注名P2[0..7],如图所示PAT快速线标注:单击属性分配工具按钮或直接由键盘敲入快捷键“A ”,弹出如图所示的对话框,并按此图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单击“OK”按钮退出。
其中“String”初值“Count”为0,增量“Increment”为1,即首次对电线单击,标注自动以P20开始,对电线每单击一次,便以P21、P22、…递增式自动标注。
在编辑区一次单击个位数数码管的限流电阻与总线P2[0...7]间的电线,由上向下,即数码管的a~g的限流电阻与总线的连接电线,便在各电线上自动标注为P20、P21……P26如图所示。
下图为60s倒计时的电路原理图三.源程序设计、生成目标代码文件1.流程图2.源程序设计3.生成目标代码四.PROTEUS仿真1.加载目标代码文件打开元器件单片机属性窗口,在“Program File”栏中添加上面编译好的目标代码文件,在“Clock Frequency”栏中输入晶振频率为12MHZ。
60S秒表计时实训 要求及其程序

实训题目:60秒表计时一、实训目的(1)通过秒表系统的设计,了解单片机系统的设计过程(2)掌握中断的基本概念,中断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掌握中断的编程方法(4)了解中断的应用(5)掌握数码管的使用方法(6)加深理解PROTEUS软件二、实训环境PROTEUS仿真软件三、实训步骤设计内容提要:基本功能利用数码管显示时间,数码管能显示60秒计时。
本系统设计2个开关按键,一个按键按下启动开关,数码管开始计时,即秒表开始键,第二个开关按下时,秒表暂停计时,使秒表停留在原先的计时。
方便用户读书。
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可以添加清零功能并且重新计数。
(1)60秒的计时(2)添加启动开关(3)添加暂停看关(4)继续计数开关(5)清零开关实训报告要求:(1)实训目的(2)实训环境(3)实训步骤(4)原理框图(5)电路图(6)流程图(7)程序(8)实训心得(不得少于3/4页)程序如下:ORG 0000HAJMP STARTORG 0003HAJMP DUAN1 START:CLR CMOV P1,#3FHMOV P2,#3FHLOP5:JNB P0.0,LOP6AJMP LOP5LOP6:SETB EASETB IT0SETB EX0MOV R1,#6HLOP4:MOV R0,#0AHMOV DPTR,#TABLE1 LOP1:JNB P0.2,STARTMOV A,#0HMOVC A,@A+DPTRMOV R5,AMOV P1,ALCALL DELAY1INC DPTRDJNZ R0,LOP1MOV A,#6HDEC R1SUBB A,R1MOV DPTR,#TABLE2MOVC A,@A+DPTRMOV R6,AMOV P2,ACJNE R1,#0H,LOP4MOV P1,#3FHMOV P2,#7DHLCALL DELAY1SJMP STARTDUAN1:MOV R5,P1MOV R6,P2LOP8:JNB P0.2,LOP9JNB P0.1,LOP7AJMP LOP8LOP9:MOV P1,#3FHMOV P2,#3FHAJMP LOP8LOP7:NOPRETIDELAY1:MOV R2,#4HLOP2:MOV R3,#0FFHLOP3:MOV R4,#0FFHDJNZ R4,$DJNZ R3,LOP3DJNZ R2,LOP2RETTABLE1: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 TABLE2:DB 3FH,06H,5BH,4FH,66H,6DH,7DH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