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五讲公共政策执行(2013.12)
《公共行政执行》课件

行政决策的类型
行政决策包括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 决策,前者是指按照既定程序作出的 决策,后者是指针对新情况、新问题 作出的创新性决策。
行政协调
行政协调的定义
行政协调是指行政机关之间、行 政机关与其他组织之间通过沟通 、协商和合作等方式,实现工作 上的协同和配合,以提高行政效 率。
行政协调的必要性
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大和复杂化, 行政协调成为解决部门间矛盾、 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案例三:教育政策的执行
总结词:逐步推进
详细描述: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需要逐步推进,通过加强教师培训、优化课程设置和改善学校设施等手段,逐步提高教育 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案例四:医疗政策的执行
总结词:以人为本
详细描述:医疗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通过加强基层医疗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推广 医疗保障制度等手段,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案例五:交通政策的执行
总结词:综合治理
详细描述:交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注重综合治理,通过加强 交通规划、优化公共交通系统和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等手段,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保障交通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行政效率的意义
行政效率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提高行 政效率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增强政府的公信 力和执行力。
03
公共行政执行流程
政策制定
总结词
明确目标、科学论证、民主参与
详细描述
政策制定是公共行政执行的首要环节,包括明确政策 目标、进行科学论证和民主参与三个步骤。首先,政 策制定者需要明确政策目标,确保政策符合社会公共 利益和政府职能。其次,进行科学论证,对政策的可 行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充分评估,确保政策能够 顺利实施。最后,鼓励公民、利益相关者和专家参与 政策制定过程,提高政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PPT课件

不管我们是以“自上而下”设计的方式,还是以“自下而上”的
更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来研究政策过程,给予政策决策的实质或
形式的过程总是包含着在可利用的政府工具箱中选择一种或几种
工具。这种途径处理为什么政府从许多可供利用的工具中选择特
定的工具,以及是否可以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探明工具选择的模式
或风格等问题。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11 11
三、政策执行的研究途径(续)
4. 工具选择途径(instrument-choice)
这种途径从这样一个观察开始——政策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包
含了将一个或更多的政府的基本工具应用到政策问题上,这些基
本工具被称为政策工具(policy instruments 或policy tools)。
(R.Weatherley and M.Lipsky)的《街道层次的官僚 与制度创新》一文为代表。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10 10
三、政策执行的研究途径(续)
3.“政策/行动连续统”(policy/action continuum)途径
该途径或多或少有作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途
径综合的意味。按巴雷特和富奇(S.Barrett and C.Fudge)的
12 12
四、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
1.政策执行理论
(1)行动理论:执行是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 广泛的行动
(2)组织理论:强调组织在政策执行中的核心地位, 认为只有了解组织是怎样工作的,才能理解所要执行的 政策以及它在执行中如何被调整和塑造的
6.2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与方式
6.3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与适用主体
效与误区
6.6 公共政策与危机管理
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PPT课件

(二)自我管制的政策(Self-Regulatory Policy)
这是政府并未设定严格的、一致性的管制规 划和规范,而仅仅设定原则性的游戏规则,由 各政府机关和目标团体自行决定采取何种行动, 而政府不加干预的政策类型。
它是一种非零和赛局(Non-Zero Sum Game)的政策类型,因为政策的执行通常不 至于牺牲其他标的团体的利益为其代价,也就 是说没有利益上的排他性。
2、以“问题搜索”认定“后设问题”
此阶段是以公共政策概念诠释问题情境,使之成为政策分析家 所能处理的后设问题。
3、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此阶段系以专业知识来判断究竟该问题是属于哪一政策领域, 并以该领域的概念构架来进行分析。
4、以“问题陈述”建立“形式问题”
此阶段须以建构语言的方式,将实质问题转化为以数学语句
第五讲 公共政策的设 计、执行与评估
余世喜
1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性质
2
一、公共政策的定义与性质
(一)公共政策的定义: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当局,为解决某项公
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需求,所选择的行动 方案或不行动。
3
(二)公共政策的性质
1、公共政策乃是公共权威当局所进行的活动; 2、公共政策的选择行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
试错误的机会; 9、问题是独特的,无法复制的; 10、解决问题者没有错误的权利。
15
二、政策问题建构的方法
(一)政策问题建构的四种分析方法: 1、问题感知(Problem Sensing) 2、问题搜索(Problem Search) 3、问题界定(Problem Definition) 4、问题陈述(Problem Specification)
1、没有明确的问题形成与界定; 2、问题形成即是解决问题方案的分析,了解问 题就是解决问题; 3、没有单一的标准能分辨出解决方案的对与错; 4、恶劣的问题没有停止的规则;
5讲.公共政策执行 ppt

案例讨论: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今后走向?
四、影响公共政策执行因素分析
1、政策决定
政策决定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 直接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
政策质量是公共政策的生命。
教育部决定:阳光体育冬季长跑
遵循三个原则:
合法原则 (legal imperative) 理性原则 (rational-bureaucratic
impertive) 共识原则 (consensual imperative)
此模型典型特征:
将政策执行视为相互循环的动态过程 强调监控在政策执行中的重要地位
4、博弈模型 又称“执行赛局模式”
政策执行的总原则: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主观原因:
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 执行者的利益驱使 执行者的素质与能力缺陷 执行机构缺陷 执行准备不充分(包含“政策宣导缺
陷”)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客观原因:
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政策质量低劣 政策环境的变化 利益集团的压力 政策资源的不足
2、互适模型---------“互动理论模型”
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M. McLaughlin) 1976年的著作《互相调适的政策实施》 构建这一模型。
互适模型的四个逻辑认定: 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相互调适。 相互调适的过程是平等双向交流进行的。 政策执行的目标和手段可相互调适。 政策执行者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可以调适。 结论: 成功的政策执行依赖于成功的相互调适。
政策决定基本要求:
政策的合法性 政策的合理性 政策的具体性 政策的可行性 政策的稳定性
第5章 公共政策执行

第5章公共政策执行思考题一、政策执行的定义和特征是什么?二、政策执行的程序与手段是什么?三、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有哪些?四、如何认识和解决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答案一、政策执行的定义和特征是什么?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者运用各种政治经济资源,通过建立组织机构,采取解释、实施、服务、宣传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政策执行的主要特征:一是政策执行的主体是政策的具体实施者,仅指执行政策的政治领导人和行政人员。
二是政策执行是有组织的活动过程,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协调与监控等诸多环节。
三是政策执行是政策的现实化过程,是公共政策达到预期功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政策执行的程序与手段是什么?政策执行的程序包括:1、全面正确理解政策。
它包括政策执行者的理解和政策相关人员的理解。
不仅指理解政策的目标、精神、含义、内容等细节,还要使政策执行人员和相关人员自觉感到政策是正确的、必要的,即对政策的认同。
政策理解往往依靠规模或大或小的政治动员来实现。
2、充分进行政策执行准备。
首先是人力的准备,要使执行人员掌握执行政策的有关信息,包括技术信息、协调信息、激励和态度方面的信息。
第二要赋予执行人员明确的权力和责任。
第三是组织的准备,设立一定的政策执行机关,或明确规定既定的机关执行哪些政策或政策的哪些部分,同时还要建立政策执行人员的组织、协调、沟通及控制机制。
第四是物力和财力准备,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3、有效组织政策实施。
这是政策执行中的中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政策目标能否实现。
包括作为或不作为。
4、研究政策执行的信息反馈。
这是对政策执行效果的总结与分析阶段,决定政策执行效果好坏的重要一环。
通过信息反馈,正在执行中的政策一方面能够得到实践的肯定或补充、修正及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能够及时纠正具体执行中发生的问题。
政策执行的手段:一是通过政府立法决策执行政策。
公共政策的执行课件(PPT 48页)

第四、加强法治,加强监督,依法行政,从严 治政,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监督体系。要使各 项政策得到真正有效的贯彻落实,首先必须进 一步加强检查监督工作;其次必须建立和健全 相对独立的监督体系;最后必须实行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监督原则 。
3.4 处理好政策执行中的原则性与 灵活性总结
第一、政策执行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 就是要把政策精神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既要 把握政策界限,又要创造性地实施政策。
如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环境条件,社 会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与政策相关的技术 水平等 。
4.2政策有效执行应具备的条件
一、必要的政策资源
二、顺从的目标群体 (一)政策方案对政策对象的规定 (二)政策对象对政策的接受程度 (三)政策执行成本对目标群体的影响 三、正确的执行策略 (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二)行政执行的象征层面
政策执行的象征性(symbolism)层面,所关切 的不仅是如何执行政策问题,而且是执行多少的 问题。M·艾德曼(Muaary Edelman)在《政治 象征性的应用》(the symbolic uses of politics) 一书中指出“政治只是一连串抽象的象征”,政 策过程中所发生的许多事都是象征性的,通过无 法执行的立法就是一例子 。
3.1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 原则。政策作为指导和规范人们正确行动的依据和 准则,它本身体现着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施过 程中,具有高度的原则性。这种原则性是由政策的 本质决定的,如果原则性被破坏,政策的性质就会 改变,政策的积极作用和实施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执行者在实施政策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政策 本身所规定的特定调控对象和作用范围去落实政策。 没有政策实施的原则性,就失去了政策的严肃性和 权威性,就会纵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 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恶劣现象。
第五讲 公共政策执行分析

第二节 政策执行过程与手 3、经济手段 4、思想诱导手段
第二节 政策执行过程与手段
三、政策执行策略 1、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沟通 2、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协调 3、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策失真监督
第三节 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一、公共政策方案因素 1、政策目标大小 2、政策内容的复杂程度 3、政策涉及的机构与人员 4、政策对目标团体的规范程度 5、政策的具体明确程度
第三节 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五、政策环境因素
第五章 公共政策执行分析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政策执行概述 政策执行的过程与手段 影响政策执行影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概述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涵义 1、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缘起 2、公共政策执行的本质 3、公共政策执行涉及的因素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概述
二、政策执行的特点 1、执行对象的特定性 2、执行决策的多层次性 3、执行目标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4、执行过程的动态性 5、执行结果的广泛影响性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概述
三、关于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探讨 1、关于公共政策执行的行为特征 2、关于公共政策执行与执行效果
第二节 政策执行过程与手段
一、政策执行过程的主要环节 1、政策宣传 2、政策分解 3、执行准备 物质准备 组织准备 4、政策实验 5、全面实施 6、协调与监控
第三节 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二、政策执行主体因素 1、政策执行组织因素 2、政策执行人员因素 3、政策执行策略因素
第三节 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三、政策资源因素 1、经费和人力因素 2、信息资源因素 3、权威资源因素
第三节 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四、政策对象因素 1、政策对象及接受政策的心理过程 2、影响政策对象接受政策的因素
第五章 公共政策执行

二、政策执行的意义
• 1、通过政策执行才能发挥政策改造社会的 作用(改革开放的政策改变了我们的社会) • 2、通过执行才能检验政策的正确性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3、通过政策执行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政策的 权威性(党和政府三令五申制止“公款吃 喝”) • 4、政策执行是后继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 死亡日期:2002年8月21日,刚满1 0天时就不幸夭折。 • 死因:公安部要求,理由是“技术原 因”,具体不详。而据一些业内专家推测, 新车牌与驰名商标、知名公司名称之间的冲 突以及部分车号不符合社会规范,也可能是 新车牌紧急叫停的重要原因。 • 前景:有望死而复生。有关部门答复是: 发放“二OO二式”车牌照是肯定的,具体 时间将视“技术完善”情况而定。
第五章 政策执行
–教学要求
• 理解政策执行的含义和意义,了解政策执 行的内外部条件和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宣 传、政策试验与政策全面实施的有关内容。
第一节 政策执行的含义与意义
• 按政策办事不是按红头文件办事,就能推 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政策执行是一个复杂过 程,它包含一些基本环节和一系列的功能活 动。
• 另外军队人士和退伍军人,可以申请在车牌上标注 军种,也可以写上是二战老兵等,不过在申请表上 有大字提示:“这种车牌在道路和停车场并无特殊待 遇。” • 申请表上还有一行,要求申请人提供简单的说明该 选择的出处,以免出现违规词句被通过的尴尬情况。 • 美国有规定,像联邦调查局(FBI)等重要部门的缩写 和大学名称等不能用在车牌上,州政府也会特别禁 止一些词,如种族歧视、宗教歧视、与性有关的词。 尽力避免使用暴力和伤害人民感情的车牌语,如 NYC911(纽约911)这样的车牌。